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老物件作文(集合15篇)
半首小情歌
2024-09-04 08:13:34
其它
其它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1)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首诗写的都是斗笠和蓑衣,这两个是古代人必不可少的工具。古代人实在是聪明,而我们现在的帽子和雨衣都是这样演变过来的。

我爸爸店里就有这两样宝贝,它们挂在墙上,很有年代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斗笠。

它和现代帽子差不多,也是为古代人民遮挡阳光和避雨的编织帽,它是用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物做成。看到它,就会有所发现,那些材料就像它们的爸爸妈妈给自己盖被子一样,用自己的被子挡住别人的身体,每个地方都是严严实实的,一点点空隙都没有。斗笠是古代人民必不可少的好东西,只要有风,有雨,斗笠总是被别人高高的戴在头上,好像他是老大一样,可出风头了!每当一下雨,渔夫们也会戴斗笠在船上钓鱼,十分悠闲。

斗笠和现代帽子并不一样。现代的帽子款式又多,又舒服,又漂亮,我们都可喜欢了!而斗笠却做得十分简单,可是质量却比我们的现代帽子要好。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2)

每个老物件背后都有着不寻常的故事,都有着一段难忘的记忆,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故事。

爷爷房间的抽屉里就有这么一件“老物件”,那是一把陈旧的算盘,黑里透红的边框被磨得锃亮,乌黑的算珠间布满了灰尘。“它已经陪伴我整整50年了,虽然已用不到,但也舍不得扔,就当留作纪念了。”爷爷抚摸着心爱的算盘,不舍地说。

在那个年代,小学毕业的爷爷在村里算得上“知识分子”了,作为大队会计的他,是村里的“财务掌柜”,每天都要和算盘打交道。在大队里,爷爷每天都要算每家每户的工分,每个月要记录稻谷、番薯、萝卜等农产品的收支,到年终还要核算余粮、农业税,从每月一次的报表到年终的总账,样样都离不开算盘。听奶奶说,每次打算盘,爷爷总是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就像是一位威武的将军,而算珠犹如听话的士兵,发出整齐而清脆的噼啪声,任凭爷爷调遣。

自从爷爷不再担任大队会计,算盘也慢慢失去了“用武之地”。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器、电脑的涌现让算盘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但是,渐渐尘封的算盘仍在默默地诉说那段艰辛的往事……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3)

每一次我在地下室拿自行车时,都会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有一次我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寻找出声音发出的来源。顺着声音发出的方向我在货架的箱子边上找到了这个发出怪声的神秘物品,这就是我家地下室中的秘密也是我家的老物。

我拿来凳子扶着架子慢慢站了上去,轻轻的把它抱了下来,我用嘴吹去了上面的灰尘,仔细的观察,它的正面是一扇玻璃门,门的边上被铁制的装饰物围绕,上面还有一个红红的“囍”字,打开玻璃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白色的圆盘,圆盘的周围刻着1到12这十二个数字,两边各有一个圆形的孔,中间还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针,圆盘的下面有一个金色的会摆动的圆饼,说道这大家应该都能猜到这是什么了吧?对的,这就是一口钟。大家再猜猜圆盘两边的圆孔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是用来给钟上发条的,只有上好发条钟摆才会动起来,长短不一的时针分针才会转起来,大家猜到了吗?

我抱着钟上了楼问妈妈:“妈妈,妈妈,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呀?”妈妈说:“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去问下奶奶。”这时奶奶从厨房中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这个呀,这是我和你爷爷结婚的时候买的。”奶奶还和我说了她和爷爷之间的故事,他们年轻时总会在一个农田里工作插秧、放羊、割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一起成长,慢慢的产生了感情,之后就组成了一个快乐美满的家庭。结婚前,爷爷揣着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骑着自行车去采购结婚物品时,一眼就看中这口带着“囍”字的钟,这口钟花了爷爷当时半年的工资。

就这样这口囍钟一直陪伴着爷爷奶奶,知道了这口钟的由来,我把她擦干净放回了原处,我和妹妹也会和时间一样一直陪伴着我的亲人。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4)

