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文化园(集合15篇)
烟雨江畔
2024-02-09 03:42:09
六年级
说明文

游文化园(1)

今天大姑姑带我去东方文化园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我看见了许多花草树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门口.我们经过天下无双大牌坊就进了东方画园.我们先看到了观音显圣,我们站在那里,只见观音像慢慢的升了上来,拿在手里的瓶子洒出水来,水溅在我们的脸上,凉凉的.然后我们到了天王殿和园通宝殿,里面有八百罗汉.我们又来到了太极坛,我站在那里,喊了一声,"啊",还听见了回声呢!中午;我们到水上餐厅吃中饭,我们点了许多菜,都很好吃呢!因为已经很晚了,我们就回来了.还有许多地方我们还没玩过呢,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这里玩.


游文化园(2)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一同来到汉江龙舟文化园散步。这里的夜景好美啊!

站在一桥中间向东西两面望去,二桥和三桥如两道彩虹横贯南北两岸,五彩的灯光把江面映衬的格外绚烂。不时还会传来一阵阵悦耳的歌曲,那是锻炼的人们正在走他们的“摩登舞”步呢。

下了桥向右拐,就看见了一座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方写着“汉江龙舟文化园”七个红色大字。向门内望去,只见一条昂首的龙头飞挺在水池的上空。

文化园的左侧就是安康读书吧。这是我第一次来,提前没有办卡进不去。正在外面徘徊,一个小姐姐看见了,对我们说“跟着我进吧”感谢之余连忙跟着进了书吧。“哇,好多人呀!”东西两室的椅子上都坐满了。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阅读。我们一家子本来是抱着好奇心来看看的,没想到结果被大家感染了,不由自主地也拿起书静静地看了起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妈妈悄悄地走到我跟前,说:“很晚了,我们要回家了。”我一看时间,“啊,都九点了。”我赶忙起身叫了爸爸,一起轻轻地退了出来。

出了读书吧,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我们依依不舍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游文化园(3)

重阳文化园位于市交通路与学院路交叉口西北角,面积不大,那里四季如画,真是游玩的好地方,也是娱乐健身的好地方。我一年四季每天早晨都去那里游玩、锻炼身体。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游园里生机勃勃,一片春意盎然。我和同学刘铭明、袁靖文脱下棉袄,换上春装,一起开开心心地来到这里跑步、打羽毛球。太阳暖洋洋照着大地,让人感到十分惬意。这时,我们发现,小草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探出了头;迎春花吹着小喇叭,欢迎春天的到来。

夏天,烈日炎炎,大树长得非常茂盛,在下面一边乘凉,一边做游戏,那是非常快乐的。粗壮挺拔的香樟树的叶子被烈日一晒,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还有三株高大的合欢树开满了粉红色毛茸茸的花朵。在合欢树旁边打羽毛球,能闻到阵阵香味。每天早晨我们打羽毛球大汗淋漓,痛快极了。其他晨练的老爷爷老奶奶对我们三人赞不绝口:“看看这仨小孩,天天坚持早起锻炼身体,多好啊!俺家的孙子咋喊也喊不起来。”

秋天,重阳文化园一片金黄。小草干枯了,树叶变黄了,落叶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在半空中飞舞起来。这时一片桂花树林的桂花露出了笑脸,一边含羞开放,一边散发着迷人的香气。风一吹,香味就能传很远很远,真是丹桂飘香!好一幅秋天落叶图!

冬天,是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季节。我们三个总是天刚蒙蒙亮就起了床,到小游园。如果下了雪就更好了。不仅仅看雪景,我们三个还打雪仗。我和袁靖文一班儿,把刘铭明“打”得落花流水;我们又玩起了堆雪人的游戏,刘铭明负责运雪,袁靖文负责团雪球,我负责堆雪人。

就这样,我们的手都冻红了,还是乐此不彼。大雪压弯了那片竹林,形成了一个长长的白色拱桥洞,我们就在那里面钻来钻去。引得其他游人驻足观看。

重阳文化园景色优美,充满了人们的欢声笑语。


游文化园(4)

十月二日,我们去了兖州兴隆文化园。

走进兴隆文化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高屹立的白色石门,石门上写着许多佛教用语。石门上的字气势非凡,粗壮有力,带给人一种庄重、威严的感觉。

