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的作文(必备15篇)
秋月春花
2024-06-06 07:00:15
其他
游记

龙门的作文(1)

前几天,娘娘带哥哥来洛阳玩儿,我们一块儿去龙门石窟景区游览。

到那以后,人山人海,我很奇怪,问妈妈为什么这么多人。妈妈告诉我,龙门石窟是我国古代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个是山西云岗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和甘肃敦煌石窟。龙门石窟景点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龙门石窟景区山青水秀,风景优美,两座青山之间有一条伊河穿流而过,两座山分别叫做龙门山和香山,也称东山和西山。石窟大多分布在龙门山上,香山上有香山寺和白居易墓。

石窟有大有小,大的二十多米,小的只有两三厘米。它们都是一千五百多年的能工巧匠雕刻的。它们个个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特别是最大的卢舍那大佛,姿态优美,表情安详,我们都不由自主地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叫好。但可惜的是不少佛像被损坏了。

美丽的龙门石窟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为我是一名洛阳人而自豪!


龙门的作文(2)

今年暑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全家来到龙门石窟游玩。

进了大门,一下子大大小小的石洞,里面姿态不一的佛像,都一一展现在我眼前,我曾听说这些佛是古代人民一点一点凿出来的,当时没有任何机器,仅凭这一双柔弱的手,造就了无数个艺术瑰宝和世界奇迹。其中最小的佛像只有手掌大小,最大的却有五六层楼高呢!

来到西山石窟,就可以看到龙六石窟最高最大的佛像,它叫奉先寺大佛。它是唐代石窟中最大的石窟,主佛户舍那高17。14米,面容饱满,修眉长目。只见它静静地坐在那里,耳朵垂下眼睛平视前方,站在石像脚下望着石像,真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龙门石窟共2100多个石窟,雕有10万尊佛像,令我眼花缭乱,有的张牙舞爪,怒视前方,好像快要上阵杀敌;有的威风凛凛,指兵点将,好像在考虑如何配合,战胜敌人;有的像一个菩萨,好像世间之物都与他无关……佛像一个个神态各异,说也说不尽,写也写不完。

我们走出龙门石窟,回头观望,更显雄伟壮观。龙门石窟的建成是我国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遗产”。


龙门的作文(3)

龙门山隔着伊水与香山相望,两山环抱伊水,大有双龙戏水之势。龙门石窟便是这双龙的点睛之笔。

我漫步在伊水两岸,细细品读龙门那沧桑的味道。龙门二十品、香山寺、奉先寺一颗颗华夏文明的明星高悬在龙门石窟这星盘之上,分外耀眼。

漫步江边,循着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壁画,随着那一座座巧夺天工的雕塑,终是见到了那令人神往的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盘坐在莲花台之上,头顶一片佛光环绕,仿若七彩祥云,面相庄严,似嗔非嗔,似笑非笑,就是那般平和,又隐约能看出一丝慈祥,全身环绕着一股王者之气,说是依照着武则天的相貌雕成的,也算是有依有据。大佛的头顶上的发髻呈波纹状,似一层一层的小波浪垒成的,层次分明,阳光照耀下,隐约之间还能看见丝丝秀发在舞动;头顶一圈一圈的发髻又似一颗一颗的星辰,光彩照人。

人们注视着大佛,大佛也俯视着人们。

大佛那古井不波的眼睛里看不出一丝情感,大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意味,似大彻大悟后的解脱,又如赤子之心的无谓。看着那双眼,我的心似乎也平静了下来,仿佛明白了什么。

那眸子是永恒的空灵。

走出奉先寺,我依旧不舍地回首瞻仰那世人敬仰的大佛,那眼神,似一朵花绽放在我的心田。我淡淡一笑,拂尘而去。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匆匆一瞥。而这次惊艳的回眸,却换来了一丝感悟。遇事不用故作冷静,也不用太过焦虑,只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足矣。

夕阳隐去,放舟伊水,碧波荡漾着孤舟,我的心也如这小舟一般,摇曳,摇曳。


龙门的作文(4)

