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行走(必备15篇)
老树开花
2023-12-16 07:25:47
其它
读后感

爱的行走(1)

有些爱,不需要华丽的言语,也能表达出来;有些爱,不需要热烈的行动,只在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在一个明朗的夜晚,夜空中洒满了点点繁星。那时我还小,刚上完了一节兴趣班,在路边焦急地等待妈妈。直到远处一个人影快速向我赶来。我激动地也向她跑去,投进了她的怀抱。“妈妈,我饿了!”我撇了撇嘴不开心地说。妈妈变戏法般的从口袋里掏出了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她把大个的放在了我的手心。“妈妈,你为什么不吃大的苹果呢?”我仰起头天真地问。妈妈大声地笑着,又一脸委屈地说:“傻孩子,因为大苹果喜欢你呀,所以才会跑到你手里去,你看,我也想吃大苹果,它都不跑到我手里来。”我咬着手里的苹果,一蹦一跳地跑到前头,开心地大喊着:“对啊对啊,大苹果最喜欢我了!”妈妈跟在我身后咯咯地笑着,笑得那么爽朗。

过了几年,我稍微长大了一点。还是那样的晚上,那样的情景,只是我没有再扑到妈妈的怀里。我们一前一后沉默地走着。妈妈又从口袋里拿出了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大的塞到了我的手心“你为什么不吃大的呢?”我无聊的问了一句。“因为大苹果喜欢你啊!”妈妈又搬出了那句话。然而我已经长大,不会再相信这种毫无厘头的玩笑话,只不过看着妈妈默默地把小苹果塞回口袋和她那疲惫的笑容,我若有所思……

去年夏天。还是那样清爽的夜,仍然是刚上完兴趣班。在兴趣班上,老师给了我们一人两个苹果,分给我的正好一个大一个小。我攥紧了苹果,把手反背在身后。身边树上的蝉鸣聒噪,却无法影响我兴奋的心情。终于,远处大的身影急急地奔来,扑到我的怀中。不知不觉,我已经比妈妈高了一个头。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了那一大一小两个苹果。把大的放在妈妈的手心。妈妈惊异地看着我,我一脸神秘地说:“快看,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苹果,我想吃它,它却不跑到我的手中,它一定喜欢妈妈!”忽然远处传来了幼儿园晚托班的钟声,放着一首老掉牙的儿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来一个小,大的分给妈妈,小的留给自己。”妈妈忽然笑了,眼角笑出了可爱的鱼尾纹。

我知道,这是爱。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一个女儿对母亲的挚爱。它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和热切的行动来表达,它只需要一颗充满爱的心。

我们一起行走在那这条通往爱的路上,并且离终点越来越近……


爱的行走(2)

人生有太多艰难坎坷。荆棘中,只有亲情让你依偎。——题记

我喜欢秋季里的雨夜,连同梦里都是暖暖的沉寂。我不认为秋天是萧条的开始,在落叶堆积的秋风中,我行走在爱中。

奶奶的蒲扇

故乡的夏夜,总是能看见赵师秀所描的“青草池塘处处蛙”那般景象。看树影婆娑,听蝉鸣悠悠,梦一场繁华,捕捉一夏天的风。我依偎在奶奶身边,奶奶用蒲扇耐心的为我扇去燥热。哼唱着古老的歌谣:小船儿摇摇,小船儿摇摇。划过了清清的芦儿滩,划到了奶奶家,奶奶请你吃糖茶………

奶奶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手是那么的温暖,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像记载着她七十年来的艰辛。头发早有些发白,那双充满茧子粗糙的手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我紧紧的靠着奶奶,听着喃喃的语声。后来,我知道奶奶的蒲扇里藏着浓浓的爱。

妈妈的创口贴

“哗––”麻袋被撕开口子,水从裂缝中倾倒下来。一道电光闪过,把天劈成两半,暗沉的世界顿时映的雪亮。闪电更加得意,雨愈发的大了年小的我哪见过这般景象,被吓得摔了一跤,疼的“哇哇“大哭,偌大的雨声掩盖住了我的哭声。我擦了擦鼻涕,脚一瘸一拐抽泣着回家。

