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一件珍品(实用15篇)
这点痛算什么
2024-01-13 01:52:04
其它
其它

我家的一件珍品(1)

每个家庭都有一件他们独特的珍品,也许它们并不贵重,也许它们并不罕见,但是它却承载者一段独特的回忆,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我们家也有一件珍品,那就是一根针,一根缝衣针,一根用了很多年,依然闪闪发光的缝衣针。

也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针,特别是缝衣针,是一件很平凡的东西,而且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用到针的地方会越来越少。但是对于妈妈来说,我们家的这根针,却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贝。

我们家的这根针是外婆给妈妈的,那个时候,妈妈才十来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个时候,妈妈已经开始学习缝衣服。外婆家很穷,有心让妈妈上学,可是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所以妈妈只能辍学在家做农活。仔细算来,这根针跟随妈妈已经有了足足三十年。

妈妈用这根针给家里的人缝制了许多衣物,每次用这根针的时候,妈妈就特别专注,用完了之后,就很小心的把针收起来。有一次,妈妈把针收好后,第二天,再用的时候针却找不到了。于是,全家的人都发动起来,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可是还是没找到。妈妈急得快哭了,说:“这根针陪了我几十年,我不能没有它啊。”爸爸安慰说:“找不到就算了,改天我去镇上买一把给你。”

虽然家里人都安慰她,妈妈的心情并没有好起来。我正准备出去,突然发现门口有一根细细的东西闪闪发亮。我蹲下去一看,就是妈妈的那根针!我急忙跑进家里,把针给妈妈,妈妈破涕为笑高兴极了,然后小心地把针收了起来,家里其它人的心也都安定下来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用她的的那根针,给我们兄妹带来了无尽的温暖,即使再过几十年,我们也无法报答。

在妈妈的普普通通的人生道路上,那根缝衣针却闪耀着亮丽的光芒。


我家的一件珍品(2)

在我家的衣橱里,挂着一件发黄的衬衫。它原本不是黄色的,是因为存放时间太长的缘故,它才成为一个“老古董”。

这并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它凝聚着妈妈对我无尽的爱。每当看见它,我就不由想起那件令我终身难忘的事。

那还在我9岁的时候,我们家住在一幢高层住宅的13楼。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高烧,爸爸又出差在外,情急之下,妈妈只身一人带我去医院看病。到了医院,排队挂号,排队就诊,排队取药,排队穿刺,接着是漫长的打吊针时间。等这一切全部结束,已经是第二天凌晨2点多钟了,妈妈身心疲惫地扶着我,走出了医院的大门。

出租车把我们送到了家门口,望着高高的楼房,我心里直犯愁:电梯停了,我们如何上楼?我们家住那么高的楼层,走楼梯谈何容易?但是妈妈当机立断,说:“我背你上楼。”我坚决不同意,可刚走两步就头晕,只好由妈妈背着。

一开始妈妈并不是很累,步伐还算轻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层的增高,我明显地感到妈妈累了,静静的楼道里,妈妈粗粗的喘气声是那样的清晰。不知不觉,妈妈的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身上那件白色真丝衬衫也被汗水浸湿了。我知道,那是爸爸新买给妈妈的衬衫,妈妈特别喜欢那件白衬衫,做什么事都很小心,生怕弄脏它。而此时,她已顾及不到自己的衬衫,我便提醒她:“妈妈,您累了,您的新衬衫也湿了,我们歇会儿再走吧!”妈妈不以为然:“没事,回去洗一洗就好了。”我趴在妈妈背上,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妈妈硬是撑着把我背到了13楼,背到了家。

一进家门,妈妈顾不上休息,赶紧忙着烧开水,冲药,并督促我吃药。把我安顿好了之后,她便换下那件衬衫。我以为妈妈会马上把它洗一洗,可是妈妈拿着衬衫看了好长时间,我疑惑地问道:“妈妈,您的衬衫怎么了?打皱了吗?”妈妈笑了笑:“没关系,用电熨斗熨一熨就好了。”

过了几天,我见妈妈一直没穿那件洗净熨好的衬衫,一问才知道,那件衬衫被勾了好多丝,都是我胸前拉链惹的祸。从那以后,虽然妈妈再也没穿过那件衬衫,但我时常见妈妈打开衣橱摸摸它,看得出,妈妈对这件衬衫仍然是爱不释手。

时隔四年,我们也搬了两次家,但那件衬衫依旧挂在我衣橱里珍藏着。每次看见它,我都会想起几年前发生的那件事,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可贵。


