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作文(集合10篇)
华丽乐章
2023-10-15 02:47:20
初中
其它

砚台作文(1)

我房间的写字台上,放着一方精美的砚台。这是刚上三年级的时候,爸爸从太原给我带回来的礼物。

这方砚台是长方形的,大小跟我的语文课本差不多,通体乌黑油亮。用手轻轻抚摸一下,感到凉丝丝、滑腻腻的。引人注目的是砚身周围的四条小龙,它们玲珑秀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最精彩的是砚盖上腾云驾雾的大龙,它的右侧有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这条龙口中源源不断地向外喷着清水。龙身下面是四溅的水花和闪动的火焰。你只要轻轻掀开砚盖,圆圆的磨墨池就显露出来了。

听妈妈说,这是一方澄泥砚,它的老家在山西新绛。澄泥砚的名气很大,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砚齐名,并称为华夏四大名砚。澄泥砚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从采泥、过滤、沉淀到制作成功,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呢。真没想到工人师傅们制作一方砚台要花费那么多心血。还有,要不是爸爸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把这砚台带回来,我也无法拥有它。我暗暗下决心,要珍惜它,要好好练字!

我从二年级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了,那时家里没有砚台,妈妈就拿出一只小碟子给我蘸墨用。自从有了砚台,我就动手磨起墨来。只要我一写字,房间里就飘满了扑鼻的墨香,那种感觉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一年多来,我始终坚持每天中午练字。我和砚台的友情越来越深厚,字也越写越有进步。不久前市里举行“双龙杯”毛笔字大赛,我的作品还荣获了二等奖呢。我把奖状摆在砚台旁边,作为对它的奖励,因为在我取得的成绩中,也有它的一份功劳。


砚台作文(2)

前年,爸爸出差路过苏州,给我买了个漂亮的墨砚。我拿着墨砚,左看看,右看看,总舍不得放下。我细致打量了它一眼,只见墨砚呈长方形,我用尺一量,长有16.5厘米,宽有11厘米,盖上有一幅鹅图。鹅图旁边刻写着《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月落乌啼箱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整个砚很像个长方形的黑盒子。我打开砚盖一看,呀!真美。这时,我看到了砚面有一头精雕的水牛。这头水牛活灵活现,瞧,它眼睛又大又圆,嘴巴张得大大的,像在喝水。爸爸常开玩笑对我说:“你呀,多喝点墨水就能写好字。”大概这是爸爸有意安排的。那牛角,又弯又长,像把镰刀;四只脚像四根柱子,稳稳地托住它大大的身躯。如果把水灌进去,还真像一头在水里游的水牛呢!

每当我写字时,就轻轻地打开它的盖。它的每个部分的设计是那样合理,墨砚的最右边有一块凹地,是储放磨好的墨汁的,占整个墨砚的二分之一。当然,也有人常常在这里放清水,用墨蘸着在砚面上磨,这可只能写少量的小字,若要写大字,非得另备一个水孟,使磨浓的墨汁储到凹地里。还有一半地方是荡笔的,这部分不算宽,可你先别急,砚盖的反面也可用作荡笔的地方,它很平,很光滑。这个墨砚真是我学习书法的好朋友啊!

我天天练字,墨砚天天陪伴着我。现在我的字有了点进步,去年我参加长沙市西区少年儿童书法比赛,取得了第一名,可我觉得还不够,我要像墨砚上的那头水牛一样,天天一个劲地喝墨水,一天也不间断。


砚台作文(3)

家里的抽屉里,一直放着一个砚台。爸爸十分喜爱这个砚台,我经常见到爸爸用一块干净的布,轻轻地仔细地擦它。这个砚台没有什么特别的,而且还缺了一个口,看样子应该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

这天,爸爸又拿出这个砚台擦理了。趁着这个时候,我打算好好盘问出这个砚台的来龙去脉。我轻轻走到爸爸面前,“爸爸,这个砚台有多重要呀?我看您爱它都快爱过自己的儿子了。”

只见爸爸停了下来,深情的凝望着这个砚台,眼眶内挤满了泪花:

“孩子呀,你不知道这个砚台的重要性。爸爸小时候,家里穷,没钱上学。于是,经不住上学诱惑的我,决定靠自己的能力去赚钱上学。每到放假的时候,我就去街上帮人干活,扛沙袋,自己去卖菜……总算是能上学了。但是你爷爷是个好酒徒,一回家就拿钱出去喝酒。因此,我才上了五年级就没能继续上学了。

