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通用16篇)
半步沧桑
2023-11-29 03:23:17
二年级
写人

越剧(1)

有一次爸爸给我讲一个戏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状元与乞丐》。这个故事有趣,我吵着爸爸给我看看,爸爸就给我看一部越剧《状元与乞丐》。这部戏曲调婉动听,演员演的灵活现,看完后,我被《状元与乞丐》的情节给感动了。

故事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位兄弟,两位兄弟的妻子各生了一个儿子,分别叫文龙、文虎算了一卦,先给文虎的父母说:“文虎这孩子的命是状元命,长大肯定富贵。”再给文龙的母亲说:“文龙这孩子是乞丐命,命中注定要贫苦一生了!”文龙母亲听了非常悲伤,父亲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从此文龙在逆境中刻苦学习,终于“功夫不怕有心人,”文龙金榜排名考上了状元。而文虎认为自己是状元命整天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最终却变了乞丐。通过这个戏曲故事使我懂得了人定胜天的道理命运不好自己不努力将来也是一事无成!

这部戏曲使我感受到了越剧的艺术魅力和我国戏曲的博大精深,我深深爱上了越剧。在爸爸的指导下我随后又看了十分精彩的越剧《五女拜寿》;这部戏曲与《状元与乞丐》一样有教育意义。她使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嫌贫爱富、要孝顺父母的道理!越剧那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精彩的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了我,从此我与越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也真心希望越剧这样的优秀戏曲在我国能够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越剧(2)

没有华丽的协奏,没有艳彩的服饰,更没有痴迷的追逐者。你所拥有的是古戏台前的吟吟传唱,伴随着江南水乡的摇橹声,是那百年不变的轻柔与高雅。你是活跃在江浙沪一带的年轻剧种。你,就是令我如痴如醉的——越剧。

因为有你,我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因为有你,我认识到戏里戏外的世间百态;因为有你,我也逐渐爱上了缠绵的古典词韵……

不曾记得从何时开始迷恋上你,只记得小时候总爱依偎在奶奶的怀里,似懂非懂的面对着电视,和奶奶一起观看一出出经典的剧目,如《红楼梦》、《孔 雀东南飞》、《祥林嫂》……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泪水便噙满了眼眶,于是,奶奶便会笑着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这孩子也会看戏,长大后啊,保证也是个戏迷。 果然,被奶奶猜中了,当同龄人正在疯狂的传唱着流行歌曲的时。我依旧在如痴如醉的欣赏着你。不爱那富丽堂皇的京剧,不爱那雍容华贵的昆曲,更不爱那花枝招 展的黄梅戏,我只钟情于你,缠绵温柔的越剧。几乎每天,我都在那不厌其烦的听着。因此,同龄的玩伴都笑称我为“小阿婆”。可能在他们心中,越剧只有是像阿 婆级的人们才会去喜欢吧。而每当这时,我都会会心一笑。因为我知道他们只喜欢那激情澎湃的潮流歌曲。由此,与他们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我可能“out” 了。但是,因为有你,我便足够了。

时过境迁,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越迷。

在网上,我加入了好多个越迷Q群,从此,我的业余生活便更加充实。在群里,我们也不管谁是谁,只要我们拥有相同的爱好,那就是痴迷于你,尽情地聊着关于你的话题。禁不住会感叹一句:“这真是,高山流水今相逢”。

你不是单纯的剧种,而是流派纷呈,各臻其妙。有质朴纯真的袁派,有真诚隽永的尹派,俏丽婉转的傅派,更有唱绝了宝哥哥与林妹妹的徐王二派……沉迷于这些流派当中,又何尝不是美的享受呢?

你的丰富和博大,让我获益匪浅:《五女拜寿》使我看尽世间百态和人世温情;《孔乙己》让我了解旧时封建思想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梨花情》令我 明白金钱和亲情的孰轻孰重;《一钱太守》让我知悉清官廉吏会受人爱戴,而贪官则会受人唾弃;《浪荡子》使我感受到花花世界对人的影响之大,我们要自重自 律,自觉抵制外界不良诱惑,千万莫学浪荡子,到落难之时才去忏悔……

因为有你,我充分了解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你的柔,你的美,也正是江南人特有的品质。因为有你,我感受到“人生得意须尽欢”的哲理。因为有 你,我明白了戏里戏外的爱恨情仇。因为有你,吴越的声音,如同江上的谣歌,自古至今,飘香不散。那里有纯朴的乡情,那里有恒久的渴望,那里也有我诚挚的祝 福和期盼。


