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通用3篇)
笑望人非
2024-04-13 05:48:37
其它
其它

大年初七(1)

The seventh day, traditionally known as Renri (the common person's birthday), is the day when everyone grows one year older. In some overseas Chinese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 such as Malaysia and Singapore, it is also the day when tossed raw fish salad, yusheng, is eaten for continued wealth and prosperity.

对于中国的佛教徒来说,这一天也是忌荤的一天。因为要纪念因陀罗的诞辰,他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For many Chinese Buddhists, this is another day to avoid 'hun food', the seventh day commemorating the birth of Sakra, lord of the devas in Buddhist cosmology who is analogous to the Jade Emperor.


大年初七(2)

有关大年初七的日记1

今天是,二姨家和舅舅家晚上要来我们家玩。

到了下午五点舅舅就来了,然后又回家放下车带着舅妈和妹妹还有姥爷就来了,我问舅舅:“叶姐怎么没来?”舅舅说:“还在还在呢!”我说:“啊?这都几点了还睡呢?”舅舅又说:“叫不叫又不起!让她在家睡吧!”我说:“那她起来没饭吃,怎么办?还是给她打个电话叫她过来吧!”过了一会儿二姨就来了,我问二姨:“璞哥又去干啥了?”二姨说:“你璞哥没来?”我说:“没啊!”二姨又说:“有可能他去配眼镜还没回来吧!”过了一会儿璞哥来了,我问璞哥:“你怎么这么晚才来?”璞哥说:“去配眼镜来着,在那排队耽误了点功夫。”我问璞哥:“饿了吗?”璞哥说:“必须的!都几点了还不饿?”我说:“好!我们马上开饭!”爸爸又把给拿出来了,我说:“要和就喝一两杯就够了!”爸爸说:“行,行,行。”我妈妈把黄酒拿出来了准备和二姨他们喝,二姨夫突然开口了:“我不喝白酒,我喝点黄酒吧!晚上还有重要的事”边说边把那一杯多了的黄酒端到自己的面前。爸爸说:“那好吧!这次放过你,下次一定要喝白酒!”我们吃完饭,就把电视调频道,看了。我们大家个个都看得入了迷,看了一会儿我不想看了就组织了舅舅和妹妹打。到了九点多璞哥他们就回家了,而二姨夫、二姨和舅舅就去有事的了。

今天是,你们又给谁拜年了呢?

有关大年初七的日记2

明天宝宝爸爸就要上班了,太快了,我们还休息好呢,就要上班了,为什么假期总是感觉那么短暂呀?

天气预报说今天晚上北京有小雪,希望是真的,我太希望北京能下场雪了,因为全国除了三亚好像都下雪了,就北京没下。真的希望这个冬天能在北京看到一场雪,哪怕是场小雪,都可以。要不然冬天就在没有雪的情况下流走了,太遗憾了。

明天是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想北京肯定会非常堵,要是在下雪,那就堵的更厉害了,真是矛盾呀,不管了,还是希望下雪。呵呵。

年味越来越淡了,看来过了十五,年就要彻底过完了。还是怀念小的时候过年时的情景。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对过年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触。看来只有他们长大了才知道吧,也许那个时候才会身有体会。

这几天我很放松,因为老公一直在家,几乎没有什么外事活动。全部推掉了,老公说现在宝宝最重要,没有什么比在家带宝宝更重要了,而且还非常的快乐!呵呵


大年初七(3)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编辑本段]详解

人日的来历与传说中女娲每日造一生物的故事有关.据《北史·魏收传》,晋朝议郎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还有补充的说法,初八是谷日,初九是天日,初十是地日.

皇上在人日这天往往赐给群臣金彩人胜,“胜”,也称“巧胜”,是一种装饰品.《荆楚岁时记》:“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也就是说,或者剪彩纸,或者镂金箔,制成人形,贴在屏风上、帐上,戴在头上,还相互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