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作文(推荐3篇)
朝生暮死
2024-06-14 00:36:13
其它
其它

曹植的作文(1)

公元192年,卞夫人为曹操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起名为曹植。

在他18岁时,他的父亲曹操建了铜雀台,请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而这天,曹植也在,便与他们一同吟诗。

且看那些文人墨客还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时,曹植已提笔写下他的《登台赋》了。“父王,儿臣已作好赋,还请您过目。”曹操满意地看着曹植:“哈哈哈,怎么作诗这般快?”“孩儿见这铜雀台风景甚好,而这铜雀台又是父王您的功劳,所以就……”曹植说道。“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啊!好诗好诗啊!”曹操大笑起来。其他文人雅士纷纷议论起来。“子建可真聪敏。”“是啊是啊。”……

在他28岁时,父亲曹操病逝,哥哥曹丕继位。有一天曹植来拜见哥哥。曹丕一见他就没好气地说:“我和你虽然是亲兄弟,但是从礼义上来说,是君臣。以后可不许你仗着自己的才学,不讲君臣的礼节啊!”

曹植低着头,小心地回答:“是!”

曹丕又说:“父亲在世的时候,你常常拿诗歌文章,在别人面前夸耀。我问你,那些诗歌文章是不是请别人代作的?”

曹植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请人代作过,都是我自己作的。”

曹丕板着面孔说:“好!现在我叫你作一首诗。你在殿上走七步,七步走完了,就必须把诗作出来。如果走了七步,诗还没有作成,要重重的治你的罪!”

曹植明知道曹丕想借故害他,可是凭着自己的才学,有把握走七步作成一首诗,就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请出个题目吧!”

曹丕想了想,就对曹植道:“我和你是兄弟,就用‘兄弟’二字做题目。可是,诗里面不许带有‘兄弟’二字!”

曹植略加思索,回了一声:“是。”就在金銮殿上走起步来,一步,两步……心想:哥哥虽然把“兄弟”二字挂在嘴边,但却没有一丝兄弟情义,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他心中的悲愤之情犹如苏醒的火山,喷薄而出: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他王公大臣们在一旁小声议论道:“这首诗

写得真好呀。”

“安静!”曹丕虽然仍然很威严的样子,但实际上他的脸上已微微泛红了。

在232年,也就是曹植40岁时,改封陈王。在这一年的12月27日时,曹植实在扛不住曹丕和曹叡对他的限制和打击了。“我有一身才华,却无施展之地,犹如困兽度过一生。”说完,就一命呜呼了。


曹植的作文(2)

公元192年,某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一位不平凡的贵族王子出生了,他,就是曹操的三儿子曹植。

曹植自幼便才思敏捷,脱口成章,对于曹操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熟悉《诗经》,《论语》等,曹操看了他写的文章都难以置信,不相信是他写的。渐渐的曹植长大了,随着父亲东征西伐,屡战屡胜。

一天,曹操大摆铜雀台,庆功立业,召集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及王公大臣文人雅士来登台吟诗作赋,众人都提笔就写,唯有十八岁的翩翩少年曹植一人在提笔前略加思索,经过一番思考后,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就写好了著名的《登台赋》。曹植不仅写的快,而且写的最好,曹操看后不住的点头道:“子建文章写的真好!”众人看后也都情不自禁的鼓掌叫绝,曹植谦虚地说:“多谢父王夸奖,儿臣定不负父王之望。”话虽这么说,但是曹植十分高兴,满怀希望,认为自己能干出一番大事,此时的天空晴空万里,旭日高照一如他此时的心情,然而还有一个人比曹植更高兴,那人就是曹操。从此,曹操更加欣赏曹植了,对他寄予厚望,想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太子,认为他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封他为临淄候。

曹操多次告诉曹植一些大道理,告诉他要发奋图强,希望他能成就大事,但是有一件事让曹植失去了曹操对他的信任以及宠爱。

一日曹操外出,曹植一连喝了好几碗酒,趁着酒兴坐着王室的车马,擅自做了主张,打开了金碧辉煌的王宫的大门,在只有帝王举行极其盛大的典礼才能走的禁道上尽情驰骋,早把曹操立下的法令忘到了九霄云外去,一直游玩到金门。曹操回来后知道了此事,顿时怒气冲天,火冒三丈,一脚踢翻了案台,把案上的书撕得粉碎。曹植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下向父王求饶。但曹操并没有原谅他,一挥衣袖,哼了一声走了,一气之下处死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了对各个诸侯的法规法令。