再向前,是载着十二根阿育王石柱的白拱石桥,阿育王石柱是一根粗糙的白色石柱,石柱上都顶着一只金色的三只头的小动物,咄咄逼人。每一个阿育王石柱上刻着一两个的字,有“受”“爱”还有“礼”我揣测道:“这大概是佛教的文化吧。”站在金水桥上看到河面上泛起粼粼波纹,听着流水悦耳的声音。

顺着石桥向前走,一座洁白的长明灯呈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后面是八座栩栩如生的八大明王铜像,他们个个面目狰狞,大多是三头、四臂、六足,手持宝剑,脚踏坐骑。

走进中央的灵光宝殿,登上一级级石级,先是进入了九楼之中的三楼。面前是一尊四面如来佛像,每一面的如来佛像神态都不同,有的站立,有的坐着,有的手持宝塔,有的笑意浓浓。佛像两旁是两尊菩萨像。四、五楼分别是平视和俯视大佛,觉得风从身边刮过,十分清爽。在这九楼中最漂亮的、最辉煌的要数九楼了,那是存放舍利子和金瓶的地方。金瓶发出灿烂的佛光。我仿佛看见一位活佛站在我的面前。

回家的路上,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想:文物古迹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保护文物。

五年级:陈文浩


游文化园(5)

“去游玩了,我们可以上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去玩啦!”这个声音传遍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还没去过那里呢,这一次,我一定要玩个够。导游阿姨带领我们整个班级的人上了车。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文化园。我们一下车,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左右两旁挺立的石头牌坊,正反两面都刻着一副对联,虽然我不懂古文字,但我还是觉得古色古香。上面也有一块巨大无比的石碑,上面还刻着“天仙缘”三个大字。

我们刚走进去,就看见两旁有八棵高高挺立、苍翠秀丽的柏树。

我们又走了两步,就看见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石像,老师说:“这是他们回家时,唱着《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情景,”老师还说:“这石像是用珍贵的汉白玉做成的。台阶就高达两米,总的身高是8.8米,要好几个小朋友重叠起来才有这么高。

再往前,是一棵很粗的老槐树,连四个小朋友都抱不过来呢!导游小姐对我们说:“这棵老槐树是帮他们结为夫妻的大恩人。董永问过老槐树:“我能娶这位姑娘为妻子吗?”老槐树没有回答。第二次,他并没有放弃,又问了那句话。老槐树还是没有回答。第三次,他又问,老槐树高兴地点了点头。织女以为这一切都是他们命中注定的。

文化园里还有一些长廊,上面记着织女被天兵天将捉回去,但她聪明地逃脱了的情景。还有一些他们在一起幸福生活的情景。

最后,老师让我们合影。我站在第一排,蹲着拍,第二排半蹲着,第三排站着拍。我们一起喊:“茄子。”老师按了一下快门,拍下了有趣的瞬间。

虽然我的人已经离开了,但我的心仿佛还在文化园里。我下次有空一定还来这里。


游文化园(6)

今天中午,我们就要和厦门这座美丽的城市分别了,心里有些不舍。早上,我们将参观这次旅行的最后一个景点——厦门石文化园。

一进石文化园,就被这文化园浓重的天然气息镇住了,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用石头做的——石头椅子、石头地板、石头房屋、石头走廊、石雕……就连柜台都是用石头做的,并且每一个细节都被打磨得毫无瑕疵。心中暗暗惊叹这巧夺天工的技艺,我顿时对里面的石雕有了更高的期待。

买了票,我们便正式进入了展览馆。沿着走廊走了没多久,就见着了这文化园的镇馆之宝——一个名叫“祥龙”的石雕艺术品。石雕上,一条栩栩如生的龙正往下吐水,那水柱拉了很长,最终才落进了海里,激起了滔滔不绝的水花。整幅画面,该隆起的隆起,该凹陷的凹陷,所有曲线被雕刻的作者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得游刃有余。再加上镂空与对龙体的夸张描绘,使整幅画面看起来十分逼真,尽显龙威。

走廊的尽头,便是石雕博物馆。一进博物馆,各种各样不同风格但同样栩栩如生的石雕五花八门,有神话故事里的千手观音、贴近生活的老牛拉磨、无色胜有色的花海……每一件都是那么精致,每一件都那么逼真。逛了没多久,一件名叫“满汉全席”的石雕吸引了我,它是馆里唯一有色的一件石雕,也是占地最大的一件,内容是各种各样的菜品。这些菜品有上百种,每一道菜都是独有的,各不相同:辣子炒肉、香肠、黄焖鸡……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常吃的菜,在里面基本都能找到。这些石雕简直可以以假乱真!看,烤鸡腿那焦黑的色泽,在灯光下亮闪闪的,简直垂涎欲滴。黄焖鸡更胜一筹,那淡黄的鸡皮,白嫩的鸡肉,恨不得直接送进嘴里。

游完石文化园后,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和美丽的厦门告别了。厦门,再见了!


