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优选10篇)
落花随流水
2024-04-10 02:46:35
其它
议论文

向死而生(1)

人人皆言,你命短暂,当静守残岁,莫要“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可是,我不甘。

我曾踏花而来,在初阳新升的清晨。

正如所有的水虫一般,我自水而生,生于水,不出所料,也将忘于水。直到,我看见,一代安守本分的老蜉蝣亡于水面,死前,浑浊的眸子望着我,说:“孩子,莫要虚度年华,我朝生暮死,从未见过这大千世界,死,于我们而言,无法逃避,那你定要活得丰富,定要向死而生啊。”言罢,羽翼黯然失色,翩然归去。

我怎甘,老蜉蝣的话让我惊醒。蜉蝣,自出生便已注定死亡,匆匆岁月从来不曾怜惜我们,在忙忙碌碌中,轻蔑的扔给我们一天的生命。

于是,我想飞,我要飞。“人生的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由生到死的过程。”抖了抖双翼,这双似整洁华美的衣裳似的双翼,是我毕生的骄傲。风来,我随风而飞,随风而舞,定要,舞个浩浩荡荡,壮观华美。族中长辈见了,摇摇头,叹道:“痴儿痴儿,生命本短,却还不知珍惜,当真痴儿。”我无言,飞而舞,向死而生。

“蜉蝣兄长,你能否,带我去见见太阳?”一只小蜉蝣向我喊道。“好”眼神交汇间,千言万语已明。

我带着他,飞过万千池塘与大树,越过“崇山峻岭”风起,我们便舞;风大,我们便飞。

我们不惧死亡,将向死而生。

“兄长,你想过死亡吗?”他突然向我发问。“‘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你我本命短,又怎能在畏惧死亡中死亡呢,向死而生,向死而生,我要起舞,我要赏景,我要竭尽全力看遍千山万水,在短暂的生命中绽放极致的美,你可懂?你可愿?”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他喃喃道。

我决定带他去看看碌碌而生的蚂蚁。“你看,他们在做什么?”“不知道,兄长。”“他们在碌碌一生。”“啊?”“我们本命短,如若同他们一般,终其一生,也无法找到最美的景,如此,我同你说的‘向死而生’便是要你尽力展现自己,不让短暂的人生有所遗憾。如此,走吧,我们去见日落。”

山顶树下,太阳已半,我正起舞,耗尽生命中最后一滴力量。族长的“痴儿”仍回荡耳边,我却笑了,我从未为痴。“向死而生”我方懂了……日落。

我将踏花而去,在暮色将至的黄昏。


向死而生(2)

时间它有着让一切归还土地的意志,有着压迫,不赦免的腐蚀力量,而它留下来的形和色,则是真正的美丽。

狄金森曾将这人生比作篱笆的内外,而穿越过这面缀满荆棘的篱笆之后,剩下的就只是遍体鳞伤的伤口,和大风过境的平静,曾年少时胸膛里滚烫的孤勇已经烧成炎凉。

命运给予你所有的礼物都是早已暗中标好价的,当他给予你青春的华丽礼服时,就已经为你的谢幕谱好了片尾曲……

韶华短暂如昙花乍见之欢,青春芳华好似绫罗绸缎做衣,当它是这样美好的同时,也在告诉,这一切终究敌不过一把白骨黄土。

台下,已无看客,冷落唏嘘,台上,花旦压着身段,低吟浅唱依旧,谁方知?这一韵,这一辞,皆能啼血……

在这世界谢幕之前,踮起脚尖,跳一出挣扎的舞蹈。在这人生的流放途中,纵使身缠镣铐,依然能向着大海的日出高歌一曲。

时间它赐于了我青春与死亡,而光阴荏苒,我愿向死而歌。


向死而生(3)

“易水湖”大概是个闻名的景点罢。我未去过,想来便只是一个不大的湖,竖起“易水“的牌子招揽人气。去过的朋友也只道无趣。

话题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可细细思考,就算这小湖真是当年荆轲经过的易水,又有谁能辨别呢?那年那日的那份悲壮,此时此刻还有什么能重现?渡过这易水简单,渡过这易水又太难。

那天的风很大,那天的水很凉,那天的小舟像在卷云中流浪。那天的夕阳很红,像一朵开在水里的野蔷薇。那天的歌声很美。

也曾不解荆轲的固执,不解他为何向死亡鼓帆而行,不解他为向要追寻如此渺茫的希望。你的家人呢?你的好友呢?你的生活呢?你的生命呢?你轻轻一笑,看夕阳染红了水面。

向忠义而生。向死而生。

不,那不是夕阳,那是一轮正在升起的,散发着崭新的光的朝阳。你向咸阳前进,迎着朝阳。每走一步,天空便变得亮一些。太阳升起来了,太阳再也没有落下。

“人一共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没有了呼吸,是从生物角度的死亡。第二次是举行葬礼的时候,这一刻你的身份将被抹除。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一个记的你的人忘记了你,从此,不会有人知道你来过这个世界……”

