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你的作文(集锦4篇)
流绪微梦
2024-10-18 07:30:14
小学
其它

如何让你的作文(1)

“新意”来源于真实生活

高亮

(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2007年高考语文135分)

作文作文,可以称之为“文”的,首先应当是成篇的语句。语句来自单个的字词,而单个的字词是从心的内里表达出来的。所以作文本身的目的,就在于表达内心的一种看法,一种体会,一种情感。

在前几年的优秀高考作文中,出现了一股“向古人致思”的热潮,以古为镜,以此明得失,观成败,品人生。写得好的文章,拿来众诗人文人,与全文融会,的确可以深化主题拔高思想内涵。这是一种文法思路,然一味向过去的兴衰看,写的多了,观者也难免生厌,聪明的模仿也并不一定能成为聪明的选择。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新意”呢?怎样才能从数十万份试卷中跳出来,“闪亮”阅卷老师的眼睛?聪明的答案刚好与一句宣传口号一致——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真善美”的作文境界

“真善美”一直是一种人见人爱的状态。而这三字中,又以“真”来牵引。

“真”可谓是“善”和“美”的前提。那么作文中,“真”这个要素的引入自然是必不可少。比起以说理论辩之严谨取胜的议论文,我更提倡高中生在高考中选择散文和记叙文这两种文体。这就是我想说的“从我做起”。在这两种文体中,真情实感可以有极大的发挥与流露,而感触人人不同,所以是新鲜而灵动的。主题的真挚,很大程度上能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分。

那么“真”要怎么表现呢?首先自然是要在文章中最大程度的使用自己风格的文字和语言。下面让我们在看这样一段文字:

“那天晚上,我在摆满了打好的行李包的房间里,打开了那个鞋盒子。

近来,鞋盒子里的小物件已经不再给我以安慰了,只能引起我的回忆,只能帮助我独自一人品位那些酸甜苦辣的回忆。然而我还是不能够扔掉它们。它们一直陪伴了我很多年。我举起鞋盒子摇了摇,里面的破烂发出干巴巴的哗啦哗啦声。”

这段文字来自于青山七惠的畅销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撇去其主题意义,文字本身读上去就很有真实的情境感。从这平淡而朴实的文字中,可以清晰读出一股淡淡忧伤的怀念和不舍的情绪。青山七惠的这部小说能够得到芥川奖的青睐,也与这种真切清淡的“小我”世界息息相关。

“我”,作为主观世界的本体,拥有的是最私密的情绪。这些情绪不夸张地说,是可以萦绕成文章的“气场”的。一篇拥有“气”的文章,才是活的文章。

“真善美”的考场策略

当然,我们在高考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是不可能完全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主题要真,感情要顺,思路要整”。

首先是主题意识。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好的文字不一定要有高超脱俗的主题,但一定要有真实可信的主题。例如自己的心路历程,例如一次小事对于自己的转变。这样的主题如果有好的表述,不仅不会显得低龄,反而会在众多无病呻吟的文字中脱颖而出。主题怎样定,应当从文题出发,贴合给出的要求。通常来说,关于“爱”的主题都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第二是“感情要顺”。一篇文章不能太过平淡,但情感转变要自然柔顺。怎样表现这样一个情感的蜕变过程,是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一般而言,可以从大段心理描述的旧套路中跳出来,考虑一个承载情感的主体,以它的变化来突出主人公情感世界的波折。例如,在王安忆的《长恨歌》,首章就用“里弄”来承载了主人公的成长,非常生动形象,同时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是要有整体的思路。高考作文极易犯的毛病就是思路不清,常常是开始写的时候想表现的是一个主题,写到最后表现了另一个主题。这样在匆匆的阅卷过程中,很容易引起老师的疑惑:这位考生究竟想表现什么主题?所以在开始写之前,不妨在草稿纸上写好自己文章的主要情感基调,以及情感的走向和所想表现的主题,以此来时时提醒自己。

