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作文(推荐8篇)
阳光爷爷
2024-06-04 01:41:58
其它
其它

白居易作文(1)

鲁园

我眼中的白居易

——读白居易的诗有感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玄宗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文学家,被誉为“诗魔”。他的诗不仅在中国享有声誉,在朝鲜、日本等国家也有广泛的影响。我敬佩白居易,更欣赏他诗歌中的人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贞元三年,年仅十六岁的白居易写下了这首应考的习作,并从江南入京求仕。古原草没有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大气,也没有桂花“四时香馥馥”的幽香,更没有莲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然而它也有独特的魅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即使经过野火的焚烧,经过冬季的冰封,和煦的春风吹过,它都将生机盎然的出现在大街小巷。古原草中,有着对生命的讴歌,也展现着少年白居易无穷的活力与创造力。新生的力量总要成长起来的,少年,就应像古原草一样不屈不饶,为梦想奋勇拼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44岁那年,仕途不顺,被贬到江州任司马。人到中年,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琵琶女悲惨的身世与凄婉的人生,令他心生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虽然是个文人,那只是一个琵琶女,可命运不会因为他的角色就能摆脱命运的桎梏。在官场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谪的命运,那“枫叶荻花秋瑟瑟”中“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萦绕着白居易,也萦绕着琵琶女。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提起“酒”,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李白,那个酩酊大醉时仍绣口锦心的酒仙。而白居易的酒,却是温馨的。年逾古稀的他,体力和精力都不允许他像年轻时“达则兼济天下”,于是心思就慢慢的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了。闲来无事,与几位朋友相约在一起饮酒。常言道:“酒不醉人自醉”。白居易的酒,不是单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真正使人身心俱醉其间。且避开官场之事不谈,单纯聚在一起品一杯小酒,聊聊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共叙衷肠,友情的融融暖意和人性的阵阵芳香便悄然流露。

或许白居易没有李白的飘逸洒脱,也不及杜甫一般忧国忧民,亦不若王维闲逸萧散。然而他写的诗老妪能解”,语言通俗易懂又不乏清新,如在眼前。星移斗转、寒暑易节,质朴通俗的语言中,白居易的诗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野火春风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轮明月,风雪飘飞中的新酒,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作文(2)

白居易《琵琶行》改写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琵琶行》改写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秋风瑟瑟,江月茫茫。被贬为江洲司马的白居易,送仪位好友来到浔阳楼(今江西九江)江头。两人边饮酒边叙情,心中感到无限惆怅。

忽然,随着习习的夜风,从附近船上飘来了一阵琵琶声。此声幽咽冷涩,一下凝住了白居易和他朋友的心。他们把船移向弹琵琶的船,并询问船中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过了一会,才听到一位中年妇女的回答声。白居易便邀请这位妇女过船来弹奏一曲,经过千呼万唤她才出来。

白居易和他的朋友“添酒回灯”,重新摆开宴席,欣赏这位妇人弹琵琶。

妇人调弦试音,先弹《霓裳》后弹京城流行的《六幺》。只见她“低眉信手”,完全是一个行家的样子。她“轻拢慢捻抹复挑”,手中琵琶仿佛在倾诉生平“不得志”的“无限事”;交错发响的大弦、小弦,也发出了万千“幽愁暗恨”。曲终收拨时,一声裂帛,把听者从梦幻般的境界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来。此刻,“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惊叹:他自己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快两年了,耳朵里听到的尽是些山歌、村笛,从来就没听谁说过这儿还有会弹琵琶的,而且技艺这样高超。想必这位女琵琶手一定有些来历。他忍不住问道:“请问,娘子琵琶声中为何多带伤感抑郁之情?”

