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茶的作文(必备16篇)
若是少年青涩如初
2024-06-14 02:13:31
其它
其它

和茶的作文(1)

你若提起中国,往往第一个涌入人家脑海中的就是“啜苦咽甘”的中国茶。无疑,这苦中带甜又氤氲着香气的茶,已经将自己的身影深深的烙在人们心中。

茶在中国文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人来说,茶就像人的双眼,或者鱼的鳃一般。自古,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开端,便是茶。唐朝的陆羽有曰:“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早在唐代,茶就被广为流传。人们在种茶、采茶、炒茶的同时,还研究茶的不同品种,如西湖龙井茶、云南普洱茶、安化黑茶、闽北乌龙茶等等;而陆羽,则将它们编撰成书——《茶经》,《茶经》在茶文化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如引线般将茶逐步传播到各个地方。

经过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洗礼,茶逐渐融入各个民俗,遇到聚会,在寒暄互道祝福的同时,主人总会沏上一壶茶,几人坐下来笑谈啜饮。茶,便成了一种礼节,一种生活中平平淡淡的小祝福。遇到祭祀,贡品往往就是带着清香味儿又很耐存放的茶叶;若是遇上个有些封建迷信的媒人,准会发现茶竟也可做联姻或婚嫁的物品。

现在的年轻人,也爱上了这古老而神秘的茶道文化。在某些办公桌上,可觅得一杯氤氲温气的茶叶;或是,在大街小巷中,大大小小的奶茶店,是年轻人热衷于打卡的圣地。茶,已“改头换面”,用另一种更新颖的方式来传播茶文化。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随着洋文化“咖啡”的传入,茶也渐渐魅力减半,有些人甚至去抨击茶的古板,但是在大多数人眼中,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凝结体,它不仅代表着过去,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根基,虽与咖啡有同样提神的功效,但它每滴的清欢,那一抹襒去世俗,与世俗无争的悠闲情志,已深深烙印在我们骨子里,铸就了我们黄皮肤底下那颗坚毅的心。

若你某天一身宁静、柔软、从容、疏朗,或许是你在早晨沏了一壶茶吧!


和茶的作文(2)

当我第一次喝茶时,整个嘴里都充满了一种苦涩味,根本等不到细细品味,就赶紧吐了出来。从此,我再也不喝茶了,即便是再好喝,再名贵的茶,我都避而远之。

直到那一天,在一家茶庄里,服务员向我们推荐一种茶名叫:八桂珍,据说是用八桂特产配制的,是当年杨贵妃最喜欢喝的茶。不要说制茶的繁琐,茶具的考究,就连泡茶都十分讲究。经过服务员的讲解后,大家都开始试喝起来,看着她们又看,又闻,又品,我也忍不住端起了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试探着喝第一口,一丝清香掠过舌尖,索绕着我的心房,沁人心脾,心旷神怡,咽下去后,整个喉咙都随着滋润起来,令人神清气爽。

当我迫不及待地喝第二口时,一股淡淡的苦味夹杂着清香直沁肺腑,我皱着眉头喝下去,喝着喝着,峰回路转,所有的苦涩都被唇齿间的芳香所取代,我又试着喝第三杯,第四杯……喝茶的那天让我回味无穷。

喝茶也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道理:先苦后甜。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付出一番努力,你就永远不会获得任何收获。就像登山一样,不经历一段艰辛,哪能领略到险峰的无限风光。就如还是学生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现在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


和茶的作文(3)

你可别看这么小小的一颗颗茶叶好像没什么大用,其实,它给人类创造许多价值呢!它不但为口渴的人排忧解渴,还能为没钱的人解决没钱的烦恼呢。

今天上午,我向妈妈要一元又一元的钱买东西吃。妈妈忍不住对我说:“小淘气,别再向我要钱,家里的钱快用光。”我于是就说:“妈妈,别伤心,我帮你想个办法吧……”话没说完就想起办法来。我想想,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就对妈妈说:“我们去采茶叶吧。然后把茶叶卖掉换钱。”妈妈高兴地说:“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是你会采吗?”我认真地说:“下午我去试试吧。”

我和妈妈一起来到茶山上,只见一排排密密的嫩绿的茶叶,正伸着尖尖的小脑袋向我们点头微笑呢!好像在说:“小朋友,欢迎你!”我和妈妈耐心地采一把又一把的嫩茶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下午的时间就采一大篮鲜嫩的茶叶,回家后卖75元钱呢。

啊,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虽然有些劳累,但一想到自己能为大人分担一点责任,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好开心啊!