游文化园(7)

宣纸,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它出产于安徽宣城,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今天,我有幸目睹了它的一些制作工序。

我们坐车来到宣纸文化园。远远地,我看到附近好几处山坡上铺着一大片米色的东西,像给山打了一块大补丁。我很奇怪,那是什么东西?是布吗?不像,那好像是一缕一缕的。是草吗?也不像草那样黄。那是什么呢?我的心中浮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走进文化园,一位讲解员小姐笑容满面地走过来,领着我们一步步介绍。她先带我们来到几棵树前,讲道:“我们宣纸的制作原料不是竹子,也不是一般的树木,而是用我们宣城特有的青檀树皮,和本地沙田稻草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做成的。每隔三年,我们把青檀树的枝条砍下来,先用水煮,煮好后剥下树皮,铺在对面的山坡上,让它日晒夜露八到十个月,才把它们收回来。”我恍然大悟:哦,原来那“补丁”是青檀树皮啊!

下一步是挑选。这个工程非常浩大,完全靠人工将劣质的树皮和杂质挑出来。挑好后,将这些纤维用一个大木槌砸成一块块厚实的“毡子”。在下一道工序中,工人师傅用锋利的刀将“毡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料,再把它们放入一个特制的缸里,和着水用脚将它们踏成“泥”。这个缸从外面看不出啥稀奇,其实,它是一个圆底缸,只是缸底被埋在地下而已。然后将这些“泥”装进大布袋中洗一遍,就到了最神奇的一步。两位工人师傅将纸浆倒入一个装满水的大石槽中,用长竹竿搅合均匀,在木格子网上放一块竹帘,在水里左右一捞,揭下竹帘,嘿!就成了一张纸了!只不过这时的纸还不能碰,一碰就又变回了浆。这些纸被压出水分后,烘干,就成了一张宣纸了。

其实,这只是大概的工序,制作宣纸一共需要大大小小108道工序呢!可能正是因为宣纸制作工艺的复杂,一张正宗宣纸才会卖出40元的价钱吧!而且,它自始至终都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所以才能经受岁月的磨砺。

啊!宣纸!你是一个不朽的奇迹!


游文化园(8)

12月5日,我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冬游,这次我们参观了位于同安区的古龙酱文化园。我们不仅了解了有关大晒场的知识,还参观了奇石馆,让同学受益匪浅。

早晨,同学们早早的就来到了学校,同学们一个个神采奕奕,精神百倍。大家早就准备好这次冬游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排队坐上了车。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古龙酱文化园。这里总共分为9个区域,寓意“龙生九象”。依次分为前厅,序厅,历史长廊,现代古龙,特色酱坊,葡萄酒窖走廊,古龙食品园,销售服务厅。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历史长廊。这里有关于酱的由来、酱的传播的资料,也了解了各国的不同的酱文化,还有几个制作酱油的大缸。还有关于制作酱油的顺序:要先泡豆、煮豆、拌粉、发酵、入缸、抽油,最后才能打出酱油,我们还走进了拿戈卢酒文化中心,这里有除了珍藏着珍稀的葡萄酒,还有400余件华夏酒具收藏其间,有从夏商至民国时期的历史酒具,还有海峡两岸少数民族酒具和现代酒具。这里还有一个古龙酱街,酱街上有人挑担贩卖,有人挽袖制酱,特色酱坊中有人吆喝揽客,瞬间融入了如火如荼的古代集市之中,令人流连忘返。还有一个拥有亚洲最大的传统酱油酿造晒场。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传统酱缸 55559个,荣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同学们一个个目瞪口呆,都被这记录惊讶了。原来,我们用的酱油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其中,最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华奇石馆。这里收藏了世界各地100多种奇珍异石(奇石、宝石、矿石、化石、海洋瑰石等)1000多件,以“锦绣河山”、“天开图画”、“奇珍异宝”、“动物世界”、“人生百态”、“远古留痕”、“美食天地”七大主题展示。这里有大器天成——绿松石、还有天柱峰——广西大化彩石,骨肉相连——猪肉石等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参观完了古龙酱文化园,同学们就开始午餐了。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食物,和其他同学分享了起来。同学们有说有笑,一片其乐融融的画面。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回学校的时间了。同学们只好依依不舍的上了车,最后坐着车回学校了。


