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作文(通用17篇)
老枪
2024-05-22 04:04:37
其他
其他

元宵 作文(1)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元宵节就到了。今年的元宵节,我要亲自做元宵!

在妈妈和舅妈的指导下,我终于了解做元宵的步骤了。现在,就要来做元宵了!

首先,我拿出先前买好的糯米粉,把它倒入一个盆里,然后,倒入一点热水,接着,就开始揉了。我把双手伸进盆里,然后左揉一下,右揉一下,当我把手拿出来时,发现双手上沾满了面粉,这才意识到:水放多了。无奈之下,我只好把它全部倒掉。按原来的样子重做了一遍,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控制好了水量,把它柔成了一个团。接着,又把它分成一块一块,差不多分了12块的样子,再把它们一个个搓圆,然后在中间捏了一个小孔,把豆沙放进去,最后,把它们一个个捏圆,把孔遮掩住后,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已经完成的汤圆,也不顾手上还残留这的面粉,开心地朝妈妈那儿扑去,弄得妈妈满脸面粉,看着妈妈的模样,我不禁哈哈大笑,紧接着,我和妈妈一起下了元宵,然后其乐融融地吃完了晚饭。

嘻嘻,这就是我的元宵节,你呢?


元宵 作文(2)

今天我做完作业,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元宵,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

今天我做完作业,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元宵,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对,就是不开,“不要心急,热气都被你放掉了,水当然开不了”。妈妈探进头来提醒我。“哦,原来如此”。我便去看书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哎呀,我的水!”,等我冲到厨房,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加了点水,继续烧。这回我不敢离开锅,只好在锅旁边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烧开了。我把元宵“哗”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书上写的要轻轻地放下去。我顿时泄气了。不过,那些元宵倒挺结实的,只破了几个。“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叹了口气,按照书上所说的用勺子轻轻地把元宵推开,可是那些不争气的元宵却一个个“列开”了肚皮。

水开了,我把火调小,又加了些冷水。元宵里的馅全露了出来,成了一锅黑水。没办法,干脆将就着煮吧,待水一开,我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开饭了”。妈妈看见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却觉得它们有独特的味道。

通过这次煮元宵,我认识到我的动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元宵。


元宵 作文(3)

我们期盼已久的元宵灯会到了。每到一次元宵灯会,孩子们都兴高采烈,拿着一个个漂亮的灯笼,灯笼的形状千奇百怪,各式各样,颜色不一,漂亮极了……

灯笼的形状多得数不清,有鸭子、老鼠、猴子、兔子、马等等很多很多的灯。它们的颜色也很多,有白色的、绿色的、紫色的、还有红色的。这些漂亮的颜色把整个灯会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就连房子里也闪烁着灿烂耀眼的灯光,孩子们就像在彩色的天地里,手里挥舞着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小灯笼。

元宵灯会快结束了,孩子们都盼望下次灯会还能来。

最后,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元宵 作文(4)

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在做元宵。我吵着也要包元宵。正巧妈妈提着一大袋糯米粉进门来,我高兴得直拍手。

妈妈拿来一个大盆子,往盆子里倒了一些糯米粉,然后用温开水搅拌好。奶奶捏一小块糯米粉,搓搓圆,又往里面塞些芝麻馅,再搓搓圆,成了!我一看,啊,圆圆的,大大的,真想咬一口解解馋!

一会儿,爸爸进来了,笑眯眯地说:“你做一个给我看看。”我满不在乎地说:“好吧!”我自以为做元宵很容易,哪知道做起来是那么难,不是搓不圆,就是散了架。我索性抓起一小团面,捏成像一只小的样子,再拿点肉放在里面。最后,我想把元宵拢上,可总是拢不圆。奶奶看见了,笑眯眯地说:“你做的不对,应该用手心和右手手指转圆。”我照着奶奶说的去做,啊,终于做成了!我连忙拿着圆子给爸爸看,爸爸夸奖了我。

后来,奶奶又教我做小鸭子、元宝的小玩意儿,可好玩了!这天晚上,我很有收获,又学会了一种生活手艺!