我用了自己努力赚来的钱,买了这个砚台和抽屉里的一支毛笔,偷偷地在家里写字。这一天,我趁你爷爷不在家,摆上了笔墨,正准备伏案写作。没想到你爷爷在这时候回来了,正巧撞见我在练字。你爷爷怒气冲冲的朝我走来,一把抓起砚台,朝地上猛地一摔,将书桌一把推翻。指着我的鼻子骂道:‘你这个败家子儿,家里的钱被你拿去买这个玩意……’说完,你爷爷就冲进屋里,翻箱倒柜的,找出了那条鞭子。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那条冰冷的鞭子使劲的在我身上抽着,我疼得直在地上打滚。你奶奶在一旁看着,想说什么却又不敢说,因为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家的地位,只能在一旁潸然泪下,流下无奈的泪。我仿佛看到,那邪恶的鞭子,冲着我狰狞的匿笑……

后来,我偷偷地从垃圾堆里找到了这个砚台和一只已经折断的毛笔。当我找到它时,它已经缺了一个角……”

故事讲到这里,爸爸没有声音了,我看到他埋下了头,从眼角低落了一滴眼泪,正滴在那个充满深刻意义的砚台上。

这一刻,我仿佛对那个砚台产生了浓浓的敬意,不,准确地说,因该是觉得爸爸从这一刻起变的伟大。那个砚台呢,至今仍在抽屉里。只有我时时去翻出来擦一擦,感受爸爸的情怀。


砚台作文(4)

每一次放暑假,我都会拿出爸爸给我准备的行头来练练毛笔字,还有那个三代人都用过的老砚台。

那砚台是椭圆形的,全身上下一片漆黑。砚台的盖子是最漂亮的,一边有一只仙鹤,高傲地伸长着脖子;另一边是两三棵松树,树上的针叶一根根还是那样的清晰。打开盖子,里面便是盛墨汁的地方了。凹下去的那块是盛墨汁的,凸起来的一小块则是用来梳理毛笔的。盛墨汁的地方还有一些已经干掉的墨渣子,仔细闻一闻,一股淡淡的墨香沁人心脾,非常好闻。

我见过爸爸写的字。那字笔酣墨饱、力透纸背,一笔一画都刚劲有力,有着个人独特的风格。那一笔一画,都是蘸着老砚台里的墨汁写的。

以前,我问爸爸:“这砚台是哪儿来的?”

他望着那砚台,仿佛在回忆什么似的,慢慢地张口说:“这砚台,是你爷爷以前用来练字的。爷爷让爸爸小时候练字,用的也是这个砚台,算起来,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它比你的年纪大得多呢!”

的确,如果这砚台是一个人,那我也应该叫它声“爷爷”了。听完了爸爸这一番话,我对这砚台又有了些新的认识,原来爸爸的一手好字,少不了它的帮助呀!

有时,我看见爸爸坐在桌子前,正用那老砚台蘸墨,专心致志地练字。爸爸对待那老砚台,就像和朋友在一起一样。爸爸一会儿临摹,一会儿又随性写写草书。

看着爸爸,我不禁想起他以前对我说的话:“我小时候,你爷爷常常把我关屋子里练字,就一直练”

听着他那略带抱怨的语气,我心想:我虽然没见过爷爷,但爷爷把爸爸关在屋里练字一定也是为爸爸好,那爸爸为什么还要抱怨呢?也许爸爸也有自己的苦衷吧。

当我再一次坐在桌子前,像爸爸那样用这老砚台开始练字时,我隐隐感受到了先辈留下来的书香。


砚台作文(5)

我的家里有一块古老的砚台,那是太爷爷留下来的,它与我们陈家四代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砚台由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装着。掀开盖板,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正方形的砚石,中央有一个圆形光滑的深灰色磨墨台。磨墨台的四周雕刻着一圈祥云图案的花边。剩下的部分是复杂的曲线,让人不由想到仙女飘逸的长袖。

听爷爷说,太爷爷幼年时,受外祖父的影响,开始泼墨涂鸦,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个画家,于是他不分日夜地练习着,虚心地向大师求教。最后,这块砚台帮助他圆了画家梦,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个人风格的国画。在太爷爷泼墨挥毫的日子里,年纪尚小的爷爷站在他的身边,一边替他磨墨,一边看他创作。

爷爷9岁那年,太奶奶开始用这块砚台教爷爷练习书法,学的是褚体。从此以后,爷爷变成了一个书法爱好者,他热爱书法到痴迷的地步,甚至因为长时间低头练字得了颈椎病。家里存放着许多爷爷的书法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爷爷誊抄的《岳阳楼记》,字体端庄秀丽,清秀灵动,令人赏心悦目。在爸爸小的时候,爷爷也用这块砚台教他写柳体。

