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的作文(必备10篇)
年轻是一种可笑的武器
2024-06-14 06:25:12
其它
其它

刚柔的作文(1)

人心是刚与柔的统一体,坚硬与柔软的并存使人既得以留有珍贵的棱角,保存鲜明的个性,坚持内心的准则,又得以体味世间的温情,维持人性的温度,感知世事的温暖。只有刚柔相济,均衡统一的健全人格才得以成就和谐的自我。

太过强硬的人往往过分在意自我意志的实现,过分恪守自我的准则。性格中不掺柔软的坚硬最终会如一堵围墙一般隔绝与他人的正常交流与交往,将冷漠与隔阂一并种在人心底。海瑞有“抬棺骂嘉靖”的凌然与强硬,却没有半点柔情留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恪守三纲五常的伦理,以致将拿了男家丁一块糕饼的女儿饿死。可见,过分的强硬即意味着不知变通的固执和不懂情感的麻木,最终会如双刃剑一般伤人伤己。

但内心太过柔软同样不好,因为过分的柔软会让人丧失正确的是非观。当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均被无差别的平等对待,泛滥的爱心与同情心就廉价到无意义,一味的妥协与退让只会促使大罪恶的滋生。

由此观之,过分的强硬与柔软都会导致人格缺憾的产生。真正和谐的自我,应当如稼轩一样,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豪情,亦有“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的刻骨柔情;应当像龙应台一般,有与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慈母情怀,又有愤而质疑“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浩然正气。生而为人,我们既要对大是大非的恪守,又应有对小情小爱的珍视;既要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与态度,又应葆有对风花雪月作出灵敏感知的能力。

梁晓声有言:“以敢憎而与可憎较量,以敢爱而扞卫可爱。以与可憎之较量而镇压可憎之现象,以爱可爱而扞卫可爱在我们生活中的发扬光大。”善哉斯言!必要的强硬,才可守住所真爱的柔软;适当的柔软,方可凸显出真正的强硬。柔软与强硬虽泾渭分明,但并非南辕北辙,事实上,他们相傍相依。

愿我们皆能追求刚柔相济的健全人格,收获自我的和谐统一。


刚柔的作文(2)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刚柔的作文(3)

追求刚柔相济,成就和谐自我作文

在平清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目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泛起。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顿的追求刚柔相济,成就和谐自我作文,欢迎阅读,但愿大家能够喜欢。

人心是刚与柔的同一体,坚硬与柔软的并存使人既得以留有贵重的棱角,保留光鲜的个性,坚持内心的准则,又得以体味世间的温情,维持人道的温度,感知世事的暖和。只有刚柔相济,均衡同一的健全人格才得以成就和谐的自我。

太过强硬的人往往过分在意自我意志的实现,过分恪守自我的准则。性格中不掺柔软的坚硬终极会如一堵围墙一般隔绝与他人的正常交流与交往,将冷漠与隔阂一并种在人心底。海瑞有“抬棺骂嘉靖”的凌然与强硬,却没有半点柔情留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恪守三纲五常的伦理,以致将拿了男家丁一块糕饼的女儿饿死。可见,过分的强硬即意味着不知变通的固执和不懂情感的麻痹,终极会如双刃剑一般伤人伤己。

但内心太过柔软同样不好,由于过分的柔软会让人丧失准确的`长短观。当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均被无差别的同等对待,泛滥的爱心与同情心就廉价到无意义,一味的妥协与退让只会促使大罪恶的滋生。

由此观之,过分的强硬与柔软都会导致人格缺憾的产生。真正和谐的自我,应当如稼轩一样,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豪情,亦有“看丽人头上,袅袅春幡”的刻骨柔情;应当像龙应台一般,有与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慈母情怀,又有愤而质疑“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气愤”的浩然正气。生而为人,我们既要对大是大非的恪守,又应有对小情小爱的珍视;既要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与立场,又应葆有对风花雪月作出敏捷感知的能力。

梁晓声有言:“以敢憎而与可憎较量,以敢爱而扞卫可爱。以与可憎之较量而弹压可憎之现象,以爱可爱而扞卫可爱在我们糊口中的发扬光大。”善哉斯言!必要的强硬,才可守住所真爱的柔软;适当的柔软,方可凸显出真正的强硬。柔软与强硬虽泾渭分明,但并非南辕北辙,事实上,他们相傍相依。

愿我们皆能追求刚柔相济的健全人格,收成自我的和谐同一。


刚柔的作文(4)

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仍是在社会中,大家对作文都再认识不外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惟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顿的刚柔并济,造就和谐自我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桀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仍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芳香,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开释出暖和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扶携提拔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独裁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但愿,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利的棱角,温存人道的夸姣。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收留,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暖和。是特蕾莎修女给予飘流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由于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由于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暴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荏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但愿,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此,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出色!


