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城的作文(合集8篇)
天地人和
2024-06-06 05:35:34
其它
其它

写古城的作文(1)

吹过下关的风,看过风情岛的花开,见过苍山的雪,还有洱海的月,风花雪月大抵如此吧,这样的季节,不再单调。而事实,四月的季节,苍山上看不见白雪,来不及去那所谓的风情岛便也没有看到花开,可是我还是很开心这次借以见习的机会,赏了这南诏国美好的风光。

习惯到一个地方,总要写点什么,算是给生命留点记号。如果说去丽江是一个心情的放逐,那么大理遍是一个让人沉迷的地方,湛蓝的天,澄澈的水,洁白的云朵,总是那么明媚温暖,仿若一幅色调艳丽的水彩,让你迟迟不舍得移开视线。

喜欢一个人游走在大理古城的大街小巷里,看旧日的屋檐在阳光里闪烁古老的记忆,听风拂过青苔绿瓦,奏响生命的进行曲演绎不老的传说,心就这样,在温暖和煦的阳光里,在湛蓝如洗的晴空里,慢慢的沉淀,这便是生命最好的享受。

静静的穿梭在这古城故事的长廊,你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愫,会幻想最浪漫的偶遇,或者一见钟情,没办法,谁叫这里那么美。

因为要到三月街看药材,住的是在城西酒店,没有方位感的我误以为酒店前面的门算是西城门,其实是苍山门。夜晚下的苍山门,四四方方的城门顶远远看去就像一座荧光塔,屹立在古城的一方,衬托着苍山。

顺着苍山门而下便是古城内,繁华的街市和苍山的走势一致,往上往下有不少的岔街支巷。沿街全是店铺,游人晚上最多。街上大多是出售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美玉,水晶大理石等。也有土产、小吃、小玩意儿,云南小粒咖啡店更是随处可见。街巷间还有些老宅,庭院里稀疏有些花木,最有特色的是街上的渠水流觞,淙淙不绝,据说是来自苍山的清泉,“大理风情非自夸,清泉汩汩绕千家”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不为过,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来自苍山还是人造的。她们说这是丽江没有的,我没去过丽江,所以不知道,可是我喜欢这里,喜欢聆听溪流的声音。

还有洋人街,也许是因为那条街的洋人居多而来的吧,洋人街上数酒吧,咖啡馆,最多,就连招牌很多都是洋文,我英文不好所以很多都看不懂,酒吧的老板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以至于我们这群自卑了,幽暗的灯光配上轻柔舒缓的音乐,或点上一杯咖啡,或斟上一杯美酒,静静的`享受着,随便点东西就是几百块,所以酒吧,咖啡吧,经营的不是饮品,而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你在别处体验不到的,所以去到大理,丽江,一定要去感受一下那种气氛。烛光,灯光,吉他,音乐。美好,安静。烟火气息,在空中蔓延,缓慢,带着如春温度。

还有城中最靓丽的一点,五华楼,相机聚集的焦点,夜晚下的五华楼多美,只要花两元钱,上去便可以体会夜晚的古城风景,楼上的风很大,从楼上俯瞰这座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看着繁华的街市,在仰头看着漫天的繁星,会有很多遐想,这也让大多数游人留下一个完美的记忆。

大理白族居多,白族民居是很讲究装饰的,特点注重门楼,一般都有飞檐翘角,斗拱彩画。我们住的城西酒店便是“四合五天井”格式建筑,非常之漂亮,有一种古典美,还有这里的白族姑娘也非常漂亮,一套民族特色的裙子,配上她们特有的发型,清清秀秀的样子,让很多男生死皮赖脸的要求合照留做纪念,姑娘总是很不好意思,可还是答应了。

还有洱海,一大群人提议去洱海,下午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我们到了洱海,海,我最喜欢的地方,一直站在那里,听前世的声音。海的天空总是蒙着一层浓郁的蓝,是我在大理的这几日的颜色,张扬,其实我只是想单纯的看看海,仅此而已。

来到大理,我想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略略慵懒的时光,休闲,亲切。当温暖的阳光融化了身心疲惫时,静寂之中一如重归故园。临走的前天晚上重归古城内,再细细的品味一番古城风韵,看到许多漂亮的明信片,我想给那些亲爱的朋友寄上一张古城美景,或洱海奇观,只是遗憾的是发现太晚,邮局已经打烊了,而一大早还得赶着回来,根本来不及,心中便有些失落,下次有机会去丽江一定早些给那些关心的人寄上一张明信片。

