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趋势(热门8篇)
善良是我本性
2023-11-16 00:37:47
高考
其它

命题趋势(1)

第一批进行新课标实验的山东省2007年高考作文怎么考,复习训练应该沿着什么路子,注意哪些问题,避免什么倾向,一定是广大新课程考生和新课程辅导老师十分关注的问题。这里,我想联系新课程标准和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谈几点不很成熟的看法。

一、新课标对书面表达的主体要求

新课标对“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是全面的,其中对书面表达的主体要求如下: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与原“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相比,新课标的书面表达要求特别突出了以下几点: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二、2006年高考作文题总揽

对新课程实验省区来说,2006年高考是承前启后的,所以,深入总结分析、横纵比较2006年高考就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这里,我浓缩一下2006年全国18套高考试题中的作文题,供读者总揽,然后作简要分析。

(一)材料作文(3个)

1.全国卷Ⅰ:材料——乌鸦学老鹰捉羊(文体自定,宜于议论)

写此题需从寓言中提炼一个观点、道理,试题较开放,好写。能提炼出的观点可以是“不自量力”、“盲目模仿”等。好写,但似乎观点没有什么新意可挖掘。命题者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但此题难说是好题。实行新课标的海南省使用此题,“开放、好写”应该给我们启发。

2.全国卷Ⅱ:材料——图书阅读率走低;网上阅读率增长(文体自定,宜于议论)

此题“全面理解”起来较难,立意指向性模糊。第一则材料“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似乎是说人们不愿读书,“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又该怎样评价?网上阅读难道就不是阅读?到底是该批评人们不愿读书,还是该欢呼社会进步?从要求看似乎什么也可,开放性较大。也许,它的开放性是它要向我们展示的新课标方向。

3.山东省:材料——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其实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诗歌外文体不限,宜于议论)

以诗为材料,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同是星星,认识的变化源于“距离”,可写“距离产生美”,可写“完美与缺憾”,可写想像(或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新课标精神有充分体现,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二)话题作文(8个)

4.广东省: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诗歌外文体不限)

以寓言为材料,审题的关键在于确定什么是“心中的天使”,心中的真、善、美都可以比喻为天使。美好的事物皆可成为“天使”,这样写作的题材就很较广,考生有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广东省是新课标实验区,此题在自由度上与山东作文题有相似之处。

5.福建省:三个话题:①诸葛亮借箭不足十万支②戈多今天已经来了③留一点空白(自选文体,宜于议论)

三个话题各不相同,突破常规,形成立体思维空间,任考生驰骋,比较有新意。

6.重庆市:小题:车站一瞥。大题:以“走与停”为话题(诗歌外自选文体)

大小两作文的形式七八前是常题,今天给人回归的感觉。“走与停”有一定的哲理性,能够引发考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7.湖北省:话题“三”的联想与感悟(自选文体,宜于议论)

作文题颇有新意。从所举成语看,内容角度各不相同,有的强调思考,有的强调虚心,有的强调灵活。

8.浙江省:以“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为话题(诗歌外文体不限,宜于议论)

此题有现实意义,允许考生“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可谓网开一面。

9.安徽省:以“读”为话题(文体不限)

此题是典型的“一字体”的命题作文,此类作文一般具有开放性、隐含性和寓意性,文体上选择的余地较大。可展开联想的翅膀,思维的空间大得很。

10.江西省:以“雨燕减肥”为话题(文体不限,宜于议论)

江西作文题“雨燕减肥”寓意应该以“丢掉包袱,轻装上阵”为好。当然,也可以“为了展翅高飞,要学会控制自己,练就本领”之类的立意。

11.四川省:以“问”为话题(自选文体)

一个“问”字,古今中外已经有许多文章已做,此题写作难度稍小。但此题确是切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有话可说。

(三)命题作文(7个)

12.北京市:以“北京的符号”为题(要求谈感受和看法,诗歌外文体不限,宜于议论)

“北京的符号”不仅出得有“京味儿”,而且有文化味,可以说文化味十足。且北京味十足。关心生活,关心现实,平时多看多想,才能写好此文。

13.上海市: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诗歌外文体不限)

网上有人评论说:题目中“你”字做拟人化的处理,格外生动,富有深意;“我”字则让学生更能抒发真情实感;一个“我想”便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和思维过程。题目总体来说发挥的空间很大,既易下笔,也易出彩。题目有一个“我”,这是近年高中题目中不多见的,更适合写成记叙、抒情类的文章,“我想握着住你的手”应该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提倡和谐与社会的融合,引导学生在真情中感悟。我同意这些评论,这个题目不但有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才能和平时的积累,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

