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青春(合集7篇)
天真过后的成熟
2024-03-08 01:40:04
其它
议论文

诗意青春(1)

诗意青春,风华茂年,恰似万木争荣,百花竞妍。回首学海书山,嗟叹长路漫漫。纵有雾失楼台,更生月迷津渡。千古文章,我自豪情依然;抱月枕星之志,日月经天。问春秋几度?已入弱冠之年。五经父授,六艺母传,纸笔为友,墨香作伴。历览群书,神交尽是,风流人物。卷帘子安《滕王序》,藏屏仲宣《登楼赋》,哀词帝失国之幽怨,叹诗圣忧民之凄苦。青春此度,自是韶华不负!

青春如画,当自挥玉笔,铺就宏图一片。休恋花前潘郎鬓,不慕月下甄妃颜。巾帼英雄,须眉俊彦,莫论文武,当效古人,碑沉汉水,石勒燕山。


诗意青春(2)

2014年8月16日,一场“分享青春 共筑未来”的盛会——第二届青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古城南京盛大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体育健儿,将在游泳、射箭、田径等26个比赛项目中,大展身手,一比高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离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已经越来越近了,真到了那一天,我们的家乡——南京,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那一天的南京城,一定是仪态万方的。蜿蜒高耸的明城墙,仿佛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轻轻诉说南京古老的历史。碧波荡漾的玄武湖,在盛夏的阳光下,凝眸含笑。马路两边粗大的梧桐树,在微风吹拂下,枝叶婆娑,绿意盎然。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敞开宽广的怀抱,热忱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整个南京城,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那一天的南京人,一定是欢快忙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穿上节日的盛装,纷纷走上街头,欢迎来自远方的贵客。“Hello, welcome to Nanjing”大家看到外国的朋友,连忙热情地招呼。在各个十字路口,志愿者们不顾高温酷暑,热情周到地为每一个求助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人头攒动,彩旗招展,不时可以看见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

那一天的“奥体中心区”,一定是激情四溢的。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青奥会开幕式即将盛大举行。“现在让我们一起倒数5个数。”,主持人的声音响起,“5、4、3、2、1。”随着倒计时结束,各个角落、各个方向的礼花同时绽放,精彩纷呈,人们目不暇接。礼花的光焰照亮了人们激动的脸庞,照亮了奥体中心的每个角落。锣鼓敲起来,舞步跳起来,歌儿唱起来,整个奥体中心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那一天的我,一定是锁定电视的。作为一个电视迷,我一向对电视“情有独钟”,更何况是盛况空前的青奥会开幕式直播?虽然我不能到现场,但我一样可以感受到现场的热烈气氛。屈指算来,2014年8月,我刚好小学毕业不久,在家准备上中学,正好“悠哉游哉”,岂不痛快!

2014年8月16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青奥,同一个南京!真希望这一天快快到来!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见证奇迹的时刻”。


诗意青春(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青春岁月,亦有你途经过我倾城的时光。

苏轼曾有一阕词:“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无疑是人人所追求的,几个月之后,我将迎来人生中第一次可以自己掌握命运的时刻。而在这期其间,会孤寂彷徨,会失落无力,但是,每一次独处的日子都是向下根的过程,只有永不言弃,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才能逆水而上。而当我踏入最后几天,我的心不是砰砰地剧烈跳动,在橘黄的灯照耀下,心而是在有规律地发出强劲有力的跳动声,仿佛在预示着,我可以笑对这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战场了。

诗意的青春,多一点清欢相陪。

这些年,无数个夜晚寒灯孤影,每逢失意之际,我便会捂紧耳朵,不停地念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直到寂寞难耐的心,再一次剧烈鲜活地跳动,才肯继续学。每当这时,仿佛看到了那一剪寒梅,从三千年前的《诗经》中走来,穿过依依古道,穿过魏晋玄风,穿过唐月宋水,落在了我的心里,途经我倾城的时光,与我风雨相伴,荣辱相随。而那一缕幽香,紧紧地缠绕心尖,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沉淀了美好的一生。因此,我始终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原来,多一点坚守,便能闻到梅香。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几竿翠竹,或静处山林,做遁世的隐者,白云为伴,山水为邻。立影重岩之上,铁骨丹心,傲雪凌霜,虽无嫣然留笑的花朵,也无轻烟起荡的纤枝,但身着青衫,就那样立于雪中。就算知道前方有艰难险阻,也要披荆斩棘到达彼岸。毕竟,时常不是因为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看到希望。就好比霍金,他天才之处在于他比平常人努力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即使身体抱恙,但他从来没有以此为借口而颓废,反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最终成就自我;再比如张海迪,身残志坚,怀着一颗奋发向上的心,让自己活的精彩出色,25岁时很美,60岁时依旧很美。

