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的成长作文(1)
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就承载了父母的全部希望。哪一个父母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呢?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始终高扬一个主题——快乐!我认为快乐是孩子成功大厦的重要基石,一个快乐的孩子必定是聪慧的、有爱心的孩子!
一、 快乐的氛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般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很乐意去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很麻烦,甚至干起来有些苦、累,你也会很轻松地干好。这是因为做这件事使你感到快乐,你觉得自己在玩一个有趣的游戏,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就圆满完成。学习也是这样,当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儿子学钢琴时,有一次他练琴手势总是不标准,我一次次地提醒,可他置若罔闻,依旧如故。我火冒三丈训斥到:“重弹,手势不标准绝对不行,今天弹不好就不许出去玩!”儿子在我的训斥下哭哭涕涕地越弹越糟。看到这情景,我冷静下来:我让孩子学钢琴的初衷是想让孩子从享受音乐中得到快乐,可现在情况怎么会是这样?我想了想,让儿子离开钢琴坐到床上,我坐在他对面说:“哭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你现在想哭,那就哭个痛快,如果你不想哭,只是觉得心里委屈,那就擦干眼泪,说出你的委屈。”儿子止住哭泣说:“我已经弹得很流畅了,可你还是训斥我!”我真诚地对儿子说:“妈妈不该训斥你,有话应该好好说,而且我相信你自己内心也愿意把琴弹好,对吗?”儿子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说:“当然了!”我高兴地说:“来,小男子汉,让妈妈抱一下!然后去玩你的钢琴!”儿子快乐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他又坐在钢琴前,手势标准、节奏稳定地完成了四个练习曲目。我感觉到每一个音符都在快乐地跳动,我看到了快乐带来的效果。
二、 换位思考,很多问题不是问题
很多家长都习惯于居高临下地“看”孩子。认为孩子这也不对,那也是错。其实很多事情,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减少矛盾,增添许多和谐因素。
那是我家搬进新房子后的一天,我下班回到家发现雪白的墙上被尖利的东西划出许多印迹,我既心疼又生气:这“臭”孩子怎么不知道爱惜家呢!我忍住怒火把儿子叫到跟前指着墙说:“这是你的'‘杰作’吧!”儿子没有察觉我的恼怒,兴奋地说:“妈妈,我差点儿忘了告诉你,这是我的重大发现,我发现剪刀也能当笔用呢!你看,这是我用剪刀在墙上写的字!”我蹲下来仔细一看,还真是字迹。我笑着说:“噢,你选择了特殊的纸,所以才会出现特殊的笔,你创新的思维很好,但是,以后要尽量爱护家里的东西,好吗?”儿子高兴地点点头。
三、 言传身教,及时转化孩子的不良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就象镜子一样反射出父母的言行。如果孩子的言行出了问题,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做的不是训斥孩子,而是检讨自身,然后和孩子一起改正。
因为我的工作原因,有时需要把资料拿回家写,在家难免偶尔会发牢骚:领导真不够意思,在家写资料也算是加班呀,可是却不给加班费!我的这一言行,很快就让我后悔。那天儿子回到家把书包往书桌上一扔说:“老师真不够意思,布置那么多作业,真烦人!”那口气和我发牢骚如出一辙。我反思了一下,坐在儿子身边说:“瞧今天这小脸儿多云转阴!儿子,你想想,老师愿意多布置作业吗?”儿子说:“愿意,要不为啥给我们布置那么多作业!”我说:“如果你是老师,你愿意多给学生布置作业吗?”儿子想了一会儿说:“我不愿意,那样我得多批多少作业呀,太累了!”我说:“这就对了,其实多布置作业对老师一点儿好处也没有,老师是为了让你们学会知识,只有通过作业和考试来了解每个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学会!咱们应该理解老师,你说对吗?”儿子说:“是呀,老师真不容易呢,每天都站着给我们上课,有时教室有点儿乱,老师还得大声讲课,嗓子都哑了!”儿子的牢骚被化解了,带着快乐的心情,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作业。而且从那以后,孩子从内心深深地理解老师的不易,更加支持老师和班级的工作。
四、 放手去爱,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有的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把孩子呵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很多该孩子自己动手的事情,都习惯地大包大揽,这样的后果是:孩子的依赖心越来越强,主动性越来越差。
我儿子六岁时,一天晚饭后我带他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儿子说口渴想喝水,我说:“要不咱们回家喝水吧!”儿子说:“不行,我渴得受不了!你给我买一瓶水喝。”我摸了一下衣袋说:“妈妈没带钱,买不成水!”儿子说:“那你去帮我借点水喝!”我说:“是你想喝水,应该你自己去借!”儿子看了看我说:“那我不渴了,咱们走吧!”我有些生气:刚才还说渴得受不了,让他自己去借水,他就不渴了?我说:“你在担心什么?你去借水和我去借是一样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别人借给你,你就有水喝了,二是别人拒绝借给你,那你说声谢谢,转身走就行了。为什么不去试试呢?”儿子想了想说:“我还是决定不借了,我相信我能坚持到家!”我心里暗笑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我想:儿子还是缺乏锻炼,因为以前遇到此类问题都是我主动出面解决,以后我得注意放开手,让儿子增强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
五、 心怀宽容,给孩子犯错和改错的机会
