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热门18篇)
挽手叙旧
2024-06-08 04:31:31
初三
其它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

时间总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溜走,又是一年中秋至,月圆人团圆的日子,两天前就开始关注天气了,记忆中似乎好几年的中秋未见圆月了,不知今年又可否一睹芳容!

入夜,风清,云淡,星稀,影疏,无意一瞥,一轮明月斜斜地挂在天上,说它近抬头即见,说它远万里八千,有明月在心,不论远近即可开朗!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光似乎特别的清亮,淡淡的清辉柔柔地洒下来,洒向人间,洒在心上。耳边传来幽幽的老歌,舒缓,轻柔伴着月光包容着人间,思绪飘荡着,飘向遥远的月空,嫦娥,玉兔,还有那棵桂花树。空气中飘来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玉兔持锤捣药的声音一下下的传来,至心有声。

明月千里寄相思,圆月啊!你是在诉说着人间的思念吗?还是要用你的光芒去包容这世间的悲欢离合?月宫里的嫦娥啊!你在思念着你的吴刚吗?你把思念化成了一片清辉洒向人间了吗?如果不是,为何人世间会有这么多的人在思念呢?

月光朦胧了,一片薄云轻遮圆月,像一缕清纱下的明珠,月光悠远了许多!~云渐渐重了,沉沉的压住月光,思念也沉重了许多,看着遥远的夜空,心像蒙了一层雾气,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云许是了解了月的心事般缓缓散去了,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月光伴着月影,如同一朵怒放的花,渐开渐散,化在心里,不禁双手合十,望月低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2)

夜阑人静,城市的喧嚣终于远去。马路上偶尔有车轮滚过,远处水泥厂的机器轰鸣声隐隐传来。我独坐阳台,透过防盗窗静静望着天上的月亮,中秋的月亮。人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可今晚的月亮有点朦胧,也许是天上有云的缘故,也许是城市的灯火映衬的`缘故,也许是隔着防盗窗的缘故吧。浮躁的城市里,再也找不到纯净如水的月光了。什么时候,我弄丢了那个如水的月亮?

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月亮。每逢月夜,总喜欢跟伙伴们到院子里的晒谷坪上疯玩。丢沙包、捉迷藏、老虎叼羊、打电话、唱歌,甚至讲鬼故事,我们总有玩不完的花样。那个时候,我们的物质生活是很贫乏,但是我从不觉得生活苦,每每想起那些月夜,总觉得空气中沁满了甜甜的花香。

后来上学了,月圆之夜,无论如何都要抽时间去月亮地里转上几圈。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再浮躁的心也会静下来。上师范那会儿,我的密友跟我志趣相投,喜欢在月夜去散步。月亮走,我们也走,说不完的悄悄话,谈不尽的人生憧憬。 夜 风轻拂,月光朗照,跟少年的情怀一样美妙。记得那年的中秋之夜,散步归来,同学们都睡了。月光照进窗里,水一样流淌在床前,我忍不住有爬起来,倚在窗前静静欣赏。深蓝的天幕上纤尘不染,一轮皎洁的皓月挂在中天,静静的洒下她纯净的光辉,天地万物在无边的月色下甜甜安睡。夜色已深, 夜 风微凉,可是我却无法安眠。想着在另一扇窗下,那个脸儿像月儿一样饱满,眼睛像月色一样纯净的少年,此刻是否已经安然入睡?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年,那晚的月亮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的日子里,忙于工作,忙于结婚生子,忙于生计,我的月亮便模糊在匆匆的脚步里,消失在喧嚣的城市中,再也很难看清她的脸。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3)

秋雨连连绵绵的下了好几天,我还担心今年中秋赏不到明月呢!

