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清明节(甄选6篇)
为盼君归来
2024-03-12 05:26:53
四年级
话题

别样的清明节(1)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了,我远在异乡的伯父回来了。因为工作繁忙,他已经有几年没有回来过,今年是爷爷去世十周年,他特地告了假回乡来给爷爷扫墓。正赶上学校放假,我便陪同伯父一起去爷爷的墓地。

伯父是个大学教授,他高高瘦瘦的,戴着眼镜,温文尔雅,很有学识的样子。我提着东西跟在伯父身边,听他讲述他小时候和爷爷之间的故事。他深情的讲述把我又带回到爷爷身边。到了爷爷的坟前,他把准备好的鲜花放在爷爷坟前。伯父在坟前几度落泪,我们大家也都沉浸在悲伤中。

回家的路上,我们慢慢从悲伤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伯父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清明的知识。他说:“清明是我国节日体系中,唯一把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会发现,清明其实既是个悲伤的日子,又是个欢乐的日子。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进入耕种时节。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几天的寒食节里的祭奠内容收纳进来,人们开始祭奠先祖。同时,清明还把农历三月的春嬉等习俗收纳进来,发展了郊游踏青、户外体育娱乐等活动,成为一个综合性节日。”

“大伯,后天才是清明,我们天前两天上坟唉,为什么不在清明这一天呢?”我忽然想起这个问题,问道。

“祭奠先人是清明节的主题之一,扫墓则是人们缅怀先人的重要形式。不过,清明节扫墓本来就不该在清明当天进行。扫墓的时间,最好是在节前10天或节后10天农历的单日进行。中国文化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单日扫墓寄托了亲人的吉祥祝愿。而清明当天,则是僧人扫墓的时间,僧人在这一天表达自己不能为祖先传宗接代的歉意。”还有这一说,我可是闻所未闻。

“很多人在清明节扫墓时习惯烧纸,其实这种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也并非传统的祭奠形式。”伯父接着说:“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最原始的祭扫办法是“挂压洒”。就如话剧《茶馆》最后一幕那样,把纸钱向空中扬去,或者在先人墓前用砖头压住一张纸钱,表示后继有人。现在较好的办法是买一束鲜花祭奠先人,祭拜过后将花瓣撒在墓前。”

伯父滔滔不绝的讲述,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知道一个节日还有这么精深的知识,以前只知道清明节扫墓,我们可以放假罢了。今天我体验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我不禁对祖国的文化产生了崇敬之情。祖国还有那么多高深的传统文化,我们真应该继承和发扬呀!


别样的清明节(2)

4月5日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奶奶就催促着全家人出门要回老家浦口去拜山。一路上爸爸将车开得飞快,可还是在离浦口不远的公路上被堵了个严严实实。长长的车队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奶奶说,全中国的浦口人都赶在这一天回来了,因为今天是清明节,祭祖扫墓的日子,祖先爷爷都在山上等着我们去拜呢!

警察叔叔来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好不容易赶到浦口镇的山脚下。伯父伯母带我们拎着大大小小的食篮、袋子往山上走。山道上芳草菲菲,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丛丛不知名的野花探出头来,白的、紫的、粉的,开得自由自在,煞是可爱。我们沿着蜿蜒的石阶一路向上,隐约可以听见山林间的鞭炮响,还有淡淡漫漫的人声,将这原本寂静的山变得生动起来。

绕过两棵大树,伯父伸手来牵我,说快到了。我小心踩着过膝高的荒草跟伯父走,再走几步,就看见了太爷爷和太奶奶睡觉的地方。大人们放下东西就忙开了,除荒草、供酒菜、点香、烧纸钱,一样一样有条不紊地做着,奶奶嘴里还念念有词着说着:“祖先保佑一家平安、健健康康,保佑孩子们都好好读书……”读书也能保佑吗?我和哥哥互望一眼,赶忙跟着跪拜下去,却又忍不住一起笑了。

下山的时候,伯父和爸爸都从树上折了青枝儿带上。据奶奶说,回家把这青枝儿插在门上就可以除凶辟邪,听起来真是很神奇又很有趣。但愿这青枝真能保家卫宅,但愿我的大家庭永远都幸福安康!


别样的清明节(3)

清明,我踏上寻春之路窗外,细雨霏霏,像一个个音符,跳跃在地面上。不像秋雨,有那么多的惆怅,那是一种飘渺的感觉,像是被陈酿的美酒灌醉了,像是在做一个甜甜的美梦……

清明,在人们记忆中一个最深的定义就是扫墓。但我却觉得清明更多是应该细品那已经酝酿了很久的春的气息。于是,我踏上了寻春之路。太阳终于禁不住诱惑,露出了一丝淡淡的霞光。一幅绝美的画面跃然于眼前。柳,当然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仿佛是被翡翠所渲染,嫩的叫人不忍心去摘,近看,一片片叶子打着细卷儿,在金纱一般的阳光下懒散的伸着懒腰。微风吹来,飘在了水里,连湖水都被她弄痒了,笑出了酒窝。最有韵味的非樱花莫属。走近樱花林,就像是进入了梦中的世界。远看樱花仿佛象一个穿着婚纱的新娘,那蝉翼似的白纱裙与淡粉色的脸颊简直无可挑剔,把春天的柔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樱花虽小,但却香飘千里。地上,洒满了那些敢于同早春的寒冷抗衡的勇士,像一层粉色地毯,默默地,不禁感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好美的花,好可贵的精神。