荆柯一共有两次死亡。直至现在,我们还铭记着他,立下了易水湖的牌子崇敬着他。

他向死而生。他得到了永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无论归去亦或重来,只向死而生,便是永恒。


向死而生(4)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向死而生”。(首段点题,开门见山,颇具感染力)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在书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

蒙田曾说过一个故事,腓尼基国王长期追杀一个士兵,士兵流窜多年终于被捕,押入王宫时,士兵也知必死无疑,不免瑟瑟发抖。到了庭前,士兵忽觉以这样的面目见国王,会被耻笑,便气定神闲的入内。见了国王,他反而高声挑战,要求与国王进行决斗。国王听罢,不敢应声,继而佩服其勇气,下令赦免他全部罪行。

动物界也有向死而生的勇气,山羊遭狼群猎杀时,走投无路之下,会突然返身,主动进攻恶狼。野马在猎豹的追赶下无法脱身时,也会集体返身,进攻猎豹。从本质意义上说,动物的向死而生有英雄主义色彩,是血性的一次喷发。

向死而生,是一个客观现实的存在,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不灭的精神。

在我看来,要问一个事物存在的意义,不是问在或不在,而是去理解存在的过程。因此向死而生,意味着在朝向死亡的恐惧下去理解存而在。所以它并不意味着真的选择去死,而是意味着在邻近绝望和死亡的那一刻,选择更好的去生存。海德格尔提倡的“提前到死中去”,是让我们“置之死而后生”,就如那位被追杀的士兵,为自己争取了尊严,也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的希望。

追溯到源头,本真,与向死而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海德格尔创造的概念,意为感受是否面对自己。时间性和历史性是本真的,而世界性和空间性是非本真的。在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里,或多或少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因此人总是活在世界之中的,所以这是非本真的、不真实的。那我们如何才能面对自己呢?当我们面临极限情景的时候。好比绝望,连痛哭都无法释放你的悲情,忘掉了生活,心里只充斥着悲伤的情绪。现在的你抛开了外面的世界,面对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当所有日常生活全都脱落了,崩溃了,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

向死而生,是在本真中找寻到存在的意义。

我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向死而生(5)

李开复忏悔:向死而生——我修的七个死亡学分

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现实世界里面。而面对死亡,我们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提醒我们,好好珍惜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渡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是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

谢谢各位,非常感谢今天各位嘉宾的到来。让我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生病的心路路程。平时我工作的时候,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包括今天,我从来没有想到,要面临死亡,面临癌症,我心中想过的每一个思念都和我的工作丝毫无关。有一个很着名的护士看护了很多临终病人,大部分的临终病人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我们每个人都要临死才会想到这样的事情吗?我相信今天的纪录片和我出的书,能阐述我个人向死而生的过程。向死而生本身的意思,就是人在世俗里面很容易陷入今天的现实世界里面。而面对死亡,我们反而容易得到顿悟,了解生命的意义,让死亡成为生命旅程中无形的好友,温和提醒我们,好好珍惜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渡过每一天的日子,也不是只是追求一个现实的名利目标。

死亡学分,一共有7个学分。

第一个学分,非常明显的,就是健康无价。在我平时的生活中,我热爱美食,不爱睡眠,认为睡眠是浪费时间,每天起来回E-mail,给我员工证明我工作多努力。生病以后,才深深体会到,其实健康失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最重要,健康和生命是一样重要的。

如果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很多人会认为说,如果你养生,就没有事业了,什么都不要了,过退休的生活,过慢日子吧。我领悟以后,和几位朋友交流以后,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的健康,其实不是要放弃一切。我们的健康如果简单来说,其实就是我们的睡眠、压力、运动、饮食。如果这4点达到即可,对年轻人来说。你是可以努力工作的,一个礼拜拿3、4个小时维护你的健康,我非常希望在这里告诉大家要爱惜自己的健康,不要等到有一天,像我这样几乎后悔,几乎来不及才知道学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第二个学分,一切的事物都是有它的理由的。我们往往把发生在自己身体的事情,一定做错了才惩罚我身上。其实不见得如此,世界的玄妙我们只了解里面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也许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理由,我们应该多思考当一件事发生以后,是不是有什么正面的启示或者正面的力量。发生一个灾难,是不是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果,而是把它当成因 ,如果把它当成因,任何的灾难都是学习的机会。如果我们生病了,是让我们学会生活更健康,也许我们无助的时候,让我们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也许我们面临死亡才能教会我们分辨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个学分,要珍惜我们的缘份,学会我们的感恩和爱。一直面对死亡的时候,对于家人对我无私的爱,我当年是多么冷漠。虽然我告诉朋友说,我一放假就陪我们的母亲,但是我们只有4周的假。陪母亲5天以后,我就认为我的任务完成了。一直到我自己面临死亡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冷漠,我是以多么敷衍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口中的孝顺。

