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借为话题的作文(1)
朋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发的。他可以在你无聊时和你聊天;在你伤心时给你安慰;在你无助时给予帮助……可是,我偏偏缺少了一个朋友。
自从搬到奶奶家之后,我每天都无聊到极点。以前在杜家村时,那儿还有几个朋友,我们每天一起玩耍,遇到麻烦了,跟朋友讲一声,他们就立即来帮助我。记得有一次被老师批评了,又不敢跟妈妈讲,朋友看我伤心,就安慰我。可如今,在奶奶家,我连一个朋友也没有。
又是一个周末,我从家里出发,去小店买做小报用的铅画纸。天气很好,风和日丽,空气清新。若换在以前,我自然会叫上朋友一起去,顺便去小区花园玩一圈,或者追逐一番。可是今天……我一个人默默地走了很长时间,才走到那家卖纸的小店。回来的路上,我又一个人默默地走着。路有点远,或者说心情不是很好,走着走着,脚有点酸了,就找了一处可以坐下来的地方休息。正好对面是一个篮球场。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了这样一个场景。
一群小孩走进了篮球场,其中一个小孩的手里拿着一个篮球,看样子是来这里打篮球的。
很快,那群小孩分成了两队开始打篮球。你抢我夺,他们玩得非常开心,那一阵阵的欢笑声从那篮球场里传出来,传到我的耳朵来。我不禁想起曾经在杜家的日子,那时候我也是这样与朋友们一起玩耍的。可如今……尽管我的脚已经不那么酸了,可我还是坐在那儿,舍不得离开。
忽然,篮球砸到了一个小孩的头上,他摔倒在地上。其他的小孩纷纷停下脚步,跑过去,围在他身边,询问他,安慰他,还把他扶到一张凳子上。看着这场景,一种无法说出口的悲伤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心脏,我的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真希望可以借到那样一群朋友,与我一起说说话,与我一起做游戏,哪怕能够一起做作业,也是好的。
请问,你能借我一个朋友吗?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2)
从前,在一座树木郁郁葱葱的山坡上,住着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艾丽一家,兔妈妈曾经获过一枚长跑比赛的金牌,这枚令人骄傲的金牌,她的伙伴们都十二分的羡慕兔妈妈,只有一个狡猾的狐狸,却对金牌垂涎三尺,心里想无论如何我都得把它弄到手,让它属于我。
不久后,兔妈妈去世了,把金牌留给了小兔子说:宝贝姑娘,将来你也要靠自己的实力去赢得这样一枚像样的奖牌。小兔艾丽对这块奖牌爱不释手,每天都用布擦几次。
这天,小山羊丝丝兴致勃勃地来到她家微笑着对她说:你的金牌真棒,能借我一天吗?就一天,明天我一定还给你。小兔艾丽一开始有点舍不得,但转念一想小山羊丝丝是个诚实可信的人,于是,就把金牌借给了她。丝丝高兴地唱着歌往家飞奔,路上还碰到狗山山,猪贝贝......狐狸也是其中的一个。他们都疑惑不解的是小山羊怎么会戴着金牌呢?万万没想到的是小山羊归还后的当天,可恶的狐狸居然也来到了小兔家,学着小山羊的口吻说:兔妹妹,你的金牌也借给我一天好吗?小兔子艾丽一见狐狸哪么真诚就把金牌借给了他。结果狐狸竭力一天,二天.......还是没有把金牌还给小兔艾丽,艾丽气坏了!将他告上法院对法官说:法官先生,狐狸借我的金牌据为己有,不还给我。狐狸说:没有的事!狐狸边说还边跺脚,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明明是你自己弄丢了,还赖我?大象法官问:你们谁能证明?我能证明!山羊挺身而出,于是山羊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法官大象,大象大发雷霆大声地宣布:把狐狸打入十八层地狱。
