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作文(集锦7篇)
荣辱不惊
2024-06-22 06:49:14
其它
其它

观刈麦作文(1)

农民很少有空闲的时候,他们白天的大多数时间在田里劳作。到了五月割麦的时候,他们就更忙了。不久前还青青的麦子,在暖阳的催促下,似乎在某一夜之间就成熟了。第二天到田野上一看,满是金黄的麦子。农民欣慰地注视着麦子,像注视着自己长大懂事的孩子。过一两天就该把它们请回家去了,农民在心里筹划着。

开镰的头天和当天一大早,都有人磨镰刀。大人们憋着一股劲,满心欢喜地磨镰。村子里一唱一和的磨镰声像一首欢快的歌。这天早晨,人们拿上镰刀,带上草帽,带上茶水,就到田间去割麦。微微的南风吹到身上,这是一天里最凉爽的时候。等到太阳一出来,就热得让人难受,所以要趁凉快的时候就下地干活。路边的青草上还有一层露水呢!

下到田里,土质有些松软。弯下腰去,左手捏拢一大把麦子,感到有些潮气;右手捏着镰刀伸到麦子脚下一“扫”,呼呼呼,麦子就被割倒了。身子向后一转,顺手把麦子铺在割出的空地上。这割麦子的活儿看似简单轻省,其实也是一件厉害的农活儿关键是效率低。一大块田里的麦子要一把一把地割倒,铺好,这得多少时间呀!用镰刀割断麦子,也要费力拉扯一下。时间一长,两手都会酸疼起来,腰部也酸了。实在难受时,农民才直起身子,用手捶捶腰部,走动几步松弛一下。

不久,太阳出来了,田里的温度就越来越高。农民觉得阳光猛了起来,就戴上了草帽。地里越来越像一个蒸笼:脚下的土是热的,放倒的麦子是热的,眼前半人高的麦子也是热的。风一吹,热浪阵阵袭来,连呼吸都有些憋闷。不觉间,农民出汗了。头发、脸上、脊背都汗湿了,下身也汗湿了,裤子裹在臀部和两腿上,使农民的动作更艰难。脸上的汗有时迷住了眼睛,农民用手一抹,把汗水甩到地上;脱下草帽扇扇风,汗湿的头发直冒热气。口渴得厉害,就去喝水壶里的水,每次要喝好多。不久,水壶里的水就被喝干了。农民的肚子也饿了。阳光却更毒辣了,像针尖一样刺在人身上。这时候真想回家去歇息一下啊!可是不行,就得抓紧白天的时间干活呀,这正是赶季节的时候。农民咬牙坚持着割麦。

早饭和午饭,农民就在田头坐着吃完。饭由家里的妇女做好送来,小孩也帮忙送来了茶水。饭食总是很简单:无非是米饭、白菜、臭豆腐、咸菜之类。饭后,农民的体力又恢复了好多。家人的到来,让他更意识到自己对家庭该负的责任。他很快就下田继续干活。

田野上一片繁忙景象。有割麦的,有挑着麦子运回家的,还有一些妇女和小孩在拾麦穗收获过的麦田里、路上会遗落一些麦穗,他们会细心地捡起来,拿回家喂鸡或汇聚到麦堆里去。

其中有一个中年妇女格外引人注意:她衣着破旧,背上束着一个小孩。用一块破布盖着小孩的头部给他遮阴。她左臂上挂着一只破篮子,用右手捡麦穗。小孩不时地哭闹起来,她就解下背上的孩子,抱在左臂上摇晃着哄一哄他。那小孩瘦得可怜,嘴巴往他母亲的怀里乱拱,看得出他是饿极了。小孩的哭嚎声和那女人凄凉的声音,让人听了心里凄凄惶惶。