游文化园(9)

美,我自以为见过不少,可当我真正踏入神木文化园时,被它的美丽震撼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原来太无知了。

也许老天爷知道今天我们要去旅行,一下子善心大发,把那下了几天的无休止的雨骤然停了,那万里无云的天是那么的晴朗,我们的心情是那么的愉悦。我们行程的终点站是神木文化园,对这神秘的未知,我可是期待极了,满脑子不停歇地想象着那儿的人事、物境,以至于我是怎样上的车我都忘了!

一个多钟头吧,车停了。我背上旅行包,下车了。车外的风光如此动人!门还未进,外边早已花团锦簇:红的、黄的、绿的、紫的,浓郁的花香随风飘送;妖娆的身段如此婀娜多姿。

许久,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她们,跟随大人们的脚步走进园内,那园林的美丽气息似乎早已迫不及待,一股劲地向我奔涌而来。门前,一棵横卧着生长身躯巨大的樟树跃入眼帘。这棵树距今已生长了2000多年,据说,这棵树是世界上最粗壮的神木!虽已倒下,却依然生命不衰!她的树冠依然葱郁,像是一个天然的大帐篷,遮住耀眼的阳光。从树叶间筛下来的斑斑光点,蹦蹦跳跳地跑到了我们的身上和脸上。走着,走着,它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范围里,可我是多想再多看她几眼,再抚摸一下她那历经岁月变迁,早已龟裂干枯的肌肤啊!

这神木公园,还真是个春意盎然的园林!瞧,这满园的万紫千红!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刚长出小苞;还有的早已盛放!她们一个个迷迷糊糊的样子,像是才被春儿叫醒呢!

园里的花儿美不胜收,看得我们应接不暇。如果说,刚才只是开场活动,那现在,才真是主题。我边走边感叹这花园之大。一抬头便有了更美丽的发现——那可不是玫瑰园吗?最珍贵的玫瑰在这儿竟有成百上千朵!她们是如此的娇媚,如此的妖娆,一簇簇一丛丛,争丽斗艳,香飘千里。

春天来了,桃花也开了,那粉嫩的花瓣儿鼓鼓的,柔柔的,像是只要轻轻一捏就可以掐出水来,可爱极了。微风轻轻拂过她的脸蛋儿,她笑了,笑得楚楚动人,美若天仙。

樱花也毫不示弱,她们在那翠绿的枝头悄然绽放,悄悄地加入到这迎春大军中。那种美,令人心醉。可她们终究是如此的娇嫩,自是经不起风吹雨打。昨天的一场春雨吹落了她们,落寞地躺在了地上,她们轻声地哭泣,多么让人伤感。我快步走了过去将其中几朵捡起,轻轻地放入袋中……

下午的游船活动刚要举行,这时老天爷竟又收起了笑脸下起了雨来,湖上的薄雾也重了几分。可这正合我意,在游船上向外看去雾蒙蒙的,小雨点儿调皮地嬉戏水中。湖边风景无限好,树儿柳儿都抢着与我打招呼!船上的人们则很轻松,聊着家常,谈着工作……

随着汽车的疾驰,神木文化园离我越来越远,但我的心依然牵缚在那明艳的春色中,这儿的一切将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游文化园(10)

今天,刘老师带我们来到了远近闻名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园,让我们饱览了那里的美景。

一下车,我们就能看到一座高大而又古色古香的`牌坊,上面写着古文字“天仙缘”

跨上台阶,走进大门,我们看见了几棵十分葱郁的朴树。

大树的前面,广场的中央,有一座汉白玉塑像,它有八九米高,我的个头还顶不到它的底座,上面雕刻着董永和七仙女的石像,他们俩手挽着手,一起笑着向前走,仿佛走向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塑像的旁边有一条石板路,近看有一棵粗壮的老槐树,传说这棵老槐树以前还帮董永和七仙女做过成婚的见证人呢!