回到家,委屈在心里翻涌,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妈妈见到这景象,焦急的问:“怎么了宝贝?怎么哭啦!你的腿怎么受伤了?快告诉妈咪!”“我…我摔了一跤,好疼啊,妈妈”“不哭不哭,妈妈有一个法宝,贴上它就不疼啦!”妈妈从药箱里拿出创口贴,她手上的温度透过创可贴传到我的腿上,似乎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不疼了。妈妈用温暖的手为我擦去眼泪。重温过去,往事历历在目,妈妈那神奇的创可贴,那细腻的双手都充满了爱。

爸爸的鞭子

“你看看你的成绩,都下降成什么样了。你现在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总是沉迷于游戏,这怎么行。不要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面对爸爸的责问,我表现得毫不在意。爸爸见到我这模样,夺过我手中的手机,拿起身旁的鞭子,狠狠地打在我身上,疼痛直击我的心。爸爸当时的严厉,至今存在我的心中。后来我才知道,爸爸的鞭子中藏着爱。

我行走在爱中,带着未曾历经沧桑,撩拨起心弦的微微颤抖,抖起一波温柔。


爱的行走(3)

有人说,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独一无二的……是啊,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爱,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爱的眼睛。

又是一个阴雨天,天空中,那一颗火球般的太阳早已无影无踪,雨不停地下呀下,没有想要停的意思,又好似一根根又粗又长的绳子,狠狠地抽打着我那冰冷的心!而此时此刻,我的泪水也同那雨水一样,从眼眶中流下。站在我面前的“母老虎”正是我的母亲大人。只见她手中拿着一张90分的试卷,气得火冒三丈,从一小时前就一直数落到现在。终于,我再也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小宇宙,不顾妈妈吃惊的表情,一个劲地跑回自己的房间,用力地关上门,一副“与世隔绝”的表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脸上还残留着泪痕。

这时,门被轻轻地打开了,我也被惊醒,猛地一抬头,只见母亲站在门前,手中还拿着一杯牛奶,我一下子不知所措了起来。“把这杯牛奶喝了吧,天气变凉了,暖暖身子。”母亲说着,便把牛奶递给了我,然后缓缓地走出房间。

我惊呆了,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情况,但是,此刻,我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原来,这也是一种爱,令我感到仿佛行走在爱的沐浴里。

爱有无数种表现,在这一次事件中,让我对爱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爱的行走(4)

父爱如山,高大威严;母爱如水,润物无声。父母之爱是一个鸭梨,转了很多圈又回到孩子手里的鸭梨,他们默默无闻、不动声色地用自己的行动滋润孩子成长,激励孩子奋发向上;父母之爱是在孩子生命垂危之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捐出自己的肝脏,拯救儿子的生命;父母之爱更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却倾家荡产托起了被遗弃女孩的生命的博大的爱……

读着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心潮澎湃:在我家,虽然没有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但是每天早晨我起床后早已准备好的早餐、傍晚放学回家后丰盛的晚饭;衣橱里清洗干净、叠放整齐的我的衣服;书柜里精心挑选、内容各异的课外书;书桌上的点读机、复读机……哪一样不是爸爸妈妈为我精心准备好的,而我曾经却嫌东西不好吃,衣服穿着不舒服,课外书不好看,点读机不好玩……

