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做 作文(合集4篇)
点雨落山岚
2024-10-19 08:45:03
初三
叙事

说与做 作文(1)

免费而珍贵的礼物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克因为年龄太大而没有入伍,但他自告奋勇到野战医院做了一名志愿者,协助医院救死扶伤。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在医院的`墙上写了一句话:“没有人会死在这里。”他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医院的人说他疯了,也有人认为这句话无伤大雅,不必擦掉。

这句话一直没有人去管,就一直留在了那面墙上。后来,不但伤员,就连医生、护士包括院长,都渐渐地记住了它。伤病员们为了不让这句话落空而坚强地活着,医生和护士为了这句话,尽力地给予病人最精心的医治和护理。这个医院变成了一家坚强的医院,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盼望和坚毅的表情。

分析:有时候,创造奇迹的不是巨人,也许只是一句傻傻的话语。而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对方一个免费却珍贵的礼物,它在我们的生命里微不足道,却往往重如千钧。


说与做 作文(2)

看过一些提高写作水平的文章,有一点被不少人提及:那就是背诵!背诵优秀词句,培养语境,加上练习,久而久之,便可见成效。

这点我肯定是认同的!我也想学习的.打算。

可是,凡事好像动动嘴皮子容易,实施起来,尤其是坚持下去,那就是强者了。

很多东西很多人都会说说,定计划,可到头来,实施的人,坚持的人就剩寥寥无几。

但凡能坚持下去的人,必有其过人之处。有一个公众号作者总说过,她接受别人的挑战,21天看25本书,写21篇读后感。

这样的挑战很刺激,但也有点难度,那位作者做到了,所以说她成为一个成功的公众号作者着实不稀奇。

所以与其制定n多计划,还不如好好地深研一条,并用行动实现它。


说与做 作文(3)

造成这种后果究竟是谁的错?有人说,是孔子的错,是儒家思想的错。因为儒家思想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我认为,人们实在是冤枉了孔子。孔子的本意是好的,但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把它搞僵化了。唐朝时,科举考试还分“进士”、“明经”二科,其中“进士”主要考诗赋。等到了明朝,就只允许做八股文了。这真是退化!照理说,读书人是国家的未来,但此时的他们都没有自己的思想了,千万读书人共用一个脑子。这个脑子里装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装的是“仁义礼智信”,但却看看不见制度的弊端、时代的发展。没有思想的人,更不可能有行动。模式的僵化、思想的禁锢、统治的加强,共同造成了中国人光说不做的状况。

但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仍不乏有一批既“说”又“做”的良知之士。在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推上“正统思想”的宝座前,曾有一段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时期。那时的士——一个特殊的阶级,并不把时间花费在纸上谈兵上。相反,他们把思想融入到行动中去,并用行动捍卫自己的思想。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仁”的治国思想;晏子使楚用机智的言辞维护国家尊严;荆轲刺秦王用义勇来报答燕国的恩情……这就是他们的做”。虽然他们的“做”有不同的动机、不同的目的,但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为百家争鸣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纵使在思想高度“统一”的明朝,依然有一些有思想有主见有作为的真士,比如说:王守仁。初中的一篇课文中曾把“守仁格竹”作为了一个反面例于。殊不知,正是“守仁格竹”的失败让王守仁意识到了程朱理学的不可靠之处,转而把精力放在了另一个方面,创造自己的思想“阳明心学”。王守仁与朱熹等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悟”那些所谓的“真理”上。相反,他运用思想和知识解决了现实社会中许多问题。例如平定宁王叛乱是他很著名的功绩。当时,满朝文武都对叛军无能为力,而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着极少的人马,凭着智慧和策略,终于扫平叛乱。这才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面貌。人们或许不了解阳明心学,但历史不会忘记他的贡献。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实干”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光说不做”的现象。文章写得冠冕堂皇,但最基层的问题却没有人管。管事的人呢?难不成是去做“八股文”了?毛主席有一篇文章叫《反对党八股》,可见他老人家也对此现象深恶痛绝。然而,在彻底废除这个陋习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列宁说:“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语言上的矮子,行动上的巨人。怎么做?学校社会要想真正培养出祖国的栋梁,也许应该从给我们做几次实验做起。


说与做 作文(4)

说与做风起了,它不说,只留下一段清爽;雨来了,它不说,只抛下一股清甜;鸟飞过,它不说,只将印记铭于自己心间。父亲是个少言寡语的人,从小到大,他那高大的背影,总是寂寞地笼罩着我,久久又安然地沉默着。上了初中,像离家的雏鸟,我开始了住校的生活。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父亲一次次以相同的路线,相同的姿态,相同的告别,送我去车站。改变的,只有坐在车中愈行愈速,不断长大的我,和渐行渐远,逐渐老去的父亲的背影。我们,像被生活拉开的两条平行线。我有时也会为此感伤。又是一周回家的日子,我快乐地与妈妈谈论着班中的趣事,谈论着想买本卡夫卡的书,却终究没有找到的烦恼。父亲呢,只是坐在远处,好像思忖什么,时不时一抹笑意挂在嘴角。下一周,我回来了。收一收疲倦,回到房间,桌面上,静静躺着那本,被我近乎遗忘的没有寻到的卡夫卡。我想,母亲真是贴心又仔细。晚饭,依旧是母亲谈笑风生,父亲安静地微笑,我感到了一本书的重量与温暖。七天如水般流过,我又来到了熟悉的小屋。书桌上,一盒新耳机静静地等待着我。这是怎么回事?想了许久,才想起上周跟妈提过旧耳机寿终正寝的事。我开心极了,蹦蹦跳跳地跃于母亲面前。母亲却只是淡然一笑,摇摇头:“不是我买的,我没有那么细心啊。”这时,从屋外走来的父亲,垂着眼帘??从那时起,书桌成了藏宝地,在我受伤或渴望时,递上我最需要的,那一份无声的温暖。爸爸,对不起。那么多年,你不说,你在听我说,听你小小的女儿的傻笑着说着自己的愿望;你只做,你为我做,用你沉默的肩膀承载着我所有的天空。你总是偷偷地,又寂寞地为我种下一朵朵百合。我高昂地扬着头,浑然不知,爸爸,对不起,理解那不说的心情,竟用了我十八年。风起了,它不说,留下清爽;雨来了,它不说,抛下清甜。父亲呢,他不说,等待着高傲的女儿,低下头,看那遍野的百合,从过去流向现在,从现在曼延到未来,用悔恨又感恩的泪,浇灌那心的苗圃。说,可以叫爱。做,可以叫爱。不说,只做,叫做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