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灯(精品12篇)
高山流水
2023-12-20 06:31:47
初一
其他

心灵之灯(1)

灯,她照亮我人生中前进的道路。

灯,她默默奉献自己,填补了一个又一个小坑、大洞。

灯,她罩着我,无论狂风,无论暴雨,无论冷嘲,无论热讽。

“快点啊,娘,上学就要迟到了!”只见腕上的手表的分针与秒针争先恐后地追逐着。却不见娘忙的热火朝天,而是不急不慢地提着书包有条有理、如绣花针般的做长征前的准备。

无可奈何,“忍无可忍”我一把夺过书包,又推门而去。却又猛然一想“平时,手脚麻利的娘现在磨磨唧唧,是不是另有用意?”不管了,赶上车才是有用,到了校才是王道,再说寿星的运气不会太差的。

但是,一股黑烟玩笑般的打破了天空的湛蓝,遮住了白云的绵绸。黑色的浓云挤压着天空,掩去了刚刚的满眼冲动。沉沉的仿佛要坠下来,压抑得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悄悄的。淡漠的风凌厉地穿梭着,将人的惊呼抛在身后,柔弱的小花小草早已战栗地折服于地。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又仿佛一个阴郁的孩子,天空刚刚的灰白脸色渐渐沉下来,被沉重的灰黑取代。调皮的风四处流窜着,幸灾乐祸地看着人们的狼狈。树无奈地摇着头,天色十分昏黑,片片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一样,黑压压的。还不时有震耳欲聋的雷声和刺眼的闪电,给人一种空虚、寂寞的感觉。

这或是娘的不满引来老天的惩罚,这或是上帝对这位母亲格外的厚待。又不知为何,转眼之间,我认为这都是娘惹的“祸”

手中也没有伞,我只能三步并两步地往车站跑去。但是越想越奇怪,越走越疑惑。以前的那把小破伞为何没有陪伴在我的身旁。

而,从小娘就看不得我受到别人的欺负,或是被雨水碰到衣服一点一滴。但是,岁月的推移是无情的,我开始慢慢长大,多的只有我的好奇心和跃跃欲试,更多的只有我残忍地让母亲操心,添上更多“美丽的印记”好奇心迫使着我恨不得快快独自跨出家的大门,去用我的眼看世界的美丽,用的我的腿测量世界的距离。娘不愿意将一手养大的娃托付给这个风雨交加的社会。但是,她却不得已这么做,于是开始着手更多小事。例如:她每天都会提前收听天气预报,无论晴天是否,还是阴天有无,她都会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叮嘱我带伞,不管家人的吐槽,还是同事的另眼相看,她一定会这么做。

可是,今天是第一次例外,不懂珍惜的我又把所有的埋怨堆攒在娘的头上。

转折总是猝不及防,尽管伞不在手,“生活处处有惊喜”或许是说给我听的,我赶上了公交车,准时到了学校,既没收到挨批,还有生日礼物铺满我的桌子。我又认为这一切有归功于娘的好。

急匆匆的坐下,打开书包的一瞬间,我傻了眼,心中仿佛打翻了五味瓶,说不清是哪种滋味—一把崭新的伞搁在包里最显眼的位置。

教室里的空调打的很足,我却感到异常的燥热。

课堂上的时间过得很快,我却感到度日如年。

走在回家的路上,风柔和了,雨也停了。我依然打着伞,因为我在娘用爱织成的保护伞下我风雨无阻!

爱,我认为是无形却变有形的力量,是跌倒时的一次帮助,是口渴时的一杯温水,是失败后的一句鼓励,更是一把用爱细腻编织的保护伞。

读到此处,写到这里,发现娘是不是从书中走出的人物,但是这就是这么多年在我背后唠叨的娘,照亮我心灵的她,一盏无私奉献的灯,也恭喜她有一个傻儿子来衬托耀眼发光的她。

致敬!娘!