有一次,我无意之中在家里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一把看起来很旧的铜勺。那勺子不大,而且已经锈迹斑斑了,落满了灰尘。最奇怪的是它已经成了两断了,把手归把手,勺子归勺子,根本不能再用了。

我用面巾纸包住这两样东西跑去问妈妈,可她说:“我不知道,去问问你爸爸吧!”爸爸也说不知道。当我们正议论这时,奶奶买菜回来了,她看了看我手中的铜勺,立马叫了起来:“这东西你哪里找出来的呀?”我本来放的好好的,前段时间一搬家一忙了就不知道放哪儿了,奶奶边说边用面巾纸细心的擦拭着。

看到奶奶如此珍惜这把我看来早该扔掉的勺子,我和爸爸妈妈都很疑惑,在我们的询问下,奶奶坐下来叹了口气,想起了他与这把勺子的故事。

那是60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很小只有三四岁,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玩具,只能自己随便找点东西玩。有一次我妈妈买回来一把铜勺就是这把。说到这里,奶奶扬了扬手中的勺子,沉默了一会儿,又继续说了下去,“我一看到这勺子,就开心的不得了,拉着它敲又打,我爸爸不让我玩,说这勺子贵不能玩,可我妈妈却一直微笑着看着我玩。从那以后,这是把过年过节用来盛汤的勺子就成了我的玩具,直到有一天我用它敲地面时,把它摔成了两半……”奶奶又一次停了下来,粗糙的手指轻轻拂过铜勺,我怕的要命,以为一定会挨揍了。但我妈妈又一次拦住我爸,还教我怎么用着断了的勺子和把手玩出新花样。

妈妈说到这里,一边露出幸福的微笑,可她的眼角却分明泛起了晶莹的泪水。那一刻我们都沉默了,家里变得静悄悄的。

听了奶奶的故事,我和她一起把勺子擦的干干净净的,还把这把勺连同把手一起放到了一个棕色的木质的小柜子里。

这就是以这把铜勺的故事,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故事啊!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5)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爷爷房间大衣橱顶上,有一个黑漆漆的小木箱,这个小木箱已被岁月磨损得破烂不堪了。但是我知道这个小木箱里面都是爷爷的“宝贝”。

天气好的时候,爷爷时常会把小木箱小心翼翼地取下来。轻轻地打开小木箱,里面杂七杂八很多小物品,每一样爷爷都宝贝的不得了。其中有一个用牛皮纸包裹地小册子,他尤其珍视。小册子的封面已经斑驳陆离,轻轻一摸,纸屑都会脱落下来,依稀能看出是一本购货证,翻开小册子,里面夹着几张边沿发黄的粮票。

每当这个时候,爷爷就会轻轻地摸着我的脑袋,跟我将当年的故事。他说当时买粮食要票,买肉要票,连一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要票。每天早上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爷爷就拿上证票和钱,拎着袋子,出门了。因那时物资匮乏,供应量有限,大家都想买到粮食,所以等他赶到粮店门口时,总是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爷爷说,买粮食最痛苦的是冬季,站在看不到尽头的队伍里,呼呼地北风迎面吹来,好像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寒气从脚底窜上来,腿逐渐被冻麻木了。于是有的抱着胳膊在原地跺脚,有的捧起双手缩着脖子对着嘴哈着气取暖,还有的随手捡起一块砖头垫在屁股底下佝偻着身子坐在避风处。

我听到这儿不禁愣住了,为什么要票证呀?超市里食品琳琅满目,取之不尽,吃饭叫个外卖不就行了吗?还有杭州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整洁的街道,哪里来的砖头呢?爷爷乐了,那时候,我们国家经济比较困难,大家饭都很难吃饱,哪有多余的粮食做外卖呀……

看着这陈旧泛黄的老物件,听着絮絮叨叨地爷爷讲着过去的故事,我逐渐理解这个票证所代表的含义。它是那个时代人们对贫苦和饥饿的抗争史,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在享用时不要忘记当年的艰辛。这个老物件—购货证和粮票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烙印,我会像爷爷那样珍藏它。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