读着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鼻子酸酸:那年我上一年级,有一次奶奶的脚摔坏了,爸爸妈妈不能天天请假,而我因为得了流感,要在家休息一个星期,照顾奶奶的事就落在我身上了。奶奶要去复查,我们出了电梯,我就让奶奶在那里等,我一个人走到小区的门口想叫辆三轮车,可是门口一辆都没有,我又往南面走了一段,在移动公司前面终于看见了一辆三轮车,我请那个公公去接我奶奶,他很好,让我坐在车上再骑进小区接奶奶。看到奶奶,我连忙下车,帮她把拐杖拿上先放在车上,我自己再上车,等奶奶上车时再拉她一把。那个公公直夸我懂事。那天傍晚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奶奶连忙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们,爸爸妈妈夸我是个乖孩子,夸我长大了,奶奶还哭了呢!那时不知道奶奶为什么哭,现在想想,奶奶肯定是因为我还小就要照顾她,怕委屈了我才哭的。可是,谁说大人就一定得照顾孩子,小孩子就不能照顾大人呢?大人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以后不能再挑剔了,我要好好照顾他们。

狄更斯曾说:“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

荒漠。”我要说:“百善孝为先,没有孩子的孝顺,父母的心灵将是一滩戈壁。”

是啊,爱是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我们带来光亮;爱是一个指南针,在迷惘时为

我们指明方向;爱更是一只号角,在懈怠时催我们奋进……父母爱我,我爱父母。

我们行走在爱的绿洲!


爱的行走(5)

当你呱呱坠地时,便拥有了爱,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避风港,不是吗?可这,又有谁去在意过它呢?

家、校园、社会,都是一个个避风港,它在无形之中,守护着你……

在家中,总有妈妈的唠叨,但谁又能够肯定这唠叨没有分量呢?饭桌上鲜美的食物,大人忙碌的身影,淡淡的灯光下,一家三口和睦的气氛正浓。这简简单单的爱,你可曾珍惜过?欢笑声语洋溢着,在那一刻,烦恼、心事通通都化作烟云,随风而散……

在校园,每到上课时间,思绪便跃过校园上空、飞过草原、飞过游乐园……但不管飞到哪,老师眼镜背后犀利的眼神,已经把我拽回了课堂。她像第二位母亲,用她那一份爱,哺育祖国的花朵,将一份爱,转化为千份、万份……

在社会,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总是会在你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路上一句“抓小偷!”许多青年闻声,便纷纷挺身而出,拔腿抓贼。一些迷路的老人,无家可归的小孩,甚至是流浪狗,也总有许多志愿者捐钱捐衣物,小爱成就大爱。这些爱,被一再传播。其实,社会并不是冷酷、无情的,只是被每一个人忽略罢了……

身处于爱的避风港中,你发现了吗?无处不在的爱包围着你,这就够了,你还想索取什么?


爱的行走(6)

爱,是无私的;爱,是温暖的;是给予我们幸福的;爱,更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我在温暖的爱中行走,老人说得好:“我们独生子女,总是像一块糖,大人们把我们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我们这些生活在温室里的娇嫩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被大人们视为掌上明珠的我们被他们关心得无微不至,渴了,为我们端上了一杯果汁;饿了,为我们准备美味的佳肴,我不仅感受到了温暖,还感受到了幸福……

我在爱中行走,当我跌倒了,我的家长一次次的鼓励我,让我重新站起来,并且告诉我,不要面对困难就临危退缩,要勇敢,乐观的面对一切,开心地度过每一天。所以,我从此不再害怕困难,积极克服遇到的种种坎坷,迎向新的生活,行走在爱中,我心飞扬,活力无限, 信心百倍!

我在爱的林荫小路间行走,以前的我,总是对自己做出的答案没有信心,然而,当我学习了《自信第一课》的时候,我仿佛又重拾信心,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但我却认为“万事开头易”。成功不仅是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还要加上百分之五十的自信。这些,都是父母、恩师用行动告诉了我。

爱,是飘渺的,却又是实在的,是无私的,还是伟大的。爱的林荫小道,我一步一步地在走,每走一步,就成长了许多,爱,就这么简单!