心灵之灯(2)

书,是我最好的伙伴,它常常使我如痴如醉,也经常使我懂得一些道理。

在我看的故事书中,印象最深的要数《“捕蛇将军”的后代》了。这个故事很精彩,讲的是:小红脸獴的爸爸妈妈是有名的“捕蛇将军”,因此它从小就很骄傲。一天,小红脸獴独自外出捕蛇,可它不是把蜥蜴当成蛇,就是与蛇皮打了一仗。最后,还是在老红脸獴的指导下,咬死了一条响尾蛇。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我第一次烧菜的时候,自认为一定能烧好,就把妈妈拒之门外,自己进了厨房。我把油倒在锅里,油便马上往我脸上溅,吓得我急忙把菜也放了进去,炒了几下就盖住了锅盖。菜终于好了,我盛起来一尝,菜不但有些焦了,还忘了放盐,真是难吃极了!

我读完这个故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炒菜和捕蛇不正是一个道理吗?我们不能对一件事自以为能做好,就很骄傲,而不去虚心学习。而是应该多去请教,取长补短,在练习中磨炼自己,从而做得更好。

我有一本《枕边书》,里面的故事生动无比。《敢于放下自我,才能有所突破》使我懂得了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某种程度的突破,向前方的目标迈进,需要有“放下自我”的勇气,来迈向未知的领域。《母亲是你心灵的归属》又让我明白了在我们失意、忧伤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母亲,她是我们精神的支柱,是我们心灵的归属。无论我们怎么样,母亲的心都能包容一切,她的关心和呵护能把我们渡上一条风雨无阻的人生之船。


心灵之灯(3)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题为《丘吉尔的选择》的文章。这篇文章侧重于描写人物的心理、神态。它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深有感触。

《丘吉尔的选择》主要写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母亲即将放弃自己的爱情边际两次鼓励了母亲,使母亲两次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在自己的仕途和母亲的幸福之中,他心甘心情愿地选择了后者,两次用自己的臂膀给了母亲信心与力量,并温暖了母亲的心。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丘吉尔是一位关爱母亲、无比孝顺的好儿子,他以母爱的幸福为幸福,顶住外界巨大的压力,不顾自己仕途上遇到的困难,毅然捍卫选择了母亲。他不仅是一个英雄、一个伟人、更是一个会用自己的臂膀温暖母亲心灵的孝顺儿子。我想,这也是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心灵也会因此得到升华。

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给我们的启示却是深刻的: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努力。他们含辛茹苦只为了将我们培养成人。但,在他们遇到困难或伤心时,我们是否尽了自己的全力去安慰、帮助他们?父母在事业,生活上遇到不顺时,最需要的莫过于儿女们的体谅与安慰。有时,我们并不需要像丘吉尔那样做出那么大的牺牲,只要说一句温暖人心的话语,给父母一个结实有力的肩膀,一个温暖的拥抱等,父母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是呀!父母要求的并不多,一份温暖已足够,但我们却真正给足了这份温暖了吗?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像山般沉重,海般辽阔,而我们回报给他们的爱顶多是一条小河、一块石头。然而,就是这条小河让大山漾起了淙淙的流水声;就是这块石头在大海中激起了千层浪!

温暖父母,也点亮了我们的心灵之灯。这是人生的哲理,也是传递亲情的真谛。


心灵之灯(4)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灯,但我还是最喜欢我心中的那盏“坚持之灯”。就是它,教会我要坚持不懈。

那是三年级的事了,有一天我无意间从报刊看到了一条征文比赛的启事,有一、二、三等奖的奖励。 随便获一个奖,都有好多书呢!我心血来潮,把周记翻了个遍,兴致勃勃地找了篇“优加”的作文,让妈妈帮我投稿。然而,很不幸地,过了一阵子, 我发现电子邮箱里有一封“退稿通知书”!我感觉晴天霹雳,似乎将我那脆弱的心灵“霹伤”了。虽然我的心受到了伤害,但是我仍不死心,又再找了一篇投上去。不久,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邮件—“退稿通知书”,霎那间,我的眼睛浮上不甘的泪水,不愿相信眼前的事实。