走进长廊,我们看见那里有一些石碑,刻着董永和七仙女以前发生的快乐和悲伤的事情。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很快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文化园采风活动。


游文化园(11)

今天是星期六,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我收拾好房间,决定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求雨山文化园。

求雨山文化园位于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西门外,山上到处都是绿荫荫的竹子和树木。走进园内,里面绿茵笼罩,幽静典雅,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林散之纪念馆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看上去具有浓郁的古典园林风格。我们沿着碑廊向前走,左边有个小池,池边立了一块碑,碑上刻着“墨池”二字,走近墨池,我似乎都能闻到墨香阵阵。向右弯一百多米的碑廊,黑色花岗岩制成的书碑镶嵌于上,林散之的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牵人眼目。我是个外行,虽然只能看看热闹,也能感到书法的遒劲和飘逸。有的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墨香阁,墨香阁是两层楼的建筑,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林散之生前的许多书法作品。其中最吸引我的同时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幅巨画“江浦春修图”,画的是江浦县人民兴修水利的场景,图长237.5厘米,宽33厘米,画中有635人,30条牛,40余头驴,53间房屋,木船27艘,轮船2艘,画面上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透着蓬勃的活力,让人赞叹不已。听讲解员介绍这幅画被视为镇馆之宝。

我们闲庭信步,不知不觉又来到了萧娴、高二适、胡小石三个纪念馆,他们三位也都是享誉中外的杰出书法大师,纪念馆里也同样陈列着许多他们的书法作品。

秋雨山文化园每年吸引数万名海外游客前来观光,已经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弘扬书法艺术的重要渠道,它是我们浦口人的骄傲。


游文化园(12)

宣纸,是我国文房四宝之一。它出产于安徽宣城,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今天,我有幸目睹了它的一些制作工序。

我们坐车来到宣纸文化园。远远地,我看到附近好几处山坡上铺着一大片米色的东西,像给山打了一块大补丁。我很奇怪,那是什么东西?是布吗?不像,那好像是一缕一缕的。是草吗?也不像草那样黄。那是什么呢?我的心中浮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走进文化园,一位讲解员小姐笑容满面地走过来,领着我们一步步介绍。她先带我们来到几棵树前,讲道:“我们宣纸的制作原料不是竹子,也不是一般的树木,而是用我们宣城特有的青檀树皮,和本地沙田稻草按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做成的。每隔三年,我们把青檀树的枝条砍下来,先用水煮,煮好后剥下树皮,铺在对面的山坡上,让它日晒夜露八到十个月,才把它们收回来。”我恍然大悟:哦,原来那“补丁”是青檀树皮啊!

下一步是挑选。这个工程非常浩大,完全靠人工将劣质的树皮和杂质挑出来。挑好后,将这些纤维用一个大木槌砸成一块块厚实的“毡子”。在下一道工序中,工人师傅用锋利的刀将“毡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料,再把它们放入一个特制的缸里,和着水用脚将它们踏成“泥”。这个缸从外面看不出啥稀奇,其实,它是一个圆底缸,只是缸底被埋在地下而已。然后将这些“泥”装进大布袋中洗一遍,就到了最神奇的一步。两位工人师傅将纸浆倒入一个装满水的大石槽中,用长竹竿搅合均匀,在木格子网上放一块竹帘,在水里左右一捞,揭下竹帘,嘿!就成了一张纸了!只不过这时的纸还不能碰,一碰就又变回了浆。这些纸被压出水分后,烘干,就成了一张宣纸了。

其实,这只是大概的工序,制作宣纸一共需要大大小小108道工序呢!可能正是因为宣纸制作工艺的复杂,一张正宗宣纸才会卖出40元的价钱吧!而且,它自始至终都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所以才能经受岁月的磨砺。

啊!宣纸!你是一个不朽的奇迹!