青春,有助激励。

往事不值得留恋,应像三毛一样,迎着朝野站在大海面前,对自己说:如果时光不能倒流,就让这一切,随风而去吧。再回眸,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透视青春,都是那么玲珑剔透。

青春,多一点诗意相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诗意青春(4)

我抛弃了幼稚天真的童年,追逐那新奇而真实的青春。

自由自在的童年中,各种欢声笑语呈“线性排列”偶尔也充斥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在我们小时候已背得滚瓜烂熟,但在我们智商、情商尚未成熟的脑袋瓜却并没有领悟其中诗人的情感。似乎我们只是背诵的工具。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古代的四大发明,科举考试,优雅朦胧的丝绸罗衫……这些都是外国文化里所没有的。然而中国还有唐诗宋词的这种瑰宝,是中国的特产。四大发明的发展由外国人来进行,科举制度由外国人来传播。而唐诗宋词是外国人无法模仿的,这是一种境界,中国的兴衰存亡历代都需要强大的文化后盾与精神层面来支撑。

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是否该醒悟了呢?虽说我们没有满腹经纶,但也需具备中国人的身份证——国粹常识。可能在这流光溢彩的社会中已不需要这种文绉绉的文言文,诗意般的话句来表达情感。但青春需要这种诗意与优柔缠绵,同样需要这种铿锵有力的情怀。

可能现在各国比较综合国力多关注于经济方面,也会忽略了文化国粹方面的重要元素。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呈现出国家的历史精华与素质,也会体现出国家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唐诗宋词也是国家悠远流传的两大精粹。它他就像两道闪烁的流光向历史大地洒下了最美华彩,成为中国伟岸的陆地上的两条溪流。例如超凡脱俗的宋词,虽然只有中学时代中六年的短暂相识,但它那无与伦比的忧伤气质却令我为之折服,不禁想象词人当时的社会与时代背景,在愈加的了解中,我只能愈陷越深,被她的独特的美所吸引。

当然,意气风发的青春同样少不了唐诗,要说宋词是种婉约忧伤的美,那么唐诗就是一种豪放爽朗的美。漫溯于长河中的一条细流中,唐诗的气宇轩昂,大气磅礴,似一幅色彩流溢满眼的画卷,在我眼前展开卷轴。

在花样年华中,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让我们的个性充满阳光与血性,朝气蓬勃。发扬国粹,传播国学,振兴中华,我们的青春正应如此。我们应负起责任,富国兴国,同时也让我们的青春张扬不一样的个性,为青春添上光亮照人的余光。


诗意青春(5)

青春的诗意初中作文

在现实糊口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目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流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顿的青春的诗意初中作文,欢迎大家鉴戒与参考,但愿对大家有所匡助。

青春如一首诗,诗中布满了盎然生气希望与活力,如白驹过隙般一瞬而过却在这人生白宣中留下图画一笔,写人生百态,书心向远方。诗意的青春有理想,有奋斗,有收成。

雾捻花开一索春,花开花落几东风,如今花有重开日,此时人无再少年。岁月使我们慢慢长大,我们步入有声的年华,我们的理性悄然发育,思惟的汪洋中翻滚着激情的浪花,所有的故旧如蚕蛹般脱胎换骨而化茧成蝶,这就是青春的气力使我们血脉喷张,激情向上。由于青春,我们才会收成别样的幸福。木欣欣以茂发,泉涓涓而始流,同样也使我们收成到幸福。

随及,风声雨声声声中听,寻声而去,蓦然回顾回头,那人在只身伏案夜读。你凝目思神,思绪飞梭,一幕幕历史在你眼前慢慢滑过。你与太白把酒问青天见证一个朝代的辉煌与兴衰;你与鲁迅交谈泛论古今之文学,发表自身之见解,在中华文化海洋遨游;你痛心那为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而亡虞姬成为千古绝唱,留下一滴血,一朵红花;你穿梭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文艺中兴的思潮让你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丰碑拔地而起;你见证了沙皇残暴的统治俄国农奴制下痛苦暗影,一次又一次的在黑暗中注视又一个黑暗;……叮叮叮铃声把你的思绪拉了回来,空旷的教室,高考倒计时鲜红的数字,你转头看向窗外雨还在下,风还在刮,一个个佝偻努力学习的背影,转过头继承伏案灯下,此时夜已深,人已眠,书未眠,老时间,老地点,明天见。