爱的行走(7)

20世纪,有一位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人物,她就是《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中的主人公——德兰嬷嬷,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怎样爱别人,怎样宽容别人。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描写了德兰嬷嬷非常奇妙的一生:在还没有成为修女之前,她就立志成为一位帮助穷人的人。她信仰基督,后来成为一名修女。36岁时,她听到了神的旨意,让她帮助全世界的穷人。两年后,她获得了罗马教皇的许可。此后,她创办了修道院。德兰在各国奔走数十年,建立200多所儿童之家麻风病收容所等。她把爱撒向世界。

嬷嬷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很多大的公司巨子给她捐钱,她却用来全部捐给印度穷人。1997年,德兰嬷嬷在仁爱修女会总部安然去世时,她走后所有的财产仅仅是三套衣服、一双凉鞋还有一张耶稣受难图。她把一切献给了穷人。

德兰嬷嬷使我懂得了,穷人也是有价值和尊严的。嬷嬷认为,饥饿的人所恳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的,不单是衣服。他们更需要爱、关心、接纳与认同。老年的德兰嬷嬷长年为心脏病所困,但她却能以一颗残缺的心去包容整个世界,她虽然不良于行,却能够跋涉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心中有爱,有大爱。

德兰嬷嬷在演讲中说:“当别人对我说,修女们并没有开展一些伟大的工作,其实他们正默默耕耘,做着一些小事。我会对她们说,就算她们透过这些事情只能帮助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有一首赞颂德兰嬷嬷的诗: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感受到了母亲般的爱。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变得温暖。

她是伟大的女性,她是伟大的母亲。

她就是忒瑞莎嬷嬷。

德兰嬷嬷将她想献的,能献的都献给了世界。她为了爱,耗尽了自己。她看上去那么柔弱瘦小,然而在她身上,却充满何等强大的的尊严与力量。

爱是最高超的道,爱超越一切,是各种美的的灵魂。其它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或终止,但爱会留下。《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迪。嬷嬷用她奇妙的一生告诉我们:她用毕生的时间去爱穷人,让人们懂得,穷人也应该被爱,被尊重。德兰嬷嬷是一个能点亮你我心灵的人,我从她身上学到,我们需要接过她手中传递爱的火把,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爱的行走(8)

我曾经去过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好玩的天津、繁荣的北京、波涛汹涌的北戴河。我爱行走四方,她让我陶醉她的美

我去过许多美的地方,但给我生命添了一片生机的还是天涯海角,我还记得那细细的沙子、美丽的大海和天空连在一起,到现在,我还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把她们俩不留痕迹的缝在了一起呢!那些让我陶醉的美景,现在还记忆犹新!

天涯海角,很常见的词,自已认为形容很远,不知道是个地方,而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个仙境。

她和我想象的不同,她静静地,但似乎想倾吐什么,她是一片海,一片和乡下的天空一样蓝的海,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在想海的那边是哪,是天空还是海?分不清,还是哪个国家?

湛蓝湛蓝的海,配上墨绿的椰子树,美极了,我长大是不是要来着呢?


爱的行走(9)

爱,让人幸福,心里甜滋滋;爱是一盏明灯照亮你、温暖你;爱,是一股清泉,滋润了幼小的心田。

冬天了,风冷冷地刮着。早晨,天气晴朗,我看见窗外阳光照着大地,就只穿了两件单薄的衣服,就急匆匆地往学校跑去。天空开始生气了,脸越来越黑,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风也越刮越大,我哆嗦了好几下,鼻涕止不住往下流。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即使窗户关得很紧,但我还是觉得好冷。

中午的时候,我在教室门口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走近一看,是我的妈妈。她的手上拿着我的外套,她扭过头,看见了我,急忙把外套给我套上,还给我戴了一条围巾,顿时我暖和极了。她塞给我一个装着水果的盒子,还有一杯泡着感冒药的保温杯,热腾腾的。她没有多说什么,只叮嘱了几句,就回去上班了。