离她近些的割麦人问她:“可怜的姊妹呀,你是哪村里的?”“我是山后周村的。”“啊,知道。你的孩子这么小,怎么还要出门捡麦子呢?这一天又能捡得几多呀?”那女人流着泪说:“实在没办法呀!我家男人病死了,家里没粮食,只好出来捡一点,好歹充充饥。”“你家里没种庄稼吗?”“遭孽呀!本来有点田地,可是没钱给官府交税。求官府宽限一点也不答应。硬是把我的田地收去抵官税了!”“这官府也太狠心了!加的税重,我们都受不了了!就算是丰收年,自己也落不到多少粮食,糊口紧紧巴巴的。要是年成不好,就更没法了。逃荒、饿死人都有哇!”“唉,农民苦哇!”“妹子,你爬山越岭还带着小孩真不易呀。你能捡几多呢,我送你一把麦子,只当一点心意,都是苦命人哪!”“大哥,你真是好心人。叫我怎么受得起呢?”“唉,别说啦,我也不能帮你多的……”

这些情景被下乡调查、督促收麦工作的县尉白居易看到了。他内心震撼,无比沉重。可是他官小言轻,无法很快地改变官府的政策。他想:面对老百姓的疾苦,自己身为官员能视而不见吗?不能!他回到住处,拿起毛笔。——老百姓在烈日下割麦的情景,拾麦穗的妇人的模样,一一在眼前浮现。他忍住泪水,一气呵成,写下了《观刈麦》一诗——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他要用诗的形式反映农民的疾苦,劝谕官府关注民生。白居易一生即使只写了这一首诗,也足以让人民记住他。因为,他把悲悯的目光投向了社会的最底层!


观刈麦作文(2)

夏夜,蝉鸣蛙噪,一轮明月已悄悄爬上枝头,微热的风儿怎的也驱赶不走莫名的烦躁。只见一位一身素色的中年男子坐在庭院的树下自斟自饮着,模样清秀俊丽,若不是腰间别着块凡间的官牌,还真的会被误以为是仙人了。此人姓白,名居易,字乐天,为唐代一位杰出的田园山水诗人。而此时的他才气可佳,所以当了一个还算舒适的官,但他从来都不以官威压制百姓。

月色溶溶,清风摇曳。白居易挽起衣袖,斟饮一杯,手指扣杯而下,人不醉时景自醉。白天的一切都漾在脑海里,漾在这溶溶月色中了……

他似乎看见了悬挂在空中那热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干巴巴的,一层层金色的麦浪在田中翻滚、起伏。隐隐约约中,在金黄色的波涛下浮现一群群人影来。他乍一看,是一群光着膀子、赤着脚的汉子正在收割小麦,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油光光的身子已破裂了几个口子,在小麦的“骚动”下,已又红又肿,一双双宽大的'脚踩在这生烫的土地上。面对这些沉甸甸的麦穗,他们的表情是那样的淡然。依稀的,远处走来依稀送饭送水的妇女孩子。白居易正感慨着劳动人民的辛劳淳朴时,他又注意到了她们,几个瘦削的妇人。她们一手搂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一手在太阳底下,在麦田里捡拾着凌乱不堪的麦穗。她们的头发散了,嘴唇裂了,也浑然不顾,依旧伏在地上。白居易看不下去了,轻轻地问:“你们没有耕种吗?”对上来的是一种说不出的目光。

一个女人幽幽的说:“……家里的粮食田地都交税了,只好这样,充充饥……”

白居易的目光随即低垂。“交税”这个词不断的出现在他脑海。

星疏离,月黯淡。白居易倚在树旁,轻轻将官牌卸了,牌子反着清冷的光。蓦地,几张闲淡的纸卷飘曳,一挥笔,一首《观刈麦》千古流传。


观刈麦作文(3)

夏夜,蝉鸣蛙噪,一轮明月已悄悄爬上枝头,微热的风儿怎的也驱赶不走莫名的烦躁。只见一位一身素色的中年男子坐在庭院的树下自斟自饮着,模样清秀俊丽,若不是腰间别着块凡间的官牌,还真的会被误以为是仙人了。此人姓白,名居易,字乐天,为唐代一位杰出的田园山水诗人。而此时的他才气可佳,所以当了一个还算舒适的官,但他从来都不以官威压制百姓。

