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汇编9篇)
半首蝶恋花
2023-12-12 02:04:09
其它
其它

水清(1)

水天相接的尽头,时间在这里留下交集,一色的云朵漾动如歌。

另一个自己在废墟中寻觅着孤独的倒影。

记忆纯净而又寒冷的燃烧之光召唤生命奔赴另一个生命。

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并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

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乱世。

曾几何时,吟诵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独坐马背,悠然自得地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潮涨潮退,极尽人生之乐。然而世事总是在人白日放歌、纵酒还乡之际铺天而来:无端的误解、莫名的陷害不仅吹散了心头的晴空丽日,也拭去了一切功名与声誉。一盏稀零如残豆的灯,映着憔悴而又惆怅的面庞,此时,唯有独酌穿肠的苦酒才能抚平心中一层层漾起的涟漪。终于,搜寻出了那许久不曾用过的剑。它依旧锋芒恣肆,吐露着萧萧的寒气——那彻骨的寒气。轻轻擦拭着剑身,思绪仿佛又回到了纷乱的硝烟之中,回到了茫茫的战场之上,也许自己又要回到昔日的战场,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敌人。拿定主意,剑回鞘,人起身,携剑而去。

一泊湖水,碧波荡漾;苇草丛生,游鱼欢悦;迂回萦绕,九曲连环。水是灵动而又澄澈的,但是它的柔已不再是单纯的柔,而是多了一份刚毅豪放,多了一份洒脱不羁。有一群人陆续打破了它的宁静,他们怀着对世事的不满,对奸臣的愤恨以及壮志难酬的苦涩,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来到他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开始他们新的征程。

一百零八位好汉,一百零八段传奇。施耐庵用惊世脱俗的笔触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风雨雨。品读着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同在经历一段不平凡的征程。

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鲁智深光明磊落,直爽简单;

怒杀阎婆惜,智取无为军,义释双枪将……宋公明仗义疏财,扶人之困;

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武行者行侠好义,快意恩仇。

一个时代可以塑造一批英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正好验证了那句“乱世出英雄”的至理名言。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是一分沉重与辛酸。

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他,提起拳头准备下手之际,看到是高衙内,手顿时软了下来,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打,硬是活活地忍了下来。刺配沧州,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不停虐待他,到了野猪林,就在两人欲实施阴谋却被鲁智深搅了局后,仍然让鲁智深放了两人,又一次忍了下来。直到最后,风雪山神庙,他终于看清了这个世道,这个竟然没有他容身之处的世道,于是他走向了梁山。

燕青——感恩,风流,惊艳,聪慧,性情。当卢俊义回到家中,已经穷困潦倒靠行乞度日的燕青直言相劝主人不要回家以免遭毒手,却没想到不仅挨了骂还被踢了一脚。可是他依旧不计此仇,仍然处处帮助卢俊义,处处出手相救——只为报答他的养育之恩。燕青的箭,就像他的人只有在最危机的时刻才能爆发出最惊人的力量。燕青为人低调,他不是简单的仗义疏财和快意恩仇,而是一种冲淡和雅致。在征讨方腊之后,剩余好汉回朝准备加官晋级,衣锦还乡时,他却踏上一只孤舟,与这是非之地做了个告别。“退居山野,为一闲人”燕青最后用这八个字为自己的性情做了一个圆满的解释。

……

当他们踏上梁山,暂且远离那黑白颠倒的世俗社会的那一刻起,事过境迁后铿锵岁月的卷土重来,他们将与自己曾经依附信赖的朝廷对役,不知他们心中究竟是恨还是怨。

当正义的长剑直指苍穹,引领出惊天动地的咆哮时,往日驰骋疆场豪气与霸气的重新演绎,他们将再次用罪恶的鲜血带走现实的悲哀与残酷,不知他们手中的剑是否比以往更重。

当招安的幌子漂流到梁山,诸英雄因大义不计前嫌为朝廷披肝沥胆时,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血与泪谱写出一曲曲悲壮的挽歌,而为奸臣的嘴角刻上一抹邪恶的“微笑”不知他们的胸中是不是有一股怒火。

他们为朝廷打下了江山,他们帮助君主坐稳了江山,而命运的玩笑不仅要他们亲手毁了这个江山,还要他们死在曾经爱着的土地,也许这正是他们的悲怆所在。世事的沧桑他们经历了太多,然而一个“义”字却始终根植于心间。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开始冲突,当政局和抱负开始矛盾:

他们的正义感依旧伴青松而长存。

他们奋斗的激情依旧似火燃烧。

他们的灵魂因社会的丑恶而得以升华。

不禁开始思考,乱世究竟带来了什么。乱世可以带来民不聊生的惨状,可以带来血流成河的残忍,可以带来怨天骂地的诅咒,更可以带来官逼民反的壮举。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悲歌,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精华与价值。

我青天之下,高山之上,英雄如云;

我梁山之上,湖泊之间,暗波叠涌;

我日落之处,群雄并起,谁与纵马?

我长剑劈天,斩妖除魔,凌然八方。


水清(2)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题记

静谧的黑夜中,有几盏微弱的黄灯照着小区里的路,北国十二月的寒风不驻的呼呼吹着,叫醒沉睡中的学子,吹醒早起工作的人们。马路上灯火通明,车前大灯密密麻麻的闪过去,呼啸声震的耳朵生疼,与此同时,成群结队的自行车划过马路,到达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地方。

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每天背上书包,急匆匆的冲向学校。

记得那时,天清亮亮的,放眼望去,一下子仿佛能看到光年之外。总能看到那轮月亮,或是圆或是缺,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照亮人们前行的路,也照暖早起人们的心。每天行走在这月光下,嗅着北方冬天特有的气息,只觉心脾清爽,心旷神怡。这么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有些不合群的事物出现,就比如,每天我到座位上,一定会用一大包纸擦鼻子,“呲溜呲溜”往往一个早上都饱受这鼻炎之痛。

都说时间会冲淡一切岁月的痕迹,但是之前雾霾天给我留下的切身之痛,可能是要伴随我半生了。

是的,像现在臭水沟俯首即是一样,原先冬天里的雾霾天,也是天天见面的老朋友。每天不会看到月亮圆圆缺缺的身影,入目的,皆为满天的暗淡与漂浮在空中的灰尘,树上,小草上,玻璃上,甚至人们的脸上,都挂着薄薄的灰。陪伴我的,也不是月色满地,而是厚重的口罩,走五分钟要取来下狠狠地吸几口气再继续走的那种。我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自己行走,一步,一步。

就像阴天不会带给人好心情一样,走在这种环境里,每天也就像被关在个小笼子里,透不过气,压抑的人十分难受。

偶尔在这雾霾满天的时候,也会突的蹦出来一个清朗的早晨,这往往宛如小时候的春节一样,太令人期待了,每当这时,我都会摘下厚厚的口罩,贪婪的呼吸着每一方每一寸清新的空气,这甜美的空气,令人迷醉其中。

变化往往是在悄然之间发生的,有一年冬天过了一半,尽管我每天还是用一大卷纸擦着我的鼻涕,但是日子里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是口罩?是灰尘?怕是那北方肆虐的雾霾天吧!忽的一下,我每天又能看到之前只留在书中的清晨了,清新,舒畅。一日之计在于晨,只有清爽的清晨,才会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朝气啊!

经过政府部门的积极治理以及全社会人士的尽力相助,现在的雾霾沙尘暴越来越少,绿水青山慢慢浮现。科技在进步,生活变便利,绿色在蔓延,蓝天绿水离我们越来越近!

变化明明白白,绿水青山指日可待!


水清(3)