我家的一件珍品(3)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极为昂贵的价格,既不是独一无二的世间珍宝,也不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奇玩。它记录的不是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不是雄伟壮观的热闹气氛,也不是曲折的故事情节,它极为平凡,极为普通,却记录了我的成长,承载了家人的希望。美好的祝愿,真诚的祝福在里面尽情流淌。

那是一个海螺,黄色的花纹似乎是岁月的斑驳,一圈圈地环绕着它,像母亲的怀抱。里面是雪白的,尖儿上还有微微的绿色。妈妈曾经对我说,黄色代表幸福,绿色代表希望,白色代表纯洁,撒下希望的种子,用纯洁的心灵看世界,去努力实现,你将获得人生中的幸福。当时的我还小,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而却在一年之后,母亲因受伤而去了医院,我哭了,没有了妈妈那亲切的话语,没有妈妈那温暖的怀抱,没有了妈妈鼓励的眼神,我怎么承受得了呢?这么大的打击,如同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突然之间断了奶,怎样生活?我的心疼痛得收缩成一团,微微颤动,过了几天,妈妈让外婆送来了一个海螺,望着那黄、白、微微的绿交织的颜色,小时候的记忆一下子展现在眼前。绿色,白色,黄色!希望,纯洁与幸福!外婆告诉我:妈妈让我不用担心,好好学习,坦然地面对生活。我恍然大悟,这海螺不是一只普通的玩具,而是意义非凡的珍品,那载着希望的小船,在爱的长河中驶向前方。

我小心地拿起海螺,放在耳边,里面传来大海呼啸的声音,哦,那是用希望,那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一声声大海的呼唤,点燃了我心中希望的火炬,雄雄烈火正在燃烧,是母爱,是母亲对希望的祝福给了我力量!

我轻轻地把海螺放在床头前,爱护她,珍惜她,她告诉我:希望就是力量,燃起希望,点燃丧气的枯柴,那一阵阵大海对我的呼唤给了我难忘的回忆与启迪。

海螺,母爱,希望,力量融合成了我前进的动力,激发了我对生的追求。海螺意义非凡,它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是心中的珍品。


我家的一件珍品(4)

啊!哎呀!随着一声痛苦的尖叫,我快速跑到水龙头前,紧紧地捏着自己的手指。用水快速的冲洗着。回想起刚才发生的事,自己被一些花花绿绿的瓷片划破了手指。突然,我的思绪随着那些瓷片回到了三年前小学时的一件事

那时妈妈为了让我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便买了一个存钱罐。我每天是不是的就往那只猪头存钱罐里塞些零用的小钱。就这样,持续了近两个月。一天,到了学校才突然想起来原来自己忘记了带老师千叮咛万嘱咐必须要带的订书的钱。一时我慌了手脚。火急火燎地跑回了家。家里没人。我心急如焚的搜索着,最后,无奈地目光落在了那只猪头存钱罐身上。猪头上的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我,似乎要和我说些什么。好像在和我说:主人,你养了我这么久,我也该报答您啦!只听咣当一声,存钱罐跌到地下摔了个粉碎。罪魁祸首就是我!我十分不舍地收拾好了存钱罐中的钱。来到了学校,交上了需要的钱。我的心情却还是十分的沉重。毕竟,那只可爱的猪头存钱罐永远的消失了。留下的,也只有那一堆花花绿绿的碎片。留给我的也只剩下了那无穷无尽的想象。

如今,我却被那堆碎片划破了手指,可是我却没有丝毫的怨恨,心中只有那无尽的彷徨,似乎,那堆花花绿绿的碎片,也成为了我家的珍品,似乎也值得我永远的记住那件关于那堆碎片的故事,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里。


我家的一件珍品(5)

它算不上什么奇珍异宝,没有华丽的外表;它算不上是异常贵重,不是世间罕见。但它被我视为一件珍品,至今收藏。

它的背后没有映衬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蕴含一个催人泪下的情节,它再普通不过,平凡不过,但它贯穿了我一次特殊的经历,别样的感受。

它一直摆在我书桌上方的柜子上,与许多工艺品摆在一起。它是一颗鸵鸟蛋,它是白色的,很大,比普通鸡蛋要大上十几倍,在它的底部,有一个小洞。在它的身上,有一些细细的裂纹,那是时间在它身上画下的曲线。