月色溶溶,清风摇曳。白居易挽起衣袖,斟饮一杯,手指扣杯而下,人不醉时景自醉。白天的一切都漾在脑海里,漾在这溶溶月色中了……

他似乎看见了悬挂在空中那热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干巴巴的,一层层金色的麦浪在田中翻滚、起伏。隐隐约约中,在金黄色的波涛下浮现一群群人影来。他乍一看,是一群光着膀子、赤着脚的汉子正在收割小麦,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油光光的身子已破裂了几个口子,在小麦的“骚动”下,已又红又肿,一双双宽大的脚踩在这生烫的土地上。面对这些沉甸甸的麦穗,他们的表情是那样的淡然。依稀的,远处走来依稀送饭送水的妇女孩子。白居易正感慨着劳动人民的辛劳淳朴时,他又注意到了她们,几个瘦削的妇人。她们一手搂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一手在太阳底下,在麦田里捡拾着凌乱不堪的麦穗。她们的头发散了,嘴唇裂了,也浑然不顾,依旧伏在地上。白居易看不下去了,轻轻地问:“你们没有耕种吗?”对上来的是一种说不出的目光。

一个女人幽幽的说:“……家里的粮食田地都交税了,只好这样,充充饥……”

白居易的目光随即低垂。“交税”这个词不断的出现在他脑海。

星疏离,月黯淡。白居易倚在树旁,轻轻将官牌卸了,牌子反着清冷的光。蓦地,几张闲淡的纸卷飘曳,一挥笔,一首《观刈麦》千古流传。


观刈麦作文(4)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刈麦改写作文6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夏夜,蝉鸣蛙噪,一轮明月已悄悄爬上枝头,微热的风儿怎的也驱赶不走莫名的烦躁。只见一位一身素色的中年男子坐在庭院的树下自斟自饮着,模样清秀俊丽,若不是腰间别着块凡间的官牌,还真的会被误以为是仙人了。此人姓白,名居易,字乐天,为唐代一位杰出的田园山水诗人。而此时的他才气可佳,所以当了一个还算舒适的官,但他从来都不以官威压制百姓。

月色溶溶,清风摇曳。白居易挽起衣袖,斟饮一杯,手指扣杯而下,人不醉时景自醉。白天的一切都漾在脑海里,漾在这溶溶月色中了……

他似乎看见了悬挂在空中那热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干巴巴的,一层层金色的麦浪在田中翻滚、起伏。隐隐约约中,在金黄色的波涛下浮现一群群人影来。他乍一看,是一群光着膀子、赤着脚的汉子正在收割小麦,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油光光的身子已破裂了几个口子,在小麦的“骚动”下,已又红又肿,一双双宽大的脚踩在这生烫的土地上。面对这些沉甸甸的`麦穗,他们的表情是那样的淡然。依稀的,远处走来依稀送饭送水的妇女孩子。白居易正感慨着劳动人民的辛劳淳朴时,他又注意到了她们,几个瘦削的妇人。她们一手搂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一手在太阳底下,在麦田里捡拾着凌乱不堪的麦穗。她们的头发散了,嘴唇裂了,也浑然不顾,依旧伏在地上。白居易看不下去了,轻轻地问:“你们没有耕种吗?”对上来的是一种说不出的目光。

一个女人幽幽的说:“……家里的粮食田地都交税了,只好这样,充充饥……”

白居易的目光随即低垂。“交税”这个词不断的出现在他脑海。

星疏离,月黯淡。白居易倚在树旁,轻轻将官牌卸了,牌子反着清冷的光。蓦地,几张闲淡的纸卷飘曳,一挥笔,一首《观刈麦》千古流传。


观刈麦作文(5)

