翰墨作文(合集6篇)
秋月春花
2024-06-24 03:50:25
其它
其它

翰墨作文(1)

偶然相识,从此结下不解之缘,穿梭于宣纸之间的墨迹,从此成为我的主旋律。不惧那藏龙卧虎,一心只为练就书法,享受那翰墨清香。

备墨

风花雨夜,取出墨砚,轻磨墨石,我轻动手腕,轻轻几声,墨盈砚台,闻墨,一股清香传入鼻中心中,不由得产出几分静谧。墨成,漆黑墨汁平滑如静,漆黑中却反射出一道白色光泽。取出笔来,轻抚毛毫,柔顺如丝,手中传来一阵麻痒。铺开宣纸,展平其身,待一切就绪,心中已然涌出一份意境。

落书

深吸口气,屏息凝神,将毛笔轻轻抬起,落入砚中,只见墨波涌动,墨浪翻腾。一朵墨花在砚中绽开。轻抬毛笔,印上纸张,纸笔相触,心中只剩下了满腔圣洁,仿若它已变成了一幅绝美的艺术品,我轻抖手腕,笔若我指,似蛇涌动。龙飞凤舞,一气呵成,或轻收重落,或如蜻蜓点水,有时却笔走龙蛇。笔尖游走,道道墨浪留在纸上,若绽开梅花般引人眼球。

韵成

终究临近尾声,我轻眯双目,待来临之际,怒目圆睁,终在结尾留下浓墨重彩。我轻吁口气,放下笔墨。此时,风停雨歇。将纸轻轻揭起。墨迹未干,清晰字迹映入眼帘,不禁涌出自豪。放入窗前,静待墨干,汉韵墨香,在心头笼绕。心中恬静,刹那间已成。

翰墨清香,汉韵依旧,寻思间,雅致悄至,享那至高书法,受那翰墨韵香。


翰墨作文(2)

当清晨的第一缕斜阳射出光芒,铺开一张宣纸,研好一砚新墨,带着一份激情,我,走进了这翰墨流香的书法世界,这样的时刻,真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喜欢上了书法,妈妈帮我报了个书法班。我这一练练了两年,在这两年多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我的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使我懂得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练习书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练好书法。我还明白写好书法还能体现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假如一个字的一个笔画不到位,那整个字的结构就会受到影响。我不仅学习颜真卿的书法,还学习他的做人。通过阅读有关故事,我从颜真卿身上懂得了什么叫正直,什么叫忠心耿耿。

去年暑假,一场由农民举办的“廊桥水乡.美丽敷锡”书画展在家乡隆重举行,中国书协徐良夫及南平书协、建瓯书协及家乡农民书协的成员到场挥毫泼墨,切磋交流,教学相长。一幅幅龙飞凤舞、潇洒飘逸的书法作品真是让我大饱眼福,这168幅书画作品都是来自我们土生土长的农民之手啊!可别小看了这放下锄头拿起笔杆子的'农民伯伯、叔叔们啊!我也写了一幅作品,当大家看到我的作品时,都纷纷夸赞:“小小年纪就能写一手好字,不错!”农民书法协会最年长的一位爷爷还和我合影了呢,而且还鼓励我,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更加刻苦练字。

今年放寒假回老家,我又有幸参加书协举行的“我为群众送春联”活动。我接过鲜红的对联纸,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幅幅春联送给路人时,对方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写得更认真了。

书法已经成为我的一项爱好。每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想起练书法;每当我累了,我就会练书法;每当我烦闷的时候,练书法会使我忘掉烦恼;每当我遇到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毛笔……我喜欢这翰墨飘香的书法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我的书法之路还很长,我会坚持走下去。


翰墨作文(3)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翰墨情深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爷爷喜欢书法,一张报纸,一支毛笔,一碟墨,就足以让他在椅子上坐一下午。

记忆中常常是这些画面:爷爷戴着老花镜,端坐在红漆木椅上,布满老茧的手握着毛笔,点墨泼墨。我坐在爷爷的膝上,在爷爷的指导下一笔一划地练字。晚霞当空,书房里墨香扑鼻,一幅幅遒劲的大字铺满桌面……

那年冬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屋外寒风瑟瑟,屋里却墨香怡人,爷爷已经开始练早课了。见我过来,爷爷说:“还记得你五六岁的时候,跟我说要学书法呢,转眼你就长大了……”爷爷说着说着,叹了一口气,眼睛望向了窗外,显露出失落与孤独的神情。是呀,自从上了初中,学习任务重,字就少练了,爷爷却很在乎。

