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曹植(推荐3篇)
过去的就过了
2024-08-02 08:02:17
其它
其它

作文曹植(1)

公元210年的一天,18岁的曹植与文人雅士站在曹操建的铜雀台上,吟诗作赋。曹植写得又快又好,几乎是脱口而出,别人都十分惊讶。曹操一读,更是赞不绝口:“好诗!好诗!我儿有如此天赋,长大后必定能成才!哈哈哈!”曹丕听父亲如此夸奖弟弟,十分不服气,从此对弟弟产生了敌意。

十年过去了,兄弟俩明争暗斗,在曹植28岁时与哥哥再一次发生了大矛盾。曹丕已经成为魏王,与曹植在朝堂上见面,他为了为难曹植,要求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以“兄弟”为主题,但诗中不得出现“兄弟”二字,否则极可能处死。王公大臣都为曹植捏了一把汗,这难度多大呀!恐怕让两个人一起帮忙,也不一定能完成任务。现场气氛十分紧张,大家都不敢呼吸了。曹植瞥见一碗煮熟的豆子,想起儿时与大哥玩耍的情景,现在哥哥却要骨肉相残,禁不住开口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想煎何太急?”说完,泪水就滴落了下来,大臣的眼里也都热泪滚滚。曹丕也被感动了,放了曹植。

又过了12年,曹植已到了不惑之年,在病榻上一病不起,他回顾着自己的一生,少年时期,是一名大才子,青年时期,失去了父王的宠爱,中年时期,与曹丕父子明争暗斗,自己一心想报效国家,哥哥却因为私仇,禁止自己靠近他。曹植最后没有看到国家统一就撒手人寰了。


作文曹植(2)

公元192年,卞夫人为曹操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起名为曹植。

在他18岁时,他的父亲曹操建了铜雀台,请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而这天,曹植也在,便与他们一同吟诗。

且看那些文人墨客还在抓耳挠腮、冥思苦想时,曹植已提笔写下他的《登台赋》了。“父王,儿臣已作好赋,还请您过目。”曹操满意地看着曹植:“哈哈哈,怎么作诗这般快?”“孩儿见这铜雀台风景甚好,而这铜雀台又是父王您的功劳,所以就……”曹植说道。“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啊!好诗好诗啊!”曹操大笑起来。其他文人雅士纷纷议论起来。“子建可真聪敏。”“是啊是啊。”……

在他28岁时,父亲曹操病逝,哥哥曹丕继位。有一天曹植来拜见哥哥。曹丕一见他就没好气地说:“我和你虽然是亲兄弟,但是从礼义上来说,是君臣。以后可不许你仗着自己的才学,不讲君臣的礼节啊!”

曹植低着头,小心地回答:“是!”

曹丕又说:“父亲在世的时候,你常常拿诗歌文章,在别人面前夸耀。我问你,那些诗歌文章是不是请别人代作的?”

曹植回答说:“我从来没有请人代作过,都是我自己作的。”

曹丕板着面孔说:“好!现在我叫你作一首诗。你在殿上走七步,七步走完了,就必须把诗作出来。如果走了七步,诗还没有作成,要重重的治你的罪!”

曹植明知道曹丕想借故害他,可是凭着自己的才学,有把握走七步作成一首诗,就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请出个题目吧!”

曹丕想了想,就对曹植道:“我和你是兄弟,就用‘兄弟’二字做题目。可是,诗里面不许带有‘兄弟’二字!”

曹植略加思索,回了一声:“是。”就在金銮殿上走起步来,一步,两步……心想:哥哥虽然把“兄弟”二字挂在嘴边,但却没有一丝兄弟情义,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他心中的悲愤之情犹如苏醒的火山,喷薄而出: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他王公大臣们在一旁小声议论道:“这首诗

写得真好呀。”

“安静!”曹丕虽然仍然很威严的样子,但实际上他的脸上已微微泛红了。

在232年,也就是曹植40岁时,改封陈王。在这一年的12月27日时,曹植实在扛不住曹丕和曹叡对他的限制和打击了。“我有一身才华,却无施展之地,犹如困兽度过一生。”说完,就一命呜呼了。


作文曹植(3)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早晨,鸟语花香,温风习习,暖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18岁的我和兄弟们被父亲曹操唤上了铜雀台,这铜雀台是父亲击败袁绍,北征乌桓,平定北方后于邺城漳河畔修建的,魁伟壮丽,为当时奇观。父亲让我们“登台为赋”,我提笔看着台下蜿蜒流转的漳河和绚烂春光下井序的邺城,才如泉涌,挥毫写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父亲阅后,满脸的惊讶和赞赏,周边的文士和兄弟们也啧啧称赞,我心里甚是得意。我曹植继承了父王的才情,无愧为大魏第一才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父亲去世了,兄长曹丕继位魏王,我喝得醉醺醺的被兄长的使者叫到魏王府,一入大殿,阴森森的气息差点压得我透不过气,从人们鸦雀无声,兄长脸上阴云密布,我的酒顿时醒了一大半,跪伏于地不敢仰视。“曹植!你好大的胆子,父王去世你未来守丧不说,还敢醉后侮辱寡人的使者!如此不忠不孝,不可不罚,父亲在世时,你经常夸耀你的文才。今日,限你以七步为限,以兄弟为题做一首诗,诗中不可出现兄弟字样,做不出来,立即斩首,以儆效尤。”说完,兄长就叫侍臣查数我的步数。

我听了这个题目,不禁悲愤填膺,忽然想起自己有一次看家奴煮豆子的事,就边走边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诗吟罢,想起幼时兄长和我嬉戏打闹,何等的亲密无间,但现在,已然行同陌路,再也回不去了,不觉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兄长神色黯然,眼中也似有泪光,沉默许久,他站起身来,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太和六年(232年),这又是一个无月的夜晚,秋风萧瑟,41岁的我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回想起儿时和兄弟们一起玩耍,想起父亲温和赞许的目光,想起少年时的想建功立业的豪情万丈,想起与曹丕的夺嫡之争,想起我那一首首词赋……人生真如同白驹过隙,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还会是现在的这个我吗……

人生若能重来,我愿身为一介平民,放歌田野,肆情山水,远离庙堂之争,过我真正想过的平淡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