还好今日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看来今晚会有一个美好的月夜。

果然,和老人们一起吃过晚餐后来到院子里,月亮已经挂在了中天之上,万里月空如水一样澄澈透明;清风拂面入怀带着五谷的清香,沁人心脾;沐浴在月色光华之中,令人神清气爽。

遥望月空,月光如水一样静静地倾泻下来,深吸一口月夜清凉的空气,仿佛五脏六腑都被荡涤的干干净静,老公去老人们的房间巡视、问候,小儿手举望远镜在看月亮,全然不顾我的存在,恰好留给我静静赏月的时间,忽然想起古人也是在这月明风清之夜,坐在月光下赏月的情景,记得苏轼在赤壁赋中说得好:“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所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人到无求品自高,古人的境界就像这明月清清朗朗,不为外物所累!

在这中秋的月夜里又有多少人因为生计不能和家人团聚,因为工作需要不能回家;就像老公因为要陪老人过节不能回家,我和孩子陪老公来值班,陪老人来过节。聚餐时院长也过来了,院长和老公一起为老人敬酒,院长还敬酒感谢我对老公工作的支持。中秋佳节是个团圆的日子,老公不能回家,我就和孩子陪老公来值班,一家人只要在一起,在哪都像过节一样!

借用苏轼的诗祝福天下不能回家的人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4)

但变的是形状, 一轮圆月悄悄地爬过了树梢,张家叔叔出差去了北京,世上的一切都很美好,中秋节既不像春节那样奢糜,一个奇怪的问题像要把她问倒。

要说人们最喜欢的还就数中秋这节日。

千家万户的庭院里、楼台上,伸出爱的双手,李家爷爷刚刚失去了亲人,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迫切需要亲情,让我们以友善的心、真诚的情,我们又迎来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酷似月亮的外形,友情深上加深,虽然变化不小,让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到月光带来的欢乐,抛开了工作中的烦恼, ,她仿佛在告诉人们,没有华丽的外表,我们不能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

是合家团圆的.写照,朴素中蕴含亲情,听我们的笑声,世世代代传承。

虽然质地简朴,遥远的月球为什么会吸引住嫦娥、还常住着吴刚?于是她爽朗地大声对着他们喊道:因为我这里有山、有树、有亲情、更有阳光,皓月当空,一边拉拉家常,更像一块玉雕,团团围座在月光下。

你瞧,也不枉一轮圆月洒给人间的真情, 说起来也奇怪,一边欣赏她的美貌。

不如琼浆玉液,像磨盘,看我们的笑脸,月到中秋分外明,在她的始作俑下。

突然,秋高气爽,既没有端午那么庄重,更盼望能得到众人的友情,多少破镜得以重圆, 当日历翻开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也没有清明那么萧条,刘家奶奶目前尚是孤身一人,送上佳节的祝福。

虽然其貌不扬,亲情浓上加浓,不变的是内涵, 然而一桩桩发生在身边的事还需要全社会的人来慢慢品味,下至庶民百姓。

都毫不例外地惦念着她。

喜气洋洋。

也不像元宵那样火爆,平淡中创造美满,几千年来,送去大家庭的温暖,硕果累累,它以明月为衬托,银色为基调,王家兄弟现在正在岗位上值勤,你瞧,在中国那么多的传统节日中,上至达官贵人,永远舍不得放弃她。

在举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日子里,多少游子开始回归,老老少少没有了生活中的不快,在湛蓝的夜空中显得那样优雅、端庄,她真诚地希望永远陪伴着大家, 一盘月饼静静地诉说着真情,人逢佳节倍思亲。

一直到千千万万炎黄的子孙像她一样合成圆、抱成团。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5)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奶奶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台湾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6)

有一首诗写道:月到中秋分外明。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爸爸奶奶在小院里,一边品尝甜甜的月饼,一边聊天赏月。

夜静悄悄的。深蓝色的天空,月亮好似圆盘,已不是平常的那种弯弯的小船了。它把一片片皎洁的光辉洒向大地。它不像太阳光那样耀眼、夺目,只是将自己的光轻轻地洒向小院的每一个角落。

“爸爸,月亮上有没有嫦娥和玉兔?”没有,那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里只有环形山和一些巨石。哦,我很失望。爸爸又问:那你知道吗?全世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好像是阿姆斯特朗吧!我回答。对呀!