有人会说,鸵鸟蛋有什么稀奇,随便在工艺品商店就能见到,买一个回来不就行了?但我这枚鸵鸟蛋,它并不来自工艺品商店,它的来历引出了一个故事:那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上完补习课,跟我一同补习的一位同学邀请我去他家吃饭,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我当然愉快地答应了。到了他家,他的爸爸妈妈说要给我吃一样特别的东西,说非常好吃,当时是个小馋猫的我可是迫不及待的想尝一尝。过了一会,菜端上来了,我一看,是一盘炒蛋,蛋的颜色是金黄的,比普通的蛋要漂亮得多,诱惑的阵阵香气向我袭来。我夹了一块放进嘴里,那种软滑的口感非常好,且伴有浓香,真是好吃极了!令我是磨齿难忘。

饭后,已经近乎被这道菜弄得陶醉的我急切地问叔叔阿姨这鸡蛋是从哪买的。他们看了看还被蒙在鼓里的我,笑了起来,说道:这哪是什么鸡蛋啊,这是鸵鸟蛋!什么?是鸵鸟蛋?我惊讶的叫了出来,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刚才吃下肚子里去的,竟然是鸵鸟蛋!我急切地想看看鸵鸟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叔叔阿姨就把鸵鸟蛋拿了出来。我第一眼看到这陌生的玩意,印象是它很大、很白;当然,还有底部的小洞,是为了让蛋黄和蛋清流出来打的。我把它拿在手里反复把玩,因为这东西对我来说是在太新奇了。叔叔阿姨看我喜欢,在走的时候把它送给了我。就这样,它来到了我的柜子上。

后来,我知道了工艺品商店里卖的都是空蛋壳,像这样完整的鸵鸟蛋是很难弄到的,我也不知道我那位同学的父母是怎样弄来的,也许是费了好大劲吧!自从那天以后,我也再没吃过它。


我家的一件珍品(6)

不知不觉地,已经12个月过去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才一眨眼,崭新的一年又将来临了;不知不觉地,我的人生也已经度过了14个光阴之年。在这14个年头里,有许多事是我不能够忘记的:有许多珍藏版的第一次,也有许多令人回味的第二次,还有许多百忆不厌的第三次……但是,在我稚嫩的童年里,那件最最值得我珍藏的东西还得数这个! 它身穿一件黑白相间的外衣,碘着圆圆的大肚子。

它,就是我的储蓄罐——“猪之家”。瞧啊!看看它那两只眼睛瞪得老大老大的,像两颗大葡萄似的。看看啊!瞧它那小尾巴,卷卷的,弯了两弯儿,就贴在它那滚圆滚圆的屁股上面,好像那是一件特别别致的装饰品一样。

在那里,就在它的背脊上,还待着它的一个孩子——小猪崽,而在小猪崽那白皙的背部,那儿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口,也就是我将硬币收入它们“囊”中的入口,俗称——“投币口”。当妈妈给我一些零零碎碎的硬币时我就有了投硬币的机会。就连那个投硬币时的声音,我也爱听啊!日久天长,猪妈和小猪已经都被我“喂”得饱饱的了,连拿起来都是沉甸甸的。

但是,你知道我为什么觉得它们值得珍藏吗?这其中可是有故事的! 小的时候,我一直渴望有一个可以让我积累零花钱的基地,所以,妈妈就为我买了这块“肥沃的基地”——小猪储蓄罐。我得到它以后,就把我每一次积累下来的硬币都投进这个可爱的“基地”。时间长了,我才发现,这时的小猪已经被我“喂”得饱饱的了。

那时,我已经学会“要求”妈妈帮我把硬币存到银行里去了,而妈妈总会对我说:“我的女儿真会过日子啊!”不知为什么,我就是觉得很开心。 可爱的小猪,可爱的猪妈妈,我爱你们,爱你们给予我的童年与回忆!


我家的一件珍品(7)

它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极为昂贵的价格,既不是独一无二的世间珍宝,也不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奇玩。它记录的不是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不是雄伟壮观的热闹气氛,也不是曲折的故事情节,它极为平凡,极为普通,却记录了我的成长,承载了家人的希望。

