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教学(1)
花了两节课时间和学生一起探讨了“作文的文体”这个话题,时间的安排还是不够的。我这两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作文的文体不是习惯认为的只有四种,文体是文章的形式,凡印有文字可以传播的表达形式,都可以被采用来进行创造。通过引导,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是有很多疑惑的。特别是讲到写作文虽然“文体不限”,但是也要“符合文体要求”,很多学生难以理解,通过对四大文体比较,他们才开始有所领悟。在讲“符合生活情理和逻辑”这个要求上,他们刚开始多半是满头雾水,究其原因是很多学生平时写作文是无病呻吟式的编造,文章当为“缘事而发”的道理学生没能深入体会。结合文体要求来讲解写作文不仅要内容真实,而且形式也要真实。不管学生是采用“创新”的或者“另类”的文体,还是传统的文体,都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
当然,要学生很快把握文体的知识,很好地用在写作上,那是不可能的。应该在熟悉“符合文体要求”下进行写作。在“文体自选”的情况下,学生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地首选最基础、最基本的文体,而且一定要有文体意识,写记叙文就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就要像议论文。“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没有充分的把握,不要轻易尝试所谓“创新”的、“另类”的文体,特别不要玩那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游戏文字。
作文 教学(2)
“提起作文头就疼”这是同学们的口头禅,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那么,作为三年级语文老师应当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呢?
我本着追求快乐作文的本意,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摆脱畏惧作文、感觉“没有东西可写”的困境。我设计了一节游戏作文课。
一、玩玩、说说、写写轻松又实在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想让学生认真写作,喜欢写作,还应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游戏作文是最富有情感性的创造活动,在课堂上我挤出时间让学生尽情地“玩”,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创造协作心境是大有益处的。在游戏过程中,我把游戏分成三个部分,就是想让学生能够边看、边玩、边议、边说。在每一个部分开始或结束时都让学生谈体会,说看到的、听到的、有意思的事。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发言,写起作文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二、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
在游戏作文课中,玩玩、说说、写写是紧密联系,相互相成的。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注重玩的过程,而没有注重用合适的语言把玩游戏时,自己或同学的神态、动作、语言说清楚,那样写出来的作文照样也不会生动。所以,在课堂上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遇到表达好的学生及时鼓励,给其他同学以榜样作用。如:“你的口才真好,把你的同学逗笑的动作说得逼真极了。”或及时引导表达不具体的学生:“他们玩游戏的姿势是怎样的?能形容一下吗?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才把你逗笑呢?”等等。在课堂上我还展示学生的习作,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各方面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在尽情游戏、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这样学生就能创作出优秀的游戏作文。
在玩玩、说说、写写作文课之后,我准备继续将“画画、说说、写写”、“做做、说说、写写”、“读读、演演、写写”等各种活泼、有趣的形式请进我们的作文课堂,让学生越来越喜爱作文课堂,越来越喜爱作文。
作文 教学(3)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1
10月14日在浯溪三中举行了“国培计划“祁阳县初中语文乡村教师工作坊C546项目第二次线下培训,这次培训的重点是作文教授教养。此次培训听了吴春来《在情景中细描人物》作文示范课及作文讲座《作文教授教养的五五法则》,受益匪浅。教师要解决学生的厌烦写作的心理,首先要从自己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出色。要努力当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爱好。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作文教授教养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老师坚持与学生同题写作,同等研讨,共同修改。也许教师的这种做法会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实在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糊口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需要有独到的思惟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熟悉,就会彻底打消畏难、厌烦心理。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决心信念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决心信念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我相信榜样的气力是无限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作文教授教养中,我们相信只要在教授教养中多去反思,探讨,我相信写作之花一定会让我们撷取。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2
作文教授教养历来是语文教授教养的一半壁河山”。顺应教授教养改革的步伐,高中作文教授教养对素质教育特别是立异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决心信念,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中学语文教授教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有必要对之进行一番考察,从而匡正除谬,使我们的作文教授教养走上正轨,并取得最大效果。
一、当前高中作文教授教养的现状
1.作文观念:抒写情感,见证生命。许多人以为,作文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生命体验。糊口感悟的一种外化”,有“‘生命倾诉’的特点,是学生生命流动的一种需要”。①中学生作文应“以对生存意义的揭示去唤醒人类的灵魂,去洞见遮蔽的糊口底蕴”。②因此,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触感染,写出自己的性情,吐露自己真实的心声,或者如一篇谈“新概念作文”的文章标题问题所言“写那想的,想那新的”③。
2.教授教养目的: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平时的作文教授教养,就是让学生每次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可以对全班朗读,也可以拿出去发表。每一次作文,教师又都但愿学生能够立异,能够写出一般人不能写或没有写出的内收留。
3.作文备课:既无计划也无教案。多数教师只在写教授教养计划时点明安排几回作文,而在详细落实过程中又不写作文教案。不仅没有教案,而且每一次作文在整个作文教授教养中的作用是什么,都不甚清晰,也不予考虑。
4.进行方式:就是“写”。作文课几乎都是教师布置标题问题学生去写。不放心的教师会对作文题作一些简朴的解释或提示,说明一些要求。作文一般在课堂长进行,安排在课外的多因课文教授教养时间紧而不得已而为之。5.作文标题问题:话题作文一统天下。跟着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作文教授教养无论平时仍是考试便一股脑地采用活题作文标题问题,仿佛不如斯就不能遇上时髦跟上高考。话题作文从高中延伸到了初中,甚至连小学也在实行话题作文教授教养了。
6.作文批改:选优说劣。优秀作文一般会在全班朗读,教师简朴总结其长处所在。对于较差的作文,多是总体评价其不足,详细到一篇较差的作文,则是多鼓励少批评。本来每次作文都有各自的练习目的和要求,但假如学生未按目的要求作文,而是独出机杼地写了一篇可读的文章,教师也会以为这是本次作文中的优秀篇章。这就即是写什么都可以,写歪了,还会被以为是立异呢。
7.教授教养效果:效果堪忧,能力不高。有教师指出:“中学生对作文所持的消极立场和低下的写作能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学作文的结果是令人遗憾的。”④张志公先生也曾说:“现在,学生最习惯于写抒怀披发文,别的不会。”在教授教养实际中,学生往往是这一次作文写得好,得到老师表扬,但多数时候则写不好
平时作文常受表扬的学生高考作文未必能拿一个好分数。事实上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也说不清晰。
对上述七个方面作一下总结,不难发现这样两个问题:(1)高中作文教授教养基本上是在引导“创作”,引导文学写作。跟着新世纪语文教授教养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比重的加强,作文的文学化倾向更为明显。(2)整个中学作文教授教养的过程及形式极其简朴:它的备课就是出出标题问题,上课就是让学生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
二、作文教授教养的文学化问题
高中作文教授教养的文学化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哪些因素有
1.它与社会对写作的熟悉和评价方式有关。在一般社会人士看来,作家诗人才是写作的高手,只有写诗写披发文写小说才是写作,作家诗人那样的“创作”能力才是写作能力。而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好像写专业论文那是专业人士理所当然的事,那只是证实你的专业水平高,并非是写作能力高。
2.它与教师把作文的内收留定位于抒写心灵有关。在许多教师看来,“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惟感情的流露、渲泄,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名家要求作文时要“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写作中拥有绝对的选择权力,写自己想写的内收留,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以我手写我心”。这样的“自我”中央论,必然使作文教授教养重体验、感悟、表现等。这样一来,“写那想的,想那新的”的“新概念”类的立异便弥漫了中学作文教授教养,独特、怪异、体现个性的作文便成了最受青睐的。而这些恰是文学创作的特质。中学作文教授教养就这样不自觉地钻进了文学的圈内。
3.它与教师把作文的目的定位于促进人的发展有关。许多教师以为,作文是为了健全学生人格,晋升学生思惟,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纯化学生糊口,一言以蔽之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于是无论是“作文——糊口”论者,仍是“作文——做人”论者等等,都把作文当做塑造人的手段,作文于是从一种素质一种能力变成了一种手段——文学的塑造人的手段。在这样一种思惟观念驱导下,作文不是为了去叙写学生人格思惟,而是为了去晋升学生人格思惟;不是为了去再现学生人文情怀,而是为了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不是为了去表述学生糊口,而是为了去开拓学生糊口。
4.它还与高考导向及教师对文学的偏爱偏重有关。高考的话题作文倡导学生施展个性,表现自己所体验的糊口,即使是写论说文,也要求写得具有文学味,要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实质上就是在倡导文学创作。因为高考的影响,泛博学生无不努力使自己的文章文采化文学化。而泛博教师无不“竭忠尽智”,作文教授教养几乎都是围绕文学写作来进行,办“文学社”,“写作爱好小组”,等等。
诚然,中学作文教授教养进行文学写作引导,让学生进行文学写作,这是完全必要的。但问题是,文学写作教授教养并不是中学作文教授教养的全部,甚至还应该夸大的是,文学写作教授教养并不是中学作文教授教养的主体。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从文章写作的念头来看,不过乎两个方面,一是写作的冲动与灵感,二是写作的某种实际需要。前者等于文学创作,而后者却并非文学创作,而是工作、学习、糊口中的实用型写作。
2.从社会实际需要来看,“社会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公民,他们有良好的教养和审美能力当然好,但社会不需要那么多的诗人、作家”。大多数学生将来在工作、学习、糊口中,可能极少进行文学写作,写的最多的可能仍是发言稿、实验讲演、法律文书、调查讲演、学术论文等等一类文章。
3.从作文教授教养的目的来看,其目的不是培养作家、诗人,作文教授教养也没有必要主动地承担这一任务,任何文学才子都不可能依赖中学作文教授教养来产生。极少数写诗歌、披发文、小说的学生,大概也不是中学作文教授教养的结果。当了作家、诗人的人也并不感谢中学作文教授教养。
4.从国外中学作文教授教养的情况来看,像德国、日本、美国等,他们的作文教授教养大都以社会实用为目的,立足于学生进入社会实际的需要。如日本写作教材中设“书信和日记”、“糊口和意见”。“实验讲演”、“调查讲演”、“研究讲演”等作文题,实用性的特点明显。
着眼于实用,着眼于学生未来工作、学习、糊口需要的作文教授教养,才是健全的作文教授教养。高中作文教授教养,可以让一些学生尽显文学才华,但不能让一个学生缺失实用写作能力。
三、作文教授教养过程的简朴化问题
首先,单一化的“写”及其每次作文都要求写出优秀作文的教授教养形式,使作文教授教养缺失了练习过程。这样的作文教授教养客观上一开始就把学生当作具备写作能力的人,而省去教师科学有序的作文指导,省去学生“创作”出优秀作品之前的较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这样,就必然把多写(也即多创作)等同于练习或达成能力的手段,把结果等同于过程
而“写”的时间和“写”的量又没有一个科学的划定,什么时间写仅凭教师的工作缓急或爱好去决定,写多少就全凭教师的“经验”或“感觉”去决定。中学作文教授教养就这样变得无比简朴和随意。
其次,“多读多写”的“感悟”“得意”式的传统方法论,严峻阻碍了作文教授教养的科学化进程。直到今天,人们还津津乐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悟得”方法,还沉醉在“功到天然成”的超然境界。作文教授教养既无学科体系,也无科学的练习体系,除了一味地“写”,也就别无他路了,也就显得无比的茫然和盲目。
再次,因为文学化倾向的影响,一些人夸大写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再写”,这使得作文教授教养研究抛却了对“没有写作冲动也要写”的探索与练习。我们知道,写作并非都是因冲动而生,并非都是有感而发。好比领导要求你写一篇发言稿,或工作总结,或进步前辈人物的事迹材料等等。朱光潜先生曾说:“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偶成’者触兴而发,随时口占;‘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作诗。”“‘偶成’的作品全凭作者自己兴奋,迫他写作的只有情思需要表现的一个内心冲动,不假外力。‘赋得’的作品大半起于外力催促,或者要知足一种实用的需要,如宣传、应酬、求名谋利、训练技巧之类。”由此可看出,“偶成”当是因“冲动”而生,但“赋得”却不是因“冲动”而生,恰正是写不出来也要硬写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状态。又如唐人的“吟安一个字,捻中断数茎须”显然也是“硬写”。中学作文教授教养在这些方面却一直弃之不顾,因此也就不可能作出有意义的深入的探索。
