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童年作文(1)
星期日休息,爸爸妈妈因为有事,就把我送到了奶奶家。妈妈临走时还一再地嘱咐我,要写完作业才能玩儿。
吃过早饭,我不情愿地把文具从书包里一样样地往外掏,准备写作业。奶奶坐在我身边,一下子被我的多功能铅笔盒吸引住了。这个铅笔盒是妈妈送我的礼物,它有四个按钮,分别控制着卷笔刀、温度计、橡皮盒、放大镜。按下一个,就会弹出需要的东西。说实话,这个铅笔盒我一点也不稀罕,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有,就算比这好玩儿100倍的东西我也早就习以为常了。可奶奶却像个孩子似的对它爱不释手,好奇地按了这个又按那个。
我被她的表情逗乐了,忍不住笑着说:“一个铅笔盒,您至于嘛!”奶奶也笑了,感叹道:“唉,现在的孩子可真幸福啊!”她告诉我,她和爷爷那个年代的人,上学用破布缝个大口袋,就叫“书包”。把糊窗户的纸裁成一小张一小张的,用线订在一起,就叫“本”。没有买铅笔、橡皮的钱,要用家里的鸡蛋去换。上下学要走两三里路,放学要赶紧帮家里拔草、喂猪、割麦子……等到吃完了晚饭,天也黑得干不了活了,这才能就着煤油灯写作业。但他们渴望知识,梦想着将来能上高中,上大学。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仍然努力地学习,一个个鲜红的'“5”分时常会出现在他们自制的本上。后来爷爷终于如愿以偿,但奶奶却由于条件不允许,也因为家里认为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有用,所以初中一毕业就回家干活儿了。她没能实现她的梦想,这成了她一生的遗憾!
也曾听过“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但那毕竟离我的生活太远。今天,奶奶把她和爷爷的童年往事娓娓讲出,我听得呆了。望着奶奶苍老的面容,我想到了自己,和爷爷奶奶相比,我的童年真是太幸福,太五彩斑斓了。我不但有高档的铅笔盒,还有诺亚舟、读书机,上下学都是爸妈开车接送,回家写完作业就看电视、玩游戏,不但不用干家务活,连自己的衣服也是妈妈洗。但是我却没有珍惜这幸福的生活,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学会了享受却不想努力刻苦地学习:上课不好好听讲,回家不按时写作业,偶尔还会把考试考得稀里哗啦……我还时常会为自己要做那么多的作业,上那么多的课外班而感到“不幸”,常常自叹自怜。我也有梦想,但与爷爷奶奶的不一样。我常常梦想:要是以后不用学习,整天除了玩还是玩多好啊!所以我学习起来就不太努力,考试成绩也是时好时坏。
握着奶奶粗糙的手,我久久没有说话,但却在心里对自己说: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珍惜这幸福的童年,珍惜这优越的环境,刻苦学习。有一天,我要大声地告诉奶奶,我已经为她实现了那个上大学的梦想!
爷爷的童年作文(2)
记得爷爷跟我讲过他童年的趣事。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买不起吃的,一两年才能吃上一次肉。在一个夏天,兄妹几个很渴,哥哥们就跑到果园里偷西红柿,抓起几个西红柿就跑,拿到家一看,失望地说:“怎么这没有熟啊?”此时爷爷和大家都很不高兴,可是他们还是吃了。说到这,爷爷停了一下又对我说:“吃完西红柿后我们就拉肚子了,早知道就不吃了。”我在边上笑着小声地说:“活该。”
听了爷爷的童年趣事,我想: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我们难能知道满足?爷爷小时候也没有玩具、电视,只能用树枝做弹弓来打小鸟,上不起学,天天上山找野菜,在田里干活。而我,玩具一大堆,彩电天天看,还能开心地上学。这么多的对比,让我知道了我童年和爷爷童年的差距,使我懂得了爱惜身边的东西。
爷爷的童年和我的童年相差是多么大啊!但爷爷没有放弃,还在不断地学习。爷爷,我要向您学习!