美好的祝愿,真诚的祝福在里面尽情流淌。那是一个海螺,黄色的.花纹似乎是岁月的斑驳,一圈圈地环绕着它,像母亲的怀抱。里面是雪白的,尖儿上还有微微的绿色。妈妈曾经对我说,黄色代表幸福,绿色代表希望,白色代表纯洁,撒下希望的种子,用纯洁的心灵看世界,去努力实现,你将获得人生中的幸福。当时的我还小,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而却在一年之后,母亲因受伤而去了医院,我哭了,没有了妈妈那亲切的话语,没有妈妈那温暖的怀抱,没有了妈妈鼓励的眼神,我怎么承受得了呢?这么大的打击,如同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突然之间断了奶,怎样生活?我的心疼痛得收缩成一团,微微颤动,过了几天,妈妈让外婆送来了一个海螺,望着那黄、白、微微的绿交织的颜色,小时候的记忆一下子展现在眼前。绿色,白色,黄色!希望,纯洁与幸福!外婆告诉我:妈妈让我不用担心,好好学习,坦然地面对生活。我恍然大悟,这海螺不是一只普通的玩具,而是意义非凡的珍品,那载着希望的小船,在爱的长河中驶向前方。我小心地拿起海螺,放在耳边,里面传来大海呼啸的声音,哦,那是用希望,那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一声声大海的呼唤,点燃了我心中希望的火炬,雄雄烈火正在燃烧,是母爱,是母亲对希望的祝福给了我力量!我轻轻地把海螺放在床头前,爱护她,珍惜她,她告诉我:希望就是力量,燃起希望,点燃丧气的枯柴,那一阵阵大海对我的呼唤给了我难忘的回忆与启迪。海螺,母爱,希望,力量融合成了我前进的动力,激发了我对生的追求。

海螺意义非凡,它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是心中的珍品。教师点评:一个小小的海螺,凝聚了母亲的鼓励与希望,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它成为作者心中的珍品,更是母爱的象征。


我家的一件珍品(8)

“铃铃……”随着一阵上课的铃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教室,今天社会老师给我们讲了缝口袋的方法。

虽然今天我们没有带针线,但老师给我们讲的很细致,连怎么缝都教了,所以我们都会缝口袋了。

回到家以后,我就向妈妈要布和针线,妈妈疑惑的说:“你要布干什么?”我高兴的说:“缝口袋。”妈妈听后很显然有些不放心,但还是给我找了布。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开始做起口袋来。我一手拿剪子一手拿布,认真的剪起正方形,这还真是个累人的活啊!

我剪的正方形不是少一点就是多一点儿,后来我一生气,干脆就这样了,反正布缝也是缝在里面,外面看不到。我就用这一边多一边少的正方形布片缝了起来。我缝口袋时,忽然感觉到缝东西也是那么困难,针一点儿也不像妈妈用时那么听话,它在我的手里乱动,我用力一扎,一下子就扎在了自己的手上,我边喊痛边看着手上的血往外冒,妈妈闻声跑了过来,看着我的手又关心又生气地说:“你看你,把手都扎破了,快别缝了!”妈妈从柜子里拿出创可贴给我贴上,我忍着痛说:“不行,我不信我缝不出一个口袋!”妈妈倔不过我,只好让我继续缝下去了。“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终于把口袋缝好了。可我却发现一个不可忽视的错误—我没有给口袋的“大肚子”装“吃的”,就把它的“嘴”缝了起来。我无可奈何的让妈妈把它的'口打开,给它的“大肚子”添满了米,这时的口袋才像个神气的小皮球一样鼓鼓的。我把它的“嘴”仔细的缝好,不让它刚吃的东西跑出来。

以后每次和小朋友玩它时,我都会有一种成功感,因为它是我———没有任何人帮助,一个人完成的。以后我只要失落时,我都会把它拿出来看着它,因为它告诉我只有在长时间努力拼搏之后自己才会成功。


我家的一件珍品(9)

在我的记忆中,它算不上是什么奇珍异宝,也不是世间罕见,但它被我视为一件珍品,这就是我至今收藏的一件小棉袄。或许,你觉得棉袄早已过时的东西。它已被各式各样的羽绒服所代替,渐渐离开了人们的生活,而在我的记忆里,它伴着我成长,我对这件小棉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记得小时候,过新年大家都穿棉袄,我也哭着要,可妈妈说我衣服太多,有的只穿一次就不穿了。“但是,我不管,我就是要买嘛!”我撒娇地喊道,说着并在地上打滚。外婆见我这样,便怜惜道:“孩子,你别哭!外婆给你织件棉袄,一定比买的好看,好不好啊?”我一听“织”这个字,便毫不犹豫地点点头,便停止哭闹。外婆吃完饭,就去买布,棉花等材料。在这之前,她还把布洗了两三遍才用,她说这样织出来的棉袄才穿着舒服。

我乖乖的坐在床边,看外婆一针一线地织。她是很讲究的,不仅棉花要铺得多,均匀,铺上一会儿,还要用一种浆糊抹在边上,说这样做出来的.棉袄很有棱角。最后上扣时,她也绝不含糊,五个扣子,每个都要用绸带编成心结,说是图个吉利,保佑我健康成长。做好后,还非要在太阳下晒个两三天,才给我穿起来,果然蓬松,舒服。

