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沿海地区福州,那里物产丰富,有Q弹筋道的鱼丸、飘香十里的佛跳墙、酸甜可口的李干……其中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鲜美爽滑的扁肉。
扁肉在我的家乡十分具有代表性,如果你来福州旅游的话,一定要尝一尝它,不然可以算得上是“不去长城非好汉,不吃扁肉真遗憾”了。
不过要想吃到一碗好吃的扁肉可不简单。首先要把猪肉剁成肉泥,放入适量盐、酱油、味精调成扁肉馅。然后再将薄如纸的扁肉皮放在一旁,就可以开始包扁肉了。这里要注意的是:包的时候,手上要有一些水,不然面皮会像泡泡糖牢牢地把你粘住,撕不下来,面皮也会破掉,而且包的时候要小心,面皮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能把它毁于一旦。接下来、就是把包好的扁肉放入锅中水煮了,扁肉在煮熟的过程中不能闲着,得把、盐、味精放入一个汤碗中,等着这碗好吃的扁肉出锅了。
煮熟的扁肉像一个身穿白色衣裳的舞者,又像一只晶莹剔透的水母在水中游动。你舀上一勺,送入口中,只要你舌头稍微一用力,那丝滑的扁肉皮便顺着你的喉咙滑入你的胃中,剩下的肉馅在你口腔中刺激着你的味蕾。这时,你再大口地喝上一口扁肉汤,会感觉极大的满足,接着你会一口接着一口,将这些扁肉全部吃完。对了,这个肉馅除了用猪肉外,还可以用虾肉馅,那味道更佳鲜美,我一口气可以吃下五十个呢!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扁肉拿去油炸,俗称炸扁食。它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咬上一口,“卡兹”一声,咸淡适中的馅料与酥脆的皮混在一起,那种满足感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扁肉。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很想吃上一碗呢?下回你来福州旅游的时候,我会亲自下厨为你煮一碗鲜美爽滑的扁肉来欢迎你哦。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2)
我家乡的特产——苹果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正宁县,哪里出产苹果。每年四月份苹果花就开了,漫山遍野白茫茫的,像雪的海洋。等到九十月份的时候,苹果就成熟了,像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挂在树上。这时的苹果又大又圆,吃起来味道特别甜。这时你来我的家乡,热情好客的老乡,准会摘下最大最甜的苹果让你吃个够。每当这时,商贩们就来到了这里收购苹果。他们在果园里走家串户的挑选着优良苹果。然后,他们把苹果分选为等级,装箱运走,运到城里的加工厂,制成各种副食品,供人们品尝,而且它具有很高的营养和医用价值,还具有消食和开胃的用途。它给我家乡的人们每年都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这就是我家乡的特产——苹果。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3)
如果你吃过我的家乡特产———松花蛋,它那独特的味道、独特的样子准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松花蛋算不上山珍海味,但是经过家乡人民的精心制作,它的名气还不小呢!