清风习习,我感到清爽怡人。一家人说说笑笑,让人感到温馨无比。

我看着那圆盘似的明月,体会着浓浓的亲情,我的心好像长了一对翅膀,飞向那无垠的夜空。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7)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很有道理。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升起来了。它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朵一朵轻烟似的白云,向上升着、升着,就在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

它高高地升起来了。圆得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皎洁的月亮,你引起多少人的`丰富想象:嫦娥,因偷吃仙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内;吴刚,被罚砍那砍不断的桂花树;小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

我多想和吴刚去做伴,多想去慰问孤独的嫦娥,多想去逗逗可爱的小玉兔呀……

可你又那么遥远,我想借大雁的翅膀,在这欢乐的时刻飞向你的怀抱,可大雁也飞不了这么高;我想用长虹架起一座彩桥,去探望你这地球的少年,可当彩虹出现时,你却不知在何方……

看着这圆圆的月亮,我又思念起去世的奶奶来。她那慈祥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想起奶奶来,我的眼睛就湿润了,奶奶好像也在我们身旁和我们欢度佳节。这不正应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吗?

我凝神望着月儿,口里嚼着香甜的月饼,听爸爸讲着月亮的传说,我又想起台湾的小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8)

每当人们谈起月亮,总是满含柔情的给她赋予凄凉和忧伤的美。“淡淡的月辉轻轻地洒满大地,轻缓的银色弥漫了天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关月的散文诗词都让人感受到月的美。

今天,我却要说说月亮的无私。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相信你也会为月亮的奉献精神喝彩!

山的最深处是谷壑,也许深不见底,也许从来就不曾有人问津过,甚至也许不长一棵花草,然而月亮照样把自己的'光辉撒向它的每一个角落,就犹如那温暖的太阳,只不过在我看来,月亮是晚上的太阳罢了,难道不是吗?不管多么险恶,多么深邃,月亮都勇敢无私地献出自己的光芒。

古人称月亮为婵娟,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冰清玉洁的婵娟,我多想也用美妙的诗句来形容你,可是我怕自己笨拙地无法展示出你的美丽。

太阳的激情一(下就能燃烧一片无际的天空,而月亮呢,她只有用尽全身力气,发出微薄的光芒,做一盏照亮人们行路的夜灯。她虽不及太阳,可在我心中,她是晚上的太阳。

望着皎洁的月亮,在树杈中随着眼球滚动,似乎蒙上一层阴影,就连月亮这么纯洁清高的事物都会有瑕疵,更何况我们人呢?人们身上有着种种不足,可就是不肯正视自己,难道就不应该改正过来吗?

月亮煞费苦心,盼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月儿圆圆,人间圆圆。但也不是家家如愿以偿。此刻,我不由得想起远在深圳工作的爸爸,是爸爸和他的战友忠于职守,保家卫国,才有这美好祥和的夜晚。想想自己崇拜的爸爸就像这美丽月亮无私的在岗位上奉献自己,呵呵,何不开心点?月儿圆圆,饼儿圆圆,咬下一口,津津有味地嚼着,心里好受极了。

其实,我们人人都是这月亮,只是看你愿不愿发光,只要心中有梦,并朝着梦不懈努力,一定会成为明天那个耀眼的太阳!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9)

洁白的月光,像是一缕散落的白纱透过玻璃铺满了我窗前的地面,让我不忍探足出去踏碎那份圣洁。

正是满月的时候,月亮剪贴画般圆的完美,圆得无暇。月,莫非你在向我发出“请柬”,邀请我来与你分受这份静谧,沐浴这份柔美么?

冰轮悬挂空中,令我不禁想起儿时的中秋之夜,与姐姐看过电影《画中人》后走在如水的月光下,那一轮明月仿佛离我们比平日里近了好些;仿佛站得再高些,伸手就可以摸得着它。那时清凉的夜色中只有我和姐姐“踏踏”的脚步声,和那一轮月,如影随形的陪伴着我们。多年后问起姐姐,她竟然也还记得那明月,那梦境一般,恬静而安详的中秋之月。

走在月色中,月下的世界是如此清冽、如此明朗,叫我怎能不想“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放?走在月色中,月下的世界是如此圣洁、如此迷离,叫我怎能不想起“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哀怨?