和茶的作文(4)

我喜欢“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也喜欢“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但我最喜爱的还是我的故乡浮梁。

提到故乡,不得不谈茶。故乡的红茶简称“浮红”,产自浮梁北部。在民国四年,浮梁县严台村“天祥茶号”生产的功夫红茶,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从此,浮梁功夫红茶与斯里兰卡的高地茶、印度的大吉岭茶一起,被列入世界三大高香茶。浮梁红茶具有: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干湿翠绿,湿显金黄,香气为板粟、兰花之香,溢味醇爽、回厚,叶底明亮等特色。

故乡的绿茶产于浮梁县的山区、农田、旱地。按茶叶采摘时段的不同,又有谷雨尖、细茶、粗茶之别。“浮瑶仙芝”和“瑶里崖玉”品质优良,有条索紧细,色泽嫩绿,白毫显露,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滋味鲜爽、醇正,叶底嫩黄、明亮显毫等特色。

浮梁不仅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且风景如画。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瑶里;有“花果之乡”的王港;还有全国唯一一个五品县衙你还想知道更多吗?欢迎来到我的家乡游玩。


和茶的作文(5)

茶,在许多人的眼里只有一个用处:那就是在口渴的时候是用来解渴的。的确,茶是有这样的用处,但是,茶的另一个秘密,你们肯定猜不到!

有一天,我拿着水果刀在削一个苹果时,不小心,把手指割伤了,当时为了止住血,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受伤的手指马上放进旁边那杯泡好的茶水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舒服啊!我把手指拿出来,看一看,血竟然止住了!那时我还不知道,以为手指不疼了是因为心理上的缘故,也没有太在意。

然而又有一次,我在阳台帮妈妈收衣服的时候,手掌被衣架钩破了,那时,也血留不止,我突然想起上次手指的事,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端了杯茶,把茶水倒在手掌上,顿时,血就又止住了,连疼的感觉也没有了。我马上对茶有了浓厚的好奇心,为了证实一下答案,我上网查了相关的资料。

网上说:茶里的茶碱能使伤口愈合起到止血的效果。除此之外,茶还有更多的用处呢!

比如:发质不好的人可以用茶来护发;颈椎不好的人可以用茶叶来做茶枕,这样就可以治疗颈椎病;白天工作要是没精神的人也可以和茶来提神呢!

看!茶还有这么多可用之处呢!同学们,读了我这篇作文,是不是增长了你们对茶的了解呢?茶可不仅仅是可以用来喝的!


和茶的作文(6)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对于在平原地区长大的我们,只对于最后的茶缺少认识,也许是南北地理的差异,在故乡的记忆里很少见到过茶叶,每每听到这句俗语时,也觉得很搞笑的,为什么开门七件事啊,我们这里没有茶不也过得好好的吗?

最初认识茶叶,是从一次爸爸带我去一个很远的叔叔家里走亲戚,多年不见叔叔对于我们很亲切,把我们迎到家里,马上泡上一壶香茶,并热情地请我们品味,说是叔叔家的孩子从很远的地方寄回来的好茶叶。当时的我学着叔叔的样子小心地吹开表面的浮叶,小口喝了起来,刚开始就一股涩涩的'味道,没感觉出来好在哪里。叔叔看我有些拘谨,就笑着把我拉在身边,让我观赏茶壶上的一圈铭文,绿绿的茶壶上有几个魏碑体的字“可以清心也”,但是却不知从哪里读起,叔叔笑着说“你给我读读这几个字该怎样读啊。”我看了看就是没发现标点,该从那里先读呢,看着我疑惑的目光,叔叔给我说这是茶文化的一个小禅意,这几个字怎么读都可以,我试着看就是啊“可以清心也”“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叔叔又给我简单讲了一些茶的文化和知识,这是我第一次对茶有了简单的了解。