今年在第五十七个国庆时妈妈带我去河南玩4天。

10月1日:我和妈妈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大巴车。经过了7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开封。下午我们玩了开封府和铁塔寺。开封府是一个审理重大案件的地方。一进大门就可以看见两方碑。有一方是记载这在开封府为官者。如:范仲淹、寇准、欧阳修……其中包拯二字以被指没了,因此此碑称为“指碑”。为官最长者要数包拯,他当府尹有一年多。大堂上放有三口铡刀,分别是狗头铡,铡地痞无赖;虎头铡,铡贪官污吏;龙头铡,铡皇亲国戚。铁塔寺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有“天下第一塔”之称。铁塔用瓷砖建创而成,因貌似铁而得名。塔有13层共55.88米。

10月2日:今天,我们经过3小时的车程到了焦作市的中国云台山世界公园。上午我们游览了中原第一景红石峡。红石峡景区集秀、幽、雄、险于一身,泉、瀑、溪、潭于一谷,有“盆景峡谷”的美誉。下午游玩了小寨沟和老潭沟。小寨沟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英雄刘武周和唐太宗李世民安营扎寨之地。总长约2公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被称为“潭瀑川”。老潭沟是相传有为龙王为了解救豫北民间干旱之苦,不惜违犯玉帝旨意,私自下雨被贬下凡间的栖身之处,总长3公里,沟的尽端是落差314米,雄冠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天瀑。

10月3日:今天上午我们要去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少林寺的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奇特。拥有厚重的少林禅武文化和奇险秀美的珍稀地质奇观。人文景点集中在景区核心区2。18平方公里以内,主要有少林寺院、塔林、十方禅院、达摩洞初祖庵、二祖庵等。我还知道达摩“一苇渡江”、“单手合实”、“只履归西”的故事。下午我们游览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5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山青水秀、万象生辉,东西两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龙门石窟始凿于493年,现存窟龛22345个,佛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8800余品。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白园是白居易的陵墓。1961年它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正申请5A级景区呢。

10月4日:我们从河南向扬州进发,半路我们玩了龟山汉墓。它座落在徐州九里山。它是在一位农民采石时发现的。在农民家中找到了龟钮银印,才确定它是第六代楚襄王刘注。此墓有两条甬首长56米,相隔38米,却几乎平行,精度达1/10000,它们的重合点在古都西安。

我在这四天地旅行中真是受益非浅。


龙门的作文(5)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的作文(6)

说起龙门石窟,那是我非常熟悉和想念的地方。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同时也是距离外婆家最近的一个景点。从外婆家出发步行大概只需十五分钟左右即可到达龙门石窟,暑假里的一天妈妈带我到那里游玩。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龙门”二字。往前走,眼前豁然开朗。伴着伊河水慢慢前行,我们来到了龙门山万佛洞,万佛洞因南北两侧雕有整齐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大大小小的佛依次排列,神态与样貌各有不同,都在闭目打坐。

绕过万佛洞,我们来到了龙门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卢舍那大佛,它完工于武则天统治的盛唐时期,面容与武则天有些相似。她大约有十七米高,耳朵有两米长。从正前面看卢舍那大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站在佛像脚下仰望,她威严地盘坐在莲花座台上。她一只手手心朝上,一只手手背朝上。据说,因为它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这个动作表示“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

游完了奉先寺,走过一座桥,我们来到了河对岸,这便是东山石窟白居易遗址和白园了。东山石窟不及龙门山万佛洞的气概,但也令人赞叹。

龙门石窟中的洞窟真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龙门的作文(7)

清晨,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我们和姑姑全家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龙门石窟旅游。

一下车我就看到了许多石洞,我惊奇的发现石洞里有许多佛像,我听说这些佛像都是过去的人们一点一点的凿出来的,其中有的佛像只有手掌那样大,最大的佛像大约有五、六层楼高,是用了25年才刻成的。来到西山石窟,看到龙门石窟最高的佛像,它叫奉先寺大佛。是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容饱满,修眉长目。静静的坐在那里耳朵垂下来,眼睛平视前方,站在石像脚下,望着石像,感觉石像真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

龙门石窟共有2100多个石窟,雕有10万余尊佛像,令我眼花缭乱,我不禁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来到东山石窟,站在桥的对面,真是两山对崎,伊水中流,风光秀丽。东山石窟里的大佛,大部分都被偷走了,真是太遗憾了!