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

一篇记叙性质的文章,要怎样才能打动人心呢?最终要的莫过于先感动自己。

令人感动的事情,往往不必是“大事件”。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更能表现作者的才情。小事情往往蕴涵不一样的情绪。之所以称之情绪,因其一时性往往更加使人动容。之前举的例子《一个人的好天气》就是以小事动人的典型范例,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参考一下这种文风。同样的,生活化是文字的起点。只有来自生活的文字才会真切感人。

一言以蔽之,一篇优秀作文真正需要的,仍然是对于生活真切诚挚的感触。所以,多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吧,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也许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欣喜收获。


如何让你的作文(2)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让我如何不想你作文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群山之中,你似乎与世隔离;在河流的环绕下,你清澈如镜;在稻田的簇拥下,你生机盎然;在四季的装扮下,你姿态万千。你是如此的纯朴美丽,一直在我心灵的深处保存着。让我如何不想你,我的故乡!

冬之魂

北风寒刺骨,天气的寒冷与干燥使得你的肌肤出现了裂痕,那些裂痕是如此的触目惊心。然而你却没有喊痛,你不图别的,只图为明年积蓄更多的能量。

你是如此的伟大,白霜不忍,于是它为你披上了一件白色的风衣;你是如此的不屈,梅不忍,于是为你而绽放。

在我的心中,此时的你犹如冬天里的灵魂,为来年不屈的守卫着。你要我如何不想你,我伟大的故乡!

春之韵

北风不再刺骨,空气不再干燥,因为你的坚强,春姑娘给你带来了新年的暖意。春雨绵绵的下,滋润着你干裂的肌肤,唤醒沉睡的生命。

小河在雨中唱着欢快的迎春曲儿,嫩芽活泼乱跳的窜出了树皮,此时的你看上去是如此的生机盎然,点燃了农民们心中的.希望。

在我的心中,春之韵让你体现得如此的淋漓尽致,你让我如何不想你,我可爱的故乡!

夏之声

南风从河面吹过,带起层层微波,灵光闪动;南风从水稻上吹过,带起层层稻浪,四处飘香。

看着绿装的你是如此的庄严,使得蝉不禁为你鸣叫,蛙忍不住为你歌唱,就连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也为你舞出优美的舞姿。

群山环绕,稻浪起伏,稻香四溢,此时的你是如此的生动,夏之声是你欢乐的展现,你让我如何不想你,我庄严的故乡!

秋之乐

此时的你没有冬的洁白,春的生机,夏的苍绿,但是你拥有金黄的生活;此时的你没有冬的寂静,春的温馨,夏的喧闹,但是你拥有丰收的喜乐。

此时的你是如此的高贵,全身散发着金光,这都是你应得的,这是你付出的回报。

四季从你的身边走过,点缀着你周而复始的生命,让你多姿,让你多彩。你从四季走过,赋予四季不同的意义,让四季有了活力。而我从你身边走过,没留下什么,你却把你的身姿牢牢的印在了我的心中。我是如此的想你,我的故乡!


如何让你的作文(3)

我不知道这一届又一届的青歌赛都给我们来带了什么,是失落,还是愤然?且让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表现的。

究竟是谁在抄谁?

今晚的比赛里,郭老师与蒋老师的评分依然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再加上之前我们看到的相同情况,不得不怀疑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心灵感应——但请瞧瞧,这世上哪儿有两个人是共用一个脑袋思考的?这自然不是感应,我想也不太可能是巧合。莫非真的是有谁在抄谁么?我不敢说,我们都不敢说。传闻说郭颂老师早在前几届大奖赛的时候就有过抄郭兰英、李谷一老师的嫌疑,这一回他莫非是想为大家提供点新的论据,让咱更确信一把么?

比赛结果本是内定?