越剧(3)

朋友,你一定欣赏过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经陶醉过多少中外华人。你可知道曲子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对了,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你听,曲子的旋律有越剧的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艺术——越剧,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色的戏剧。

越剧是一个成熟的剧种,它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清新亮丽的曲调,却又不失激情与高亢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10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越剧演员在敌伪统治下的上海虽然演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好戏,但改革主要还是在形式上,越剧内容并没有较大的突破。1942年越剧改革以后,越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迅速发展成为适应现代舞台条件的、有较强综合性的剧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几代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终于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到了现在,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地沉默下来了。虽然有人极力在挽救越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里有一个其型的例子: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着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

不管怎么样,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当今的越剧危机已经很明显了: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二是观众群体少,范围窄。越剧观众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年轻人很少有人问津。三是目前越剧自身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一成不变,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四是政府投入不多。社会争企业投入少、关注少,不重视。

在越剧走向衰落的同时,我仍然欣喜地看见,越剧界人士为振兴家乡艺术执着地奋斗着。他们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越剧表演,用现代舞台、音响、灯光营造现代化的气氛。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剧本的创作也力求创新,如现代越剧《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确给越剧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舞台越剧没落的同时,社区里、广场上戏曲演员的表演却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越剧,我家乡的艺术,你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呢?


越剧(4)

同学们,你们对戏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我猜你们会说:“那太老土了,简直是老掉牙的玩意儿!谁还会去学这么无聊的东西?”对,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可自从那天我们与越剧零距离接触后,顷刻之间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可以说是360度的改观。

当我的脚一踏进教室,就已隐约发觉今天的课堂必定非同寻常——只见课堂上放着各种生、旦、丑、净的面具,还有那美丽的服饰更是吸引人的眼球。

今天我们要上的就是戏曲课。老师请到了她的妹妹小林老师来指导我们。这时,我心中有点慌了,因为我根本不会唱戏。再说了,那戏的有些腔调实在太快,有些音太长,我们能跟得上节奏吗?我不自信!

在唱戏之前,老师先为我们介绍戏剧的类别,令大家收获了知识,然后选出两位同学扮演宝玉哥哥和黛玉妹妹。哇!这美丽的服饰为他们增添了几分精神,眼前仿佛真的是英气逼人的贾宝玉和柔情似水的林黛玉呢!

瞧!小林老师唱得多动听,那手上的动作可真柔美,就像是仙女下凡一般。这时,我发现戏中有很多字与现在的念音很不一样,如“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中的“个”唱“锅”,“骨格”念“刮嘎”,“娴静”读“盐津”等,真是太有趣了!我们听了都忍俊不止。

林老师开始逐字逐句地教我们唱,这音时长,时短,时缓,时急,时激昂,时含畜……渐渐地,我们心中的紧张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开心,同学们的脸上也流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哈哈!我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男女对唱大PK!只听我们的宝玉哥哥高声唱起:“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音之尖,这节奏之快,令人惊叹!这不,宝玉哥哥还没唱完,我们这黛玉妹妹就马上接上去:“只道他……”“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虽然这对唱得是很快,但我们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只见大家额头上都还挂着汗珠呢!

突然,我心中又萌发出一个点子:长大后当一名戏曲演员,那一定会有很多的粉丝追着我签名,拍合照……想着想着,心里便美滋滋的。直到下课铃声把我拉回现实。这真是一堂弘扬中国戏曲文化的课!

俗语说:“想知道梨是否甜,还得自己尝尝”。是啊,真是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像戏曲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一直弘扬下去,让戏曲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越剧(5)

越剧里面有很多角色,有花旦、贵妃、小生、老生等等。
今天,我们小队活动是,有专业的老师给我们讲解,给我们化妆。我们每个人都化了妆,穿上了古代人的衣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觉得很有趣。
这次的小队活动,让我增长了知识。


越剧(6)

我的妈妈兴趣广泛:爱种花种多肉,爱逛街看电影,也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天她都会把自己打扮得很优雅很漂亮,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一个十足的文艺女中年。

最近,我发现妈妈在唱越剧,平时很健忘的她为了录好一段十秒钟的小视频,竟然可以反复录制好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妈妈说那是因为唱越剧是她心中的最爱。