终于来到了村外。

仔细算了一下,已有三年之久。

那时候爸爸在外地找着一份较好的工作,便领着我和妈妈搬到那去住。爸妈忙着赚钱供我读书,我也忙着学习,不觉间三年已过,今天爸爸说该回乡一趟了。

不得不说,在这段时间里,村里的变化实在很大。虽说比不上城里人的生活,但人们生活条件较以往却也是提高了不少,家里也有点积蓄了。

村长早早就来接我们,我说想再逛逛,便一人在村里游荡。突然,像是浮现一抹微微的清澈,我笑了一下朝村南边跑去。

我们这些在村里长大的孩子,总会有戏水的习惯,以至于那些清澈、干净的小溪,会比较受欢迎。而最具人气的,是在村南边那弧被叫做“小清新”的小溪。

记忆中,小清新弯弯曲曲的,极像条在游行的蛇,似乎很长,不过隔得太久,有些模糊了。可以肯定的是,小清新是蔚蓝色的。一看便可以看到天空了,尤像面镜子。

这些年环境似乎变得更加严重,很多水都不再依旧了。或许只有小清新例外了,毕竟人们很爱他。

很快,靠着点点的记忆,我来到了村南边。可映在眼帘的,却不是那抹清澈了——小溪比之前的大的太多,不过多的只是一些脏水罢了…

“阿姨,村域变了么?”我问。

哦,这是以前我们那出名的“小西施”,她见人总是有点害羞,却当别人家庭有难时。

总是第一个帮忙的。

“…?”她打量我一下,没有回答。

“哦,阿姨,我是小锋,小时候常去你家玩的那个。”

“…啊,原来是小锋啊,”她笑道,“几年不见长大了不少呢。”

“呵呵…对了,阿姨,村域变了么?”

“恩?没有啊,还是跟以前一样。怎么了?”

没有?我在心里又打了个问号。

“那小清新呢?”我急忙问道。

她微微一笑,指向一旁的脏水溪,说,“连这都给忘了…不是在这么…”

——一阵失落。

到底是什么忘了?不管如何,水不再清了。


水清(4)

水天相接的尽头,时间在这里留下交集,一色的云朵漾动如歌。

另一个自己在废墟中寻觅着孤独的倒影。

记忆纯净而又寒冷的燃烧之光召唤生命奔赴另一个生命。

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并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

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乱世。

曾几何时,吟诵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独坐马背,悠然自得地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潮涨潮退,极尽人生之乐。然而世事总是在人白日放歌、纵酒还乡之际铺天而来:无端的误解、莫名的陷害不仅吹散了心头的晴空丽日,也拭去了一切功名与声誉。一盏稀零如残豆的灯,映着憔悴而又惆怅的面庞,此时,唯有独酌穿肠的苦酒才能抚平心中一层层漾起的涟漪。终于,搜寻出了那许久不曾用过的剑。它依旧锋芒恣肆,吐露着萧萧的寒气——那彻骨的寒气。轻轻擦拭着剑身,思绪仿佛又回到了纷乱的硝烟之中,回到了茫茫的战场之上,也许自己又要回到昔日的战场,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敌人。拿定主意,剑回鞘,人起身,携剑而去。

一泊湖水,碧波荡漾;苇草丛生,游鱼欢悦;迂回萦绕,九曲连环。水是灵动而又澄澈的,但是它的柔已不再是单纯的柔,而是多了一份刚毅豪放,多了一份洒脱不羁。有一群人陆续打破了它的宁静,他们怀着对世事的不满,对奸臣的愤恨以及壮志难酬的苦涩,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来到他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开始他们新的征程。

一百零八位好汉,一百零八段传奇。施耐庵用惊世脱俗的笔触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风雨雨。品读着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同在经历一段不平凡的征程。

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鲁智深光明磊落,直爽简单;

怒杀阎婆惜,智取无为军,义释双枪将……宋公明仗义疏财,扶人之困;

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武行者行侠好义,快意恩仇。

一个时代可以塑造一批英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正好验证了那句“乱世出英雄”的至理名言。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是一分沉重与辛酸。

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他,提起拳头准备下手之际,看到是高衙内,手顿时软了下来,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打,硬是活活地忍了下来。刺配沧州,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不停虐待他,到了野猪林,就在两人欲实施阴谋却被鲁智深搅了局后,仍然让鲁智深放了两人,又一次忍了下来。直到最后,风雪山神庙,他终于看清了这个世道,这个竟然没有他容身之处的世道,于是他走向了梁山。

燕青——感恩,风流,惊艳,聪慧,性情。当卢俊义回到家中,已经穷困潦倒靠行乞度日的燕青直言相劝主人不要回家以免遭毒手,却没想到不仅挨了骂还被踢了一脚。可是他依旧不计此仇,仍然处处帮助卢俊义,处处出手相救——只为报答他的养育之恩。燕青的箭,就像他的人只有在最危机的时刻才能爆发出最惊人的力量。燕青为人低调,他不是简单的仗义疏财和快意恩仇,而是一种冲淡和雅致。在征讨方腊之后,剩余好汉回朝准备加官晋级,衣锦还乡时,他却踏上一只孤舟,与这是非之地做了个告别。“退居山野,为一闲人”,燕青最后用这八个字为自己的性情做了一个圆满的解释。