我又来到白园,白园里有白居易的坟墓,所以这里就叫“白园”,白居易的坟墓旁有德国、日本等各国人民为了纪念白居易给他立的一块墓碑,上面写着对白居易纪念的话语。

我们走出龙门石窟,回头观望,更显得雄伟壮观。龙门石窟的建成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不愧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龙门的作文(8)

我出生在洛阳,长在洛阳,我们洛阳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小时候我跟爸爸妈妈曾经去过,今年国庆节又去的时候,发现来这儿游玩的人还是很多,川流不息。

走近龙门石窟,远远地我就看到沿着石壁刻着许多小门洞。每个小门洞里都有一尊小佛,神态各异。

再往高处走,石壁正中间端坐着龙门石窟最壮观的一尊佛像--卢舍那大佛。这尊佛像身高有十几米,面带微笑,好像在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游人,引得大家争先恐后的与它合影留念。

在卢舍那大佛的身旁,还有一座与众不同的佛像。它的脚脖很细,似乎快要站不稳的样子。传说如果谁能抱住它的脚脖,就能给谁带来福气。不过想要抱住它的脚脖可不容易,反正我去了好几次也没抱住过!

在龙门石窟游玩的时候,我发现除了这些高大雄伟、保存完好的佛像,还有一些佛像不是少个胳膊,就是缺个指头,也有一些佛像被乱涂乱画,甚至还被刀子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

看着这些伤痕累累的佛像,我心里真难受。我觉得大家都应该爱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否则不知哪天它们就会消失不见了!


龙门的作文(9)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佛教建筑有许多种类,石窟是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称为“石窟寺”。公元四世纪到八世纪之间,印度佛教的建筑艺术向东传播,我国甘肃的敦煌,山西的云岗,河南的龙门,它们都是吸取了印度石窟造型艺术而建造的,也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石窟。不过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莫高窟以壁画和泥塑为主,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以石刻为主。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有人把它们分为:魏窟和唐窟,大概是魏朝年间建造和唐朝建造的吧。

古阳洞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这里的书法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还有一个药方洞,是把140个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最值得欣赏的还是那些形态各异的佛像。当你进入奉先寺石窟,正面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长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人敬而不惧。使人情不自禁的和他做心灵的交流。

万佛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置身与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众神之中,莲花祥云相伴,使人心态平和温馨愉悦。如果你要详细的了解石窟瑰宝,你就要有很充裕的时间来细细欣赏,认真记录。我们走马观花,用半天时间看完这些历代大师们精雕细作的艺术精品,深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艺术的博大精深,国人的聪明智慧,为做为其中的一员感到欢欣。

龙门石窟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也为我们今天享受古代文明留下了详尽的实物。


龙门的作文(10)

“此地山青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哈哈,这下你们知道了吧,拥有悠久历史,不是龙门还能是谁?

脚下踏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来到龙门艺人聚集之地。跟随着大部队,从这条街上走过时,香气,“嗞嗞嗞嗞……。”闻声望去,原来在炸油面筋啊。刚出锅的油面筋拥有着让人流口水的金色,咬下去,香又脆,真是回味无穷。

“跟紧喽”!听到这声音,我才缓过神来,恋恋不舍地把目光从美食摊上离开,又跟随大部队向前走。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安详,远处的大山,白墙黑瓦的房子,躺在门前呼呼大睡的狗狗,绘成了一副自然。和谐的风景画。眼前的龙门溪也淙淙的流着,唱着动听悦耳的歌声,再加上孩子们的大声欢笑,简直就在合奏一曲《古街大合奏》。

走进思源堂,古代历史它像一盆水,在我心中荡漾;它像一首动听的乐曲,在我心中徘徊;它像一棵树,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一缸水呈现在我眼前,里面的水清澈见底,鱼儿游戏水中,几片荷叶似乎成了它们的游戏场所,在这之间来回穿梭。看着鱼儿的自由自在,我们离开了思源堂,又回到了让人心旷神怡的老街。

闻着淡淡的墨香,又踏着脚下凹凸不平的鹅卵石,望着流淌的龙门溪与古老的白墙黑瓦,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历史悠久的龙门。


