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作文(1)
公元192年,某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一位不平凡的贵族王子出生了,他,就是曹操的三儿子曹植。
曹植自幼便才思敏捷,脱口成章,对于曹操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熟悉《诗经》,《论语》等,曹操看了他写的文章都难以置信,不相信是他写的。渐渐的曹植长大了,随着父亲东征西伐,屡战屡胜。
一天,曹操大摆铜雀台,庆功立业,召集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及王公大臣文人雅士来登台吟诗作赋,众人都提笔就写,唯有十八岁的翩翩少年曹植一人在提笔前略加思索,经过一番思考后,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就写好了著名的《登台赋》。曹植不仅写的快,而且写的最好,曹操看后不住的点头道:“子建文章写的真好!”众人看后也都情不自禁的鼓掌叫绝,曹植谦虚地说:“多谢父王夸奖,儿臣定不负父王之望。”话虽这么说,但是曹植十分高兴,满怀希望,认为自己能干出一番大事,此时的天空晴空万里,旭日高照一如他此时的心情,然而还有一个人比曹植更高兴,那人就是曹操。从此,曹操更加欣赏曹植了,对他寄予厚望,想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太子,认为他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封他为临淄候。
曹操多次告诉曹植一些大道理,告诉他要发奋图强,希望他能成就大事,但是有一件事让曹植失去了曹操对他的信任以及宠爱。
一日曹操外出,曹植一连喝了好几碗酒,趁着酒兴坐着王室的车马,擅自做了主张,打开了金碧辉煌的王宫的大门,在只有帝王举行极其盛大的典礼才能走的禁道上尽情驰骋,早把曹操立下的法令忘到了九霄云外去,一直游玩到金门。曹操回来后知道了此事,顿时怒气冲天,火冒三丈,一脚踢翻了案台,把案上的书撕得粉碎。曹植吓得脸色苍白,连忙跪下向父王求饶。但曹操并没有原谅他,一挥衣袖,哼了一声走了,一气之下处死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了对各个诸侯的法规法令。
从此曹操就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因为曹植不拘小节,饮酒也无节制,经常出现喝醉的现象。曹操决定曹操决定召令曹丕为世子,曹植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失所望,从此终日愁眉苦脸,借酒消愁,与苦闷为伴。他的那片天空乌云密布,再也没有温暖的阳光了。
在一次战斗中,曹仁被蜀国的一位武将高手关羽围困。曹操知道了,连忙命令曹植担任南中郎将,带着三万精兵一路杀去,解救曹仁。军情紧急,而关键时刻,曹植却因为喝酒过多大醉而不能接受任务,无法去解救曹仁,曹操心中后悔,更不明白自己怎么会重用曹植,并且不再重用曹植了,也不再信任他了。
曹操病逝后,曹丕继位,曹丕废汉自立,他因为曹植为汉朝哭泣而严加防范曹植,碍与母亲汴氏他只好多次将曹植徒封,打击曹植。
魏文帝命令二十八岁的曹植在大殿之上,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否则便被处死,诗的要求很高,必须是五言绝句,写兄弟之情,但却不能出现兄弟二字。众大臣都替曹植捏了一把汗。大殿依然金碧辉煌,大臣们也没有变,只不过坐在龙椅上的人不是父王曹操了,而是兄长曹丕,曹丕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心中想道:曹植,你也有今天,我今天非要给你点颜色瞧瞧,这回你肯定写不出来,曹植望着高高在上的皇帝,过去共同玩耍的同胞兄弟,如此致自己于死地,嘴角出现一丝苦笑,不慌不忙地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心里大吃一惊:“这家伙竟然写出来了!”替曹植担心的大臣们心中的大石块终于放了下来。
不久后,曹植便写下了《洛神赋》,通过恋爱失败的结局,表现了自己报国梦希望的破灭。
公元232年,曹植生命微垂,命悬一线,正虚弱地躺在榻上,回顾着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心中感慨万千,一言难尽,为自己未能报效祖国而感到难过。
这就是诗人曹植短暂而又不平凡的伟大人生。虽然曹植的一生只有四十岁,但是他留下的文学创作代代相传。
曹植作文(2)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早晨,鸟语花香,温风习习,暖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18岁的我和兄弟们被父亲曹操唤上了铜雀台,这铜雀台是父亲击败袁绍,北征乌桓,平定北方后于邺城漳河畔修建的,魁伟壮丽,为当时奇观。父亲让我们“登台为赋”,我提笔看着台下蜿蜒流转的漳河和绚烂春光下井序的邺城,才如泉涌,挥毫写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父亲阅后,满脸的惊讶和赞赏,周边的文士和兄弟们也啧啧称赞,我心里甚是得意。我曹植继承了父王的才情,无愧为大魏第一才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父亲去世了,兄长曹丕继位魏王,我喝得醉醺醺的被兄长的使者叫到魏王府,一入大殿,阴森森的气息差点压得我透不过气,从人们鸦雀无声,兄长脸上阴云密布,我的酒顿时醒了一大半,跪伏于地不敢仰视。“曹植!你好大的胆子,父王去世你未来守丧不说,还敢醉后侮辱寡人的使者!如此不忠不孝,不可不罚,父亲在世时,你经常夸耀你的文才。今日,限你以七步为限,以兄弟为题做一首诗,诗中不可出现兄弟字样,做不出来,立即斩首,以儆效尤。”说完,兄长就叫侍臣查数我的步数。