我觉得真正改变应该有三个层次。最基本的是别人对你好,你感觉到了这是感恩,再稍微好一点的是别人对你好你要回报他。第三个层次就是主动不要求回报付出关怀,这才是最高的境界。这是我发现的,不知道过去做的什么好事,如果有上辈子,上辈子做了好事,有这样的家庭,我的父母、姐姐、妻子、女儿都是不要求回报的。无论我怎么对待他们,无论我是因为事业把家庭从美国搬来了中国又搬回美国,再搬回中国,又迁回台湾,整个过程对他们是多么煎熬,我只想做好我的事业。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义,每一次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能和亲人在一起,他们能这样对我们,这不是猿猴演变出来的人类,就因为被教导,孔子说的亲情,我觉得这样的缘份,真的是久别之后的重逢,我们应该珍惜人生中的缘份和爱护。

所以我生病以后我就决定说,我要改变我的方式,每一周不但要陪我的妈妈,还要陪我的姐姐。我到了台湾,花更多的时间和我爱人在一起。我女儿要考大学,我帮她做各种准备。后来有一天她弄了一个刺青,刺了一个try,这就是我没有付出足够教育方式的现象。然后她学业上升了也被大学录取了,然后又把try变成了stab,我认为我自己是发光的黄金。也许我对父母的爱可能很难直接给他们回报,但是至少对妻子女儿,过去的17个月,我做的一些事情,也学会如何感恩,如何爱,如何直接表达。

父亲节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微博,是我女儿亲我的照片,我鼓励更多的孩子亲他们的父亲。我看他们的留言,很多女孩子说这么大了,怎么好意思,父亲很威严。爱不是藏在心里的,是应该表达出来的,如果没有表达,以后没有机会的话会很后悔。

第四个学分,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我的癌症是淋巴癌四期,我认为我的生命并不长了。当时我也想到,如果我的生命真的只有100天了,我会怎么样渡过这个时间?我的结论和看护临终病人的护士是非常相似的。我的结论是说,我要让我的亲人知道我如何爱他们,我和他们在一起渡过特别难忘的时光,无论是和妻子去我们蜜月的地方,或者和孩子去一个我们过去特别快乐的地方,怀念回忆过去的美好,去吃我们爱吃的东西,做我们爱做的事情,这才是活。我希望活的时候,能全心全意每一刻活着,不只是脑子不停想我的公司,想我的事情。开始看世界其实是充满了美好的东西的。

如果稍微偶尔慢一下,能活在当下,才能体验到这些美好,才能感觉自己没有白活。我活了50多岁,一直没有分清什么是桂花,什么是茉莉花等等,我就知道他们都有香味。有一次我到朋友家这是什么味?我说桂花,什么时候种的?他说种了很长时间了。慢下来的时候,才会感受世界的美好。这是美食,这是我们最爱的酒,最漂亮的衣服,留到哪一天才会穿。我鼓励你们,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推到以后,别说将来,找机会,还有一天等特殊的日子,我希望我们都活在当下。我们今天为什么不能成为那个特殊的日子呢,让每一天都成为最特殊的一天。我觉得人生如果这样活下去,不仅仅是最后的一百天,而是每一天都这样活下去,一定会非常圆满,丰富。


向死而生(6)

有一种生活叫向死而生

是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主持过上百场追悼会送别会的袁女士,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李开复。

不知死,焉知生?我们中国文化缺少了对死亡的教育。强烈建议各位读者也来看看。

如果你懂得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袁君的人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葬礼劈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那场葬礼之前,袁君是大连一名电视台记者,过着有选题忙死,没有选题死忙的高压锅生活。70后的人大都活得像一棵树,袁君机械地忙碌着,周而复始地为前途和钱途烦恼。

2004年,特别报道组的一个战友因过劳猝死,台里委托袁君为其做一个悼念的片子。袁君怀着巨大的悲伤整理了同事职业生涯里所有的新闻报道,制作得很用心,想通过这种方式为同事加兄弟的人生完美收官。