龙门的作文(11)

妙峡,一个神奇奇妙的峡谷,有一个美丽动人的鲤鱼跃龙门的故事。

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过着平静而满足的幸福生活。有一年,一只大黄龙不知从哪里飞来,作恶多端。每年6月6日,它的生日,人们被迫提供一对处女,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和其他东西给它享受。如果不是,那就是愤怒和邪恶,破坏农村,吃人和动物。

有一个聪明帅气的小女孩叫玉姑,她下定决心要除掉这条龙。她几次去云台仙女求助,都找不到。有一天,仙女被玉姑真诚的精神所感动,向她指出:“你可以去鲤鱼洞见一个鲤鱼仙女,她一定会帮助你的。”

于阿姨来到鲤鱼洞说明来意。鲤鱼仙女对玉姑说:“你想伤害人民,但你必须牺牲自己!你愿意吗?”古玉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杀村民、灭龙,我都心甘情愿地去死!”鲤鱼仙女见玉姑如此真诚,便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一下子变成了一条漂亮的红鲤鱼。

小红鲤鱼49天后回家。那是6月6日凌晨,她回过身来,看到村民们都准备好了,眼前的一对处女早已哭成了泪人。

黄龙骄傲地张大了嘴巴。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古玉抢先一步,阻止了老乡们跳进水里,变成了一条红鲤鱼,直冲进了龙的嘴里,跳进了龙的肚子里,把龙的内脏砸成了粉末,龙拼命挣扎,但无济于事,最后被古玉杀死了。然而,古玉本人却被埋在黄龙的肚子里。

从此,人们安居乐业。人们建了一座鲤鱼庙来纪念她。


龙门的作文(12)

开发黄河风情旅游对于挖掘黄河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开发陕西省合阳、韩城黄河沿岸旅游,筑建洽川至龙门五十公里黄河风情旅游带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发龙居寺景区,打通洽川至龙门的咽喉。

龙居寺位于合阳县百良镇的茶峪村,距洽川景区不到三公里,原有陆路相通,后塌馅,现有水路相通,从茶峪坐船到洽川只用半小时。龙居寺景区开发后就可打通洽川至龙门黄河风情旅游带的咽喉。这里有以下景点可开发利用:1、龙居寺。龙居寺位于茶峪村南的半坡上,原有寺庙数十间,占地四亩左右,有和尚数名主持事务,香火甚旺。据老人回忆,在观音的供桌下有一注碗口大的泉水,取之不竭,旺而不溢,前去取水的群众很多。抗战时因河防部队修工事将寺庙拆除,现遗址尚在。2、黄河古渡。自古以来,茶峪是通往山西的重要渡口,直至现在一直未停。从这里乘船渡河,二十多分钟即可到达对岸。茶峪渡的船只原先可上通龙门,下行潼关,现在到旺水季节还能上下通行。3、冬季观鸟。由于茶峪村黄河东面是数十里宽的河滩地,冬季大量的大雁、天鹅来此?息,隔河相望,历历在目。4、民间传统艺术。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茶峪村都要举办放河灯活动,五彩缤纷的河灯顺河飘流而下,甚为壮观。5、抗战纪念地。抗战时河防部队以黄河渡口为重点驻守防御,现还有数个当时修的碉堡。6、柏树坡。在茶峪村南的沟坡上,长有数千棵柏树,柏林里有数百眼泉水涌出,汇流成溪。因这里的泉水和洽川的瀵水同是地下水的'出口,故有“南瀵北泉”之说。5、发展垂钓、修建人工湖的好地方。上游的徐水河从这里注入黄河,河水清澈,极易利用。

二、从洽川至龙门沿黄河的景点。

黄河风情旅游带贯通后,从洽川到龙门沿黄河的景点有:洽川风景区、龙居寺(待开发)、伊尹故里(待恢复的有伊尹墓、元圣祠)、百良寿圣塔(唐代、省级文物)、榆林黄河河坝、司马迁祠、韩城文庙、党家村、新发现的梁代村周代遗址、龙门古渡,共十个。在这十个景点中,洽川、龙居寺、榆林黄河河坝、司马迁祠、商代遗址、龙门均在黄河岸边,其它也都在黄河风情旅游带所经之路。这些点连成带后,以“沿河游”为主题的黄河风情旅游带就可形成。

