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作文(合集3篇)
笑看人生
2024-06-09 00:20:22
其它
其它

对镜作文(1)

总喜欢站在镜子面前找到自信,在它的面前,我不需要任何的掩饰,在它的面前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情感释放得淋漓尽致,不参杂一丝的虚假,尽情的放纵自己,找到本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功。每个人的生活缺少不了一面帮助认清自己的镜子,朋友、亲人甚至对手,从他们的身上,往往可以学到自己不足的一面。

总是和她,这个可爱乐观的女生,伴着快乐的音符一起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是天生滋养出的性格吗?似乎任何场合,任何时间,看到的永远都是她那天真的笑脸,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两个引以为傲的小酒窝,不论是什么困难,她总是一笑而过,脑子里装着五花八门的鬼点子,更直白一点就是所谓的精力过剩吧,总是让我感到莫名的轻松,从她的身上,我学到的是那难得的乐观,弥补的是自身的不足,这面友情的镜子,我想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吧!

不知是遗传基因的问题,还是家族传统的特征,似乎哥哥姐姐的性格都是一致的内向,多动外向的就只剩下我一个了,尤其是妹妹,简直就是内向中的极品,不过,在这个简单纯真的女孩身上,我看到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都是要参加中考的,当她早起复习功课的时候,贪睡的我大概还在梦中享受我的美味吧,我佩服她的毅力,佩服她对学习的痴迷,毕竟这是我远远不及的。

每个人不可能看到完整的自己,但站在镜子面前的时候,却会把自己看得最真实,生活正是如此,烦恼的时候,互相倾诉,在结交益友的过程中,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对镜作文(2)

繁杂的社会不乏低俗丑恶等阴暗面,它们如灰尘污物般掩盖我们的心灵,企图使我们的品格鄙陋低俗,让我们的生命失去光彩。但我们绝不会成全它们,我们理应对镜自省,洗掉征尘,再容光焕发地勇敢前进。

海涅曾写道:反省是一面镜子,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可能。对镜自省,我们才不致于在灯红酒绿下失去自我;勇敢前行,我们才能踏平坎坷实现理想。

千年前禅宗神秀就曾作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通过自省,我们可以发现世俗灰尘沾染在心灵何处,掬一捧清水洗去尘垢,还原镜中的秀面明眸,带着高洁无尘的.心绽放生命的华彩光芒。正如楚庄王自行登基三年无所作为,后励精图治终成一代霸主;汉武帝自省巫蛊之祸痛失骨肉,遂轮台罪己重见河清海晏;苏格拉底自省“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博览群书成就希腊圣哲……。对镜自省洗去不思进取,洗掉猜忌冷酷,剔除骄傲自负,自省成就了多少中外圣贤。

不过同时我们应该明白,自省本身不是目的,洗去尘垢后勇敢地拼搏进取才是人生正道。如果害怕再次被灰尘污物沾染而缩手缩脚不敢前行,那么人的自省又有何意义,生命的绚丽从何而来?隐于山水的隐士固然不沾尘垢,可他们也失去了经世济民、福泽众生的机会。不是么?如果自省“掉书袋”后没有果断地“删繁就简”,辛弃疾怎能实现由典故泛滥向纯朴自然的文风转变?如果自省逸豫亡国后没有夜眠“警枕”的勤政,钱镠又怎能在乱世中保全西湖的优美与百姓的安宁?

自省为镜,勇敢为路。对镜自省,拂去心上尘垢,保持灵魂的高尚;一路前行,唤起心中的勇气,开辟未来的道路。亚里士多德自省“放纵自己的贪欲是最大的祸害”,为希腊指明高尚的方向;智者学派却不知自省美德为上,终将雅典推入道德沦丧之渊。自省学成当报效祖国,钱学森毅然回国创导两弹奇迹;明智触犯法律却不悬崖勒马,成杰堕落为国之蛀虫,身败名裂……

时时自省,让身之菩提秀然繁荫,让心之明镜光彩熠熠;勇敢前行,让成功的辉煌笼罩生命,让生命的蓓蕾绚丽绽放。中华魂等待我们去铸,中国梦等待我们去圆。现在不对镜自省不勇敢拼搏,更待何时?


对镜作文(3)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凭窗而望对镜凝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凭窗而望,看到的是市井的喧嚣嘈杂。

对镜凝视,审察的是自我的无处遁形。

云在青天,随风卷舒,水在瓶中,随器显形。那么,请告诉我,什么是万物的本质。真相永远躲在捉摸不定的表象后。窗外,是人来人往的大潮;镜里,是低头颔首的自我。在黑夜中独行,拽住真相的衣角,我又需要一扇怎样的窗,一面怎样的镜!

玻璃镜窗,浮夸易碎,永远只是表象,一切都是变幻莫测的,就像安徒生笔下疯狂起舞的红舞鞋。钢筋水泥之上,多少人临着窗牗,看见所谓职场达人、业界精英,于是竭力追赶却是枉自嗟呀;反观当下,多少女孩为了镜中的'精致面容不惜去整容,过着痛不欲生的生活。朋友们,你是否看清,玻璃镜窗上是欢喜,抑或是不为人知的悲伤,究竟是美丽,抑或是血肉模糊的恐怖。难道不是它一直在想方设法欺骗我们,待发现时,已然身陷泥沼,无法自拔。

以人为镜,成就人生自然天成的大气象,以书为窗,纵览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张嘴闭嘴皆是谥美之词的人,但是毫不客气指出缺点的朋友能得几回逢?著名雕塑家戴逵为了炉火纯青的技艺躲在佛像内,屏息听取香客的评论并苦心研究,对被褒赞的部分与被批评的部分做到心中有数,终成大气候。试问,若戴逵身边之人都阿谀谄媚,又何来“瓦棺寺”三绝之一,以人为镜,仰面花开。马克思伏案于图书馆,几十年如一,凳子陷入地板几寸,故有《资本论》的卓尔不群。以书为窗,做一个山中高士,洞察事物的兴衰更替,记住过去,预测未来。假如马克思不能静心读书,而是流于表象又怎会发现历史的秘密,从而给他人一把通往伊甸园的钥匙。

心灵是最纤瑕不染的镜窗。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斯克在一次在上课,听到清脆鸟语,痴望于枝桠上的知更鸟,往门外走去:“抱歉,孩子们,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我得走了。”多么美意的言谈。在寻常人看来毫无特色的景象是他心中至美的风景。老子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境由心生,通过心灵的窗户,飞过薄薄的早晨,却一个地方,那里的花岗石都喜爱露水,不也是一种丰盛的生活吗?心灵上的镜像是最真实的自我,不虚美、不隐恶、不伪善,黑夜中的镜子里是一个战战兢兢的灵魂,因为在这里设有花里胡哨的表象,有的只是心灵的审判,不会因为你穿金戴银抑或衣不蔽体而不同,那些叫嚣着“你是站在党这边还是站在百姓这边”的禽兽们汗颜吗?

凭窗而望,对镜凝视,希望天下人皆能拨开云雾见天日,透过捉摸不透的表象,看清事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