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清明雨(集锦5篇)
我心依旧
2024-04-28 00:34:39
初二
其他

描写清明雨(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来了,十字路口出现了行人们开始为自己已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去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用鲜花代替纸钱;用烧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这么说是因为燃烧东西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在无形之中对环境又造成一次伤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动就进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们带着妈妈准备的鲜花去祭奠我敬爱的爷爷。一路上,我看到许多像我爸爸一样身处异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祭奠自己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看着爷爷的坟头,我想起了与爷爷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想爷爷也不希望我流眼泪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泪吧。吃过午饭后,我们从老家往回走。

一路上我看到许多行人都愁眉苦脸的,好像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哀思绵绵。我想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整个城市都显示出一个悲伤的情形……


描写清明雨(2)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题记

转眼,又是清明。

林花落了春红,太匆匆。阴雨蒙蒙,洒下莫名的忧愁,路人都是伞下的祭奠者,我是否想起了那个在心中沉静了好久的你……西去的路,很远很远,像是隔着生死,像是有着难以言表的忧愁,那样遥远,那么荒凉,寻寻觅觅,不能忘记,那些曾经在一起的瞬间,那些曾经一起许下的诺言,可是,那些永恒却随着你的离去,渐行渐远……

又是一年秋雨凉,伊人眉乱衣裳薄凉,染重了谁人心底誊疼的寒潮?愿相思为媒,醮泪为墨,赋一首江南烟雨楚辞雅音唱不尽的牵挂绊肠,叹,叹不完心身在京华身老沧州的十里长送,楚宫舞冷烟花残。前路喧寂,素颜遥断蓝桥守望,一人一桥一世纪的情话。刻一个有你微笑的软梦,暖融了我夜空里的哑暗。

西窗有梦,那一夜辗转迭一个无眠的悸傍。愿爱意盈一曲小弦轻拨,乱了江心月没了天上行舟,素颜神遇,却害怕了天心慌乱,错过了春的花残了秋的相思叶。蝴蝶难渡沧海,粉饰一梦残柯乱,黄粱舞苑不想眠,也许爱不难,有你就好,真的笑笑就好。

可是,你早已离去,又有谁懂我的晓风残月,谁懂我的杨柳依依……我又如何笑得下去?

又是一年清明日,春雨挂眸尽离愁。小弦轻拨静阁楼,无边相思化缪绸。清明雨上,雨落清明。

清明节的雨,我想起了清明节的你,清明节的离去,清明节的愁……

清明节的雨,漫天的泪随思绪悄然而下,化作祭奠的帷幕……


描写清明雨(3)

在忙中偷空,一个人踏上了回老家的路途。风卷着长发向后飘,我的步子停在了家门口。怎么了?回到朝思慕念的老奶奶的身边了,我怎么犹豫了?

我进门时,老奶奶吓了一跳,然后紧紧的抱住了我,一直笑,没有说话。奶奶笑呵呵的说:雪儿来了,我去给你做好吃的。她似乎认为让你吃好了,她才安心。我坐在老奶奶的身旁,这种四世同堂的感觉真的很幸福。

我的手触及到老奶奶的手,一层薄薄的皮层包裹着青筋和血管,她把我的手握的更紧了。

“清明了,回来了。”她问我。

“恩。”

“伟伟没有来啊?”

“没来。”我扯着嗓子,生怕她听不见。

“不上学了?”

“放3天假。”

我帮她整了整头上的帽子,她的上眼皮已经垂下来遮住了眼睛,她的脸上已经刻画着她的饱经沧桑,最近的身子又不是很硬朗,小脚在地上挪动着,她羸弱的像风中的小草。

吃过饭后,我拉着她照相,她像个小学生一样,在椅子上坐的很端正,低头看着地板。

“看这儿,老奶奶,看这。”

她抬头看看我,又低下头,抿着嘴笑。之后,我搂着她,自拍。她还是低着头。

“伟伟,没来啊?”

“没来。”

“不上学了?”

“放3天假。”

……

“清明了,回来了”

“恩。”

……

同样的问题,我回答了不知多少遍。

我告诉自己,下次来,一定把弟弟带来!