后来,小兔快乐地去狐狸家找到了金牌才一蹦一跳回了家。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3)
狐狸家的油又快用光了,它想到鸡大婶家有很多油,就去鸡大婶家借油。
“咚咚咚”狐狸在敲鸡大婶家的门,“鸡大婶,你在家吗?”鸡大婶开门看见狐狸,“小狐狸,怎么了?”鸡大婶亲切的问到。狐狸假装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鸡大婶,我想向您借点油。您可以借我一点吗?”鸡大婶本想答应,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去年借的半桶油还没有还呢,我现在还是不要借它,万一他又不讲信用怎么办。狡猾的狐狸似乎知道了鸡大婶的心事,笑着对鸡大婶说:“如果你借我油的话,借一还二,我现在急用,您看可以吗?”鸡大婶以为占了便宜,就答应了。
一个星期后,狐狸来还油了。鸡大婶满心欢喜,接过狐狸手里的东西一看,只有两个眼药水的瓶子那么大。鸡大婶问他:“这是什么?油呢?”狐狸坏笑着说:“我说过‘借一还二’,可没说是用多大的容器‘还二’。”说完便走了,鸡大婶气得哭起来。大象闻声走过来,问鸡大婶怎么回事。鸡大婶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大象,大象听完后,气愤地说:“我帮你要回油。”大象来到狐狸家,向狐狸借油,借一还二,狐狸听了便说:“借油可以,但是还的时候,要跟这个桶一样大。”大象答应了,大象拿着借到的油还给了鸡大婶。
又过一个星期,大象来还油了。狐狸马上接过桶子,打开一看,里面全部都是水。狐狸生气地问大象:“油呢?”大象说:“你只说桶要一样大,没说里面一定要装油啊!”说完,就走。
狐狸气得直跺脚,它没想到大象会这样。不知什么时候,这个故事就在森林传开了。
狐狸真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占了便宜,实际上失去了更多。民无信不立。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4)
《石头记》里心机颇深的薛宝钗在咏柳絮时曾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感慨。这里,暂不论蘅芜君为人如何,单推敲这句话,便觉还是有几分在理的。
人,总要凭借些什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或价值。
就连熠熠生辉的钻石也需凭借那“丝丝星光”方可闪亮夺目。钻石懂得利用星光来闪亮自己;人,或许也该这样。
谈到懂得利用机遇之人,我不得不提东坡先生。
东坡早年选择了读书做官的道路并一举成功,这是人尽皆知的。可这位善于抓住机遇的先生在科举考试时因苦于自己找不到支撑观点的论据,竟当场“编”了段史料,“糊弄”了主考欧阳修,最终脱颖!
东坡实为善于把握契机之人,而这段捏造、虚构的“史料”也成就了他的金榜题名。
值得注意的是,史料虽属伪造,至少无伤大雅,可如今社会,为了一举成名,有些急功近利之人所凭借的东西,实在有伤风化。看来借“力”也并不是“力”皆可借。
倘若实在是无力可借,也毋须独自嗟讶,现引用虞世南《蝉》一诗,愿与君共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独标高格的蝉不借秋风而声响广播,乃居高之效。细想来,这“居高”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消时间与精力。
一定要“居高”吗?