可见,中学作文教授教养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教授教养,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有效的练习。
四、新的思索
从以上情况看来,当今中学作文教授教养已经严峻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担当起全面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特别是适应未来工作、学习、糊口需要的作文能力的任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作文教授教养进行新的思索。
1.必需把中学作文作为一个学科来看待,它是与中学数学、外语等学科相并列的一门基础学科,甚至是应该从语文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的科学有序的内收留体系,有自己明确的教授教养目的和要求,用以来完成教授教养大纲所划定的教授教养任务,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糊口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2.必需明确作文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能力,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来达成,这就需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练习体系,这种练习体系还应该具有可操纵性,能为泛博教师所采用。
3.要有严密的教授教养计划,必需明确学生在中学各学段及整个中学阶段应达到的写作水平或写作能力。教师的上课及学生的练习应体现出渐进性,并且要考虑每一个作文单元在整个作文教授教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要考虑每一次练习是为了达成何种能力。
4.要改革高考只考话题作文的局面,努力探索真正能检测学生作文能力的考试方式。平时的教授教养,作文最好单独设科教授教养、设科考试,这样作文就不限于只是一道写作大题,它还应有其他方面的作文学科考试题,以便全面地检测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打下基础,特别是理科学生,他们几乎只在中学学习写作。可见,中学作文教授教养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泛博语文教师及其写作教授教养专家对当今中学作文教授教养进行新的探索,为作文教授教养做出崭新的贡献。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3
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领导自己的教授教养,以便更有效地进步课堂教授教养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需思考的现实问题。
我根据名师的经验和专家讲演的思惟去年在初一尝试了“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也初步培育了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自学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更谈不上学习的爱好了。我们语文学科的博杂更决议了爱好、兴趣及习惯的重要性,摆在眼前的等于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师命题,提出要求,学生思索成文,批改收交”学生被动接受的局势,有时毫无爱好可言,书写起来更谈不上真情流露,相关的批改反馈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也较差,这种被动消极的作文课我思索了好久决议尝试一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开学的三周内,()先在12班进行了试验,现把初步的思路简略先容:
周四的作文课,一变态态,先剖析了上次学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的。针对上次对动静事实的叙述交待不清,而提出“公道交代清记叙的要素,交待明确一件事”的总体要求。
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拟题并简略说说构思,组长示意,老师计时。
静思独立,老师察看各小组的情况。
成文后,组长示意可以写读书笔记。
同一完成后,合作批改。
第一步: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重要内收留,概括大意。
第二步:再交换挑毛病,指不足(好比错别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声读文,动情精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触感染,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
最后,交换心得。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苗甜甜)根据各小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陷,并概括不足(共性的东西),思索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的。
经由这样一改动,学生的作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位同窗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6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成,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情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进步,小组之间的凝结力、向心力增强。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4
第六次作文是写小制作,在指导学生习作前对孩子们上好它真的不报多大但愿,作文教授教养反思。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似乎疏于动手,只在科学课上做过一次“风向标”,因为是课后完成,班级孩子没有几个做的,科学老师为此还批评了他们。再就是前两天在科学课上老师和他们为了研究声音,一起做了一个“土电话”。
这样一个动手实践后的作文,他们能完成好吗?我在心里反问自己。但无论如何作文指导课是要上的。记得那天上作文指导课时,我也并没有向往常是的指导很细致,只是让三四个同学说了说,你打算做什么?接着我就讲了一下本次作文的提纲。分四段,第一段写为什么做这个小制作,第二段写预备工作,第三段重点写制作过程,最后写心情或劳动感言。
在写的时候一定要鉴戒《捞铁牛》一课的写法,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不到二十分钟就讲完了,害怕限制他们思路,也防止班级孩子都写一样的作文,这次我连范文都没有读。第二天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内收留固然是五花八门:有做贺卡的,有用饮料瓶做东西的,有写做小秤的(这是我在课堂上提醒他们的假如不会做什么,就让家长和你一起做小秤,由于我们小时候都会做),有写做风向标的,有写做土电话的,有写做伸缩苍蝇拍的,教育论文《作文教授教养反思》。孩子们都把预备工作交代的很细,制作过程写得也很不错。没细致指导的作文居然也很成功,我窃喜。班中除了几个学生的作文要改,其余的只是个别语句不是很通顺,所以第二天我们就上作文本了。当天我就把第六次作文批完了。
我就在想为什么孩子们的这次作文在我没有报多大但愿的时候,却完成的这样的好。他们的当真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们在讲这一单元的文章时,尤其是讲《捞铁牛》文章时,我重点讲了预备工作的四部,并让学生讨论的为什么这四部不能调换的理由。在接下来的第四段学生时又让学生用因果联系关系词语,说了当沙子减少时,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
正由于把课文这个例子讲好了,所以孩子们在作文时就天然而然的仿照这个例子了,原来枢纽是在这里呀。表面上看这次作文指导课只有一点时间,没有细致展开,但因在本单元学文时教师正视,所以单元学生学习效果就好。原来语文课文之间,尤其时文章和习作之间也有这样的联系呀。今天在我和孩子们身上终于得到很好的验证了。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5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教授教养的新人,经由一年的实践教授教养之后,我深切地感触感染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的压力。心理学以为老师的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关注学生”,处于成长的第一阶段,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做一名好的甚至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艰辛,固然在这一年的教育教授教养工作中学到了良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经验,同时也让所学的一些教授教养理论得以实现,但在教授教养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应提出来以供以后的教授教养设计参考,现就作文教授教养方面的缺口陈述出来,作一个简朴的作文教授教养反思。为以后的作文教授教养更上一个台阶做一个反面事例,从而鼓动自己更加努力地进行作文教授教养方面的学习钻研,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学生,让他们从心底感触感染到作文的乐趣,进而晋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 作文教授教养计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缺少自己的熟悉。
有人提出“写作能力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文教授教养必需立足于实际,制订一个翔实的计划,以便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这个计划应包括整个初中阶段作文教授教养的全程练习目标,包括每个学期的阶段目标以及每堂作文课的练习重点和要求。”但提到作文不仅学生头疼,老师也一样的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这是一个事实也是语文教授教养的瓶颈,所以良多老师对作文教授教养没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设想规划。
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一学年里,我对作文教授教养的计划可以说极为粗拙。
1、内收留及时间安排缺少系统的科学的构想:十二个单元的作文基本以课本的综合性学习及学生学业质量的作文提供为尺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及他们的需求;上学期坚持每周一个周记,都是以作文形式的要求来让学生训练,周记内收留具有不确定性;没有切当的上作文课的时间安排,往往“随遇而安”,缺少了学期的计划性。
2、作文教授教养缺少自己的见解熟悉,缺少教师自己的构想,教师教授教养应该先将教材吃透,但我对作文教授教养的理解非常肤浅,没有宏观的丰硕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也没有丰硕的实践经验作引导,这样很收留易将作文教授教养引入一个误区:不知如何教导作文。
二、 作文教授教养流动缺乏糊口性、情感性,缺少学生的体验。
对于作文教授教养有教师以为培养其悟性长短常有必要的,“糊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糊口这位老师给人的教育从来都不是滔滔不绝的说教和明白无误的结论,而是暗示。所谓悟性就是意会和接受糊口暗示的能力。我让学生在糊口笔记中写糊口启示,要求他们:从日常的普通现象悟出糊口的哲理;从多彩的天然现象联想到纷繁的社会糊口。”由此可见让学生感触感染糊口对于他们的写作至关重要。
良多成功优秀的教师我往往能捉住每个糊口的细节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他们经常组织学生校外游览、校外实践。反思我的整个作文教授教养过程,没有组织任何一次的与糊口与社会与天然近间隔接触的流动,教授教养从来都是课堂黑板,缺少了灵动性显得死板枯燥,将学生与糊口隔开,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哀,他们往往“惜墨如金”殊不知就是缺少对糊口的体验,缺少对糊口的接触机会,缺少了一个个鲜活的糊口素材,假如将他们带入大天然,春游黑龙滩、夏游飞泉山、秋游天梯、冬赏金马河,他们定会游刃有余。
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写作尤为重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点不假。“体验式作文教授教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天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熟悉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正确表达思惟感情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施展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反思我的整个作文教授教养,情景激发做得太少,对他们的熏陶也太少,这对他们写作限制极大。
三、 作文评改缺乏灵活性、多变性,缺少学生与老师的对话,缺少学生的介入。
“作文讲评课是作文教授教养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作文教授教养的要求,对批改中发现的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在作文教授教养的全过程中,它具有继往开来的作用,既是对前一次作文的总结,又是对后一次作文的指导。”处理好评改,对学生的作文能力进步很有匡助。运用好方法也是一大重点。评改方式灵活多变,主要有教师评改、学生自评、学生他评、学生间相互评改、师生一起课堂评改。
纵观我的评改方式主要以教师仔细批阅为主,通过作文本评语指导学生的作文。其间我还采用了学生间相互评改,给同学三点以上的评价、给中考优秀作文评价,可以捉住任何角度的方式,固然他们在课堂积极性很高,有良多同学妙语如珠,掌声不中断,博得其他人的强烈热闹赞赏,但仍旧未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写作浓厚的爱好。有些学生仍然表现出惧怕厌恶作文的心理。可见我的整个作文教授教养处于蛮荒时代,想要冲破阻碍但又余力不足。
反思这一年的作文教授教养,确有良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以后将从这些方面缺点入手,进一步晋升自己的教授教养能力:
1、 晋升自己的关于作文教授教养方面的理论知识,多鉴戒有经验老师的教授教养方式,活学活用。
2、 如果体验式作文教授教养的行业,让学生从糊口中去真实地感触感染作文的快乐,进步积极性,主动性。
3、 评改方式灵活多样,应多思索怎样运用到课堂,让学生从自身的实际情况一步一步晋升作文水平。
4、 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教授教养计划对上好作文课起着重大的作用,未雨绸缪是必要的。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6
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授教养,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老师讲授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领着学生操纵,为学生示范;家长辅导习作,求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汇编,却也只是徒劳无功。真可谓谈“作文”色变,作文难就成了“历史性”问题。当然也有入门的学生,他们却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可是,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在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下,有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的时间吗?