……

当他们踏上梁山,暂且远离那黑白颠倒的世俗社会的那一刻起,事过境迁后铿锵岁月的卷土重来,他们将与自己曾经依附信赖的朝廷对役,不知他们心中究竟是恨还是怨。

当正义的长剑直指苍穹,引领出惊天动地的咆哮时,往日驰骋疆场豪气与霸气的重新演绎,他们将再次用罪恶的鲜血带走现实的悲哀与残酷,不知他们手中的剑是否比以往更重。

当招安的幌子漂流到梁山,诸英雄因大义不计前嫌为朝廷披肝沥胆时,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血与泪谱写出一曲曲悲壮的挽歌,而为奸臣的嘴角刻上一抹邪恶的“微笑”。不知他们的胸中是不是有一股怒火。

他们为朝廷打下了江山,他们帮助君主坐稳了江山,而命运的玩笑不仅要他们亲手毁了这个江山,还要他们死在曾经爱着的土地,也许这正是他们的悲怆所在。世事的沧桑他们经历了太多,然而一个“义”字却始终根植于心间。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开始冲突,当政局和抱负开始矛盾:

他们的正义感依旧伴青松而长存。

他们奋斗的激情依旧似火燃烧。

他们的灵魂因社会的丑恶而得以升华。

不禁开始思考,乱世究竟带来了什么。乱世可以带来民不聊生的惨状,可以带来血流成河的残忍,可以带来怨天骂地的诅咒,更可以带来官逼民反的壮举。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悲歌,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精华与价值。

我青天之下,高山之上,英雄如云;

我梁山之上,湖泊之间,暗波叠涌;

我日落之处,群雄并起,谁与纵马?

我长剑劈天,斩妖除魔,凌然八方。


水清(5)

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光泽吗?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县城,城里的四周是蜿蜒起伏的群山,一条清澈的河从城中穿过。山光水色,我想“光泽”这个名字也许就是这样来的吧。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治理,现在的光泽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我就带领大家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小县城吧!

你看,北边的那条绿色长龙是什么?它便是有名猴子山。山上绿树参天,树阴蔽日。这里有乔木,有權木,有草丛;这里有野花,有野果,有野香;这里有野猪,有狐狸,有鸟雀……真是青山似海,鸟语花香啊!

你又瞧,南边那一条笔直的彩带是什么?它便是贯穿县城的光明大道。此马路六车道,路两旁都种着高耸的大王椰,大王椰旁是人行道,人行道旁是顺着马路延伸的整齐划一的开阔地。这里,栽种着龙眼、芒果、乌木,还有其它果树、花卉,布局合理,井然有序。春天,百花盛开,鸟语花香;秋天,果实累累,鸟语果香。不仅如此,你看,整个县城各大街小巷都绿树成荫,瓜果飘香。从高处俯瞰,那真是绿的海洋,花的世界,鸟的乐园啊!

还有,那令人神往的乌君洲公园,更是一番景象。这里除了美丽的花草树木,更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你看,茶花旁那小伙子鬼鬼祟祟的在干什么?原来他在撒谷喂嘴馋而又有点胆怯的麻雀。鹤湖旁那俏姑娘弯腰曲背又在干什么?原来她在用粟子喂那大鲤鱼呢……

抚今追昔,光泽真是天壤之别啊!以前,人们环保意识差。现在山绿了,水清了,花开了,果香了,人也善了。

光泽——我的家乡,你是人间仙境,鸟的天堂!


水清(6)

铜陵是我的家乡,是一座工业城市。几年前,人们生活环境不是很好:不但有响个不停的汽车喇叭声,还有轰隆的火车声:不但有冶炼厂排放刺鼻的硫磺烟,还有乱倒垃圾的现象。

现在变了,政府重视了城市环境,关闭了一座落后的冶炼厂,原来灰蒙蒙的`天变蓝了,看到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市内一条火车道也拆了,很多市内工厂也搬迁了,公路边建了宽敞的林荫大道,垃圾实行了袋装化,有垃圾车清洗车,清洁工人也增多了。

一天,我在开发区的一条小河边玩,前几年那条小河里水是黑乎乎的,还发出臭味,现在变清了,河里有鱼儿在游动,河面上有水鸟在玩耍,爷爷告诉我,这是经过净化的水。

我想环保工作,不仅政府要去做而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不乱砍乱伐,少用私家车,多坐公交车,保护动物。

我相信,我们和政府同步努力,铜陵明天一定更美好!