片子的解说辞后来被同事的家人看到,他们希望能够作为同事葬礼上的悼词。而袁君成了葬礼上当仁不让的主持人。

葬礼简朴厚重,在哀乐声中袁君读着为同事写的悼辞:“他总是在每一条新闻播出之后卖力地回味,看看整个事件是否还有继续跟进的可能,看看自己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是否还有缺陷。他说,这既是一种职业要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成功有时就是一种为难。”

“或许,直到骤然离去,他依然没有实现他想要的成功。可是,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坚持本身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尽管他没有来得及问自己是否令自己满意,可是,我们可以替他回答,他来过,很优秀……”

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从另一个人倏忽而逝的一生中,袁君看到了自己。

葬礼结束时,同事的爸爸紧紧地握住袁君的手说:“谢谢你,你比我们更懂他。”那天回到家里,袁君没有像平常一样上网看片子、找选题,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厨房,做好了饭之后,在楼下等老公和女儿回家。

袁君没有跟他们提及同事的葬礼,只是这场葬礼在祭奠一个生命逝去的同时,也让袁君对自己的人生获得了重新的认识。还好,她还有时间,她还有健康,她还能好好地善待每一个重要的人。

袁君说自己如灵魂开窍般明白了,一辈子没多长,下辈子不一定能遇上,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光原来这么短暂,趁还来得及,一定要不留遗憾地爱。

之后,袁君很快因为朋友之托主持了第二场葬礼。

逝者是一位书画界的名人,袁君时常在电视上看到这位老先生的身影。然而,老先生的身后事并不利落,小三儿在他去世后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老先生尸骨未寒,财产纷争令这个曾经风光的家乱成了一锅粥。

袁君想对老先生的生前亲朋进行一番采访,很少有人配合。大家关心的,是那些巨额财产如何分配以及自己能够分到多少。

尽管如此,袁君还是通过一些资料给老先生写了一篇悼词。葬礼上没有人在意袁君说什么,遗体告别时,小三儿们与原配的家人打作一团。

从死亡的角度回溯人生,过去所执著的一切,该有多么荒谬和可笑。

袁君主持葬礼的名气渐渐在大连传开。2010年底,一位亿万富豪的妻子找到她,希望她能给她老公主持葬礼。与生前的风光相比,那位亿万富豪的死很仓促,抑郁症在他45岁时夺去了他的生命。

富豪的妻子给袁君看了大量逝者生前的日记,深深震撼了袁君。财富对这位逝者来说早已成了数字,他的使命是管理这堆数量庞大的数字还有数百员工的命运。很多事务已经与个人喜好和利益没有多少关系。他完全可以选择停下来,换一个职业。

袁君觉得,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作家。但他并没有。他依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边处理集团内部的争斗,一边应付来自市场的压力。

袁君读着这位亿万富豪的生前日记,想着如同这位富豪一样匆匆的赶路人,敬意有之,叹惋有之,悲凉亦有之……

逝者已矣,但袁君决定做点什么来改变还活着的人。

在这个富豪的葬礼上,袁君公布了他一天的开销,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及一个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费。因为没有时间,他拼命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愉悦。

在日记中这位富豪写到,他的快乐竟然来自于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司机等拖车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去公司。他惊奇地发现,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他甚至看到了迎春花。

他说:“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最后一次见它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去踏青。”

这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

袁君在悼辞里写到:“他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飞机上,也有可能是在会议室里。他的生命自从承担起百人的企业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四季。他最美丽的记忆不是赚得第一桶金的激动,也不是公司十周年庆典上的高朋满座,而是那个步行的午后,那一路惊奇的发现。

我想,最后的时光里,他一定为自己铺设了一条芬芳的小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应该是笑着走过那条通往天堂的小路,甚至还哼起了儿歌。所以,在此,让我们一起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那是袁君第一次在葬礼上听到掌声她知道那不是对逝者的不恭,而是大家情不自禁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最真挚的尊敬。

后来,袁君与富豪之子成为很好的朋友。这位富二代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将公司交给了经理人,他自己则在一个小公司上班,业余时间开了一间不盈利也不赔钱的书吧。日子过得很平静,也很快乐。袁君时常去他的书吧,叫上一杯咖啡,捧一本闲书,消遣一段闲适的时光。

袁君还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位富豪,疲于奔命的时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袁君总会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葬礼是一种道别,而道别并不意味着绝望。

袁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道别,是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中校长做葬礼主持。老校长姓肖,享年85岁,这位老头儿风趣幽默,生前最爱热闹,他们家迎来送往,永远有络绎不绝的客人,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喜欢被打扰的老人。

校长的老伴在商量葬礼仪式时,没有向袁君提出任何的要求,只是很细节地讲了老校长生前的点点滴滴,包括每次夜里十一点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时,老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真不知道,这个园子还能热闹多久!”