新课标的颁布,为我们送来了缕缕“东风”,为习作教改注入了活力,为习作教授教养翻开了新篇章。我们一定要捉住时机,相机点拨,灵活引导,激发念头,以情造文,让学生重新体验习作的乐趣。
一、丰硕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习作离不开糊口,丰硕多彩的学习糊口是学生习作选材的重要源泉。在习作教授教养中,课堂上,我不是指导学生应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而是安排学生先观察自己四周的一切,草木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让学生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通过如诗如画的大天然熏陶他们热爱大天然、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操,从而树立敢写的决心信念。然后,我又横向拓宽,放低要求,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引导他们在丰硕的习作源泉里对号入座,产生生动直观的形象。有纵有横,翦灭学生怕作文的暗影,使学生放开四肢举动敢写。
如,我在教写《我的校园》一文时,我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找好角度,然后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从外到内地让他们参观校园,这样,学生心中对校园就有了比较清楚的印象,写起来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二、激发创作念头,让学生想写。
习作是一项具定创造性的功课,必需激发学生主动介入的欲望,才能有所成效。俗话说的好,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好的创作欲望,从而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
教授教养中我努力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儿微小的提高,如一词、一句,都及时给予鼓励。一旦发现习作中的毛病,并不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研讨交流,让学生弄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怎样该好。让学生的热情也能水涨船高。在要求不中断进步的情况下,我又给学生增加“营养”,专心评改,鼓励学生自读自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改作文,从而让学生自愿地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如,教《一件难忘的事》时,我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难忘事,然后相机点拨,鼓励学生把刚说的写下来,自读自赏,动手动脑互评习作。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好,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闪光,从而让学生想写。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7
通过上这节写作课,我感到习作指导课要取得成功,教师在教授教养设计中必需全面考虑到各种教授教养因素,才能产生好的教授教养效果。这节课中我觉得有几点做的比较到位
首先,在这节课,我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小鸭子图片,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爱好,学生积极发言。并教给学生写作方法,让学生有规律可循。
其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动物,那就是从头写到脚,先写小动物的头、身子、四肢和尾。在指名让学生完整的说小鸭子的可爱样子时,学生领会的非常好,综合了前面几个同学的长处,一下子捉住了小兔子的特点,并概括出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第三,糊口习性方面的特点指导细致到位,让学生知道从哪入手。教师出示下水文对学生是一种激励。
第四,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修改有助于让孩子将作文写得更生动。让学生们拿出笔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形状,学生基本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的比较详细,能把小动物可爱的样子逐一呈现出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在一些小的细节处理上不够公道,例如我问学生谁能完整的把小鸭子可爱的样子说说,我应该找几个好的孩子说一说,这样效果会更好。
2.教师语言组织比较琐碎,不够精炼,需要进一步改进进步,预设环节少,以至于有点前紧后松的感觉。
3.本单元的习作应该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
4.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去写。
5.教师多用一点心思,就能创造出不同的课堂。
我会在今后的教授教养中不中断地改进自己的不足,不中断地进步自己。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8
当埃及神庙古迹上的“丁锦昊到此一游”的中国式涂鸦、中学生校服涂画现象调查、农夫工坐公交车等等时评类文章的写作摆在我们高三学生眼前时,我们不禁感叹,近年这种高考作文中的“时评体”引发的师生热议与拍砖,的确不亚于当下的社会热门、焦点。君不见微信中的“孩子他妈哭了,由于恶心死了!”等戏言吗!但无论如何,对于高中生写作而言,我们必需明白,一种直击社会热门新闻话题的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和写作,我们必需面对;一种充分体现公民意识、彰显大语文教授教养理念、洋溢强烈时代责任感的时评体作文模式,我们必需把握。今年高三的学生,面对高考可能泛起的时评体写作,无从下手者众多,教师的写作教授教养陷入瓶颈状态,而高考时间步步迫临,但愿短时间内晋升时评体写作能力的愿望愈加强烈,可作文能力的晋升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即可达成的。我不禁反思,为何会如斯被动?
时评类文章,也叫时势评论,是一种对时势进行评论的文章。它往以社会糊口中的种种现象作为评论的对象,上至国家大事,小到常人琐事,都可以有感而发,作出评论。既可对进步前辈的新生的事物赞颂、褒扬,也可对落后丑恶现象批评、拷打,还可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阐发某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道理。正由于时评类文章革故鼎新,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观点光鲜,嬉笑怒骂,语言辛辣,讲出了老庶民的心里话,所以深受读者喜爱。作为中学生,学写时评,不仅能开阔眼界,练习语言表达能力,进步思辨能力,还能积累素材,为今后写好论说文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也设置了时评两篇,先容时评写作,让学生了解时评的有关体裁知识,加深对时评的熟悉。
可已经是高三的学生了,时评写作却仍存在许多盲区与误区。为什么会这样?
我反思的结果是:
第一、长久以来,我们的学生陷入在封锁的学习环境之中,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被动学习,被动写作,哪谈得上关注糊口,关注社会,思索人生。
第二、之前的作文教授教养尤其是论说文教授教养存在功利主义思惟,高考考什么,平时作文教授教养就教什么,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规范教条死板,师生均只重写作技巧,写作成了纯技巧性的练习,而忽略了学生对糊口的思索与感悟,学生没有自我的真情实感,无病呻吟,空发议论,套作连连。
如何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呢?
我以为高中作文教授教养应该强化六大“意识”:
(一)强化计划意识。
学校现行作文教授教养的弊端,就是作文的无序化。教师随意出题,学生盲目写作。教师往往由于缺乏计划性而对每次作文练习的目标不太明确,每次练习针对教授教养大纲的哪一点,要达到何种练习效果,学生昏昏,教师也未必了然。对每学期的作文练习不能做到统筹安排、全面计划、循序渐进。所以每次作文只能提出既全面又恍惚的要求:从主旨、材料到语言、结构,面面俱到又无主次之分,分披发了学生可能集中在重点、突破点上的留意力,使学生顾此失彼,茫然不知所措,作文练习处于无序状态,结果只能是收效甚微。日复一日,长期低层次机械性的写作练习,严峻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进步。
“语文教授教养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要求制定符合学生由易而难的认知规律、合乎科学的练习序列。作文练习也应当有并且可以有科学的方法,有一个
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作文教授教养的“序”首先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进步过程。基于整体目标,在每次作文中都应该有重点的练习一二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作文练习在能力方面有所进步,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教下去,学下去,写下去,才可能有好的效果。”
科学的高中作文练习序列应具备“三定”:(1)定向。即高中三年有明确的总目标,每学年有阶段目标、每学期都有总体布局、每一次练习都有详细练习内收留。(2)定体。重点练习记叙文和论说文。(3)定等级。练习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例如,高三年级的作文练习可以遵循以下的思路进行:
高三第一学期 着重审题能力(记叙文、论说文)的培养和写作基本素材的积累,重点练习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强化体裁规范和试卷规范练习,穿插拟题、扣题和思路结构等的技法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达到基础等级。
高三第二学期 着重就作文的发展等级进行练习,详细分为: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意。重点是新材料作文练习,适当穿插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优点,确定某一体裁进行强化练习,力图通过练习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立异等级。
(二)强化过程意识。
1、正视写前审题意识。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符合标题问题的“划定性”,即指标题问题划定的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至标题、字数,等等。要审出标题问题中蕴含的深层意义,不仅要了解标题问题是什么,还要思索作甚作文题中最枢纽的那个“题眼”,然后进行构思,调用素材。
2、强化主体介入意识。
(1)、培养爱好,激发欲望。脱离主体的客观实际的任何作文要乞降作法,必然带来学生爱好的丧失和畏难情绪的产生。这种情况下的作文课上,只要老师一布置作文题,学生都是哎声叹气,满脸的发烦和无奈。为此,在作文教授教养中我们必需首先树立起牢固的主体意识。必需清醒地熟悉到,老师头脑里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写”而是“人”,老师在设计作文教授教养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详细的作法是,首先,当真细致地分析主体的客观现状,摸清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其次,鼓励学生讲真话,让他们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实际设法主意,尽管有时学生的设法主意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有时甚至是不合错误的,但老师也应该以同等的身份去交流,去引导,而不是以老师的身份去评判。这样尊重主体实际的做法,既促进了学生说话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2)、互改互评,百家争鸣。 传统的作文教授教养,学生写,老师改;学生应付,教师忙碌;费时费力,劳而无功。教授教养中,我们可以尝试把学生从被批评的被动牢笼中解放出来。每次学生作文结束之后,都可以根据练习目的提出详细的评改目标。再引导学生自改、互改,并建立互助组。评改时,先让作者朗诵习作,谈自己的构思;再听取其他成员对自己文章的评改意见,作者本人也可以针对别人的意见谈看法,表明写作的意图。最后将有代表性的习作交给老师批阅,教师再选取典型的作品在班上组织学生评改,以点带面,提供示范。这样,学生各抒己见,除了寻找别人的成功之处学习鉴戒外,还可以挑出别人习作中值得修改的地方,大家思维活跃,积极介入,真正成了作文评改的主人,而不是消极应付,被
动听从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自由作文,放胆表现。糊口是复杂多样的,作文形式当然也不能刻板划一:可以书面作文,也可以口头作文;既有划定作文,又有自由作文。课前三两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或叙事或抒怀,或奇闻逸事,或名言佳句。作文后讲评课,让学生上台朗读:或片断或全文,台下“评头论足”,各抒己见。总之,把学生看作写作的主体,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之精心构思,天然表达。
(三)强化积累意识。
首先要丰硕糊口积累。这有多种途径,好比留意观察四周的人、事、物,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流动,与同学、亲友交往等,把那些有闪光点、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要及时地记下来;到临考前,翻出来顿一番,记住一些典型的事件及细节。强化素材积累,多阅读课外读物,常咀时文精髓,在多阅读的同时,还应建立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手册。这个手册要分门别类,有作文题,构思路数、文章概要和写作资料等。所积累的材料要留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正确,三要记牢。要夸大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材料越充足,写作就越有底。
(四)强化体裁意识。
1、记叙文的达标练习(以形象感人)要抒发真情实感。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够感染读者,而要想以情动人,最好要写自己有真切体验的内收留,并且把这种情感与文章所描写的景色、生动的细节、真切的心理刻画等结合起来,与实其实在的现实糊口结合起来。这样抒发出来的感情才可能是真切的、感人的。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需依据如下三个原则,即以“我”为中央的原则,细节真实的原则,先打动自己的原则。
2、论说文的达标练习(以理服人):①光鲜的观点②规范的开头③清楚的框架④丰硕的材料⑤深刻的思索分析能力练习。这是克服论说文写作中“以摆代论”毛病的重要保证。所谓分析,就是找联系,找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找某一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门之间的联系。例如,“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普遍和个别之间的联系”“无意偶尔和必然之间的联系”等等,能够把这些联系找充足,就是说理充分;能够找到最本质的联系,就是说理深刻。
3、披发文的达标练习(以情动人)。披发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 中的 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文体。写真实的“我”是披发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作者在披发文中的形象比较显著,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光鲜。披发文的特征是“形披发神聚”:感情体验就是“不披发的神”,而人与事等细节则是“披发”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总之,不管选择什么体裁要树立两种意识:树立写自己的知情意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意识,树立再现人生的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意识。
总之,作文的练习备考应该抓基础知识的积累,如素材、体裁知识的积累;抓基本能力练习,如审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而这一切终极回归到抓思维练习,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广度与宽度、思维的严谨性、思维的立异性等,唯如斯,方能终极进步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并终极让学生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9
语文能力是糊口、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晰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授教养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把握三种体裁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划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详细到实施作文教授教养,教师往往一口难言,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教师难教、难改;学生难学、难写。作文教授教养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于教材。首先,写作知识和练习点披发见于阅读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段等基础单项练习和梯度性的作文练习。整体上显著的现出重读轻写,写作依附于阅读的情况。第二方面,课本上的写作知识先容简约,作文练习点分布零披发,点与点间联系松散、衔接不强;缺乏详细的作文教例、教参、教案等工具书。第三方面,写作练习量少。
困境之二:源于教师。教师苦于手中无作文教材,仅凭单元之后 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教授教养是远远不够的。造成教师作文课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授教养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只将作文标题问题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完成。这样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授教养,知识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授教养的预期目的。
困境之三:源于学生。大部门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农村学生糊口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糊口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把握各种体裁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熟悉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驶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是农村学生作文“三大难”问题,其中天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
总之,面对种种境况,农村中学作文教授教养确实陷于重重困境之中。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问题,这是语文教师务必面对和肩负反思的职责。要从反思中寻求出路,要勇于重视上述陷我们于困境的种种问题,针对问题,寻求对策。
作文教授教养反思10
这学期,我担任了初三语文教授教养工作。该班为普通班,大部门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除了极少数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爱好的学生之外,我发现,我无论做多少作文练习,给了学生多少作文的指导,对学生的作文做多精细的批改,学生的审题技巧、构思以及文笔仍是没有多大的起色。直到现在,有些学生仍是持“作文作文,就是‘作’出来的文章”这样一种观念去写作,有时候,他们甚至捧一两部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到上面去抄一篇上交完事。很显著,我们一直以来的作文教授教养思路根本没有切实进步学生作文水平。有的学生甚至根本抄都懒得去抄,让他交作文他就不交。