松花蛋能长期保存,而不变质,打开呈固体状,红清黑黄,蛋清透明,并有一朵朵若松针、晶莹秀丽的送花图案,柔软适中,香气袭人,食之余香绕口。元末以后,被历代皇家视其为皇宫御宴之美味,在河南乃至全国享有盛誉。
松花蛋一年四季皆可食用。据有关中医报道,松花蛋能开胃润喉,促进食欲,也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如加醋食用,还有治疗高血压、清热消炎、解暑正渴、静心养神、温补健身等功效。因此松花蛋收到了许多饭店的追捧。松花蛋总是在最后一刻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当客人们吃过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嘴里油腻腻时,再吃口松花蛋时,顿时一种清凉的感觉由口里到身体里散发出来,舒服极了。
松花蛋的吃法很多,可以拌豆腐、拌凉粉……让你吃个不停。如果你想尝一尝松花蛋的各种吃法,那就来我家,我会做一手特棒的松花蛋拌凉粉招待你,一定让你吃得赞不绝口。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4)
因为地域的不同,一方自然会有一方人所一脉相承下来的独特文化,这也就造就了地方特产,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乡村气息。毋庸置疑的是,我老家也有许多有名的特产。
呵,说出来也不怕大家笑话。让我记忆犹新的家乡特产就是那可爱的麻黄鸡。你别看他浑身都是屎黄色,走起路来脖子不受控制的前后动着,头也不时的朝四周张望着,像是期盼着什么,又像是寻找着什么。就是这样呆萌的麻黄鸡,你把它清洗干净后放到锅里,炖上它几个小时。然后你对它的感觉就完全变了,口腔不自觉的分泌出唾液,舌头不由自主的舔着嘴唇,眼睛里迸射出贪婪的目光,已经有想把它吃完的欲望。
这就是令我夜夜彻想的麻黄鸡,每年过年过节回老家。姥姥就会杀几只自家养的麻黄鸡来迎接我们,每到这时我都开心的欣喜若狂。就等着他们把鸡清洗干净,放到锅里煮熟后,端到桌上准备吃的时候了。可是小时候的我们就是嘴馋,在烧好的鸡刚刚盛到盘子里时就迫不及待的抢来一只鸡腿,跑到一边独自享受去了。在那时我们的眼里,麻黄鸡就如同八珍玉食一般。
麻黄鸡可能不是最美味的,但却是充满浓浓家乡气息的印证。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鸡冠子,大人们于是就将鸡头夹到我的碗里,待我吃掉上面的冠子之后,我又将鸡头撂回到盘子里去。每到这时,妈妈都会生气的看着我,而我在她看我之前就抓过盘子里的鸡肉放到碗里,而后抱着碗逃之夭夭了。一直跑到外面蹲坐在石板(姥姥家门前有几块用石头做的,用于夏天乘凉的石板)上津津有味的品尝着这细嫩醇厚的鸡肉。每到这时,两个小弟弟也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和我一起吃。
老家的麻黄鸡可能不如其他地方的,但对于我,它就是小时候的美好回忆。现在,我依然喜欢吃麻黄鸡,品尝着这肉香味厚的麻黄鸡,又像是咀嚼着浓浓乡愁。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5)
我的家乡住在方前镇关山鸟大平头村。那里常年万里无云,阳光明媚。即使下了雨,雨后一定出美丽的彩虹。这花繁叶茂,因为我家乡是在山中,树木特别多。空气好的不得了。
在这可以远离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虽然空气好,但离市区十分远,不方便随时进出市区。在以前,很多房子是一家人自己造的,家具、工具是自己造或从别处搬来的,附近没有一家商店和小卖部,可以说是“与世隔绝”。
因为是“与世隔绝”,村里人创造了自己的特产:卷饼筒使我最喜欢的美食之一,这个饼不是像一般的饼,一般的饼里面是馅外边是皮。但它是将一张刚刚出炉的薄饼摊在石桌上,在中心放上各种各样的菜,如:豆芽、芹菜、粉干、猪肉、木耳等熟食一律可以放上去。把菜包在里面,再将饼卷起,一个卷饼筒就完美做好了。在外边看十分像中式餐厅的鸡肉卷,也是里边放馅再卷起来。听奶奶说,他们的卷不像我们的一样,他们的馅加了十分多的调料,不是天然的味道。我们的都是原材料,不加任何的调料,依然一样好吃。
它的做法十分简单:把面粉倒入一个盆子里,有一半即可,再往里倒入水,把面粉和水搅拌起来,它便会变的很稀。再在拿一个大勺子取出一勺摊在大盘子上,摊成一个大圆形,再弄好几个摊在锅里,盖上盖子,生起火,火不能太旺盛,容易糊。过一会,打开盖,饼就熟了,用锅铲将它拿起,摊在盘子上,放上自己喜爱的熟菜,卷起来,吃一口,味道十分鲜美,回味无穷。
这种饼慢慢被家乡人学会了,手艺传到各地,吃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管他们做得多好吃,还是没有我家乡的原始做法好吃!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6)
大家的家乡都在哪里呢?都有什么特产呢?