三、筑建洽川至龙门五十公里黄河风情旅游带的优势和意义。

1、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茶峪至司马迁祠的油路铺设已近完工,向北有国道相通,只剩茶峪到洽川三公里的道路打通后陆路就可全线贯通。在修路方面不需太大的投资,利用、改造现有公路设施就可贯通全线,是个投资孝见效快的项目。2、洽川至龙门水路不足三十公里,中间有洽川、茶峪、榆林、芝川、龙门五个渡口,引进新型游船亦可开发黄河水上游览。3、洽川至龙门黄河风情旅游带贯通后,比现在的旅游线路节省路程近七十公里,且可增加旅游景点,连点为带,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方便游客游览。同时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4、洽川至龙门黄河风情旅游带形成后,对于南连潼关北连壶口筑建陕西境内全程黄河风情旅游带有着深远的意义。


龙门的作文(13)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龙门古镇游记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富阳的龙门古镇,是我国江南最大的古村落,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规模宏大,有几百栋明清古建筑。生活在古镇的人,大多数都是孙权家族的后代。

当我一踏上古镇的老街,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垂涎三尺的我正在猜测,该是什么好吃的呢?走近一看,原来是现炸的油面筋,这是古镇的名小吃呢。做为“小吃货”的我,立刻让外婆买了五个。刚刚炸好的金黄的油面筋,表层还在“滋滋”作响,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小口,感到热乎乎地有些烫嘴;真香啊,油面筋里面的鲜肉、笋干等馅料,十分美味可口,不愧为是当地的名小吃哪。

古镇的老街和小巷的道路,都是由拳头大小的鹅卵石竖着排放铺设的。主干道十分奇特,它按圆弧走向布局,几十米走过,便是向外一个折角;然后,又是一个圆弧……使人难以辨别方向。小巷七拐八弯,横竖交错,宽度也只有我两臂的长度,令人不知自己身处何处,连我们也是靠导游图和墙上的箭头走进走出的。除了街道,古建筑的墙壁也十分奇特,是用较大的鹅卵石堆叠而成。我想,这到底结不结实啊!还用力推了推,哇,好坚固啊。外公问我:“你知道里面的填充物除了黄土还有什么吗?”“是糯米吧,”“楚楚好聪明”妈妈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外公帮我解释道:“她已经学过描写长城的'课文啦。”

我们先后游览了山色水声、砚池夜月等景点,参观了诚德堂、百步厅等古建筑,还品尝了“掏牛锅”的古镇美食,感到真的不虚此行。

给我印象最深的当然是龙门古镇的精华所在——孙氏大宗。孙氏大宗由孙氏宗祠、明前园广场等古建筑群构成,面积庞大,建筑雄伟。孙氏宗祠的祠堂最里间,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先祖牌位,我肃然起敬而鞠了躬。宗祠这一边,是个小戏台;天井的一侧私塾,另一侧是接待厅。而明前园广场上还有一个大戏台,已经挂满红灯笼,准备了春节的演出。孙氏宗祠的旁边,还有一个天子堂,里面不仅有孙权的塑像,三面墙壁上还有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创建动物过的历程壁画,画作精美,外公津津有味地向我们介绍着历史典故。

当我们走出古镇时,真有恋恋不舍的感觉,当然,也没有忘了买些土特产呢。

对了,我是凭“牛通社”小记者的身份进入龙门古镇的,不用买票,享受了这个待遇,真要好好的谢谢我们的通讯社。


龙门的作文(14)

顶着濛濛的小雨,踏着古老的青石板,沐浴着时隐时现的微冷春风,眺望着远处在乳白色山雾中的碧绿青山。我们撑着伞,踏入了这个充满古韵的江南小镇。简朴的黑瓦白墙,映照于后方的群山,好似融入了这幅绝美的山水画,令人瞠目结舌。漫步于悠长的龙门小巷之中,若不是我们还有任务在身,定还要在这幅山水画中游玩片刻。