所以,我对我们初三普通班的整个作文教授教养思路进行了一点儿反思:
首先,必需让学生充分熟悉到写作文的重要性。
对于语文,作文分数比例是让人不敢忽视的,在150分的总分中作文就占了1/3甚至更多,这是一个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写作教授教养真可谓是语文学科教授教养的“半壁山河”。尤其对于普通班的学生,就算他们的基础和阅读比较差,但是却不会影响他们在作文方面拿多一些分数。因此,在语文教授教养中,不光我们语文教师要正视作文教授教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根本上熟悉到作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知道你基础再差都要去写作文,特别是在考试中,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作文写得差就胡乱完成甚至不写。
其次,培养学生观察糊口、体验糊口的能力。
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那就是现在糊口,我们只有在仔细观察现实糊口,从糊口实际出发,对现实糊口进行思索,才能做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设法主意。因此,在作文教授教养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熟悉现实糊口,让他们体验糊口,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
写作是“源于糊口而又高于糊口”的,糊口是写作的源泉。许多学生写作文,往往缺乏真情表现,语言干巴巴的,情思不见影。其原因就是学生手头缺少素材,没有“真事”,缺乏“发现”。素材在哪里?实在,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丰硕多彩的糊口里。只要留心糊口,就会发现糊口中有许多值得写得素材。糊口中的题材来源有:一是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真实地记实下来,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二是关注事实新闻,国家大事等。如,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通过看新闻或者报纸,及时了解灾区动向,学生可以写日记、写感想,给灾区儿童写信等;5月30日奥运火把传递到达宜昌,学生可以写观后感;20xx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可以给喜欢的奥运健儿写信;三是自己做的事和学校组织的流动,及时记下来,如为汶川班级组织的捐款流动、学校组织的义卖流动、“迎奥运,讲礼节”流动、紧急疏披发演习等,这些都是学生亲自经历的事,只要留心,写作素材无处不在。
可见,引导学生留心糊口,观察糊口,从糊口中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充分熟悉现实糊口,让他们体验糊口,不但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自己的笔墨描绘下来。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多引导学生去介入社会流动,仔细观察,当真寻找其中的素材,那么他们的习作一定会绚烂多彩。
第三,避免面面俱到。
在以前的作文练习中,我们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在体裁、立意、谋篇到谴词造句做到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于600字。但是,这样的要求却并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由于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的一篇作文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且,因为一次作文花费的时间多,而语文又不能仅上写作课,写作的次数很有限,每学期仅六至八次作文,练习重点又不凸起,学生的写作能力天然难以进步。并且,每次作文要求面面俱到,学生很难取得成功,受到老师的表扬。长此以往,在多次失败的打击下,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甚至对抗的心理。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又怎能写出好作文呢?因此,在作文练习中我们最好进行某一方面的练习,而不应面面俱到,但愿学生能一次性地就写出一篇上好的作文来,对普通班的学生更是如斯。
总之,写好作文的方法技巧还有良多,在这里我只是简朴地谈谈我的一些设法主意。我想,即便是普通班,只要我和全玫同学共同努力,在作文课堂上互相的提高,那么学生必然会喜欢写作的,老师也必然会喜欢教这门课程的,我们的作文课就会上得有声有色。进而进步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不久以后的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文 教学(4)
以前让学生做摘抄,仅仅只做数量上的要求,对于看那些书籍、摘录哪些内容并没有做要求。从实践来看有的学生摘抄的内容多但很杂乱,漫无目的;有的纯粹是应付老师检查,书写的极不认真。既浪费师生的时间,更主要的是没有起到我们设立这项作业的初衷。
自实行档案袋,我摒弃数量上的强性要求,引导学生可以自由创作、摘录。仅仅一个月学生的作业出现了可喜变化:不仅能设计精美图片,各项资料按类归档,还起了十分别致的名字《我的文字超市》《精彩语段时时播》《精彩加油站》……其中严晨的摘抄引起我的注意,她每次的摘抄都设计成板报形式,每次都有一个主题,比如:小不点梦工厂、生活浪花。每次板报都能围绕这一主题分成不同的版块:故事撞作文、名家范文、开心持续升级(精彩句段)等。
由此想到我们的课文都是分单元进行,每一单元都有一个专题如《中华民风民俗》《理想与信念》。我们的摘抄可不可以让孩子们围绕每一单元的主题、口语交际等栏目展开阅读、收集。
第三单元主题是关于《理想与信念》的,我让学生以“理想”为专题进行主题阅读。先收集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诗句。通过阅读、上网等途径查阅名人成功故事,体会成功源自辛勤的付出、执着。由于《为人民服务》《一夜的工作》距现在久远,我先让学生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上课时通过介绍张思德生前事迹、周总理的一生事迹简介,触动学生的内心,引发思想上的共鸣——为了自己的理想、追寻的信念而努力。
口语交际时通过制作理想卡,引导学生梳理清楚: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今后为了这一目标我应当如何做?为了加深对医生、律师、老师等职业的认识,通过书籍、调查、询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对这一职业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学生那儿也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而将其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如在毛礼锐、沈灌群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中就将其作为教学原则来解释,认为这一原则“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
作文 教学(5)
今天,本人执教了四年级一篇作文课《未来的笔》,要求同学们打开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的,弄清楚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未来要怎么改良这个缺点,所以本次习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导课上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师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的一种最好的方法。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四年级,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比如:未来的笔,他们的素材就很少,可能被现实生活中的笔给禁锢了。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因此本人在进行《未来的笔》作文指导课的时候,问到:“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你想怎么改良成未来的笔呢?”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边想象边思考,循序渐进。
我在作文课上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1、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大胆、合理。
2、语句通顺、生动。
3、能把故事写具体,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首先要让学生在互相的讨论中想到自己要变的未来的笔的样子,有点和缺点,这样的前提是要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的内心入手抓住他们可以发挥的想象,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去说变成了该事物之后自己该做哪些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事情,这样做就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变成后做了什么事”引导比较到位。目前的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没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实践活动,还缺少文化知识。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图片、故事?等各种设计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不断发现,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老师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可用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来想象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
可见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生活开拓思维,想象一个新的境界。想象性作文凭借儿童的想象展开,但儿童在想象时,情节较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和结局。所以,学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轮廓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除此之外,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我口写我心,我心写我口。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情节说出来。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思维呈互动状态。说的收获与启发也促成了写的酝酿,将积累材料与化成文字之间的梯度大大缩小。尤其是教师让学生示范说,个别说,同位说,小组说,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也是不同个体间的一种互相启发,能使学生互相影响,不断补充,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途径是很多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学生创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文 教学(6)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教学中“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本堂作文课便是以此为依据,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本次习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飞思维,大胆想象的平台。
一、设置悬念,打开思路
想象作文的教学重点首先放在打开学生的思路上,设置悬念这种技巧运用于教学的导入和片段的撰写两个环节,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渴望,产生一股强烈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时的导入把学生的胃口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好奇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悄悄地发芽,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疑问,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疑问展开想象,为想象作文的成功创造条件。在动笔写片段的环节中,设置悬念后,立刻让学生动笔续写,这样避免“人云亦云”的现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紧扣课标,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我能紧紧扣住《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努力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大胆想象和自由表达,尽量让其想象呈现多样化趋势,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使《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得到贯彻和落实。课堂上我很少限制学生的思维,鼓励孩子多说,便于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交流片段写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通顺的语句表达,用学过的细节描写方法使内容具体、生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以生为本,凸显地位
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因为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社会阅历和知识面都有限,所以,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先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话可说,不在选材上设置障碍,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想象上来,培养学生思维的丰富性、敏捷性。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活动,作者必须有充分地主动权。因此,我的一个指导原则就是,能交给学生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去做。在这次习作活动中,学生参与讨论、合作启发、构思故事、撰写片段、点评修改的时间占了整个学时的三分之二以上。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思考、交流、梳理,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作文 教学(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心小的学生,还是完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很差,不能对外来信息很好分辨、归纳和接收,直接导致说、读、写不能顺利进行。特别是习作这一板块,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想着事物的形象,口头表达也很精彩,但是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一、要浅化习作入门,让习作简单起来
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理解、体会。所以,对于语文教师,特别是教作文起步的老师来说,不要一开始就和学生讲述许多作文的理论和习作放法,这样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厌烦而有压力,丧失了对作文的兴趣。在习作入门课上,老师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可以写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你的快乐、你的烦恼、忧愁;写花、草、树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写同学之间闹矛盾、互相帮助或做的小游戏;写考试不及格或考了满分;还可以写你犯错时、被表扬后等等。这样一来,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神秘感的“作文”,就变得简单了,他们相信自己
也能写出文章来。
二、练写观察日记,积累习作素材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同样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提倡“观察教学”。通过调研,时下一些农村小学学生还不会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观察习作,更不善于发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和生活中的“美”的事物。说明一些老师还没有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没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及如何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加上农村孩子课外阅读面窄,写作时思维较定式,不灵活,所以造成在写观察习作、想象作文时无从下手。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大语文教育教学观,作文教学一定要从内容入手,让学生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己身边的事。
要解决这一问难题,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指导学生练笔,使每个学生都能练出一双锐利的眼睛,学会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使生活周围的人和物烂熟于心,出口成章。
学会观察事物,提高写作能力,从哪入门呢?那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少年儿童热情,对新生事物敏感,且充满活力,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观察到许许多多的东西,如自然景物的状态,气候的千变万化,人物的音容笑貌,社会的各种现象等,如果光观察不记录,那么很多新鲜印象,有趣的事物、生动感人的场面很快就会忘记,即使日后能回忆,也是朦胧的残缺的。
所以,时下农村小学作文入门教学,除了加大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学会读书外,教师在教导学生养成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养成练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三、在玩中学,玩中写,培养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如果对某件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兴致勃勃地去观察研究,想方设法弄明白其中的奥秘,而爱玩又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教学中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们写作十分有效,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将游戏融入到作文训练中,教学生玩中学,玩中写,写中再现玩趣,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作文是一件最轻松平常的事。这样,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再也不觉得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