元宵 作文(5)

正月十五,你们知道是什么节吗?对啦!是元宵节。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元宵节吧!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节,古代称为上元,元宵节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唐朝诗人苏味道曾作诗《正月十五夜》,描写当时元宵夜的热闹场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那天的习俗可真不少:赏灯,猜灯谜,舞龙……说到猜灯谜,我最喜欢啦!让我们一起来玩吧!你们喜欢“吃”吗?元宵节可少不了“吃”。元宵节必须吃一种东西——汤圆。最早的汤圆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团团圆圆,合家幸福!

元宵节的夜晚乐趣真不少啊!你们说是不是?


元宵 作文(6)

“汤圆汤圆送汤圆,香香的汤圆是圆又圆……”,这是一首过元宵时唱的《汤圆》。因为,大伙儿都说吃汤圆,梦也圆,所以,阿姨唱,叔叔唱,伯伯唱,大伙儿唱。

在放假的几天中,我最快乐的一天,要属元宵节了。那天,伯伯来我家吃饭,伯伯刚坐下就问我:“凡琪,你放过烟花吗”我回答道:“放过一两次。”伯伯接着说:“那你还想放一次吗”我说道:“当然想啦!可是妈妈偏说说放烟花有危险!不让我多放。”伯伯说:“不用怕,我跟你妈说,她会同意的!”我高兴得蹦了“三千尺”,我大喊道:“又可以放烟花了!又可以放烟花了!”我扭过头对伯伯说:“还是伯伯最爱我!”伯伯对我笑了笑,又回头看他的报纸去了。

吃过饭后,伯伯给了我一大袋烟花,和三根香,就让我和妈妈下楼去放。到了楼下的石头椅子旁,我先把烟花管放在地上放好后,然后用点燃的香将烟花管旁的引子点燃,没过多久,烟花像火箭一样“嗖”的一声,飞上了天空,然后,“碰”的一声在天空散开了,真像一朵花开了!后来,我看了看,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有绿的,各种各样,各色各异,真好看!

后来,我回家后,妈妈端上了一碗汤圆给我吃,啊!元宵节我真喜欢你!


元宵 作文(7)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了元宵节的夜晚,家里刚好有一些元宵,我争着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齿下,妈妈终于答应啦!

我揭开锅,放上水,合好电闸,等水烧开,水开啦!,我把元宵轻轻的放下锅,我用勺子轻轻把元宵推开,锅开啦!大功告成。

“开饭了”我喊,这次我的元宵一个也没破,一个个圆圆胖胖,好可爱!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灯,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了点红色,桃底有大叶子,真是漂亮又简单,看那以过时的扇灯,虽然它过了时,但它还是那么青春有风度。有气魄,再看那金牛灯,制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线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今牛就出现啦!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呀!

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上炸开,好象把天空炸出一个洞,满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来。快来看!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龙山,那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个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呀!

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大家的.祝福,我对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数也数不过来,在这里,我只说一句,元宵节快乐!!!


元宵 作文(8)

元宵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正月十五夜晚,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到今一直在延续着。

元宵节又称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每年元宵节,妈妈都会包汤圆给我们吃。汤圆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和芝麻馅。只见妈妈先往糯米粉中和水,把糯米粉揉捏成糯米团,把糯米团切成一个个糯米块,然后在糯米块上放上馅,再封口,最后搓圆,一个个汤圆完成了。

我喜欢元宵节,因为不但可以吃到汤圆,还可以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


元宵 作文(9)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在古代,普通老百姓过元宵节可比我们现在过元宵节热闹多了,街道、房屋、船上,都挂满了灯笼。古代灯市的灯形态各异,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百姓们还能在那儿猜灯谜。元宵节的寓意是: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元宵节还有吃元宵的习俗,记得我八岁那年,我和我妈妈就做了一顿元宵:我先把元宵的材料拿好,然后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就让妈妈开工了。妈妈先把芝麻、核桃、花生全部都打成粉,加入蜂蜜,揉成一团当馅儿,同时,我把温开水和糯米粉和成面团捞出来弄成一小片一小片,包上馅儿,说:“完成了!”煮好了元宵,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了一口,心中充满了甜味儿。