夏夜,蝉鸣蛙噪,一轮明月已悄悄爬上枝头,微热的风儿怎的也驱赶不走莫名的烦躁。只见一位一身素色的中年男子坐在庭院的树下自斟自饮着,模样清秀俊丽,若不是腰间别着块凡间的官牌,还真的会被误以为是仙人了。此人姓白,名居易,字乐天,为唐代一位杰出的田园山水诗人。而此时的他才气可佳,所以当了一个还算舒适的官,但他从来都不以官威压制百姓。

月色溶溶,清风摇曳。白居易挽起衣袖,斟饮一杯,手指扣杯而下,人不醉时景自醉。白天的一切都漾在脑海里,漾在这溶溶月色中了……

他似乎看见了悬挂在空中那热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田野里干巴巴的,一层层金色的麦浪在田中翻滚、起伏。隐隐约约中,在金黄色的波涛下浮现一群群人影来。他乍一看,是一群光着膀子、赤着脚的汉子正在收割小麦,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油光光的身子已破裂了几个口子,在小麦的“骚动”下,已又红又肿,一双双宽大的脚踩在这生烫的土地上。面对这些沉甸甸的麦穗,他们的表情是那样的淡然。依稀的,远处走来依稀送饭送水的妇女孩子。白居易正感慨着劳动人民的辛劳淳朴时,他又注意到了她们,几个瘦削的妇人。她们一手搂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一手在太阳底下,在麦田里捡拾着凌乱不堪的麦穗。她们的头发散了,嘴唇裂了,也浑然不顾,依旧伏在地上。白居易看不下去了,轻轻地问:“你们没有耕种吗?”对上来的是一种说不出的目光。

一个女人幽幽的说:“……家里的粮食田地都交税了,只好这样,充充饥……”

白居易的目光随即低垂。“交税”这个词不断的出现在他脑海。

星疏离,月黯淡。白居易倚在树旁,轻轻将官牌卸了,牌子反着清冷的光。蓦地,几张闲淡的纸卷飘曳,一挥笔,一首《观刈麦》千古流传。

观刈麦改写作文_篇二:

农家很少有清闲的时间,现在是五月,该收麦子了,他们比平常还要忙许多,站在麦地旁,看见了大片大片成熟的麦子,覆盖着田垄,清风吹来,整个麦田顿时变成了金色的海洋,看着这金色的波涛,心中也起了波阑,想着农民一家一定过着快乐生活。瞧!这么好的年成!

远处起来一位妇女,她担着用竹篮盛的饭,看着她蜡黄的脸色,瘦弱的身体,心里不免有一丝疑惑,随后跟着提汤食的小孩也是又干又瘦,带着疑问我随他们一道来到南冈。

到了!可我看见的是一个个光膀赤脚,皮肤黝黑,体形很瘦的丁壮年,他们汗流浃背,双脚被赤热的大地烤着,强烈的阳光炙烤着他们的脊背。但他们仍不知疲倦地抢着时间。这时,一位衣服上全是补丁的妇女,她抱着孩子,一手在捡田里的麦穗,一只胳膊挎着破破烂烂的筐子。四处打听才得知,原来她家的田地都缴纳了租税,只能用这样麦穗来充饥了!我不禁潸然泪下,看着她,我疑虑顿消。

唉,我到底有什么功德,一年有三百石米的薪俸,却不从事农业生产,每年年底都有剩余的粮食。想到这里,我心中涌出一股愧疚之感。唉!这件事使我整天都不能忘怀哪!


观刈麦作文(6)

五月又到了。浓重的盛夏的色彩在天空、田野上渲染开来,一阵阵暑风洋溢着阵阵淡淡的麦香。五月。收割小麦的季节。一片金黄将路人的视线吸引在田间,像装满了磁铁一样的莫名吸引力。阳光烘烤着地面,似乎也像暖气、桑拿一样蒸发着路人、农民的水分,在大片大片空旷的金黄中,偶尔会看到几个农夫,头也不抬地用力挥舞着镰刀,而他们的脸上,脖颈上,是闪耀着光泽的——那是汗水在阳光下的颜色。