大理还有蝴蝶泉,有苍山,有影视城。因为累我都不曾去过。即使历史沉淀慢慢被覆盖,即使石板路已显得过于平坦,大理还是那样的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喜欢大理,喜欢南诏风情。


写古城的作文(2)

抵达昆明后,便马不停蹄,直奔丽江。这个古老的小城,每天都在演绎着它平凡的故事。我,只不过是个匆匆过客。

到了丽江,终于看到了魂牵梦萦的大研古城。古老的砖木房屋一栋栋紧挨着。颤巍巍的已经有些倾斜了。其余的便次第将这倾斜小心翼翼地传递下去,石板铺的街道承载不动太多旧事,已经有些凹陷了,油腻腻的五花石板早就埋没了当年的棱角,一条条石头小路并着一涓涓流水一同穿街走巷,于是便自然地串起了一条条街道,一户户人家。

住在一户纳西人家开的客栈里,每当夜幕降临,坐在四合院的天井里,遥望着近在天边的星星,一任似乎有点夸张地带点寒意的盛夏的风在吹拂,静静地聆听纳西老人讲述那动人而神秘的传统。那种感觉,给住在城市里的人一种久违的惬意。蜗居在繁华的都市里,夜空似乎不再有夜的颜色,银幕一般,但在丽江,却可以清晰地看到那闪烁的星星。

丽江古城是没有城墙的,据说是因为古时候城里有个官姓木,他想:自己姓木,若是再造个城墙,那不就成“困”了吗?没有城墙,古城外却另有景致:两架大大的木水车。水车缓缓地转着,仿佛是古城一轮又一轮的岁月轮转,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诉说我们不知道的故事。水车上淌下的涓涓细流汇入了贯穿全城的清澈河水中。碧波荡漾,鲜红的鱼儿摇着头摆着尾徜徉在小河的怀抱里。杨柳依依,不知那树干是经过多少个春夏秋冬长成?靠在刻有浮雕的汉白玉围栏上,回头再望一眼古城,深深的小巷,窄窄的街道,悠悠古城,缭绕人心……


写古城的作文(3)

真没想到玩也这么累,到了昆明,去了趟石林,就又坐上了大巴,长途跋涉了几个小时才到了丽江。到了丽江可好了,有如拉练似的紧张行程终于可以变得轻松一点了。晚起半个小时,看着丽江的天一点点变亮,可以幽闲地吃着早饭,看人看风景。清晨的丽江给人更多的感受是清新,古朴的街道,带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民居与生动而雅致的风景融为一体,显得格外生动。清新的空气伴着丽江,唤着人们,来到新的一天。

我忽忽悠悠地幻想着古镇的样子,坐上了大巴,准备去古镇看个究竟。

到了古镇,仅看了一眼,我就不禁发出了感慨:丽江古镇是所有古镇中最漂亮的!大理石铺地,光滑斑斓,生动而有灵气。踩上去冰冰凉。潺潺溪流随处可见,一副水乡般面孔。让人神清气爽。我喜欢这里的古建筑,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带着灵气,建起的房子虽然不高,但我有说不出的喜欢。队伍还没前进,我靠在水车前面的石柱上,凉凉的,微风在水面上和鱼儿交谈,在谈些什么呢?我猜它们津津乐道的是游历中看到的好风景,一阵微风吹过,鱼儿吓跑了,只有我还靠在石柱上仰望天空,慢慢地,我仿佛也变成了石柱,游人们扶着我,靠着我,与我合影……

走进古城,那浓郁的纳西族风情早已进入我的心灵,“钻”到小巷子中,感受着这独有的风情。我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独自走在小巷里。大理石铺的地,踩在脚下真是舒服。这家店去看看,那家店买点东西,半天的功夫就把古城的街道和小巷走遍了,真是有说不出的欢喜!