从这之后,我对作文产生了一种憎恶感,也不太在意周记本的上的分数了。就算只有及格,我也懒得去改。 又是一个周末,周记作业再次出现。“唉--”我在家里写着作文。说是写,倒不如说是在揉纸,撕纸。因为我很抵触这个作业,导致我没写几个字就撕掉了,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烦死了!”就这样一直揉着,撕着,我不耐烦了,大步走出房间。“你写完了?”“没有。”“那就回去写啊!难道你就要因为一次投稿失败,从此一蹶不振吗?那小小的蚂蚁,为了生存要出来觅食,有时无功而返。但他们没有因为一次的挫折就放弃,而是再接再厉啊!难道你连蚂蚁都比不过?”爸爸这一番话让我震撼,同时也点亮了我心中那盏叫坚持的“心灵之灯!”我重新回到房里,奋笔疾书,努力再写出一篇满意的周记,并再次投稿。终于我迎来了“获奖通知书”,并被刊登在网络上,我欣喜若狂,重新爱上了写作。

谢谢你,爸爸!是您点燃了我心中那盏“坚持之灯”,在往后的生命里,它将伴着我,鼓励我。这盏“坚持的心灵之灯”永远不会熄灭。


心灵之灯(5)

今天我读了《心灵之灯》。

心灵之灯文中讲述了,“盲童”的心里有着一盏生命之灯。赞美身体残障、心灵光明的人生风范,反正正确人缺乏生活激情的不良心态。对社会的腐败和人们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里面的盲童,他比我们多一份细腻的感情。盲童这个细腻的感情是我们正常人都没有的。里面还有一个瞎婆婆的故事。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是他的心灵是美的。是正常人都没有的。

里面的盲童和瞎婆婆,我深刻体会到了他们。他们有着平常人都没有心灵。

这是一篇很感人,很温馨的文章。其实生活给我们经历多少挫折和变故,只要我们依旧保留着不灭的信念,充满希望的生活,人生就有意义。


心灵之灯(6)

阳如果在自己的心中点燃一盏灯,那自己的前途将会无限光明!

——题记

我,曾经是一个很不自信的小孩。但是,一次鼓励,让我心中的那盏自信的灯骤然亮了起来。

以前在学校考试,总有一个很强的对手,她叫小之。每次考试,我和她的分数总是不相上下。有一次月考我没考好,心中很是不高兴。下课了,同学们都出去了,我趴在桌子上闷闷不乐。小之向我走来,用很硬的口气对我说:“知道吗?一个来自对手的嘲笑,远比来自一个朋友的安慰强!我以为你一直是个风吹雨打都不倒的女强人,没想到一次没考好,你就倒下了。我以前真是看错了对手,你也太弱不禁风了吧!你要站起来,只有泥泞的路才会留下奋斗过的脚印。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加油,对手!”说完,小之走了。

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就是呀!我干嘛要跟自己过不去呢?我不能让小之超过我,我要站起来,要继续跑,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倒下!既然我的对手都鼓励我了,我就一定不要辜负大家的希望!

从那以后,我心中充满了自信,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超过所有人。

对手小之的“嘲笑”,激励了我,让我的心中燃起了自信之灯!感谢对手!


心灵之灯(7)

在人生的路上,总有一片黑暗。这时你会看到一盏灯,提着它的也许是父母,也许是你的朋友,也许是个陌生人,而那盏灯则是照亮那片黑暗的心灵之灯。

有一次测验,我的成绩很不理想。都怪我考试的时候草草写完,之后又不认真检查。我心想:回家后,该怎么给爸爸妈妈解释呢?说我没有认真答题,还是撒谎说题太难了?唉!还是说真话吧,大不了耳朵受点儿委屈。想着想着就到家了,不过爸爸妈妈还没来。我写了一会儿作业,邻居家的孩子就来找我玩了。她和我的年龄差不多,我常把自己的心事和她说,当然,这次也不例外。她坐在那里听我说,感觉她的耳朵都快立起来了,生怕听不清楚。她听完后说:“你只要下次记住,别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至于这次的成绩,你最好实话实说,我想你爸爸妈妈会原谅你的吧。”

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回来了,我将成绩告诉了他们,并且说:“爸爸妈妈,下次我一定好好答题,认真检查。”之后又用撒娇的语气说:“这次就放过我吧!”爸爸妈妈没有说话。在睡觉前,爸爸突然对我说:“你最好遵守诺言!”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原谅我了吗?