刚柔的作文(5)

刚,柔。

这两个汉字驰风而行,穿越在各个被人们所遗忘的角落里,它有着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

漫步在各个角落,仿佛看到了阳刚之美的屈原——那如战士般高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畏子兰的奸笑和上官司大夫的狞言。那如烟往事,如漫漫江雾,缓缓向他袭来。想当年,朝天阙,对天子,大堂之上,义正言辞,对答如流,千万抱负,岂一纸奏折可报?屈原高唱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超凡脱尘,逸然凌于俗流之上。那骨子里的刚让汨罗江畔化为一池晶莹的泪。

傲骨的项羽大喊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代英雄,用自己的阳刚之气站在历史的岸边仰天长啸,一眼望穿战火的烟云,却难以展望胜利的旌旗。英雄倒下的乌江,从此让乌江多了一份英豪与阳刚之气!即使岁月穿梭千年,霸王依然英雄挺立在瑟瑟秋风中。

刚,向我们展现出英雄的豪气。而在另一角落的拐角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别样的风景——柔。

神情沧然,清照伫立乌江边。想起千年前的`英雄,脱口而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听到那一行清泪,滴滴洒入江中。心,不停地滴血。用柔弱之气抒发着对赵明诚苟且偷生弃城而逃的行为的憎恨与无奈。心忧围运的清照发出“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沉痛呐喊穿越了八百年的时光,至今还撞响在民族的魂魄里。阴柔的她像一缕清幽的风,穿插在历史的隧道里。

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响彻在我们的民族的每个角落里,饱含着赤子情怀。这种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让我咀嚼着他们的文字,倾听着他们内心的声音,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方紫荆

高一:miss_


刚柔的作文(6)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刚柔的作文(7)

其实很多时候吧,我并不能理解现在人有些处理事情的方式。为什么做什么事情都要喊打喊杀的呢?有时候以一种那么激烈的方式去处理问题,难道问题就能处理的好了吗?不,反而有时候,事情会因为我们自己的'原因而愈演愈烈。可是呢,还是有人喜欢用一种特别激烈的方式去生活。

可是生活也总是用事实告诉我们,有时候太激烈的去处理问题,太偏激真的没有用。你看似很有骨气,被一直挺得很直,可实际上呢?你也是个不会处理事情,不会管理自己生活的啊。我们的生活怎么能一直用偏激的手段来处理呢?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个词语吧,那就是刚柔并济。其实这个词语也很少有人不知道吧,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真的是太少了。要么就太柔软,一个骨气都没有,连做人资本都没有,一点尊严都没有只会软弱的人是没有用的,可是太过固执,背挺得太直,不会为人处世,那也是没有用的啊。给大家打个比方吧,这就好像我们人老了之后,坚硬的牙齿往往都碎掉了或者如何,可最后柔软的舌头却一直都还在,可是一点牙齿都没有了,我们吃饭吃菜也是十分别扭的。所以说啊,刚柔这都是需要的,两个缺一不可。可人们很少理解吧,往往要么就是太硬气,什么都不肯低头,非要撞一下南墙才肯罢休,真是不撞南墙不罢休的样子了。要么就是太过柔软了,只会委曲求全,只会讨好,却不懂得迎难而上,那也是没有用的。

为人处世,真的需要刚柔并济吧。你太强势强硬了不好,没有人会喜欢这样一个强硬的人, 可你太柔软了,也只会被别人欺负,人善被人欺嘛。所以说,为人处世两者必须都要兼得,不可太过,却又不可或缺。


刚柔的作文(8)

本文《作文刚柔之美400字》由小学生作文大全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刚,柔。

这两个汉字驰风而行,穿越在各个被人们所遗忘的角落里,它有着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

漫步在各个角落,仿佛看到了阳刚之美的屈原——那如战士般高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畏子兰的奸笑和上官司大夫的狞言。那如烟往事,如漫漫江雾,缓缓向他袭来。想当年,朝天阙,对天子,大堂之上,义正言辞,对答如流,千万抱负,岂一纸奏折可报?屈原高唱一句:“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超凡脱尘,逸然凌于俗流之上。那骨子里的刚让汨罗江畔化为一池晶莹的泪。

傲骨的项羽大喊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代英雄,用自己的阳刚之气站在历史的岸边仰天长啸,一眼望穿战火的烟云,却难以展望胜利的旌旗。英雄倒下的乌江,从此让乌江多了一份英豪与阳刚之气!即使岁月穿梭千年,霸王依然英雄挺立在瑟瑟秋风中。

刚,向我们展现出英雄的豪气。而在另一角落的拐角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别样的风景——柔。

神情沧然,清照伫立乌江边。想起千年前的英雄,脱口而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听到那一行清泪,滴滴洒入江中。心,不停地滴血。用柔弱之气抒发着对赵明诚苟且偷生弃城而逃的行为的憎恨与无奈。心忧围运的`清照发出“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的沉痛呐喊穿越了八百年的时光,至今还撞响在民族的魂魄里。阴柔的她像一缕清幽的风,穿插在历史的隧道里。

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响彻在我们的民族的每个角落里,饱含着赤子情怀。这种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让我咀嚼着他们的文字,倾听着他们内心的声音,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刚柔的作文(9)