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会喜欢上越剧呢?”妈妈一边回忆一边说:“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电视机,只能成天跟在你太爷爷身后,走街串巷地去看戏。因为你太爷爷是个越剧迷,我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越剧。我还喜欢唱小生呢,唱着小生就觉得自己可以去仗剑走天涯了。”真是个调皮的妈妈,跟我一样心里藏着一个侠女梦。妈妈继续说:“戏文里不仅仅有才子佳人的凄美爱情,还有礼义忠孝,更有优美的诗词歌赋,这些都是老祖宗和那些艺术家留给我们的财富。可惜现在喜欢越剧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越剧的流派非常多,妈妈最喜欢吴凤花老师,她不仅扮相俊美,最主要的是她的人品很值得别人尊敬。吴老师的脸对油彩过敏,只要一化妆,她的脸上就会留下斑痕。医生劝告她不要唱戏了,可吴老师为了自己喜欢的舞台,为了喜欢她的观众,硬是坚持了几十年,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什么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的,就会成功的,唱戏如此,学习也是如此。你明白吗?”妈妈望着我,眼神里满满是期待。


越剧(7)

我写下这个标题突然心中就蔓延开了越剧的柔情,那婉的唱腔和动人的旋律让我痴迷。以前小时候我不知道这般让人痴迷的声音叫做越剧,但我就是喜欢这种旋律,感觉她和其他的音乐不同,在她的萦绕中我能安眠,我能沉醉,我能飞翔

我不知道自己怎会深爱越剧,尤其是我的同龄人对此不屑的情况下我的爱好与他们显得格格不入。我的耳边充斥了太多的流行音乐,那些音符充满了嘈杂、不安,让人心生浮躁。但人们很享受这些,或许这是个流行音乐大行其道的年代吧。既然如此,我就把我的房间布置上越剧的柔美、祥和吧。

我的房间有着很多越剧的光碟,也有很多网络上收集的精彩唱段。轻轻拧开音响,一缕柔美在房间蔓延、舞蹈,我坐在沙发上微闭双眼,那缕柔美就随着我均匀的呼吸进入我的鼻孔直达心灵。仿佛间听到了妈妈炒菜时清唱的《九里桑园叫算命》,我没有刻意地了解戏剧要表达的意思,我亦能感受她的美好,甚至我能闻出妈妈炒菜的香味;有时候我闭上眼会展现一个裙袂飘飘的世界,那是我以前在乡下看戏的日子,场景和鲁迅先生描绘得差不多,不同的是我不在乌篷船上而是离得舞台很近至于偷偷蹲在戏台上看着飘然的身影在我身前动作,伴随着天籁的声音每次的场景也不尽相同,因为对于我来说每段越剧唱段早已附上了我的回忆,加入了我对美好的理解。

越剧亦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看过《梁祝》,那段《我家有个小九妹》让我感受了相遇知音的喜悦,《十八相送》的难舍难离让我感同身受,祝英台的唱词中流露的无奈和疼痛同样也直达听者心;《红楼梦》的《葬花》其中蕴含的凄美,彷佛间我置身于落英缤纷的花间,见证了它们的生命历程;《盘妻索妻》中的《官人好比天上月》的唱词感人异常,夫妻间的情谊原是如此深切,每次爸妈对唱我都感触颇深,同时很是幸福。

总之,越剧对于我有着无比的魅力。我有感于她的美好,因为她是历史的沉淀,那些大行其道的流行音乐怎敌她的蕴含,相信当世间的浮躁褪去,她的美好将发出耀眼的光芒。


越剧(8)

朋友,你一定欣赏过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经陶醉过多少中外华人。你可知道曲子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对了,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你听,曲子的旋律有越剧的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艺术——越剧,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色的戏剧。

越剧是一个成熟的剧种,它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清新亮丽的曲调,却又不失激情与高亢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越剧演员在敌伪统治下的上海虽然演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好戏,但改革主要还是在形式上,越剧内容并没有较大的突破。1942越剧改革以后,越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迅速发展成为适应现代舞台条件的、有较强综合性的剧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几代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终于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到了现在,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地沉默下来了。虽然有人极力在挽救越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里有一个其型的例子: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着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

不管怎么样,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当今的越剧危机已经很明显了: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二是观众群体少,范围窄。越剧观众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年轻人很少有人问津。三是目前越剧自身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一成不变,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四是政府投入不多。社会争企业投入少、关注少,不重视。

在越剧走向衰落的同时,我仍然欣喜地看见,越剧界人士为振兴家乡艺术执着地奋斗着。他们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越剧表演,用现代舞台、音响、灯光营造现代化的气氛。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剧本的创作也力求创新,如现代越剧《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确给越剧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舞台越剧没落的同时,社区里、广场上戏曲演员的表演却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越剧,我家乡的艺术,你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呢?