晚上,我又闹着来到古城,和白天不同,晚上似乎更热闹了,灯火辉煌,叫卖声,摇滚乐声和吉他声震耳欲聋。我这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不夜城”。和叔叔走在酒吧一条街上,心情变得更加激动、澎湃。“胖金妹”和“胖金哥”在酒吧门口迎接客人。和白天不同,夜晚的古镇有着另一种风情。走进白海螺酒吧,吉他声传入耳畔,坐在座位上,凝视着潺潺溪流。水草随着水舞蹈,鱼儿争先恐后往前游,是不是在比谁游得更快更好?抬头看看天空,月亮对我笑,星星对我眨眼,它们照亮了丽江,照亮了古城。莲花灯顺着水找“平安妈妈”,我也离开了丽江,离开了这座古老,朴实的古城。

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古朴、雅致的景色并不多了!随着游客涌入,店铺开张,霸道的商业气息打破古城的幽静,侵占古镇的街道小巷,渐渐吞噬着古镇的灵魂。面对不断改变的古镇我却无能为力,心里的悲伤和失望渐渐弥漫于我的心中,仿佛间,我又看到了丽江夜晚的点点灯光……


写古城的作文(4)

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

这里的景色迷人,会令你留恋忘返。踏在古老的石板街上。路过那一家家小小的商店,这些商店虽然没有天河城的壮观华丽,没有时代广场的高大坚固,但是,它们整齐的顺序、独特的瓦楼特征,让它们在古城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古城入口的河水犹如玉带翡翠,似晶似玉,上面一座飞快转动的水车,把这美丽的玉带翡翠一分为三,分为东河、中河与西河。河岸边是一棵棵拂地的柳树。柳树上的枝条密密麻麻,一条一条垂下来,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把长长的头发,在来往游人的头上悠悠飘扬,为大家夫去夏日的炎热,带来了一丝清凉。

每周一次用河水刷洗过的石板街,在阳光下,耀眼生辉,在高原皎洁的月光下,泛出朦朦的白光。每天下午太阳猛烈的时候,古城名地四方街便变得辉煌,路旁绿树成荫,在客栈的楼上往下眺望,四方街闪闪发光的石板街映衬着远处的玉龙雪山,灰灰白白。灰的,在白的照射下格外明显,而白的,蒙蒙胧胧,在眼帘现出一条白龙,跨腾整个丽江,在成城镇镇中蜿蜒盘旋,显得越发白了。

路过这一座座优雅别致的小瓦楼,那些,是古城最有名的客栈。这就是这座古城的特色,这里从没有高贵豪华的五星酒店,只有许多当地的居民修建的朴素的客栈。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客栈,在巷子里、大街上,布满整个古城。林林总总,各有特色,远远望去,黑黑白白真可谓数也数不尽,道也道不完……


写古城的作文(5)

每个人心底都会有个地方是很向往的,而我却惟独对丽江充满着孩童般的憧憬。也许是梦想会有一段美丽的邂逅,抑或是想远离这纷繁的尘嚣,过几天属于自己的舒心日子。于是,便踏上了七彩云南之行。

抵达昆明后,便马不停蹄,直奔丽江。这个古老的小城。每天都在演绎着它平凡的故事。我,只不过是个匆匆过客。

在丽江,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雨儿一下便深秋。“确实,这里的天气很不稳定,会突然下雨,一旦下起雨来,气温会急剧下降。但是,这里的雨很温柔,有点类似于江南的雨。在丽江古城徘徊时,突然下起小雨,雨滴轻轻地落在柳枝上,滑过叶尖,最后落在地上的石板路,水银一般。它们长期地看着不同的人来了又往,往了又来,四季不停地更替,时间仿佛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迹。有这么一瞬,当看着明朗的阳光洒在每一滩水渍映射出无数闪光的时候,竟然有点相信永恒的存在了。我没有打伞,四周很静,各种店铺俱全,卖银饰的,卖牦牛骨等等。店铺的老板热情却不刻意,买卖公平,不过讲究诚意。其中一个打银饰的老板冲我微笑,我也打了声招呼。清寒的风不声不响地穿过我的衣服,也穿过我头顶的柳条,有一些柳絮默默地散落在我的脚旁。放眼望去,满巷皆是。很多不禁风吹的柳絮常在无人的巷子里落了满地,但并不狼藉,仍然安详地保持着跌落时的姿势,仿佛不是从高处坠落,只是枕着底下的清石板睡着了。所谓:“深巷明朝捡落风”便是如此了。

在悠悠的旅途中,一切如歌如许的往昔,在山水间飘渺游移。在这样的时刻,我可以感受到远离俗世的尘嚣,那其实是一种抑郁的感动,一种无奈无助之后的顿悟,它更贴合于生命的本质。

回来了将近一个月,丽江,仍是我不能碰的回忆,每一次打开它的照片,每一次听说它的名字,内心都会深深被震撼。那种感觉就像在漆黑的夜晚,走上一条前世相牵。今生梦回的路。事实上,脚印早已不见,味道却不曾改变,一遍一遍抚摸,有些东西,正在暗暗复苏。如果没有因缘,没有召唤,不知道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遇上,带给灵魂无限的纯粹。