后来我出生了,也是9岁那一年,爷爷开始用这块砚台教我书法,学的是颜体。遗憾的是,我学艺不精,结构控制不好,手也经常发抖。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这门艺术,因为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不想让它遗失。

这就是我们家和砚台的故事,也是我们家文化传承的一段历史。


砚台作文(6)

外公家有一个老砚台,那个砚台是外公小时候他爸爸留给他写毛笔字用的,是一个真正的老物件。

它虽然历史颇久,由于奶奶的精心保管,看上去不仅没有一点尘埃,而且还感觉很新。黑色椭圆形的砚台,有点像鸡蛋,只有妹妹的手掌那么大。打磨得很平滑的盖子上,刻着隶书的《枫桥夜泊》和一副松鹤延年图,很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打开砚台的盖子,里面分开一大一小两个如同小池塘那样的凹槽。大的用来加水磨墨,小的则用来刮笔、搁笔。由于年代古老,砚台上留下很多刮掉干掉的墨迹,我想:外公小时不知用过多少次这个砚台,才写得这么一手漂亮的好字。我仿佛可以看到外公端正地坐着,拿起笔,一丝不苟地练字。

外公说,小时候上小学,老师布置每周要写两次毛笔字。由于那时外公家里贫穷,只有一个砚台,所以很爱护它,每次写好字都把砚台洗得干干净净。现在老砚台还“老将不服老”,外公说现在他要把砚台传给妹妹。妹妹能拥有这么个“古董”,我有点羡慕。


砚台作文(7)

从前有一位作家,每天都要写文章。有一天他要写文章的时候,他发现家里的笔和墨都用完了。于是他来到文具商店,问老板要了上等的笔和上好的墨。笔和墨买回了家,有趣的故事就开始了!就是因为笔和墨平时就是好朋友,不分你我,小矛盾经常有。所以它们俩经常吵架,而且吵得时间特别长,能从天亮吵到天黑。

可不,它们俩又吵起来了,墨说:“你看看你,你就是一条没人要的破木头。”

“我看你,也就是这么黑的一罐水,还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要不是有我这支笔在,你就是一罐黑色的臭水。"

“没有我这瓶墨水,你这支笔有什么用呢?”

……

就这样,它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好久。在旁边的纸终于忍不朱了,它大喊到:“行了行了,你们俩不要再吵了,一天到晚吵个不停,烦不烦啊?”墨说:“哦,把你给忘掉了,纸,你在就好,正好你给我们评评理吧!”

纸说:“你们俩要互相谦让才对,不可以一直吵架的。没有了墨,笔的作用体现不出来;可没有了笔,墨也失去了它的意义。”纸继续说:“你们应该从对方那里学习长处。如果相互间不依靠,你们谁都不是。只有和平共处,才能让作家写出更多更美的文字来。你看你们这几天一直吵,作家已经几天没动笔了!要再继续下去,我估计作家要把你俩全扔了,到时换新的笔墨,你们的好日子就到头啦!”

听完了纸的话,笔和墨终于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他们互相道歉。打算和睦相处了。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吵过架,成为了作家的好帮手。


砚台作文(8)

我喜欢看她写字。

无论写什么,在哪里写,重要或者不重要,她总是可以很认真地写下每一个字,我曾问她,有必要么?她笑着回答说,字如其人啊。

她呢,是我的朋友。一次,我有幸来到她的家中,见到了她的祖父,夕阳透过窗外的树叶细碎地打在红木椅子上,也照在他的脸上。银须飘动在浅棕色的长衫前,皱纹里,一双黑色又深邃的眼睛很温柔,很沉静。他伸出年迈却依然有力的手,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她领我去了这位老者的书房,颇为得意地将祖父的书法作品一一展示给我。白色宣纸上的大字,隶书刚劲有力,草书潇洒自如,而小楷又端正秀丽。墨色中,那些繁体的中文仿佛诉说着种种的心志,也承载了对人生的感叹与虔诚的期望。我欣赏之时,她的祖父端起青瓷茶杯,呷一口龙井的浓香,淡淡的热气,让我联想起古时候留着长须,身着青衣的诗人。著名画家尾田荣一郎说过,自己爱画老者,因为他喜欢老者眉宇间饱含的风霜经历,喜欢时间与世界精心雕琢的灵魂。那天,遇见她的祖父,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尾田的话。