越剧(9)

越剧在中国五大剧中排第二。这一次的作文课,林老师让我们有幸真正了解了越剧。由于平时沉浸在流行音乐之中,戏剧淡出了我们小孩子的世界,我基本零关注,但自从与越剧邂逅,让我对其有了新的认识。

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越剧,它起源于浙江嵊州,有许多流派,如:尹、袁、徐、王、傅等。各个门派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戏剧更浓缩着一方风情的灵魂和精华。粗犷厚朴的黄土地适宜于秦腔;茂密火红的高粱田孕育了二人转的品格;温山软水的江南无疑就是越剧,其拥有千回百转的河流和湖泊的美丽。这次,我非常欣赏的是小林老师教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这一片段。

那天,我刚踏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头饰及许多生、旦、净、丑的面具,大约有五十副左右。还有一套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服饰。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我的内心也充满了期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视频一下子将大家带入十八相送的趣味佳境,听醉了。小林老师开始教我们了。这声音,如百灵鸟在唱歌一般,真动听!开始教片段了,一开始我们都咬文嚼字,一点一点地在脑子里记着,反复思考。但其实有好多字的发音很不一样,如“个”唱作“锅”,“骨骼”唱为“刮嘎”,甚至有的音白字标不出来,我们都和丈二和尚似的摸不着头脑。在老师耐心地教导下,我们基本能唱了,教室里的余音仿佛可绕地球赤道三圈。我们尝试和着调子唱,一遍下来,大家都上气不接下气。可是我们都不气馁,充满斗志。

小林老师又挑了两名同学分别扮演林黛玉和贾宝玉,让他们戴上面具和着唱。之后老师又让台上的两位同学对唱,谁知男同学反而太腼腆,不敢去对唱。

今天的教室里充满了天真无邪的笑声与柔美婉约的越韵,每个人都很满足!我仿佛沉浸在戏剧的世界,聆听着各式戏剧盛宴,享受着天籁之音……


越剧(10)

今年外婆70岁了,一米六二的个头,瘦瘦的身材。外婆笑的时候,就像一个盛开的菊花。外婆最大的爱好就是看越剧,她算得上是一个越剧迷。

每次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外婆在家里看越剧片,她一会儿拍腿,一会儿“咿咿呀呀”的哼唱。还真像那个样子呢!

天气好的时候,对门的刘爷爷和我的外婆去公园唱戏,刘爷爷拉二胡,外婆跟着音乐唱了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眉毛也在手舞足蹈。天上的小鸟听见了外婆的唱歌。也“叽叽喳喳”的唱歌,在跟外婆伴舞。

有一次,外婆把饭蹲在煤气灶上,打开煤气灶。就去书房里,打开电脑。带上耳机,听起了越剧,直勾勾地盯着电脑屏幕,津津有味地跟着电脑人物唱了起来。忽然,外婆闻到了一股糊味。她“呼”地站了起来,跑到厨房,打开锅盖,看饭糊了。

怎么样,我的外婆算得上是个地地道道的越剧迷吧!


越剧(11)

在开学的前几天,我仔细回想,寒假与越剧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首先,在我的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寒假开始之际。在第一天,我就查了一些资料,后来,发现越剧是那么得深奥。越剧是中国五大戏曲种类之一,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查了资料后,我也更加了解了越剧,此刻,我的心中浮现了一种好奇。真想在寒假里真真切切地体会一下越剧啊!

期盼着,期盼着,那天终于到来了。在初九,在台下,体会了那美妙旋律——越剧。我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台上,仰望着,欣赏着,聆听着。各种服饰,各种颜色,各种花式,五彩缤纷,映入眼帘。旋律在耳尖弥漫,越剧风味在空气中弥漫。歌声从台上散出,然而古色古香的越剧,就在我们身边。不久,我的耳朵听到了一种与旋律不同的声音,我四处张望,发现周围的人们,都在欣赏,却唯独她不一样。妹妹的嘴中念叨着什么,仔细一听,发现原来她在学唱越剧。虽然妹妹只有六岁,但她也在学习越剧。妹妹的勤奋好学,使我没有打断她,继续聆听越剧。其实心中,早已萌生了一种想法,妹妹令我明白,聆听越剧,就像在湖边的一道美景前。我站在江南这艘船上,欣赏着岸边的杨柳。此刻,岸边的杨柳就像越剧一样,如果没有杨柳,如果没有越剧,那么江南或许就会黯然失色。所以,在江南这片土地上,也少不了越剧那美妙的旋律。