那假使说郭老师抄袭蒋老师的评分原来是冤枉了的,那他们又是抄谁的?总政?央视?在节目结束的一个多小时前,百度的社区上就有人提供了一份所谓的内部名单,看了,笑了,不以为然——等到比赛结束,再看,再笑,懵了。一个惊人的相似教人不得不怀疑这其中出了些什么问题——吴娜出场了,又抛出那首《断桥遗梦》,换取了全场评委99。5的统一打分——祖国要统一,难道评委的大脑也统一了?我们可不希望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同事,评委也必须在评委席上表演些什么——希望评委确实是可以打分的,而不是仅仅像是来誊分的。

《断桥遗梦》审美疲劳

说起吴娜抛出的那《断桥遗梦》,事情还真不少。打开电视调到这民族唱法比赛来,这么多天《断桥遗梦》声音就不曾停过,一人又一人,一遍又一遍,直教人双耳长茧。从社区上的“总听《断桥遗梦》不是很舒服”、“听到断桥就换台”、“一遍遍唱着断桥,你们觉得有意思么”、“再听断桥遗梦就要去医院了”、“断桥又来了,哭了”直到最终向电视台去了去稿、反了反应,观众们很无奈——再好的曲子也给人听烦了,听倦了——记得以前的青歌赛至少有一个新歌加分,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也取消了,留给我们观众的就是这“一人又一人一遍又一遍”的《断桥遗梦》,不得不令人想到先前的恒源祥广告来。

睡去了,如果还有什么想到的,再钻出来补上一笔吧。


如何让你的作文(4)

过完春节,新学期也开始了。写出生动的文章,不光是喜爱写作的同学们的新年心声,也是作家们在写作征途中不懈的追求目标。一篇干巴巴的文章,不仅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甚至连写作的作者也会失去继续写作的勇气。一篇优秀的作文,首先就得要刻画生动,打动人心。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触动读者心灵的生动作文呢?本期作文的点评嘉宾童华池老师就给同学们支出了“绝密三招”。呼之欲出、扣人心弦、诗情画意、身临其境??这些成语都是用来评价文学作品的,如果你读了别人的文章,分别产生了这样的一些感觉,说明这些文章是生动的;反之,别人读了你的文章,也有类似的感觉,那你的文章也生动了。本期《苗地》的四篇作文,在生动方面就各有千秋。“感受真切、想象联想、突出个性、妙用修辞。这就是写出生动作文的四大法宝。”童华池表示,同学们写作文应首选写亲身经历过的,若没有经历过,也可以发挥少年儿童聪明的天性,让文章充满情趣。写作文要努力发现缩写对象的个性特点,避免与他人所写雷同,注意练字练句,那么作文一定能够逐渐生动起来。此外,童老师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文章应该不厌百回改,只有多改几遍,‘生动’才会逐渐与你亲近。”本报记者陈瑾

本期点评嘉宾:童华池

全国优秀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四川省金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已退休)。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中语会阅读、课堂教学、教学艺术等三个“中心”研究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任《语文世界》、《作文通讯》、《新作文》等报刊特约通讯员或研究员,任巴金文学院校园文学教导员,曾应邀担任报刊主办的作文大赛的评委和高考作文指导的嘉宾。

苗地征文选登

我的“调皮”老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科研员,在外面他总是一本正经,非常严肃。可一回家就“调皮”得不得了,像个孩子似的。

爸爸给我出了一套题,我一看是奥数比赛初赛热身题,心里便乐开了花儿:热身题,而且还是初赛热身题,一定很简单,保证100分!我真是对这套题掉以轻心,满分是100分,我却只得了50分,而且全是粗心错的。我显然有些不高兴,可老爸却顽皮一笑,得意洋洋地拿出他做的那套题,竟然是100分!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事实就是事实。我心中的怒火正在熊熊燃烧,平时不爱做卷子的我竟然要和老爸再比试一次。

话音未落,老爸魔法般地变出了两套题。这一次,我可要吸取上次的经验与教训,平心静气地把它做完了。最后的结果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我,100分!老爸,90分!哈哈,我终于赢过了老爸这种高材生加博士了!真是太开心了!我得意地望着老爸,意味深长地说:“哈哈,我终于把你这‘调皮’的傲气消灭了!”