妇人凝思了一会儿,将拨子插入弦中,站起身来严肃的说:“我本是京城走红的歌女,家住虾嫫陵(在长安城东南)。十三岁进教坊学琵琶,学成后名列第一部,我弹乐曲,连师傅们都深深佩服;我的姿色,也常被一些美女妒忌。富贵弟子都争着万玩我,可是并没有人真心爱我。”

“之后,我弟弟从军走了,我姐姐死了。我的青春也逐渐消逝,容颜衰老。渐渐门庭冷落,车马日稀,无法生活下去,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只知道设法赚钱,为了赚钱把夫妻的别离看得很平常。前月他又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买茶去了,留我在此孤独守空船。每夜里我梦见年轻时是事情,常常一个人流泪痛哭,因此我就靠琵琶消愁解闷。但是,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的地方,哪儿有我的.知音呢?“

白居易听到琵琶女的自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对她产生了深深地同情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也向琵琶女陈述了宦海沉浮的不幸遭遇,然后又对她说:“今晚听君一曲,如闻仙乐。请您不要推辞,坐下再弹一支曲子,我要专门为你写一首《琵琶行》。”

妇人听说在她面前的就闻名已久的大诗人白居易,而且要为她写诗,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她站立了好久,才坐下来继续弹琴。

这次,琵琶声更凄凉了。在周围听琴的人都用袖子捂脸哭泣。群众最伤心的就是白居易。他揩眼泪的衣袖全都湿透了。

白居易送走了琵琶女,又送走了友人。一人迎风伫立在江岸,望着滚滚不息的江水和随风摆动的枫叶、荻花,突然诗情潮涌,止不住面对苍天,在江堤上大声吟哦起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于是,一首生动地、惟妙地描写音乐演奏技巧的《琵琶行》诞生了。在这首诗里,白居易对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也把她的琵琶演奏描写得淋漓尽致。


白居易作文(3)

我心中的白居易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糊口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索自己未来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精心顿的我心中的白居易作文,但愿能够匡助到大家。

他,不是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也不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更不是那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王勃。他就是那“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悲天悯人话苍生的诗魔——白居易。

少年的他,书香门第,勤奋好学;青年的他,耐劳求学,为民作诗;中年的他,维护正义,受人谗言;老年的他,太子太傅,洒脱人生。白居易的一生如斯不平凡,真不愧为“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白居易的诗像一幅来自民间的水墨画,描绘着庶民的心声,抒发着民众的疾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我们看到老妇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当时农夫糊口的艰辛和赋税的繁重,使诗人感到“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不仅《观刈麦》中描绘了人间疾苦,《卖炭翁》也是这样,“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中,那位老翁为了糊口早早地去卖炭,渴想卖一个好价钱。然而万万没想到,“一车炭,千余斤”,却只换得几块布,可见朝政的昏庸,统治阶级的.蛮横和官吏们的霸道行为,只有白居易愿为民控诉世态炎凉。

白居易的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夸姣的感触感染,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享受。这就是我心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作文(4)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与白居易对话高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又回到了唐代,江州风景依旧。可那江州司马却是比我以前见着的时候更为憔悴。

独上孤舟,我要在这千年之前相遇的地方再次扮演琵琶女的角色。这次,他是独自一人来的,透过船帘的一丝缝隙,我甘做一个偷窥者。他,应是不介意的吧!

一样的江,一样的月,一样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不一样的是,千年以后,我,已识得他。再次抚摸那把琵琶,感慨自是万千。那么多年,唯有他,才是我唯一的知音啊!江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并没有在意,忧郁的倒影,连鱼儿都不忍扰破,你还是你,香山居士的性格从不曾变。

我拨开船帘,唤道:

“居士,小女子略备水酒,以答居士赠《琵琶行》之恩。”

他欣然上船,却独立于船头,也不曾喝酒,只请我再弹一首曲子。他的请求,我自是不会拒绝。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感觉渺小的我离他甚远,他的那份情操,千年之后,我仍是学不来。转轴拨弦,我能做的,怕仅此而已。

琵琶,有很多年未曾再摸过它了,但熟稔不减当年,我可以很容易地一边弹奏一边看着他: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在他的肩上,他的忧郁融进了同样忧郁的月光之中。仍是穿着那件青衫,江风吹得他的衣襟乱舞,他的泪,透过月光的折射入我的眼,那是一个诗人所有的情思。

什么时候。你才能看开呢?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亦将会有更为明智的统治者,你又何必为这大势已去的唐朝忧心忡忡呢?