14.天津市:以“愿景”为题(文体不限)

“愿景”一词极不常见,许多工具书中也未收入,考生可能很难准确理解该词。此题有一点时代感,引领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愿景”。

15.湖南省:以“谈意气”为题(要求写议论文)

规定题目,限定文体,“意气”有三种解释,虽限制性增大了,也还有一定的自由度。

16.江苏省:以“人与路”为题(诗歌外文体不限,宜于议论)

此题是关系型话题,但比较生活化,便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供材具有较强的辩证关系。审题没有障碍,写作也容易。

17.辽宁省:以“肩膀”为题(诗歌外文体自选)

“肩膀”与去年江西卷以“脸”为话题异曲同工,理解难度不大,思维空间甚大,考生写起来应当觉得容易。肩膀有多重意义,可写人的肩膀,如父母扛起家庭生活重担,也可将肩膀赋予寓意——扛起重担的关键,考生可写事、写某种社会现象,通过个体看群体;也可从“肩膀精神”入题,谈谈肩膀的重要性。

18.全国卷Ⅲ:以“书”为题(诗歌外文体自选)

话题较宽泛,容易入题入笔,既可写实际意义上的读书,也可写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这本抽象的书。

三、启示和预测

总揽以上18个作文题,特别是总结新课标实验省区使用的四套高考作文题,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也可以说是我的几点模糊预测:

1、力争切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得到进一步落实。这一方向在新一年的高考中不但不会变,还会加强。

2.开放,要求宽泛,少设限制,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发挥才能和创新思维的广阔天地,向新课标要求靠近。广东题和山东题受到普遍好评,明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一定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

3.在18个作文题中,至少有10个作文题要求议论或宜于议论,表现出“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发展“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新课标理念在命题者心中的位置。2007年备考进一步重视议论文,应该是正确的方向。

4.材料作文在全国一卷二卷中出现,在山东题中出现,这一现象应给予高度重视,明年备考应有所侧重。

5.命题作文回归,开放的、大家都有话可说的命题作文仍然是好题,也应给予重视。

6.话题作文占支配地位的现象进一步被打破,山东省明年出话题作文的可能缩小。再说2007级毕业生从初中开始就训练话题作文,有了相当的基础,适当放一放是应该的。


命题趋势(2)

作文作为衡量一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综合能力的标准,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在小升初作文的命题上,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有关部门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在考题的设计上一般都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人人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认真分析近几年的小考作文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

1、开放性题型增多

所谓"开放性命题"主要指的是"半命题"和"自命题"的形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作文题经常出现"童年","老师","我的爸爸","我的妈妈"之类,这样的作文给定了题目,学生的发挥性就不大,必须按照试卷给出的题目来确定思路。但近几年,小考中常常出现半命题作文和自命题作文。这就大大减轻了固定框架对考生的束缚,让考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模式去安排文章。

例如这篇考试的命题:再过20年,我们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坚守在祖国的各个岗位上,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请你写一篇幻想作文,描绘20年后你班同学的一次聚会。作文试题:20年后的……

这样的作文题目最大的好处就是便于学生打开考生思路,既然是20年后的事情,那就需要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利用我们现如今的知识去扩展我们的未来。

2、降低审题难度

审题是写作的首要环节,降低审题的难度无疑对广大的考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有意的降低难度,更有利于我们分析文章,确定文章的主题。例如这个考试题目: 我是……迷

要求:你最爱好什么?是画画,下棋,练书法,剪报,还是跳皮筋,踢足球……

你为什么对他那么着迷?是增长知识提高技艺,还是受到了启示,感受到了乐趣?请选一件写来。

这是一篇典型的半命题作文,给了你一半的内容,另一半让你自己去补充。就拿这也文题来说,主人公是我,主题是迷,那么你要写的内容就是我为什么而着迷。聪明的考生可以看出,要求几乎就是以文章的提纲:先写自己的爱好,再写爱好的原因,这样的作文题审题就不难了。

3、淡化文体

淡化文体,就是考题不硬性规定体裁,有以下几个意思:第一,动笔前,有选择的充分自由;第二,写作中,有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方式的自由;第三,评判时,不对文体苛求。"淡化文体"有什么好处呢?它提供考生一个更大的平台,你写什么文体拿手就什么文体。没必要束缚在固定的格式当中。比如,"美丽的校园"这样的一个题目,你可以写成散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还可以写篇想象类作文,描写50年后的校园景象。