爷爷的童年作文(3)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我与爷爷比童年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夜,静悄悄的。
带着对爷爷童年的憧憬,带着对空调房憋闷压抑的腻烦厌恶,带着回归自然仰面数星星的浪漫,我带着被蚊虫叮咬的痒酥酥的莫名乐趣,拖着爷爷摇着蒲扇斜躺在大槐树下……
“小时候,我们都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小时候,我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运气好的话,摸到几个鸟蛋,偷偷的用烂泥包好扔到灶膛里烧烧,那滋味,满脑门子都香的不行。比现在的鹌鹑蛋好多了。那时候,这老槐树还年轻,连树干上都是满刺,也只有这样的树上,摸到鸟蛋的可能性才最大。”我好奇了,那些没有刺的树上鸟儿不是也做窝吗?
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于是就问爷爷。谁料爷爷刚听完这个问题,就重重的叹了口气:“那些光滑的树上鸟窝早就被人掏走啦!只剩下那些浑身长满刺的树上有鸟窝了,因为有刺,所以就很难爬上去,但是没有办法!吃饭问题总要解决啊!只好不顾一切的'爬树,往往还未掏到鸟窝就已经被刺划了不少血口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唯一的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咬咬牙坚持下去吧!”
“爷爷,那个时候人都吃不饱吗?我们学的历史上说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粮食和资源应有尽有,怎么不对吗?”我奇怪的问。
爷爷说:“我小的时候,国家很贫穷,物资很匮乏。买粮食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要用布票,买煤要用煤票……买任何东西都要用计划票,如果买东西没有票给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而且还是限量供应,并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我好奇的问爷爷:“那是不是在您那个时候也像爸爸妈妈现在一样每月都发工资?”
爷爷眯着眼,摇着头说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啊!生活很贫困,我们是农民,在农村是靠挣工分,然后再根据你的工分来发粮食和计划票,不同的是要到年底才能跟你结算,所以买东西处处都要算计着。”
“爷爷,照这样说工分是越多越好,那你们是不是很小的时候也帮大人做事啦?”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工分当然越多越好啦,不过挣工分是成年人的事,我们小孩子只能是帮父母做一些辅助性的事,如:打猪草、放牛或者烧火做饭。不像你们现在衣食无忧,什么事都不用你们做。”
听到这里,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红着脸问:“爷爷,那你们上学吗?”
爷爷手中蒲扇摇摆的幅度渐渐慢了下来:“解放前,父母是将孩子送到私塾先生家里去读书,当时我们的课程也就是先生教教认字和算术,相当于你们现在的语文还有数学,那个年代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只上了五年学。不像你们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一直要读到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位。”
“你们那时候没有别的课了么?列如音乐、体育、生物?”我瞪大眼睛。
“没有了,当时没有条件学那些东西。不像现在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爷爷慈祥的摸摸我的头。
“爷爷,除了帮家里干活和去上私塾,您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吧?你们都玩些什么呢?”我被爷爷这么一说变得不好意思起来,连忙又将话题转向了玩。
听到这个问题,爷爷的目光不禁变得柔和起来:“我们那个时候玩的可多啦!因为是在农村所以小孩子都会聚在一起滚铁环,看谁滚得又快又好,那些铁环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因为买不起玩具,只好亲自动手啦!太阳毒花花的时候,我们还会上树捉知了,不用多大功夫就可以捉到许多,用清水煮煮,撒点盐,香得很,连口水都油腻腻的,它还是好多人家办喜事时桌上唯一的荤菜呢!可以算是当时流行的饭后零食吧!当身上被汗搞得粘糊糊时,直接往河里一跳。以前的河水清澈见底,不像现在受到污染。在洗澡的时候还可以乘机逮小虾或者就地取材用铁叉捉鱼当然逮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就可以美餐一顿了。日子过得倒也充实滋润。”
相比而言,我的童年充满了爸爸妈妈的疼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我们拥有爷爷那个时候无法拥有的物质享受。这相比而言,我幸运得多,生活在如此昌盛,和平安定的祖国。
我与爷爷的童年相比说明了中国在不断成长着、发展着、努力着、创新着。
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精神文化也在提高,这一切都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迅速,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当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童年不再像老辈们那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辛酸与遗憾。
但愿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那在群星闪烁的夜空中绽放的烟花,虽然短暂,却像昙花一现,美好的令人在记忆长河中永远挥之不去……
但愿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那包装绚丽的棒棒糖拥有着世界上最令人回味的甘甜……
但愿童年像一条装满了糖果载满了玩具的大船,同时也装满了欢声笑语……
珍惜吧!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美好明天的建设也出自己的一份力!