我又看到一张表了框的大字下有一小张表了框的米子格练习页,便好奇地端详起来,她扬起嘴角,告诉我那是她最得意的字,果然,一个个字都很端正,笔锋到位,和祖父的一般无二,简直是大字的缩小版啊。时间随阳光的暗淡渐渐过去,四点了,她打断我,神秘地拉我离开了。我正奇怪,便看见她的祖父走到桌边,铺开了一张洁白的宣纸。也许,我能一睹这位老者挥墨创作的风采呢?她见我如此好奇,也就不阻拦我,让我回去书房了。她的祖父抬头看见我,一笑,专心致志提笔了。墨在笔,笔在手,笔锋被墨浸透,他按下笔,挥手,勾转,提笔,纸上随笔锋勾勒出苍劲的字迹,他略微抬头,端详着,又挥笔写下。看着,我好像看见了她做在桌前写作业时的侧脸,目不转睛,仿佛写下的,是人生,是自己。

学习书法有什么用呢,对我来说,也许不过是一可渡的津口可行的阡陌罢了,但对她来说,那是自小就有的热爱,深入血液的意志,因为,传承的力量不可估量。她告诉我,她的祖父为书法倾尽了全力,也用尽了青春,最终这也会是他的一生最爱。而她,自然也在墨香的熏陶下,渐渐爱上书法,渐渐明白了文字的意义。

家风传承,传承的是对人生的态度。夕阳暗淡下去,朝阳又明亮起来,而心中,都热爱着同一件事,一代一代,都在执着地做好那一件事。


砚台作文(9)

我抬头望着天空,只有星光在一闪一闪,朋友,希望你的人生如星光一样精彩。这一年,我看到了两次流星雨。我看见雪亮的星星闪着奇异的光,从遥远的黑色天幕的一头划向另一头,转瞬即逝,再也找不到踪迹。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幕一幕都是在告诉我,又有多少人也会像流星一样散去光和热,永远消失在世界上。

她看着我一个劲地傻笑,说我是她见过最笨的女孩。也许吧,但我心里真的很难受,似乎有一个人要离我远去了似的我难过地抬头看着她,却发现她静静地望着远方,眼神空洞而迷茫 以后的日子,很少看见她了,我时常忆起一起看流星的那个夜晚,难道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才会把友谊着得那么真切吗? 很想找到她,可是我,去学校或去她家里,回答我的总是两个字:不在。你在哪?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着,看着墙上的照片发呆,照片上的我们笑得有多甜,可现在 终于忍不住,给她去了一封信,信中说:我不想让我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倘若还有机会,我仍想拉着你的手一起看流星我在焦急地等待着她的回信。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她的信,使我惊讶的是,信的地址是我不熟悉的。我快速拆开信封,打开这一张蓝色的信纸,纸上银光闪闪的星星迷乱了我的眼。 你好! 收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你应该知道的,几个月前我和乡下的一个小姑娘成了好朋友,我常给她写信。她家里很穷可是不久前,她妈妈告诉我,她得了血癌,她惟一想的就是见到我,和我住一段时间,我答应了。于是人生是如此短暂,我也想在我短暂的生命中性一件我一生也难忘的事,对不起,忘记跟你说。只到那天打电话回家 我抬头望着天空,只有星光在一闪一闪,朋友,希望你的人生如星光一样精彩。


砚台作文(10)

我从新华书店里买来一个砚台,妈妈说:“它是文房四宝之一,还有三宝是笔、墨和纸,其中砚为首。”

我家的砚台是用黑色的石头做的,十分油亮。它是椭圆形的`,边沿刻了两条龙,它们面面相觑,好像在说着悄悄话。砚台的内圈成葫芦状,一边深,一边浅,深的一边盛墨,浅的一边舔笔,古人就是用它来磨墨的。

我也想学着古人的样子磨墨,于是就兴奋地拿出墨条,先在砚台里放上水,再把墨条浸入水中来回地推,妈妈看见了笑着说:“不是推的,而是来回转圈。”听了妈妈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连忙改过来,我用力地磨呀磨,磨了大概五分钟,有点不耐烦了,性急地拿出毛笔给它在砚台里洗了个澡,再在纸上试了试,可太淡了。我又磨了一会儿,一舔一试,还是不行,不过比刚才浓多了,但还得磨,磨了大概二十几分钟,手也酸了,终于达到了要求,我就用自己磨的墨动手写了一张毛笔字,感觉真是新鲜。

为了了解砚台我去问了“百度”,在百度中我看到了许多千姿百态,古色古香的砚台,看了让人啧啧称赞,一心想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