我老家中的储物间里有一辆老自行车,那是我爷爷传给爸爸的,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老物料”。

自行车的形状奇特,有一个三角形的铁杆支撑的,尾后还有一个类似于发动机的东西,轮子黑乎乎的,铃铛也很奇怪,两个小巧灵玩的正方形中间有一条缝,这辆破旧的自行车,一饱经沧桑的模样,仔细看,车胎表面布满了深浅不一的裂痕,好似一张包满皱纹的脸。尽管是这样,爸爸与爷爷依旧没有扔掉老自行车,可能觉得这辆车有他们的美好回忆吧!

说起老自行车,爷爷与它还有一段往事呢!那时候,交通极其不方便,做什么都要靠两脚走一段路,所以爷爷拿着大半年的工资去买自行车,自然而然这辆自行车也成了全家的“宠物”!有一次爷爷骑着自行车去买菜,不小心在过窨井盖的时候,轮子刮到车轮毂边上,咣的一下,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摔破了皮,连自行车的三角杆都摔变形了,爷爷非常心疼,不顾自身疼痛,把自行车扛到了修车房,花了大价钱才把它修好,并把车擦得噌噌亮才安心。听爷爷讲这故事,我可入迷了!原来自行车还有过这样的经历呀!

现在爸爸将此自行车留给我了,感觉一直有种革命情谊,就像一起当过兵的战友一样,我会好好珍惜的!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7)

大家好!我是一台缝纫机,关于我的故事,还要从小主人奶奶那一辈讲起。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的上海,那里的叔叔阿姨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蝴蝶”牌缝纫机。在1981年的一个早晨,我的女主人走进了一家百货商店,她东摸摸西挑挑,终于把目光落在了我身上。她以120元买下了我,准备把我带回了家。120元,在那时候可是天价啊!几个大汉将我搬上了一辆火车,我跟随着女主人来到了嘉兴。

刚到家里不久,我的女主人就结婚了,我作为嫁妆被装扮了起来。客人们来到我跟前,一会儿摸摸我,一会儿称赞我和女主人漂亮,我高兴极了。

我的女主人常常去一家叫“正春和”的布店买布,买完布便回来坐在我面前把一匹匹布变成她想要的衣服。我常常看到女主人用她的巧手麻利地把布剪成一片片,然后用脚踩着我又把这些布缝起来,一会儿一件漂亮的衬衫或裙子就出来了。那时我很忙,经常伴随着隆隆的声响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夜晚。过了一年左右,女主人的儿子出世了。女主人也变得更忙了,每天不是去工作就是为她的儿子做衣服,而我也常常为自己能为他们一家做点贡献而感到特别幸福!

如果要问我什么事令我最难忘,那肯定是1995年的那个晚上,女主人单位加班她就把工作带回家做,一块块布料堆积如山,主人不停地踩踏着我,一边盯着手中的布料,一边把布料往前推,还时不时抽出绣花针缝两下……那天一直忙到了凌晨三点,我也累得头晕眼花,几乎快晕倒了……

十年前,我的小主人也出生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了,但我并没有被他们一家遗忘,他们让我待在一个小房间里,偶尔女主人还会让我干补补衣服裤子之类的事。

我的故事讲完了,你有故事吗?我等着听你的故事……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8)

一束微光透射过窗,“咔哧,咔哧”,枕边缝纫机的踏板声不停歇,卷卷白线在衣洞中泛下条条补纹,机前那弯躬着的背影在老花镜前埋头苦干……

旧红的缝纫机是奶奶的无价之宝。依稀记得,幼时的我靠在机布上随着踏板的摇动缓缓进入梦乡,伴着那哧哧作响的缝补机声,能听见奶奶在缝纫机前哼着催我入眠的小曲。醒来时常常看到奶奶用嘴抿了口线,线口成一条尖丝从针线口一穿而入,有时我晃动一下,便会误了奶奶的事儿,而奶奶也只是露出慈祥的笑容耐心的又再穿一次。