沿着砚池,我们钻入了一个羊肠小道,在古镇中穿行。到了义门附近,我们已摸不清头脑,不知往哪一处好。可是在龙门,如果没有一点勇气,佐以一点口才,向当地人问路,定要迷失于那一条条铺满鹅软石的小道。在询问之后,我们顺着小巷,来到了龙门著名的老街。

不同于之前那副清冷,不食人间烟火的山水画。与刻满青苔的幽深,散发着历史变迁过程的白墙。喧闹,交易声,与油香,酒香交织成一副有声有色的众生相。扑面而来的,是红尘,是牵挂。之前的清冷与现在的喧闹,古老与新颖。两幅决然不同的画面交织于一起,让人不禁有一种恍如隔世的穿越感。

循着油香,我们越过多家商铺,多条石桥,来到一家颇为大气的油面筋店,店门上方,龙飞凤舞的镌着四个大字——杨氏面筋。在看柜台处,一位非常年轻的姐姐,正在操纵着手中的筷子,为客人夹取油面筋。我不禁有些诧异。一路走来,许多做油面筋的老板无一不是上了年纪的阿婆们。可现在,却换成了一个姐姐,还很年轻。她做的好吗?我有些不敢相信。可她用行动打消了我的疑问,只见一双简简单单的筷子在她的手上,竟像被玩出了花似的。一个个动作行云流水的施展,没有停顿,可见她的技艺高超。看到客人已经走了一些,我们走上前去微笑着说:“姐姐你好,我们是郁达夫文学社的社员。可以采访您几个关于油面筋的问题吗?”她擦了擦汗也报以一个微笑,说道:“当然可以啦,你们尽管问。”看到姐姐没有拒绝,勇气又增了几分,问到:“姐姐你做油面筋做了多少年了?”姐姐笑道:“这家店是我阿姨的,我只是来帮忙的而已。“那可以将油面筋的制作过程告诉我们吗?”“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油面筋的做法,几乎是每个龙门人都熟悉的。我虽然没做过油面筋。但它的做法我还是略知一二的。”“我们洗耳恭听”“嗯……首先按比例,将麦皮和面粉揉成面团。再把面团在清水中洗出筋。至于馅,里面有笋有肉有韭菜。这些食材都是新鲜的,今天刚刚摘来的呢。”在一番沉思后姐姐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姐姐在问一个问题。”我停顿了一下,说“姐姐,对于~~油面筋。你有什么自己的感触吗?或者说什么自己的情感?”

姐姐琢磨了一阵,忽然抬起头,严肃的说:“对于油面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触,在游客眼里这或许是一样美食,而且油面筋可以说是龙门的一张明信片。但对于我们龙门人来说,这已经不是一件物品。他更多的还是一个——传承。迄今为止,这个传承从未中断过。这里面有好几代龙门人的心血。更可以说,在这个团子里,有着我们龙门的——乡魂!”

“乡魂。”这个词在采访结束之后还一直于我的脑海中盘旋。当我们走了的时候,我还意犹未尽。闻着这淡淡的油香味,酒香味,亦或是墨香味,他一直向我传递一种情感。以前一直说不上来,但现在了我知道了,那是乡魂,更是传承!

望着村子愈来愈远,我多想挥墨,将此刻定格,记录下,那景,那桥,那水,那人,那乡魂。


龙门的作文(15)

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来到具有“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称的世界文化遗产风景区——龙门石窟。

著名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以南13公里处,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称“伊阙”。现在,“伊阙”已成为游龙门石窟的第一景观。

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就刻凿在龙门山的石壁上,长有1公里多。现存石窟1352个,佛龛150个,碑刻3000余块,佛塔40余座,造像10万余尊。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这里如同一座座包罗万象的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我们沿着石块铺成的小路拾阶而上,经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到了万佛洞。洞中主佛跏趺于八角莲花座上,似乎个个佛都朝着我们笑呢!最令人赞叹的是洞内的南北壁上刻满了2厘米的小佛,远远望去就像密密麻麻的巧克力豆。高的有17。14米,远远看去就像是顶天立地的巨人。

在1000多年前,华夏文明就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不由令人深深敬佩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相信,这散发着无限魅力的龙门石窟,定会在每位游人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并回味着它那无限绵长的古老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