和茶的作文(7)

我的家乡在桃江,桃江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有爱喝擂茶的习惯。渐渐地,桃江人爱喝擂茶的生活习俗也就传开了。

擂茶清香扑鼻,喝一口,一股香甜从喉头直入心田,使人神清气爽,嘴角留香。桃江人擂擂茶的过程也很简单。配置擂茶的茶料有:花生米,芝麻,白糖,茶叶。擂擂茶时,先准备好擂擂茶的工具,那就是擂钵和擂茶棍。然后把茶料洗好滤干,再把茶料放入擂钵中,用擂茶棍均匀地在擂钵中捣动,将茶料捣碎,在擂茶棍捣动的过程中边擂边放入少量的凉开水,将其稀释成糊状,然后接着用擂茶棍继续擂,直到擂得茶料烂碎成泥,最后再加入适量的白糖和凉开水,切记要边放边擂。这样擂好的擂茶就像牛奶一样,香甜可口,乳白味美。

擂茶不但是很好的消暑饮料,而且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呢,它能滋心润肺,消炎镇痛(这是大人告诉我们的)。因此,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如果能喝上一杯擂茶的话,就再好不过了。它不仅消暑解热,还可以健脾开胃,养颜提神。来这里作客的人们也争先品尝,“咕咚”“咕咚”开怀畅饮,大口的喝着我们家乡的擂茶。

擂茶甜润可口,它像家乡的人一样纯朴热情,对客人的一往深情。欢迎大家来桃江作客吧!我们一定会用擂茶向客人献上家乡的款款深情。


和茶的作文(8)

春天,微风拂面,阳光正好。我坐在院子里的树阴下,左手拿一本书,右手捧一杯香茗。啊,真是享受!

拿出一小撮茶,轻轻地,慢慢地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着,它的两头尖尖的,中间有点硬,但“啪”的一声就掰断了,整个部分都是深绿色,偏黑。在阳光照耀下,就像几只银梭。茶叶有些扎手,但它也不会把皮扎破,放在鼻前闻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香气虽然有点淡,但闻后你会觉得还想闻,它的香气也不会很快变淡,把茶叶拿远一点儿,仍然有股纯净疏淡的香在鼻前飘浮,回荡。闻之后,你会感到美美的,甜甜的,甚至仿佛处在一片梦境中,令人陶醉无穷。

我把茶叶轻轻放入杯中,冲上热水。刚开始,茶叶从杯底缓缓地浮了上来,不一会儿,有的就慢慢地沉了下去。瞧,那沉下去的小茶叶多么像一只只绿色的蝴蝶,在这暗黄色的大森林里翩翩起舞!瞧,那沉下去的小茶叶似是一条条快活的小鱼,摇头摆尾!瞧,那沉下去的“大个头”又像是巍然屹立的大山,在杯底矗立着!几分钟后,茶叶都纷纷地落下,杯里的热开水也由浅黄变成了深黄。这场面真是太引人入胜了!

捧起杯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浓浓的茶香顿时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浅尝一小口,苦中带涩,涩中有甜,令人回味无穷。

我恍然大悟,品茶就像人生一样,只有经历了苦难、煎熬的付出,才能得到香甜的果实与无限的快乐。人生如茶,茶如人生!