我看着爷爷,再看看爷爷写的条幅。那一个个刚劲有力的字,如群蚁排衙,有种莫名的吸引力。“爷爷,我还想学!”我脱口而出,爷爷吃惊地望望我,继而露出欣喜的神色:“好,咱们一块练。”爷爷给我备好笔墨纸砚,满脸慈祥地看着我练。偶尔会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握着我的手说:“你看,握笔的'姿势要调整,手要这样握……”爷爷耐心地教着,“写字要有笔锋,哎,对……”我握着笔,在纸上不停地移动着,一笔,一笔地写着,心中充溢着满满的幸福。

春节到了,我拿了一副写好的春联给爷爷看。“爷爷,你看,我马上就要超过你了!”爷爷接过春联,上下左右端详了好一会儿,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我的孙女真棒,马上爷爷教不了你了,但现在,你还不如我!你看这个字,这一笔……”爷爷说得我心悦诚服。我赶紧乖乖地去那间满是墨香的房间里练字。爷爷悄悄地走进来,坐在我身边,也练起了字。书房里静静的,墨香弥漫房间,一股温暖的气息在心中漫延。

爷爷酷爱练字,尽管眼睛老花,体力渐消,但寒来暑往从不怠慢。“爷爷,你别练了,歇会儿吧!”爷爷搁下毛笔,说:“爷爷快要写不动了,教不了你啰--爷爷要是不练字,早就忘记怎么写毛笔字了。”他微微叹了口气,又拿起了笔。

爷爷粗糙的大手紧握毛笔,在纸上勾连点顿,每一笔都略显艰难,少了以前气势,手不停地发抖,他老了。他的毛笔字没有几年前的刚劲,却多了几分柔美!

现在爷爷还在练字,我也还在向爷爷学着写字。


翰墨作文(4)

时光又回到了六年前,面对着比肩头还高的练习桌,惶恐与不安充溢着我的心房,满头白发的李老师用她那充满“沟壑”的大手拉起我幼稚的小手,教我练习横等基本笔画,可是顽皮的我总喜欢看着李老师的那双手,天真地想像自己老去时的手会不会和老师的一样,结果每次写出的字总是歪歪斜斜,每当这时,李老师都会嗔怒,假装要打我,我总会狡猾地用手挡着,从她的眼神中,我知道她是爱我的,并没有要打我的意思,就这样,在老师对我不断地关怀与帮助下,我的书法技艺突飞猛进。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最难忘的就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的经历,那年的夏天,阳光似乎特别的毒,屋外的蝉鸣像冲击波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冲击着我的耳膜,屋内的我背心已经湿透,我都仍在挥毫拨墨,一张,两张……一个夏日的傍晚,我终于完成了这幅作品,接下来的整个夏天,我都在满怀希望地等待。可是,我天天盼,盼来却是一份失望与无助!比赛的结果好似石沉大海,杳无消息。

酷暑的一个午后,飘泼大雨将我从慵懒的睡梦中惊醒,我推开窗,看雨中万物,突然,井台旁边的那棵刚栽下的枣树吸引了我的视线。它只是一棵幼小的树苗,刚刚获得新生就要经受如此严峻的考验,豆大的雨滴毫不留情地击打着它的树枝、躯干,而它却依然挺立在井台边,一阵迅猛的风刮来,枣树摇摇晃晃,几片树叶也已被无情地剥落到井台边,可它一直不放弃,同风雨在作顽强的抵抗。

我心头猛然一震,似乎明白了什么。从那以后,我又开始脚踏实地耕耘在我的书房里,嗅着浓浓的墨香,我的心境变得安适而平淡。功夫不负有心人,接下来的比赛里,我终于拿到了红灿灿的证书,当我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接过证书时,我知道,我要由衷地感谢窗外的那棵枣树……

一曲终了,思绪又回到现在,风雨中的那棵枣树将会被我一直铭记在心底,它将幻化成一股奋发向上的动力,催我不断奋进。


翰墨作文(5)

还 在一年级时,妈妈便送我去学书法。初次走进书法教室,一阵阵淡淡的墨香就扑鼻而来。看着哥哥姐姐们龙飞凤舞的书法作品,闻着缕缕墨香,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被书法所征服。

如果说,一开始学习,我觉得书法特别有趣,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快乐的小精灵,在纸上尽情地跳跃、飞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然对喜欢的书法有了一丝厌恶。尤其是那次参加书法大赛的经历,更让我对书法厌恶到了极点。