四、引导学生正确地阅读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调研中发现,时下还有很多学校没能给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课外活动均被应试时间所占用,从而造成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低。殊不知只有大量的积累才能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只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写好作文。但是小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一年级可以从用词说话练起,一日一句;二年级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中高年级可以课外向学生推
荐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同时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还要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积累方法。如从网上查阅资料,收集日常生活中老人们说的一些有趣的俗语等等。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就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兴趣也就提高了。
五、做好作文评价
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他们不管写得怎样,都强烈地期待得到老师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或热情地赞扬、鼓励,或诚心地帮助、指点。可见,老师在作文评价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及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情绪和兴趣。好的评价应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应经常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设计诱发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便发展思维,改进完善学习方法。因此,老师要用赞赏的眼光去批改学生的作文,并通过评语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满足,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平衡。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发学生的作文的情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在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多积累一些素材,这样,学生对作文就不会有畏难的情绪,从无话可说变成我有话要说,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用词干巴变
成笔下生花,千篇1律变成百花齐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何为“下笔如有神”。
作文 教学(8)
一、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大胆想象,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一条重要途径
首先要弄清想象的含义,想象并非胡编滥造,想象是作者根据素材加以选择、提炼、集中而进行综合塑造形象的过程。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多年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文化生活乃至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变。加之科学文化的发展,从书籍、报刊、到电影电视……都超过了人们的直接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力。也给我们带来了宽松的生活环境,由生活的享受往精神享受迈进。这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讲,其敏感性就要更强、更浓了。实际上这时他们的理想境界,已大大超越了现实生活,他们敢于幻想、善于遐想。此时,我们只要加以引导,他们向上的求知欲就会在自己的作文中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打破束缚青少年思维活动的桎梏,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大胆想象,为写好作文铺平道路。
二、大胆想象,能使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智力,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现代教育理论也指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总趋势是:在强调打好基础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便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这里的创造潜能、创造性思维,就包含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初中语文《蚊子和狮子》一课中的练习题里,有一题要求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要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典型。又如一道命题作文: “新年运动会”,一百个学生会有一百种不同的表现方法,就是只写运动会的开幕式一瞬间的情景,也不可能照相似的反映出来。要把运动会开幕式生动地表现出来,必然要经过学生的思考、筛选,想象加工,这些固然也离不开要大胆想象了。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的文章,才能把运动会开幕的场面写充实、具体,从而使写出来的文章达到既典型又具有艺术真实的效果。所以在中学生作文中,提倡大胆想象,不仅符合大纲要求,与中学语文教材和作文教学要求一致,而且对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走进新课程,积极投入作文教学改革,也是颇为有利的。
三、大胆想象,能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
人的兴趣,与生俱来,又是终身相伴的最好老师。有了兴趣,便有了求知欲望,才会不顾困难寻寻觅觅。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求知的动力。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兴趣在人生中的重要位置。原小学语文课里的《狼和小羊》《乌鸦喝水》等文章,上了年纪的人看后都能说上几句,其原因就是这些想象充沛的故事能激起人们精神上的兴趣。我在“你最喜欢读什么书”的预测中发现:80%的学生喜欢当代反映社会生活的小品、小说,20%的学生喜欢名著、报刊。()这说明大胆想象类虚构性文学作品已被学生关注,只要我们略加指导,让学生模仿散文、小说的写法,在自己的作文中,放开手脚,大胆想象,进行一两篇想象性文章的尝试,就能激起作文的兴趣,达到提高作文写作思路的目的。
四、想象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人人皆知,作文水平是语文知识、技能的综合反映,它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写作技巧,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996年云南中考小作文“龟兔赛跑”,是根据图形的想象性作文。这样的试题区分度大,想象空间十分广阔,考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水平。也说明开始了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趋势,扭转了所谓标准化试题的泛滥,拯救了想象力日渐枯竭的局面。这无疑引起了我们教师的兴趣,深感学生作文教学中,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重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培养学生概括力和灵活思维品质,对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极为重要,而培养学生想象力,采用常用的“小题大做”“无话找话说”等手法写文章,不正是想象力和灵活思维的较好形式吗?提倡大胆想象作文,学生跳出各种历来教学界的框框套套,开拓了思路,让自己的思维如断了线的风筝,在空中自由翱翔,使人在课堂,想到的却是几万年前的猿人世界,或许是当今千变万化的大干世界,直至未来的电脑时代,这样能有力地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自己的丰富联想、辩思,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利用已知去遐想、推测,温故而知新,客观、全面、本质地分析、研究事物的本质矛盾,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自己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提倡大胆想象,是对学生作文思考独特性的极好训练
凡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在作文中总是能独出心裁,别具一格。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就是培养他们能独立、求异和新颖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够自觉地从特定条件出发,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给定的信息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2001年地区教委举行“新世纪的我”的作文竞赛,我班一个获二等奖的学生以独特之见写了自已是新世纪一个综合公司的总裁。文中写道:“技术员左手一按,废料、垃圾潮水般进入大池,右手一按,上万吨化肥唱着凯歌,走进了城市、乡村、超市。”文中提出与传统习惯不相一致,常人不可思议,但又符合客观的新见解,也突出了新时代中新观念的特点。
由此可见,中学生作文教学中,提倡大胆想象,是有利无害的。怎样构筑想象的堤岸阅读也要张开想象的翅膀“空白”与语文想象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2、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3、提高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运用于写作实践中。
教学难点:提高联想与想象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交流法、示范法。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互动交流法。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秉承的做法是:不能让学生从零起点进入,课堂之前,教师的指导学习尤为关键.阅读课是这样,写作课也同样如此,为此在课前我们有“课前准备”:观看一幅长相奇特的水果蔬菜图,观看之后学生就会从不同形状的蔬菜水果中领悟出“联想”这一思维方式。
为了完成作文指导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一)创设情景,明确概念。
通过课前的图片观察,已将学生引到了“联想”概念上来了,教师顺势明确:联想就是由此物想到与此相关的另一物。并强调两个事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联想
为了让学生形象感知“联想”的概念,我将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引入话题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主场馆“鸟巢”的设计师灵感来自于何物?(鸟巢)2、“鸟巢”蕴涵了作者的什么想法?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将某一事物的外形与内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进行联想写作时,不仅要从事物外形上着手,还要与其内涵联系起来,这样的文章才具有神韵。 (板书:外形内涵神韵 )
学生对“联想”这一概念明确之后,教师接下来转为对“想象”概念的梳理,适时区分联想与想象的异同:想象是由一种事物创造出另一种事物,并且创造出的那种事物是不存在的。
(二)多角度联想与想象训练。
视觉训练:
1、 观看一段“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后说说看到了些什么?视频里出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
2、 展示郭沫若经典诗篇《天上的街市》,让学生齐读后找出诗中哪些地方在联想,哪些地方在想象?经过问题的明确,可以进一步巩固“联想”与“想象”的概念,以及在写作中应如何运用。
视听转换训练:
出示幻灯片“月下荷花图”,让学生听轻音乐《荷塘月色》,在头脑中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描绘画面后,教师出示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的一个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又如天空里的星星。”教师提问“朱自清由月夜荷塘想到哪些事物?
听觉训练:
播放音乐《赛马》,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听后说说头脑中将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生展示后,出示配有文字的赛马图片,并让学生读。
(三)课堂练笔
播放《森林狂想曲》,让学生边听边写。时间为8分钟,写完后学生展示。
(四)课堂小结
以爱因斯坦名言作结,强调想象与联想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写一篇想象类的作文,文体不限。
七、板书设计
联想与想象
观察生活
联想 善用修辞
外形 内涵
神韵
想象 贴切
作文 教学(9)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如何想象(想象要有独创性,要新奇而有趣。),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的表达出来,培养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教师范例的方法,激发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要求以及写作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作文的兴趣。
2、针对现实问题展开创造性想象,用想象来解决现实问题。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针对现实问题,激发想象欲望,用想象来解决现实问题。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师生认识。(5分钟左右)
2、唤醒思维。(5分钟左右)
师:(讲台上放一个地球仪)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谁能快速地在上面找到中国和美国?同学们看,中国在地球的这一侧,美国在地球的另一侧,我们要想从中国到美国,同学们有哪些办法
生:可以坐飞机去。可以乘轮船去。
生:可以坐汽车去。
师:可是中国与美国之间隔着这么大个太平洋,怎样坐汽车呢
(若学生回答不出,引导: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你们想怎么去就怎么去!看谁想出的办法最有创造性,最新奇最有趣!)
生:(挠挠首)可以在太平洋上建一座很长的桥梁。
师:嗯,是个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可以在海底建造一座海底隧道,我们可以坐地铁去
生:美国在地球的另一侧,可以穿过地球打一条隧道,这样近多了。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翘大拇指!)科学家就是象你们这样,凭借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使我们的科学突飞猛进,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正如:车而尼雪夫斯基所说:“美好的幻想,可以创造未来,创造世界”。(板书:想象)同学们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老师今天从未来给你们带来了好东西哦。(欣赏未来事物的图片)
一、导入。(3分钟)
1、展望未来。
(欣赏未来事物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谁来谈谈感受?
2、立足现实,发现不足。
过渡:是呀,同学们,未来是多么美好神奇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 活水平是越来越高,因此对衣食住行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这些方面,很多事物 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如:现在的好多食物都存在着不利于健康的隐患,汽车 尾气污染严重.....你们在平时还发现了哪些问题? (学生发言)如果学生答不出师接着说人们冬天得穿冬装,夏季得穿夏装, 脏了得用水洗,水可是地球上最匮乏的资源。这些弊端,这些问题怎样解决才能 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呢?你们是21世纪的主人,美好的未来由你们主宰,将来 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看的电视将是什么样子的?你们 想过吗?
今天就给大家一个想象、展示的机会。好,那就让我们赶快让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未来,设计未来的衣食住行吧!大屏幕打出半命题题目《未来的??》
二、奇思妙想(7分钟)
1、设计室
请注意,我们都是未来的发明家、设计师,这是现在的衣服,请大胆想象, 未来的衣服是怎么样的?比一比谁的想象最丰富,谁的表达更生动。(提升概括 可以从样式、材料、功能的角度进行想象。) 刚才各位发明家设计师共同设计了未来的衣服,这未来的衣服充满了想象充 满了神奇。可是老师知道,大家的爱好是各不相同的,想设计发明的东西也是不 一样的。
所以,大家可以大家根据自己的喜欢,对未来的事物进行想象,请看大屏 幕,(出示提示)这是一些基本的提示,大家可以选择其他的,因为想象无限。大 家首先独立想象2分钟,可以边想边画,也可以写上要点,然后小组之间互相交 流。比一比谁的想象最丰富,谁的表达更生动。
2、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你想象到的讲给同桌听。小组同学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讨论:要解决这个问题,想象出来的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问题, 你认为该怎样改进?同学们要带着以上问题去听,发表意见,帮助每一个同学将 内容说具体。学生边交流边指导如何说具体:先总说后分说,先概述再举例,把简 单的话加“粗”,把概括性词语换成具体的描述,用具体的数字代替笼统介绍。
三、畅所欲言(10分钟)
各位发明家、设计师、科学家,我们现在进入“畅所欲言”环节,哪位闪亮登场。
你们对xx发明的什么有更好的补充吗?
我对你的xx特别感兴趣,能具体说说吗?
好东西,我首先定购一个。
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想象还不够丰富;(可多写几个方面)
内容不具体。
师:如此巧妙的设计,只是三言两语的概述太可惜了。如果增添一些描述性的文字,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一定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帮助修改。你们设计的未来应该力求完美,应该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补充修改,我们感到文章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还要有具体的描写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
四、妙笔生花
我相信还有更多的精彩没有展示出来,别急,让我们走进“妙笔生花”,各位伟大的发明家、设计师、科学家,要把自己的发明更好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接受它,喜欢他,爱上他。
学生习作
教师巡查:
寻找一个适合“插话点评”的例子:词语,修辞,结构,表达。
寻找一个适合“师生共评”的例子:
五、火眼金睛(5分钟)
有人这样说,课堂上琅琅的书声是最动听的音乐,老师却要说,课堂上沙沙的书写声是最和谐的旋律,因为我手写我心,你们的奇思妙想将与人分享,请各位发明家设计师停下手中的笔,我们请纸上做有记号的同学举手。
有人告诉老师,倾听首先是一种学习,倾听中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就是一种水平,倾听中能给别人提出意见,就是一种智慧,你们愿意争当会学习的、有水平的、智慧型的学生吗?