三年级:张嘉程


水清(7)

在我心中,万泉河一直是一条神圣而美丽的河流。我生在琼海,长在琼海,我爱琼海,更爱这条千百年来一直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河-万泉河。

没到节假日,我就会早早地起身前去万泉河散步。这个时候的万泉河绝对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卷。你看,河的两岸绿草如茵,而且还点缀着朵朵小野花呢!和风徐来,一股醉人的芳香绝对让人陶醉在其中。俯视河水,只见河水清澈见底,仿佛是一条迂回的明带。河中的游鱼、碎石都清晰可见。不一会儿,在天际的`东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火红的太阳把整个河面都染成了红色的了。河水像闪烁的红飘带,环绕着我们这个美丽的城市,令人情思飞扬。

如果是晚上出来散步的话,那景色就更美了!看:蓝色的天际上群星璀璨,河边的石壁与河面的交汇处印出了一圈又一圈光亮的波纹。整个水面像一面光滑的大镜子,看,月亮的倩影正倒映在其中呢!这个时候倾耳听:蝈蝈、蛐蛐的奏乐声正有旋律地鸣叫着呢。这样的情,这样的景,真叫人像是走进了一个人间仙境,世俗的烦恼在这里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你也许会问:难道


水清(8)

仔细算了一下,已有三年之久。

那时候爸爸在外地找着一份较好的工作,便领着我和妈妈搬到那去住。爸妈忙着赚钱供我读书,我也忙着学习,不觉间三年已过,今天爸爸说该回乡一趟了。

不得不说,在这段时间里,村里的变化实在很大。虽说比不上城里人的生活,但人们生活条件较以往却也是提高了不少,家里也有点积蓄了。

村长早早就来接我们,我说想再逛逛,便一人在村里游荡。突然,像是浮现一抹微微的清澈,我笑了一下朝村南边跑去。

我们这些在村里长大的孩子,总会有戏水的习惯,以至于那些清澈、干净的小溪,会比较受欢迎。而最具人气的,是在村南边那弧被叫做“小清新”的小溪。

记忆中,小清新弯弯曲曲的,极像条在游行的蛇,似乎很长,不过隔得太久,有些模糊了。可以肯定的是,小清新是蔚蓝色的。一看便可以看到天空了,尤像面镜子。

这些年环境似乎变得更加严重,很多水都不再依旧了。或许只有小清新例外了,毕竟人们很爱他。

很快,靠着点点的记忆,我来到了村南边。可映在眼帘的,却不是那抹清澈了——小溪比之前的大的太多,不过多的只是一些脏水罢了…

“阿姨,村域变了么?”我问。

哦,这是以前我们那出名的“小西施”,她见人总是有点害羞,却当别人家庭有难时。

总是第一个帮忙的。

“…?”她打量我一下,没有回答。

“哦,阿姨,我是小锋,小时候常去你家玩的那个。”

“…啊,原来是小锋啊,”她笑道,“几年不见长大了不少呢。”

“呵呵…对了,阿姨,村域变了么?”

“恩?没有啊,还是跟以前一样。怎么了?”

没有?我在心里又打了个问号。

“那小清新呢?”我急忙问道。

她微微一笑,指向一旁的脏水溪,说,“连这都给忘了…不是在这么…”

——一阵失落。

到底是什么忘了?不管如何,水不再清了。


水清(9)

另一个自己在废墟中寻觅着孤独的倒影。

记忆纯净而又寒冷的燃烧之光召唤生命奔赴另一个生命。

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并在长时间的修持中悟解。

终于明白——什么叫做乱世。

曾几何时,吟诵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独坐马背,悠然自得地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潮涨潮退,极尽人生之乐。然而世事总是在人白日放歌、纵酒还乡之际铺天而来:无端的误解、莫名的陷害不仅吹散了心头的晴空丽日,也拭去了一切功名与声誉。一盏稀零如残豆的灯,映着憔悴而又惆怅的面庞,此时,唯有独酌穿肠的苦酒才能抚平心中一层层漾起的涟漪。终于,搜寻出了那许久不曾用过的剑。它依旧锋芒恣肆,吐露着萧萧的寒气——那彻骨的寒气。轻轻擦拭着剑身,思绪仿佛又回到了纷乱的硝烟之中,回到了茫茫的战场之上,也许自己又要回到昔日的战场,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敌人。拿定主意,剑回鞘,人起身,携剑而去。