拿着手里那杯热气腾腾的感冒药,心里暖暖的。我知道,妈妈是百忙之中抽空出来的,她上班非常忙,晚上都七八点才回家,每次回家都是一身疲惫。这天中午,她为了我,特地从单位跑过来,她一定还没吃午饭。她帮我穿外套时,我都能听见她心跳的声音,抬头看见了她额头的汗水不停地流,气喘吁吁,在这么冷的天里都能流汗,可见她有多着急。

每天早上,母亲都给我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而我却只吃几口,就往学校跑,碗里的食物还剩一大半,而妈妈却没有把我叫住继续吃。她很少逼迫我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她第一考虑的就是我,先人后己,这就是她。

我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快乐、幸福。父母无时无刻地想着我,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沐浴在这片爱的海洋里,每分每秒都很温暖。


爱的行走(10)

|阅读的过程中,我多次落泪。记录三次印象最深的。

一.“真正的爱,是能忍受别人的一切缺点,对别人的软弱毫不见怪,对别人的小德小行,却要感奋取法。尤其我明白,爱不应埋藏在心底,因为“没有人将灯点在斗里,都把它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得见光亮”。这灯光便代表着爱。爱不能仅仅施与我们所爱的人,它必须光照满堂,让人人都感到愉快。”

落泪的原因,是因为看见了自己内心的柔弱,承认了柔弱,拥抱了柔弱,也理解了苍生的柔弱。这柔弱,也是内心的呼唤,是黑暗中的一点亮光。因之,我们向往光明,只见光明。而任何的小德小行,就是心灵透发的光,自自然然的,我们珍惜,呵护,发扬。

二.德兰修女邀请老年记者哈普答应她做最后一件事,给重病的老人喂饭。哈普突破心里的障碍,做到了,尽管很笨拙。当得知老人在不停地祝福他时,哈普吃惊,而我在那个瞬间,为老人心中纯粹的光明而感动落泪。尽管老人忍受着难以忍受的身体煎熬,他依然在爱的阳光中微笑,风儿是他的祝福,世界随之芬芳盈满。

三.文末的最后一个故事,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我很久以前读过,也听过多次,然而这次因德兰修女生命纯粹的爱的光芒,照亮我心中黑暗的角落。

我依然记得,大学里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喜欢感受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说话,却对人产生了隔离和封闭,那种封闭,令我对自己的心灵的感受处于迟钝状态。后来,经历了一番心路曲折后,我欣喜自己,心儿渐渐敞开,关照自身的直感。我是多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感受他人的感受!“我疼知人疼”,我的感受,不仅是我自己的,也是苍生的。以前,我大量的时间,都沉浸在小我的世界里头,未能关照更多生命。而《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又令我见到生命就是爱,这爱本身,就是令生命奔流不息的源头。德兰修女,也和古圣先贤一样,他们心里,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圣贤在我们心里,而我们是圣贤心里的圣贤。在我心中,国学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圣贤的生命去演绎的,他们是光明,他们是源头活水,而我们就是这活水中的鱼儿,鱼不可脱于渊啊。当我发现这源头活水时,我无比喜悦。而在读圣贤的事迹时,坚定我心中纯粹信仰的同时,又令我找到行为的参照,让我看到,我的心,可以更广大,更博厚,更悠远。

我愿我身,成为爱的道具,文化,就是身体的呼吸。在文化这条路上,我非常感激明师的指引,令我的向往,有了踏实的脚步。昨日听闻霍韬晦教授的离世,感知身边人的轻轻叹息和遗憾,我明白,人对身体长寿,同样期待。在我,也同样期待,但不管我能活多长,我都要多花时间读书,多思考,多聆听,少说话,多做实事,减少欲望,实修实证。知书达理,明经致用,纯净自然。


爱的行走(11)

20世纪,有一位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人物,她就是《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中的主人公——德兰嬷嬷,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怎样爱别人,怎样宽容别人。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描写了德兰嬷嬷非常奇妙的一生:在还没有成为修女之前,她就立志成为一位帮助穷人的人。她信仰基督,后来成为一名修女。36岁时,她听到了神的旨意,让她帮助全世界的穷人。两年后,她获得了罗马教皇的许可。此后,她创办了修道院。德兰在各国奔走数十年,建立200多所儿童之家收容所等。她把爱撒向世界。