忽然,一阵南风吹过,只看见一片金色的海,泛起着微波,颇有点“铺天盖地”的气势,瞬间吞噬了田间的人影。隐约看见在田间泥泞的小路上,一位妇女提着一个篮子来给田间劳作的丈夫送饭菜来吃,身旁一位瘦削的孩子紧紧地跟着他的母亲,手中提着用壶装的饮料。顺着他们炙热的目光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男人正在南冈辛辛苦苦的割麦。泥土滚烫地烘着双脚,像火一样的烈日烘烤着脊背。明明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却还不觉得炎热,只为珍惜夏天白昼的时间长,可以多收割一点麦子。

又看见了一位贫村妇,手中抱着孩子走到田垅旁,那孩子完全没有正常婴儿应有的白皙,可爱,却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深凹进脸颊,有一种说不出的愁苦。那位黑瘦的农妇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粒,左手悬挂着一个破筐,弯下腰来捡拾路边的麦粒,哀怨的眼神中浓郁的无可奈何不言而喻。“这位大哥,因为缴纳租税田地早就已经卖光了,只好拾这麦穗来填饱肚子。哎,这世道让人怎么活啊。”在割麦人关切的询问下,贫妇叹答道。她很努力地想挤出一个微笑,但是一丝愁苦却油然而生。“是啊……”割麦人凝神沉思了一会儿之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农民这么辛辛苦苦的劳作最后却只能落到拾麦穗的下场,而今我有什么功德,竟然不用从事种田和植桑,做官的吏禄三百石,到了年底尚且有余粮,这可真是令人羞愧难当啊!

观刈麦扩写作文二:

盼望着,盼望着……暗灰色的天终于渐渐放亮。

一夜的狂风让心绪不宁的辛苦农民们,终于迎来了割麦抢收的日子,家中的青年男子急得连那些屈指可数的几粒米熬成的稀粥都来不及吃,就忙着拿起竹子编的有些破旧的篮筐和割麦的镰刀等工具到南冈地里去抢收麦子。

远远望去,村里老老少少都在这片金黄的麦田中割着麦子。正午时分,天上的太阳显得格外的骄狂,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天空中没有一丝温柔的凉风,干燥而又憋闷。嗮得枯萎的麦苗就像一个个生了病的瘦骨嶙峋的孩子,蔫头耷脑的让人看了心疼!一个个男子光着脚踩在滚烫的黑土上,双脚已经又红又紫了。脊背受炎热太阳的烘烤,身上已经被晒爆了一层薄皮。但是他们仍然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并有节奏地把割好的麦穗放到一边,口中还不停地发出“嘿嘿”的声音。一天的忙碌使他们精疲力尽,却仿佛不知道天气的炎热和自身的疲惫,只是珍惜天能够长一点,渴望能够多收获一些。

烈日当空,只见一个头上戴着蓝色花布,手里担着盛饭的竹篮面色被太阳晒得有些黑红的农家妇女,另一只手牵着一个穿着红色肚兜的大约五、六岁的小男孩,疾步向地里走来。男孩手中还提着一壶几乎全是清水的烫菜。两人一定是给田里忙碌的家人送饭的。一路上她还不停地弯腰拾起这被人遗落的麦穗,从她与别人的对话中得知今年的收成又是不好。为了交租纳官府的税,家里的东西都卖光了。就连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都已上交,无奈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听着她与别人的对话,不禁为她感到悲伤和愧疚,身为官员的我从未从事农耕蚕桑,我一年领取俸禄300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些剩余,与那些拾穗充饥的贫民比起来,内心更加惭愧难已忘怀。

望着那原本一片片金黄的麦田此时已空空如也,可是又有谁知道明天这些金黄色的麦穗就将成为交租纳税的粮食!如今的我只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天公能作美,让收成再好一点,好让那些劳苦的农民们的日子能好过一些……

观刈麦扩写作文三:

农家很少有清闲的时间,现在是五月,该收麦子了,他们比平常还要忙许多,站在麦地旁,看见了大片大片成熟的麦子,覆盖着田垄,清风吹来,整个麦田顿时变成了金色的海洋,看着这金色的波涛,心中也起了波阑,想着农民一家一定过着快乐生活。瞧!这么好的年成!