希望我们以后能像元宵节的寓意一样,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元宵 作文(10)

岁月匆匆,花开花谢,眨眼间又是一次元宵节。

吃汤圆

“卖汤圆,卖汤圆”汤圆可谓是元宵节中的大咖,是必不可少的节日象征。其摸起来QQ弹弹、入口又糯又粘,仔细端详白中带黑,让人食欲大增。家人们围成一桌,一边海吞着汤圆,一边谈笑风生。里里外外都有着团团圆圆这个寓意。家里洋溢着温馨与美好的气息。

品词

无数名人贤士在元宵之时写下流传千世佳作,不去品位着实可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在元宵之夜写下的名句,在当时那个动荡的时局,他一直想寻找一个知音,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好友和自己一起抗金给其力量和支撑下去的勇气。但是他最后找到了么?那个灯火阑珊下的人又是谁呢?我觉得不必这样,细细的这应该是辛弃疾一种思想的寄托,模糊的印象吧!

看元宵晚会

想八点半调到央视台,我们几个小孩儿一起观看元宵晚会,哪诙谐的相声引得人捧腹大笑,那曼妙的舞姿,让人连连喝彩,那奇妙的魔术,扣人心弦,那如天籁一般的歌喉,让人如痴如醉。

元宵,共闹今宵。今天和家人团团圆圆吃元宵,观晚会。体会一下节日的快乐吧!


元宵 作文(11)

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奶奶又包汤圆了。

我在一旁看着。她把糯米粉和成一个白白嫩嫩的大面团,然后搓成长条,用刀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那小块的面团揉的圆滚滚的。为了使汤圆更美味,还包入芝麻、豆沙、草莓、枣泥、白糖等等。

刚搓好的汤圆,雪白雪白的,像一个个小圆球,可爱极了。奶奶把汤圆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就煮好了。她给我们一人盛了一大碗,闻一闻,啊,又香又甜!一个个汤圆像一个个剥了壳的鸡蛋一样晶莹透亮,真让人馋涎欲滴。夹一个放进嘴里,轻轻咬一口,软软的滑滑的。一种白糖味儿,在嘴里绽放。

我知道,奶奶希望我们吃了汤圆,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的。


元宵 作文(12)

今天,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日子。那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大家兴致勃勃在街上转来转去,都不觉得烦。

今天一早,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姐姐,一块去转街,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开开心心,脸上都露出了满心的喜悦。

大街上什么都有,舞狮子的、卖小吃的、卖玩具的,都在乐呵呵的,不为大家不买自己的东西而伤心,也不为大家买自己的东西而不认识自己是谁了,大家都没有这样,因为这是元宵节,不能不开心,既然迎来了这个节日,就开开心心的玩,不用担心任何事情。

大街上到处都是人,没有一辆车,我们看见了卖灯笼的,他(她)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卖的十分漂亮,是我情不自禁的想买一个,可是我没钱啊!嗨!还是好好看这些美丽的景物吧!

元宵节是应该吃元宵的,可是这个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就让我为大家讲一讲吧!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 作文(13)

随着元宵节的临近,传统的灯笼制作又要开始了!我和妈妈一起选了材料:光明莫斯利安酸奶的外包装盒,超市可降解塑料袋,废旧玩具的小灯泡及开关组,旧玩偶上的中国结和流苏。吃过晚饭我们就开始做灯笼啦,用美工刀切除了外壳上的四个面,按照大小裁好了白色的塑料袋粘上,并且在仿白膜的塑料袋上贴上了一组可爱的吹喇叭敲鼓的老鼠硬卡。接着在盒底挖了个洞插入了灯泡组,然后盖上盒盖,挂上中国结和流苏。一个灯笼制作完成啦!为了灯笼的美观,我们又剪了一组红纸贴在了灯笼外,给她穿上了过年最流行的红妆。我的小灯笼就这样完成了!