他说:你不懂。

对,我是不懂,一个诗人的情怀,该是怎样的崇高,我能做的,也只能为你奉上我唯一的音乐。浸着他的泪的江风迎面吹来,凉意霎时传遍全身。那风也扰得我不禁黯然落泪。这一次,不再是为了自己的韶华不再,而是为他,一个即将在历史中消逝的才华横溢的诗人。我把所有的埋怨、回忆、忧伤留在身后,把自己交给这秋江白月,把自己融入这一片亘古的肃穆之中。他眉头那未解的结给我的黄粱一梦画上了一个惆怅的`句号……

一摸眼角,已湿一片,思想就像徘徊在迷离草莽的孤马,我总会想起那似乎很是遥远、被历史遗忘的梦,心里莫名涌起淡淡的惆怅或忧伤。一个诗人的惋惜在历史的长河中干裂,他的泪水沾着湓浦口的江风自我的眼中流下。我不禁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自由的时代,并且,我会将他的壮志,他的才华在新时代中寄予新的思想发挥,我会让他的灵魂在二十一世纪的长河中永不干涸。

梦回唐代,却似乎是真实地重见故人,我相信,香山居士的泪不会再流淌于这个中国。


白居易作文(5)

每读起宋词,仿佛自己撑起一把花伞,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江南,面对朋友的离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何等的深情?当柳永醒来,看到的却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又是何等的凄凉!

读起宋词,仿佛自己手持一把宝剑奔驰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宋词,它是一杯陈年的酒,历久弥香;宋词,它是一盏新沏的茶,芬芳淡雅;宋词,它是一曲哀婉的歌,荡气回肠。它美丽,这种美丽像缕缕阳光,照进你的心灵,温暖你的身体,注入你的灵魂!这种哀愁似绵绵细雨,侵入你的肌肤,深入你的骨髓,痛彻你的心扉!

每读起宋词,仿佛做着一个色彩斑斓的梦,这个梦美好而又真实!在梦中有才华横溢的李煜,有怀才不遇的柳永,有刚毅直率的晏殊,因为有他们,使我的梦不再单调,不再枯燥,而变得精彩。

无论在何时,万物复苏的春天,骄阳似火的夏天,枫林如火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宋词都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受!


白居易作文(6)

白居易,他是人间美景的化身,是一棵同情百姓穷苦、忧国忧民的青松,更是一枝不屈的红梅,不与官场黑暗同流合污。在我心中,他朴实、善良、正气十足!

他用诗歌揭露朝廷的黑暗统治,用话语讽刺了贪官污吏,他痛恨“半尺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强买强卖;同情“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感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愧疚;嘲讽“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烂昏庸!读白居易的诗,我看到了刚正不阿的人格,让我学会了与一切黑暗作斗争。

如今,白居易虽不在了,但他的精神仍鼓舞我,那野火春风中的小草,那夜晚里的露珠明月,正是我心中的白居易。


白居易作文(7)

白居易,他少年成名,凭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传世佳句立足长安;他青壮年时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仕途坎坷、宦海沉浮、被贬江州、创作长恨曲与琵琶篇,名闻天下,流传至今;他晚年闲适,池塘泛舟,雪夜邀友,把酒言欢、享受生活、安度潇洒人生。

白居易,一生创作诗篇3000余首,那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歌和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的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引人深思,让人回味无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描绘了初春明媚的景象;“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表达了他对贫苦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痛斥了官吏强买强卖欺压百姓;“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揭露了君王的昏庸无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他的诗歌不知引起了多少人内心的共鸣。

在我的心目中,白居易是一个忧国忧民、达济天下的典范;是一个胸怀大志、不畏强权的志士;更是一个朴实无华、爱憎分明的诗人!

这就是白居易,他为唐朝诗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亦是唐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白居易作文(8)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烈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寺就是我们家乡的名人白居易所写的《离离原上草》,虽然白居易诗写的好,但是他在成名的路上历经磨难。

在他28岁去京城把他的第一首诗《离离原上草》给了有名的文学家顾况,顾况一听“白居易”这个名字,就对他说:“现在,在京城不好呆下去了。”但是当他看到白居易写的这首诗时,大惊失色说:“你一定可以好好的在京城呆下去的。”

白居易每次写诗,反复修改,再拿给一些不识字的妇女听,如果她们不懂,白居易又拿回去修改,读给她们听,直到她们听明白为止。

白居易是唐代写诗最多诗人之一,我最喜欢他写的《卖炭翁》,他把人物描写的很仔细,把卖炭翁的悲惨和宦官的仗势欺人,都细致的汇成一篇文章,让人感觉仿佛身临其境一样。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我佩服白居易。不但因为他的文采,他的勤奋也让我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