临近学校乒乓球比赛的时候,老爸叫我跟他去练球。一到球台前,我们便激烈地打了起来。老爸可真无赖,说好不发旋球、不回刁钻的球,可他要不给我发旋球,要不回几个刁钻的球,每次又哈哈地说“对不起”,像一个不守规矩的小孩。可最后我的球技大大提高,出乎了我的意料。

我有一个“调皮”的老爸,他让我在他的调皮中获取了许多我不知道的问题,让我飞得更高更远!

(磨子桥小学六年级四班学生:何雨瑄指导老师:彭英)

嘉宾点评:

“调皮”一词“贬词褒用”,通过写做奥数题的两个回合和“老爸叫我跟他去练球”,解开了悬念:“我”的爸爸的“调皮”,原本是返老还童般的个性,更是诱导孩子学习的磁力。行文中请小作者注意词语的搭配,“我可要吸取上次的经验与教训”和“他让我在他的调皮中获取了许多我不知道的问题”,这两个句子,该怎么改一改?词语的搭配才恰当。

我为爸爸煮饺子

星期六的晚上,妈妈不在家,爸爸说他肚子饿,叫我煮一碗饺子给他吃。我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很想为你煮饺子,可是我不会呀!”爸爸不甘心,鼓励我说:“你总看过妈妈煮吧,你试一试!”听了爸爸的话,我脑子里浮现出妈妈煮饺子的情景,觉得好像也不是很难,便决定试试。

我先往锅里倒上水,再打燃火,然后把饺子从冰箱里拿出来。在等水沸腾的这段时间里,我要抓紧时间做我最喜欢的活——调味。爸爸喜欢吃醋,我拿起醋瓶子就往碗里倒,咦?怎么是油亮亮的呀?哎呀,倒错了!原来这个醋瓶子里是外婆装的花椒油。我倒了这么多,还不把爸爸麻得大叫。我急忙把花椒油倒回瓶子里,可是碗口太大,瓶口太小,我又笨手笨脚,结果把花椒油洒得到处都是。如果妈妈看到橱柜上的油渍,还不把我骂得狗血淋头。我吐了吐舌头,连忙用帕子把我的罪证消灭掉。虽然出师不利,但我还是不灰心。我重新找来真正的醋瓶子,咕噜咕噜地放了两勺,然后放上少量的酱油、味精、白糖等,最后放上爸爸最喜欢的熟油辣子。看到小半碗香喷喷的调料,我仿佛闻到了饺子的香味。

这时,锅里的水开始冒泡泡了,我慌慌张张地把十几个饺子扔进了锅里,把盖子盖上,静静地等待着饺子煮熟。不知等了多长时间,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打开锅盖,呵!一个个饺子像调皮的娃娃在水中不停地翻滚着。我用筷子碰了碰,软了。妈妈说饺子软了说明煮熟了,得赶紧舀起来。就在这关键时刻,我发现舀饺子的大勺子不见了。再煮,可就成饺子汤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我看见炒菜用的铲子,灵机一动:我可以用铲子把饺子铲到碗里呀!我连忙拿起铲子把饺子一个一个铲到碗里。可铲子太滑,好几个都掉到橱柜上,我只好用手捡到碗里,烫得我直咧嘴。

当我兴冲冲地把煮好的饺子端到爸爸面前时,他已经睡着了。闻到香味扑鼻的饺子,我忍不住尝了几个,觉得味道还不错,虽然我不得不承认比起妈妈煮的还是要差那么一点点。

第二天早上,爸爸告诉我:“你煮的饺子很好吃,不比妈妈煮的差哦!”妈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笑吟吟地把我拉到一片狼藉的橱柜前,让我观察并打扫我的战场。我一点也不气恼,心想:大厨师都是这样走出第一步的,如果妈妈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能做得更好!

(金堂安邦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周寓瑾)

嘉宾点评:

习作取材于家庭生活中的小事,却揭示了一个大道理:眼见千次百次,莫如动手一次。煮饺子的两个主要环节,“我”犯了三个错误,都写得很生动——特别是放醋的连续错误。夸张而幽默的语言,让人不禁发出赞许的微笑。想与小作者“切磋”的是,煮饺子一事的结局,是否拖得久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