我家乡在罗源,特产很普通——笋。我的老家很大,门口有一个小院子,里面有用木板铺成的小路,路旁还有几棵小树,而且小树里面还“藏”这一棵梅花树呢!
家乡笋的种类有很多,有:春笋、麻笋、苦笋、甜笋、笋干……其中,我最喜欢吃春笋,我记得唐代诗人杜甫写了一首名叫《咏春笋》的诗,而且过年吃春笋有比喻以后的生活高风亮节,节节攀登的寓意。妈妈做的很好吃,但我更喜欢奶奶做的。我小时候待在老家,我只要想吃春笋了,奶奶就会给我做,只见奶奶在大锅中倒油,将洗净的春笋倒进锅的“口”中裙,开始爆炒,炒完倒到盘子里,端到饭桌上,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太香了!”我每次都会赞叹道。
春笋的口感也是让人不可描述:到嘴里咬下去第一口有一点点苦,后来慢慢变成了咸咸的,但没有特别咸,就是刚刚好,吞下去时,回味是甜的。
说说你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吧?不说了,我的妈妈又做了爆炒春笋,我要去吃了,拜拜!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7)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我们这里有很多美食,我相信,如果你们来到我的家乡,我们这里的美食肯定会让你欲罢不能的,我非常爱我的家乡。
在我的家乡,最著名的就是面塑,它被称为“可以实用的艺术品”,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就作为宣传文化场地开展了宣传面塑文化的活动,忻州忻府的面塑是非常著名的,它在长期的民俗传承中,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技艺。
面塑俗礼馍,面人。和大家平时吃的馒头味道一样,但外观可就大不一样了,面塑是用面粉并调成不同的颜色,用一些工具来塑造各种不同的形象,这也许就是它区别于馒头的特别之处吧。
面塑有很长的发展的历史,以前人们对其并不重视,不登大雅之堂,但是现如今受到了人们极大的重视,当然它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时期孔明征战南蛮,渡江时偶遇狂风,孔明便用面制成人头来祭拜江神,然后安然渡过江流,平定南蛮,因此从此凡执此业者奉孔明为祖师爷。面塑既可以吃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观赏,更有人结婚时用面塑来讨吉利,且深受旅游者的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忻府面塑不是一般人可以学会的,它有很多的技巧,须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的技术,要做到形神兼备非一日之功。
家乡的特产是当地文化的象征,我为我的家乡而感到骄傲,为那些面塑人而致敬,为他们的技艺而倾倒,面对流传至今的面塑特产,我的内心颇为动人,我相信我会为家乡的特产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喜欢家乡的面塑,喜欢我家乡的文化,我也会努力学习做面塑的技巧,努力做个文化特产的传承人与传播者。
我的家乡忻府,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很多美食,也有很多文化,我爱我的家乡,希望你们可以来我的家乡旅游。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8)
到了果园飘香的秋天,我和妈妈就会来到松岙摘我们最喜欢的蜜桔。它是一种生活在海边的水果,有一股海风的味道。
它的大小和我的拳头那不多,一个个金黄金黄的,像圆圆的小灯笼。看!他们在树上玩捉迷藏呢!他们躲在绿叶后面害羞的不敢出来。有些没有成熟的桔子,青里加黄,摸上去比较滑,就像鹅卵石被雨水洗过澡一样。
拨开桔子,皮上的汁射到我脸上,一股浓浓的糯糯的清香扑鼻而来;里面有白白的经络,就像一张大网,把圆形的桔子肉肉紧紧地锁在一起。掰开一看,桔子肉是月牙形的,大概有八九块的样子,每一瓣都像一个桔色的小月亮。
我忍不住吃了一块,一咬,满口的桔子汁流进了我的嘴里,甜甜的,还带着特有的海风味道,我连续吃了好多块。
这就是我最爱吃的奉化松岙蜜桔。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9)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浙江中部,是个鱼米之乡,最出名的三大特产:佛手、火腿和酥饼。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我最爱吃的酥饼,妈妈说这个酥饼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唐朝的“混世魔王“程咬金发明的。据说程咬金以前是个卖烧饼的,有一次烧饼太多没有卖完,就放在了炉子上让火一个劲的烘烤着,第二天,烧饼里的肉油都给烤出了香味,这就是传说中的酥饼。
酥饼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香脆可口的味道。记得我第一次尝到酥饼的时候,是在我5、6岁的时候,那天我陪妈妈走在巷子里,老远就闻到了一阵阵香气扑鼻的气味。我转头问妈妈:“这个是什么气味,好香啊,我的馋虫都要跑出来了!”妈妈笑呵呵地看着我,牵着我的手直接走到店里。我开心的走进店,柜子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包装礼盒,里面装的热气腾腾的酥饼。大门口放着一个大大的圆桶,我好奇的往里张望,只见密密麻麻的酥饼堆成一座小山,小小的酥饼圆溜溜的,散发着浓浓的香味,金黄金黄的真是可爱!老板见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小酥饼,赶紧走过来笑眯眯地说:“小妹妹,我送你两个的小酥饼尝尝!”接着老板拿给我的热酥饼,我赶紧咬上一口,不一会儿,两个小酥饼就灰飞烟灭了。天那!这也太美味了!