或许以后我还有机会来到丽江,但我不知道它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纯朴。其实,我们在寻找到香格里拉的同时,也在失去着香格里拉。因为这些美丽的事物在人类金钱目标的面前,面临的,只是逐步消失的命运。记得古老印第安人在歌谣中唱道:“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砍,最后一条狗中毒,最后一滴水用尽,你们才发觉,钱财不能吃。”


写古城的作文(6)

这天,我们来到了丽江——这座有着悠长历史的古城,游览这里著名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山上空气稀薄,氧气少,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对登山者的身体素质是个不小的考验。而且山上温度低,天气也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透。

还在山脚下,我就已经感觉到袭人的寒气,看来要登上这雪山并非易事。我们首先坐车上至一定的高度后再坐缆车上山。旅游大巴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行驶,我透过车窗向外看:树木郁郁葱葱,覆盖了大片山岭,怎么一点儿也不像雪山的样子啊?我心中充满了疑问。但随着汽车越驶越高,树木也变得稀少了。哦!原来树木也怕冷啊。

我们很快到达了半山腰,还租了大棉袄,买了氧气瓶,全副武装,准备上山。缆车来回不断地把一个又一个旅客送上山,终于到我们了。我坐上缆车,透过玻璃窗往下看,只有稀稀零零的几棵大树,不畏严寒,生长在山间。缆车稳稳地上升,我眺望远处,翻滚的云海,缠绕在山腰,白茫茫的一片,好不壮观!

只是短短的几分钟,缆车已经把我们送到了接近山顶的地方,剩下的一小段山路要我们自己步行。我走在用木板搭建而成的阶梯上。寒风刺骨,我的手都冻僵了。走了不久,我突然看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四面都刻着阿拉伯数字:“4506”,代表此处海拔是4506米。我们在这儿拍照,然后继续向山顶进发。高原的特殊气候让我们很不适应,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如果像平常一样跑步,便会喘气,甚至出现缺氧,因此我们只能放慢脚步。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登上了木梯尽处。从这儿往下望,真是风光无限好!整个山岭尽收眼底。灰白色的石头与翠绿色的树木形成了绝妙的搭配,再加上缕缕云雾的衬托,更显得秀丽,迷人!

我们在山上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又乘坐缆车下山。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神圣,美丽的玉龙雪山!

下午,我们又乘车回到了大理,游览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是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有名的佛寺,而这崇圣寺三塔就直立在寺前,今天寺毁塔存。

走进大门,首先吸引我的是水泥大道两旁的松柏,以及大片的草坪。树不高,但十分苍翠;草很绿,显得生机勃勃。沿着大道一直往前走,三塔高大雄伟的形象毅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听导游介绍,三塔中的主塔名叫千寻塔塔高69。13米,为十六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两座小塔分列南北,均高42。19米,为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算起来,三塔离今天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如今仍能屹立不倒,实属罕见。

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了三塔背后,这里有一块石头,名叫蛙鸣石,石上有两个小洞,只要用石头向小洞用力凿三下,就会听到呱呱的蛙叫声。我将信将疑地试了一下,远处果然传来一阵蛙叫声。后来听导游解释才知道这是由于三塔的回音造成的。哦!看来这三塔也有许多奥妙呀!

我们离开了三塔,又游览了大理古城。一天的行程令我疲惫不堪,回到宾馆,躺在床上,我想明天又会是怎么样的呢?一定会是十分有趣的,我期待着。


写古城的作文(7)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云南丽江古城为话题的写事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曾经多次,在旅行杂志上看到有关丽江的文字。在那些文章中,只能恍恍惚惚的勾勒出丽江大致的一个模样。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决定亲自前去看看。

真正到了,才发现丽江的魅力是什么都无法掩盖的。

尽管丽江经历过一次地震的打击,然而古城现今所呈现的完好,真的令人赞叹。

虽然游客很多,但仍不妨碍欣赏它安静的.极致的美丽。

如若说西湖的平静无澜似内蕴丰厚的词人,太湖的烟波浩渺如风姿绰约的美妇,那在我眼中,这丽江,更像是在深闺中尚未出嫁的少女,带着无知的清澈的眼神看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而她的无知,却不是因为愚笨和与世隔绝,而是与生俱来的对世界的信任,对人性最纯本质的追求。