4、题材贴近学生生活

考试作文不能是自由写作,否则难以统一评分标准,还要防止学生套用现成文。因此既要有一定限制,又要有启发性,使学生有事可叙,有人可记,有景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所以近几年的小考作文命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如《我学会了一样家务活》、《我帮妈妈做家务》、《今天我当家》等题目就很好地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如果我们缺少这样的生活经历,想来写成功这样一篇作文还是有不少难度的。

5、想象类作文的涌现

想象类作文是考生们比较愿意写的作文题材。因为它的形式比较开放,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可以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所以写起来就觉得得心应手。例如这个考试题目:假如……

这个题目就是典型的想象类作文近几年出现的形式,假如我可以怎么样,这样给了广大考生很宽广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想假如我会飞,假如我有一支神笔,假如我会72变……这些前提条件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如果我们把它落实到纸上,那么我们一定会写得想象新奇、合理趣味。

6、作文要求有创新意识

考场作文要创新,要出彩,切忌重复过去,切忌重复别人。只有创新才能出奇制胜,只有出彩才能感染和吸引阅卷者拿高分。我们不要拘泥于一些固定的格式去想问题,不要以写我的老师就是带病上课,深夜批改作业;不要一写我的妈妈就是妈妈背我上医院等等。这些题材本身并不是不好,而是这些题材为人们所熟知,如果你再写就丝毫没有新意。所以我们的作文要坚持新,要写的与众不同。


命题趋势(3)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1:逃不出四大“母题”

★中考作文题有什么规律?逃不出四大“母题”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中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差一分可能就是差好几千个名次,如果能在作文题上比别人多拿分数,那就是比别人多了更多的机会。

虽然中考的作文题形式各样,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但都是有规律的,总结起来都逃不出四大‘母题’:

1、人与自己;

2、人与人;

3、人与自然;

4、人与社会。

这四大母题包含了所有中考作文命题方向。只要熟读掌握了这四大母题,中考考场作文那就手到擒来,拿高分就很容易了。

大家在写中考考场作文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作文写成小学生作文一样没有深度,要用阅卷老师的心态想一想,这样的作文能不能拿到高分。写中考考场作文,写什么比怎么写更加重要,文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档次,不能玩一些花里胡哨的花架子,这样对于拿高分并没有帮助。

★如何写出高分作文?“一题四写”来练习

知道了中考作文的四大“母题”,要怎样写才能让阅卷老师给出高分?

其实中考考场作文有四类高分作文,可以适用于所有题目,这四类作文包括:

历史类,表现历史的厚重感;

人文类,体现人文情怀;

自然类,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现实类,用真情实感写现实生活中感人的瞬间。

大家训练写作的方法很简单,遇到任何话题都从历史、人文、自然和现实的角度写一遍,一题四写,练习好了不但可以拿到高分,而且遇到任何题目都不害怕啦。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2:“真情挚爱”类作文

发现真情,感受真情,播撒真情,用文章把“有情有义”的自我展现出来,是近年中考“真情挚爱”类作文命题的立意所在。考生只有将那些融入自己体验和感悟的真人、真事、真情变成流淌于笔端的文字,文章才能成为心灵的舞蹈、灵魂的歌曲。

★“真情挚爱”类作文的命题方式及关注点

中考作文把“感情真挚”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列在“符合题意”之后,位居第二。初中生笔下的真情,一般包括亲情(父爱、母爱、手足情、血脉情)、友情、师生情、思乡情、爱国情等,以及感动、感恩、快乐、幸福、温暖等。这些富含真情的关键词一直都是中考作文出现频率较高的立意核心,备考时须格外留心。据不统计,20xx年全国各省市语文试卷中,全命题作文(含选题作文)占50%以上,研究此类作文命题后,我发现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平凡生活中感受人间温暖

引导学生积极地感知生活冷暖,体悟人间真情,始终是中考作文肩负的重要使命。因此,这种导向也是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趋势之一。仅以20xx年的中考命题作文为例,就有安徽卷的《____在其中》、自贡卷的《那个温暖的表情》、铜仁卷的《这也是一种美》、枣庄卷的《××做我的榜样》和潍坊卷的《生活因为 而精彩》等,体现了这种命题意图。