1、插话点评
结构:总起分述的文章读起来特别舒服。
一个好词语体现了你平常很喜欢读书。
这句话可以怎么说?
能换一个其他的词语吗?
2.师生共评:(加分制)谁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建议,只要你能找出别人的优点,你一样可以加分,因为这是你水平的象征。
3.学生自评。
六、小结延伸
同学们,想象无限,精彩无限,发明无限,设计无限,杨老师一定相信,凭借科技神奇的力量,不久的将来,我们精彩的梦想一定实现。课后,我们把所有习作收集成册,名字就叫《未来的畅想》。
作文 教学(10)
今天,本人执教了四年级一篇作文课《未来的笔》,要求同学们打开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弄清楚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未来要怎么改良这个缺点,所以本次习作自然也就要考察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导课上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师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的一种最好的方法。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四年级,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比如:未来的笔,他们的素材就很少,可能被现实生活中的笔给禁锢了。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因此本人在进行《未来的笔》作文指导课的时候,问到:“现在的笔有什么缺点?你想怎么改良成未来的笔呢?”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边想象边思考,循序渐进。
我在作文课上给学生提出的要求:
1 、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大胆、合理。
2、语句通顺、生动。
3、能把故事写具体,还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首先要让学生在互相的讨论中想到自己要变的未来的笔的样子,有点和缺点,这样的前提是要自己喜欢的事物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从学生的内心入手抓住他们可以发挥的想象,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去说变成了该事物之后自己该做哪些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事情,这样做就能很好地对学生的“变成后做了什么事”引导比较到位。目前的小学生写作文时最大的难题就是没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作文素材,而是学生缺少善于捕捉作文素材的能力,缺乏实践活动,还缺少文化知识。所以我用了大量的图片、故事……等各种设计来启发他们的思维,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不断发现,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即使是平常的小事也可写出新意来。老师要选择最佳的观察对象,安排合理的观察顺序,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可用一个简单的生活情节来想象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可见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生活开拓思维,想象一个新的境界。
想象性作文凭借儿童的想象展开,但儿童在想象时,情节较为抽象、模糊,可能只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和结局。所以,在学生的想象有了大致的轮廓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围绕情节想具体。除此之外,由确定材料到下笔成文,中间需要一个说的过程,我口写我心,我心写我口。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想象的情节说出来。在此过程中,语言与思维呈互动状态。说的收获与启发也促成了写的酝酿,将积累材料与化成文字之间的梯度大大缩小。尤其是教师让学生示范说,个别说,同位说,小组说,既是个体一次写的酝酿和尝试,也是不同个体间的一种互相启发,能使学生互相影响,不断补充,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内容。
我认为“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培养学生想象作文的途径是很多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潜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学生创新能力和作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文 教学(11)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
让小练笔练出大手笔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了读。而就文取材的“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读写结合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小练笔”已跻身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全面铺开的局面,成为语文教学园地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然而,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小练笔”随意练的现象却大量地存在着,不管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第三课时,每一节课都会“练你没商量”,为写而写的情况比较严重。过多的形式让学生眼花缭乱,甚至出现了不少“非语文”现象。“小练笔”走入了误区甚至导致教学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练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一哄而上,而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我认为就文取材的“小练笔”,要以文本为重要依托,善于挖掘和拓展文本资源,适时、适量的进行训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小练笔”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把握文本,模仿经典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 因为从模仿起步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途,可以说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我们的课文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这些文章或句式精美,或结构精巧,或布局典范,或表现手法独特。在教学时,我们只要紧紧依托文本资源,抓住契机,适时、适量的进行经典句、段、篇、立意等方面的模仿、迁移,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基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法。
1、模仿典型句式,学会遣词造句
句是构成段的最基本单位。文本中有许多精美片断用了典型句式,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善于挖掘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仿句练笔。
如课文《猫》的第一段中,用了“说它……吧,可是……”的句式来表达对性格古怪的大猫的喜爱之情。我在教学时,在引领学生充分品读、感悟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该句式写写第二、三段中所描述的猫性格古怪之处。有学生这样写: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常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不高兴的时候,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都不吭;说它胆小吧,它的确什么都怕,可是它有时又是那么的勇猛,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典型句式的迁移练习不但实现了对课文经典语句的有效吸收,而且使学生在模仿中创生出自己独特的语言,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成功,提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只有从仿句起步,得心应手、融会贯通地掌握写句的方法,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才能切实提高构段、谋篇的能力。
2、模仿精美语段,学会精巧构思
片断训练既是“连句成段”的终点,又是“连段成篇”的起点。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
如教学《孔子游春》这篇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3) 练习背诵这一段话。(4)展开想象,这句话结尾处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练习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是她的( )
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典型语段,揣摩其写作特点: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子,运用排比、拟人以及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泗水河边的春意盎然,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接着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化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画面,既扩展了知识,又创新了知识。由于找准了模仿的点,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美句连篇,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指导学生仿写片断时教师要精心选择文本中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段落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模仿加创造,日积月累,自见功效。
3、模仿精彩篇章,学会布局谋篇
模仿精彩篇章是着眼于整篇文章的.模仿练笔,要抓住课文某方面特点,如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的安排、材料的取舍,顺序的安排等训练学生构思成文,把读落实到“写”上,进行练笔训练。
比如《烟台的海》一文,描写我国烟台的海一年四季不同的特点以及人们的活动。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烟台的海。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写写我们的校园。孩子们与校园已经朝夕相处了六年了,他们对校园很了解,很熟悉,有着深厚的感情,于是在短短的练笔时间里创造出了许多优美的佳作。
有了精品文的引路,就连平时最怕写作的学生,也写起来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且既有仿效,又有创新,真正体会到写作之快乐。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装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使孩子不仅有话说,有东西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借鉴作者的布局谋篇之诀窍,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实践证明,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效性的课堂练笔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仿”不是目的,我们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的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以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这些仿效性的练笔,学生从不同程度上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乃至创生了文本的新资源,这正是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所绽放的活力,彰显的魅力。
作文 教学(12)
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漫谈
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在困难中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提高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呢?
一、从低年级抓起,培养习作兴趣。习作虽然在三年级才开始,但是我却以为习作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很自然的走进作文。要想自然的走进作文。
(1)要加强说话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特别丰富,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框架,敢想敢说,因此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2)是重视写话训练。言为心声。老师要告诉学生写话就是把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减少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3)是提高写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为了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每周口语交际课抽出1节为展示课。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好在哪里。
二、作文教学应当加大积累,促进表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语言积累内化后再创造的`过程。
(1)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背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背诵精彩片段,背诵好词佳句。学生背诵的都是规范的语言材料,通过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3)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无论是阅读教科书上的,还是阅读课外书上的,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段,都要熟读成诵,最好能随手摘抄下来。积累丰富了,语言就会生动而丰富。
三、实事求是,自由表达。
(1)注重课堂的作文指导。记得有位老师曾这样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写描写春天景物特点的作文。首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观察,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有哪些特点。接着我让学生围绕一个特点,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写一段话。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片段训练很顺利完成了。(2)是营造自由、轻松的表达氛围。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为学生演奏的乐曲,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
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激励性评价。
每次在作文讲评时,老师都能从学生渴望的眼光中感受到他们希望老师肯定性的评价。每次作文评讲,都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在评讲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因为这些好作文都是他们同学写的,离他们很近,便于他们学习、借鉴。另外,对于那些写得很好的作文,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各地报刊杂志投稿。把学生优秀作文编辑成册。这些做法,都能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到写作中来,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当然,作文教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将上下求索!
作文 教学(13)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其中书面表达能力又主要是作文能力。但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上对学校作文教学颇多指责,而教师自己也抱怨作文教学投入多、产出少。教师的烦恼是费尽心思,但吃力不讨好,教学效益不高。学生的烦恼是越写越写不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生厌写导致教师厌教,教师厌教以致不想去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当然学生就厌写了。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曾在一些中学生和部分初中教师中作过一些口头调查,事实表明,以下三项因素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影响学生作文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其一、过分强调作文教学的题材性。
学生在作文前,教师就一而再、再而三感动引导学生选取题材时,一定要选有意义、能提炼出主题、能概括出中心思想的题材来写。每次这样的反复强调,学生心目中就早已形成了一个题材优先的框框。还未下笔,心里就受了束缚。为了要寻找一个能概括出有意义的中心和主题的题材来,煞费苦心,搜肠刮肚。这样自然会使学生忽视自我和周围很多丰富多彩饶有趣味的值得一写的东西。这种做法,恰好把作文的正确过程颠倒了过来:作文时,不让学生有感而发,却先要学生先悬一个中心和主题,再按图索骥找题材。这不仅封闭了学生心灵,而且,这样的作文练习,其了无趣味是可想而知的,了无趣味的写作能写出好文章来吗?
