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作文(热门17篇)
滥情是有多温柔
2024-05-22 06:57:07
其它
其它

端午节 作文(1)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听到这首歌谣,眼前浮现的,是香喷喷的粽子,碧绿的艾叶,还有一只只喜气洋洋的龙舟。

又到端午节了,这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日子。我早早的起了床,捧起了一支艾叶,轻轻的放到了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但我觉得,它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托付罢了。

坐在桌前,剥开碧绿的棕叶,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是糯米的清香,是豆沙的香甜。趁热咬上一口,一种无法比喻的香糯在嘴里蔓延开来。吃到嘴里,才发现,原来,在糯米里,早就融进了棕叶的清香,可谓画龙点睛之笔。闻着艾叶的清香,让糯米在嘴里慢慢融化,这种情调,只有在端午才能体会到吧。

接着,上网,搜索关于划龙舟的视频,竟搜到了几万个,看着龙舟在水上竞赛,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感慨:“倘若屈原看到了这个情景,是否会感到十分欣慰呢?他会知道,因为他的壮举,在几千年后,他的子孙会这样怀念他吗?不,不会的。人死如灯灭,百年之后,试问有哪个人可以永存世上,不死不灭呢?”答案是:没有。没有一个人能逃脱生老病死。想到这里,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悲哀,百年时间,只是瞬间。百年之后,我也要步入坟墓了。端午啊,你竟勾起了我的无限悲哀!

但不管怎样,这是上天的安排,每个人都是这样,在岁月中慢慢衰老。与其在哀愁中等待死亡还不如坦然面对,在有生之年做出让后辈敬仰的事,即使身死,也死而无憾了。


端午节 作文(2)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打算带我去书店买书,顺便也带上妹妹。

我们来到了书店,去了三楼,哇!竟是一些我喜欢的书,都是少儿文学,还有儿童文学伴侣,我左挑右选,前挑后选,就是选不出最好看的,因为这里的书都很好看,总不能都买下来吧。终于我下定决心,买了三本书,一本叫做“勇者二分之一”的第三部和第四部,还有一本书叫做“龙与猫之国”。我看了看后面,哈!还有礼品呢,这时候,爸爸也给妹妹挑选好了,有识字卡,识数字卡,挂画……简直比我的还多呢!我们来到收银台付了钱,拿了小票,就回家了。


端午节 作文(3)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为这快乐的节日做准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的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那真是既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今年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商量着今年要来点什么呢?这时,我脑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来,来办一个包棕子大赛,说干就干,我连忙把亲朋好友全部都请来参加包棕子大赛。正在大家都手忙脚乱忙着包棕子的时候,突然,我抬头一看,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没包好。唉,怎么样可以获胜呢?忽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一闪而过,我为什么不做一个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叶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将棕叶包扎起来,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端午节 看着大家陆陆续续包好的棕子,我觉得我这个心形的棕子很特别。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它们放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味的棕子出炉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节既特别又开心!


端午节 作文(4)

今天,我学包粽子。

包完了粽子,我们坐下来听王奕和爸爸给我们讲“端午的前生今世”的讲座。虽然面对的是我们这些“小不点”,但王爸爸准备了ppT,还拿来了投影仪,讲课是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哦。我们听得也很认真,不时提些问题,还记了笔记。王爸爸不光讲了端午节的由来,吃粽子纪念屈原,挂香袋驱五毒等,还把中国农历所有的节日给我们梳理了一遍。讲完后,我们还做了考卷。连在旁边的爸爸妈妈都说,有些内容从来没听说过,学到了很多知识呢。

这个端午节,我们了解了很多传统的知识,动手做了劳动果实,我觉得过的很有意义。


端午节 作文(5)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端午节 作文(6)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首儿歌:“五月五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提出了一个能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楚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廷,流落汉北。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曲求全,看破红尘,跳进了汨罗河以死捍卫正义。当地的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河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文化街小学三年四班梁爽指导教师:金文静