爷爷的童年作文(4)
趁奶奶干活之际,我从房间里拿出一把木梳和二根橡筋,蹑手蹑脚地走进阳台。我用手轻轻地把爷爷的头发放下来,再用木梳慢慢地梳平。接着我拿好红橡筋,绑在爷爷小辫的最上面。这时候,爷爷皱了皱眉头,好像是因为我绷得太疼了,准备睁开眼晴的样子。怎么办呢?我想给爷爷一个惊喜。突然,我灵机一动,轻轻地抚摸爷爷的头,嘴里还哼着舒伯特的《摇篮曲》:“睡吧,唾吧,我亲爱的爷爷……”不一会儿,爷爷打起了呼噜。呀,我好像真成了一位母亲,正哄孩子睡觉呢!我不再多想,抓紧时间把头发绑完。然后,我开始为爷爷打“鼓鼓”了(就是把头发打成一鼓一鼓的),这样更美观。我把爷爷的头发左右左右交叉打好,最后我又拿起绿橡筋把下面绑好。绑到中途时,爷爷又醒了。正当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突然看见小桌上有本故事书,便装模作样地看起来。爷爷扭头看了看我,又睡着了。我连忙过来把剩下的绑好,基本设计完了。可是爷爷自小辫总翘着,好像翘着头的大公鸡,是压也压不下去,扯也扯不下来。正当我黔驴技穷时,突然想到大人们常用发胶固定发型。发胶?嘿,不就和胶水差不多吗?我踮着脚走进房间,拿出胶水,把胶水均匀地涂在爷爷的小辫上。
耶,成功了!爷爷真成了“美男子”。仿佛年轻了二十岁,我心里比喝了蜜还要甜。我急忙把爷爷弄醒,把他拉到镜子前欣掌他的“英姿”。“爷爷,怎么样?发型好看吧!”我自豪地问。爷爷的嘴张得比碗还要大。“不要看,不好看!快……快扯下来!”
现在,再想起这件事,我不得不承认爷爷是对的。那的确是个糟糕的发型,我的童年即将过去了,我不禁自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理是,我们的童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爷爷的童年作文(5)
那时,爷爷也不过比我大了一两岁,但他的生活很艰苦,每天要起早贪黑地上山砍柴,回家拖着疲惫的身子,还要照顾小妹妹、小弟弟,给他们喂饭、换尿布。
爷爷每餐只能吃用高粱做成的面糕,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糯米糕,小学生作文《(090918周记)爷爷的童年》。在战争年代,他们经常食不果腹,只能在地里挖野菜,拿回家放汤吃,有时在汤里放上几滴油,当饭吃。
秋天,在别人的家里留下来的,没有捡走的稻穗之类的,捡走去喂鸡,喂鸭。
在那时候,买米要粮票,卖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买火柴都要用火柴票,连现在最便宜的盐都要盐票,而且,在以前,盐每个人一个月只能买250克,可现在,哪怕你买下了一个盐店,也不会有人来说。
在以前,猪肉只要六七毛钱一斤就行了,可现在要十几元一斤呢!在以前,我们现在吃的白糖棒冰又苦又涩,难吃极了,在现在,这棒冰甜甜的,好吃极了。
现在,我们穿的都是阿迪达斯、耐克、李宁这些的名牌,可是我们的爷爷小时候穿的衣服是都有了好多的补丁,洗过好多次了的,有十元钱的衣服穿就是不错的啦,跟别说是李宁的啦!