和茶的作文(9)

那年暮春,神农无意。你身袭袅袅绕绕的茶烟,轻卷着飘零的落红身临人间,偷得半日浮闲。茶香盈了一杯的春满,从此,夜时与明月共乐,牵动着异乡人的心;晨时独对朝霞,撩起万籁的思绪。它又泛起文化的涟漪,茶香在华夏中微漾开来……

一世为墨客,几世作茶仙。茶仙陆羽一生都在茶烟中飘荡,人生如梦也没有被虚无缥缈的事物所羁绊。最后一刻,他于茶香中羽化,挥霍衣袂手拈一书茶经,飘飘而成仙。他的一生正如抚一杯香茶,品得苦中醇香。握一壶茶在掌中,恍若捧一帘春色,一袭夏风,一泓秋水,一瓣冬霜。所以说,茶人是一名放荡不羁的隐士,在日出日落的霞光间游荡,被驯服得体贴,反而失了本性。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在烟雨年华的陌上发芽,被清风拂下,春水如时光一般在朱红小壶中熬煮着,清香一次又一次抚平你曲卷的叶片,往事如烟在缕缕茶烟中飘然而去,一段美好的诗路花语在行云流水的万千思绪中旖旎开放。

如今多少人不愿在月下品一壶清茶,或是因为不知初尝尚苦,久品始甘。但他们又何尝知道,学会品一壶清茶,囿于舌尖的苦涩后将它沉淀在思绪的深处,细听烟雨红尘中的苦涩,会发现飘然而出的是阵阵清香在心头萦绕,盈了满心的茶思。人生恍若一壶禅意绵绵的清茶,当愁苦在风中随着日出日落而化去,被岁月稀释。留下的,只会是满心憧憬等候着的未来静美。

那年陆羽留下的茶香不会被秋风卷席而去。流光一瞬,华表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总是屹立于那时光一隅的华表上。拂歌尘散,我们不知,你在茶香泛起的似水流年里细数轮回几季的满帘落花;弹指流年,我们不知,是否还会有路羽那般的白衣翩翩少年在茶香中游荡。茶是饱蘸浓墨的画笔,轻洒那不羁的山水画,墨香袅袅,书写着人间的风花雪月。或是古琴,轻抚云端的晚霞呢喃着暮年的残觞酒凉,时光则恍若林花谢了春红,在指尖渡去。

茶,不会就此湮没无声,光影无间的泛黄流年会铺成记忆的茶香,随着时光在那云端低吟浅唱着茶味人生。静静倾听着还有何人在苦苦寻觅它的痕迹。


和茶的作文(10)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它已经传承了数千年,并且长时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冲泡一杯茶,淡淡的绿色或红色,仍然等不及要细想,浓烈的香气会从您的鼻子伸入您的心脏。

我小时候看到成年人在喝茶,我不禁好奇,他们尝到了苦,那是强烈的苦涩。我笑了,我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要享受这种味道。直到很久以后,我才再次品尝茶。那时,我很懂事,经历了很多事情。我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但仍然很苦,但我并不觉得这很重要。我喝了一口,又尝了很多次,一口,两口,三口我实际上尝到了香气!我闭上眼睛,慢慢地享受着苦后带来的香醇的味道。现在,我可以感觉到茶在口中流淌的气味,独特的苦味在味蕾上绽放。这真是棒极了。

茶就像一种生活的味道。生活中的挫折和起伏就像茶的苦涩。我们可以穿越它并忘记它,但是我们也可以品尝它。就像茶一样,我们可以从苦涩中获得芬芳,从沮丧中获得洞察力,并获得成功。我们也勇于面对下一个困难。如果生活平淡无奇,淡淡而无味,让人感到无聊。

茶,似乎能品味生活。突然的苦涩可以得到平静,沉浸在茶的香气中,然后跳出繁忙的生活,看看过去的岁月。随着年龄的增长,丰富的经验,风雨的增加,茶的味道更加浓郁,醇厚。我经常看到老人拿着一杯浓茶,在夕阳下品尝。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品尝茶或他们沧桑的永生。它可以流传千古的原因可能是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带来浓郁的品味,而且使人们的思想超越世界。小说中启蒙茶的作用也是如此,令人发人深省。

我喝了一杯茶,慢慢品尝,然后体验了它的味道。


和茶的作文(11)