在老人家细细碎碎的述说中,袁君知道了老校长其实已经身患四种癌症,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是沉重的负担。可每一次濒临死亡,他还是会顽强抗争,他希望这个园子还能热闹一段时间。他总是微笑着,幽默着,也乐意于看到来这个园子的人微笑着、幽默着跟他告别。

袁君没有将老人的告别仪式选在殡仪馆里,她想这不是一个如此特别的老人想要的告别。他喜欢热闹,喜欢分一些人生智慧给那些还在赶路的人,最后的告别他也一定希望以一种热闹而特别的方式。

冥思苦想过后,袁君决定开一个PARTY,就在老校长的家里,让每一位来送行的人都讲一件与老校长有关的、最有趣的事——让大家微笑着给老校长送行,也让这位老先生带着微笑上路。

这个想法令老校长的夫人落泪,她对袁君说:“你应该算老肖交到的最后一个知己,谢谢你。”

袁君想到那个葬礼会很成功,但没有想到会如此成功。一共一百七十位来宾,每个人都应要求穿着自己最漂亮的礼服,看上去仿佛是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没有哭泣,没有哀乐,每个来宾讲述了一段他们与肖老的往事。

一位邻居说:“我在肖老的楼上,家里有个不打不练琴的孩子。每天,让他练琴之前先打骂一番。后来有一天,肖老上楼来敲门,给我儿子带来了许多礼物,有书有玩具。肖老对我儿子说:我每天在你楼下,免费听你弹琴,这点礼物算作是感谢吧,谢谢你让我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么优美的琴声。从此,我再没有为练琴的事打过儿子,他因为楼下有双欣赏他乐曲的耳朵而变得很努力,这是我儿子刚刚通过钢琴十级的证书……”

肖老多年的老友有一天突然造访,恰好肖老刚洗完澡,于是,老友看到了肖老稀疏的头发、胳膊上那因化放疗而粗黑的血管,老友顿时泪如雨下。肖老却笑着对他说:“一会儿让你见识一下化妆的魅力。”整整一个小时,再出现在老友面前的肖老,又像往常一样利落潇洒。

肖老对老友说:“我天天都在做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事,我觉得挺快乐的。身体糟粕,但灵魂体面。替我保密啊。”

一百七十个人,一百七十个故事。整个PARTY,大家一直在微笑着追忆,在一种感而不伤的氛围里,分享着那样一个智慧的老人给每个人的人生带来的无穷教益。

袁君说:“谢谢大家的故事,请相信,这样一个头发丝里都透着智慧的老人会让天堂从此有了无数的笑声。让我们相约,与亲爱的肖老天上见。”

很少有人能把葬礼主持人这样一个职业当成爱好,最开始有人找上袁君时,她也总会想方设法拒绝,而如今袁君却有求必应。

两年了,她在葬礼和葬礼之间来回,主持了将近百场葬礼,如同在近百人的生命里穿梭。她说,她就像活了一百辈子,体验了百味人生。现在的她很感谢这份工作给予她的一切,一场葬礼浓缩了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每一段故事对于袁君来说都是养分。

从死亡的角度看向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向死而生(7)

这本《向死而生》是文坛“精神标杆”史铁生逝世五周年致敬散文集。“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在他的文字里,我们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宁静。他谈生死、谈人性、谈爱情、谈写作……与其说他不畏苦难,不如说他早已站在死里看来生。

整本书一共分为三辑。第一辑“独坐思往昔”,其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史铁生追忆与讲述一些陈年往事。第二辑“向死而生”,收录的是作者用一支笔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思悟的一些有关生死的问题。第三辑“思想的芦苇”,这一辑中的文章最能体现作者非凡的思辨能力,涵盖关乎生与死,爱与情,神与人等很多方面。我最喜欢的是第一辑,原因很简单,在读饱含苦难的书籍时,还是这种娓娓道来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在眼前,更能让我接受。后两辑或许更适合有厚度的,经历过真正苦难的人来读,也许他们能理解的更透彻一些。

