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教(合集6篇)
东方女人
2024-04-19 00:51:46
其它
其它

关于身教(1)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孩子的一些表现,遂想到了一件家庭小插曲分享给大家。

在孩子3岁时,我们一家三口搬到黄岛居住,我的爸爸妈妈在老家生活,只有节假日时才能回去看望他们,我平日只能常常打电话,微信视频,关心一下父母。我的妈妈血糖高,每次电话里,我都会问妈妈,血糖控制如何?最近加强运动了没有,饮食如何调节的?调节饮食的同时注意营养均衡,等等……再跟妈妈聊聊家常,每次通话差不多30分钟。有一次妈妈给我打来电话,我在忙着回复一封公司邮件,就先把电话给佳慧跟外婆聊天,结果佳慧跟外婆聊天不是随便聊,也不是外婆问一句回一句,而是跟外婆聊了好久,内容就是外婆我告诉您啊要注意身体,每天早上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蛋呀,肉呀;晚上记得出去散步,锻炼身体,对您的血糖好,整个通话内容就是像我一样,关心外婆如何注意身体。当时不到四岁的佳慧说出这样的话,令我很意外。此时的我想到的就是大家常常说的一句话—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可能,这就是言传身教吧!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成了你的样子。

在那之后,我和老公很注意生活得点点滴滴,我负责做美食,老公负责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周末出游,给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和和美美的家——这就是家风。我们争取做好每一个角色,工作,儿女,父母,家长,朋友。每个角色的体现,无形中的一切,就是给孩子的言传身教……

愿我们每位家长都做好孩子的榜样,那么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关于身教(2)

正值盛夏季节,一如往常般上学的我走在清晨的小道上,清晨的阳光,嫩黄羞涩,洋洋洒洒的照在我的脸上,让我倍感温暖,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红绿灯处,此刻正值红灯,我自然而然的停下了脚步,目光却被走,在我前方等待的一对母子所吸引,只见该母亲不顾男孩的激烈反抗,紧紧地拥抱着这个男孩,并说道“宝贝,现在是红灯,不能闯哦。”男孩反驳说道“这路上又没有车辆,我还要赶时间上学呢。”只见这位母亲耐心地为男孩解释道“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啊。”最终男孩停止了反抗,并牢牢的牵住妈妈的手,说了一声妈妈我明白了,此刻刚好又转向绿灯了,只见母子飞快的跑向学校的路上,此件事情让我感慨颇多,只觉得母亲的话如同这清晨的阳光一般温暖喜迪啦,已经被规则污染了的内心。

但并非所有的家长都如此言传身教的正确教导孩子,近日有一名女童跟着家长在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但是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突然折返,结果被疾驰而来超速行驶的汽车撞飞,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果真是马路如虎口啊。你违背他的运行规则,那他也会张开血盆大口将你吞噬。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圣贤早已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的行为习惯大多数是学着父母来做的,正因为如此,父母更应该做好榜样,言传身教,将正确的行为和习惯教给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这篇报道中的女孩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女孩代表林妙可,线已经长成这么大了,还竟然不会过马路,原因是林妙可的日常生活都由妈妈管理,以至于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习惯让我不禁为其感到悲哀,明星孩子就能这样养尊处优吗?让我为其母亲的教育感到悲哀。

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都传到国外去了,总之就是凑够了差不多人数,就直接横冲直撞的过马路,这简直就是野蛮人的方式,我们人们的素质何在,再这样下去,社会又该如何发展,就如带女童在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的家长一般,简直就是把交通规则当儿戏,将交通规则抛到了九霄云外,也想说这位家长言传身教的教育害了孩子,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教育,一定是刻骨铭心的,也呼吁广大家长们,不要让你们言传身教的教育,去摧毁你们的孩子,去摧毁祖国的花朵了。


关于身教(3)