元宵 作文(14)

时逢元宵,我轻执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栏头,只望夕阳拍遍芳亭。你轻倚在我的肩膀,闭目呢喃。望着满亭的碎金与斜掠的双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满,只有安祥。

黄昏裹着一层薄纱退去,月儿便浮上了柳梢。清净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湿透了一片情谊。你的耳语在静静萦回,于我的胸前,我的脑海。不知月宫上的仙子,是否还深情地望着吴刚?也不知那棵桂树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灯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带着孩童般的天真牵着我冲进花海。天上下着绚丽的烟火雨,雨点滴滴映着你淡淡的笑颜。你轻扯我的衣襟,只为人流的喧闹。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灯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灯火,还是身旁带笑的你。

你拉着我选了一对花灯,一朵旱莲,一朵雨荷。于来往不息的人流里,两朵花绽着粉扑的笑颜,如你我的笑颜。我此刻只愿:今夜永驻,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们的欢颜。

花零水流,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阳颤影。只是夕阳在芳亭上只拉出了我那条长长的孤影,碎金亦被润得迷糊。眼前犹是那对春燕,唯不见了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着夕阳,落入山岗。

月据着柳梢,依然是那年的清灵。我的胸膛,我的脑海,也不止地涌着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广寒宫寂寥,把你偷了去?还是你忘了时日?冰冷的月光倾注在我的脸上,留下了泪花。

烟火雨仍下着,雨水滴滴凉在我的心头,我仿佛只剩一个空壳,没有了灵魂。此刻的我终于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烟火,而是身旁曾带笑的你。

人流将我冲至了花灯前,还是一朵旱莲,一朵雨荷。花影里映着阵阵的忧伤,眼影里泛着曾经的你。我的泪终于决堤,湿了月亮,也湿了衣襟。我此刻只愿:悄无今夜,悄无今夕。天上,那颗星终于暗了,地上是我的伤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阳却不曾升起,我颤抖的手在发黄的草纸上书着: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不知纸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泪水?


元宵 作文(15)

挤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

我们一家人早早就来到六合滁河边准备欣赏夜晚的花灯。夜幕刚刚降临,鞭炮连响炸开了元宵之夜看花观灯的序幕,接着华灯齐放,万家彤红,高挂的'红灯照明,迎来了一片繁华夜景。你看,那颗——那颗烟花绽放出的缤纷盎然,红的,黄的,绿的,青的,紫的,蓝的,白的,粉的,金光闪耀的,银亮颦颦的,妩媚含羞的,笑容可掬的,娇艳娉态的,活力四射的,红颜面容上又放深蓝的羞涩,绯红英俊的脸颊上也流泻青春风采。尽管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还是兴奋地加快脚步走向观花的人群,出来看花观灯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吵吵嚷嚷,要么站在路旁,要么站在广场,要么流连往返于人潮的海洋中,我们只能在人缝间钻来钻去。而那些早已布置好的万花彩灯也象是早就获得了人们闹元宵的鼓舞,闪耀得更加光芒有力,象被春天赋予了青春的年轻小伙一样,活灵活现,熠熠闪闪,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

夜已深了,观花灯的人仍然兴趣浓厚!现场还是人山人海!我站在高处往四下里一看,天啦!哪来那么多人和车呀!只见马路上,自行车、摩托车、汽车以及来往的行人拥堵在一起,水泄不通。摩托车、汽车的引擎声、喇叭声,自行车的铃声以及行人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像开了锅的水一样,恐怕千里之外也能听到吧!我试着挤出去,当我还没站稳脚跟,又被挤了回来。怎么办?我看见路上的车与车之间有一个缝隙,可以钻过去,于是我便侧着身子往车缝隙和人缝隙里钻,一会儿往左,一会儿朝右,一会儿绕个弯。走几步停一下,再走几步又停一下,离马路还有50米、30米、20米、10米……哇!终于挤出来了,我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看看手表,平时只用5分钟的路程,今天却足足走了30分钟!虽然我走了出来,却怎么也找不到妈妈,最后,还是妈妈发现了我,大叫着“印睿、印睿。”原来,妈妈被挤到了路边一棵大树下了。我拉着妈妈的手,继续在人缝与车缝中挤啊,钻啊,好不容易才走到了车站,伸手一摸,我的衣服全湿了,再瞧瞧妈妈,额头上也挂满了汗珠。妈妈微笑着说:“别人是来闹元宵的,我们今晚可是挤元宵啊!”