在爷爷小时候,路都是石板一块块接起来的小路,走路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可现在好多了,有什么高速公路,柏油马路,又大又平坦。
听爷爷一说完,我觉得,现在,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醒来了,现在中国不再懦弱,而在日益渐强,中国,你是我的骄傲,你是我的自豪。
爷爷的童年作文(6)
爷爷告诉我,他童年的生活非常贫苦。不像我们现在生活在蜜罐中,不愁吃不愁穿,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他说他小时候生活条件很差,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就吃粗糠,粗糠是谷子的壳碾成的粉末,在农村可是猪吃的东西,实在是粗糙难咽得很,饿得难受的时候就去挖野菜吃,可是野菜很少。
爷爷还告诉我,他们没有钱上学,村里读得起书的人很少。
我问爷爷,那你们的生活费又是从哪来的呢?爷爷回忆说,他们小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要早早起床,拿着一把菜刀和大人一起去上山砍柴。那个时候刀没有现在这么快。而且都是生锈的菜刀才会拿去当砍柴刀,要非常用力才能把那个木材砍下来,他们砍到了100斤柴的时候就用草绳绑起来,然后背到很远的地方去卖。
那个时候木材也不值钱,100斤木材只能卖上几角钱,他们就把这几角钱拿去存起来,慢慢积少存多,攒到需要用的时候还是不够用,所以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有一天,家里的盐又用完了,于是爷爷穿上破旧的衣服,拿起刀子。带上草绳又去砍柴了,可是这次出了点意外,他不小心摔在了石头上,把手给摔出了血,手一点力气都使不出来,拿什么东西都疼,爷爷稍微休息了一下,简单一拿树叶包扎了一下,然后忍着疼痛继续拿起刀砍柴,他不敢放弃,努力地砍着。可是他的手很疼,天渐渐黑了,看看自己砍的柴还那么少,爷爷着急地哭了起来,心里非常害怕,生怕有野兽出来伤害自己。
太爷爷和太奶奶在家看到爷爷还没有回来,就摸黑出来找他。在山上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爷爷,他们心疼地把爷爷带回了家。因为没有完成任务,第二天爷爷又早早起床继续砍柴,用来换钱买盐。
听完了爷爷的童年生活,我心里很难受,鼻子酸酸的。
看看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怎能不好好珍惜呢?怎能不努力好好读书,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呢?
爷爷的童年作文(7)
白驹过隙的一瞬,我抬起头,感觉到岁月正随风吹散,不禁掩面叹息,内心漾起的是一丝欣喜和怀恋。
记得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时,爷爷闲来无事,常拉着我陪他在院子里谈心。每次爷爷谈到的都是他儿时的故事,一遍又一遍。或许是爷爷老了记性不太好,或许是爷爷为了鼓励我好好学习,也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爷爷比较唠叨,总叫我认真学习,总说只用才能改变命运。我却不以为然,现在爷爷不在身边了我倒挺怀恋的。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爷爷那儿时的故事。
窗外,月亮已经升的老高;窗内,依旧如故。伤心的怀恋,让我感到太累了。我抬起头,想让大脑舒展一下。端起了桌旁的茶,茶香刚一入口,爷爷给我讲故事的情景霎时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小的时候爷爷的家住在大山里,因为家里贫困,家人都不醒人世,扔下了不到1岁的爷爷。村干部得知,便把爷爷送进了孤儿院。在这里,同学成了兄弟姐妹,老师成了慈父慈母。在孤儿院里,孤儿们都没有新衣、新鞋什么的。爷爷那时穿的,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后来爷爷长高了、脚吖也渐渐长长了,那些鞋太小了爷爷也就穿不下了,只好光着小脚吖和那些所谓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玩,这一光着脚就是两年多。两年后爷爷上了小学,站在大冬天里做,爷爷的脚都冻僵了,班主任不忍心便拿给了爷爷一双破鞋穿,那时爷爷激动的眼泪潸然落下。记得过十岁生日那时,爷爷那个班的兄弟姐妹们都拿着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来了,有的送来了半截铅笔、有的送来了一双颜色大小不一的鞋子、还有的送来了用土豆堆成的蛋糕,那时是爷爷最快乐的一天。那些生日礼物爷爷一直都没舍得用,后来为了谋生,四处打工学艺,都不知掉哪儿了。那个年代爷爷从十二岁起就开始出去打工挣钱,为了省钱,爷爷从没住过旅馆,都是在大街小巷度过了无数个漫漫长夜。爷爷每天都坚持一边打工一边学艺,久而久之,爷爷的执着打动了上天。二十年如一日,历经无数的风风雨雨,一座小楼、半亩方塘、而亩地,这些足够了。”