2、在代际关系里读懂至爱亲情

由近年的中考“真情”类作文题可以看出,命题者非常喜欢通过关注考生表现自己的成长以及自己与亲人的关系的方式,检测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如,以“幸福”“感动”“眷念”“长大”“反思”等为立意核心的主题词,就备受命题者青睐。仅以20xx年中考作文为例,就有福州卷的《爱,还要会爱》、青岛卷的《我终于明白你的良苦用心》、巴中卷的《幸福在身边》、台州卷的《我会记得》、南通卷的《就这样慢慢长大》和衢州卷的《被爱的感觉》等。

3、在青春岁月里珍藏师恩友情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切入,在美好而又独特的青春岁月里提炼难忘的师恩友爱,体会真情的价值,也是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者集中关注的一个方向。比如,仅20xx年就有烟台卷的《你是我好的朋友》、宁波卷的《你是我的一本书》、德阳卷的《一路上有你》等以“你”为命题核心的作文大放异彩。

4、在自由天地里敞开善感的心扉

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者在积极引导考生进行心灵沟通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考生心理疏导的引导,以倾心交流、触摸内心等为命题核心的“真情”类命题呈快速上升趋势,“用真心换真情,以真情唤真心”逐渐成为此类作文的主流价值诉求。比如,20xx年的中考作文题,上海卷的《心里美滋滋的》、济宁卷的《微笑面对生活》、泰安卷的《成长的烦恼与快乐》、滨州卷的《我心中有个梦》、济南卷的《咀嚼生活的真味》、临沂卷的话题“倾听”、聊城卷的话题“面对缺陷”、宜宾卷的《致 的一封信》等,就集中地体现了这种命题趋势。

中考作文命题趋势3:作文命题案例

1、请以"_______的那些事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先将标题补充完整;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30行;

(3)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

(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思路点拨

可以填时间,如"国庆期间";可以填范围,如"成长中";可以填对象"咱班",等等。我们在填题时,要力求创意新颖填题运思,在符合要求、切中题旨的前提下,还应避俗求新,另辟蹊径,让人读后为之一震。如"信念的那些事儿",就不如"‘情人’的那些事儿"更有吸引力。无论写什么,本题都适合写记叙文或回忆性散文。

2、题目:叫我怎能不_______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思路点拨

从彰显特色的角度而言,我们补题时可以填上短语,这样既容易显示个性,又能彰显特色,可谓一举两得。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补题:"叫我怎能不爱他""叫我怎能不服你""叫我怎能不想它",等等。

3、题目:我就是你的______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点拨

从概率上看,填一个词则意味着标题雷同率比较高,这样无形之中会降低你作文的新颖性,很多学生可能会填"菜""宝贝""左手"等。从彰显特色的角度而言,我们补题时可以填上短语,这样既容易显示个性,又能彰显特色,可谓一举两得。如"我就是你的左膀右臂""我就是你的冤家对头"。


命题趋势(4)

2008 年的高考已由远及近,终于渐行渐远,但留下的声音的回响让静心聆听者明白脚步的来处和去处。静心地等待过后,体验到的是会心的一笑和笑过后的颔首顿悟。那会心的一笑已绽放在昨天晴朗的天空下,如今思考正紧锁在我们的眉间,刻画着明年的嫣然。

来处,已明白如话;去处,已玄机再现。

一、2008 年高考作文回望

2008 年高考早已硝烟已尽,但留给我的体验、反思、总结还在继续:形式多样的命题形式、理性思辨的命题思想、强化限制的命题原则等带来的是不断地讨论与体会。

1.命题格局:话题淡出舞台,命题、材料作文中分天下

纵观2008 年18 套高考试题,自1998 年登上舞台进而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已经失去了主宰地位,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是硕果仅存的两份话题作文。而2006 年第一次投入视野的新材料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湖南、江西、辽宁、福建、海南宁夏共8 份试题选择了形式多样的材料作文。另外半壁江山由命题作文占据,共8 份,分别是上海以“他们”为题、天津以“人之常情”为题、广东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重庆卷以“在自然中生活”、江苏卷以“好奇心”为题、浙江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湖北卷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安徽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这些命题作文,有的前面有材料及提示,然后引出题目,如上海、江苏、重庆等,有的直接给出题目,如天津、广东、安徽等。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体现了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2008 年命题内容在往年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更鲜明地突显了人文关怀,更充分地关注了人的自身(如四川卷的“坚强”、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体验(如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发展(天津卷“人之常情”)、成长(如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思想与行动的关系(如福建卷三种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人生)等等。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人情味浓郁了,文化味加重了。2008 年是华夏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关注现实是作文题目的一大亮点,全国卷一直接运用震灾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北京的小作文用45 个字对“地震的废墟中,一只时钟停在了2 点28 分”的漫画写出自己的感想,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江西卷以田鼠的口吻或者田鼠的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封信等,它们既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现实性,又有很强的理性思考的灵活性,考生可能写得有深有浅,但一定会有话可说。这种变化,给高考作文命题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恰如韩愈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命题原则:内容高度放开,限制逐渐呈现