维特斯坦的回答是:“我贴着地面行走,从不在云端起舞。”
“借力”实乃麻烦之事,也非尽人可借。那有灵性的自然可借,直上青云也并非难事;至于那些想东施效颦的,就另当别论了。
别忘了,就连精于算计的“宝姐姐”最终下场只是“金簪雪里埋”,这“借力”啊,还是想想清楚再行事吧。
钻石借得光芒,常人借不得。抬头看见星空,可我们双脚仍踩在大地。“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5)
周瑜营中又缺箭了,他想到前一次诸葛亮草船借箭就一肚子火,为了出这口气,显显自己的才能,在手下面前扳回面子,这次决定再去向曹操借三十万支箭,他令手下准备好一切,就等着刮东风起大雾。
三天过去了,江上一没风二没雾,只有一轮火红的太阳。
五天过去了,江上还是没有一丝风也没有一片雾,周瑜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七天过去了,江上一切如故。周瑜更急了,但别无他法。
第十天四更天,手下突然来报,说江上刮起了大风也起了在雾,而且比前一次更大。
周瑜甚是高兴,迅速穿上战袍,亲自指挥草船,浩浩荡荡出发了。到曹军不远处,停船击鼓。
曹操听到鼓声,顿时又是一跳,不知敌军半夜击鼓是何用意,脑中一片混乱,慌忙之中下令放箭。
眼看周瑜的计划就要成功了,曹操突然想到了上次就是这样上了诸葛亮的当,这次不可能再上了,又马上命令改放火箭,顿时江上出现了极为壮观的“流星雨”。
周瑜正在得意洋洋地饮酒作诗,见此情景,当时傻了眼,一动不动。
手下风势不妙,道:“都督,咱们赶快撤退吧。”
周瑜这才回过神来,立刻下令撤退,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所有的船只都被熊熊烈火烧着了。将士们都在救着火,呐喊声、扑火声、射箭声……乱作一团,周瑜看到这些,痛苦万分。
半个时辰过去了,所有的船只都没得救了,将士们也全都撇下他们的都督跳到江里各寻生路去了。周瑜也带着满身的烈火跳到江里,火烤的肉又碰到冰凉的江水,种种滋味使周瑜不得不大叫“啊——”
“都督,都督,出什么事了?”
周瑜环顾四周,摇头苦笑道:“没什么,做个噩梦而已。”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6)
在大森林里住着一条小蛇。有一天照镜子,它看了看身体各个部位觉得很满意,可惜没有脚。“什么?我长得这么漂亮,为什么没有脚?”它自言自语,着急地推开了门,去向小动物们借脚。
首先它找到了小壁虎:“壁虎老弟,你能不能把你的脚借给我?”小壁虎说:“小蛇,我的脚是用来爬墙的,除了爬墙还能帮我捉蚊虫。如果没了脚,我就会饿死的。”小蛇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
接着它找到了小猫,和气地对小猫说:“猫姐姐,你能不能把你的脚借给我?”小猫着急地说:“小蛇,你有没有搞错呀?我要追老鼠,如果没了脚,我还怎么捉老鼠呀!还有我们猫脚底下,有一块肉垫,如果没了脚,肉垫还有什么用呢?”小蛇红着脸说:“实在是对不起了!”
后来,小蛇遇到了鹰,高兴地对鹰说:“鹰大哥,你能不能把你的脚借给我呀”鹰很吃惊地说:“哎呀,小蛇你不懂呀,我为什么能捕到那么多的猎物?其实这全是我脚的本领,我的脚不仅锋利而且有力。对不起,我不能借给你。”小蛇连忙说,“对不起,鹰大哥。”于是伤心地离开了!
最后小蛇来到了一条大河边,看到了一头老海龟。它喜出望外:“龟爷爷,您能不能借我四只脚?”海龟说:“不行啊,我要用脚游泳!”小蛇又失望地离开了。
小蛇只好带着伤心、失望、难过的心情回家去找妈妈了!妈妈笑呵呵地说:“傻孩子,其实我们蛇是没脚的,但是会行路。我们靠身体的曲伸和肚皮下鳞片的帮助去爬行。我们的肋骨末端是可以移动的……”“太棒了!太棒了!我知道了。”小蛇又照着镜子,欢呼着,扭动着它那玲珑的身体!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7)
每个星期六下午,我都要去上培训班,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可由于时间的匆忙,我潦潦草草地收完书包就走出了家门。到了学校,在我打开书包的一瞬间,我傻了:完了完了,铅笔盒忘带了。