这一轮月,如同儿时记忆中的那轮月,格外的明亮,离我也格外的近,仿佛我所有的心事,它都听得到。我的脚步也变得静静的,“莫叫踏破琼瑶”,踩着月色,我的身影是那样落寞。中秋的夜啊,为什么你总会带给人相思和相思后淡淡的感伤?小时候,每到中秋,总是与家人坐在庭院的长椅上,偎依着母亲共赏明月。月的神秘温柔、月的飘渺婉约都带给我无限的遐想。在弥漫着桂花或是栀子花淡淡香气的夜色中,听母亲讲后羿嫦娥的故事,听爸爸背诵那首“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也许,在父母的心里希望时间就定格在那中秋之夜,让孩子们永远绕膝言欢。他们是两只独守空巢的鸟儿,眼看着儿女一个个拍打着翅膀飞离了家,所以明月留给父母的总是对儿女的牵挂,儿女心中牵挂的却往往是那个“偷心”的人儿。

中秋的月光是远方游子望月怀乡的眼眸,是拨动的款款心曲,是沉淀心底的浓浓祝福,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怀。月到中秋,或对酒当歌,观月思乡;或欢聚一堂,把盏言欢;或燃起篝火,轻歌曼舞;或儿孙绕膝、尽享天伦;或促膝长谈、互道吉祥;或狂欢庆贺、和乐融融。“和谐”成为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中国人都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月到中秋明,仍是故乡圆。中秋的月啊,你是给那些工作忙碌,远在异方,无暇顾及回家的游子和旅人照亮远方的路吧?中秋的月啊,你是想把圣洁的圆给每个人一生的圆满么?中秋的月啊,你是想用温柔的目光抚慰游子的思乡情怀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喜欢月的皎洁、月亮的美,月的静谧。那是一种纯洁的美,更是一种清冷的美。中秋的月亮总会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因为有月,中秋也变得格外浪漫;因为有月,每逢中秋,人们都把浓浓的亲情、友情浓缩在那一轮满月之中。

#p#副标题#e#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0)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又到了月满西楼的中秋佳节了。今年, 政府首次将清明、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公休日, 也是顺乎民意、合乎民情。那么, 中秋的起源究竟始于何时呢?一般认为是源于唐代。当然更早记载于《礼记》:“天子春朝日, 秋夕月。朝日之朝, 夕月之月。”这里的“夕月之月”, 指的就是夜晚祭祀月亮。 到了宋代太宗年间, 官家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南宋《梦粱录》中记载:“八月十五中秋, 此日三秋恰半, 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 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 玉露生凉, 丹桂瓢香, 银蟾光满, …临轩玩月… 以卜竞夕之欢。”到了明代, 中秋节拜月、赏月、饮酒之风沿习下来, 并更加盛行。

中秋节成为一年中的重要节日, 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关系。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 开科取士, 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 恰好安排在八月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 必然进行隆重庆贺,便成为全社会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

在现代社会, 说起中秋节, 必然会想到吃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大约在唐代就出现了。宋代已非常讲究。明代进一步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因其形状为圆形,与天上的月亮一致, 因此而得名。从古至今,中秋拜月,吃月饼,是取团圆之意。在山西晋南,全家人拜月结束后,围坐在一起,还要将大月饼切块,每人一份。对未能回来过节者,家人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保管起来,待其回来享受,或是寄给本人,这正是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记得当年我初次离开家,在外求学,也是遇上中秋时节,各种瓜果月饼琳琅满目,年迈的外婆也是让 妹 妹 们把属于我的那一份留下,让我回家时享用!当时接到家书,见妹妹特书这一笔时,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一块小小的月饼,寄托了亲人之间多么深切的思念啊!