人觉得重要的不是身在何处而是身向远方,你坚定的看着前方,呐喊出你心中的激扬在誓言中解放自己,让全世界只为你一人鼓掌,忘掉了过去,奏响青春激扬的乐章,唱你的激情,唱人心向上,唱的强烈热闹,唱的苍莽,你用青春发言歌唱,尘封多年后露出的灵光点亮了寂静的夜,点亮了你的心房。以每一个音节爆出绚丽的思惟火花,心中呐喊我要绽放;你用青春发言歌唱,唱出了千万学子共同的理想。

诗意的青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理想,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引导你走出黎明,青春的毫光驱赶无助与迷茫,逆光翱翔,无畏四季沧桑巨变。

诗意的青春,有“不负春景春色,望尽海角路”的'奋斗,看到自己的梦想,心怀梦想就起航,光明就在前方。光阴的宝贵就在于它无法倒流,而青春的宝贵在于它无停止的奋斗,不负春景春色,同心专心朝阳。

诗意的青春,有“蓦然回顾回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寻寻觅觅,回望来时路,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处处都有鲜花的芬芳就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种无意的惊喜与幸福。

青春之于你心,正如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般也如深夜挑灯,伏案自习的你一般,不必刻意追逐,静下心来,默默沉淀,现在的你或许感到迷茫回头无路,花开无果。但是它记你的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无助,几度艰兴,几度困苦。等到花开三载唇齿留香,你们的青春也不在迷茫。

雾捻花开一索春,花开花落几东风,如今花有重开日,此时人无再少年。青春的你还在远方的路上,继承写人生百态,书心向远方。


诗意青春(6)

站在时光的隧道里回忆着,忽然忘记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只记得那应该是个明媚的午后,当阳光从窗边温柔地倾斜下来,我们围坐在长桌旁,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望着满脸洋溢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老师。这便是诗社的第一次活动,诗的情缘,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于是,充满朝气的季节里,我们开始用文字辛勤耕种,用青春谱写灿烂的诗篇。

每周五的活动室,总能传出阵阵激烈的讨论声,或是清脆动听的朗诵声,我们一起品诗、诵诗、写诗,时光在指尖慢慢地流逝过,偶然间抬头,却发现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早已漫上脸颊,在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中透了出来。

然后,我欣喜地发现,我们变了,变得不再鲁莽,没有了下课的吵吵闹闹,而是更喜欢聚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某一个课题;没有了以往流行的石头剪刀,而是更热衷于捧一本书,掉进回忆的流年。此刻,诗的影子仿佛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连着一片心灵上的慰藉,带走雾霾。

青春真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努力认真地阅读着,却始终赶不上那矫捷快速的步伐。“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候”,我仿佛感受到了少女殷殷期盼的内心;“每一个人的青春都会过去,每一个世代的年华也一样,然而,这并不是从此就必须把它忘记并且绝口不提的理由”,越发坚定了我驰骋着的步伐。书一本一本地读,诗一篇一篇地诵,字字如璎珞敲冰,在我的耳畔,内心敲击着。轻轻合上包装精美的书籍。我开始思考着,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该何去何从?直觉说,诗会告诉我答案,于是,我手握诗卷,一路寻吟而来。呵,我找到了!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告诉我要在追梦路上勇敢地向前迈进,杜甫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激励着我勇于攀登人生高峰,还有席慕容的“原来世间的一切都可伤人。改变可以伤人,不变也可以伤人,所有的一切都要怪那颗固执的怎样也不肯忘记的心”,我看到了成长的痕迹……

白天,长了又短,短了又长。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始终开在青春里。而我,依旧兴冲冲地在每个周五,准时地报到。在诗社里,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文学底蕴,更是一份豁达的人生态度,一片心灵的感恩,一种逐梦路上的优雅。