端午节 作文(7)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妈奶天天在厨房里忙着做粽子,我乐得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因为我又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又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那天中午,妈妈把全部饭菜都端上了桌,最后,才把我最爱的粽子端上桌,放在桌子的.正中间。妈妈做的这些粽子是三角形的,一个个被绿油油的粽叶包着。这些粽子放在我们的跟前,我和弟弟呆呆地看这些粽子,但却不能吃,我和弟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口水。妈妈看见我们俩那副馋样,就说:“你们俩要是饿了就先吃吧!”有了妈妈的允许,我们马上跑到了桌前,速迅地抓了一个大粽子。轻轻地剥开,从内往外发出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张大嘴巴一咬,哇!真是太好吃了,还是蜜枣馅的呢!

我们吃完了午饭又去看了激烈、刺激的划龙舟比赛,真是精彩啊,我们不约而同地对他们欢呼起来!

今天,我真快乐呀!

福州市林浦小学一年(2)班林婕妤


端午节 作文(8)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我们一起吃粽子。

我看到妈妈和奶奶先准备好粽子叶和江米,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再把米放进去,用绳绑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粽子放到锅里蒸,慢慢地,锅里飘出了香味,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当然,端午节的餐桌上不仅有粽子,奶奶还准备了鱼、鸡翅、罐头、韭菜,丰盛极了。

晚上,妈妈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故事。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初中作文 ,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鞍山市孟泰小学二年一班


端午节 作文(9)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

我们中国有许多悠久而古老的传统文化,有重阳节.清明节.春节等等;

我今天就说说家乡的端午节吧;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一位古人的怀念.

传说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导致国土沦丧作文 ,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怀念他.崇敬他.倆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一一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粽子有许多味道.有的.放红豆.有的放肉.还有的放豆沙,我最喜欢吃妈妈用米和肉包的粽子,粽子用翠绿的粽叶包着放了酱油的糥米和火腿肉,煮熟以后.颜色变深了.剥开墨绿的粽叶.只见黑的发亮的糥米团里放着肥中夹精的火腿肉,吃起来黏黏的.还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特别好吃.

有的地方还有划龙舟的比赛,特别精彩有趣.

东阳市巍山镇中心小学三[七]班蒋祺安

指导老师吴红花


端午节 作文(10)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

白银市育才学校三年级一班金小娜指导老师:贾晓萍

今天是端午节,这可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是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中午我放学一回家,看见奶奶和妈妈在包粽子,妈妈看见我回来了,就给我说起了包粽子怎么包,妈妈说:“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馅,将自己喜欢吃的馅,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起来,做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馅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形状,就做好了。

“吃粽子了!”只吃奶奶一声高呼声,我像风一样坐到了餐桌上,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抢先把一个粽子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咬下来了!

吃完粽子,奶奶给我讲起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从前优秀作文 专注写作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屈原,他是个非常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提倡团结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秦国,可楚王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将屈原逐出楚国。后来楚国陷入了困境,屈原非常忧愁。不久,这个怀才不遇的诗人就抱着石头,投江自杀了。这一悲壮之举正好发生在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听说屈原投江自杀了,便把粽子扔进河里让鱼吓们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把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让大家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不仅仅因为这时候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更因为它是对伟大诗人的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 作文(11)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快要到了,我感到特别的高兴,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啦!粽子不仅好吃,而且包粽子的过程特别有趣。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外婆家,看到了外婆为我们提前包粽子,她今天包的是肉粽子,先是把肉和葱用酱油腌一下。

然后把糯米和肉搅拌起来,只见外婆把绿色的粽叶折成三角形,把拌好的糯米用勺子放进去。又用粽叶包了一圈后用粽针把粽叶尾巴穿进去,再用粽针带着尾巴穿过粽子,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就这样,不一会儿高中优秀作文 原创分享 ,十几个粽子就包好了。外婆还说:“粽子可以包成很多种样子,四角形的,五角形的.等等,但是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吗?”我摇摇头“不知道”,妈妈在旁边告诉我说:“是为了纪念爱国大师屈原的,小馋猫,晚上放学回家来吃粽子吧!”我高兴的直拍手“吃粽子了,吃粽子了”。

