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满分作文2017(合集4篇)
暮歌
2023-10-08 04:11:19
其它
其它

浙江满分作文2017(1)

这位作家所说的人要读的三本大书,在我看来,“有字之书”即为人所受到的教育和文化;“无字之书”指的是人在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而这“心灵之书”则是一个人的道德与言行。

吾认为,这“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均可归为人的才能,而这“心灵之书”则指人的品德。作家的话其实是在告诫我们,做人就应德才兼备!

在这人日益复杂的信息化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才能,那么他便很难在这个社会中立足。没有才能的人即使品德优异也只会是社会的害虫,因为他们无法对社会做出贡献,只会不断地消耗社会资源,他们的存在只会拖社会发展的后腿。在这群有德无才的人当中,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等便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或许品德优异,但他们在做的只是挥霍父母的钱财、社会的财富,他们的人生毫无意义。所以说,有德无才是万万不能的!

当然,仅仅有才却无道德也是不行的,日渐增多的高智商犯罪便是明证。不得不说,那些高智商犯罪者都十分有才。他们大多数都毕业于名校,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各项专业知识,本可以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最终走了歪路中,身陷囹圄,抱憾终生。究其原因,便是这些人有才无德!他们失去了道德的约束,为了一己私利损害社会利益,才终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种人,其实比那些有德无才的人更令人痛恨!有德无才者只是在浪费社会资源,而他们不仅在浪费社会资源,更是在促使社会倒退,如果把有德无才者比作寄生虫,那么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病毒!因此,道德之于个人有甚至超过才能的重要性。

当今之中国,则必定是早已知晓才德对于人之必要性。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提高公民才能的举措;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则是为了提升国民道德素养,提高道德品质。但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德才兼备,是必须让学校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思想教育,杜绝重分不重德的现象发生。只有学校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才能使人们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才与德,这两个人所必需的要素,真的是缺一不可!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可称作真正的完整的人!


浙江满分作文2017(2)

当初读书,并不知道读书的重要。那么勤奋刻苦地学,为的只是超越别人,捧回那张可以做为资本炫耀的奖状,寻求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一切都是心中那份要强的自尊在支持着自己。但在默默的成长中,在痛苦与烦恼的冲击下,逐渐厌倦了这种心理上浅薄的满足。是书这无声的挚友使我明白,读书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

而今,闲来无事,便爱读书。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不为千钟粟,更不为那一纸荣誉,只是为了读。读书已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坐是卧,如果没有一本书做伴,就要心下茫然,踯躅不安。

我最喜欢夜深人静,燃一支红烛,到书海中跋涉。若窗外还下着雨,则更是读书的好时候。万籁俱寂,伴着摇曳的烛光,听着雨声剥啄,是极易进入书的境界的。你可以在书的世界里一无阻碍地上下遨游,读三毛洒脱、豁达的人生,读朱自清那深沉的父爱,读鲁迅那铮铮的铁骨……还可以在书中随心所欲地纵横驰骋,跟着鲁迅去看社戏,随鲁滨逊去航海,也可以步入路遥平凡的世界,更可以“飘”去目睹乱世佳人郝思嘉的风采。在书中实现了心灵的对象、思想的交流,时而有所憬悟、时而有所生发。那种深沉的体验,正如空谷幽兰为你送来的一缕芬芳,回环往复,绵绵不尽。好书在手,你会不自觉地被它吸引,难以割舍,于是敛思凝虑,心无旁鹜,细细地展阅。随着一页一页地翻过,书的妙味连同它的芳润会浸入肌肤,随着你的血而流淌、奔涌。你的情绪也会在意境中摇曳、波动,诸态纷呈。虽难为人理解,却能自得其乐。古时所谓“书痴”该属此类吧。

更多2017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信息:点击查看

读书需要有闲心、闲情、闲致,忙忙碌碌、心烦意乱是读不进书的。看古人在泽畔行吟,在月下操琴,在松篁里读书,不受丝毫的干扰,这是一种何其风雅的人生……可是,这样的人生已随昔人一起远去了,而其内核已化为一种优美的思念留存于今人的心中。所以,在现世拥塞的尘缘里,我们只要拥有了一份恬雅旷达的胸襟,完全可以忙里偷闲,而不必非等到你有许多时间时才去领略读书的趣味。只要你偷得片刻的闲暇,一样可以充分吟味书的深蕴。而一旦当你步入了书的心扉,则那种澹然的心境,同样令你无所止追,与书沉浮;此间滋味,也只有读书者方能领会。在周末晚上那片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我选择读书。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宿舍里静悄悄的,同学大多出去了,惟有我还恋着床头的那叠书。此时皓月临窗,一卷在手,一见如故。打开书,如开启友人的心扉,在幽幽的墨香中,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无所不尽。昏黄的灯光照在我脸上,此时此刻,我心中自有一片温馨的感觉。

周末读书,我可以跟着李白吟诵几句什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也可以跟着李煜吟诵几句什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周末晚上,在书中,我能领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意境;在书中,我得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周末读书,《鲁滨逊漂流记》教我做生活的强者,笑迎人生;《苦菜花》叫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读书的时候,我可以把烦恼抛掉;读书的时候,我拥有了一片宁静的心境;读书的时候,我哭,我笑,但我很清醒。

“云何是福?读书是。”茫茫人海之中,熙来攘往的人群,都在为着尘俗的利欲而奔趋着、追逐着。惟有书,惟有好书,才是一方净土,是一方寄放灵魂的乐园。


浙江满分作文2017(3)

一介书生,我们信步于讲坛,从容人生。读书,教书,书中自有风情,书中当为春秋,书中少年踌躇,书中青春牵手,书中自强自立,书中曲径通幽,书中帝国风流,书中红楼晓梦,书中领袖胸怀,书中诗词家国,书中诸子木铎,书中教育求索……笑谈古今,怎一个灵字了得!