小时候,我的每件衣服都出于奶奶之手,她从手中牵起那五彩的扣子用灵活的身躯在机前不知疲倦地织补着我童年的衣饰,不知有多勤快与欢乐。那缝纫机也是我童年最好奇的玩具,经常趁奶奶不注意,我便拉开两边的抽屉,那五彩夺目的扣子是我最欢喜的收藏宝。

“咔哧,咔哧”,踏板的节奏渐渐变慢,而眼前这苍老的背影却不及十年前那般灵活。那五彩的纽扣依然在针线中欢呼雀跃。而我,却开始嫌弃。慢慢长大,我开始喜欢简单的风格,那五彩的纽扣却成为了同学之间的笑点,每次奶奶辛苦制作后的成果都被我一弃而过,“奶奶,都什么年代了,谁还弄那么花巧的纽扣在衣服上啊,土死了”。又有几次奶奶翻衣柜时,帮我心仪的破洞裤缝好。“奶奶,你土不土啊,我们现在流行的是破洞裤,你帮我缝起来干嘛,多丢人啊”。一次次的嫌弃,在奶奶炽热的爱上泼上冰冷的水。

曾经在缝纫机前的笑声为何变成了一声声指责,曾经伴着缝纫机的小曲为何变成了一声声叹息。望着角落蒙尘的缝纫机,一旁奶奶的背影是沧桑也是无奈。看着衣柜里重被剪开的裤洞,看着衣服上一排简约同色的纽扣,我的眼眶不禁慢慢湿透。我明白了,不管我怎么变,奶奶和我的那段缝纫机的时光是永恒的,那份爱是无可代替的,那台缝纫机中的爱是最能拨动我们心弦的珍品。

“咔哧,咔哧”,眼前旧红的缝纫机仍在摇动,记忆犹如时光机般缓缓流回儿时。我静静地站在那,伴着这欢快的小曲,眼帘里那苍老的背影泛起一道彩虹,暖暖射入我心。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9)

奶奶家有一台破破的“洋车”。“洋车”的意思就是手动缝纫机,奶奶说老底子的人都是这样叫的。这台“洋车”已经有很多地方都生锈了,身上还穿着一件破衣服,木板都有点倾斜了,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破的东西奶奶怎么还留着。

今天我就来采访一下奶奶,了解一下这台“洋车”的故事。奶奶说:“这台洋车是1982年买的,是我和你爷爷结婚时候的嫁妆呢。”哇!这么久啊,我算了一下,有39年了,比我爸爸的年纪还要大,妈妈说:“当然了,买的时候你爸都没有呢,当然要比他大!”奶奶还说:“当时花了120元钱,那时候一个月工资都只有二三十元钱,所以当时可是很贵重的东西,要好好留着!”

奶奶手可巧了,她很喜欢用这台“洋车”做衣服,到现在都爱不释手。别看这台洋车破,奶奶用起来可利索了,我和弟弟有好些衣服都是奶奶帮我们做的呢!奶奶退休后的工作也很忙,又要照顾弟弟又要去亲戚厂里帮忙,但她依然会抽时间做衣服。奶奶经常戴着一副老花镜,开着灯,在那里认真地做衣服,奶奶的动作可熟练了,她一只手扶着洋车上的轮盘,一只手按着衣服,脚下还快速地踩着踏板,我在旁边看着好怕那个针会刺到她手上,可她一点都不紧张,太厉害了,奶奶偷偷和我说:“我以前可是靠这个做衣服赚点零花钱,给你爸爸买东西呢,它可是我的宝贝,我只要还做得动决不丢了它!有感情了!”