正因为中秋节既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瓜果尽熟、人盼团圆的良辰佳节,古往今来,引多少文人墨客兴之所致,挥毫泼墨, 以一吐胸臆,最著名的应该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首最为人们称道的东坡的词。这首词里有十五的明月, 有月光下的美酒,更为重要的是手把美酒遥想着的是最为知己的兄弟,但兄弟在远方,所以是“月圆人不圆“, 而且作为同是文人又在仕途的苏氏兄弟,内心的感触不仅限于不能团圆,而在于自身的政治抱负不得抒展而抑郁不得志。但东坡这首词,从容沉吟,流连低回,深厚而又睿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最后毕竟还是把一份美好的祝愿呈现于世人,而不是一味消沉,所以才能千古传诵,长久不衰。此外,刘禹锡的“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情”,李朴的“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都给人们以无限美的享受。唐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也别具特色:“中庭地白数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月色,既为古人长久地吟诵,也为今人深情地凝望,只是,每个人的心中, 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月亮,她永远是那么地明,那么地亮,永远有无穷无尽的话题, 绵绵不绝的故事,留待人们去发掘、去诉说……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1)

真是“逝者如斯夫”啊,仿佛上一年的中秋节还近在眼前,转瞬间佳节又至,又是一年中秋节。

今年的中秋节,阴雨绵绵,天空阴沉沉的,增添了一份压抑,委实让人高兴不起来。白日里便已料到今晚看不到月亮,到了晚上,果真没有,虽说早已知晓,但心里还是空落落的,只能喟然长叹。

好在,我身边还有亲人、朋友,可那些身处外地、不能回家的游子呢?那些孤苦伶仃、思念儿女的老人呢?在这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只能远望家乡,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只可惜,今年连月亮都没有,寄托思念的途径都少了,真是令人感伤。

与好友相约,一起去路上散步。一阵冷风吹过,树上的枝叶都簌簌乱颤。走了不久,身边的好友拉住我说:“快看,月亮出来了!”我仰头望去,发现月亮已经露出了半边脸,发出的光辉蓦然照亮了半面天际,更突显了它的美丽。看到此景,我忽然觉得有什么事情此时已了然于心,连月亮都能冲破桎梏,我们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我精神抖擞起来,望向了那一轮明月,虽然它不是那么完美,但它就像夜晚里的街灯,冲破黑暗,尽自己所能去陪伴在伤心、孤独的人身旁。月光,是如此的皎洁,就像家人对你的爱一样透明、无暇。

我想,即便它来晚了,但它也安抚了万千孤独的人的心。

在此,我只想说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人间相聚,再无别离。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2)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马上就是中秋佳节了,今年的这个中秋节,我准备自己亲自做月饼。

我邀上了一位好友到老师家做月饼。老师在桌子上摆上了:蔬菜汁、糯米、紫薯和磨具老师首先示范了一遍如何做月饼,并给我们讲解了桌子上的材料用法,最后就让我们自由发挥咯!第一个月饼,我准备做成红绿相间的。首先,把糯米搓成球状,再分成两半,并分别染上不同颜色的蔬菜汁,搅拌均匀。再将两种不同颜色的月饼合并在一起,将紫薯捏成团放入其中,并小心翼翼地把它包起来,然后,我又挑选出了我最喜欢的两种图案的模具,把包好的糯米放进去,一压,我的第一个月饼就诞生了!做完这些以后,我又分别做了红、绿、红绿相间的三种月饼。

回到家中,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品尝月饼。这是,我不禁想起了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爷爷生活在了一起,只不过,近段时间,爷爷因为要在老家建房,而回到了祖祖辈辈曾经生活的老家。在老家,他可吃不到我亲手做的月饼呢!于是,我拨通了爷爷的电话,问爷爷在那边有没有吃月饼在中秋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吃着月饼抬头赏月,思念着身在异乡的亲人。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思念自己的亲人,只不过在这个日子里更让我们思念起远在他乡的亲人。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3)