或许,时光会定格最初,让我们的年少忽然之间白发苍苍,不禁感叹流年似水。又或许,数年之后,再次追忆逝去的青春,美好的让人心疼。那么,就让我们努力珍惜眼前的一切,用诗歌去感受生活,去讴歌这段终将逝去的岁月。即使,风把青春一卷而去,也不曾留下任何遗憾。因为,徜徉在诗社的这段时光,将永远被我深深珍藏在心底,如阳光般不时地温润着我浮躁、烦杂甚至失落的心,如此诗意的青春,激励我满怀一颗感恩之心,始终优雅地前行。


诗意青春(7)

台湾很远,在东海向南海延伸的弧上。关于台湾的知识,最初是刚上小学不久,老师告诉我们台湾是祖国一名流落在外的儿子,总有一天要回家。后来,多认了几个字,自己可以读诗了,读到了我认为是我至今读到过的最好的诗,余光中的“乡愁”。还有,我读到了“令所有中国人都肝肠寸断”的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可以望我大陆”的千古绝唱!我听到的第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是“路边一棵榕树下,是我童年的地方,晴朗的天空凉爽的风,还有醉人的绿草香。”我当时就被这首歌中描述的台湾乡间风情迷惑住了。我有了解台湾的冲动。两年前,F4登陆,搅起一阵旋风。父亲告诉我,台湾有个电影导演叫侯孝贤,F4和他相比,就真如流星一般。于是,我开始收集侯孝贤的作品。《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彻底颠覆了我的观赏体验,侯孝贤以漫不经心的方式将我的记忆逼出来,那些我以为自己已经开始遗忘的成长体验,那些我想努力忘却的青春羞涩,在侯孝贤轻轻地撩拨下,不可遏止的涌出来。这是几部与青春有关的片子,虽然主人公、情节不同,但是都勾画着人生的同一个时期。从少年到青年,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历程。“差不多经常是令人痛苦的,伴随着处于青春期的主人公获取关于他/她自身、关于罪恶本性或者关于世界的有价值的知识的经历。那种知识伴随着一种丧失天真感和疏离感,而且如果那知识从根本上具有某些永久效应,那么这将必然导致性格和行为的变化;因为如果知识不能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话,就不会有学习—一种知识的获得本身了。差不多每一次变化都导向与成人世界的适应性整合。”这是伊萨克·塞奎拉在《涉世主题》中,对青春期人生的经典论述。自古以来,以青春期为题材的作品太多,因为青春期是人生最激荡的年代,人生许多灿烂辉煌的成就其实是在青春期打的底色。青春期是少年人自己与自己对话,青春期的许多话语看起来慷慨陈词,其实是内心独白。正如《风柜来的人》的英文译名“ALLTHEYOUTHFULDAYS”。青春期成了永恒的话题,没有作家能够试图绕开它,因此,关于青春期的作品汗牛充栋。但青春期的作品大多不受青春期少年的欢迎,因为许多作者是以过来人的眼光打量正处在焦灼状态的、被青春的激情烧烤得终日不安的少年,目光中往往还带着不屑与怜悯。侯孝贤表现得很安详,完全没有说教,平等、包容、理解,人生反叛的青春期在轻描淡写中被悄悄歌颂,他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懂得青春少年的人。反叛是青春期的常态,没有反叛的青春期肯定不正常。青春期的少年随时都在冲动,冲动有许多种,“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是一种冲动,与争风吃醋有关;“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也是一种冲动,与建功立业有关。侯孝贤在他的作品中容忍了青春期的反叛,这种反叛不被硬性定位在先验的价值坐标上。青春期是人生最冲动的年代,本来人生是不允许出错的,因为历史无法进行试错,但惟有青春期例外,青春虽然不能挥霍,但总还有转圜的余地。阿城在评论侯孝贤时,说“《风柜来的人》以少年挥霍为始,忽然就有尴尬的沉静,因为尴尬,所以还时时会暴躁,这暴躁并非不纯,原来质感就是这样的。”在《风柜来的人》中,阿清和同伴们成天无所事事,精力过剩。一言不和,便打架生事,到了城市后,有人铤而走险,有人在街头行骗。《恋恋风尘》的主人公阿远学习不行,读不起走了,咋办?到城市打工去。