在这个寒假,我与越剧一起度过,想念那美妙的旋律。

五年级:唐欣鸽


越剧(12)

越剧的故乡

施家岙——是中国女子越剧的发源地,这里的风景非常优美高中优秀作文 原创分享 ,这里也有我外婆的'家。

今天,我和外公一起去越剧古戏台看戏,看戏的时候,有来自全国各地越剧戏迷进行轮流演唱。你唱一折,她唱一段,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戏迷们也不时拍手、鼓掌。我一高兴,就拿起手机,为他们拍照留念。

现在,我虽然还小,但长大以后,也要学习越剧演唱,为我们嵊州的越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发扬光大,让古老越剧流世永生,让我们一起去唱吧——越剧。


越剧(13)

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时不时传来几声母亲沉醉的低唱,就连双手浸在油腻中,也会隋不自禁地哼上两段。

记得母亲最爱的两出戏是《藏书之家》和《陆游与唐婉》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对它们做到百看不厌的,不过自己倒是“沾了光”,在母亲的熏陶下当时是对情节熟悉得很,即便是今日,经过时间的层层过滤,也还记得一二。

母亲看戏时。入戏极深。

听到感伤无奈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时,母亲的两道细眉就纠在了一起,双手习惯性地攥住衣角,眼神凝于舞台中央缱绻相拥的人儿;看到《孔乙己》中大刀劈向头颅后,那喷溅而出的鲜血洒向热气腾腾的馒头,母亲的嘴又紧紧地抿在了一块儿,然后缓缓松开,深深地叹一口气。

母亲爱极了越剧,也爱带我去看戏。小时候,母亲带我去过的许多大大小小的剧院,大多已经忘却了,而有个叫作“空中剧院”的地方却在我的记忆中深深地扎了根:哀婉的曲调,华美的服装,绚丽的舞台,还有那淡淡的百合香……

那柬百合的香气仿佛至今还萦绕在鼻间。

那天,我跟着母亲去了“空中剧院”。剧终了,演员开始谢幕,但还有—项重要的仪式没有结束——献花!

这时候献花看似简单,其实也是经过内部人员严格筛选的——要是人人都冲上去,舞台还不“轰隆”一声塌了——不准你献花就是不准!保安!上!

那次,母亲通过层层关系,终于争取到了—个名额。

为此母亲特意挑选了一大束百合,绿色的带有褶子的纸束着,美丽而不失高雅。母亲还带上了摄像机,我以为她会用摄像机摄下她与自己仰慕的演员并肩的场面,但她突然把百合递到了我手上,推着我:“去,快上去,去献花!”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上舞台的,往下一看,黑压压一片——我已觅不到母亲在何处,但我知道,母亲一定在某个角落举起摄像机对准我……

下台后,舞台上绚丽灯光的影还在我眼中晃,感觉整个人晕乎乎的。

倒是母亲,每每拿出影像回味,笑得合不拢嘴——比她自己上台还开心。

后记

当年台上的布景,在我心中多多少少沉淀下了浅浅淡淡的岁月陈香;印象中的母亲,正坐在我的身边哼唱着那曲我再熟悉不过的《葬花吟》。如今,在无人处我也会轻轻吟上一段:“我家小九妹……”而母亲似乎正笑吟吟地看着我。


越剧(14)

走进校园,我瞬间被里面的风景吸引住了!这里跟别的学校“不大一样”,那亭台楼阁,古色古香;绿树成阴,静谧舒畅,仿佛走进了美丽的风景区。

在小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来到了排练室,只见大哥哥大姐姐们正在舞台上认真练习。她们的服装很漂亮,颜色各异,有红的、黄的、橙的……衣服上镶着精美的图案,袖子上绣着美丽的花边;她们的姿态很优美,水袖服不时在空中甩来甩去,像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一曲唱完,我们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手,为她们的精彩表演喝彩。

接着,小王老师又带着我们来到了练功房。只见大哥哥大姐姐们正在认真练习,有的敲着大鼓,有的拉着越胡,还有的打着小鼓,他们配合默契,奏出的乐曲响亮、动听。他们一遍接着一遍地练着,使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舒怡妈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们也加入到了越剧体验中。我们左脚踏步,右手翻腕,并大胆地唱了起来:“我家有个小九妹……”爸爸妈妈都在为我们鼓掌。

