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做 作文(1)
看过一些提高写作水平的文章,有一点被不少人提及:那就是背诵!背诵优秀词句,培养语境,加上练习,久而久之,便可见成效。
这点我肯定是认同的!我也想学习的.打算。
可是,凡事好像动动嘴皮子容易,实施起来,尤其是坚持下去,那就是强者了。
很多东西很多人都会说说,定计划,可到头来,实施的人,坚持的人就剩寥寥无几。
但凡能坚持下去的人,必有其过人之处。有一个公众号作者总说过,她接受别人的挑战,21天看25本书,写21篇读后感。
这样的挑战很刺激,但也有点难度,那位作者做到了,所以说她成为一个成功的公众号作者着实不稀奇。
所以与其制定n多计划,还不如好好地深研一条,并用行动实现它。
说与做 作文(2)
造成这种后果究竟是谁的错?有人说,是孔子的错,是儒家思想的错。因为儒家思想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我认为,人们实在是冤枉了孔子。孔子的本意是好的,但在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把它搞僵化了。唐朝时,科举考试还分“进士”、“明经”二科,其中“进士”主要考诗赋。等到了明朝,就只允许做八股文了。这真是退化!照理说,读书人是国家的未来,但此时的他们都没有自己的思想了,千万读书人共用一个脑子。这个脑子里装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装的是“仁义礼智信”,但却看看不见制度的弊端、时代的发展。没有思想的人,更不可能有行动。模式的僵化、思想的禁锢、统治的加强,共同造成了中国人光说不做的状况。
但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仍不乏有一批既“说”又“做”的良知之士。在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推上“正统思想”的宝座前,曾有一段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时期。那时的士——一个特殊的阶级,并不把时间花费在纸上谈兵上。相反,他们把思想融入到行动中去,并用行动捍卫自己的思想。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仁”的治国思想;晏子使楚用机智的言辞维护国家尊严;荆轲刺秦王用义勇来报答燕国的恩情……这就是他们的做”。虽然他们的“做”有不同的动机、不同的目的,但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为百家争鸣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纵使在思想高度“统一”的明朝,依然有一些有思想有主见有作为的真士,比如说:王守仁。初中的一篇课文中曾把“守仁格竹”作为了一个反面例于。殊不知,正是“守仁格竹”的失败让王守仁意识到了程朱理学的不可靠之处,转而把精力放在了另一个方面,创造自己的思想“阳明心学”。王守仁与朱熹等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没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悟”那些所谓的“真理”上。相反,他运用思想和知识解决了现实社会中许多问题。例如平定宁王叛乱是他很著名的功绩。当时,满朝文武都对叛军无能为力,而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带着极少的人马,凭着智慧和策略,终于扫平叛乱。这才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面貌。人们或许不了解阳明心学,但历史不会忘记他的贡献。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实干”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光说不做”的现象。文章写得冠冕堂皇,但最基层的问题却没有人管。管事的人呢?难不成是去做“八股文”了?毛主席有一篇文章叫《反对党八股》,可见他老人家也对此现象深恶痛绝。然而,在彻底废除这个陋习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列宁说:“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语言上的矮子,行动上的巨人。怎么做?学校社会要想真正培养出祖国的栋梁,也许应该从给我们做几次实验做起。
说与做 作文(3)
说与做说出的话,是你捧起的天,放飞了你的梦想;做出的事,是你踏实的地,承载了你的收获。广阔的天空才能拥抱宽阔富饶的土地,所以要敢说敢做。初生牛犊不怕虎,偏偏就要班门弄斧。扛着斧头走到班门前的小生或许没有“自知之明”的智慧,但他确实有着“自以为是”的胸怀。他包容了所有人的鄙夷与不屑,手握着斧头,挥洒着不羁与豪言。撬起那扇阻挡他超越的班门。或许没有人知道,班门里坐着位老者,他可能就是鲁班。他正微笑着眯着眼睛等待着这位可笑又可畏的后生。青山尽翠,因为绿水常流;江河滚滚,因为后浪推前浪;江山多娇,因为代有才人。用青涩的勇气去说去做,就有超越自己,超越世界的希望。因而,我们就要说出一句饱含热情的话,即使是句狂话,这样我们才有收获的希望。就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桑提亚哥一样,用满腔的热情甚至满腔的热血完成了数天里与大马林鱼和群鲨的战斗。当初的妄想换来了人们的钦佩。如果勇气与热情仍没有突破成功的防线,那么你需要的是信仰。只有信仰才能让人到达天路的尽头,这群人的名字叫做朝圣者。他们向神说出了自己的承诺,用一种行走的方式履行着自己的诺言。“黑色的土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这是一首藏族民歌,歌里的他们颧骨很高,皮肤黝黑,头顶有块厚茧。正是他们每天吟着唱着的信仰带领他们走向了幸福的土地。你梦想嫦娥,那你奔月去吧。你梦想夸父,那你逐日去吧,你梦想但丁,那你去寻找贝雅特里齐吧!我想,即使我是一匹拐脚的小马,若是每天高声唱出自己的梦想,快乐地奔跑在原野上,我也能遇到自己的伯乐,在自己创造的天地间奔为千里马!
说与做 作文(4)
说与做风起了,它不说,只留下一段清爽;雨来了,它不说,只抛下一股清甜;鸟飞过,它不说,只将印记铭于自己心间。父亲是个少言寡语的人,从小到大,他那高大的背影,总是寂寞地笼罩着我,久久又安然地沉默着。上了初中,像离家的雏鸟,我开始了住校的生活。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父亲一次次以相同的路线,相同的姿态,相同的告别,送我去车站。改变的,只有坐在车中愈行愈速,不断长大的我,和渐行渐远,逐渐老去的父亲的背影。我们,像被生活拉开的两条平行线。我有时也会为此感伤。又是一周回家的日子,我快乐地与妈妈谈论着班中的趣事,谈论着想买本卡夫卡的书,却终究没有找到的烦恼。父亲呢,只是坐在远处,好像思忖什么,时不时一抹笑意挂在嘴角。下一周,我回来了。收一收疲倦,回到房间,桌面上,静静躺着那本,被我近乎遗忘的没有寻到的卡夫卡。我想,母亲真是贴心又仔细。晚饭,依旧是母亲谈笑风生,父亲安静地微笑,我感到了一本书的重量与温暖。七天如水般流过,我又来到了熟悉的小屋。书桌上,一盒新耳机静静地等待着我。这是怎么回事?想了许久,才想起上周跟妈提过旧耳机寿终正寝的事。我开心极了,蹦蹦跳跳地跃于母亲面前。母亲却只是淡然一笑,摇摇头:“不是我买的,我没有那么细心啊。”这时,从屋外走来的父亲,垂着眼帘??从那时起,书桌成了藏宝地,在我受伤或渴望时,递上我最需要的,那一份无声的温暖。爸爸,对不起。那么多年,你不说,你在听我说,听你小小的女儿的傻笑着说着自己的愿望;你只做,你为我做,用你沉默的肩膀承载着我所有的天空。你总是偷偷地,又寂寞地为我种下一朵朵百合。我高昂地扬着头,浑然不知,爸爸,对不起,理解那不说的心情,竟用了我十八年。风起了,它不说,留下清爽;雨来了,它不说,抛下清甜。父亲呢,他不说,等待着高傲的女儿,低下头,看那遍野的百合,从过去流向现在,从现在曼延到未来,用悔恨又感恩的泪,浇灌那心的苗圃。说,可以叫爱。做,可以叫爱。不说,只做,叫做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