嬷嬷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很多大的公司巨子给她捐钱,她却用来全部捐给印度穷人。1997年,德兰嬷嬷在仁爱修女会总部安然去世时,她走后所有的财产仅仅是三套衣服、一双凉鞋还有一张耶稣受难图。她把一切献给了穷人。

德兰嬷嬷使我懂得了,穷人也是有价值和尊严的。嬷嬷认为,饥饿的人所恳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的,不单是衣服。他们更需要爱、关心、接纳与认同。老年的德兰嬷嬷长年为心脏病所困,但她却能以一颗残缺的心去包容整个世界,她虽然不良于行,却能够跋涉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心中有爱,有大爱。

德兰嬷嬷在演讲中说:“当别人对我说,修女们并没有开展一些伟大的工作,其实他们正默默耕耘,做着一些小事。我会对她们说,就算她们透过这些事情只能帮助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有一首赞颂德兰嬷嬷的诗: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感受到了母亲般的爱。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变得温暖。

她是伟大的女性,她是伟大的母亲。

她就是忒瑞莎嬷嬷。

德兰嬷嬷将她想献的,能献的都献给了世界。她为了爱,耗尽了自己。她看上去那么柔弱瘦小,然而在她身上,却充满何等强大的的尊严与力量。

爱是最高超的道,爱超越一切,是各种美的的灵魂。其它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或终止,但爱会留下。《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迪。嬷嬷用她奇妙的一生告诉我们:她用毕生的时间去爱穷人,让人们懂得,穷人也应该被爱,被尊重。德兰嬷嬷是一个能点亮你我心灵的人,我从她身上学到,我们需要接过她手中传递爱的火把,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爱的行走(12)

我们都爱科学,但很少人知道爱的科学。——德兰修女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名句中长大的。在这个科技的年代,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许许多多这样的事例:某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了好大学,留在了大城市,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某某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听到这些话我们眼中总会流露出羡慕的光芒。

学好知识就意味着学会了谋生的本领,就意味着将来生活无忧无虑,不必再为工作发愁。我们经常讲“技不压人”,也意味着鼓励人要多学习一些东西。就是现在作为妈妈的我也一直在想如何不打击孩子的求和欲,让孩子多学科学知识。

承然,科技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更拓展了我们的视野。看看我们的周围:我们可以不用现金就可以支付,手机和电脑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地球成为一个小村庄,太空科技的发展让人类的足迹进入太空。

但是这几年来发生的许多事情似乎都在逆转、颠覆我们的思维:许许多多看起来生活富足的人,却找不到生活的目标;看起来生活无忧无虑的孩子,却在生活中找不到爱的来源,感受不到爱的力量;许多看起来富裕的家庭却整日争吵,不得安宁。相反的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去追求人们眼中的富裕,去边远的山区做支教,像是柴静采访的卢克安,在我国云南一待就是十几年。这十几年中他和山区人民一样,住一样的房子,穿露脚趾的鞋。

这些现象都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像“卢克安”们能够坚持下去,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到幸福,让我们感到宁静和平和呢?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给了我们答案。其实仔细想一想,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无非就是我们内心富足的表现,当我们内心富足了,我们就会让我们的爱流淌起来,当我们在付出、给予的时候,我们不就是幸福时刻吗?但如果想一下我们对父母、对孩子、对枕边人的态度,谁又能说爱的表达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如果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我们就会发现,有时家人之间相互微笑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家人体会到我们爱呢?“那么就让我们从相互微笑来开始我们爱的传播吧”。只要我们有了爱的力量,才可以给我们许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我们都不是最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在爱中行走》告诉我们关于爱的科学,让我们开启爱的旅程,在爱中找到幸福的源泉。


爱的行走(13)