小小的酥饼色泽金黄,上面点缀着几颗黑色的芝麻,一层又一层,每一层都很薄,里面的馅是干菜和肉,一口咬下去,香脆可口!妈妈见我这么爱吃,直接买了两大袋。每当回想起这个事,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流口水!
现在,大街上已经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酥饼了,除了干菜馅的,还有肉松馅、杏仁馅、红糖馅……而金华的酥饼也从金华的小街小巷,走向了全国各地。现在,不论你走到哪里,是不是都能闻到这诱人的香味呢?
这就是我家乡的三大特产之一,也是我们小朋友的最爱,它不仅给世界多了一份美味,也给金华带来了荣誉。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0)
在安徽省的岳西县,那里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不仅有很多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名扬中外的土特产。
我家乡的土特产不但品种多得数不胜数,而且味道很好,很多人都慕名而来,都想品尝一下。我家乡的土特产分别有:香喷喷的板栗、绿油油的茶叶、鲜美的小河鱼、洁白如雪的茯苓,酸甜可口的猕猴桃。我爱吃香喷喷的炒板栗,先轻轻地扒开板栗壳,里面露出黄澄澄的板栗肉,咬上一口,满嘴都是香;岳西翠兰获得国家农业部评比的十大名茶的称号,先抓一把绿油油的茶叶放进茶杯里,再冲入开水,弥漫着浓浓的茶香味;说起辣椒炒小河鱼,我就要流口水了,味道辣辣的,十分鲜美;茯苓可以入药,也可以做成食品;我格外喜欢吃猕猴桃,扒开它那身绿色的衣服,就可以见到它金黄色的小肚皮了,吃起来酸酸的,非常好吃,营养价值也很高!
这就是我家乡美味的土特产,应有尽有,十分富饶,我作为一个岳西人,感到无比自豪!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1)
我美丽的家乡——清江——坐落于温州乐清,它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沿海小镇。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像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不过,要说最有名的,还是三鲜面。
据说,三鲜面原来只有三种配料:白虾,蛤蜊,牡蛎。后来根据客人对口味的要求,商家又在原来的三鲜面里加上其他一些辅料或一些特色海鲜,但是,三鲜面这个名字还是一直保留了下来。噢,对了,悄悄告诉你,只有我们清江的三鲜面才是正宗的!