我听了这个题目,不禁悲愤填膺,忽然想起自己有一次看家奴煮豆子的事,就边走边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诗吟罢,想起幼时兄长和我嬉戏打闹,何等的亲密无间,但现在,已然行同陌路,再也回不去了,不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兄长神色黯然,眼中也似有泪光,沉默许久,他站起身来,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太和六年(232年),这又是一个无月的夜晚,秋风萧瑟,41岁的我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回想起儿时和兄弟们一起玩耍,想起父亲温和赞许的目光,想起少年时的想建功立业的豪情万丈,想起与曹丕的夺嫡之争,想起我那一首首词赋……人生真如同白驹过隙,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还会是现在的这个我吗……
人生若能重来,我愿身为一介平民,放歌田野,肆情山水,远离庙堂之争,过我真正想过的平淡日子。
曹植作文(3)
那年我十八,是个翩翩美少年。父皇建好铜雀台,我跟随许多文人墨客去登台作赋。天朗气清,阳光明媚,我贪看着周围的景致,忽然,灵感乍现!我立马奋笔疾书,瞬间而成一首《登台赋》,信心满满地上台呈给父皇看,周边一片不可思议的目光射向我,就连父皇也讶异我作赋竟如此之快。随后,父皇看了看我的诗,认可道:“嗯!吾儿此诗作的极好!尤其是这句‘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王公大臣听后都肯定地点了点头,甚至有的大臣听后拍手叫绝。坐在旁边的哥哥曹丕站起身来,满怀期待地上台把自己写的诗递给父皇看,父皇接过宣纸,看了看,淡淡地说:“嗯,写的也还行,就是要多像你的弟弟曹植学学。”只见哥哥的脸立马就黑了一度,台下的大臣们也都默默不语,只见他貌似淡定地走下了台,临走前还看了我一眼,眼神很复杂,而我依然沉浸在众人盛赞的喜悦当中,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妥。有人就是天生聪颖,你说可是?
25岁,我长成了一个热血少年,我性情直率,性格朴实,深得父亲喜爱。父亲希望我发愤图强,可我却不爱朝堂政治,我只爱喝酒作诗,向往自由自在的诗意生活。那天喝得尽兴,我骑着马儿纵情驰骋,忘了今夕是何年,忘了自己是何人,更是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踏上了只有帝王才能走的禁道。那是一条不归路……父王勃然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加重了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我知道,他对我很失望,很失望。我对自己也很失望,很失望……不久,哥哥被立为世子。
过后的几年,很难熬,苦闷、悲伤、忧愁……我只能借酒浇愁,哪怕愁更愁。父皇驾崩了,哥哥继承了皇位。那日哥哥邀我见面,一见面便让我到大殿上走七步,之后便需完成一首诗,以“兄弟”为主题,但诗中不得出现“兄弟”两字,完不成便是死罪!此时我的心情五味杂陈,毫无思路。“哥哥啊!你就如此容不得我曹植吗?我可是你的亲兄弟啊!如今你都当了皇帝,还是容不得我吗?”我悲痛欲绝地走到第五步时,眼前浮现出很多我们兄弟相处的画面,立马有了灵感。第七步,所有大臣都用紧张好奇的眼神看着我,曹丕看我皱着眉头,冷笑了两声。我拿起笔快速写下几行诗,哥哥看到后,眉毛轻轻皱了一下,若有所思。待我写完后,公公读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底下的大臣们听完后,有的松了一口气,而有的却面目狰狞起来。此时的曹丕面无表情,过了好一会说:“各位觉得此诗如何?”一位大臣和蔼地说:“鄙人认为曹植写的甚好!”而另一位大臣阴阳怪气地说:“我觉得曹植这首诗写的不是很好,这怎么能把人比喻成豆子呢?”这下可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朝堂内乱哄哄的,曹丕猛然砸碎了一个杯子,朝堂内瞬间安静了下来。曹丕说道:“赐他五两金子。”“谢皇上!”我立刻跪谢道,抹去一头汗,吁了口气。
徙封,哥哥病逝,侄儿继位,不断上书,被防范,被限制……病榻之上犹豫悲伤,恍惚中,仿佛洛神在对我微笑,点头,伸出手邀请我一同与她飞往天边……手持美酒,跨骑白马,我且随她去吧!人生如梦亦如幻,醉一场,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