2008 年高考作文命题显露出开放 性 与 限 制 性 并 存 的 新 风 向 。 在 话 题 作 文 形 式 没 有 出 现 以 前 , 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比较严格;话题作文出现以后,对文体的限制逐渐放松,直至“文体不限”;从2005 年开始,部分省市对作文文体开始提出明确要求。2006 年有回归传统、提倡文体写作的倾向,并首次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文体不限”一统天下的局面,湖南卷明确要求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2007 年湖南卷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2008 年湖南卷,继续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在内容指向上,坚持高度开放的原则,试题有较强的激发功能,能让每位考生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如全国卷I 和全国巷Ⅱ;话题作文与新命题作文,皆无强制性主题的限制,便于考生自由驰骋。

4.命题风格:紧扣整体趋势,地域特征存在。

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往往会与全国的整体风格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又往往能够反映考区的思想状况与经济水平。从命题形式上看,各地考题的延续性更为明显,纵观近两年的考题,上海、江苏等地采用的均为命题作文,全国卷一、全国卷二、北京、海南等地采用的均是材料作文,四川、山东仍然采用话题作文,其余等地则年年有所变化。从要求上看,有些考区特色鲜明,如湖南卷连续多年对文体都提出强制性要求,浙江卷近三年的考题虽然各不相同,但这些考题或在题目中、或在材料中、或在要求中蕴含着“情感”。

二、2009 年作文预测

为了保持高考作文的选拔性,纠正盲目猜题的不良风气,2009 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稳”是前提,“变”是趋势。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三大新趋势:

1.内容:关注生活

调研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这些角度,常考常新,2009 年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2.题型:稳中求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将会淡化,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相对稳定。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命题形式上“稳中求变”是今后的命题趋势,如长期以话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应该关注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写作;长期以命题作文出现的省市,则应加强材料作文的指导;而连续几年都用材料作文进行考查的省市,则多关注命题作文。

3.要求:限制增加

针对近年来高考“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系列问题的出现,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增加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要求。为了从根本上整治文体不明的现象,大多省市都由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体裁不限”,改为“文体自选”。这个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无法获得高分的。而湖南卷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在文体上要求特别严格,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更应该注重议论文的训练与写作。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用兵作战的这句名言,对于我们高考作文也非常贴切。尽管考题年年标新立异,但我们只要抓住了规律,掌握了命题的特点和趋势,备考就会有条不紊,事半功倍。


命题趋势(5)

