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描写的作文(通用3篇)
吞咽沧桑
2024-05-09 03:09:40
其它
其它

诗词描写的作文(1)

喜欢爱国诗的豪放和悲壮,田园诗的“安祥”和哲理诗那短小精悍。愿陪伴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安详和幽静,自己身临其境,仿佛看见了远处村庄上的袅袅炊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相信,在那个冬夜里陆游对他的晚辈的警示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还有他对国家的忠心和他的一腔报国之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你那不屈的意志值得后人尊敬。

年中,六月二十七日,西湖岸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当时,虽然下起大雨,也无法阻挡苏轼对西湖的眷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体现了无论晴天还是雨天,西湖的景色依然美丽,自己还是对西湖恋恋不舍。无论如何,不论他身在何地,自己都可以自娱自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虽然他此时有对家人和家乡的思念,但是他不会因为官场上的竞争失利而放弃生活,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乐趣,不得不让我敬佩。

有豪迈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何等的豪迈和气度;有清丽婉转如“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豪迈中又有对家人和家乡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军直到夜郎西”这句话寄托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让我看到了豪迈时诗人的景象,也有离别时的情愁,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多情的人。

感谢你们写下的诗,让中华文化更加灿烂,你们的人格教会了我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感谢你们,照亮我们前行的光芒。


诗词描写的作文(2)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肆虐。为了不给外界添乱,一场宅家战役就此打响。整天寸步不迈出门,让我觉得怪无聊的。妈妈拿出了一本古诗词的书籍,于是,我们每天诵读一两首古诗词,渐渐地,我爱上了古诗词。有了古诗词的陪伴,这宅家生活还别有一番趣味。

古代的诗词名家数不胜数:初唐四杰、大李杜、小李杜、唐宋八大家……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佳作。更奇妙的是,不同的作者写出来的作品都有各自的韵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边塞、苦吟、婉约……不同风格的诗词给我们营造了不同的景象。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了一首《春望》。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杜甫来到长安城,看到满城荒凉、一片狼藉的景象后,他心中充满了悲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移情于景”,杜甫内心十分伤心,所以他觉得万物皆悲。杜甫十分爱国,看到国家正经历着磨难,心中的愁苦、悲愤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因此,这首诗成了千古名诗。

一天,我和妈妈在网上看新闻,关注着抗疫的讯息。各国政府纷纷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句诗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赶紧查找资料,原来,它出自《诗经。秦风》中的《无衣》,这是一首爱国诗,当时周王室内讧,导致外族侵略,秦国挺身而出,帮助周王室渡过难关。是啊,在全人类的共同敌人“新冠病毒”面前,我们不分肤色、不分国籍。相信我们共同一心,一定能战胜病魔!

古诗词的世界广阔无边,我将继续探索,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同时,我也希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能快点结束,让我们早日回到日思夜想的校园!



诗词描写的作文(3)

若是你在生活中留心,就总会发现古诗词的影子。它们像三月柳絮,婀娜飘摇;像大江大河,奔流汹涌;又像小桥流水,幽静雅致。品读玩味,会让人感到舒畅、欢快。

听过一首歌《凉凉》,是一部古装剧的主题曲。初听时,便觉得流畅细腻。后来我翻看歌词,发现竟大藏玄机。一句“不思量,自难相忘”,那是一脉怎样的情思啊!苏东坡将思念妻子的情全部注在了这句词中,我为自己的发现十分开心。又一句“背影成双,在水一方”更让我想起了“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美丽的美好的女子,就亭亭地在水的一方吧。多妙啊!“凉凉夜色为你思念成河,化作春泥呵护着我”,这不正是受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启发而来的吗!一句歌词竟有这么多来头啊,我点点头,或许这就是这首歌的精华所在吧。

读《射雕英雄传》,我被蓉儿为洪七公做的食物吸引,这些食物的名字更让我难以忘记。用各种肉做成的肉条,烩在一起,不叫“大杂烩肉条”,而是被被机灵古怪的蓉儿起了个“玉笛谁家听落梅”这样清秀淡雅的名字。洪七公眼中的“荷叶笋尖樱桃斑鸠汤”竟然是出自《诗经》的,蓉儿为其命名为“好逑汤”。“火腿蒸豆腐”的名字竟是“二十四桥明月夜”。哇!看到这儿,我真是对黄蓉佩服之极。这样的食物配上这样的名字,谁不会为之神往垂涎?

不光歌词、食物,一些影视剧的名字也是带有古诗词韵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就是出自刘方平的《春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而《花谢花飞花满天》则是《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词中的第一句。先不管它们的情节内容如何,这么值得回味的名字就已经占了上风。

其实古诗词就在我们身边,这种文化早已注入了我们的灵魂。仔细品味,便好似品一杯香茗,一缕风情,令人回味无穷。(王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