看完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真的难以想象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个颗伟大的灵魂。她一生所追求的事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烁着最灿烂的光芒,再名贵的宝石在她的面前都将暗淡无光。

德兰修女一生所给予人们给与世界的爱久久盘旋在我的内心深处,挥之不去。她一生在爱中的行走,见证了这个世界的另一种真爱,一种来自上帝的爱。用娇小羸弱的身体发出最后一点爱的光芒。不停的去爱不停地去给予,直到成伤。在见证爱的同时也深深的刺痛这个世界,刺痛了人们的冷漠和灵魂深处的寂寞。德兰姆姆本是一个在高墙内享受鸟语花香的修女。修道院的高墙把加尔各答分隔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高墙内是鲜花与绿草,是美丽和优雅,是高贵和体面,是安全和舒适。而高墙外,却是混乱是流浪,是贫穷是疾病,是饥渴和奄奄一息的垂死。离开和舍弃是需要勇气的,难道只是嘴上说说吗?不,绝不是。德兰姆姆的毅然舍弃,她走出修道院最后的一瞥,已经吹响了爱的号角,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爱的呐喊,这个娇小的躯体内来自上帝的爱像火山爆发一样喷薄而出。很多穷人中的穷人,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爱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他们被德兰那美丽光芒所温暖和照亮。爱是让人跳跃的力量。很多在路边垂死的人,他们说他们一生活的像个牲畜,死时却像个人。像人一样有尊严的死去。很多的病人他们被遗弃在社会的角落,被人们恶毒的诅咒着,然而德兰姆姆却抚摸他们,为他们擦洗溃烂发臭的身体。一群被否定和自我否定的人们,一群卑贱的生命,在德兰身上感受到了爱,感受到了来自上帝的温暖和阳光。生命也随之苏醒了。你也许说身边没有病人,可我们身边有需要爱的人。你,我去爱了吗?去爱身边的人,去感受他们,去抚慰他们吧。也许你已经努力的去爱了,受伤了,正躲在自己的角隅里舔自己的伤。但德兰姆姆说:“如果爱到受伤了,就不会再受伤,只会从此得到更多的爱。”德兰姆姆像一个爱的战士越战越勇,越战越爱。

德兰姆姆同时也呼吁和平,极力反对堕胎,她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被誉为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很多救济中心和救助机构。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然而当她去世的时候啊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德兰姆姆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德兰姆姆所诠释的爱是来自上帝的爱,一种恒久的爱,一种忍耐的爱,一种到死都去爱别人的爱!而这个世界恰恰在慢慢迷失了德兰姆姆的这种片爱! “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根本原因。而贫穷是我们拒绝与他人分享的结果。如果你怀着喜悦给予,你将会得到更多。一颗喜悦的心来自一颗燃烧着爱的心。快乐不须探寻;若以爱待之,旋即得之。我们必须在爱中成长。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到成功。” 德兰姆姆,这个瘦小的修女,释放出如此惊人的能量,感召了如此众多的民众,靠的只是她那份几乎是无限的、但却是坚韧的爱。诚如她所说的,爱是没有界限的,生命就在这里!

联想到我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最大的体会是:教育也绝对离不开爱,“爱”这种教育方式是永恒的。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爱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再好的教育方法也会变得苍白无力。从《在爱中行走》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育中,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德兰姆姆给我带来的爱的启迪,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在学生面前应是导师,应是慈母,应是朋友。给学生导师般的厚爱,多一点教导和激励,多一点严格和期待,多一点训练和督促,多一点召唤和鞭策;给学生慈母般的仁爱,多一点信任和搀扶,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多一点表扬和鼓励;给学生朋友般的挚爱,多一点平等和尊重,多一点帮助和支持,多一点理解和关心,多一点肯定和赞赏。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爱的泉水中得到滋润,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象这样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也就有了最真切的保障。我们的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不可思议的孩子,有的生性木讷,有的个性迥异。这个时候,爱的力量会是一盏心灯,照耀孩子心灵跋涉的路,对学生要去爱!