探寻规律找变化胸有成竹备来年2010年高考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留给人的却是无尽的思索与回味。特别是高考作文命题,更给人许多鲜活的启示。高考作文命题虽小,但折射出来的问题却不小,可谓是从细微处切入了时代。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给笔者眼前一亮的感觉,很多地方的命题已逐渐摆脱“八股式”命题方法,越来越鲜活、越来越多元、越来越贴近现实,富有“时代内涵”。我们研究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既能看出在过去一年里语文教学的导向和追求,又能找出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对2011年的高考起良好的预测和引导作用。综观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发现呈现出如下鲜明的特点:2010高考作文回顾题型渐趋明朗,偏重材料作文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的命题的题型,我们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一枝独秀。2010年高考作文试题,打破了以往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分天下的格局,在今年的19套试卷中,新材料作文略占上风,为10个,分别是陕西卷、辽宁卷、上海卷、全国卷I、海南宁夏卷、福建卷、湖北卷、安徽卷、四川卷、山东卷;命题作文紧随其后,有8个。分别为江西卷、北京卷、江苏卷、广东卷、浙江卷、湖南卷、重庆卷、全国卷II;话题作文仅仅有一个,是天津卷。天津卷去年的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的作文是全国高考作文题中仅存的一个话题作文,今年也是仅仅这一考区以话题作文的方式出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很值得我们关注。按照高考作文命题一般保持三年连续性和一贯性的原则,2011年天津卷的作文题也很有可能是话题作文。这是倒是我们拭目以待的。命题直面现实,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生活可以说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突出特点。如浙江卷的考题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题中给的材料很具象,也适合学生引申发挥。谈的是与父辈的“文化反哺”,相信在这个网络时代,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关键在于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倡导是吻合的,在审题下笔前多反思、反省,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从而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全国卷I的试题所给的材料是幅漫画,漫画画的是,四只猫正在餐桌上吃饭,丰盛的鱼摆在面前,其它三只猫都在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了一句让人回味无穷的话:“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句话精妙至极,是这幅漫画的点睛之笔。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这说明我们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不管现实有多么的不完美,有多少令人愤怒的罪恶和不公,作为已经成人的高中生尽管需要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方面,以培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但同时必须具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做一个“真的猛士”,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否则,一味的遮蔽双眼,逃避现实,即使在学校里能侥幸得逞,保持一种伪天真,但到了社会上要么沉沦颓丧,要么愤世嫉俗,这些都不是正确对待人生的方法。而唯有直面现实,才能培养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这种直面现实的命题思路是以前所没有的,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现象。强调生活体验,提倡独抒性灵今年高考作文又一个显明的特点是都强调了高中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命题贴近学生实际。总的来看,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是以人为本,关注生活,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提倡学生独抒性灵,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如广东卷《与你为邻》,可以写得很纯粹很家常,甚至相当“故事化”,而不会担心跑题偏题。事实上,日常中蕴藏着生命最奇崛的波澜。人生的千姿百态,都在日常时光里光怪陆离;困惑、迷惘、坚忍、刚强,都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汇聚。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感喟,能使文字绝不雷同,呈现出万千气象。如果我是考生,会选择在最平常处下笔。是的,日常很平凡,但只要在平凡中求新求异,就能展示出奇巧构思、惊心动魄。全国卷II的作文题,材料的主要信息聚焦于“世界读书日”和“浅阅读”,材料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了几种对于“浅阅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每一个考生都不乏读书的经历和体会,可以在作文中记见闻、写体验、谈感想,这些都有利于考生抒写一个真实的自我。又如山东卷的作文题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理解“阴影与光明”,凸显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人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逆境与顺境、处理好面对人生中光明与阴影的时刻,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也把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人生,转向了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今年的命题意旨很明确,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再如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更体现了这个特征。这个作文题目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该话题利于他们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出发,写出他们观察到的世界,体味到的人间真情,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展示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个性。考生写作时不妨聚焦身边的凡人小事;可以写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找到自己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小处落笔,使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凸显出考生的个性特征。江西卷的《找回童年》的命题,也昭示和充满了人间情趣,文题极大的热切的关注了青少年成长的焦点问题。这些作文题目无一例外的是能够走进考生的心灵,关注考生的生活和情感,与考生的心灵相呼应,因此考生在考场会顺利的自我表达,而不至于让考生措手不及,胡编乱造,担心作文离题,富含哲理色彩,注重理性思辨高考作文不仅是一次作文水平的考查,还让考生在写作时注重思考,接受人生的教育是今年命题的一大亮点。这在命题中的体现就是文题极具哲理色彩。如全国卷II的作文题,十分注重考生人文素养的考查。要写好这篇作文,要在强调“世界读书日”的意义之后,表达出对“浅阅读”的明确认识。无疑,对于“浅阅读”可以从正面、反面或辩证的角度立论,关键在于观点明确,有细节上的展开。“浅阅读”恰恰与我们饱受争议的应试体制和以考试为终极目标的功利性阅读形成鲜明对照,它代表的是一种在知识中获得实用能力和愉悦身心享受的新方向。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阅读更加平易近人,才能让阅读在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时代在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与各种的诱惑中抢占领地。材料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了几种对于“浅阅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再一次印证了高考作文注重考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考察。又如山东卷的作文题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理解“阴影与光明”,凸显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人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好逆境与顺境、处理好面对人生中光明与阴影的时刻,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用它作为材料来命题,思辨不言而喻。今年命题最能体现理性思辨的要数安徽卷和上海卷。安徽卷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读而再作玩味,则能获得某种智慧和启迪: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从自然,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也可说是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绝对化。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主要体现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在不同的地方,适合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出在做其它事情上也是如此,要因地制宜,要符合实际情况。上海卷的是一篇带着哲理性的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也考验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得到更多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考生可以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耐得住寂寞,不要重数量不重质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浮躁,学会等待,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为子孙后着想等角度展开等等,引导社会关注这一现象。紧跟国际概念,倡导环境保护环境关系着每一个人,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今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鲜明的体现了出来,就是紧扣当下的一些国际概念,包括这一次大家看到世博主题也是环保,事实上从2009年年底中国哥本哈根大会参加回来以后,我们对于环保的态度是今年的一个主旋律,所以我们看到像绿色生活,还有像关于捕鱼,鱼要从中国孟子的古训一直到丹麦的,我们怎么样来看捕鱼的事情,其实都是紧扣着时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它是给考生一个社会责任的思考,它让考生走出书斋去想今天一个中国人、一个大国对于世界的承诺。因为中国的环保在世界上一直受诟病,所以我觉得这些题目是正合适的。2010高考作文展望以上是我们对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所作的简要的分析,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对未来的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无外乎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止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惟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今年很多地方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0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关心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那么,高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一直都是一个热点,一直深受关注,特别是今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特别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视野放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关注这些事件;如果我们只是把文章角度放在写“古人”,满篇全文与“古人”对话这些方面,怎能体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又怎能体现出对未来的想望?所以,考生如果希望在作文方面获得好成绩,除了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和写作技巧之外,还要对国事家事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远离现实、比较虚的题目,恐怕不是高考试题所需要做的。看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今年部分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过去过重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已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命题趋势(6)