远处起来一位妇女,她担着用竹篮盛的饭,看着她蜡黄的脸色,瘦弱的身体,心里不免有一丝疑惑,随后跟着提汤食的小孩也是又干又瘦,带着疑问我随他们一道来到南冈。

到了!可我看见的是一个个光膀赤脚,皮肤黝黑,体形很瘦的丁壮年,他们汗流浃背,双脚被赤热的大地烤着,强烈的阳光炙烤着他们的脊背。但他们仍不知疲倦地抢着时间。这时,一位衣服上全是补丁的妇女,她抱着孩子,一手在捡田里的麦穗,一只胳膊挎着破破烂烂的筐子。四处打听才得知,原来她家的田地都缴纳了租税,只能用这样麦穗来充饥了!我不禁潸然泪下,看着她,我疑虑顿消。

唉,我到底有什么功德,一年有三百石米的薪俸,却不从事农业生产,每年年底都有剩余的粮食。想到这里,我心中涌出一股愧疚之感。唉!这件事使我整天都不能忘怀哪!


观刈麦作文(7)

五月,麦子成熟的季节,夜晚刮上一股熏风,整个麦田都变成黄色了。

农民人家一年到头没什么空闲的月份,更何况是五月,加倍的繁忙。

正是盛夏,热风从田野吹来,浑身立刻就没劲了,我更是忍受不了,我不停的拂袖擦头上的汗珠。走入麦田,麦子随风舞动,满眼的金黄色,还真美。

远处,几位妇女挑着饭菜向山岗走来,孩子也跟在后面提着糊浆,他们晒得黝黑黝黑的,他们边走边擦汗。山岗上好多男子在辛勤的割麦子,双脚受着地面热气的熏蒸,脊背还要忍受炎热的阳光烘烤,他们的汗滴不完,破衬衫已经湿的不成样子,力气都好像用尽了却还卖力的劳作,还希望夏日长一点,多收几口粮食。

有一片麦子收割了,一位衣衫破旧的妇女,抱着孩子,右手拾取田中遗留的麦穗,左手挎着破篮子,孩子热得又哭又闹。她跟割麦人诉苦:“哎,家中的粮食都缴纳租税了,只能捡拾你们剩下的麦穗来充饥了,我们为什么那么不幸呀------”我听到她的话也暗自叹息,深感悲伤。

我听了她说的话低下了头,我有什么功劳呢,从不从事农业劳动,一年的薪俸有三百石,到年底还有余粮,我好羞愧呀,以后的日子里,我怎能忘呀!

【篇二】

五月又到了。浓重的盛夏的色彩在天空、田野上渲染开来,一阵阵暑风洋溢着阵阵淡淡的麦香。五月。收割小麦的季节。一片金黄将路人的视线吸引在田间,像装满了磁铁一样的莫名吸引力。阳光烘烤着地面,似乎也像暖气、桑拿一样蒸发着路人、农民的水分,在大片大片空旷的金黄中,偶尔会看到几个农夫,头也不抬地用力挥舞着镰刀,而他们的脸上,脖颈上,是闪耀着光泽的——那是汗水在阳光下的颜色。

忽然,一阵南风吹过,只看见一片金色的海,泛起着微波,颇有点“铺天盖地”的气势,瞬间吞噬了田间的人影。隐约看见在田间泥泞的小路上,一位妇女提着一个篮子来给田间劳作的丈夫送饭菜来吃,身旁一位瘦削的孩子紧紧地跟着他的母亲,手中提着用壶装的饮料。顺着他们炙热的目光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男人正在南冈辛辛苦苦的割麦。泥土滚烫地烘着双脚,像火一样的烈日烘烤着脊背。明明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却还不觉得炎热,只为珍惜夏天白昼的时间长,可以多收割一点麦子。