我轻轻的趴在她的腿上,阳光下,很暖。她用手摸着我的头发,又在问刚才的问题。

村头的杏花树开了。

以前杏花开的时候,老奶奶总会牵着小小的我,在树下玩耍,一双有力的双手紧紧揽着我。现在杏花又开了,我搀扶着她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她说,就在这给你老爷爷上坟。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在这是怎么出演的?

她又抿着嘴在笑,风吹杏花,飘落在笑容里。


描写清明雨(4)

傍晚,一片乌云飘来,虽然没有落日的余晖,但是,小雨还是奏响了。淅沥淅沥的小雨,一丝一丝,像牛毛,像花针,不是黏在一起的,而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每一个都是那么纤细,都是那么优美,滋润着万物。刚刚伸出的柳树嫩芽,在小雨轻柔的触碰下,变得更加青翠,那枝子也更加伸长。这时的雨滴不像夏天聚集在荷叶上的那些一样,而是更小,更轻,落在植物的新叶上,轻轻的,一下子就滴落在地上,摔成更小的尘埃,最终融入泥土。屋顶被小雨敲响,不知道它聚集了多少的伙伴才发出这样的声音,预示着春的到来。

一会儿,雨大了一些。撑伞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湿湿的,到处都被小雨滋润了。夏天的大雨砸在地上,没有伞的人们都被浇湿,这样使人讨厌。但是,小雨却不被人讨厌,人们可以尽情地在雨中嬉戏而不会弄湿衣服、头发。它一直滋润着人们,轻轻唤醒人们,使万物全部复苏。

没有闪电,没有雷声,不用害怕,这才是清明左右小雨的特性。它总是轻轻的,轻轻唤醒大家沉睡的细胞。

小雨下到夜晚,亦不会继续。因为,我知道,大自然睡醒了……

描写清明雨的作文【2】

清明节。

毛毛雨。

烈士陵园……

前来凭吊的人络绎不绝。

洁白的大理石底座上,那位烈士威严地站立着。一双沉思的眼睛望着前方,他的双手紧握着冲锋枪,像是正在站岗。整个塑像虽然只有两米高,却给人一种顶天立的感觉。

在毛毛雨中,塑像全身都湿漉漉的,一滴滴晶莹的水珠自上而下蠕动着……

这时,一位中年人领着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女孩,打着一把红色的小伞来到烈士塑像跟前。

“晶晶,瞧,叔叔淋着了!”爸爸拍拍女儿的肩头指着塑像煞有介事地说。

“妈妈说,那不是真的人!”

“可他有魂哪!”

“魂?魂是什么样的?”

“魂吗?晶晶,那小人书上,电视里,你该见过叔叔的身影吧,他们在枪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还记得爸爸曾经告诉你,那国旗,那红领巾为啥是红的--那时叔叔的鲜血染成的哩!”

“真的?真的?”

爸爸严肃的点着头。

只见晶晶夺过爸爸手中的小红伞向塑像举过去。爸爸趁势将女儿举过了头顶。晶晶抿嘴凝目将伞努力向上举着,爸爸也尽力掂起了双脚。终于,那把小红伞牢牢地罩住了塑像的上身。

父女俩笑得那么灿烂,美丽。

烈士陵园……

毛毛雨。

清明节。


描写清明雨(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蒙蒙细雨随着微微地寒风顽皮地从天空中滑了下来。 清明的雨,是那么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有时密密的斜织着,像一块无色的丝布;有时直往下掉,像一个个无色透明的降落伞快速地降落。 清明的雨,是那么柔和,它像一眼静静流淌的清泉,轻轻地滋润着大地。它又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温和地抚摸着树叶、小草和花朵,所谓是“润物细无声’’ 清明的雨,是那么快乐,它像一个个舞女,穿着透明的纱裙,旋转着,跳着轻盈的舞蹈。又如同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雨中蹦呀,跳呀,同时变成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不一会儿,街道上水淋淋的,好像一条条闪闪发光的缎子。 清明的雨,是那么顽皮,一会儿跳到屋顶上,腾起朵朵银花;一会儿蹦到路边的积水里,溅起一个个小水泡;一会儿又落在树叶上,像一颗颗晶莹透明的珍珠。 清明的雨,如同一位弹琴高手,拨弄着春天的弦,奏出了春天的欢乐,带给大地一片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