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银杏树的作文(精选5篇)
云端的客
2024-08-23 04:30:50
四年级
状物

观察银杏树的作文(1)

校园里有许多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的梧桐树,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桂花树,或红或紫的玉兰树,高大挺拔的银杏树。我最喜欢的要数校园里的银杏树了。

银杏树有“活化石”的美称,是很古老的一种植物,因为它的生长周期慢,所以又叫“公孙树”。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校园时,银杏树的枝头鼓起了一个个像奶头似的小包包,这就是银杏树的小芽苞。不久,嫩绿的小芽钻出来了,它的造型非常独特,像一把把用碧玉雕刻成的小扇子,非常惹人喜爱。

炎热的夏天来了,银杏树长得枝繁叶茂,挡住了刺眼的阳光。下课了,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来到树下做游戏,而此时的银杏树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温情地望着树下的孩子,用她那扇子似的'叶子扇呀扇,给我们扇走了炎热,带来了凉爽。

几阵秋风和几场秋雨过后,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它们在秋风的吹拂下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我们弯腰捡起,有的拿它做书签,有的把它送给老人泡茶喝。听老师说,银杏树的叶子可以降压、降血脂;银杏果又叫白果,营养价值很高;炖排骨、炖鸡汤时放入几粒银杏果,炖出的汤味道鲜美而不腻口。

寒冬来了,雪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银杏树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远远望去,一棵棵银杏树变成了银珊瑚。我们在树下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在校园上空回荡。

校园的银杏树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我爱你!


观察银杏树的作文(2)

银杏树,多年生木本植物。它生活在海拔稍高、空气较干燥的地方。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长得很慢,一年能长到一米就不错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银杏树也叫“白果树”,它是一种古老的裸子植物,人称“植物界的活化石”。由于未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的侵害,我国保存了许多生活在北半球的裸子植物,如:银杏、水杉等等。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打开的折扇,很容易辨认。它的果实是黄色的,里面的种子叫“白果”,可以食用,但有微毒,吃多了会中毒。银杏树仅仅生长在我国与日本,生长速度非常慢,但却可以活一千年以上。

还可告诉你们一个挺有趣的事——银杏树是雌雄异株!在同一个地方,要是没有雄树和雌树共同存在的话,就不能繁殖下一代了。另外裸子植物的银杏目中,仅仅留下了这一种植物。如果它消失了,这一目也就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了。所以银杏树是珍贵的树种。

读了我写的,你觉得银杏树有趣吗?

大自然和银杏树一样,奥妙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吧,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与奥妙,需要我们不懈地探索。


观察银杏树的作文(3)

我家乡在江苏,我最爱家乡的银杏树,因为它全身上下都是"宝",没有一个人见了它不赞叹不已,我也不例外。

道路两旁处处可见银杏树。高大挺拔的树干,修长树枝上枝繁叶茂,让路人不得不觉得它十分有气势,像一个个身穿盔甲的武士,昂首挺胸,“威武”地在路旁,守护着道路。我沉迷在银杏树那迷人的姿态中。母亲告诉我,银杏树的树干可以当作很好的木材,能做成印章,加工成家具……我不禁赞叹道:“好一棵银杏树!”

银杏树奇特在它的叶子。叶子的形状像扇子,边缘光滑,成亮黄色。我摘下一片闻一闻,嗯,真香呀!嘿嘿,告诉你,它的叶子不仅有香味,还能泡茶治病呢!一想到银杏树叶能治病,我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从远处开来一辆救护车,下来几位医护人员,他们摘下几片银杏叶,捡起掉在地上的落叶,如获至宝地送往医院,把它们泡成茶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病人喝。真没想到,银杏的叶子还真“贵”呢!

最惹人喜爱的是那比核桃大不了多少的银杏果实——白果。它有一层白色的外壳,拨开一看,里面鲜嫩淡黄的果肉散发出阵阵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吃白果的方式很多,可以烧汤喝,可以煮了吃,也可以炸了吃。炸了吃味道最好。先把白果洗干净,放在纸袋里,再把它放进微波炉里转个一两分钟就成。往往炸到一半时间时,就会有一阵阵香气扑人。我闻了总想迫不及待的吃。等把白果炸得开了壳,露出了嫩嫩的果肉,就可以吃了。我抓起一个又圆又大的白果放入口中。哇!苦中带甜,美味极了!小孩吃了白果,健康聪明;老人吃了白果,长生不老!

不过,银杏树往往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为一棵银杏树长成需要几十年,而十几年后才能结果。所以我们要学习前人的那种为后人服务,关心他人的美好精神!

我爱家乡的银杏树!


观察银杏树的作文(4)

在我们学校操场的东西两边,挺立着两棵高大的银杏树。你瞧,这两棵银杏树好高啊,比我们四层的教学楼还要高;它的枝干好粗,比我们的身体还要粗,几个人手挽手才能拥抱它。它褐色身体摸上去特别粗糙,就好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苍老的手上裂满了口子。

夏天,银杏树长得十分茂盛,郁郁葱葱的枝干,宛如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几乎遮住了半个操场。课间,我们在阴凉的树下活动,嬉戏,惬意极了!