我记得有一家三鲜面馆坐落在公园对面的小店附近。有些人,本是专程来买东西的,可经过面馆,每每闻到面馆里飘出的三鲜面特有的香气,总忍不住进去大吃一顿。还有些远方的客人,也专门赶过来吃咱们清江的三鲜面。去的多了,无论是谁都会发现,面馆不小的店面每次都是“人满为患”,两名店主忙的不亦乐乎。可见大家对三鲜面的喜热爱。
三鲜面不仅受人喜热爱,做法也比较奇特。
首先准备:姜1小块,鸡蛋1个,小黄鱼1条,蛏子,白虾,鳗干,蛤蜊,牡蛎,葱,小青菜以及其他必要的配料。第一步要做姜蛋。把姜洗净,去皮,切片,一半切末,一半留着备用;鸡蛋搅匀加入姜末,再搅匀,搁在一旁。锅里放少许油,小火,煎姜蛋,煎好了拿出来备用。第二步,在锅里放油,加姜片,烧6成热,放小黄鱼,接着是鳗干,煎的颜色有点黄了就放蛏子,姜蛋,老酒,糖。直接加水,再放入白虾和适量盐,水开了放面食,水再次开时加适量味精,放牡蛎,葱叶,小青菜就可以出锅了。一口下去,第一个感觉是烫,然后就尝到了鲜,一口面进肚,就马上想再来一口,哪管什么“烫”!
呵呵,动心了吧?我们小镇永远欢迎你的到来!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2)
我美丽的家乡-温州,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我最喜欢的是馄饨。也许你会觉得,馄饨都是一样,有什么特别,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家乡的馄饨可是远近驰名的“色、香、味”俱全。
我们家乡的馄饨,它的皮似乎比纸还薄,比玻璃还要透明,在皮上简直可以透出馅儿来。在一张皮里包上干贝、瘦肉、葱花,一看,晶莹透亮的皮里呈现出“朵朵鲜花”,小巧玲珑,煞是好看。还没有尝上一口,这外形就已经使人馋涎欲滴了。这馄饨不仅外形美,味道更美。一碗馄饨在你面前一掠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进嘴里,嚼着嚼着,一股美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馄饨汤,漂浮着绿油油的葱花,紫色的榨菜,还有红彤彤的虾米,组成了一幅美景图。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当你来到我美丽的家乡时,走在街上,看看一家家馄饨店,哪家不是人来人往。有的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有的人甚至狼吞虎咽起来,还有的人不小心把馄饨汤溅到了自己的身上。一些人吃饱了还不满足,还要打包,有的买回去孝敬老人,有的买会去给孩子吃,还有的特地从外地跑来买给朋友吃。
啊!我热爱家乡的馄饨。家乡的馄饨不仅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观,年轻人热爱吃,小孩子,老人更热爱吃。如果你来到了我美丽的家乡,那一定要尝一尝馄饨,这馄饨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3)
家乡的特产作文——铁棍山药
铁棍山药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与铁棍山药齐名的还有菊花,牛膝,地黄,这是闻名中外的四大怀药。每年阴历二月是种植山药的最佳时期,那也是家乡农民最忙碌的时候。可不是什么地都可以种山药的,种山药的地需要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他们先挖好一排一排的地垄沟,然后轻轻地将山药苗横放进沟里,这些山药苗一个接一个乖乖地躺在沟里,首尾相连,像是在玩接力赛。种好以后,他们再慢慢地将泥土填上,温柔地用铁锹拍打着松软的泥土,向小山药苗告别。
秋天到了,这是山药收获的'季节。山药经过半年的生长,吸收了天地的灵气和营养,现在已经向地下长得很深了。家乡农民一个个拿着铁锹,骑着三轮车来挖山药。别小看这挖山药的事,它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但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否则就容易使山药折断。他们要一根一根地挖,每一根都要挖三四锹,大约一米深,才能将山药挖出。每次挖山药的时候,他们总是累得汗流浃背。山药被挖出来后,上面带着许多的泥土,还要一点一点地将上面的土剥掉,才能放入三轮车中,将它们带回家。家乡农民的手上常常为此磨出了茧子,他们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将山药一个个从黑暗的泥土里带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光明世界。山药是长条形的,直径大约在2-3厘米,长度约有70-80厘米,有的甚至可以超过1米,它像一根长长的棍子。山药皮的颜色是土黄色的,身上疙疙瘩瘩,有很多的小黑点点,毛乎乎的。但去掉山药皮后,它可是雪白雪白的。正是这些特点,家乡农民给它起名叫“铁棍山药”,这真是名符其实。
铁棍山药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长得极像一根棍子,身体是土黄色,身上疙疙瘩瘩,毛乎乎的,虽然外貌不怎么好,但不可貌相,吃起来那绝对叫一个美。铁棍山药的吃法很多,可以凉拌吃,煮粥吃等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吃法的都有,但我最喜欢还是清蒸铁棍山药沾糖吃。做法很简单,将山药洗净,不要去皮,切成10cm长的段,放在笼上蒸,约20分钟,你就会闻到铁棍山药特有的清香。这时就可以出笼了,别急,小心烫手,要先凉一小会儿,然后您再拿起一段,啊呜一口吞下去,一股股淡淡的“香”“甜”便迎嘴袭来,跟吃红薯有点像,但仔细一品您会发现跟红薯不同的是它还有点点“麻”味,吃了第一口,想吃第二口,真是越嚼越有味……
别看铁棍山药的样子虽然长得土里土气,但它的营养却十分丰富。山药有美容、健脾、除湿、补气等功效。请大家要多吃山药,特别是小朋友,不要偏食!