离上课只剩三分钟了,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本想向同桌男生借支笔,可我们都是来自不同的学校,毕竟不是多熟悉,我哪好意思呀!我只好硬着头皮向后面的女生问:“余敏,你能借我一支笔么?”余敏一听我是来向她借东西的,马上收起脸上的笑容,装出十分为难的样子,用百般理由来拒绝我:“不行啊,我的笔只有这几支了,而且都不好用,我不能借给你。”余敏不借,我失望极了,觉得自己好没面子,我的脸火辣辣的。在无奈的情况下,我只好向赵馨求助。因为先一次遭到拒绝,这一次我十分担心,害怕如果赵馨也不借,那我该有多尴尬!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说:“帮帮忙吧,赵馨。”“需要我帮你忙?”赵馨抬起头,我从她的那双透着灵气的、明亮的眼睛里,看到了她的真心和大方。我不再担心了,脸也不像开始那样红了。“能借我一支笔吗?”“没问题,反正我的笔多,你选自己喜欢的吧!”她毫不犹豫地把笔袋递给我。“真的?”我一脸的不相信,要知道,她的笔大多都很漂亮。她肯定地点点头:“恩,真的。”我随便拿了一支笔,迅速地将笔袋还给了她,说:“太谢谢了,赵馨。”“不用谢,同学不帮同学帮谁?”看看她那满脸的笑,我心中漾起了阵阵感激之情。
赵馨那么地友爱同学,不求回报地帮助任何一位同学。她的精神,助我前进。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8)
那一天,我一如既往地在家里完成家庭作业,家长正在客厅看电视。突然,眼前一黑,整个屋里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我对这突如其来的停电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妈妈的声音传来:“停电了。”我才恍然大悟。
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突然,光亮传来了。妈妈用手机照明,来到柜子前,从里面拿出来了几根蜡烛。妈妈把一根蜡烛放在了我的桌子上,这微弱的光芒在这黑暗中显得格外耀眼。我又开始写作业了,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很快,我就把家庭作业完成了。由于停电,此时的我十分无聊。我无意地抬起头,眼睛注视了那一根蜡烛。此刻,它不断地燃烧着自己照亮了我们,可是自己却在慢慢地融化,变小,却没有一点怨言。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到了最后,迎接它的将是死亡。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什么人会感谢它。但它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自己的付出,它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自己的责任。它默默无闻,不求名利,愿为他人奉献终身。然而,生活中,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教育学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可学生成功后,又有多少人会去找老师,对他表示感谢呢?但是老师依然默默无闻地教育学生,把青春都献给教育事业,无怨无悔。老师不正是我眼前的那根蜡烛吗?
突然来电了,而蜡烛却化成了灰烬。我对蜡烛的精神有更深的理解。我赞美蜡烛,赞美它的品质。如果世界上人人都有蜡烛精神,那么世界将更加美好,更加温暖。在此,我也感谢我的老师,感谢他们的用心栽培,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9)
粉笔,一个不起眼的教具,可它有伟大的奉献精神。在老师手中它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知识;在父母手中它带来的是做人的道理;在学生手中它带来的是快乐;在画家手下它带来的是作品。
老师眼中,粉笔代表着知识。上课到关键时刻,他就会拿起粉笔“吱吱吱”的给我们传递重要的知识信息,五厘米长的粉笔,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是多么伟大的献身精神啊!
父母眼中,粉笔是代表着信息,父母上班前会在小黑板上写:今天,你自己吃早餐,早饭钱我留在桌子上的或者是今天一天的行程表,写在小黑板上,今天早上……吃完了饭……下午……
学生眼中,粉笔代表着玩具。“叮铃铃”下课了,一些同学走上讲台一把抓起粉笔“打仗了!”他们一大把粉笔一大把的扔出去,有时候用力过度,一些小粉笔会不会“牺牲”,甚至有些会被人们不小心踩碎。欢笑声语传遍教室,可它却跌落在地,最后粉身碎骨,毫无怨言。
画家眼中,粉笔是画笔。一个安静的气氛,听着舒缓的音乐,笔在画板上悠然散步,悠然地奔跑,就像粉笔在画板上跳着美丽的舞蹈,不过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可粉笔已磨去大半个身子,最后消失在同学们的视线中。这种奉献精神多么伟大啊!