高扬2011-5-18


端午节 作文(12)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据书上记载,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五月节、女儿节等。

说起端五节,端午也与这个“五”字有关。例如:端午节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要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系五色丝线:红、蓝、白、黄、黑这几种颜色,这代表长命,称之为长命缕。

关于端午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臣,他很聪明,能帮国王想出许多攻城的妙计。后来公子和贵族忌妒屈原,便向国王说屈原的坏话,国王信以为真,赶走了屈原,后来楚国混乱,屈原看见了十分惜国,但又没法再帮助国家,痛心疾首之下投江自尽。人们便划船去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人们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便把饭团等投入江中,这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用这种方式记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大臣。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等美好的传说、传统的节日就这样一代代延续下去,让我们记住历史,更加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为祖国贡献力量。

优秀作文


端午节 作文(13)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蒿,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每当听到这首歌谣,眼前浮现的,是香喷喷的粽子,碧绿的艾叶,还有一只只喜气洋洋的龙舟。又到端午节了,这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我早早起床,拿起艾叶,轻轻地插到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但我觉得,它只是一个习俗,是我们心中的`一种寄托罢了。坐在桌前,剥开碧绿的粽叶初中作文 ,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是糯米的清香。

二年三三班胜利小学


端午节 作文(14)

端午节

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我似乎已闻到了粽子的香味!

每年一到端午节,奶奶和妈妈就会早早的为我们包上一锅香喷喷的粽子,粽子里包的有糯米,花生,大枣,红豆等等,等煮好后就上白糖,吃上一口,香香甜甜的,好吃极了!

在这一天里,奶奶还会给我带上她自己制作的花绳,说是可以保佑我身体健康,还可防止各种蚊虫叮咬,在这花绳里包含了奶奶对我的关爱。

在这天,家家户户会在门上插上艾叶,有的地方还会举行赛龙舟。

我喜欢吃粽子高中优秀作文 原创分享 ,我喜欢过端午节!

高平市东方红小学二8班


端午节 作文(15)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

过端午节的时候,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

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小学作文 ,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 作文(16)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伤心欲绝,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居民知道屈原是个好官,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做成粽子,把划小船变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告诉我: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按照妈妈的方法,把粽子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吊人的胃口的,使人馋诞欲滴,只要我一闻到味,我的食欲就会被挑起.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湖面上,有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群众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 作文(17)

夏至要吃馄饨。星期四,奶奶买来了馄饨皮。不知道馄饨是怎样包成的。于是,我拉着奶奶的手大声嚷道:“奶奶,让我试一试,一切皆有可能。说不定我就能包好呢。”我再三恳求,奶奶才答应了我。

我将馄饨皮放到桌上,把装馅的盆子端到桌上,往里面放了两双筷子,又端来水。我来到卫生间洗了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学着奶奶的样专心致志地包。“首先拿出一张馄饨皮。”奶奶耐心地指导我。我按照奶奶说的做,拿出一张馄饨皮,“然后放在手心,放入馅。”奶奶不厌其烦地讲解。我的手心没有馄饨皮那么大,只好放在桌上。馅放多少呢?算了!想放多少就放多少。然后,我将馄饨皮卷成圆柱形。用水干什么?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用手指在水面“蜻蜓点水”,再在圆柱的两边点了点,用力捏一捏,再将圆柱形两边粘在一起,一个四不像的馄饨就完成了。把我的“四不像”和奶奶的馄饨放在一起,相差十万八千里、瞧,我的“四不像”都露陷了。看得我哈哈大笑。

虽然只包了一只馄饨,但是我还是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