那时,我真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衣服,我总是穿了棉袄不穿外衣就上幼儿园,然后等待小朋友的羡慕和赞美。后来外婆回家了,回去之后,她一到冬天,就打电话问我还要不要棉袄,可是我因为衣服太多,每次都说买了,外婆也高兴的说:“买了就好。”但我觉得外婆有点失望。

前些天,我整理衣服的时,在柜角里发现了外婆小时候给我织的那件棉袄。顿时,外婆缝制时情景又一幕幕的展现在我的眼角,在这一针一线里,有外婆对我的无限关爱,她把爱和希望全部倾注在这棉袄中,这温暖的爱融化了冬天,呵护我健康成长,为我铺起了爱的成长之路。

这就是我家珍品--一件毫不起眼的棉袄


我家的一件珍品(10)

在我家的衣橱里,挂着一件发黄的衬衫。它原本不是黄色的,是因为存放时间太长的缘故,它才成为一个“老古董”。

这并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它凝聚着妈妈对我无尽的爱。每当看见它,我就不由想起那件令我终身难忘的事。

那还在我(九)岁的时候,我们家住在一幢高层住宅的(一)(三)楼。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高烧,爸爸又出差在外,情急之下,妈妈只身一人带我去医院看病。到了医院,排队挂号,排队就诊,排队取药,排队穿刺,接着是漫长的打吊针时间。等这一切全部结束,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二)点多钟了,妈妈身心疲惫地扶着我,走出了医院的大门。

出租车把我们送到了家门口,望着高高的楼房,我心里直犯愁:电梯停了,我们如何上楼?我们家住那么高的楼层,走楼梯谈何容易?但是妈妈当机立断,说:“我背你上楼。”我坚决不同意,可刚走两步就头晕,只好由妈妈背着。

一开始妈妈并不是很累,步伐还算轻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层的增高,我明显地感到妈妈累了,静静的楼道里,妈妈粗粗的喘气声是那样的.清晰。不知不觉,妈妈的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身上那件白色真丝衬衫也被汗水浸湿了。我知道,那是爸爸新买给妈妈的衬衫,妈妈特别喜欢那件白衬衫,做什么事都很小心,生怕弄脏它。而此时,她已顾及不到自己的衬衫,我便提醒她:“妈妈,您累了,您的新衬衫也湿了,我们歇会儿再走吧!”妈妈不以为然:“没事,回去洗一洗就好了。”我趴在妈妈背上,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妈妈硬是撑着把我背到了(一)(三)楼,背到了家。

一进家门,妈妈顾不上休息,赶紧忙着烧开水,冲药,并督促我吃药。把我安顿好了之后,她便换下那件衬衫。我以为妈妈会马上把它洗一洗,可是妈妈拿着衬衫看了好长时间,我疑惑地问道:“妈妈,您的衬衫怎么了?打皱了吗?”妈妈笑了笑:“没关系,用电熨斗熨一熨就好了。”

过了几天,我见妈妈一直没穿那件洗净熨好的衬衫,一问才知道,那件衬衫被勾了好多丝,都是我胸前拉链惹的祸。从那以后,虽然妈妈再也没穿过那件衬衫,但我时常见妈妈打开衣橱摸摸它,看得出,妈妈对这件衬衫仍然是爱不释手。

时隔四年,我们也搬了两次家,但那件衬衫依旧挂在我衣橱里珍藏着。每次看见它,我都会想起几年前发生的那件事,都会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可贵。


我家的一件珍品(11)

每个家庭应该都有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我家也不例外,当然那并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爷爷留下来的一个烟筒。在别人眼里那也许算不了什么,而在我家,却把当宝贝一样珍藏。

每当我看见烟筒,就会想起爷爷。爸爸跟我说过爷爷的.故事,我铭记在心。爷爷生前是个农民,那时还没有解放,正在打内战,反动派逃窜到村里,抓走了爷爷,被逼着为反动派卖命。可爷爷死活不愿意,终于有一天他趁着坐火车,跳下火车逃离了反动派的魔爪,并参加了解放军。