又看见了一位贫村妇,手中抱着孩子走到田垅旁,那孩子完全没有正常婴儿应有的白皙,可爱,却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深凹进脸颊,有一种说不出的愁苦。那位黑瘦的农妇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粒,左手悬挂着一个破筐,弯下腰来捡拾路边的麦粒,哀怨的眼神中浓郁的无可奈何不言而喻。“这位大哥,因为缴纳租税田地早就已经卖光了,只好拾这麦穗来填饱肚子。哎,这世道让人怎么活啊。”在割麦人关切的询问下,贫妇叹答道。她很努力地想挤出一个微笑,但是一丝愁苦却油然而生。“是啊……”割麦人凝神沉思了一会儿之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农民这么辛辛苦苦的劳作最后却只能落到拾麦穗的下场,而今我有什么功德,竟然不用从事种田和植桑,做官的吏禄三百石,到了年底尚且有余粮,这可真是令人羞愧难当啊!

太阳,虽然挂在天际,但只好像是悬在人的头顶上,好大,好圆,好亮。

白居易走向农田,很热,他移动地很缓慢——就是如此,他也已经出了不少汗了。

这是五月,生机蓬勃的季节,从事农耕的人家一年到头都没有什么空闲的日子,更何况五月,初夏是他们最繁忙的时节了,熏风轻伏,拂过人脸,没有带来一丝清凉,却使人更添几颗汗珠。伏过小麦田,那麦田飘柔波动,好似长发轻扬。昨夜阵风南起,可以想象,那沉甸甸的麦穗,成片地倾倒,覆盖住了整块麦地,掀起层层金黄的麦浪,现在,又一阵风起,麦子几乎被吹得匍匐在地,那迷人的金色上,又被月光撒上了一层极细的碎金,闪烁、跳跃、灵动、一派金碧辉煌的景象。

村姑、妇女们穿着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扎着头巾用一根竹杆挑着旧竹篮,竹篮中盛着饭菜,竹篮上盖着一只斗笠,这是细心的女子为丈夫准备来遮阳的,妇女们的孩子穿着脏旧的衣服,底要被磨掉的鞋,手提着饮料,跟随着母亲,他们的汗水爬上了劲根,腰慢慢弯了下去,但还是要为南风的男子送饭菜去。正在辛勤割种的农民们挥汗如雨,在烈日的毒烤下脊背发烫,灼烧似地疼痛,土地也烫得可以烧饭,使他们的脚像放入蒸炉一般烫,闷热、难受。他们的汗却是滴不光的,早已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可以不断流,他们的力气好似用尽了,却又好似不知炎热一样地收割麦子,可还是希望夏天再长一些,可以供他们龙口夺粮。

有一位衣衫褴褛的穷苦妇女抱着孩子站在一旁,她的孩子哭闹着喊饿,她神色焦急,急出了泪水,她用右手拾取田中的麦穗,左手臂上挂着一只盛麦穗的破篮子,可里面的麦穗却只有一点点,贫妇人对割麦者苦诉:“家中的田地都用作缴税了,我只能拾些麦穗来填充饥肠,喂养我那可怜的正长身体的孩子,为什么我们是劳无所获,官员却是不劳而获啊,真不公平!”割麦者纷纷絮语,说不尽那世道黑暗,令人无可奈何又让人听见深感悲伤。

白居易惭愧地望着农民的脸,黝黑,那晶莹的,不知是汗是泪,他想自己没什么功劳,却不从事农业,一年薪俸有三百石,年底还有余粮,他惭愧得整天难忘。

劳作的农民竟不再恸哭,而是唱起了民歌,气壮山河的歌,声音洪亮如钟,旋律悠扬,抑扬顿挫,这就是五月之歌,饱含着劳动者的无比酸楚与心痛,与此同时官员们正悠闲地坐在酒楼中,看着表演,听着舞女迷人的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