奶奶对这台“洋车”的感情好深啊,这个快要40年的伙伴要好好珍藏着!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10)

在爷爷的大谷仓中,停着一辆陈旧的永久牌自行车,车上已经布满了深红色的铁锈。这是一件具有悠久历史的老物件,据说比爸爸的年龄还大。爸爸告诉我,这是一辆二八大杠。

从这辆车的造型上就能感觉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它和现代的自行车长得不一样,它有两个二十八寸的大轮子,“二八大杠”的别称也因此而来。羊角似的握把上挂着一只生满铁锈的铃铛,用大拇指按下铃铛下的小把手,就会发出丁零零的声音,这就是自行车的“喇叭”。和现在的自行车尤其不同的是,车头和车座之间还有一根又粗又长的固定梁,这经典的三角形造型,保证了自行车的坚固和稳定,同时它也是加装“儿童座椅”的基座。但最实用的还是它后轮上的大支架,不仅能坐人,还能装货。

在那个年代,自行车是家庭里的大件,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欢乐和努力,寄托了一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爷爷曾用它载着茶叶和粮食去镇上交易,也曾用它载着爸爸和姑姑他们去走亲访友,还用它载着爸爸送他到镇上去读书……

恍惚间,我似乎穿越了时空,看见爷爷载着爸爸,穿行在乡间小道上,远处是那肥沃的土地和蓝蓝的天……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11)

我们家里有一个三代相传的老物件,就是我们真爱如宝的藤椅。

"真漂亮呀!"奶奶小心翼翼的抚摸着她那光滑而又发亮的藤椅。那藤椅是用细长的竹子拼起来的,旁边还有两个把手。它的颜色是深红色的,那原本挺拔的竹子也渐渐变弯变旧,它承载着长辈的汗水与辛劳。

我总是缠着奶奶问着藤椅的故事,奶奶总是说长大了再对我说。那一天,奶奶饱含深情的、慢慢的说"这张藤椅是你太奶奶攒了一个月的钱给我买的,这张藤椅当时藤椅十分贵重,儿时的我一高兴,竟把藤椅摔缺了一小块儿呢。"

"嘿,今天太阳真好呀!"奶奶把藤椅小心的拉到她的小院子里,拿了一双鞋板,带上她的老花镜,拿着绣花针,开始一针一线的缝制,准备给我做一双拖鞋。到现在我们家还穿着奶奶缝的鞋子,那阳光的照射,那双拖鞋似乎暖暖的,那里承载着奶奶的爱。奶奶坐在藤椅上拿着针穿进一个洞,再穿过来,反反复复的做着一个动作,仔仔细细的、不知疲倦的纳着鞋底。温暖的阳光照在她身上,伴着藤椅发出的嘎嘎声,一切都那么美好。奶奶缝着鞋,毕竟奶奶老了,缝着缝着,不知不觉也就睡着了。

到了晚上,奶奶又躺在她那老藤椅上,吹着丝丝凉风。奶奶抬头望着那美丽的、闪亮的星星,不由得笑了。奶奶抚摸着她那光滑的藤椅不由自主地说,"藤椅呀,你真是我忠实的伙伴呀,你陪了我30多年,谢谢你呀,我的老朋友。"

这就是我们家的老物件,它承载着奶奶的美好记忆,还有奶奶的爱哩,我要把它传下去。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12)

黄昏,夕阳的余晖如缕缕金丝织成的薄纱,悄悄给大地披上了。天空犹如打翻了的红墨水,慢慢晕了云朵,染了天空。破旧的老式缝纫机,在某个地方,运作着,咿咿呀呀地晃着底下踏板

曾经儿时回乡,奶奶老屋子的角落里,摆着个老式的缝纫机:红木般的桌子上,摆着生锈褪色的缝纫机,桌子下是那锈铜踏板。奶奶总是坐在它跟前,缝着什么,那古铜锈铁的踏板便跟着叫着吱呀刺耳的声音。让人厌烦。

那次,我顽皮地跑出去疯,玩得一身破破烂烂的回来。奶奶看见了,笑着拿走了我破烂的衣服,坐在了缝纫机的跟前,开始缝纫。黄昏温柔地照射在那锈铜的缝纫机上,仿佛镀上一层金,坠落的太阳懒懒地沉下,散着如灯笼般柔亮的红光。晚风拂起,吹起了奶奶银灰的发丝。我趴在跟前,看着奶奶。奶奶轻踩着踏板,踏板如同儿时熟睡的摇篮,轻缓温柔地摇着,轻轻发出咿咿呀呀的叫声,仿佛是母亲唱歌般温馨的摇篮曲。叫声似乎没那么讨厌了。