粉笔,常被人冷落的一个事物。可你用起来就知道它到底有多么重要,不能被错误迷惑。在老师、父母、同学、画家的手中作用是不同的,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优点。我可真佩服它这种默默献身的精神呀!它真像我的老师献了青春,献终身啊!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10)
“吱吱吱”,不起眼的粉笔在老师的手中又跳起了“奉献之舞”……
粉笔又细又短,跟大人的中拇指差不多,远看就像一个白色的圆柱体,粉笔的颜色可不单单只有白色,它还有红色、蓝色等颜色,它不像钢笔那样精致的外表。不像水芯笔那样美丽。只是默默地为人们奉献着,并且没有一句怨言。
粉笔在老师的手中边歌边舞,它就像音符一样,在黑板上跳动着,它留下的足迹变成了丰富的知识,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学生理想的成绩单。
不起眼的粉笔在父母的手里,变成了传递信息的工具。假如哪一天父母不在家了,挂在墙上的小黑板上的粉笔字可以告诉你晚上吃饭的钱放在哪里,父母到哪里去了,你等会该做什么……所以你并不用着急,这都是粉笔的功劳。
不起眼的粉笔到了孩子们的手中,那就是一个带来欢乐的玩具。女孩子们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画或练字。男孩子就和女孩子不一样了,他们抓起一把粉笔,取出一粒,瞄准张三或李四、向他们的头上砸去,不一会儿,张三或李四的头上就鼓起了一个“馒头”似的大包或留下了白色的美人痣,扔粉笔的同学可乐了,被砸的同学可生气了,教室里你追我赶,一片欢腾。哈哈……笑声回荡在教室里。
不起眼的粉笔到了画家的手中就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围观的人看得如知如醉,仿佛已经沉醉在这美丽的图画里了。
粉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可自己却一天天地变短了,最后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老师,粉笔灰染白了头发,却没有一丝怨言,多伟大的奉献精神啊!
粉笔我爱你,但我更爱那些像粉笔一样的人。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11)
大家肯定都读过《狐假虎威》这篇寓言。在这个寓言中说的是:狡猾的狐狸使用诡计骗了大老虎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是不是还有另一面呢?
小朋友学习语文的时候肯定学过这一篇寓言,老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是说狐狸仗势欺人。可他们都没有考虑过这一点:狐狸真的是仗势欺人吗?他是个反面角色吗?我经历的一件让我明白的这个故事的另一面。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自己在家里很无聊,就想去同学家玩。想着就拿了一张纸在上面写道:
留 言 条
爸,妈:我去找同学玩了,一会就回来,别担心。
女儿留
写完就把门窗锁好,骑着崭新的自行车走了。在路上,我一直隐隐约约地感觉有人在跟踪我,但我几次回头都没有见人影。我很纳闷:难道我出现幻觉了?车子停到一个凉亭那里,我停下来歇了一会。我是一个爱美的'小女孩,最爱照镜子,所以口袋里随时装着镜子。我正在照镜子,忽然,我从镜子里看到了一个陌生人在瞅我,我吓了一跳,心想:糟糕,不会遇见坏人了吧!我赶紧骑着车子飞快地跑了!我赶紧骑着车子飞快地跑了。那个人紧追不舍,我怕得要命跑得飞快。
我跑到一个卖西瓜的摊子前,气喘吁吁,那个人马上要追来了,我急中生智,对一个买瓜的陌生人说:“二叔挑瓜呢!”那人一看有人就一溜烟跑了,那个伯伯没醒过神,问我怎么回事,我就告诉了他。那个伯伯也夸我听了我这个故事,你明白了吧!
回想一下,狐狸不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才借老虎的威风的。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从两面来考虑的话会更加周全。你们说对不对?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12)
人人皆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声望与他的智慧。
他是一位历史的巨人,一位文化的巨人,一位思想的巨人。他的一言一行影响了世界2500年。
孔子,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以“仁”为主。在汉朝推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可见儒家在当时社会的重要。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已经变得道德迷失。
那些迷失道德的人,为何不像孔子借智慧?