其二,过分强调作文的思想性。
既然要概括出主题和中心来,对这个中心和主题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教师又引导学生,主题必须是健康的,中心必须是向上的,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不错。问题是,什么样的中心和主题才算是“健康”“向上”呢?这实际上又给学生定了一个框框——主题先行。1998年,湖南省的.中考题目是《礼物》,一位阅卷的老师告诉我,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里述说了自己的经历,写她父母早逝,只好与奶奶相伴。有一天,她到一亲戚家玩,发现亲戚家有一条似狗似猫的东西,初次见面,他们就异常亲热。一段时间的一来一往,简直形影不离了。后来亲戚就说,这只小东西你这么喜欢就送给你吧!这真是一件珍贵的礼物,从这以后,小女孩有了自己的心灵伴侣,放学回来,小东西老远就跳出来欢迎。有一天,小女孩竟跟小东西说
起话来了,她说,小狗啊小狗,我俩多么相似啊,你没有了爸爸妈妈,我也没有了爸爸妈妈。女孩子的话说得感伤而又忧郁,把自己平日里的孤独和寂寞都诉说出来了,读来非常感人。给我讲这篇作文故事的老师要求打高分,但最后却被大部分老师以及阅卷组长给否定了,理由是思想不健康,内容不向上。就这样,一篇生动感人的故事受到漠视。难道写自己真实的经历,说了自己内心真实的话就思想“不健康”“不向上”了吗?可见平时学生为了一味地写所谓“健康向上”的东西,是如何脱离自我实际去编造虚假的东西,或者去写千篇一律的东西。
其三、过分强调作文的操作性。
这集中表现在教师指导作文,热衷于炮制作文的种种写作方法,这法那法,让学生削足适履,依样画葫芦。作文教学,技巧性的训练当然不可少,但那毕竟是末的方面。据说现在很多热心的老师为孩子们迎考早已把各种文体的作法都归纳出来了。学生只管用就是了,现在的新华书店相当一部分学生用书就是作文选之类的。
以上弊端,集中到一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学生作文与作理科习题不同,学生作文要投入自我情感。作文其实是一种“自我”精神性的实践活动,它与学生“自我”心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激励学生表现自我,进而引导他们表现好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纠正目前作文教学中重术轻道、舍本逐末的现象。
作文教学中激励学生表现自我,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从自我出发,不脱离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内心、或者,在写人叙事绘景议论中融化自我的感受和体验。一般说来,这样的作文,学生既写得真实贴切,又写得生动感人。从我指导过的“表现自我”的学生作文看,学生表现自我的内容大多是写自己过去熟悉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烙印在他们的情感深处。比如写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人,写因为父母不和、家庭的阴影给自己心灵带来的创伤及其对自己人生看法的影响,或写父母早逝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人生遭遇和对已逝亲情的眷恋,或写自己对身处其境的日常生活的观察,或写自己经历的某一社会生活场景的片断,或写自己对大自然动植物的观察和赞美……
在这些作文中,“表现自我”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包含有或生动的叙事,或生动的描写,或恰当的评析……
作文中表现的“自我”是真实的自我,“自我”在作文中成了学生一个写作的基点,现实的社会生活都通过学生的心灵折射,通过学生的情感过滤,再写到作文中来。写出来的作文也就自然具有了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这里的“自我”完全有别于时尚写作中的矫糅造作无病呻吟的虚假自我表现。
事实上,很多学生在学校读书时,都有写日记、写书信的习惯。有的学生经常写日记甚至于天天写日记,如果把作文的外延放宽一点,写日记、写书信不也是一种作文方式吗?而且是一种更自觉的“表现自我”的“私人写作”。这种写作往往给写作者带来极大的精神满足,写作时不厌其烦,乐此不疲。因而,倡导和激励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自我”,正是要把学生写日记写书信这种自觉的“私人写作”形式加以转换、扩展为一种有意识的作文训练方式。作文教学中激励学生表现自我,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培养学生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作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文 教学(14)
同时,作为作文的语言教学,一节课只能帮助学生对美化语言的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更多的语言训练要求在语文日常教学中完成,也要求语言训练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不能将语言技巧的提高单纯认为是作文教学的任务。
《作文的选材》教学反思如果说文章的主题是心脏;结构是骨架;语言是细胞;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选材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血肉的好坏。
然而素材的缺乏却让职业高中的学生选起材料来捉襟见肘,写出来的文章空洞而没有说服力。近年来更是有些学生有材料可写,但是都有以下几个通病:
㈠崇尚古代,缺乏现代感。㈡空发议论,缺乏事实感。㈢书斋味浓,缺乏生活感。㈣滥用热点,缺乏加工度。㈤细碎繁琐,缺乏典型性。
因此,知道学生如何积累材料,如何去选择适合文章又富有新意的材料迫在眉睫。本教案就是针对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收集整理材料,并且让学生把握六种选材的基本原则。
当然,作文的选材绝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学生自己在作文中多练,多积累,培养语感和文感。
作文 教学(15)
教师作文教学的反思【一】很多老师说过作文这一块是个难啃的骨头,不敢轻易去触碰。刚开始来实习,我就接下了这两个班最难啃的一块,作文训练和评讲。至今为止,我已经上了好几节的作文评讲课,但是思路还是有点混乱。因为平时都是抽10分钟简单的评讲一下,只要是表彰和批评,反馈写作的情况,另外简单的分析学生的优秀例文。但是渐渐地我觉得这样子的评讲收效甚微,而且每个星期的作文训练使学生极度的疲乏。作文训练似乎走进了一个死胡同,我改得十分累,并且学生练得十分累。
星期二的时候争取多了20分钟给学生上了一节相对具体完整的作文评讲课,向他们详细地剖析了作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给他们提出了具体改进的方法。而且还以一篇中考满分作文为例,向他们解释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细则,希望通过这些材料地展示和解释使他们心中对高分作文有一定地印象,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设想很美好,但是我发现学生其实感悟并不深刻,一节作文课就这样伴随着学生一脸茫然的反应结束了。那一刻,我确实地感受到人的力量十分有限,初三的学生现在仍然停留在小学水平,审题不清、立意浅薄、语言乏味,甚至语句不通等问题存在大部分学生的身上,一时间不知道向哪方面努力。
在作文教学上,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慢慢摸索,幸运的是遇上另一位语文老师崔老师,他在作文教学上十分有心得,常常利用课余的时间给学生补习作文,并且对我们也十分地关照,常常邀请我们去听他的作文指导课,课后跟我们细心地讲解。希望在最后实习支教的两个月里,能够从崔老师身上学到更多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教师作文教学的反思【二】在华附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时时感受到华附教学的有序性和系统性,尤其是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反观我们自己的作文教学,可以说问题多多,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
不足之一:作文教学缺乏目的性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大多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先从作文题目的拟定说起,大多情况下,作文题目的拟定比较随意和盲目——要写作文了,才去找题目。而题目又往往从网上搜索或从往年做过的题目找,找到什么就写什么。这样的作文命题方式就造成了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学校规定每两周要做一次作文,所以往往每周连堂的语文课就用来写作文,这样,只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管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多少或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等等。一句话,作文教学没有方向性,没有设定明确又科学的目标。
不足之二: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
与作文教学的随意性相伴而生的,是作文教学缺乏有序性和系统性。大多教师没有作文教学计划,作文教学无序化无系统性。这样,上作文课也没有具体的教案,只是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去写,然后批改然后讲评,至于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试想一想,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难点、重点,不是循序渐进,而是随心所欲,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完成作文任务的机器,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长处与缺点,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能力训练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激起自己写作的动力。
不足之三:作文教学存在功利性
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使高中作文教学失去了正常有序的教学环境。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几个阶段。尽管众多媒体和专家都认为话题作文是最好的考场作文形式,但实际上我们无权去找理由说谁是谁非,它们本应该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学生读高中肯定是想考一个理想的大学的,于是老师就带领学生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你考材料作文我们就训练材料作文,你考话题作文我们就训练话题作文,不做“无用功”,一切向高考看齐!但事实证明,功利化的作文训练既应付不了考试,更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综合以上的反思,如何才能使中学作文教学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空间呢?笔者和同学校的老师在“黑暗”中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一、要确定具体的作文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智力水平。高一级和高二级、高三级在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上也有较大的差别,同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有不同,因此这三个年级的作文教学内容和目标也各有区别。具体来说,高一主要进行记叙文训练,高二主要进行议论文训练,高三则以高考为方向进行综合训练。
二、制定作文教学计划
围绕不同年级的作文训练目标,分解目标,做到有步骤有序列的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如在高一级可制定这样一系列小的训练目标:(1)写出人的个性——学习写人的记叙文;(2)揭示事件的意义——学习叙事的文章(3)摹写景物的特点----学习景物的描写等。高二级则可以进行这样的训练:(1)学会拟议议论文的题目;(2)学会提炼观点;(3)学会运用论据;(4)学会安排论证结构等。
三、采取有效的方法
(一)、将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相连接。
作文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作文又是和学生的情感、思想血肉相连的一项心灵活动。要想学生作文中有情感、有思想,可以从语文教学的日常活动——阅读教学入手。纵观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收录的全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文章无论从情感的真挚、思想的丰沛、文辞的华美、作者的品格修为上都堪称楷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还语文其“人学”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多的走进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本身,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日日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此外,教学中还可以借鉴这些美文的写法,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借鉴写景抒情的写法;教《布衣总统孙中山》,可以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人记事文章。
(二)、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活动。
学生在写作中的另一困难是缺少丰富的内容。经常是提笔头脑空空,下笔废话连篇,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表现尤为典型。众所周知,没有大量的阅读就不可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虽然课标要求学生高中阶段的课外阅读应不少于150万字,但实际情况则是除了少数学生外,多数高中生不愿或无暇读书。现实就是现实,一味的抱怨学生是于事无补的。既然多数学生阅读不足,既然作文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文教学与训练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就利用课前活动来做些弥补,力求使阅读和写作训练常态化。上学期,我在每节语文课前为学生读2篇小文章(源自于《小故事中的大智慧》一书),所选文章侧重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启迪,同时兼顾议论文写作时论据之用,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教师作文教学的反思【三】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
作文教学反思 张彦梅
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对于农村小学来说,作文更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所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的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来表示,也可以用评语来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
教师作文教学的反思【四】作文难写,是很多学生的心声,这一难题就落在语文老师的头上,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爱心”这一话题,学生可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具有爱心的人和事,小事大事,不同领域的典型事件,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读与写相结合。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作文指导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造成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问题。
教师必须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结合具体的类型作文,同时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作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选取先进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写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师作文教学的反思【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
2、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 教学(16)
1.通过阅读四大名著经典章节,体会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名著中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西游记》中的《天竺少女》。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音乐拉近对名著的距离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①师:刚才的音乐是《西游记》中的插曲——《天竺少女》,作词者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多情美丽的少女形象,那么,如何让你身边的人也在别人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我们唯有用手中的这支笔,让他的面孔定格,成为永恒的一瞬。怎么用好手中的这支笔,请看四大名著的作者如何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
②师:解题: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二、激趣导写——读一读猜一猜
(设计意图:1、自由抢答,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在竞争中学会人物描写的各种描写手法。
2、整合四大名著的资源,使语文向社会生活延伸,也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语文科更具张力和吸引力,观察后进生的参与。)
①师:同学们,请你猜猜他是谁?
请用“我认为他是,理由是这里运用了描写,刻画出了(性格)。”的句式回答。
片段1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步步行凶,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你回去罢!”
片段2猪八戒明明自己自告奋勇,自愿去巡山,去开路,可走到半路却说:“别的和尚都修得正果,就让我来巡山么!真是晦气啊,不如我先在这里睡一觉,等会儿回去就含糊得回答师傅,说已巡完了。”接着就躺在地上打起了呼噜。
片段3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片段4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
片段5玄德见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当世之神仙也。
片段6张飞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正坐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张飞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未及开言,早被张飞揪住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片段7凤姐儿想了一想,凡丧仪大事虽妥,还有一半点小事未曾安插,可以指此再住一日,岂不又在贾珍跟前送了满情;二则又可以完净虚那事;三则顺了宝玉的心,贾母听见岂不欢喜?因有此三益,便向宝玉道:“我事都完了,你要在这里逛,少不得越性辛苦一日罢了,明儿可是定要走的了。”
片段8黛玉越想越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原来这黛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不期这一哭,那些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
片段9王熙凤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儿!”细嚼了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
②师:细节描写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
师生总结: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细节描写、景物细节描写、生活细节描写。
三、拓展练习——写一写、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动笔练习以及评阅他人的作品得到写作技巧,培养写作能力,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
①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结合老师设定的情景,对人物进行描写。
要求:突出个性,力求形象生动。大屏幕显示:
情境一“今天公布考试成绩,王刚自以为成绩一贯优良……最后才走进教室。”王刚最后一个走进教室时是什么样的情形?
情境二“老师发下了数学试卷,王刚一看,不禁怔住了。”怔住时是什么样子?
情境三“老师宣布成绩,王刚退居20名以后,他难受极了。”从外表看,王刚怎样难受?
情境四“王刚暗下决心……”这时他又怎么想的?
