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又见什么(集合7篇)
一直在路上
2024-06-11 03:45:23
其它
其它

作文又见什么(1)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又见什么真好作文8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又见老巷,真好

在时间的浊流中,我踽踽而行,只为心中那一方净土。——题记

时光变迁,日月如梭。曾经抬头便能见到蓝天,被染上了阴霾。曾经的温暖,也变成了冷眼旁观的冷漠,一直未变的,只有心中那份牵挂。

我踏上了回阔别多年的老家的路,还未到,心底便漾起层层涟漪。仿佛我已经能够听见奶奶那熟悉安详的唤声,能够闻到溢满整条老巷的菜香,不觉嘴角上扬。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与老巷,与奶奶,与伙伴一起度过的。那时大家同住在一个大院中,出门便是窄窄的老巷。

老巷不深,但窄。巷壁上头爬满了爬山虎,绿油油的,两旁都长满了生机勃勃的暗绿色苔藓,苔藓丛中便是昆虫的世界。夏日,大雨过后,蜗牛们便会争先恐后地爬上墙壁。而我们,一群幼稚的孩童,便会将蜗牛们一只只轻轻取下,放回湿软的苔藓丛中,生怕这些小家伙摔伤。想想,当时真是单纯地可爱。

每当正午时,巷子里便溢满了各家各户的菜香。但早已饿的肚子咕咕叫的我们,也并不急于回去吃饭,依旧沉醉于昆虫的'世界。直到此起彼伏的唤声响起,孩子们才会连蹦带跳地回去。我呢,则早早地便竖起耳朵,等待奶奶慈祥的呼唤“乖,回来吃饭咯,今儿有你最爱吃的。”悠悠远远,像一支长笛被吹响,有安抚人心的力量,“来了来了”,我总是边应道边朝院子里奔去。

傍晚,浓稠似蛋黄的月儿,还未升起,巷口便热闹起来。人们都会端上板凳,坐在巷口,借着微风,和着蝉鸣,听奶奶讲故事。奶奶心底的故事像无底洞,总道不尽,说不完。动人的故事吸引着每一个人,小巷仿佛也在侧着耳朵静静听着。奶奶总会将我圈入怀中,轻抚我的后背,哄我入睡。

十岁那年,我随父母回到城里。犹记我走的那日,奶奶站在巷口,逆光,坐在车内吵闹我,仿佛已看不清她的脸。一瞬的害怕,像湖底的水草,缠住涉水人的脚。

我害怕这个世上再无她与它。

“到了”。妈妈的呢喃,唤醒了浸泡在回忆中的我。我抬眼,便是那窄窄的老巷和屹于巷口的奶奶,好像时光在我走的那年起便冻结了似的。

夕阳西下,老巷人家,袅袅炊烟,蝉鸣阵阵,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我轻笑,“别来无恙,奶奶”。

别来无恙,老巷。

又见你的感觉,真好。


作文又见什么(2)

机械般挪动,向前,目光四处游荡。

猛地,我的目光被一身大红衣吸引,笨拙的手臂大力挥舞,厚厚的嘴唇飞快的一张一合。是个大妈买菜还价呢。买菜的奶奶却是一脸的“宁死不屈”,鼓鼓囊囊的手不断地在翠绿的菜上掀来掀去,不时还将那抹翠绿举到大红衣面前,夸耀一下自己的菜。

那翠绿在晚霞之下带了丝橘黄。

场面僵持,大红衣只好拿出撒手锏。只见她大手一挥,便要迈步离开,买菜奶奶赶忙拉住她,痛心疾首地吼道:“好吧!听你的!”一边称菜,一边念叨着。大红衣满面笑容。漫天晚霞似给她添了桃红,她眼中盛满狡黠,像个获胜的孩子。

我不由地笑了。路灯早早地亮起,想驱走尚存的昏昏沉沉的暮色。我注视着周围见了又见的景色,打量着周围再普通不过的人。

牵狗女孩,一蹦一跳地向前,马尾辫也兴奋地跳跃着,像要飞上天似的。暮色之下,她脸上有快乐在飞跃;柱杖老人,一颤一顿地挪动,慢慢地抬起头,和所遇的熟人寒嘘,霞光之下,他眼中幸福流淌。

我抬起头,看见晚霞——着一身霞光万丈霓裳的晚霞,满天。云像静止了一样,霞光从云的边缘渗透出来。云是两色的,离天更近的是一层淡淡的墨色,离人间更近的是亮白与晚霞的结合,像含着笑的女仙,趴在天的一角,注视着人间。

普通的,平凡的,每日可见的晚霞竟也有着不可方物的美丽和绚烂。晚霞之下,流淌着最普通的快乐与幸福,我对晚霞的忽视就是对普通幸福的忽视。

普通的也很美好。

又见晚霞满天,绚烂了人世,也点醒了我的心,真好。


作文又见什么(3)

在温暖下轻飞曼舞的尘埃,慢慢的带他回到童年的时光。小学校园里,种着梧桐,一片片厚重的梧桐树叶从校门口蔓延出来,整条街,都蒙受了梧桐的庇护,那些层叠的梧桐树叶荫蔽着这老街,就像慈祥的老祖母凝视着自己一手抱大的孙儿。