缝纫机随着踏声,一针针穿进衣布里,犹如那俏皮的啄木鸟,哒哒哒地啄着,拼接起那破碎的衣服。奶奶缝纫着,轻柔的余晖映在她脸庞上,柔软而温馨。

我歪着头望着缝纫机,问:‘奶奶什么时候教我用这个呀?’奶奶笑着,如十里春风,道:‘等你长大后。’那缝纫机拉着细细丝线,编制了儿时的梦。那个黄昏,奶奶慈祥的身影,会唱歌缝纫的机器,留在了记忆里。

那次过后回城,我再也没见过那古铜老旧的缝纫机,没学会那轻踩踏板就能缝衣服的缝纫机,也再没见过奶奶。慈祥如沐浴清风的笑容虽没有包裹我的心,可那记忆却不会忘却。

黄昏,起风了。

梦的远处,飘来渺远的踏板声。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13)

我家的补袜器是我姥姥的姥爷亲手制作的,已经传了四代了,我们一代一代的传下来,故事也有很多

补袜器是由木头做的外型,像一个鞋子。背上钉了一个木条,褐黄的,表面光滑发亮,连钉子也被磨平了,一看就能看出它饱经风霜。用的时候,将袜子套在上面,漏洞的地方轻轻一捏,再用针一针一线的缝起来,袜子不一会就补好了。

一天,姥姥手抚摸着补袜器说道:"想当年大家生活都很困难,袜子破洞都不舍得扔,家家用补袜器修,那时……"我一听便来劲,等着姥姥讲关于补袜器的故事。"那时我还小,天天就在外面疯玩,袜子上破洞多,我的姥爷便做了这个补袜器。"

姥姥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有一天我玩耍后回到家,只见姥爷坐在床上,拿着一块木头,手上的刻刀飞快的削着,一块底板很快便削出来了。"姥姥说:"随后,一个如鞋头一样的木头削了下来,很快后跟也做好了。我的姥爷再用砂纸磨光滑,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现在,就是拿出一个千疮百孔的袜子,将袜之往补袜器上一套,便一针一线的将袜子缝好了。"姥姥讲到这里目光柔和极了,我一看便知道姥姥在想太姥爷和太姥姥。

一天我放学回家,将脏衣服放进洗衣篮。这时姥姥走出来,在洗衣篮旁边无意中看到我的袜子。眼尖的姥姥发现袜子脚后跟的一个洞,她笑着说"你不是想看缝袜子吗?正好用你的袜子来试一试。"说着便把我拉到床前,取出补袜器,手腕熟练地一翻将袜子套上,用针缝过去再穿过来。姥姥缝着袜子,我想,当年太姥姥大概也是这样的吧。穿上姥姥补好的袜子,一点也不硌脚,这个补袜器真好,既省钱又好用。

我家的补袜器,有爱有温暖。它经历了风霜沧桑,记录了上一辈的艰辛,上一辈的朴素。我们要将它传下去,传的不仅是补袜器,传承的还是一种传统。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14)

我家阁楼上至今还搁着一台老式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14英寸天马牌的,屏面虽然很小,但在当时收看效果非常清晰,也就是这台电视机,曾经给我家以及村子里的乡亲父老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多彩的回忆。

话说当时,全乡找不到一台黑白电视机,唯独我家是真有这么一台电视机,其实,听我爷爷讲,这台电视机也是来得太突然,因为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富裕,吃饭都成问题,根本买不起。只是爷爷是建筑手艺人,70年代流行土砖房改造红砖房,爷爷身上仅有的200元现金还是借阿姨订婚款,用这200元现金在老家地皮上建起了一栋5大间红砖房,完工那天,奶奶娘家亲戚作为贺礼赠送过来的黑白电视机。