感谢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德兰姆姆伟大的一生。在这里我想对德兰姆姆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她让我懂得了对学生无私的爱是一名教师最崇高的追求,我的学生就是我自己的孩子。


爱的行走(14)

当我第一次拿到书的时候,着实被封面上的人给吓了一跳。那是一个瘦小的、年迈的、甚至有些丑陋的老人。但在我读完后,当那个封面中的老人重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时,我觉得她已经变了。她眉宇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无止境的慈祥,她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里散发出来的爱的光芒,她那双不知拯救过多少人的手和那条洁白的廉价的代表她身份的修女服。她不再瘦小,不再年迈,不再丑陋,她是伟大的。她用爱感动着世界,用爱拯救着世界。

德兰修女的一生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坎坷。她遭穷人的误解,遭世人的辱骂,遭其他教会的反对。但她都没有放弃,她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一生都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忘我的奉献,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她带着爱的光芒在这片有限的大地上行走,却把无限的爱带给了他们——那些穷人中的穷人: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怀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使他们被美丽的光芒所温暖和照亮。德兰修女曾经说:饥饿并不单指食物,也指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也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也指受到排斥和丢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德兰修女认为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饥饿,不是缺少面包,而是不被爱和不被欣赏。德兰修女认为“漠不关心是一种罪”,冷漠会间接的杀人。其实想想可以理解,很多时候一个努力的眼神、一个问候的短信都可以改变一颗冰冷的心。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向这位伟大的修女学习,当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时,不要抹掉心中的善良,也许就是你的那只援手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德兰修女的伟大在于她行动的微小,她尊重每一个个体,就是因为她心中对个体的尊重,也就是对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尊重。这对我们现在的工作是不是更有警醒意义?不要迷失在效率或成果中,而忘记了,每一个在你面前有着爱的需求的个体。我们至少可以在这里找到一种普及的信仰,那就是爱,而只有拥有了爱的灵魂,一切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驱动力。喜欢她的一句话:“一颗纯洁的心,会自由地给予,自由地爱,直到成伤。”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迪。嬷嬷用她奇妙的一生告诉我们:她用毕生的时间去爱穷人,让人们懂得,穷人也应该被爱,被尊重。德兰嬷嬷是一个能点亮你我心灵的人,我从她身上学到,我们需要接过她手中传递爱的火把,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爱的行走(15)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社会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所以会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充分关注。但具体说来,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他的未来。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前,一些孩子受家庭的溺爱而显得畸形。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疼爱已经发展到十分发指的地步。孩子走路跌倒了,家长急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还要轻言细语不停地哐哄;孩子吃饭,家长给他把饭送到嘴里;孩子睡觉,家长给他被子铺下,一向陪在旁边,直至睡着,尽管这些孩子已八九岁有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当然,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是人之常情,然而一旦这种疼爱转变成溺爱,就变了质了。我们常说,溺爱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的疼爱才是有分寸的。仅有适度的疼爱,合理的引导才能成就一个健康,能干的好孩子。但不少家长对于这个道理却孰视无睹。如果家长代替了孩子所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客观上家长便间接抹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本事,更谈不上自我创新与实践本事。以往有这样一个故事。讲一个博士生,他的成绩十分优秀,却因为从小受到父母溺爱导致长大后连自我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终因父母的离世而自杀。

须知,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只可是这种惰性在某些人身上更会显得十分突出。一个人如果从小习惯了父母的溺爱,那么他绝对不会是家庭的期望,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未来。

就中国目前情景而言,不少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连名字都叫的异常亲昵,像什么宝贝、乖乖、细心肝等等。因为溺爱,所以出现了各种娇纵,自私的温室花朵,他们经不起风吹雨淋,稍稍遇到困难,便直言放弃,更有甚者,因一时的念头而犯下弥天大错,成为了监狱里的囚犯。

毋庸讳言,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们吝啬一点你的溺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