家长的英语不好怎么办呢?我的回答是:和孩子一起学习。我们一起换个场景,想象一下游泳,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进行过训练,直接把他扔进泳池,他就会溺水。学习英语也是一样的,不能要求孩子进取,而自己什么也不做。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自己做不好,怎么能要求孩子去做到呢?一些父母把孩子交给电视音频绘本,他们把学费交完之后就不再插手,希望孩子自己学后变成一个全能的人才,那是不可能的。父母们给出的引导对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作用。妈妈爸爸你自己做的很好,给孩子展现的是你很喜欢,在孩子的心中,他就会想去模仿。他会觉得这门语言很有意思,并且会向你学习。如果我说我的英语不好怎么办呢?你的英语好不好不重要,但是你要懂得正确的英语启蒙方式,再好的环境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启蒙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从输入转到输出。那什么输入,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磨耳朵,通过听建立亲切感和语感。有很多方式,比如说儿歌、童谣,欣赏动画片、听绘本音频。磨耳朵是开启英语学习的大门,它的作用的是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让孩子进行语言熟悉,在磨耳朵的过程,父母要和孩子进行互动,所以在这个阶段你的陪伴是很重要的。

学儿歌的关键,首先第一就是父母的互动。尤其是刚才我说到对于3到6岁的小朋友,我们听了一首儿歌,我们可以带着孩子边听边表演边跳。很欢快的儿歌,孩子也会跟着歌曲情不自禁的动起来,调动孩子对英语的积极性。然后是视频,都对孩子学习儿歌,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尤其是视频,因为他有动作使用,可以根据动作去猜整个儿歌讲的意思,这样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他们可以跟着视频自己去学习。而且有的时候父母很忙,无法跟孩子进行互动,不妨让孩子自己看着学。我个人觉得视频就是每天把握好时间,让孩子看看。

绘本,主要以画面传达故事情节,可以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和想象力,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儿童绘本的特点,就是出现的单词重复性强,能更好的加深印象和记忆力。绘本阅读是父母和孩子一个很亲密的亲子时光,通过父母的帮助,孩子从绘本接触到读,也就是叫磨眼睛,然后听是磨耳朵,还有说,练口语。

中国的英语教学方式不注重口语导致很多人现在说的都是哑巴英语。所以在阅读英文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默念或者声音很小,但是如果你不读出来,怎么能真正学好英语和别人交流呢?所以不管是自己还是让孩子阅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声。这样你可以试听和熟悉自己的声音,锻炼自己和英文的表达能力,建立一种语感。

该不该让孩子去上英语机构呢?如果有条件的话我觉得可以,但是因为英语机构大部分可能一周就只有一次,或者最多两次,所以我建议还是父母们多在家里面和孩子进行英语启蒙,父母毕竟还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外面的机构。而且英语机构最好选择有外教的。


关于身教(4)

攀上高峰,俯视大地,万家灯火,一览无余,每套房子代表一个温馨的家。家的温馨源于家风。家风如春雨,会滋润我们这些家的嫩苗、祖国的花朵。我们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健康成长、出类拔萃。我家的家风很简单,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乐于助人。”

吃苦耐劳的品质代代传。记得有年丰收时节,爷爷奶奶背着竹篓、扛着袋子, 父亲母亲拿着镰刀、推着板车下田去秋收,农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是被父亲强行拉到田边的,所以独自一人蹲在田埂上休息。我嫌累,本想窝在家里舒舒服服的看电视,而父亲看我不懂大人的艰辛,就把我带到田里体会农民的辛苦。到了田里,爷爷他们就立刻不停歇地忙活起来,过了好大一会,爷爷似乎是精疲力尽了,他直起微驼的腰身,用粗糙的大手握拳捶了捶。当他回过头来看到我悠闲地蹲在田边时,皱起了眉头,大声喊我下田帮他,还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吃苦,否则干不成大事儿!你要记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听完爷爷的话,我惭愧了,主动下田干起农活,尽管那天我流了汗了、被虫子咬了、手磨破了、脚起泡了,但望着田埂上堆积如山的麦穗,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

勤俭节约的习惯时时记。儿时的记忆中,奶奶一直是一个艰苦朴素的人。记得小时候每次我吃饭时总会把一些米粒洒在桌上,这时奶奶就会用筷子将米一粒粒的夹起重新放入我碗里,她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娃儿呀,记得奶奶教你的那首儿歌了吗?‘白米饭喷喷香,农民伯伯种的粮。我们吃饭要爱惜,浪费一粒不应当。’每一颗大米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怎么能浪费呢? ”奶奶这番话让我无地自容,立刻埋下小脑袋把米饭一粒不剩地吃光了。我在奶奶的谆谆教导下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与同学比吃穿,只与他人比成绩。