爷爷曾担任过南昌粮食局警卫排排长,有一天,他们把粮食运输到指定的地点,他边走边抽烟,突然发现前面有敌人,爷爷立即爬树观察敌人的动向,一不小心被敌人的子弹打穿了手,从树上掉了下来。当时队员们动摇了,准备弃粮逃跑,可爷爷坚决不同意,与敌人开始周旋,并顺利逃了出来,光荣完成了任务。从那以后,爷爷的手背上留下一个伤痕,他没事时总看看手背,抽抽烟,烟筒伴随着他直到解放。


我家的一件珍品(12)

我家有一件珍品。它既不像羚羊木雕那样贵重,也不像珍珠、翡翠那样珍贵,它仅是一只已经褪了色,壳上又被割了十几“刀”,又破又旧的普通钢笔,但是它对于我们一家四口来说,却是“重于泰山”。

那是月明的夜晚,我们一家都在烛光下祝贺我七岁的生日。我一边吃着蛋糕,一边想着将会收到礼物——衣服、玩具,还是学习用品……这时外公走了过来,和蔼地对我说:“小寿星,送你一样宝贝。”我心理暗暗地高兴起来了。外公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块红布,很郑重用他枯瘦的双手递给我,我兴奋得打开一看:一支破钢笔。我的高兴劲儿不翼而飞了,外公看穿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钢笔是外公抗美援朝时从敌军手中缴获的`,跟我也有(五)0年了,虽然不能用了,但它毕竟是我一生中使用的最有价值的笔。现在,我将它送给你,希望你带着它一直走向成功……”,我明白了外公的心思,我宝贝般收藏起了那只钢笔。

好景不长,外公走了,飞到了那个宁静、没有痛苦、没有悲伤的天堂。听妈妈说,外公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时还念着我。打那时起,钢笔更成了我家的珍品,我渐渐明白外公真挚无私的爱有多深、多浓。外公,亲爱的外公,我无以报答你的恩泽,我只有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想到这一刻,我的眼泪又出来了。

钢笔,你附着着外公的灵魂,永远伴我成长。我宁可舍弃那永垂千古的稀世珍宝,也要将你保存。钢笔,让我们一起踏上成功之路,去完成外公的遗愿吧!


我家的一件珍品(13)

它算不上什么奇珍异宝,没有华丽的外表,不是世间罕见,但它被我视为一件珍品,至今收藏——一件小棉袄。或许,你觉得棉袄早已过时的东西了,它已被各式各样的羽绒服、毛衣所代替,渐渐离开了人们的生活,而在我的记忆里,它伴着我成长,我对棉袄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记得小时候,过新年的时候,大家都要穿新棉袄。我也哭着闹着要妈妈买,可妈妈说我衣服太多了,有的只穿了一次就不穿了。因为我小时候特爱穿漂亮衣服,每件衣服也只穿一两次,因而我的衣服已经堆得像座小山似的,但是,我就是要买新衣服,并在地上打滚。外婆看见我这样,便怜惜地说:“孩子,别哭!外婆给你做一件小棉袄让你过年,一定比买的更暖和更漂亮,好不好?”我一听到“漂亮”这字眼,便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并停止哭闹。外婆吃完了中午饭,就去买花布、棉花、带子、花线等,这些都是外婆亲手挑选的。在做之前,她还把布洗过两三遍才肯用,她说,这样缝出来的棉袄穿着舒服。

我乖乖地坐在床边,看外婆一针一线地缝。她是很讲究的,不仅棉花要铺得多,均匀,待上一会儿,还要用一种糨糊抹在边上,说这样做出的棉袄很有棱角,最后上扣时,她也绝不含糊,五个扣子,每个都要用绸带编成连心结,说是想图个吉利,保佑我健康成长。做好后,还非要在太阳下晒个两三天才给我穿,穿起来,果然是蓬松舒服。

那时,我真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了,我总是穿了棉袄连外衣也不穿就上幼儿园,然后等待小伙伴们的羡慕和称赞。

后来,外婆回家了,回去之后,她一到冬天就经常会打电话来问我还要不要做棉袄,可我因为衣服太多,每次都说买了,外婆在电话里也总是开心地说:“买了就好!买了就好!”但是我感到外婆有点失望。

前些天,我整理衣柜时,在柜角里发现外婆小时候给我做的那件小棉袄。顿时,外婆缝制它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在这一针一线里,有外婆对我的无限关爱,她把爱和希望全部倾注在这件小棉袄上了,这温暖的爱融化了冬天,呵护我健康成长,为我铺就了爱的成长之路!