这山望到那山高,不学好,还试图偷摩托。不过,时光对年轻人就是慷慨,虽然几部片子都没有交代这些顽劣少年后来的归宿,但看得出来,是一拨善终的少年。对青春反叛期寄予的宽容和关注其实仅是他对人生关照选取的一个切入点,在侯孝贤的一系列影片中,贯穿着强烈的“人文关照”精神,对人的关照是他影片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他以温厚、包容的态度和人文精神真诚的关注普通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切的表达了他对平凡人生存处境的深刻洞察。侯孝贤被称为“不止是有自觉的艺术家,也是有使命感的历史家”,不是偶然的。侯孝贤作品的成功,当然决非仅仅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决不是“题材设计”的成功。侯孝贤作品在电影美学上取得的成就,是他获得广泛赞誉的重要原因。罗丹说,“真正的艺术总是冒着危险去推倒一切既有的偏见,而表现自己所想的东西。”侯孝贤的电影全面消解因果性,颠覆传统电影叙事通过因果性来建构的表现体系,尊重生活本身的偶然性,不对人物的命运和事件的结局做任何预测。电影仅仅传递一个信息,一段人生经历,将来呢?我不知道,也不预言。在他的作品中,偶然性支配着人生际遇,人生如同汪洋中的一条船,在浊世的波涛中漂浮。《童年往事》中父亲在躺椅上溘然长逝,祖母在地铺上悄然离世,生命自然凋谢而又难以测度。侯孝贤这样阐述他的作品:“我可以看出背后是什么东西,传达出什么样的讯息,除了表面的讯息之外。但是我故意不去??因为整个东西要靠的还是表面这个东西来衬后面,以前直觉很强的时候,能够把表面的东西做出来,后面的扩散力也是非常强的。但是现在又故意不去注意后面的东西,其实后面的东西又一直在自动告诉你”这种美学追求形成了表面平淡无奇,然而自有“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意蕴。何其芳在论诗的魅力时谈到,“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作品常常不仅描写了残酷的现实,而且同时也放射着诗情的光辉??一个作品没有诗,几乎就是没有深刻内容的同义语。”侯孝贤作品恰恰重在抒情,他善于在作品中营造诗性的画面,着意追求“东方情调”,推崇“诗的境界”。侯孝贤多年的合作者朱天文评价他,以“诗的方式,不是以冲突,而是以反映与参差对照,既不能用戏剧性的冲突来表现痛苦,结果也不能用悲剧最后的‘救赎’来化解。诗是以反映时空的无限流变,对照人在其中存在的事实却也是稍纵即逝的事实,诗不以救赎化解,而是终生无止的绵绵咏叹、沉思与默念。”这种“诗的方式”,“绵绵咏叹、沉思与默念”使侯孝贤电影具备了抒情/诗情特质,流动着淡淡的诗情。在《风柜来的人》中有一个傍晚时分的场面,涛声轻轻,海边宁静的小屋,给人一种无限温馨静谧的氛围。另一个场面中,阿清和他的朋友在海边嬉戏的场面,近处浪花飞卷,远处渔帆点点,一帮年轻人尽情挥洒着快乐,极为撩人情绪,这是一个充分体现中国古典诗词“画中有诗”的意境。《童年往事》的结构本身与中国古典诗词的铺成结构非常相象。中国古典诗词重意境,侯孝贤的电影语法是典型的中国古代诗歌。“从感觉和直觉出发”,而不是“从思维和概念出发”。侯孝贤不是通过章法的铺排,逻辑的推演来诱惑观众,而是如波布克在《电影的元素》中说的:“导演力求在现实世界面前隐藏起自己,让他们想表达的意思在直接和客观的表现中浮现出来”。侯孝贤受沈从文客观而不夸大的叙述观点的影响,找到了他喜欢的角度,他说:“我觉得我们平常看事情并没办法很进去的看,很进去那是因为你自己很主观的思维方式,所以我就想用沈从文那种‘冷眼看生死’,但这其中又包含了最大的宽容与深沉的悲伤。从这个客观的角度来拍,我觉得我的个性比较倾向于此”。因此,他的影片被称作“状态电影”,强调情绪大于叙事,呈现出一种普遍而真实的生存状态,拍出顺应自然规律的“天意”,表达出生命与历史的“自然法则”。侯孝贤说:“我觉得总有一天电影应该拍成这个样子:平易,非常简单,所有的人都能看。但是看得深的人可以看得很深,非常深。”青春期的我,远没有读懂侯孝贤,但读他的作品不累,不觉得隔阂,有亲切感。在他的作品的慰藉下,反叛的青春期增添了些许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