人心有坚硬之处,亦有温柔之美。坚硬与柔软的共存,使人留有珍贵的棱角。坚持内心的准则,又得以感知世界的温暖,体味人间常情。只有刚柔并存,才得以成就和谐的自我。

或许,每个人都有双重性格:或活泼,或感伤,或温柔,或倔强。

一个人的内心是需要坚硬的。如今社会,太多虚伪,太多污秽,太多我们无法选择的生活。在这样一个被压力,金钱,地位,势力所吞噬的社会之下,为人老实憨厚,努力奋斗,在这吃人的社会很快被打压,剥削。就像《骆驼祥子》里的祥子。明明很努力,明明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却硬生生的,被现实打道回府。一个老实,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祥子,被剥削的只剩下懒惰狡猾、极端自私、经不住诱惑、贪婪、麻木的`躯壳。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并不是你所想象中那么美好。主流的新价值观不断向你逼近,一点,一点地侵蚀着你那美好的品质。若内心没有建立起足够坚硬的防垒,则会被吞噬的只剩骨头。噢,不是的,这个社会吃人是从来不吐骨头的!那又如何?谁会关心你,慰籍你呢?没有,没有一个!说不定早有人期待着你落魄的日子。或许,你可以找个没人的角落,肆意的大哭一场。可是哭有用吗?哭能换来别人对你的怜悯吗?能改变你自己现在的处境吗?这还真的没有。唯有你那坚硬的心房能帮你摆脱困境,战胜困难。

某一天,你发现自己读研究生毕业出来半年了,还在为工作而发愁,每天为下个月的吃喝精打细算,委屈自己吃喝住行随随便便,拼了命的挣钱买房。看见以前和你一起读书,吊儿郎当,出了名的捣蛋鬼的同窗,开豪车,穿名牌,进出高级餐馆。除了羡慕嫉妒,怨天怨地,你又能怎么样?这就是社会!也许,你会产生出这个社会不公平,残酷无情的想法。想要走捷径,想过的更好生活而抛弃自己所拥有的优秀品行。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用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战胜心底深处的心魔,战胜邪恶的念想,继续走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

也许,因为没人在乎你付出多少,跌倒了几回,只在乎你最后站在何处,站在多高,所以你选择变得更强大。因为你没有人做靠山,你不是某某领导长官的子女,所以你抛弃世间的美好,用堡垒封闭起内心那柔软,创造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何几曾时,你的生活开始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以前的兴趣爱好都被磨灭的只剩灰烬。或许,你也忘记了你什么时候为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而落泪了,忘记要温柔对待这个世界,仿佛世间一起美好都与你无关。这时的你是否迷失了自己?“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就连猛虎都为美丽芬芳的蔷薇而迷醉,为何我们不释放内心的柔情呢?坚不可摧固然需要,可柔情似水难道就应该舍去么?

心坚如钢,是坚守我们的处事原则 ;柔情似水,则是绽放真实自我。只有刚柔兼并,才能铸就和谐自我。


刚柔的作文(10)

中国戏曲无疑是“刚柔并济”最绝美的产物。粗犷豪放自成一派的秦腔,恢宏恣肆,气场十足,淋漓地尽显疏狂旷达的陕北风情;温婉秀美的越剧、昆曲,则把那骨子柔媚劲儿尽收其中。南北戏派的分异就好比一疏朗大汉与一清秀绮丽的闺阁女子,一刚一柔,调和得格外相谐、有趣,倘失了任一方,可就全乏味难耐。

中国诗词自当是“刚柔相济”的盛宴。无数墨客骚人,亦刚亦柔,亦情亦理,为中国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坡居士便是上佳的例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豪放的苏子,襟怀坦荡纵横恣肆,却也能吟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缠绵绯恻。一腔豪迈也满腹柔情,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苏子便成就了他的不朽——因了,“刚柔相济”的缘故。李易安这飘摇风雨中绝世美神,柔情似水衬起点点相思,“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水做的骨肉绵延着数缕情思,却也能刚毅得高呼“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国难当头时,在聚散离合时——,刚性与柔情融入了她的诗魂,也给了我们恒久的绵续……

中国哲学发展史更是始终阐释着“刚柔相济”的理儿。外儒内法辅之以道的治国方略把“刚柔并济”发挥到了极致,严刑峻法以正纲常明法度,内修义理道德教化使人人向善,“无为即有为”,若失之以偏颇一味重法则过于“刚”而失活力,若一味尚儒则过柔而难以威慑天下,儒、法、道、阴阳等各家亦在亦刚亦柔相生相成的规律中发展,于是有了如此绚丽的哲学史和文明历程。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就是对刚与柔最贴切的注解,小到修身齐家,大至中国文化,无不遵循此理。

楚霸王项羽过于刚愎自用终落得自刎乌江功败垂成;李煜醉心柔靡诗词无心理政终沦为阶下囚国破家亡。这些个失于“刚柔之度”把持不好的历史遗憾便是悖于“刚柔相济方能成事”的恶果。

以柔克刚,以刚制柔,刚柔相济方能相成,细味深思中国文化时,我以粗陋管窥瞥见了她因刚柔相济而惊艳寰宇的绝世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