我家的一件珍品(14)

珍品是指价值非凡的精致物件,它人人爱戴,爱戴它的美、它的价格,其实这一切都是物以稀为贵罢了。而我心中的那件珍品却是一件无价宝,它在我眼中是全世界最、最、最可爱、珍贵的宝贝了。它是谁?就是我从小到大的最爱——一个逗人喜爱的小布偶。

别小看它是一个成千上万的小朋友家必有的小布偶,普普通通,不以为然,但是它陪伴着我成长,伴我经历着许多欢笑与泪水。虽然我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不像大人们那样饱经风霜,生活阅历丰富,谈不上有许多痛楚事,但是挫折是普遍存在的,像我这样的中学生多得是,我们现在踏进了多姿多彩的少年时期。正是问题多多的'时候,要有自己的座右铭,时常提醒自己。而我的座右铭储存器就是我的玩伴——小布偶。

记得这个小布偶是父母送给我的最后一个小布偶,因为那时我已经六岁多,得到这个小布偶时我欣喜若狂,一直抱了它一整晚,简直爱不释手。但在我记忆中,有一次,我和堂妹一起玩耍,正玩得兴高采烈,突然,我听见身后“嘭”的一声,爸爸最爱的小花瓶掉在地下来破了。我本以为不关我事,但细想原来刚刚我把爸爸的花瓶拿来装水,然后随手乱摆它,可能就是摆在桌子的边沿,放得并不稳,接着又跑去玩,没把它放稳。本已经弄得遍地是水,现在又搞得遍地瓦片,惨了,这次可被爸妈收拾得……在这思索期间,我听见一些十分恐怖的脚步声逼近,就像恐龙的脚步声,不,是大象才对,我很想逃,可是怎逃也逃不出家门。我紧抱着我心爱的小布偶,手心冒出了冷汗,怎么办?爸爸和妈妈同时进来了,见到厅里这状况,火冒三丈,立刻不约而同地问:“是谁弄的?肯定是你,顽皮的家伙!”他们气冲冲地看着我。我的脸蛋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立刻说:“不是我,是她,是堂妹弄的!”我把手中的小布偶抱得更紧。堂妹辩到:“不是我,我没有……”“你有!”我打断了她。她委屈地哭了,妈妈立刻边抚摩她的头,边叫她不要哭。爸爸对我说:“你别再推卸了,我知道是你弄的烂摊子,你弄破了我最心爱的花瓶,我是很心疼,但是你骗我,我更加心疼。从小我们就教你做人要诚实,你知道吗?”爸爸的声音虽然很平静,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话音刚落,我的泪珠儿像断了线的珠子那样流了下来,把小布偶都弄湿了,我跑进了房间,爬在床上哭,把门反锁了。我一直抱着小布偶,不久就睡着了。在梦里,我听见了一把陌生的声音“你怎么了,小主人?”“你是谁?”我疑惑地问。突然我看见了我的小布偶,它竟然出乎意料地会说话。“你这次真的做错了。”“我知道。我是不应该骗爸妈的,可我又不想被他们骂一顿,惟有推卸到堂妹身上!”我低下头说。“可是你有想到你堂妹的心情吗?她被你这样一说,她可能也会无辜挨骂,难道她不怕被你父母骂吗?她比你小,不懂事,你就欺负她,你这样做是十分自私的,而且你撒谎,这不是一个好孩子的行为!”听了这番话,我的脸简直像被一个又一个西红柿扔到脸上。我说:“我知错了,我会跟堂妹和爸爸妈妈道歉的了。”小布偶离我越来越远,我隐隐约约听见:“小主人,知错能改是个好孩子,你永远都是我的好主人,我愿伴你成长!”……醒来后,我发现自己还抱着小布偶,爸爸和妈妈、堂妹就在我的隔壁,我鼓起勇气想开口道歉,可是又不敢。我看了看小布偶,记起了它对我说的话。我就对妈妈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撒谎,不应该这么任性,对不起,要你们担心了。”接着我又对堂妹说:“对不起,请原谅我,好吗?”妹妹连连说:“当然好,当然好!”爸爸又耐心地对我说:“我们一定会原谅你,你是个好孩子,你会这样想就好了,爸爸的花瓶破了不要紧,可以再买,但是要你懂事却是千金买不到的。”妈妈说:“我们的女儿长大了,遇事懂得思考,知错能改,的确是个好孩子!”我听后,心里的沉重感觉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再次看看小布偶,它在笑啊,笑得十分灿烂,好像在赞许我呢!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我又十三岁了,每逢我看见这个小布偶,就会想起那一件又一件受益匪浅的事,一句又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道理,这一切都是小布偶给我的宝贵回忆,每当我遇到任何难缠的问题,解决不了时,这些回忆总会在我耳边敲起警钟,叫我不要放弃,领着我走向解决问题的道路,领我走向成功之路。