搜五经,寻诸子,览史籍,吟诗词,诵古文,赏日月,数星辰,不求甚解,欣然领悟,妙然神会,畅快淋漓,觉天地豁然,触人间幽情,如遗世独立,追万古风月。幸哉,惜矣,叹焉,乐也!

一个作家说,人要读三本书,一本为“有字之书”,一本为“无字之书”,一本为“心灵之书”。此言得读书的秘诀,了人间之真谛。服兮,叹矣!

读“有字之书”,既非庸俗流行之书,也非求功名捷径之书,而是得人生至理之书。中华典籍,浩瀚无际。世事茫茫,光阴有限,当不能穷经皓首?我等摘取圣贤教诲,识知其不可而为之;追摩顶放踵,为天下苍生立命;品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敬不战而屈人之兵;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解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倘能如此,舒啸于人间,慷慨激昂,冷眼向阳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读“无字之书”叹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多少人绞尽脑汁,到头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倒不如我山野村夫,约三两老友,一壶浊酒喜相逢。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善因果报,今古兴亡;真的是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读“心灵之书”,我们追求的是生活,领略的是快味。人生有阳光明媚,也有阴霾沉沉,甚至有暴风骤雨;人生有四季,有春寒料峭,春风和煦;有骄阳似火,夏夜清凉;有秋风送爽,落寞与伤感;有白雪皑皑,腊梅斗雪。心灵世界,怎一个静字了得。慧能大师有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西方尼采云:骆驼能耐久,狮子亦威风,最要紧的是赤子之心。心纯了,累赘自消;人静了,万物无碍。

静下心来,珍惜人生,顺其自然,又不可以祈求。一切都是我们珍惜的生活。只要不辜负她,生活就不会欺骗你。一个明字最可贵!

此时此刻,我喜欢沉浸在一种纯粹的思考状态之中。我孤独的坐在我的书房里,看看窗外的风景,我的心异常宁静。

夜晚,微风,天上有了一弯新月,多好啊!一切都沉默着,我静静的读它们。


浙江满分作文2017(4)

2017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素材1:脉脉乡情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有些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

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语堂的一篇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的慰藉。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的图景,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他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时,它是如此渺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问最美丽的情感。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条的的喀喀湖,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袭来,他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那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那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的依恋,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问小道,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到了一直追寻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2017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素材2: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2017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素材3:愿赤心长留

社会总是会慷慨地给予孩童一份特别的关爱,这关爱中又无疑杂着些许歆羡:看那些孩子,比起翁妪,甚至比起我们,他们有明亮的眼,有光洁的皮肤,更有纯粹的心灵。单纯、柔软、好奇并敬畏着世界,赤子之心即是如此,其珍贵亦在此。

然而这关爱、这歆羡恰恰暴露了我们的尴尬与不堪:我们的心,我们的千回百转计谋频出的心,已不配被唤作“赤子之心”,亦无法成为孩童的表率。就像赫胥黎所说的,“少男少女的心灵正在提前硬化”。童心已失,我们自然将走向沉沦。

不必费尽心力去找寻什么例证了,整个的社会就是最好的例证:看着老者的无助,我们的视线是不约而同地弯着的;看着旁人无视信号灯穿梭于车流这中,我们的心肠是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何发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当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写下这句振聋发聩之语,他是否已经预料到了物质的洪流将不由分说地卷走我们珍贵的纯净的心?他是否想见了失去赤心之心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敬畏而充满了算计、无聊的沉沦之地?

是的,我们如此珍视孩童的以及像孩童一样的纯净的心灵,但如此美好而脆弱的东西该如何在社会中,在这个肮脏的大漩涡中保持独立?不是人人都像叶芝一样,有勇气说出“我就要走了”的脱离世俗之语,有足够澄澈的心去“无论在车行道还是灰暗的人行道”都能听到远方的海浪。叶芝是幸运的,他呵护着自己的童心,也就守护了一方净土。可是谁会来守护我们的心,来柔化我们的心呢?请先自己行动起来,拂一拂心上的浮尘吧!

我不能免俗,不敢夸耀臼己的心仍是纯净的。所以当我面对我的妹妹,看着她像所有孩童一样,直率地向世界发问并表达臼己的喜怒哀乐;看着她依旧敬良着这个世界,我无疑是惭愧的。我们不需要更多没有感情的行尸走肉了,不需要更多试图去征服一切的狂妄之人了。如果无法更改世界的运行轨迹,就请守护身边的童心吧!它们的单纯与柔软,不设防备却拥有最好的感化力量,仿佛星星点灯,终会照亮黑暗。

童心之贵,贵在其真、其柔、其善。人的成长会失去许多,却不应失去最本身最纯净的赤子之心。就像埃斯蒂斯所说的:“我们不是要一下子拯救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触手可及的部分。”我愿这赤子之心,可长存你我周围,更长存于你我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