从小,他每天都会经过这条墨绿的老街道。校园里,他与同学们在阳光下肆意奔跑玩耍,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迸溅出来,在绿叶间弹跳着,最终传向远方。

后来,他毕业了,他离开了那条墨绿色的街道和那座校园。

时过境迁,一天,他突然听说学校将要重建的消息,他偶然回到那里时,却惊讶的发现校园里令人想念的梧桐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那起重机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烟尘气味,烟尘模糊了他的双眼,走到街道上,只是蔓延到路尽头的无助与荒凉,在灰暗的气氛令人难受,街旁的花坛中,只留下一个又一个泥坑,那是梧桐曾经扎根过的痕迹。突然一个电瓶车驶过,划破沉寂的鸣笛刺痛他的耳膜。

那一个个空洞的大坑,像一个个长大的惊呼的嘴,奋力地向他呼救向他哭诉,人们用道路扩建和学校改造的名头,活杀了这些粗壮朴实的梧桐,这里,将再也没有那一片片的浓绿了!老街将永远失去老祖母的庇护了!这条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街上,将再也没有梧桐那清新的空气。

他无言心伤,他想,我不要宽阔的柏油马路,我不要现代化的学校,我要原来的梧桐。

隔了好久,他一直都不敢再从那条老街走过,怕再看到那一个个空洞的大坑。偶有一次,他路过那怕勾起往事的伤心地,眼前却突然又重新闪过梧桐沉稳的树影,它们原本宽厚的叶子在阳光下更显出规则的纹路,它们原本深沉的树干向他招手,他难以抑制内心的狂喜!我的梧桐树又回来了!老街的梧桐树又回来了!

他这才明白,原来人们只是给它们挪了窝,这下,又把它们请回来了!我们并没有抛弃那些生机勃勃的梧桐呢!

又见到了梧桐,真好。

那在阳光下尽情摇曳的梧桐沙沙作响,仿佛在向每一个路人倾诉:人们在现代化的步伐中,并没有抛弃他们,没有抛弃那最初的美好。


作文又见什么(4)

小时候,总爱看除夕的烟花。

过年,回乡。那村头的一声响鸣,打破了灯火阑珊的寂静,绚烂的光束从无垠田野的尽头升起,点亮了夜的安详,枯瘠的树干顷刻闪耀,如火树银花般摇曳生姿,缓缓上升的光球,在夜空里慢慢伸开它轻盈的身子,烟花绽放,星星点点的花瓣在短暂地开放后坠落,滑落消失在干净的夜空中。

看着烟花,看着喧闹的人群在矮矮的村落里载歌载舞,幼小的我只有一种朦胧的欢乐:见到烟花真好,处在欢乐的人群,真好!

长大了,从村里搬进城市,埋头于书堆题海,从不曾在意城市里是否也有烟花。

这个除夕夜,妈妈再三邀我一起到街上走走,我才注意到,城里也有美丽的烟花!那朦胧淡彩的烟花,在城市的天际线的边缘,一片又一片绽放,绚烂的火花,似曾相识地滑落在城市的夜空。我静静伫立,深情凝望着那远远近近的烟花,我的心灵在颤动,有一种追忆童年的欢乐,又有种莫名的失落。

只觉得,又见烟花,真好。

遥望间,我仿佛看到了乡间过年那热闹的情景:红彤彤地灯笼被挂起,熙来攘往的人群,有说有笑地漫步在拥挤的大街上。耳畔,锣鼓的声音一次又一次被击响,鞭炮的响声一次又一次响彻云霄。空气中,氤氲着千万家喜庆的味道。我处在他们其中,一起眺望着远处的烟花,一起听着那震响的鞭炮,一起大声欢呼大笑……

窗前,一束夺目的烟花,滑过黑夜,在窗外迷人绽开,我心底涌起一种强烈的情感。

我看见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围观一簇簇的烟花。他们或欢呼雀跃,或深情拥抱,他们欢呼着望向天空,感受着这一份中国人独有的欢乐,那一刻,我明白了,那种莫名的情感,是什么。

这种情,叫乡情。

又见烟花,真好,重温乡情,真好……


作文又见什么(5)

这块地方,不怎么见到腊梅。

第一次见到腊梅,是在她家院子里,种了一棵腊梅树。也是在寒冬腊月的时节里,小巧的黄色花苞待在枝头,等到开放,满院子是清香。

喜欢和她玩,两个小小的人窝在树下捡掉落的腊梅,说要回家泡茶喝,回家做糕吃。

有一年下了很大的雪,连花蕊也堆了雪,树枝上一块白色一块褐色。冻得红红的四只小手仍扒着雪,始终不肯从树上摘新鲜的。

后来我搬走了。

雪融进泥土里,带着踩过的脚印一起消失。

带着一身的疲倦回到了家,放钥匙的时候不经意瞥到了桌上的腊梅。又见腊梅,内心自然是欣喜的,凑近了闻,也是有清香的。应该是因为还没完全开放吧,那香味好像大不如前。

妈妈见我凝神桌上的腊梅,笑道:“这腊梅还是她妈妈路上碰到我,把我叫去她家拿的呢。你也不知有多久没见她了,以后有空去看看她吧,她家也快搬走了。”我听着,默不作声,再想想从前,好像也只剩下回忆了。