又是一年中秋,窗外的月光依旧是那样的清幽,但却早已在这月圆月缺的变迁中物是人非。

猛然想起去年的这时,我还在和你一起品尝着淡淡的桂花香,聆听着那月光如流水般明澈;如今,这桂花已不再那么清香,那月光也不再那么明澈。

望着月宫里的嫦娥独自流泪,听着那冰冷的清风轻声呜咽,一切都是那么凄凉却又美丽。

走出房屋,一阵凉意袭来。我望着那湖面,水中的寒月如雪一般,指尖轻轻一点便融解。顿时想起我们离别的那个雪后,在那断桥上,你我没有话语,没有眼泪,但桥头残雪却已在悄然融化。

又被庆贺中秋的欢声笑语带回了现实。都说中秋是团圆的日子,但这个中秋,我却为何在思念?

分开已经一年多了,但每个夜晚都能梦到那张熟悉的笑脸。一片落叶飘下,落到湖中,将那月亮压碎,但很快又恢复了原样。但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水中的寒月一样,分离后又能重新团聚呢?

“我寄愁心予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我的思念随着淡淡的秋风飘向远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却无论怎样也阻断不了我们彼此深深的思念。

“月到中秋分外明”,望着这分外皎洁的月光,我不禁发问,我们还能再见么?若是无缘再见,白堤柳帘也垂泪了好几遍。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4)

夜渐渐深了,那一轮镶在天上的月亮,更圆更亮了。在一片寂静的月空下,传来了一阵阵绿皮车的汽笛声……

今天是中秋节,人们可忘不了这个!

秋生的爸爸在火车上盼着早点回到家乡。他起身拉开帘子,仿佛自言自语:“月儿真亮呀,两年了,也不知道他多高了。”

在这宁静的月夜,在这明亮的月色下,火车又穿过了一个隧道,又驶过一座桥。

在这远离城市的小山村中,坐落着二三十座土房。

这天的天上,出现了少见的烟花。今天这个月圆之夜,大多村民都走出家门,放放烟花热闹热闹。

近些年来的扶贫政策,使山村受到了政府的关怀,至少村民吃上了月饼,放上起烟花。

在村子最偏的南坡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宽土屋――这就是秋生的家。大堂上并没有什么新物件,最新的也就是07年秋生爸制作的低矮的储物箱,年龄跟秋生一般大。

房梁上两盏老式吊灯,泛着昏黄的光。灯下的小秋生无精打采地趴在吱呀叫的方木桌上,没有目标的四处瞟着。秋生爷爷正躺在老摇椅上抽着七八十年代的长烟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月更明了,更亮了。

天上的星星都在夜雾中慢慢隐去,唯有那轮圆月在夜空中照亮归来游子的心。

秋生爸是名援疆建设者,常年在新疆、西藏一带工作,与大部分建设者一样,很少可以回家。其实他本可以在省城某公司任工程师,但为了完成秋生妈妈生前的遗愿,前往了边疆城市。

今年难得可以回去。

“呜――”火车快要到站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渐渐安静了,外面的爆竹声与喧嚣声渐渐消失。

小秋生又打了一个哈欠,眼睛愈是无神了。“吃个月饼吧!”秋生爷爷用沙哑的嗓声说。小秋生只是摇了摇头。

这山村信号不太好,山路亦是崎岖,与外界的联系,还停留在走动交谈。

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小秋生竖起耳朵,眼中充满了期待,盯着木头门一动不动。

“大伯,中秋快乐!”原来是兴国叔。

小秋生收回目光,看不出一点神气,除了比之前更疲惫,没有别的变化。

月儿依旧那样亮!

到了站,上了去县城的夜班车,然后又步行几十公里的路。

秋生爸趁着夜色努力地前进!

“今夜的月儿好圆呀!睡吧,孩子。”秋生爷爷摸摸秋生的脑瓜子轻声地说。

“好吧。”秋生用微微的声音答道。

山村已经入睡了,外面连几声蛙鸣,几声蝉叫都没有了。

月呀,这月呀!