元宵 作文(16)

今天上午,妈妈带着我一起去参加“元宵灯笼DIY”。我们9:00到达萧山日报一楼餐厅签到处,很快我就找到了我的名字签到了。我们找座位做下,等水晶老师讲怎么做元宵灯笼。

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得端端正正,仔细地听水晶老师教我们怎么做元宵灯笼。水晶老师说:”现在石头哥哥发给你们做灯笼的材料,你们要把灯笼装饰起来,现在可以开始装饰了”

我开始装饰灯笼了,我先画上树干,我拿出绿色的彩纸把树叶剪下来,再用双面胶粘上。我剪下10张粉红色的正方形的纸和5张紫红色的正方形的纸折成扇子的形状,然后剪了3个花儿做成了3朵美丽的花。我把这三朵花用双面胶粘到灯笼上,一幅美丽的梅花图就展现在灯笼上了。

原来,过“元宵”这样的中国传统佳节,也是这么快乐而有意义。


元宵 作文(17)

“逛灯会啦!”

元宵节晚会上,我和家人一起去青颖公园看一年一度的灯展。

还未进公园大门,目光就被门前号称“天下第一灯”的巨型灯——“龙凤门”吸引住了。那是一个亭子形的大灯,八根柱子上分别盘绕着四条青龙、四条金龙,灯的最上端是“二龙戏珠”的图案。灯的右上方,有一只雄纠纠、气昂昂的大公鸡,它有着火红的鸡冠,圆而有神的眼睛。它正“扑闪”着“翅膀”“打鸣”呢!大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感觉”

进大门向右看,是“十八罗汉”。庄重典雅的如来佛祖端坐罗汉中间,真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向左看,是“龙灯送福”一个昂首摆尾的巨龙!龙背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福”字的左右两边都是红鲤鱼、大寿桃和金元宝,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喜临门”。再向前走,还有“大鹏展翅”、“桃园结义”、“常回家看看”、“螳螂扑蝉”、“森林酒吧”……火树银花,鞭炮声响,观灯的人笑着,指着,如痴如醉,仿佛走进了仙境一般。要问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花灯,还是“糊涂官”和“花果山”。

瞧!那边还有唱戏的。远远看去,只见舞台上跪着两个人,一个正哭天喊地叫屈,另一个则镇定自如地跪在那里,好像这场官司他赢定啦;旁边的衙役虽知道那个哭天喊地的人是冤枉的,但又敢怒不敢言;坐在椅子上的县太爷正悠闲地看着那个叫冤者;站着的师爷正眯着眼看着他们;想必他们收了不少好处,才如此对待这个喊冤者。走近一看,啊!原来是一组名叫“糊涂官”的花灯。制作者的精湛技艺一定会让你油然而生敬意吧!

“花果山”这组花灯讲的'自然是“美猴王”的故事。看!他正威风凛凛的站在“山”中间最高的地方,环视着他的“猴子猴孙”们;旁边还有两只负责守卫的小猴子正警惕地向原处眺望;“山”的两边,还有两棵桃树,上面结满了让人垂涎三尺的大桃子,两只小猴子正在树上摘桃。“花果山”上还有不少调皮的猴子,它们在追逐、嬉戏、打闹,玩得可欢啦!看样子今天八成是个好日子,要不怎么“花果山”上下一片欢腾呢?

玩了好长时间,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了。在路上,我回味着刚才的美景,不禁赞叹制作者的高度智慧,他们用平凡的双手,为阜城人民在节日里带来了美的享受。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