早已夜深人静了,却睡不着。于是取出了封尘已久的一套茶具,找了些茶叶,坐下来自己品茶。

家中是常备茶叶的,但父亲喝茶常常只是为了解渴;而母亲,则是为了抗拒睡眠的诱惑。所以,家中没人懂茶道。于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我决定品自己的茶。

壶中已有了茶叶,再倒入些开水,尔后细细端详着。放入的是玉针——一种貌似尖针的茶叶,加开水以后,它们开始慢慢散开,然后将四周染成一片碧绿。我捧住了茶壶,突然感到一种蜉蝣撼树的苍凉。

每个人生下来其实就像那玉针,渴望在滚水中保住自己的个性,结果却总是被水所浸染,散成薄薄的柔光,同时也染碧它周围的一切。也就似蜉蝣,企图撼动大树,却最终倒毙在它的下面,成为它的肥料,与它融为一体。所以人的欢喜与悲哀都在此,永远不能够不改变自己而改变环境,总要坦然面对生活的打磨与融合。要么,溶入你生命的滚水,要么,放弃拥有生命的机会。

想得出了神,才发现茶已经泡好了,是那种精致的碧绿。原来溶入开水的玉针纵使没了自身的棱角,却能绽放另一种美丽。我轻轻倒了一杯茶,就四根拇指那么粗深的一杯。本可以一口喝干,却又故作风雅地小抿了一下。顿时,一股玉针固有的苦涩遍及全身。这种味道我尝过很多次,于是见怪不怪地再小抿一下。一杯茶没了,喉中却有一股清凉油然而升。不禁会心一笑,才发觉品玉针是要有决心的。没有苦,得不来清凉。或许真的,进行着人生的旅行,人无时无刻都必须尽心地付出尔后承载许多自己也搞不懂的悲伤,这是一种相当委屈的投资,总会给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迷惘。对许多“精明”的商人来说,他们会放弃风险,放弃品尝苦涩的机会。于是,他们中也就不会有人能真正找到清凉甘美的感觉。

再品几杯,茶壶还剩最后一点茶,我没有再喝,任由它剩那一点残茶,母亲曾告诉我不要把茶壶的水喝光,留一点,再加水后才有味。这并非证明她懂得品茶之道,只是她教育我如何做人:“随时不要做得太完美、太满,给自己一条后路,一个空间,说不定你能为世界留下一个奇迹。”我过去不懂,时至今日也懵懵憧憧,但觉得有理,于是照做。

茶品完了,时间也晚了,心情却很舒坦,于是愉快地收拾。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大师讲学时,门外风吹而草动。一门徒曰:“风动”;另一位曰“草动”,大师笑而答之:“非风动,亦非草动,廉者心动。”我此时的心境不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吗?茶并非最好的茶,品茶的技术亦非最好的品茶技术,但心境却是世上最好的,于是,便很愉快。ヒ蚨,拥有一成不变的好心,真的便拥有了一切。おおおお


和茶的作文(12)

时光荏苒,父亲已去世近二十年。每次举杯喝茶时,脑海中不时会浮现出父亲憨厚的面容和那只一生从未离开父亲左右的又大又老的茶缸。

父亲的茶缸是一只白色的搪瓷缸。说它大,是因为我从未见过比它大的搪瓷缸。它直径足有十五公分,深二十公分。装两升水是绝无问题的。说它老,好像从我记事起,它就在父亲的左右存在着。口沿已破损开豁,缸身布满了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伤疤。

小时候,每年放暑假,我都要被父亲带到地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在所有帮父亲干过的农活中,给包谷地锄草的活儿印象最深。

八九月份的包谷长得近人高。最后一次锄草对包谷收成至关重要。每年到了此时,我都会躲到屋子里,生怕听见父亲那不容推卸的喊我下地的声音。但这种声音还是像往年一样,在下午两点太阳正红的时候准时响起。

我极不情愿地从屋里走出来。此时,父亲早已站在院子中央,他头戴竹丝编的大檐帽子,脖子上搭着白底蓝条的毛巾。右手提着大铁锄,左手永远端着那只茶缸。茶缸里也永远沏着茉莉花茶沫子。