书名随叫《向死而生》,但这本书中出现比较频繁的词眼却是“爱情”,甚至多过生死。史铁生对爱情与性的追求不亚于对生的渴求,他认为社会在帮助残障人士生活能够更好的同时,最好要能解决残障人士对爱与性的需求。我一开始认为作者在此话题上的言论过于偏激,在文中他也说到“当然,文责自负。”可后来改变我这一看法的是一部电影《万物理论》。这部电影,与史铁生丝毫不相干。讲述的是知名物理学家霍金和他第一任妻子简始于剑桥大学的爱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后的励志传奇。霍金与史铁生经历了类似的苦难,更是有着相似的励志奋斗历程,就连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相同。或许是影视作品更能给我以感官上的刺激,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再读史铁生的爱情观,才惊觉,原来如此。

比起爱情,更能吸引我的还是作者关于“生死”展开的一系列的话题。死的性质很单一,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当然人死了之后将去往哪里这就又是另外的话题了。可是活着,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明确的生存目标,只因为生命的惯性才活着。而另一种,就如作者所言“活着,就要做点什么”。作者有所选择——“左右苍茫时,总也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向死而生,生命不是必须承受苦难,但生命确实有足够的韧性承受苦难。最后再引用余华《活着》中的一段文字“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只要不死,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向死而生(8)

之前翻看过这本书,当时为什么买本书也记不清了。但大概原因跟我此刻的心情差不多,不然此时我也不会再次拿起这书。

我虽然没有李开复这么严重的病,但也逃不开病情的折磨,前段时间我查出来了四项病,我已半信半疑的状态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我还是反思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所有病情都与以前的饮食、生活作息密切相关,自己又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人,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给我一个警告。

李开复在书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压力太大,精确时间。这其实是很多人目前都有的同感,时间很重要,一分一秒都不想错过,总觉得会失去很多。

我在这看书,他在那感悟,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是反省,而不是追究过往的一切,一旦追究起来,谁不是长篇大论,但提到反省,又是闭口不谈,过后也许还是一如既往。

说到每个人的思维,我有时确实不能理解医生所说的≥2的这种表达模式,但听李开复这样一讲,他们当时所考虑到的东西,跟当事人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会以我的角度当面提出质疑,但我越来越清楚,每一种认知、观点、立场不同,无关是非对错。有了这种理解,可以避免许多争辩的烦恼,在医疗专业上,我会尽力配合医生。”这让我想到,最近因生病检查而跟医生发生的口角,深感惭愧。

对于人生的迷茫,不在于别人给我的信息,而在于自己对这些信息的误解,再放大,才会导致自己的内心不得平复。对于生活的的追求,更是如此,当你突然开始羡慕一个人,对方的所有动向,你都会觉得恰到好处,非常向往,却忽视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面貌。认清自己的现状,热爱自己的生活,才不会被太多的外界干扰。本是个动荡的年龄,却又随波逐流,你不难过,谁难过?

长时间的不看书,太容易让我陷入一个知识枯竭的状态,无法想通很多事,便形成恶心循环,久久不能逃出这个怪圈,才会引发各种因思考欠缺的事情。

当合上书的那一幕,想的最多的是网络,因李开复就是一个网络科技伟人,看他的书,很难避开这个圈子,但从中所获取的信息,在之前我也是相当模糊,又一次感触到知识的不足。

书中写到最感人的一则是“这场病,告诉我,不要把每件事的不如意看成一个‘果’,(像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受到惩罚),而或许这个灾难其实是一个‘因’,是让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

对于网络信息,还是无法做到无关是非对错的心态,李开复不止一次的提到网友这个词,不得不让我陷入一个愤青的圈子,书中写到,“乔布斯在工作会议中突然从椅子上滑落倒地的视频,曾被网友嘲讽他到死还不忘工作,但身悟禅机的朋友却淡淡的说,‘等你修行到和他相同的境界再嘲讽也不迟。”无法反驳,无比有力的回复,而那个嘲讽的人,会不会在看到这则信息之后羞愧的不知所措,或是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了!

网络中大量的信息,基本已经将事实的本来面貌,扭曲到不复存在了,而此刻大多数人都已娱乐的方式在观看新闻,纯属打发时间。当然,这也是一种挺好的方式,无需嘲讽,只是将这种方式太极端,就有点刻意无为了。

此刻的故事已经开始慢慢开始平稳发展了,从一开始的拒绝,反对,愤怒,再到接受、平稳、最后的释然,最终的重生,向死而生的故事才慢慢有了大概的理解。

多次看到李开复说,家庭第一,健康第一,而我们普通人大多数追求的并不是这么简单而温馨的生活,因为没有这么大的能力提前享受这种美好的生活,也许到了五十多岁,才能理解到吧。

但此刻的我们,90%的生命在于工作,也就是说,此刻的年轻人,正是努力的时候,一味的追求李开复所传达的信息,肯定会误解,但他的的人生观不得不说,无可挑剔,多次在文中提到,在大病之前的工作状态与现在的'状态的反差,可见这其中所表达的转折,是需要多大的痛改前非的勇气。

创新工场是一个怎样的具体背景,在刚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特想放下书本,去查资料,但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文中内容,已经在很多方面介绍了创新工场各个信息,比起百度,更加全面温馨。

“创业者是伟大的。”这句话我非常认可,它的伟大表现在对于未知的探索与自身的行动,也许有些东西在潜意识里提醒着自己创业,这对我来说是现在最敏感的的话题了。欠缺太多,有心无力。各种不足,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若万事俱备,东风等候,那还能是叫创业吗!