这花,大概是因为少了从前那般快乐才大不如前的吧。

妈妈带我去办事,路经以前的小区。我让妈妈停车。独自进了小区,路两旁仍是四季常青的香樟,中间仍是小广场,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我叩开她家房门,相视一笑。她说:“我们家的腊梅又开了呢。”满院的腊梅香,终于又见到腊梅了,终又见到她了,真好。

聊了很多很多,像以前一样每次粘乎在一起到天黑也不肯回家。

我不想知道她什么时候会搬走。

美好的东西总是像易融的冰雪,珍惜吧。期待像又见腊梅一样与你重逢。


作文又见什么(6)

傍晚,落日西垂,终于放大假了。我没心思去欣赏这似血残阳,快速奔向车站赶着回乡的车。风猎猎刮过,身旁的行人似也与这风一般,在飞快奔跑。

“呼……”我长舒一口气,一脚踏上了公交车。不一会儿,便被拥挤的人群从车头挤到了车中央。身旁,几个人嘴里絮絮叨叨,抱怨着我的书包之占位,我也在心中暗想他们的体型之硕大。司机不要命地踩着油门,汽车箭一般飞奔,发动机在杂乱的人声中喘气如牛。我感觉身旁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快,我仿佛是一个看客,点了快进在看人们表演。

我终于被挤到了家。

空气的豁然清新,时间的陡然减速,如公交车的陡然加速般,让我一阵子不适应。我深吸一口气,摇了摇头,只感到一股金黄的清香流入我的鼻腔。

周围的空气,仿佛突然减缓了,在柔柔流动。甚至,像是……凝固了!眼前,是一片平坦金黄的熟悉的麦地。我在麦地旁的路上,放慢了脚步,一步一顿地漫步。我,跟着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漫步在田间小路上。

他,仿佛被放慢了,悠闲地,“无所事事”地一点点走着。麦田,在缓风中一点点摇动,仿佛在跟着缓和的乐音起舞。田间小路,一片金黄之中,一片金黄的清香之中,一位农民肩扛锄头,左手用肩上的毛巾轻轻擦拭脸上的汗水。这一刻,他仿佛是静止了,就这么站着,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阳光,仿佛也静止了。一道道血红色的光,像一个个管道般,清晰可见,停滞在空中,一动不动,直至与金黄的麦田的气息相交。老人仿佛静止了,面向麦田,布满皱褶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我嘈杂的心,此刻仿佛静止了,全身心都融入了这静止了的时光的拥抱。

是的,又见麦田,时光,在此刻静止。

在这个喧嚣时代,感谢这片金黄的麦地,给予我这心灵的沉静……


作文又见什么(7)

看着老人专注弹奏,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听着那首熟悉的“二泉映月”。我忆起了已逝去的外公。

小时候,我住在老家。外公的房间是特别的,里面挂着一把二胡,样式如今看来算是老旧。外公通常是捧着本书,戴着眼镜,不时用手扶扶镜框。每当看见这样,我便轻轻跑到床尾,爬上床,笨拙的取下二胡。然后“扑通”一下倒在床上,外公听见声响,放下书,走过来把我抱下去,又小心的拿起二胡,轻轻擦拭。那眼神是我理解不了的温柔。擦拭后又笑着问我要不要听一曲,我点点头,外公取下眼镜,又用手拂尘。确保干净后便奏曲了。

我找来小板凳,乖乖坐好,看着外公手指移动,弦微微颤动着。一种沉重声响便飘出,而外公嘴里说着什么,现在已记不清,只记得那时外公专注弹奏,又轻唱几句,为乐曲添上些忧伤。听完后外公问我:“听懂了吗?”我只会笑着,外公无奈摇摇头,又抱起我说二胡的来历。他讲得那么动情,似乎每次讲述都会勾起他无限的哀伤,我不懂他为什么难过,只因为他难过了而跟着一阵伤感。

后来,外公依旧每次为我拉曲,我依然会沉醉其中。再后来外公生病,家里没人拉二胡,二胡静静地挂在墙上,蒙了几层灰。

最后一次见外公,骨瘦如柴。我知道外公再也拉不了二胡。紧闭的双眼,冰凉的手脚,无不在说外公逝去了。我看着外公没有说话,只是走进昔日的房间,我看看四周,已不见二胡踪影。或许二胡也随着外公离开了。

如今,看着老人手中的二胡,一样的曲调,一样的沧桑,我落泪了。又见二胡,真好。或许二胡并未离去,那种情感也并未离去。听着老人的曲子,我才明白外公其实并未离去,他仍在二胡声响中等我。

老人放下二胡,冲我一笑,抚摸着二胡,专注的样子像极了外公。我请求老人再奏一曲,老人微微一笑,胡茬跟着抖动着,也像极了外公。

老人轻拉二胡,灯光昏黄,曲声飘散。

又见二胡,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