我家的地在村子南头,面积两亩有余,东面临路,西面临井。井上的老水车在暑天总是二十四小时不停运转着。每次随父亲锄地,都会从东面的路上进地,穿过包谷地到西头的井上,父亲把茶缸放在井台上,用蓖麻叶盖在茶缸口,以防蚊虫坠入。

端到地里的茶是不能随便喝的。因为父亲认为:人还没乏,茶还未酽。从东头到西头锄地约摸两个小时,人也困乏了,茶也沏酽了,再喝它时,才能体验出茶人合一的境界。父亲总是坚守着他自己固执的喝茶方式,从未改过。

放好茶缸,喝完水,我又猫着腰跟在父亲的身后钻进了包谷地,往东边路上走。父亲永远都是从东往西锄,现在回想,西头井上那甘洌的井水和那缸沏酽的茉莉花茶,可能是父亲一种美好的念想。

我跟在父亲的身后锄,跟着父亲有力的前进步伐,一会儿就被父亲甩得老远。

酷暑难耐。望着渐远的父亲身影,心里总在盘算着怎样能够偷懒。忽然想起了父亲放在井台上的那缸茶,不禁大声向前面的父亲喊道:“爸,我渴得很!”父亲的身影早已被包谷吞噬了,唯能听见父亲的回声:“你到井上去,那茶已经沏酽了。”

我的心就像老师准假时的喜悦一样,像一只逃出笼子的兔子直奔地西头的井上,抱起茶缸,猛喝几口。再把脚放在水渠里,火热的口腔得到了茶的滋润,炽热的身体在水中得到了降温。“爽”字的感觉我在此刻便刻骨铭心了。

这种偷懒的伎俩一下午总有那么几次,父亲的那缸茶也早已让我喝得只剩下缸底的一摊茶沫。等地快锄完了,我赶紧跑到井台上,重新摘一片蓖麻叶子,盖在空空的茶缸上,心里真是紧张得要死。

父亲端起茶缸,看着里面的茶根。回头看着我,我不知从哪里捡起一句:“晌午我妈做的饭太咸了。”赶紧低下头去,静等着父亲的训斥。过了几秒钟,只听见父亲平和地说道:“明天告诉你妈,给饭里少放点儿盐。天热了……”

我抬起头,看见父亲俯下身,用嘴对着水车的水槽,猛喝了起来。

我赶紧捡起大茶缸,心存内疚地向村子跑去。

父亲就是这样用他辛勤的劳作撑起了我们这个家,一天天,我也逐渐长大成人。父亲对子女的宽容厚爱,对家庭的勤劳与担当,都铸就了我今后人生的生活原则。父亲啊,我深深地怀念你和你的那只大茶缸。


和茶的作文(13)

每天上午,我那亲爱的爸爸都会给我们一家泡一壶茶,一壶热乎乎的茶,一口下去,肠胃是热的,心也是热的,可能那一壶茶费不了多少时间,却能代表他对我们满满的爱。

爸爸今天泡的茶似乎格外的香,“南涧茶香笑语新”。十分钟后,茶的香味慢慢地就出来了,一股清香冲进了我的鼻子,抿一小口,刚入口有点苦涩,但至喉中却又带着一点清凉和甘甜,让我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当我继续品茶的时候,爸爸突然开口,说:“你知道怎么泡茶吗?”“知道,就是先把隔夜茶倒掉,然后烧开水冲洗杯子进行消毒,这样重复2-3次,其次,再用茶叶勺把茶叶从茶罐里弄出来,放在茶瓶的隔离器里,把事先烧开的水倒进茶瓶里,这不挺简单的吗?”爸爸笑着说:“做一次是挺简单,但是你能坚持天天泡吗?”听完这一番话,我陷入了沉思……

我又喝了一口茶,想起了爸爸从前对我的一句话:“杯里的茶因水而上浮,杯里的茶也遇到水而清香,待香散尽,茶也变凉,所以茶一定要趁热喝。”我恍然大悟,父爱如茶,虽然他把自己的爱藏在心里,到最后你才发现,原来它也是甜的呢!