有了这台电视机,我家就开始热闹起来。晚饭后,家里人就把所有能坐的桌椅板凳,统统排放在院子里。听说我家有电视看,整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闻风赶来,大家落座时说,这么整齐,到了电影院似的。爷爷说当时比电影院还舒坦呢。大家有说有笑,爷爷递烟,奶奶便拿出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让大家吃。有时候电视剧还没到点,大家谈谈地里的农活趣事,八卦七姨娘八姑子的生活趣事,甚至把别人上辈子的糗事拿出来晒,真是其乐无穷啊。那时,不管是新闻联播还是电视剧,大家都看得入迷。好看的电视剧,父老乡亲无论是双枪农忙,都会准时来看。

时代在变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各家各户都买了电视,爷爷家的黑白电视也换成液晶高清电视了,客厅里有,卧室里也有,屏幕大,看上去特别清晰。爷爷说过去电视看得太伤眼睛,有时信号不好,不得不转动天线调整,甚至有时手离开天线就又变模糊了,声音沙沙响,根本不像现在看数字电视,图像逼真,没有一丁点杂音。爷爷说:“过去频道很少,调来调去也就两三个台,哪像现在网络一搜,应有尽有。”

现在黑白电视、普通彩电早已淘汰,电子产品种类繁多。而爷爷家的那台老黑白电视机,奶奶还是收在阁楼上,这可能是老人的一种怀念和留给后人的多彩记忆吧。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15)

自我懂事以来,爷爷每天都会带我去书柜那,将书柜擦得干干净净,然后抽出一本书来认真的读,或写或摘,本子上满是美丽的字体。年幼的我因此对文字着了迷,每天不在需要爷爷带我,而是我自己跑去书柜那,学着爷爷的样子,从书柜上抽出一本书装模做样的看起来,淡淡的木香溢满了我童年的回忆,我清晰记得书柜上的每一条纹理,一圈圈的年轮,角落里的小虫洞,融入木头的小钉子,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线装书…………它的一切,我都非常熟悉,一年接着一年,人在慢慢长大,然而杨木书柜依旧像记忆里的一般从未变过,它沉默地立着,保持着儒雅的姿态,淡然的看着种种变迁。少年初飞的期盼与自豪,毁灭梦想的惨痛十年,被现实缠绕埋没此生的无奈,以及晚年怀想过去的孤独,它都见识过,默默的承受着。

房子静悄悄的,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后来我进城,公寓房里的书架都十分漂亮,光滑的表面打着腊,清香四溢,令人心生愉悦,我也渐渐忘记了老家的杨木书柜,偶尔爷爷从乡下进城,站到美丽的书架前反而有些手足无措,一向爱书的他一反常态,没有抱书看个不停,只是规规矩矩的坐在沙发上,似有什么束缚住了他,也束缚住了我,没有交流,我只能隐约感受到我离他越来越远,他的行为我越发不能理解,像是两只错开的齿轮,当然,不能理解的不只是我,还有父母,以及许多人。

再站到书柜前,它依旧那么干净古朴。我闭上了眼睛,听见窗外有只细小的蟋蟀低低的叫,在五十多年前,它也这么鸣着,勾起一群孩子的好奇,河水缓缓流动,清澈如许,赤足其中,低头便可见透明的细虾,和黑油油的蝌蚪在石头间游动,抬头远望,羽毛艳丽的小鸟在郁郁葱葱的杨木叶子中时隐时现,发出清脆婉转的鸣声,穷但美好的回忆,在时过境迁以后,变得像黑白默片般沧桑,可望不可及,它不属于我,而是属于爷爷的,属于杨木书柜。

思绪倒转,时光迅捷的向后退去。天很黑,夜雾凉凉的,树林黝黑的棱线起起伏伏,连绵不绝,顿时有种被时间扔下的凄凉之感,悚然一惊,睁开双眼,还是中午,阳光从窗外暖暖的照进来,我缓缓的低下身,拾起散落的书放回书柜,转身离开了房间,边走边拖长声音喊:“爷--爷,”

我想我终于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