“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失败或者犯错,这时候是最需要家长保持冷静的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避免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儿子上四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好,奶奶训了他,我回家后奶奶又在我面前告了他一“状”,孩子心里觉得少不得又挨一次训。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带着他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问儿子:“今天在学校开心吗?”儿子说:“挺好的,跟同学玩抓人游戏,跑得浑身是汗。”我说:“跑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儿子说:“我知道”。然后我一转话题说:“今天惹奶奶生气了?”儿子说:“奶奶嫌我没考好,训我!”我说:“奶奶是因为爱你才会训你的,告诉妈妈你错的题是因为不会做还是因为粗心错的?”儿子说:“只有一道是没看懂题目要求,其他两道是粗心错的!”我说:“那道不会的题现在会了吗?”儿子说:“老师讲了,我明白了!”我说:“那就好,以后类似的题就不要再错了,而且要尽力改掉粗心的毛病!”儿子见我没有训他,高兴地又给我讲了许多学校的事。诸如此类的小事还有许多,有时他打碎一只碗、有时摔坏电视遥控器等,遇到此类事,我都不会训斥孩子,只是告诉他发生这样的事妈妈会不高兴,希望他以后注意。
当然我也会告诉孩子,有些错误不能尝试去犯,因为没有改错的机会。例如生命,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看着儿子似懂非懂的眼神,我就找到一只小蚂蚁对儿子说:“这是一个生命,你要是不小心把它捏死了,然后你后悔了,你想让它活过来,能吗?你可以试试!”儿子说:“不用试,我知道不能”。我说:“人的生命也是一样,不能做的尝试不能犯的错就永远不要去做!”儿子郑重地点点头。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的成长过程,让我们在尊重、平等、理解的氛围中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吧!
孩子在的成长作文(2)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一个在成长的孩子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瑜,快让你大姐看着你背书,”此时的我正在屋里背书,可这刺耳的声音却从厨房传来“不用”我气愤的叫到。
还有几天就期末考试了,因为我理科不太好,所以只能用政史提分。妈妈不相信我会在屋里乖乖背书,所以叫大姐来看着我,我生气了,凭什么认为我没有自制力?凭什么不相信我?此时我已经与妈妈大吵了起来,吵得面红耳赤,吵得邻居们都认为我和妈妈在唱大戏,眼看妈妈就要上手了,我便灵机一动小鸟依人地说:“妈妈,我想培养自制力,”眼看着抬起的手逐渐落下,怒气冲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吧,那你试试,”在你妈妈的这场争执之中,我坚持了自己的'主见,这好似我成长了不少。
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我好像真的以为自己“长大”了。
午后的阳光很暖,暖的惬意,微风拂过的夏天,小鸟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花儿争奇斗艳,蝈蝈在草丛堆里举行演唱会,此时我正与母亲在屋中学习,妈妈看书,我做题,周围十分安静,并没有因窗外的喧闹而打扰,但那一句话打破了这宁静的氛围“你这道题做错了,”我不服气的看着妈妈,心里想着:你没学过,还来指点我?但我依旧没有说出口只是低下头继续做题,正当我骄傲地看着答案判对勾时,一个鲜红的叉号出现了,那道题竟然是我做错了,在妈妈看错题时,我便乖乖地向妈妈道了歉,妈妈并没说什么,只是说了一句:“我希望这个错误能触到你的心灵,虚心听取他人建议,从此不再骄傲自大,”我点了点头。
在这成长的路上,我虽然不断长大,但终究还是个孩子,还会有犯错的时候,考虑事情不周到的时候,所以我应及时“父母教,须静听”,及时听取父母的意见,善于与父母沟通。
孩子在的成长作文(3)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时常会对某些事或人产生一些触动,为了更好的记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但是,你知道要怎么写感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一个在感悟中成长的孩子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要刻意去追求,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美。——题记
如今,我不再是那个喜欢胡闹,充满稚气的小孩。我已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成熟,稳重,充满了阳光,也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了许许多多的大道理。
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让你感动的事,会有许许多多让你感到温暖的事。
在你失意时,如果有一个人来安慰你,鼓励你,你就会感到一种温暖,像一杯普通平凡的白开水,但却还透着丝丝热腾腾的气流,温暖着你。
奉献,是一个多么另人怡心的字眼,“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会使两个人感到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像行道树,默默地站立在马路的两旁,灰尘侵满了它们的身体。在它们的身体上留下了一层污垢。可它们并没有埋怨什么,而是默默地站立在那里,像一个个尽职的'卫士,为城市,为人们释放出清新的空气。这些,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吧!
当你在投币式的公交车上,你“挖空”没个口袋就是找不出一枚硬币时,一个纯真的孩子微笑地向你走来,稚嫩的小手递给你一枚硬币的时候,是否会有种种感受涌上心头呢?感动?温暖?这大概就是最初,最美的心灵吧!那么你下次又会不会在口袋里多放几枚硬币,是否会将这种爱继续传递下去呢?
如果我们也能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温暖,如果我们也能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地奉献自己,不求回报:如果我们能在别人找不出一元钱的时候,微笑着递去一枚硬币。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生活中处处洋溢着互助的喜悦,那些人,那些事,告诉我,人世间不只是心灵的沙漠,感情的冰窑,更多的是至真至善的情怀,互帮互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