和茶的作文(14)

在山上扫墓,这座山上有很多野生茶树,我顺便拿了一个瓶子采茶。

我专门挑那些很细很长的新茶,稍微有一点老的叶子我都不要。过了好久,我的瓶子还是空的,只有几片稀散的新叶。亲戚们见了,便帮我一起采,不一会儿,茶叶就多起来了。朝瓶子里一闻,是一股浓郁的香,这种味道很奇怪,它不单是茶味,还有浓浓的甜味。

到酒店吃饭时,我问亲戚们怎么制茶,有的说先晒后炒,有的说先晒再揉再炒,还有的说直接放微波炉里转两分钟。

回家以后,我把茶叶放在一个镂空的大盘子上晒。过了一会,我闻的时候,发现茶叶的样子已经变得发黄发干了,还真有点“茶模茶样”了!我用手把茶叶放在盘子上揉,动作跟搓麻将的动作很相似。

我迫不及待的把茶叶放到锅里,用筷子搅拌,一两分钟后,夹起来闻时茶叶已经变得干干的,弯弯曲曲。我抓了一把泡起来,一尝,味道很浓,满口都是茶香,回味令人感到很舒服。爸爸也试了一下,也认为不错。我开心极了,因为这个是全程都由我亲手制作的茶,而且味道又那么好,连老爸这个天天喝茶的人都赞不绝口。因此,这一小包的自制茶叶可以命名为“园园茶”(我的小名园园)。


和茶的作文(15)

八月,我们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大西北之旅。

我们先后去了风景如画的青海湖、美丽的茶卡盐湖、历史悠久的敦煌、神奇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空之境”——茶卡盐湖。

以前,我见过冰雕、沙雕,可从没见过盐雕,今天终于在茶卡盐湖见到了盐雕。一路上,坐着景区小火车远远地望过去,一座座洁白无瑕的盐雕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沉思的老者,有的像舞动的飞天……

来到了茶卡盐湖,如同来到了仙境一般。盐湖真大啊,湛蓝的天空澄澈透明,洁白的云朵仿佛一碰即碎,它们倒映在湖水中,真是一面硕大的“天空之境”。

盐湖的水真清啊,白花花的盐躺在湖底,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盐湖的水真咸啊,我用手指沾了一点湖水放进嘴里,咸得我直把眉毛拧成了麻花,呸,赶紧吐掉。

盐湖的水真浅啊,我赤着脚在湖里走来走去,湖水最深也不过到膝盖。我想,如果盐湖的水深一点,会不会也像死海一样,让人们浮在湖面上看书呢?

茶卡盐湖驰名中外,游客自然就多。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来到湖中玩耍嬉戏。我和姐姐打起了水仗,满身都是湖水,干了之后,衣服就变得硬邦邦的了,嘴上也是白色的盐花。

除了欣赏风景,人们最乐意的就是拍照留念了,瞧,有的在拍甜蜜的婚纱照,有的正穿着鲜艳的衣服摆造型呢!

茶卡盐湖不但是一个著名的景点,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聚宝盆,据说这里的盐可供全国人民吃七十五年呢!

茶卡盐湖真美丽,我爱美丽的茶卡盐湖!


和茶的作文(16)

而传来淡淡的清香

我品着梦的鲜

看着茶叶在眼中沐浴

在水面上绽放娇羞的玉颜

轻轻地点点头

将娇颜留下,彼此的问候

似墨与水的融洽

留下最美的一面

转瞬却拥抱风暴的狂虐

煞得笔下白纸一张

停歇在中途的茶馆

听风道雨的风言一片

离开吧,他的名字长刻在石碑上

不需要茶的苦沏

不需要等待温柔的'陪伴

叶已坠落在杯底

水已经浑浊,浓浓的苦意

将玩世不恭的神态收起

端起庄重着严肃

广东韶关韶关市第一中学初三:苦茶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