孔子曾说过:“德不孤,必有邻”。为何我们不像孔子学习?孔子有一个弟子叫颜回。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鲁国人,就是现在的山东人。战乱纷飞的当时,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
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政府报销赎金还可以领赏。但是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孔子却很生气地告诉他,你这个举动将鲁国的俘虏们害苦了,以后有人敢赎他们了。
颜回很吃惊,孔子说,你是富有阶层能有大批的钱赎奴隶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销领赏的时候人们肯定会拿你作比较会瞧不起他,但是如果不去报销领赏的话经济上又负担不起。颜回醒悟后马上去报销领赏了。
在表面上,颜回受到了人们的称赞,但当其他人将俘虏赎回后,就会认为颜回会看不起他们。
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并写出了《论语》这部书。关于孔子的智慧,我们还要多多了解。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13)
《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文中的周瑜心胸狭窄,他因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才干,要诸葛亮在10天内造10万支箭。诸葛亮一下子就识破了周瑜的阴谋,但他从大局出发,不与周瑜斤斤不计较,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用妙计向曹军借了10万支箭,使周瑜不得不甘拜下风。
学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认识到妒忌的公理是有害的,它既损害了别人,也损害了自己,这样的事在我的生活中也是常见的。这个学期的几次数字测试中,我的好朋肆,成绩都比我好,我产生了一种妒忌心理,闷闷不乐,总想找机会和她吵架,可她毕竟是我的好朋友,我又不太好意思,读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我认识到了妒忌心理的危害,同学考试成绩好,我应该为她高兴,同时自己努力学习,争取下次测验中取得好成绩,怎么能不高兴呢?这样一想,心情就通畅了。
在生活中,像周瑜这样妒忌心强的人,虽然很多,但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宽阔,不为小事斤斤计较的人也不少。
有一次,在操场上玩耍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把我碰倒了,马上向我道歉,我一咕噜爬起来,怒气冲冲的向他吼道:“对不起就完了吗?"于是大家俩个人闹翻了。下课后,他对我说:“对不起,你也把我推倒吧!”现在回想起来,他为了大家的友谊,可以不记前嫌,而我却认为他是应该的,我真糊涂!
如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克服了妒忌心理,心胸宽阔,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否则就会像周瑜那样,害人害己。
以借为话题的作文(14)
同学们都说世界上最平凡的东西莫过于粉笔,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它是伟大的,我们敬爱的老师就是用一根不平凡的粉笔为我们撑起了一座知识的大殿堂。
老师每天在讲台上用粉笔一字一划地写出我们所要学习的字,粉笔牺牲了,变成一朵朵雪花,落在教室里,变成了“银川”;落到老师的头上,把老师的青丝染成了白发;落到我们身上,变成甘露,留进我们的心中。
上课玲声响了,老师走进教室,拿起粉笔,给我们讲课,从老师那嘶哑的声音,我可以判断出老师身体不舒服。但老师仍面带笑容,用粉笔构画出我们学习的内容。你看你看,粉笔灰又飘落到老师的头发上,头发又白了一根。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了,老师不知用了多少盒粉笔,也不算不清楚有多少粉笔灰落到老师头上,搞得老师原本乌黑发亮的头发掺杂了好多好多根白头发。而粉笔构画出来的内容却变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露珠,滋润着我们这些花朵,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越开越红,越开越灿烂!
望着老师头上的一根根白发,眼角旁的一道道邹纹,我流下深情的泪水。我、我、我恨粉笔,恨它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试问一句:老师值得吗?老师用汗水用心血换来了我们的知识,可自己呢?却被粉笔灰染白了头发,被粉笔灰飘走了自己的青春。我赞叹老师,因为老师为自己这份工作抱怨,他仍每天站在讲台上,用粉笔为祖国的花朵灌溉阳光,灌溉雨露,不求回报,总是默默无闻的。
噢!原来我理解错误了。我不再恨粉笔,我爱粉笔,因为我读懂了粉笔,读老师,更读懂了老师那份藏在粉笔里的深情,那份深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你读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