从此曹操就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因为曹植不拘小节,饮酒也无节制,经常出现喝醉的现象。曹操决定曹操决定召令曹丕为世子,曹植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失所望,从此终日愁眉苦脸,借酒消愁,与苦闷为伴。他的那片天空乌云密布,再也没有温暖的阳光了。

在一次战斗中,曹仁被蜀国的一位武将高手关羽围困。曹操知道了,连忙命令曹植担任南中郎将,带着三万精兵一路杀去,解救曹仁。军情紧急,而关键时刻,曹植却因为喝酒过多大醉而不能接受任务,无法去解救曹仁,曹操心中后悔,更不明白自己怎么会重用曹植,并且不再重用曹植了,也不再信任他了。

曹操病逝后,曹丕继位,曹丕废汉自立,他因为曹植为汉朝哭泣而严加防范曹植,碍与母亲汴氏他只好多次将曹植徒封,打击曹植。

魏文帝命令二十八岁的曹植在大殿之上,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否则便被处死,诗的要求很高,必须是五言绝句,写兄弟之情,但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众大臣都替曹植捏了一把汗。大殿依然金碧辉煌,大臣们也没有变,只不过坐在龙椅上的人不是父王曹操了,而是兄长曹丕,曹丕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心中想道:曹植,你也有今天,我今天非要给你点颜色瞧瞧,这回你肯定写不出来,曹植望着高高在上的皇帝,过去共同玩耍的同胞兄弟,如此致自己于死地,嘴角出现一丝苦笑,不慌不忙地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心里大吃一惊:“这家伙竟然写出来了!”替曹植担心的大臣们心中的大石块终于放了下来。

不久后,曹植便写下了《洛神赋》,通过恋爱失败的结局,表现了自己报国梦希望的破灭。

公元232年,曹植生命微垂,命悬一线,正虚弱地躺在榻上,回顾着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心中感慨万千,一言难尽,为自己未能报效祖国而感到难过。

这就是诗人曹植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伟大人生。虽然曹植的一生只有四十岁,但是他留下的文学创作代代相传。


曹植的作文(3)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早晨,鸟语花香,温风习习,暖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18岁的我和兄弟们被父亲曹操唤上了铜雀台,这铜雀台是父亲击败袁绍,北征乌桓,平定北方后于邺城漳河畔修建的,魁伟壮丽,为当时奇观。父亲让我们“登台为赋”,我提笔看着台下蜿蜒流转的漳河和绚烂春光下井序的邺城,才如泉涌,挥毫写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父亲阅后,满脸的惊讶和赞赏,周边的文士和兄弟们也啧啧称赞,我心里甚是得意。我曹植继承了父王的才情,无愧为大魏第一才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父亲去世了,兄长曹丕继位魏王,我喝得醉醺醺的被兄长的使者叫到魏王府,一入大殿,阴森森的气息差点压得我透不过气,从人们鸦雀无声,兄长脸上阴云密布,我的酒顿时醒了一大半,跪伏于地不敢仰视。“曹植!你好大的胆子,父王去世你未来守丧不说,还敢醉后侮辱寡人的使者!如此不忠不孝,不可不罚,父亲在世时,你经常夸耀你的文才。今日,限你以七步为限,以兄弟为题做一首诗,诗中不可出现兄弟字样,做不出来,立即斩首,以儆效尤。”说完,兄长就叫侍臣查数我的步数。

我听了这个题目,不禁悲愤填膺,忽然想起自己有一次看家奴煮豆子的事,就边走边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诗吟罢,想起幼时兄长和我嬉戏打闹,何等的亲密无间,但现在,已然行同陌路,再也回不去了,不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兄长神色黯然,眼中也似有泪光,沉默许久,他站起身来,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太和六年(232年),这又是一个无月的夜晚,秋风萧瑟,41岁的我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回想起儿时和兄弟们一起玩耍,想起父亲温和赞许的目光,想起少年时的想建功立业的豪情万丈,想起与曹丕的夺嫡之争,想起我那一首首词赋……人生真如同白驹过隙,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还会是现在的这个我吗……

人生若能重来,我愿身为一介平民,放歌田野,肆情山水,远离庙堂之争,过我真正想过的平淡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