再一次测验时,我仔细观察题目,最后取得了好成绩,虽然不是第一名。

在我考试成绩不好时,是爸爸妈妈还有好朋友帮我照亮了前方的路途,让我不再畏惧黑暗,大步向前走。

在心灵之灯里,装满了温暖和勇气。


心灵之灯(8)

外表不美,并不代表这个人很险恶;外表美,也不代表这个人心肠很好。总之,好人,坏人不是靠外表来区分的。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天清晨,我与爸爸出去跑步。那天非常寒冷,北风吹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疼。十米之外再也看不清人了,因为那天不仅冷,还有大雾。

我们慢跑着,大街上几乎就没有车辆和路人。

跑了一会后,忽然看见一个黑影在雾里穿梭。我以为是我看错了,心里想:这么冷的天怎么会有人在大街上站着。想着想着,就跑到了黑影一旁,原来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清洁工在扫地。

在这时,我的心里泛起了波涛。因为当我们吃完东西后,将包装袋一扔,就没想到清洁工人们的辛苦劳动。

清洁工用扫帚扫着大街,然后用簸箕盛垃圾。一会儿,我看见这位清洁工,蹲下来不知在干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有一摊包装袋里的胶水,粘在了地上,胶水上还有许多脏的东西。清洁工用扫把扫了一会,可是胶粘得太结实,弄不掉,他只好用手拿。我看着这脏乎乎的东西,差点吐了出来。清洁工用手去拿包装袋,又用另一只手抠下面的胶水。过了大概有五分钟,包装袋被拿起来放进了垃圾箱。接着他又开始扫别的垃圾了。

经过这件事,我深有感触:清洁工穿得不怎么样,但他们却起早贪黑,为城市争光。我看到了一盏美丽的灯,那就是清洁工的“心灵之灯”。


心灵之灯(9)

灰天,拉下了夜幕。掀起窗帘,偶然间,察觉临窗的灯依然亮着,亮着。

问过妈妈,知道里面只住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爷爷,他总是孜孜不倦地读书,常常彻夜未眠。

一次登门拜访,我好像懂了许多。老爷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时常告诉我,数年寒窗苦,到头来总是值得的,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收获知识,友谊与信任。”从老爷爷简简单单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一个平凡老人对人生的领悟与理解,更是切身体会到了他对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女孩的关怀与帮助。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从他的所作所为中,我学会了关爱,善良,给予,分享…~老人没有孩子,孤身一人,他把那份爱,那份对学习的执着与热爱,全部地,毫无保留地留给了我,若淡雅皎洁的月色,似不绝如缕的春风,如甘醇醉人的清茶,于细微处,渗入心田,温暖心房。

那件事,直到好久以后,自己才知道。老人早在几年前就辞别人世了,而深夜里,那盏明灯依然为我点亮着,告诉我坚持,告诉我勇敢。我的泪,在眼眶中徘徊,不觉,滑然而落。在老人的鼓舞与激励中成长,却全然不知,有一天,他会离开。

原先,那盏灯。透露,他对知识的渴望。之后,那盏灯。诠释,他对关爱的定义。

夜深了,合上书本,正想熄灯,猛然间望见窗外那盏明灯,我又翻开书,沉浸在飘满书香的世界。倏然,望向深夜里永远不再唯一的那盏灯,灯光中洒满的不是那一次次漫过心底的关爱吗?


心灵之灯(10)

一盏小灯足以照亮心灵。有一盏小油灯,曾照亮了我迷茫幼小的心灵,使我领悟到了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一面。

记得那是四年前,爸爸带我回到老家。那时奶奶还没有去世,就天天把我搂在怀里,讲民间的传说。

有一天晚上,奶奶拿出了一盏小油灯,点燃后放到桌子上。我不解,问:“奶奶,为什么要点油灯?用电灯不是更好吗?”奶奶笑了,说:“如果停电了,不就只能点油灯了吗?”我点了点头,说:“明白了。”奶奶又说:“这灯只要还有一滴油,一丝棉,它都会继续燃下去。”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奶奶见我不解,继续说:“电灯如果没有电就会灭,而油灯只要有油,就生生不息。我们这儿的人就像这油灯,到人死了才会一点儿用没有。小孩子上学读书,青年人外出打工,老人就在家带孩子,做饭。我们每家都有一盏油灯,累了,看看灯就干劲十足。你说灯都如此,何况人呢?”