记得那回,教书法的孙老师夸我有天赋,让我去参加一次书法大赛磨砺一下。听到这个消息,我欣喜若狂,终于有机会展示了。可天真的我却不知道,地狱式训练接踵而至。从此,我的生活便进入了另一种模式:每天中餐后,在妈妈的监督下,我就开始练习,一直练到十二点;刚咽下晚饭,妈妈风雨无阻地把我送到孙老师家练一个半小时书法。周末,那就更没有空余时间了,每个双休日我几乎都是泡在宣纸堆中度过的。因为站立时间久,又要握着比我手指还 粗的毛笔,每天,我都觉得手酸腿疼。虽然比赛中我夺得了书法大赛一等奖,但兴奋劲早已被连轴转的训练劳苦所淹没。

原先不需要妈妈催促,便会主动去练字的我,比赛后,有时会在本该练书法的时间故意拖着做作业,有时呆在书房中磨磨蹭蹭。妈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一个周末,她和爸爸带着我去拜访了陈伟强叔叔。一进门,我就惊呆了:这居然是一位没有手臂,用嘴叼着毛笔写字的叔叔。更让我不敢相信的是,他的字笔走龙蛇,遒劲有力。在与陈叔叔的交谈中,我知道了他从小用脚苦练写字。脚上磨出了茧,晚上泡脚时,痛得钻心,但他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喊出声,因为他深信:只要自己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没有双手的他也可以做到与常人一样。听着听着,我不由面红耳赤,为自己在挫折面前的逃避而内疚。

如今,书法已经成了我的好伙伴,形影不离。开心时,我会挥笔一幅,抒情写意;失落时,我也会挥笔一幅,平复心情;愁了,书法替我分忧;累了,书法帮我解困。书法成了我的知心朋友,分享着我的喜怒哀乐,伴我成长!也许前行的路上还 有很多风雨,但我深信,那份悠长的翰墨情缘,一定会让我走得更坚实!


翰墨作文(6)

从书架上取下一支心仪的毛笔,摆上桌前。取过墨石,研磨,轻握墨石,在研上摩挲,不是怕弄坏了墨研,而是要静静从墨石中一点一点散发出的幽香。婵儿停止了鸣叫,鸟儿停止了歌唱,满屋满房只有静静的研磨声音和淡淡的墨香萦绕房梁,令人心往,令人陶醉。

放下墨石,手握毛笔,站在书桌前,这狼毫毛笔,洗净后泛出他应有的颜色,一点清白,一点淡黄,提起毛笔,在墨研中饱沾墨汁,泛着淡淡的清幽,宣纸早已急不可耐,等待着毛笔为她画上新娘的嫁衣。终于,笔尖在宣纸上划过一条条墨迹,完成一幅让人满意的佳作,这书法,素如夏映泥塘,艳若秋落枫霜。那点的留白,是毛笔为宣纸留下的清泓,带给人无限的追思与遐想。“青春”二字,在纸上映出自己独特的风姿,像是在向世人展现着自己的独特的魅力,有着大家闺秀的端庄,又有着小家碧玉的清雅,让人看了,也不禁被这字体带入佳境,久久无法忘怀,这样的挥洒翰墨,才是青春。

闲暇之时,我常常坐在桌前,研究书法,便不负这一世的青春,楷书的字是端庄典雅的,如杨贵妃杨玉环的风姿,隶书的字是清幽秀美的,正如西施的俏丽可爱,草书的字是豪放又不失大气的,像王昭君一般的塞外风范,行书的字是一种独特的美,就像貂蝉一般耐人寻味,四大字体似四大美女,是沉鱼落雁,也是闭月羞花。这惊为天人的姿色,是哪样的惹人怜爱,也难怪自古多少文人英雄为之,为书法,为美人,竞相折腰,那么如今的我,也愿意把青春的汗水,融进翰墨,写在纸中,因为,挥洒翰墨的青春,才是青春。

墨汁的一声惊雷,敲醒了茫然无目的我,“有底是丹青,一点浓墨”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写下不朽诗篇来称赞这中华的瑰宝,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一笑而过,我的青春,挥洒翰墨,我不会后悔。我的青春没有激情昂扬,有的只是一缕墨香萦绕于笔尖之上,徘徊流转,留下一篇篇深情款款的佳作,我要用我的毛笔,让书法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只因为,挥洒翰墨的青春,才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