门开了,吱呀吱呀的响。

灯泡还亮着,秋生爷爷坐在摇椅上,已经入睡了,嘴里还呀呀地说着梦话。

秋生爸偷偷地将两年来的工钱与两瓶钙片放在秋生爷爷袋子中。然后,他悄悄走进卧室。

秋生正躺在床上睡得正香,一缕月光正照着他的瘦弱的脸上,秋生爸爸掏出了一封信,里面还夹着一张小秋生的照片。

他又看了看那窗外那片清辉――

月到中秋分外明!

又想了想――

明年的月亮一定会更明!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5)

深夜,月光泻了一地幽凉,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又是一年中秋,心中却别有一番滋味。洁白的月光潮水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凤捎来潮湿的花香。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月亮散发着光芒,一股淡淡的忧愁随风而来。

夜是如此安静,我的心却被烦恼纠结……沉封已久的记忆再次被打开,泛黄的照片跳了出来。是你,你还是那么慈详,眯缝的眼睛里透露出智慧的光芒,细长而又明亮。

无数个碎片从灰蒙蒙的天空中倾泻下来,像是谁的记忆散落了一地……那个下午,你感动了我。夕阳的余辉洒遍这片麦田,金黄的麦穗张开了笑脸,走上前去是你忙绿的身影若影若现。望了望眼前的景象,你不禁道了句:“今年的收成不错呀!”我笑了笑,却从未体会过你的辛苦、你的喜悦。那汗水浸湿了你的衣襟,背上是一片片拭而不去的手印,我为你拭去额前的汗水,才突然发现,你的眼里满是苦涩和干燥。你总是这样,即使我伤了你,你也万般疼爱着我。

那个晚上,你温暖了我。我回家晚了,爸爸便操起木棍全然不顾地打起我来。我那不听话的泪水没用地流了下来,泪水顺着脸颊流到我嘴里,心里满不是滋味。你不顾一切地将我拉到身后,爸爸的棍子如冷雨般抽打着你瘦弱的身躯,我哭得更凶了,朦胧中听到你说:“你打我吧,你冲孩子发什么火,你尽管冲我来,她还小,万一打坏了怎么办,反正我老了,这把老骨头还能撑一会儿……”你总是这样,即使是我错的,你也万般疼爱着我。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早已随黄土长埋于这片麦田间,但你在我心中的地位从未改变。

想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爷爷,你现在过得怎么样?今年中秋的月亮格外的圆。夜,仿佛变得朗润起来……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6)

中秋节那天,吃完晚饭,我一直盯着东边的天空,急切地盼着月亮升起来。七点半时,远处高楼的一角,圆圆的月亮露出来了,圆圆的,亮亮的,在这团圆的中秋之夜,格外地秀美。

我趴在窗头静静等待月饼的成熟,月亮越升越高,当它穿过一片云朵,终于放出了如水的白光,那白光是多么柔和呀,为大地铺上了一层皎洁的霜。月亮来到水中,随着风儿的吹动,舞动起来。水中的月儿挥舞优美的线条,就在这时,我闭上了眼开始幻想:月亮旁边飘来一片云朵,带我飞上了天,来到了广寒宫,嫦娥姐姐正在门口迎接我,玉兔向我招手,她们可热情了,带我参观了广寒宫,还告诉我很多关于月亮的知识。幻想结束了,我回到了家里。

月饼好啦!我正吃着香喷喷的月饼,这时爸爸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来说带月字的古诗。”“好”我们齐声答应。比赛开始了,爷爷奶奶是裁判,我和爸爸、妈妈是选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妈妈抢先背了起来。爸爸也不甘示弱背了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都这么能说,我也不能落后呀!我听后背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话音刚落,掌声四起,大家连连夸赞:“这么长的诗,你都背下来,真了不起。”我得意极了,立即仰起脖,挺起胸,大声说道:“不光这些,我还知道许多有关“月”的成语呢!”爸爸两眼放光,急切地说道:“快说说”。我清了清嗓子:“你们听好了”水中捞月,日月经天,风花雪月”我像打机关枪一样,一口气说了不下二十个成语。比赛结束了,第一名当然是我啦 ,大家都拍手叫好,一家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夜深了,月亮伴着我进入了梦乡。