后来,我们又去了历史悠久的越剧博物馆和美丽迷人的越剧小镇,对越剧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是一次特别的越剧体验之旅。

回去的路上,我们不约而同地向爸爸妈妈提出:我们也要穿戏服,等到汇报成果时,可以展示给同学们看,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


越剧(15)

小时候,从不知何为乐曲,只因外婆喜欢,懵懵懂懂地跟着她,搬一条小板凳,在简陋的戏台下观看。我们那里只是一个小镇,没有什么电影院,只搭了一个露天的台子。演员也不过是几个村民,纯属自娱自乐。我坐在外婆的怀里,听上面依依呀呀的唱,腔调时高时低,有种难以描述的美妙。我嚷着要外婆将我举起,透过黑压压的人群,只见几个身穿古装的演员,也不知在唱什么,只是觉得新奇,竟高兴得手舞足蹈。我问外婆这是什么,外婆笑了笑,用粗糙的,布满茧的大手摸摸我的头,“这是戏文。”我听外婆用浓浓的乡土音说话,一时间竟听不懂,只是隐隐约约听出“蚊”这字来。“外婆,为什么叫‘蚊子’?”外婆慈祥的笑了笑,用粗糙的大手捏捏我的鼻子,“傻孩子!”我痴痴的看着外婆暖暖的笑容,皱纹一圈圈荡漾开了,在我的心中竟也荡起一圈圈涟漪。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当我长到和外婆齐肩高的时候,外婆的怀抱再也装不下我了。可我还是那么想念外婆的怀抱,想念她衣服上淡淡的气息,像极了越剧演员脸上妆粉的气息。我还是喜欢和她挤坐在一条小板凳上,依偎在她身边。我已经13岁了,可在她眼里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尽管我不在向她提出那些幼稚可笑的问题,但仍经常听她提起,每次说起这些趣事的时候,我总能看见荡漾在她脸上的笑容,我的心也暖洋洋的。我凑近她的耳边,偷偷的说:“外婆,我也喜欢看戏!”外婆的笑容又绽开了,我听到了满世界的越剧歌声,悠扬而动人。

外婆老了,我总看见她步履蹒跚,但她还是那么喜欢越剧,可惜她再也走不动了,我仍旧经常省些钱,给她买些越剧的碟片,我总看见她欣慰的笑容,那是迟暮老人的感动。我还是喜欢越剧,从我被外婆高高举起的那一刻起,我便和越剧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来,村子里的戏台子拆了,戏班子也散了,我的学习负担也随着时光的脚步加重了,但我仍坚持了这个喜好,平时有些空闲时,便看些片段,每次听到歌声的时候,眼前便浮现出外婆慈祥的笑容。

我爱越剧,爱外婆的越剧。


越剧(16)

时间一长,妈妈不高兴了,埋怨奶奶只管自己的一张嘴,不管自己的两只手——妈妈下班回家,发现衣服是前天换下来的,饭碗是昨天吃过的,地板是很久以前拖过的……至于以前我们放学和下班经常能吃到的现成饭菜……那也只是以前了,现在的情况是早上奶奶买好菜回家一放,就赶时间匆匆忙忙去参加越剧培训班了。至于其它家务活,她俨然成了甩手掌柜。

时间一长,爸爸受不了了,因为奶奶在家里学唱越剧,不管是清唱还是跟着磁带唱,怎么唱都是一副破嗓子,不仅难听,而且刺耳,简直是多出来的噪音。为此他忧心忡忡,开始担心起自己的休息和睡眠,甚至身心健康来了。

时间一长,我也是很无奈,因为多出来的家务活,有一部分是分包给了我,那原来可都是奶奶的绝活啊,现在的我,有时候刚在学校里值日,擦完桌子拖完地,一回家又要擦桌子拖地,一天又一天,哎,不会是一年又一年吧?面对这甩不掉的重负,让我深感不堪呐!

面对众人的横眉冷对,轮到奶奶纠结了。这不,时间到了傍晚的六点,奶奶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她肯定是很想飞跃这重重阻力,立刻投身到老人帮里。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说了句:“别迟到了,奶奶。”只见她立刻起身,像个小孩子蹑手蹑脚溜出了门,我顿时傻了眼,真后悔不该说这句话。过了一会,我从窗子里望下去,她已经精神抖擞走在通往老年协会的方向了,让我哭笑不得。

唉,我那迷上越剧的奶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