游文化园(13)

游雨花石文化园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去雨花台玩。一进大门我们就直奔雨花石文化园,进门后我先看到了用雨花石铺成的路,路边是个广场,中央有一囗鼎,四周种满了樱花树,现在正是樱花怒放的时候,一阵风吹来,片片花瓣随风飞舞,像一只只蝴蝶。接着我们来到了雨花石浅滩区,那儿不仅很好玩而且风景很秀丽,有栈桥、亭台,四周树木茂盛,有樱花、黄金条、广玉兰、紫玉兰等等。这些花有红的、黄的紫的、粉的,真是春色满面园啊!浅滩区的木质阶梯上坐满了游客。浅滩里有很多人在戏水玩耍,个个喜笑颜开。有些人发现了美丽的`雨花石,忍不住捧在手上细细欣赏。我急忙卷起裤脚脱下鞋袜,小心翼翼地踩着雨花石向浅滩深处走去冰凉的池水让我感觉有点冷。美丽漂亮的雨花石吸引住了我,让我忘掉了寒冷。直到妈妈喊我,我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雨花石,回家了。       ······   二(2)班· 王    奕


游文化园(14)

上周六,我们小记者们带着无比兴奋的心情,乘着大巴前往同安古龙酱文化园。过了大约1个小时,"古龙酱文化园"五个烫金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到了,到了,古龙酱文化园到啦!"我兴奋地喊着。

一下车,我们就跟着老师来到植物迷宫玩了一会儿。随后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我们走上了一条木栈道。站在木栈道上,我看到一大片的酱油酿晒场,酿晒场上立着许许多多的"兵马俑",它们头上戴着一顶草帽,那到底是什么呀?导游姐姐好像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在她的耐心讲解下,我们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兵马俑"是一口口酱缸,里面盛满了香喷喷的酱油呢!这酱缸上面的盖子还用不同颜色显示出巨大的"古龙"二字,特别显眼。导游姐姐向我们讲解"古龙"两字是由鼓浪屿的厦门口音谐音而来的。此外,古龙酿造酱油工艺是继承从唐代以来的"日晒夜露""微生物发酵酿造"的传统工艺。这个酿晒场上大约有6万口酱缸,面积大约4.4万平方米。我们都惊呆了,连连称奇。

走进文化馆内,最先看到的`是一口巨大的酱缸。在灯光的照射下,变幻出不同的颜色。接着,我们走进了"历史长廊",长廊两边的墙上挂满了关于古龙酱文化的历史照片及文字资料,让我对古龙酱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通过参观我知道了原来在我们生活中,那么普通的酱油要经过许多繁琐的工序和一定的时间才能制成。豆酱是要经过精心挑选上等的黑豆和黄豆,晒豆、煮酱、杀菌、装罐密封等工序才能完成,多么不易呀!

古龙酱文化园里不仅有着香喷喷的酱油、豆酱和醉人的红酒,还有引人注目金光闪闪的奖牌,记载着古龙酱的辉煌与汗水!不过,最有趣的是:在展示台上的几张圆桌上摆放了许多"美食",引得馋嘴的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上前细看,我自己都忍俊不禁,原来是石头美食,只能看不能吃,那石头颜色不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像极了各种美食,我还给它们取了许多的名字,如:猪心、苦螺、石头蛋……


游文化园(15)

星期六,我们文学社全体成员去西溪古镇采风。半天的旅程,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古色古香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了。 我们是从东大门进园的,远远便看到高大巍峨的牌坊,上面“天仙缘”三个大字特别醒目。走进去,广场中央耸立着董永七仙女塑像,像高 6.8 米,台高 2 米,台东面“仙配东台”四个大字金光闪闪。汉白玉雕刻的董永七仙女背着包袱相携而行,幸福荡漾在他们脸上。听导游阿姨说,这是他们经过努力,终于结束奴役生活,“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情景。雕像神形兼备,在蓝天白云下默默演绎着传颂千年的爱情佳话。 沿着迂回曲折的石径,我们来到 300 岁的老槐树下。听着槐树做媒的传说,看着绽放新绿的老树,我知道了它身高 7.6 米,腰围 93 厘米,虽历经百年风雨仍苍劲挺拔,令人敬佩。 园内回转的长廊,青瓦红梁,廊内陈列 12 块石碑,那巧夺天工的浮雕讲述着凄美的故事:“路遇结缘西溪镇”、“槐荫做媒天仙配”??漫步其中,抚摸浮雕,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们好像穿越时空,见证了董永七仙女的爱情传奇。 拱形的近贤桥、雄伟的董贤祠、造型别致的翘角亭、清清浅浅的小河??园内的一切都令我们流连忘返。我为我们家乡有这样美轮美奂的汉唐风格文化园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