乐于助人的精神处处扬。每逢其他地区发生地震、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时,家里人都会紧密关注相关的新闻动态并积极捐款,对于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和山区的失学儿童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捐助。爸爸说过,“咱家虽然不富,但能捐一分是一分。细流汇江河,细土聚高山啊!”家中长辈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使我也成为一个乐于助人、友爱同学的人。

子女的身上,总会有着父母的影子;一个人的言行,体现着家庭的素养。我家的良好家风就体现在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的言传身教上。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我也努力成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人。

当今社会存在很多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现象,比如拜金、“碰瓷”等,大大冲击了人们的“三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劝人行善积德,力行勤俭有为。弘扬积极向上的家规祖训,传递人间的正能量,净化社会的风气,从我做起!


关于身教(5)

最近,我看到一幅题为《言传身教》的漫画,感触颇深。

画面很不和谐。一位打扮入时的女士,翘着二郎腿,浓妆艳抹,正在和牌友们打麻将。一个小男孩在她身后,坐在小板凳上看书。忽然,右手边的牌友大喊“又和了”。此时,这位女士因连续输牌,怒火冲天地扭头对正在身后看书学习的孩子说:“别在妈妈后面看输”。儿子一脸惊恐,无所适从。原来,输与书同音,妈妈迁怒于儿子,仿佛输牌是儿子在后面看书所致。输牌的妈妈还很迷信,孰不知,长此以往,输的很可能是儿子的前程。真是极大的讽刺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行动上要以身作则,要起模范作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言传身教。漫画中的言传身教无疑是份反面教材。而现实生活中此类问题也是存在的。前几天,我看过这样一个视频新闻报导:一位妈妈带着儿子去逛商场,孩子坐在小推车里被妈妈推着走,两腿张开,鞋底蹭着地板,玩得挺开心。一不小心,儿子的脚踢到了边上站着的另一个男孩的腿。此时,令人气愤的一幕发生了。这位妈妈上去就给了这个男孩一巴掌,打完人若无其事地推着儿子走远了。本来是自己做错了,不反躬自省,却去责怪别人。坐在车里的儿子今后是不是也会不辨是非,唯我独尊?可是等他真正步入社会时,社会必将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悔之晚矣!

身为父母,贪图享乐,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为所欲为,孩子耳濡目染,又怎能确立做人做事正确的标准?老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也是这个道理。希望爸爸妈妈们当好这个“老师”!

这则漫画,给我们启示,更令我们警醒。我想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问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视家风建设、家风传承,但是有很多细节之处还是需要爸爸妈妈们注意。比如说:要言行一致,要求我们做到的,自己也要以身作则;要说话算话,不能出尔反尔等等。爸爸妈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关于身教(6)

我的爸爸妈妈给我讲过很多的道理,我一句都记不住,但我记住了我爸妈所做过的事情。

我妈妈是全家人赞同的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因为有一次,邻居(她是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因为她的保姆走了,她又不会下去买菜)坐在那里,我妈妈主动过去问她要买什么菜,她说了之后,又给钱我妈。原来她叫我妈去买只鸡,等我妈买回来后,她又说太肥,我妈妈就帮她把鸡油拿了出来,鸡因此瘦了些,我妈便把鸡给她。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帮助别人,我妈说:“帮助他人可以使自己开心和快乐。”

我爸爸是一个电脑专家,因为他的朋友叫他看一看电脑有什么问题,他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行了。有一天,我爸的朋友叫他去看他家了的电脑为什么回那么慢,我爸只调了一下,调完之后,他们就点了一下网页,那人还是水电脑很慢,我爸一看,原来那个人开了N多网页,难怪那么慢。而我有去问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有说:“你要认真学习,长大后才会受人欢迎。”

爸爸妈妈是我榜样,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乐于助人和好学精神,在生活中我也像他们一样乐于助人和好学精神。

所以说,身教胜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