每一根山药都饱含着家乡农民的辛勤劳动,我爱家乡的铁棍山药,更爱家乡那勤劳质朴的农民。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4)
我的家乡是绍兴,我非常喜欢家乡的特产。这些特产,外表普通,甚至难看。但有着诱人的味道,这是十分难以想象的。
一、臭豆腐:外有金黄色,入口香脆里嫩,万分可口。闻着臭,吃着香。
二、酒:香醇美味的绍兴黄酒,也叫老酒,闻味则醉,饮则更醉,广大海内外游客喜爱之一,品尝之后赞不绝口。
三、茴香豆:本人最喜爱之一,也是孔乙己的`最爱。有韧有软,散发着淡淡的茴香味,有多种味道,我则喜好椒盐味。曾经:咸亨酒店里的掌柜很凶,只有孔乙己到时,才可以笑几声,孔乙己经常满口“之乎者也”,“君子之固”,“者乎”之类听不懂的话,嚼着茴香豆,嘬着老酒……
四、霉豆腐:小块状,又酥又醉,咸中带鲜,特别入味。吃饭时来上一两块,胃口大增。
五、霉干菜:这是一碟下饭菜,把青菜晾干,用盐腌制一下,再晒干,存放于酒坛或小缸小坛密封,存放时间长短味道各异。“霉干菜毗猪肉”,“干菜虾公汤”便是最有名的两个绍兴菜,味道好极了!
六、香糕:白色米粉制的点心,方块状或条状,又香又脆,老少皆宜。虽然现在商场里的食品点心是五化八门,但绍兴的小朋友还是特别钟爱它。
绍兴特产,有一种隐藏的味道,一种自得其乐的味道,一种师爷的味道。在外地人看来,绍兴特产是地道的土。但,这是一种不可理喻的精明。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5)
每当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自己动手做起了汤圆。汤圆由糯米粉、猪油黑芝麻馅、适量的水加工成的。首先,把糯米粉放在一个大盆里,边加水边搅拌,和成一个大面团。再用手擀成细长的条状,取一小块一小块均匀地放在湿毛巾上。然后将那一小块搓成圆,用大拇指轻轻一按,把准备好的猪油芝麻馅放入凹槽里。最后均匀地裹住馅,将它搓得滚圆滚圆的。就这样,一颗小巧玲珑的汤圆就诞生了。
做好了汤圆,就可以下锅了。待水沸腾后,将汤圆一颗颗地放入锅中。没过几分钟,沉在锅底的汤圆争先恐后地浮出了水面,模样比原来的要大上几分,晶莹剔透,隐隐约约还能看到里面的馅。闻一闻,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
吃汤圆可不能太心急,如果大口咬下去,保准烫坏你的舌头。你只需把盛在勺子上的汤圆轻轻地吹上一吹,再慢慢咬开,哇!只见里面的黑芝麻馅慢慢地溢了出来。白得剔透,黑得闪亮,这就是我家乡特有的汤圆,只要你细细品尝,定会让人流连忘返!