我家的一件珍品(15)

我家的一件珍品(一)

有多久没翻开那本相册了呢?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掸去封面那层浅浅的灰,翻开,是记忆里扬抑的色彩。老旧的照片上,浮动着岁月的痕迹。从那些泛黄的相册页里,飘出一缕缕七年前的笑声,十年前暖金色的阳光,白驹过隙般的光阴,陈旧的味道。

看这一张老照片。上面那个头发没几根,眼睛深黑色,穿着一件白色蓬纱裙的小丫头真的是我吗?照片上的我,置身于还未改建的体育场里。尽管穿着一件及膝的裙子,调皮好动的我却还是很不顾“淑女形象”地用胖胖的手指抓住体育场里那锈迹斑斑的双杠,做了不太标准的“引体向上”,两条腿看起来像是在空中乱蹬着。看着这张照片,幼年时期的细碎片段轻松地被抖落了出来。记得爸爸跟我说过,在我小时候,因为家附近就是体育场,所以父母经常带我去体育场玩。

体育场里有很多健身器材,偏偏我是个“穿着裙子学投篮”的假小子,一到体育场便围着那些个头比我高的体育器材爬上爬下。那时,父母总会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时不时抓住几个镜头,举着相机“咔嚓”来个特写。数数看,一张,两张,三张……相册里有很多照片都是有关幼年时,体育场里种下的欢声笑语。想一想,那时的我,不过也就五、六岁吧!

指尖拨动一页页,思绪穿梭在一段段的时光里,那熟悉的笑容挑起记忆的点滴瞬间聚成汪洋。老照片上的爸爸坐在椅子上闲适地看书;老照片上的妈妈,坐在冬日阳光笼罩下公园麦金色的草坪上;老照片上的我,穿着一身粉红在海边无忧无虑地嬉戏……每一张老照片,就是一份见证,见证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中,那不变的记忆温暖。

我家的一件珍品(二)

它算不上什么奇珍异宝,也没有华丽的外表;它算不上是异常贵重,也不是世间罕见。但它被我视为一件珍品,至今收藏。

它的背后没有映衬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蕴含一个催人泪下的情节,它再普通不过,平凡不过,但它贯穿了我一次特殊的经历,别样的感受。

它一直摆在我书桌上方的柜子上,与许多工艺品摆在一起。它是一颗鸵鸟蛋,它是白色的,很大,比普通鸡蛋要大上十几倍,在它的底部,有一个小洞。在它的身上,有一些细细的裂纹,那是时间在它身上画下的曲线。

有人会说,鸵鸟蛋有什么稀奇,随便在工艺品商店就能见到,买一个回来不就行了?但我这枚鸵鸟蛋,它并不来自工艺品商店,它的来历引出了一个故事:那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上完补习课,跟我一同补习的一位同学邀请我去他家吃饭,在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我当然愉快地答应了。到了他家,他的爸爸妈妈说要给我吃一样特别的东西,说非常好吃,当时是个小馋猫的我可是迫不及待的想尝一尝。过了一会,菜端上来了,我一看,是一盘炒蛋,蛋的颜色是金黄的,比普通的蛋要漂亮得多,诱惑的阵阵香气向我袭来。我夹了一块放进嘴里,那种软滑的口感非常好,且伴有浓香,真是好吃极了!令我是“磨齿难忘”。

饭后,已经近乎被这道菜弄得陶醉的我急切地问叔叔阿姨这鸡蛋是从哪买的。他们看了看还被蒙在鼓里的我,笑了起来,说道:“这哪是什么鸡蛋啊,这是鸵鸟蛋!”“什么?是鸵鸟蛋?!”我惊讶的叫了出来,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刚才吃下肚子里去的,竟然是鸵鸟蛋!我急切地想看看鸵鸟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叔叔阿姨就把鸵鸟蛋拿了出来。我第一眼看到这陌生的玩意,印象是它很大、很白;当然,还有底部的小洞,是为了让蛋黄和蛋清流出来打的。我把它拿在手里反复把玩,因为这东西对我来说是在太新奇了。叔叔阿姨看我喜欢,在走的时候把它送给了我。就这样,它来到了我的柜子上。

后来,我知道了工艺品商店里卖的都是空蛋壳,像这样完整的鸵鸟蛋是很难弄到的,我也不知道我那位同学的父母是怎样弄来的,也许是费了好大劲吧!自从那天以后,我也再没吃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