刹那间,我明白了。看着那盏小油灯,我想起了李伯伯。前天,他身子不舒服,别人都劝他休息几天,可他不肯,说干了几十年,闲不住了。还有王婶,一天到晚,手脚不停,也不嫌累,只说闲不住。一盏小小的油灯,传承了几代人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小油灯啊小油灯,真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一个道理。

后来,奶奶去世了,我又想起了那盏小油灯,心里暗想:奶奶,我还记得那盏小油灯。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那盏小油灯照亮了我的心灵,也会引领我走向光明的未来。


心灵之灯(11)

常言道,“母爱如水”,“母爱是最伟大的”。而我认为母爱就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我的心中有两盏灯,一盏是父亲,一盏是母亲。如果说父亲是那一盏指引我道路的灯,那母亲就是那盏带给我温暖的灯。

在我心中,母亲是个既严厉,又温柔的人。

一天,天空下起了雨,我得了感冒在家里睡午觉。上英语补习班的时间到了,妈妈把我众床上喊醒,我抽了抽鼻子对妈妈说:“今天就别去上课了,天这么冷,我还感冒了。”“不行!每次课都很重要,怎么能不去!”妈妈一下子回绝了我的要求。“快点,不然就要迟到了!”就这样,我被妈妈“赶”出家门。我一边走一边嘟囔着:“妈妈可真讨厌,我都感冒了,还非要去上补习班,一点儿都不关心我!”不知不觉,学校到了。在上课的时候,我的鼻子像被堵住了似的,真难受。我的头脑中不禁浮现出了我躲在家里睡大觉的情景。下课了,我一抬头,只见妈妈站在门口。她打招呼让我出来一下。原来妈妈给我带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姜汤。快喝下去吧,冻发烧就不好了,喝了下节课也有精神。”妈妈温柔的说。我一口气喝了下去,姜汤温暖了我的心。第二节课,我上的特别有精神,鼻子也畅通了,心中总有一丝暖意。

我的感冒好了——这,就是母爱的神奇!

这就是母爱的威力!

啊!母亲!您是我的心灵之灯!


心灵之灯(12)

是谁,从我们不会写拼音教我们现在可以写出400左右多字的文章。是谁,在我们考试成绩差时却帮我们分析题目,那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语文课吴海霞老师。

一年级开学初,吴老师开始给我们上课,初看她好像没什么特别,可仔细一瞧,原来吴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当我们上课窃窃私语时,她就用生气的眼神盯着我们,全班顿时鸦雀无声,安静下来,只听见椅子的吱响声和水笔落到地面上的声音。当我们全班都学习进步,比如同学们听写都过关,而且字迹端正,页面整洁时,吴老师就好像用看着宝石一样温柔的眼神看着我们。吴老师上的课会让我们哄堂大笑,随时把幽默带进课堂,有时还会插进一些温州话,让教室充满笑声。记得有一次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没来上课,吴老师就让我们想象他在外面做了什么,她说有UFO来地球,是那位同学没来上课,我们听了哈哈大笑。记得有一次,我们班晨读大吵大闹,根本不像晨读,吴老师“会说话的眼睛”就一直盯着我们,说:“你们为什么这么吵,晨读就应该有晨读的`样子。”吴老师其实为我们好,她很早就说过:“早晨晨读时间就是一天最宝贵的时间!”她的一举一动就是为了正在茁壮成长准备成为苍天大树的我们。吴老师在教我们学习方面花了不少心血,她还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也让我有深深的体会。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在上课发完言之后,吴老师突然对我们说:“上课发言的对与错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吴老师说完之后,我看见很多同学心里都有感受。我也不例外,听了这句话,很少发言的我,慢慢地,找回了前进的目标与方向。

今后我如果考上大学,我一定不会忘记我小学的语文吴老师;有了好的工作,我一定不会忘记细心而又负责的吴老师。因为是她,让我在人生学习的道路上,勇敢地跨出了第一步。她是我的心灵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