将以往所忽视的一切事物,在有生之年还可以重新弥补,这将是对自己对家人朋友最大的回馈。书中内容已经慢慢向平稳发展,身边最亲近的人才是你回归生活最好的动力。当李开复开始关注亲人、朋友、爱人的时候,他在大众内心的形象已然发生了最大的变化。以“世界因我而改变”到每天用心去享受生活里的细支末节,他的死亡学已经修成。

书已将近看完,正如我之前在朋友圈发过一段文件,关于芳华。而这本书,我用了五天的时间将其看完了李开复的十七个月,说来有点可悲。因自己只是个读者,也无需做太多。

在此,也希望,正在失眠,正在工作的年轻人,在忙碌之际,能时刻规划自己的生活,生活不仅有柴米油盐,也有梦想,有激情、有放纵。但愿我们在以后的可以像他的心境一样,对待生活,积攒时光。


向死而生(9)

向死而生

——读《影像中的生死课》有感

Luke MyLifeMyFeelings

“在死之前,我想和过去的回忆和解,不再为此所困,成为不那么在意他人看法,能真正做自己,用心去生活,真诚勇敢的人。”——《影像中的生死课》

说来惭愧,身为一名学生,我竟对课堂有种说不出的陌生感。仔细想来,高中休学半年,加之初入大学的种种不适应,我已有近一年时间没有认真参加过什么课程的学习了,这种陌生倒也不足为奇。如果说,自行阅读《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某种程度上也算参与这门课程的话,那只怕这门与学业全然无关的“生死课”倒是我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门课程了。

接触《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基本属于机缘巧合。某次心理咨询中,无意间与咨询师谈到对电影《COCO》的感悟时,她向我推荐了这本书。据她描述,她曾有幸现场参与过该课程,课后参与者皆感触颇多。当时,我们正着重探讨我的成长经历,对这近乎题外话的话题,我也未曾太放在心上,只觉得应当与那些新闻报道中各校的生死教育大同小异,差不多也就是让学生去那不知从哪儿找来的棺材中躺一躺,再谈谈感悟之类的,不过是些千篇一律冠冕堂皇的套话,又能有多少真情实感。说实话,我一贯有些排斥这类心理拓展训练,活动过程中多多少少总让人觉得有些类似电影《浪潮》的感觉。何况,团队精神的培养谈何容易,做几个不痛不痒的游戏,轻描淡写地聊几句违心之语,集体意识就真的得到强化了吗?此类活动到底效果几何,只怕组织者心中同样一清二楚。正因如此,咨询结束后我也并未去找这本书来读。

本以为这事就会这样过去,不料,一周后,当我去向咨询师寻求用药指导时,她竟主动将私人收藏的作者签名书借与我阅读。现在想来,真的非常感谢她,如果不是她那日主动借书给我,只怕我真要因自己的浮躁自负而错过一本好书了。说句题外话,虽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但不得不承认,某种层面上,这本书不过月余带给我的收获与感悟,远比我十余年的人生经历所教会我的还要多。

言归正传,初读此书其实并非完全出于自愿,当时只觉得既是咨询师借与我的书,日后的咨询过程中难免会谈及,如若一问三不知,也太过尴尬,还是大致翻翻的好。然而仅仅只是大致翻翻,我一个如此闲散之人,竟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才开始阅读目录。倒不是说我对此书有什么特别的厌恶,而是自童年时目睹祖父的离世后,我便对所有与死亡有关的.事物极度回避,十余年来,几乎都未曾扫过墓。虽说前些时候观看电影《COCO》,让我稍稍释怀了些,可内心对这一话题终究还是倾向于回避的,好像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直面问题的人。

眼看下次咨询的日期逐渐逼近,我终于强迫自己在一个情绪尚佳的上午打开了此书。本打算利用一天时间将此书一口气读完,可读过目录后,才发现这并不现实,新的困扰就此产生。既是影像中的生死课,无疑与电影有关。除去引言,全书共有11个章节,就意味着我要在相对短时间内观看11部自己或许并不那么感兴趣的影片,毫无疑问,这是件极耗费时间精力的事。不过,事已至此,就只有耐着性子慢慢读了。