沿着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独行,尽管身边喧嚣熙攘,但当听着脚板与青石的叩叩声时,心中是无比宁静的。只想一辈子都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像是远古的生存方式。哪怕艰苦,哪怕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然而只要能与这石板路、青石桥、清澈流水为伴,天天微风拂面,柳丝飞动眼前,就已经无憾了。

怀着如斯心情信步于此,无需多虑下一步应踏向何处,只要与这秀美相伴就已不必再言。不怕迷路,反正无论何时,古城的古朴民风自会指领着我哪里才是归途。而现在,只需要抽出平日生活中万分宝贵的几个小时来平静游览,就已足够。

途中经过无数小店,里面的东西,廉价精致,爱不释手。早已没有如此的冲动,想要购下着许多的东西,哪怕带回去亦是无用,但现在拈在手上,就无论如何都不想放下了。

可着终归是不可能的。再三的权衡利弊,买了一条带着复古风格的手链。戴在纤细的手臂上,略略大些,沿着小臂上下滑动。链上的小小零碎OO簌簌得响个不停,却怎么也不会感到心烦。正如这古镇,总是安静而不焦躁的。如此想来,无论平日里多么性急且精于算计的人,到了这里,都是免不了会停下脚步驻足欣赏的吧!什么侃价的本领,在这里,用的话真的会觉得羞愧。

清澈的水流,不带一丝污浊。河底的幼鱼,灵动的摆动着鱼尾,轻轻巧巧的拨动一丝的水花游过身边。看着它们的时候,嘴角是忍不住要带笑的。像是看着刚出生的幼童,带着未曾历经沧桑变动的空灵的活泼滑过心田,撩拨起心弦的微微颤抖,抖起一波温柔。

不禁想起了那个极可爱的造句:“鱼儿游过了,水很活泼。”

我想,也只有孩童的心性才会有这么特别的想象吧!同样,也只有怀着孩童般未曾受到玷污的心灵静静观赏,才会发现丽江古城的美丽。

生活中的有些事,总归是身不由己的。但我所庆幸的,是还有丽江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我平静下来,甚至安于生活在这里,每一天,只要能看着这古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座石桥,就好。

所以哪怕离开了,只要,在这里,我回归了本性的纯真。就像个孩子一样,做些什么,都不必计较后果,只要开心,只要觉得这世界纯洁无匹,就不会遗憾了。

小桥、流水、人家,用心灵深处最最清澈的地方,我永远怀念。


写古城的作文(8)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古城的作文7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门,在这个冬季对我来说,又多了一层新的含义。

大年初二,我们一家人便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古都&&西安。

初踏这座城。便有一种浓浓的古代与风尘气息,而恰到好处的现代装饰与建筑又与其完美的结合公食,使人既能感受过往,又可展望未来。

我站在城墙脚下。我站在南门脚下。

在西安这座城里,南门并非普通的小区、校园南门,而是一个特定称谓,即永宁门,打车时,如若你想去永宁门,直接说去南门,司机也不会多嘴地问你句是哪儿的南门,而是利索准确地将你放在永宁门下。

稚嫩的手小心翼翼地抚上了这古老斑驳的城墙,在与她触碰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一份历史的厚重,仿佛拔开千年的.雾霭,望见明太祖御驾亲征、敌军炮轰城门,大火燃起,在漫天火光中,淹没了宫殿、花园、侍女……

三天的大火使这座城毁于一旦。

待硝烟散去,断臂残垣在凄冷的风中嘶哑的哀号。

咦!那?那是城墙!

厚实的城墙从中间被烧去了一半,但仍有另一半在寒风中顽强地抵抗,仿佛那最后的屏障,历尽艰辛,只为守护这座城,即使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也要坚守,绝不倒下!

待我缓缓回神,双眸震撼地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城墙,轻抚她沧桑的裂痕,内心涌出了一股浓烈的情感。

漫步于城墙上,轻踏脚下的每一块砖,好像都能听见这里发生的每一件逸闻趣事。

寻着个好位置,轻倚古墙,欣赏着

西安的夜景,阵阵凉风拂过,带来了说不出的惬意与享受。

这座城是有她独有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沉淀,十三朝的风云变迁,她一路见证着,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她一路改变着。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座城让人愿意放下脚步,轻轻驻足,使浮躁的内心顺着历史、顺着时代,慢慢地,沉静下来。

这时,你就会发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伟大,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历经风霜依旧巍然的城墙。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