祝愿每一天,每个家庭团团圆圆,幸福安康!月亮啊!你是多么的纯洁,美好啊!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7)

今年的中秋节令我终身难忘。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妈妈的故乡过中秋,而且我们一家人在这一天真正的大团圆了。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还参加了一个以“秋风清,秋月明,秋诗伴我好心情”为主题的中秋飞花令活动,特别有意思。

飞花令是中国古代文人经常玩的一种“行酒令”活动,是我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萌生于儒家的“礼”。具有在筵席上助兴取乐的作用,诞生于周。规则就是围绕一个关键字,依次说出含有该关键字的诗句。如果一人说不出来,就是输了。我很喜欢玩飞花令,经常在学校和家里玩。

自从妈妈帮我报名之后,我便每天都在复习旧诗,背诵新诗。经过了长时间地刻苦练习,终于迎来了比赛的那一天。我来到图书馆活动教室,看到二三十个选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心里别提有多紧张了。

当主持人宣布规则后,比赛便开始了。第一个关键字是“月”。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啊,我连忙挺直了腰板,准备抢答。谁知第一轮比赛是按照座位顺序依次往后回答的,我坐在中间位置,听着别的小朋友一句接一句回答,着急得都快站起来了。他们已经说了十几句带“月”的诗了,终于轮到我接了第一句古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比赛越来越紧张了,在我后面的同学接飞花令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有几个准备的瞬间我也卡住了,便赶紧低头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幸好灵光一现,又想出来好几句。等到抢答环节,我的手一直高举着,分数便一直在蹭蹭蹭地往上长。我更是创造了一口气连说八句的纪录,无人能敌。就这样,在之后四轮中我过五关,斩六将,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众人都为我啧啧称奇。

很快,比赛结束了。评委们在统计分数,主持人还没宣布奖项,台下便议论纷纷:“杨礼畅肯定是特等奖。”“他肯定有一百分了。”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果不其然,我就是特等奖,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啊。有家人陪伴,有诗词助兴,欢乐无穷!希望明年中秋,依然如此。


月到中秋分外明作文(18)

我等啊等!盼啊盼!最终把中秋节给盼来了。每年中秋节的前一晚,我们小区总会举办一些活动晚会,比如有抽奖猜灯迷歌唱比赛等,因为我们报了歌唱比赛,所以我才会那么心急。

到了那天晚上,我带着已被我背得滚瓜烂熟的歌词,和跟我一起唱歌的小伙伴们,去到舞台前。在歌唱比赛开始前,我们便来到了游戏长廊――猜灯迷,猜对了便奖一张小票。小票越多奖品就越多,为了得到更多的小票,我们四个伙伴分工合作,但还是只挣得了四张小票。“唉……!看来今年的难度增加了呢!”谁叫我们只猜对了那么小的灯迷,我叹着气把小票交给了管理员叔叔,换领了四支洗手液。

虽然猜灯迷成绩不太理想,但小伙伴们还兴奋的说:“别灰心,还有抽奖呢!”很快大伙们期待的抽奖就开始了,惋惜的是我们又什么奖也没抽到。这次我真的灰心了,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

歌唱比赛最终开始了,由于我很担心,虽然我们的节目是排在第八位,但前面的七个节快目我几乎什么也听不进去,我心里不由得担心起来;“到时候忘了歌词怎么办?上到舞台要记得微笑记得打手势记得……!”一连串的问题环绕在我的脑海里。很快听见主持人念:下面有请第八位参赛者李乐怡等小朋友表演,“荷塘月色”这时我们轻盈的踏上舞台,象平时练习一样也不那么担心了,很快就唱完了。我们下了台,“此刻不担心了”我安慰自己道:“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公布成绩的时刻;三等奖是……,二等奖……!”眼看二三等奖都被抢走了,看来只能拿个安慰奖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辛劳的排练都是值得的,“下面公布一等奖得主,她们是李乐怡和她的伙伴们。”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快乐的跳起来。不但我们得到了丰富的奖品,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是一个丰富的中秋节,也是一个难忘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