过年吃汤圆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意思。宁波汤圆驰名中外,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汤圆。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6)
柿子,通常长在高高的树上,在田野里、山岗上、小河边,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柿子树的种类也有很多,有冬柿、牛心柿、满天黄、平顶柿……
每年的三四月份,那看似无精打采的柿子树就会焕发新的生命,抽出嫩绿的叶子,开出颜色黄黄的小花。小花的样子圆圆的,在太阳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其亮度一点也不比暗夜中所闪烁的繁星弱。柿子的生长速度很快,过不了多久,柿子树就会长出来和人指甲盖差不多大小的小柿子来。
中秋之前,柿子就差不多长成有小孩的拳头大小了,奶奶就用夹子夹回青柿子,放进加了白碱的水里泡上五六天,去掉青涩味,这种柿子,我们那里管他叫“懒柿”。在奶奶家过中秋的时候,我总会在饭前,拿起一个“懒柿”来啃,那滋味又香又甜,还非常管饱呢!
中秋节过后,又圆又大的柿子就逐渐红了,奶奶就开始忙着做柿饼。奶奶先把那些红了的柿子放在太阳光下晒一晒,让它们变软,然后再将其压成圆饼子,放进瓦缸里,腌上十天半个月。通过这样的加工,柿饼上就慢慢地结上了一层白雾。等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它拿出来慢慢品尝了,它可是餐桌上招待贵重客人的一道美食哦!
还有一种叫冬柿的,他要等到冬天才开始变红。等冬柿红了,我们都会跑出摘上一个,也不管他有没有剥皮,就抠开一个小口子往嘴里一吸,将柿子里的汁和肉全部吸干,最后一个完整的柿子就只剩下了外面薄薄的一层皮,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
虽说我已经长大了,也不再像小时候那么馋柿饼或者柿子,但是作为家乡的一种特产,每年的秋冬季,奶奶都会给我寄来。一吃到这些美味的柿子,我就会想到小时候与柿子有关的趣事,仿佛看到奶奶勤劳的身影、慈爱的脸庞,一幕一幕,令我回味。
作文我家乡的特产(17)
我的家乡-温州,是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我最喜欢的是馄饨。也许你会觉得,馄饨都是一样,有什么特别,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家乡的馄饨可是远近驰名的“色、香、味”俱全。
我们家乡的馄饨,它的皮似乎比纸还薄,比玻璃还要透明,在皮上简直可以透出馅儿来。在一张皮里包上干贝、瘦肉、葱花,一看,晶莹透亮的皮里呈现出“朵朵鲜花”,小巧玲珑,煞是好看。还没有尝上一口,这外形就已经使人馋涎欲滴了。这馄饨不仅外形美,味道更美。一碗馄饨在你面前一掠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让人情不自禁地说:“真香啊!”舀起一个馄饨,就能使人不由自主地把它放进嘴里,嚼着嚼着,一股美味直入肺腑。再舀起馄饨汤,漂浮着绿油油的葱花,紫色的榨菜,还有红彤彤的虾米,组成了一幅美景图。喝到嘴里,一勺鲜美的汁水流入喉咙,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当你来到我的家乡时,走在街上,看看一家家馄饨店,哪家不是人来人往。有的人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有的人甚至狼吞虎咽起来,还有的人不小心把馄饨汤溅到了自己的身上。一些人吃饱了还不满足,还要打包,有的买回去孝敬老人,有的买会去给孩子吃,还有的特地从外地跑来买给朋友吃。
啊!我爱家乡的馄饨。家乡的馄饨不仅味道好,而且外形美观,年轻人爱吃,小孩子,老人更爱吃。如果你来到了我的家乡,那一定要尝一尝馄饨,这馄饨一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点评:
1.此篇作品是一篇难得的佳作,作者不用一汤一面即可做出如此“可口”家乡馄饨,让人不得不信服原来馄饨真的是如此美味。
2.文章介绍了馄饨的“色、香、味”,对原料、形态、色泽的描写细致准确,而对于它的美味则主要通过顾客的种种生动表现反衬出来,真可谓是“外形美观,老少咸宜”,难怪小作者会对它情有独钟。
3.语言生动优美,自然流畅,语汇丰富,条理清晰,中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