一泊湖水,碧波荡漾;苇草丛生,游鱼欢悦;迂回萦绕,九曲连环。水是灵动而又澄澈的,但是它的柔已不再是单纯的柔,而是多了一份刚毅豪放,多了一份洒脱不羁。有一群人陆续打破了它的宁静,他们怀着对世事的不满,对奸臣的愤恨以及壮志难酬的苦涩,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来到他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开始他们新的征程。

一百零八位好汉,一百零八段传奇。施耐庵用惊世脱俗的笔触再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风雨雨。品读着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同在经历一段不平凡的征程。

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鲁智深光明磊落,直爽简单;

怒杀阎婆惜,智取无为军,义释双枪将……宋公明仗义疏财,扶人之困;

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武行者行侠好义,快意恩仇。

一个时代可以塑造一批英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正好验证了那句“乱世出英雄”的至理名言。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是一分沉重与辛酸。

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他,提起拳头准备下手之际,看到是高衙内,手顿时软了下来,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打,硬是活活地忍了下来。刺配沧州,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不停虐待他,到了野猪林,就在两人欲实施阴谋却被鲁智深搅了局后,仍然让鲁智深放了两人,又一次忍了下来。直到最后,风雪山神庙,他终于看清了这个世道,这个竟然没有他容身之处的世道,于是他走向了梁山。

燕青——感恩,风流,惊艳,聪慧,性情。当卢俊义回到家中,已经穷困潦倒靠行乞度日的燕青直言相劝主人不要回家以免遭毒手,却没想到不仅挨了骂还被踢了一脚。可是他依旧不计此仇,仍然处处帮助卢俊义,处处出手相救——只为报答他的养育之恩。燕青的箭,就像他的人只有在最危机的时刻才能爆发出最惊人的力量。燕青为人低调,他不是简单的仗义疏财和快意恩仇,而是一种冲淡和雅致。在征讨方腊之后,剩余好汉回朝准备加官晋级,衣锦还乡时,他却踏上一只孤舟,与这是非之地做了个告别。“退居山野,为一闲人”,燕青最后用这八个字为自己的性情做了一个圆满的解释。

……

当他们踏上梁山,暂且远离那黑白颠倒的世俗社会的那一刻起,事过境迁后铿锵岁月的卷土重来,他们将与自己曾经依附信赖的朝廷对役,不知他们心中究竟是恨还是怨。

当正义的长剑直指苍穹,引领出惊天动地的咆哮时,往日驰骋疆场豪气与霸气的重新演绎,他们将再次用罪恶的鲜血带走现实的悲哀与残酷,不知他们手中的剑是否比以往更重。

当招安的幌子漂流到梁山,诸英雄因大义不计前嫌为朝廷披肝沥胆时,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血与泪谱写出一曲曲悲壮的挽歌,而为奸臣的嘴角刻上一抹邪恶的“微笑”。不知他们的胸中是不是有一股怒火。

他们为朝廷打下了江山,他们帮助君主坐稳了江山,而命运的玩笑不仅要他们亲手毁了这个江山,还要他们死在曾经爱着的土地,也许这正是他们的悲怆所在。世事的沧桑他们经历了太多,然而一个“义”字却始终根植于心间。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开始冲突,当政局和抱负开始矛盾:

他们的正义感依旧伴青松而长存。

他们奋斗的激情依旧似火燃烧。

他们的灵魂因社会的丑恶而得以升华。

不禁开始思考,乱世究竟带来了什么。乱世可以带来民不聊生的惨状,可以带来血流成河的残忍,可以带来怨天骂地的诅咒,更可以带来官逼民反的壮举。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悲歌,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精华与价值。

我青天之下,高山之上,英雄如云;

我梁山之上,湖泊之间,暗波叠涌;

我日落之处,群雄并起,谁与纵马?

我长剑劈天,斩妖除魔,凌然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