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谈骨气(推荐4篇)
没有梦想何必远方
2024-06-08 00:20:55
其它
其它

作文 谈骨气(1)

在《谈骨气》一课中,作者通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句话,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人要有骨气这一点。其中,作者在论证“贫残不能移”这一句的时候,用了《嗟来之食》这么一个例子:“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俄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暖!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暖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在生活贫苦潦倒的时候也不能失掉了一个人的骨气,应该始终保持做人的尊严。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正确的,但我认为讲骨气有的时候也应该看情况。就像《暖来之食》中的`那个穷人一样,施舍者一开始对他说“暖!来食!”的时候,穷人就拒绝了,这就充分体现出了他的骨气,但后来施舍者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理并向他道了歉,这就说明他向穷人施舍食物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这时候,穷人就应该把食物吃掉,而不应该再固执了。当我们在尊严和生命两难全的时候,应该选择维护尊严;但当两者可以兼得的时候,我们同样应该保全生命,不能像那个穷人一样,为了他所理解的“骨气”而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并不是有骨气的表现,这是愚蠢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骨气呢?骨气的意思就是骨相气质,现在多指刚强不屈的气质与人格操守。如果硬生生地把穷人接受富人的施舍理解为没有骨气,而不看看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才是生搬硬套,没有真正理解骨气所包含的意思。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骨气,怎么对得起中国人这个称呼!这句话十分有道理,但我的意思也并不是说有骨气是愚蠢的行为,我的意思是歪曲理解骨气的含义而付出惨重代价,却还以为自己这是有骨气的表现,这才是愚蠢可笑的。

其实我认为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曲解了这个例子的意思,才会这样说。《暖来之食》的原文应该还有最后一句,课文中没有写进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暖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连曾子都认为当别人呼喝你来吃的时候,是应该拒绝的;但人家既然道了歉,你就应该吃了,就说明那个穷人是有骨气的,但心胸未免太狭隘了。

所以,我们应该有骨气,保持应有的气节,但是在做到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放弃生命或是其他同样重要的东西,否则就会像那个穷人一样,落得那样本可以避免的下场了。


作文 谈骨气(2)

安乐潜入身,蚀骨细无声。安逸,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蚀去人的意志和精神。

近日有这么一条新闻:一只猫竟被老鼠咬死。经研究,现在的家猫生活条件极好,无需捕鼠来获取维持夜视能力的牛磺酸,因此,猫捕鼠的能力渐渐退化。由此看来,原本作为老鼠天敌的猫被老鼠咬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猫在家中的任务,原本是捕鼠,而现在,猫却成了只会卖萌的宠物。许多养猫者自称“猫奴”,把猫当爹妈伺候,这看似是对猫的宠爱,实则是害了它。太过安逸的生活,会悄无声息的磨灭猫的天性。猫的利爪是用来捕鼠的,而不是让人抓着拍照的。它本是老鼠的天敌,可当老鼠攻击它时,它却不会用利爪还击。安逸,早已无声地磨平了它的利爪。

莫笑这猫太蠢,王朝不也是如此么?历史上,多少王朝都是在逸豫安乐之中做了土?想当年,大宋王朝,“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好不繁华!可后来南宋又如何呢?“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他们的王师在哪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偏安杭州,正纵情声色呢。宋朝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巅峰,人民的生活水平极高。但也正因如此,那安逸的生活让统治者失去了戒备,南迁后,家仇国恨早已被安逸的生活蚀的干干净净。鲁迅曾劝郁达夫不要去南方定居,因为湖光山色最消磨人的意志。的确,江南风景好,又有长江天险,实在是没什么可担忧的。可是,失去的国土呢?靖康之耻呢?早就忘了。不知不觉间,安乐蚀去了统治者的雄心,蚀去了士兵的斗志,最后,蚀去了那曾经无限辉煌的大宋王朝。

王朝如此,人更是如此。遥想当年,汪精卫也是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革命党人,可从狱中出来后,为了荣华富贵,他选择了背叛自己。不知在肆意享乐的他,能否记起自己曾经的理想和那一腔热血?不会的。他本来的一身傲骨,一身正气,早已被利益无声地蚀去了。

解放后,确定国歌时,曾有人提议删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主席没有同意。这是为了让所有人都不要放松警惕,不要丢掉忧患意识。我们所处的,从来就不是绝对安全的时刻。

安乐,蚀人初心,蚀人傲骨,当真是可怕。唯有不忘初心,才不会被腐蚀成一具行尸走肉。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一点骨气的,至少要有那么一点。


作文 谈骨气(3)

当一片树叶无声落下;当一滴水悄然流逝;当一朵花缓慢绽放;这看似毫无紧要的小事,却往往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人生感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为长期受到社会和网上一些特殊风气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人都出现了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现象。当你有求于人或别人有的物品是你所渴望得到时,你是否常会说一句:“求你了。”这看似不经意的三个字,却散失了多少骨气,又丢掉了多少的自尊?

生而为人,当顶天立地,无所畏惧。然而面对社会上种.种因素,我们却总会不经意地把脊椎压低,语气放缓。职员面对老板,他会战战兢兢,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学生面对老师,会坐立不安,不敢吐露真实的想法。有人说,这不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吗?何错之有?在你们的心目中,或许这是必然的。然而你是否知晓,当你战战兢兢的时候,老板的心中为你而叹了口气。当你对老师有所隐瞒时,你又是否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可以解决心中疑惑的机会。

只要你拿起骨头,凶残的狗便会散失骨气,摇尾乞讨。这是否说明,当我们为了某一样物品而散失骨气时,我们相比起宠物,又能好的了多少呢?

我们可以忽略生活中毫无紧要的事情,却不能忽略自己的骨气,因为只有你挺起脊椎的那一刻,你才能活得精彩。


作文 谈骨气(4)

人活着要有骨气。

所谓骨气者,是要在超出常人想象的环境中仍然挺直着腰,永言输,永不屈服,古往今来,有骨气的人数不胜数,古代的隐士,逍遥自在,居于破屋之中,赏于五柳之下,何等地自在,当朝庭招他入朝,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拒绝,表现了一个隐士的骨气,文天祥宁死不屈,遗留“人生自古谁无无线,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千古名句,表现了一位诗人的大气凛然的骨气,屈原忧国忧民,不甘心国之灭亡,自投于江中,葬身鱼腹,表现了一位诗人悲壮的骨气。再近观现代,钱学森不领美国“救济粮”,毅然献身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北京学生焚烧日货,反抗日本……这是一种大无民族气慨,展现了一个民族的骨气,这种骨气,将在中国未来的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骨气者,并不全是竞争中态度表示强硬,没头没脑地硬碰硬。有时,退步也是一种骨气。例如,我们有时在生活中遭到某些人的无理取闹,轺果我们硬碰硬,将一发而不可收拾,我们退让,并不代表我们软弱,而是一种骨气,这需要我们具有博大的胸怀,这比我们直接表现出骨气更难,又如卧底队员,他们潜伏在敌人身边,表面很没有骨气,但骨气在他们心中,他们要克服众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可见,骨气并不一定要流露于外面,而应该根深于心中。

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有骨气,也有一些人软弱无能,委曲求全。人民公敌汪精卫,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投降日本,叛变革命,实际亲日政策成了日本的傀儡,在人们心中他就是没有骨气的走狗汉奸,最终落个身败名裂。又如腐败的清政府,在国外的坚船利炮面前吓软了腿,只知道一味地注和,割地、赔款,以致于初具规模民的洪流淹没,由此看来,没有骨气的人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有一些利益,但最科会落个坏的下场。

朋友们,让我们做一个常常正正的有骨气的中国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