于是我强打着精神开始观看书中推荐的第一部影片《时间规划局》,电影的前1/4还好,有我最喜欢的演员Matt Bomer参演,单纯看脸,倒也不觉得枯燥。可当Matt的角色 “领便当”后,我就再无心继续观看。此时,我多希望这是部有中文配音的电影,至少我还能在听着对白的同时,做些别的事情,哪怕只是打两局游戏呢。然而,现实就是,我必须认真盯着字幕将这部冗长的电影看完。之所以用“冗长”二字,倒不是说电影有多糟糕,只是这二字最能反映我当时焦急的心情,一部短短104分钟的电影,我竟看看停停,前后花了近4小时才看完。

电影结束后,当我抱着看完第一章今天就解脱的心态打开《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开始正式阅读时,我却被书中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了,原来对于这样一部各方面都落于俗套的电影,从生死学的角度竟能做出这么多值得思考的解读。由于是课堂笔记整理成书的缘故,这本书每个章节的结束都会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通常都是作者为学生所留的随堂作业,例如第一章的问题便是死亡离我有多远。虽不是这门课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然而这11个问题,每一个我都有认真思考,每次思考过后,都会有不一样的体悟。题记中的那句话,便是对于本书所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在死之前,我想……”,作者所摘录的一位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这份答案深合我意,其所表达的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渴望的。

读完第一章后,我阅读此书的心态便全然不同了,一改之前的被动,转而变为期待。再遇到书中推荐的,而我又不是那么感兴趣的电影时,似乎也变得耐心许多。想想看完影片,便可再往下读一章节,仿佛观影的时间过的也没有那么慢了。今天,我终于彻底读完了本书,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纪念一下,毕竟,这本书带给我的影响实在是太深太重了。然而真正动起笔来,却又不知道写些什么,只好将自己阅读本书的经历流水账般简单记录下来。

读过此书后,不能说我的生死观一夜之间彻底焕然一新,也不能说此后我便不再畏惧死亡了。只是,我可以肯定的说,这种对死亡的畏惧已然不再如过去那样病态,至少今天的我,对待这一话题,不会再去一味逃避,而是会尝试着去认真思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回归题记,“在死之前,我想和过去的回忆和解,不再为此所困,成为不那么在意他人看法,能真正做自己,用心去生活,真诚勇敢的人。”是我对于“在死之前,我想……”这一问题的答案,更是我自认读过此书后,内心最深的感受。诚然,较之从前,有些东西已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


向死而生(10)

秋雨诗云:“我是屈原的泪,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磐的凤凰再飞翔!”浴火的凤凰为了重生,即使炽热的火焰融化双翼,也要坚持与光相遇。纵使心被点燃,亦要划破云层,展翅飞翔。我们也是如此,为了明日的辉煌,怎能不经历风雨的.洗礼,烈火的焚烧?走过一段漫长而又短暂的拉练征途,稚嫩的脸旁在日光的沐浴下,显得越发坚强。我看到那些隐忍的少年,脸颊上流淌着汗水,却还嘴角带着微笑,迈着大步向前进发;我看到那些倔强的姑娘,脸颊上流淌着泪水,却还骄傲地昂着头,相互支撑,相互搀扶着,一步一个脚印的缓缓前行;我看到路旁一辆辆空车经过,却没有人愿意搭车;我看到好心的大伯关切地询问:“孩子们,辛苦啦,路途太远,坐车回去吧。”而那些无畏的勇士们却总是报一微笑并坚定地摇头;我看到……我看到,希望就在前方。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走那么多的路,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过那么多的坎。只因心底知晓:无论前途多漫长,也没有什么到不了的远方。

传说中有一种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歌。它飞越高山,飞过沧海,穿透云层,只为寻找到荆棘树上一根最尖最硬的刺。然后用尽毕生的力量,扎进刺中,唱响一渠震撼人心的春之歌。最动人的旋律,最美妙的篇章,从来都是荆棘鸟用向死而生换来的。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磨练怎能随随便便成功?痛苦和挫折中成长,我们才能变得更坚强。谁说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吹雨打,谁说父母身边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因为心中有信念,因为心中有美好的明天,即使前途漫长,荆棘丛生,我也会独自走完它!苦难和挫折只会磨练我的意志,让我更坚强。飞鸟接近云层,在寻找到彩虹之前忍住眼泪,在云层断裂之时遇见阳光。划破云层的时候,纵使心被点燃,也将穿透太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