②师:请同学们四人小组传阅本组本次作文,并向全班同学推荐其中的优秀作文,要求能结合作文评论其优点。
③师:我们每个人都点点自己在这十几分钟内写的作文字数,王刚只有两三分钟的表演,但你们能写得这么多这么好,这得益于我们的细节描写,那么,怎么写好细节,我们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规律:
(1)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2)要抓典型细节。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3)细致地写,恰当地使用比喻等修辞方法。
(4)可以适当通过别人的心理、语言描写,反映所写人物的特点。
(5)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6)……
四、推荐方法——品一品学一学
(设计意图:由段到篇提升层次讲解运用技巧,以求学生能根据文章实际需要灵活设计描写方法。)
师:刚才我们从单独的片段中学习了细节描写,但一篇文章不可能如此单一,现在我们就由段到篇来讲讲整体运用的四种技巧:
1、抓住人物在相同事件的不同表现,在纵向对比中体现人物的个性。
示例:二十三回宝玉见贾政前后的一段细节描写:宝玉听说贾政叫他时,“好似打了个焦雷,登时扫去了兴头,脸上转了颜色,便拉着贾母扭的好似扭股儿糖,死活不敢去”。不得不去时,“宝玉只得去了,一步挪不了三寸,蹭到这边来”,“挨着门进去”。如此光景,不禁令人想起老鼠不得不见猫的情形。但出来时的宝玉,可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慢慢的出去,向金钏儿笑着伸伸舌头,带着两个嬷嬷,一溜烟出去了。”真是避之若火。进去时同出来时一相对比,就使得宝玉顽皮惧父的形象跃然纸上。
2、抓住人物在不同事件的相同表现,在纵向对比中体现人物的个性。
示例:鲁肃说:“小人奉吴侯军命,专为荆州一事而来。皇叔借去许多时间了……希望皇叔今日交还荆州为好。”鲁肃说完后,专侯刘备答复。哪知刘备无话可说,却用双手蒙脸大哭不已。哭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鲁肃见刘备哀声嘶哭,泪如雨下,不禁惊慌失措,急忙问道:“皇叔何如此?难道小人有得罪之处。”
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渝!”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吾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3、抓住人物在相同事件的不同表现,在横向对比中体现人物的个性。
示例:第二十一回对林黛玉、史湘云二人睡态的细节描写:“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把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干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短短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一幅双艳共栖图,赋予她们各自不同的睡态,体现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一静一动、一紧一松,分别体现了林黛玉的文弱安静和史湘云的豪放天真。
4、抓住人物在不同事件的相同表现,在横向对比中体现人物的个性。
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偷听”的细节有两处:一为店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二为林冲在山神庙无意偷听,谈话者同是陆谦、富安、管营、差拨等人。但前者写得简略,惜墨如金;后者写得详细,泼墨如云。从“偷听”者角度讲,店小二妻虽在门外,但心里紧张,既要偷听,又要防止被人发现;而后者林冲,身在暗处,无须防备,尽管细听。因此,店小二妻子只能听得藏头通过对四大名著的阅读,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生动形象描写具有个性的的人物。
落尾,似是而非,而林冲当然听得真真切切。
五、动笔写写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练,加深描写手法的运用技巧。)
师:这一张张图片,引起你无限的遐思,请选择其中最能触动你心灵深处的一张图片,讲述一个与此有关的故事。
要求:1、自拟标题。
2、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3、运用所学的各种描写手法。
作文 教学(17)
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导读中提出“现在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的快乐。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她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这一单元安排了四篇学习课文。古诗两首中《夜书所见》《九月九日以山东兄弟》都是与秋天有关的古诗词,这在平时的写作中可以将诗句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风筝》一课描写了孩子们在秋天的晴朗天气里放风筝,快乐玩耍的情景,通过记叙秋天里发生的事情表现孩子们的快乐活泼;《秋天的雨》用了许多优美的词句,用了一些拟人、比喻等手法表现出秋雨的特点以及秋雨带给人们的快乐;《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韵律优美的现代诗歌,表现了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
教学指导理念思路:
语文教学作文指导要渗透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去。这一单元的写作目标就是描写秋天,编者在教材中安排了四篇课文都是与秋天有关的。教学中如果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来进行,会造成这样一种结果------学生学习阅读课文时学不到与写作有关的知识,而学习完了课文进入写作时又无从下手,对于老师一下子灌输的作文知识又消化不了。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之前,还是要先引导学生重新分析本单元的阅读课文,认识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学习作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记忆作家写出了哪些优美的词句?
指导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写前导语
秋风吹起,落叶缤纷,大雁南飞,秋高气爽,瓜果飘香、这些不单单能够看见、感受到,我们还可以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秋天的景色,还可以用手中的画笔画下美丽的秋天,我们也可以拿起手中的笔用上优美的词句将迷人的秋天描绘出来。
二、理顺教材
回顾三单元出现的四篇关于秋天的课文,从课文的描述中能够学习到那些优美的词语?找出来读一读
《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这两篇课文的学习中你掌握了文中的那些写作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描写的韵律美,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运用了许多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优美语句,这些都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三、观察秋天
(1) 说说自己看到的秋天,感受到的秋天。
(2)引导学生总结出秋天的特点-----------天气凉爽、美丽多彩、果实丰收
1、感受秋天的天气凉爽:引导学生观察太阳还像夏天那么火辣辣的吗?人们身上穿的衣服怎样了?天空的白云有什么变化?南飞的小动物都有谁?这些小动物也许会边飞边说些什么?秋天的风与夏季的风相比有什么变化?秋天的水又有什么不一样?
2、感受秋天的美丽色彩:路边的菊花有哪些姿态那些颜色?山上的野菊花又是怎样的?各种树木颜色的变化怎样?观察天空格外的蓝,白云格外的白。我们可以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我们观察到的秋天的美丽色彩?
3、感受秋天的丰收:丰收的秋天成熟的果实太多了,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给学生用上一些修辞手法来描述观察到的成熟的果实。如:苹果红红的挂在枝头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蛋;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藏在绿叶底下;核桃成熟了,穿着厚厚的衣服似乎是要抵御寒冷的山风;山上的栗子成熟了,它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围在一起穿上带刺的铠甲,似乎在准备迎接一场激烈的战斗;石榴咧开嘴笑着,站在高高的枝头向全世界宣布“我长大了!”;枣树的枝头上一串串红的绿的小枣惹人喜爱极了;山楂树上浓绿的叶子底下挂满了鲜红的果子,叫人看了有种垂涎欲滴的感觉;金黄的大柿子如同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形成山沟里的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四、学习写作方法
1、可以学习《秋天的雨》一课的方法结构,全文先分后总,每一段中又是先总后分。每段文字的描述都是一个相同的句式开头。
2、想好自己想写关于秋天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将自己要写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利梳理条理,让读者看了能够很清楚的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3、描写秋天的特色的同时,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想要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怎样的感情写进去。
4、刚才的讨论中,你积累了哪些可以用近你的作文中的有用的素材,将这些讨论中你喜欢的描述强化记忆,学以致用。
五、出示教师下水文供学生参考
迷人的秋天
细雨如丝,秋雨绵绵。几场秋雨过后,脾气暴躁的夏天天爷爷终于离我们远去了,美丽的秋姑娘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
秋天是一个凉爽的季节。大雁也排成整齐的队伍要飞到南方过冬去了。人们的衣服从薄的变成厚的,从短裙子变成长裤子。早晚的风凉嗖嗖的晚上睡觉要盖被子了。
秋天是一个美丽多彩的季节。走进秋天的公园,最美的要数菊花了。菊花摆出了它的各种姿态各种颜色,红的似火,白的似银黄的像金子。鲜艳的衣裳,碧绿的叶子,淡淡的清香让人留恋往返。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走进秋天的大山里,红彤彤的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枝叶下,悄悄地探出小脑袋黄澄澄的梨灌满了枝,头像一群可爱的葫芦娃。石榴在树上裂开小嘴,一边笑一边说:“我长大啦,我长大啦。”栗子熟了,像一个个小武士都穿上了带刺的盔甲准备迎接一场激烈的战斗。核桃熟了,都穿着后市的外衣,挂满了枝头。山沟里的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金黄色的小灯笼。
秋天太迷人了,我爱凉爽的、多彩的、丰收的秋天!
六、学生独立写作
作文 教学(18)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约束过多,放不开;学生被动作文,毫无自主、自由可言,加之缺乏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作文时必然无话可写,因而满怀痛苦和烦恼,感受不到写作的快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快乐作文”的主张,具体做法如下:一、自主写作,让学生获得倾诉的真实和满足
我们的作文教学现状是:教师让写的学生不想写,学生想写的教师不让写,教师对学生写作的限制太多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例如在一次自主习作中,学生写出了这样真实、自然、富有情趣的文字来:
小龙十分调皮。有一天中午自习的时候,老师布置大家看《新人文读本》,并安排了班级干部值日。可是,老师前脚刚走,小龙就在同座的男同学头上扎了一根小辫子。前天上课的时候,他居然和同学打赌吃巧克力豆。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他就乘机往嘴里丢一颗,结果一堂课吃了十颗巧克力豆。昨天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把吹足气的气球悄悄地放在同座的凳子上。同座一屁股坐下来,只听“啪”的一声响,同座吓得跳起来,他却拍着手笑。
这段文字虽没有什么深刻的主题,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它却是学生的自由表达,内容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因而富有童真和童趣,很能吸引人。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对学生的习作,我从不人为拔高。写的内容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或者是比较熟悉、感受较深的。由于所写的东西大多是学生的亲历亲为,比较具体和实际,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就消除了写作的害怕心理,促使学生自主地写作,享受表达的乐趣。
二、开展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作文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学生生活范围很狭窄,生活的经验很有限,写作时普遍感到内容贫乏,无话可说,无事可写。
陶行知主张:“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把社会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同时,把自己与时代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些新建的工业园区,县城的人民公园,家乡的名胜古迹、名人等,教师都应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去进行参观、游览、访问,并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开阔眼界,关注社会生活,了解宇宙自然,认识新事物、新现象。
事实上,开展这些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所开展的活动方式要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当我们引入生活的活水之后,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竹子开花——节节高。
三、阅读积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文化滋养
除了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与自然,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极开展阅读活动。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还必须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提倡多阅读课外书籍。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得到了特别强调,并且规定了各个年段的阅读量,这就要求我们把阅读的积累作为作文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起来。当然,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还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使积累的材料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这样,作文时自然就会思如泉涌,水到渠成。学生也就自然会爱上写作,并感受到作文的快乐。
作文 教学(19)
学生学会作文是生活工作的需要,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老师不能只靠作文课上写作技巧的指导,还要将日常生活、学习和作文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四个结合:
一、认识事物和表达训练相结合
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学生认识事物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作文水平的高低。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引导学生由认识简单的事物到复杂的社会现象,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又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向,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
学生具备了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才能写出思想健康、中心明确的文章。
二、素材积累和精心点拨相结合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作文素材的积累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多积累素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如每天十分钟演讲,坚持写日记,写向观察,体验生活,有目的地组织活动,等等。学生大脑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后,怎样选材就成了写作文的关键,这要靠老师的点拨。点拨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灵感。引起写作文的欲望。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为学生提供若干情景,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自己生活中的有关情景深化认识,然后选取其中的某一情景。2.以问题拨动学生灵感的心弦。如哪件事最令你伤心?你做过对不起父母或老师的事吗?你发现最近同学中又流行什么?经过这样的点拨,打开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说真话,写真情,避免套话、空话。
三、阅读和作文相结合
学生选定素材后便要注意作文技巧的运用。作文技巧的指导不能是孤立的、空洞的、应渗透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之中。如教《詹天佑》一课时,就要引导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对突出中心的作用,再通过“读写例话”加深认识,掌握用环境衬托中心的技巧。作文指导时要求学生运用新学的作文技巧去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作文能力,形成阅读和作文的有机结合。
四、作文训练与修改训练相结合
学生往往认为写作文是自己的事,修改是老师的事,这是不对的。要从思想上明确修改作文是自己的事,养成不修改不算完成作文的好习惯。这种训练应该贯穿于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训练开始可由老师初改,提出修改意见,具体地指导学生思考、修改,使学生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当泩有了一定的修改能力后,可采用自改、双向交换修改、小组讨论修改等形式。
只要坚持四个结合,不断探索,就能形成具有特色的、符合提高学生素质需要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