那些娇气的,则在这最美好的时节里尽情的享受阳光的曼妙,虽然娇小,却显得那样可爱,毫无一丝妖媚,一如我见过的水晶。那些害羞的花儿,则只是从缝隙里偷偷看着外面的美景,即使是这样,她们也很满足。樱花下,几个天真的孩童走过,洒下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哦,樱花也显现出了那一份难有的童真……一汪湖水,一棵垂柳,一片樱花,构成了春天~哦,春天在哪呢?画中吗?哦,这是一个别样的清明节……


别样的清明节(4)

清明节是祭祖的节日。自从国家颁布此节为法定节假日以后,大家就有比较多的时间去祭祖了。

今年的清明节,节日的气氛特别浓。大街上挂着多条横幅:“提倡文明祭扫。”横幅下面是车辆川流不息、人山人海。还有另外一道特别引人注目的风景,那就是道路两旁竟成了鲜花的海洋,有红的、白的、黄的……美丽极了。

听老人说:以前的清明节,街上卖冥钱的店是最火爆的,有钱人家买了一大堆冥钱,有汽车模型、美女模型、美元纸币……现实生活中人们用的东西,店里应有尽有,然后拿到山上去烧给祖宗。纸灰满天飞,整片天空乌烟瘴气的,既污染了空气,有时不小心,还会引发火灾呢!

现在,平潭正在大发展,人们观念转变了,变得文明了,环保意识也变强了。各家各户都改用鲜花来祭祖 你也可以投稿 ,街上鲜花卖得特别火爆。

真是!但愿以后的清明节街上的鲜花会更多些!


别样的清明节(5)

再过两天,就是清明了,我远在异乡的伯父回来了。因为工作繁忙,他已经有几年没有回来过,今年是爷爷去世十周年,他特地告了假回乡来给爷爷扫墓。正赶上学校放假,我便陪同伯父一起去爷爷的墓地。

伯父是个大学教授,他高高瘦瘦的,戴着眼镜,温文尔雅,很有学识的样子。我提着东西跟在伯父身边,听他讲述他小时候和爷爷之间的故事。他深情的讲述把我又带回到爷爷身边。到了爷爷的坟前,他把准备好的鲜花放在爷爷坟前。伯父在坟前几度落泪,我们大家也都沉浸在悲伤中。

回家的路上,我们慢慢从悲伤的氛围中解脱出来。伯父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清明的知识。他说:“清明是我国节日体系中,唯一把节日和节气相结合的日子,如果追本溯源,就会发现,清明其实既是个悲伤的日子,又是个欢乐的日子。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进入耕种时节。在宋代,清明把比它早几天的寒食节里的祭奠内容收纳进来,人们开始祭奠先祖。同时,清明还把农历三月的春嬉等习俗收纳进来,发展了郊游踏青、户外体育娱乐等活动,成为一个综合性节日。”

“大伯,后天才是清明,我们天前两天上坟唉,为什么不在清明这一天呢?”我忽然想起这个问题,问道。

“祭奠先人是清明节的主题之一,扫墓则是人们缅怀先人的重要形式。不过,清明节扫墓本来就不该在清明当天进行。扫墓的时间,最好是在节前10天或节后10天农历的单日进行。中国文化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单日扫墓寄托了亲人的吉祥祝愿。而清明当天,则是僧人扫墓的时间,僧人在这一天表达自己不能为祖先传宗接代的歉意。”还有这一说,我可是闻所未闻。

“很多人在清明节扫墓时习惯烧纸,其实这种做法既不安全也不文明,而且,也并非传统的祭奠形式。”伯父接着说:“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最原始的祭扫办法是‘挂压洒’。就如话剧《茶馆》最后一幕那样,把纸钱向空中扬去,或者在先人墓前用砖头压住一张纸钱,表示后继有人。现在较好的办法是买一束鲜花祭奠先人,祭拜过后将花瓣撒在墓前。”

伯父滔滔不绝的讲述,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知道一个节日还有这么精深的知识,以前只知道清明节扫墓,我们可以放假罢了。今天我体验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我不禁对祖国的文化产生了崇敬之情。祖国还有那么多高深的传统文化,我们真应该继承和发扬呀!


别样的清明节(6)

在课上,老师首先讲了有关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相关的古诗佳句,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知识。

然后,老师又从一个黑袋子里变出一团面,并发给我们捏面花的图纸和面团。我看着这些面团,心里发慌:“到底捏个什么呢?樱桃?毛毛虫?草莓……唉!瞧我这双笨手。还是捏个简单的吧!捏一朵小花?没错!就捏一朵小花。”

下定决心,我便开始捏了。我先把面团分成一块大面团和九块小面团。再把大面团揉圆压扁,然后把那九块小面团揉圆压扁,依次粘在大面团的周围。哈哈!一朵美丽的花做好了。

咦,好像缺了什么?对了,再为小花添上一个灿烂的笑容吧!我就用两颗小黑豆当眼睛,抓一把红豆当嘴吧。问题来了,这豆子总是不安份,怎么也粘不上去,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干脆把红豆竖着插进面团里,果然成功了!调皮的红豆好像不服气似的:“不管!我们不服!我们凭什么要给小黑豆当配角!”我并不在意,心想:“过一会儿就把你们吃了。”

终于捏完了,看了看其它同学的作品,有的捏了小熊,有的捏了蜗牛,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而同学们有的脸上绽放着自信的笑容,有的却愁眉苦脸……

老师把捏好的面花放进锅里蒸,蒸好了,又让我们点红绿,我把一头猪点成了斑点猪,把一条狗点成了印第安人……

老师终于让我们吃了。我们吃着自己捏的面花,心里美滋滋的。

这真是一次生动、有趣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