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不知到时候又钻出来了个星星,对着我眨着调皮的眼睛。我不由得回过神来,杯子里的茶水已溅湿了我的衣服,迎着窗外的微风,我不禁打了个冷战。
这就是爷爷的童年……
爷爷的童年作文(8)
爷爷是随着共和国的诞生长大的,爸爸是伴着改革开放而出生的,我是跟着世纪的脚步落地的。我们三个生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见证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巨大的变化。
听爷爷说,他们小时候穿的是粗布做的衣服,颜色只有蓝、灰、黑。吃的是玉米面窝头、咸菜。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吃不饱也穿不暖,那时候的小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零食”。没有电,只能靠煤油灯照明。通往外界的土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业经济一片空白。住的是土坯房,一到雨季,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交通工具就是两条腿。
到了爸爸这一代,穿的衣服从颜色上虽有了一点变化,但还是“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而且样式简单。爸爸说他小时候,非常盼望过年,最主要的原因是只有过年才有可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就像西方圣诞节小孩盼望收到礼物一样。大年三十晚上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晚,新衣服整齐的摆在炕角,摸了一遍又一遍,如珍宝般对待。第二天是最神气的一天,穿上新衣服,和一帮小孩跟在大人后面拜年,谁都认为自己的衣服最好看。吃的是玉米面饼子、大白菜,只能在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面和肉。夏天天热时,就连二分钱、五分钱的冰棍也舍不得买,只有到了阴天下雨或天气凉爽的时候,家里才舍得买一根。因为只有那时候,冰棍才降价。爸爸小时候,住在老家的几间砖坯房里,屋里的摆设也相当简单,踏进门槛,首先看到的是迎门橱及椅子、躺柜,而且都是用自家的树找木匠打得,刷上点儿红漆,倒也亮澄澄的,除此之外便是一个大炕了。
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一代,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代,穿的从单到棉,应有尽有,而且色彩明丽,款式新颖,穿着漂亮的衣服走在大街上,愉快极了。有线电视、电脑上网成了生活的必须。居住在集中供暖的楼房里,洗衣有洗衣机,做饭有微波炉、液化气,吃的是鸡鸭鱼肉、饺子、包子……讲究的荤素搭配,讲求营养。喝的有可乐、雪碧、果汁。交通工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时时处处感到方便快捷。
回想我们祖孙三代的童年,看中国的发展变化,仿佛一夜之间,人们梦寐以求的年年有余、殷实富足,就像圣诞老人掏礼物那样神话般地实现了。中国前进的脚步就是这样快呀,快得我们信不过自己的眼睛。
爷爷的童年作文(9)
可是有一天,大伯竟然要把这棵大树砍掉,因为他觉得这棵大树很碍眼,院子里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了。砍树的那天,爷爷竟然呜呜地哭了起来。奶奶在一旁大声地呵斥着爷爷:“哭什么,不就是一棵树吗?老都老了,还哭起来。”爷爷抹着眼泪,只是哭着。(小学生作文 )见此情景,我也哭了。
当大树被连根拔起的时候,奶奶对爷爷说:“别哭了,树都被拔掉了!”爷爷并没有停止哭泣,一直到树被运走。我听着这些大人们议论着要不要把这棵大树运到木材加工厂卖掉,可他们就是谁也没听到爷爷在哭。
大伯为什么这么冷酷无情?这棵大树应该也陪伴着他几十年的时间了,我不信大树没给过他快乐。
现在,大树被连根拔掉了,我的心里那道阴影越来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