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像桂圆一样的银杏果,一阵阵秋风吹来,银杏果像雨点似的,“啪嗒啪嗒”落在地上。折扇形的银杏叶,慢慢悠悠地往下落,像无数金黄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不一会儿,地上金灿灿一片,就像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冬天,落光了树叶的银杏树,像一尊雕像,那么苍劲,挺拔。西北风一吼,鹅毛大雪从天而降,就会把银杏树打扮得分外妖娆,像两个硕大的珊瑚礁,坐落在操场的东西两边。

春天的讯息一到,银杏树也不甘落后,争着抽出嫩绿的芽。我发现:银杏树也有花,它的花很特别,两棵树开的花是不一样的。东面的一棵,花长长的,像一个个绿色的毛毛虫。西边的一棵,花很小很小,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它有三个小花瓣,一个花瓣就像一棵小芝麻。我感到十分好奇,同样的树,开的花怎么会不一样呢?

带着疑问,我来到了图书馆,原来银杏树是雄雌异体,雄性和雌性开的花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有雌树,或者只有雄树都不能结果实。噢,原来是这样子的,难怪我们学校有两棵树呢!我还知道了,银杏树是风化石的,它的寿命很长很长。银杏树有天生的免疫力,能分泌出一种特殊的生理物质,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入侵,这就是银杏树长寿的秘诀了。银杏还具有重要的食用及药用价值。银杏果营养丰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银杏的叶、根、皮都可入药;银杏树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是城乡绿化的首选树种,银杏树的成材是上等的木材;银杏还具有珍贵的科研价值,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

我明白了,难怪人们都说银杏树浑身都是宝了。


观察银杏树的作文(5)

观察银杏树作文例文

当你走进我家大门,迎接你的是两棵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让你眼睛为之一亮。

春天,在银灰色的树干上长出一片片绿色的小芽。这小芽开始只有蚂蚁那么大,渐渐地有手指头那么大了,像绿宝石一样。在小芽的尖上,有针尖大小的透明状物体,不仔细瞧,还真是看不到呢,这就是银杏的花。谷雨时,爷爷就给银杏授粉,才会结出先银杏来。

每到夏天,我们都会用银杏树上掉下来的叶子当小扇子扇风。中午吃饭时,在这棵银杏树下摆一张小桌子,放满饭菜,边吃边乘凉。惬意极了!你别看叶子小,数量却很多,可以把阳光挡得严严实实。银杏的叶子还可以用来泡茶喝,消热解毒。

秋天到了,银杏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小灯笼,爷爷就用竹竿把它敲打下来,放在塑料口袋里,把外皮和肉烂掉,再洗干净,就是白色的银杏果实了,所以银杏又叫白果。今年,我家收获了1086个白果,爷爷的眼睛高兴地眯成了一条缝。银杏都是爷爷一个人吃的,因为他年纪大了,需要补养身体。

冬天的脚步悄悄来临了,银杏树的叶子全部落下了。两棵银杏树挺着光秃秃的树干傲然屹立在院子里,它们互相做伴,互相勉励,孕育着来年的丰收。

观察银杏树作文精选范文

我校有好几棵银杏树,有的高点,有的矮点,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屹立在西教学楼旁边的那棵。这棵银杏树已经长到四五层楼那么高了,她的树干笔直笔直的。

假如把大地比作一张弓的话,那么这棵银杏树就是一支将要射向蓝天的长箭。她之所以能够站得这么高是因为她把根牢牢地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任凭多年来的风刮雷劈,她始终毫不动摇。银杏的果实一串串,黄澄澄的。它们隐藏在又黄又稠密的叶子里,不易被人发现。而不像苹果、桃子那样高高地悬挂在枝头,炫耀自己。

据说银杏是古老的活化石,还可以入药,为他人解除痛苦。秋天,银杏树的叶子转黄了,一阵风拂过,摇动一树金片。抬头仰望,就像大自然举起了一支饱蘸金色油彩的大画笔,要为蓝天画一幅最亮丽的图画,让人在“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秋天不仅精神为之一震。秋风吹得更紧,片片金叶纷纷飘落,我轻轻地与金蝴蝶擦肩而过,轻轻地从金色的树叶上踩过,忽然间我分不清那一个是树,那一个是我?

朦胧中好多注重汲取知识而终成学识渊博的学者向我走来,好多功勋赫赫却不居功自傲的名人向我走来,好多“生于忧患”的英雄向我走来……

观察银杏树作文优秀作文

我们新建的校园里耸立着两颗高大无比的银杏树。它为我们校园一角添加了无限风采。

啊。这两棵快顶起了天的银杏树,到今天已经250多岁了,真令人赞叹。多高多粗的银杏树啊!老师叫我们环住雄的银杏树,手拉手球了5个人,直粗!雌的那一棵也差不了多少。

春天,春风阵阵,躲在校园头的边缘的小叶子,蹦了出来,脱去了冬天的黄色大衣,穿上了了套翠绿的运动服,颜色非常鲜丽、光彩、真好看。丰天,赤日炎炎,在银杏树下,玩游戏,跳绳……那两棵银杏树遮住了灼人的阳光。如果没有两棵银杏树,我们学校就没有了这两把大阳伞,我非常感谢种银杏树的人。秋天,银杏树的果子成熟了。他们脱去了夏天的清涩的绿衣换上秋天明亮的黄衫,我真想:摘几个下来,可是银杏树那么高你只能“望树兴叹”。有时,它们在树上待不住了,一有风,便“嗒嗒嗒”落到了地上,冬天不请自来,银杏树似乎还想保留一些生机,只在叶子的边缘添上了一点黄色,远远望去,银杏树似乎穿上了一件黄绿色的外套。再过几天,当你来到校园,你会惊讶地发现,银杏树似乎被施过魔法一般,叶子全黄了。

我们学校的银杏树多么神奇啊!我们要保护银杏树不让它们受伤。一直陪我们度过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