一、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对策1、为什么要关注中考作文命题呢?关注近年来命题趋势,可以使我们在平时组织作文复习时,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在极为紧张复习时间内获得最大复习效率,使复习更具策略性、针对性。2、中考作文命题呈现怎样趋势有四句话这样概括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命题情况:“话题退位助开放,选题称霸为宽松,材料改良给自由,亦限亦放两相宜。”3、今年我省实验区会考什么类型作文我省实验区中考语文命题步子一直比较大,但是,07、08两年考都是材料作文,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比对,我们会发现,我省实验区材料作文对以前按“引、议、联、结”模式行文材料作文进行了大胆改良,让材料寄托或蕴涵写作话题,打破了审题唯一性、立意限制性、和表达单一性,实际上已具备话题作文特点了。也可以这么说,形式是材料作文,实质是话题作文。它优点是既避免了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死板,又不象话题作文那样宽泛,还学生自由发挥空间,也有效地防止了师生猜题押题可能。这是一种极具新课改精神实质,适于中考选拔人才需要命题最佳形式。这里我大胆预测,今年我省实验区中考作文,材料作文保留可能性极大,退一步也可能会进入到选题作文中,供考生选择使用。3、如何应对材料作文呢?应对策略是首先弄清材料作文特点,然后找到解题规律与方法。材料作文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类型:(1)叙述重点放在人物语言上材料作文2005年我省实验区材料作文就是一个典型。由评画谈起,师生对画不同评价是所给材料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写见闻和感受。这种叙述重点放在人物语言上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仔细审题就会发现,老师说那句话“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别人都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和意见,就像我们今天评画一样”,已经由单纯评画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是考生理解材料关键点。扣住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提炼出“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见解”、“走自己路,让别人去说吧”等合适观点。可见解答对话类题目,关键是扣住主要人物关键性语句,把它作为审题立意基础。(2)故事启示类材料作文2006年我省实验区作文就属此类。材料由晶晶摔跤弄清了左右方向故事和启示两部分组成,审题时只要扣住启示性议论性语句“受挫折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过程。”“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不长一智”,这些语句已点明材料中心。只要能根据其中一句去构思行文都是符合立意要求。可见对故事+启示类材料作文,只要扣住启示审题立意即可。(3)还有一种纯材料作文材料仅是一个故事,故事中未出现直接表达观点语句。如湖南彬州市中考作文题:“一匹马因不愿帮助一头驮着沉重货物驴子,致使驴子累死。主人就将驴背上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根据此材料如何立意呢?可采用“结果追问法”,即对故事结果不断追问,从中发掘故事实质,从而找到立意基础。这则材料结果是“马懊悔不已”,我们可反问“马为什么懊悔不已?”是因为它负载过重;“为什么过重?”是因为驴子身上货物给了它。驴子死是由于它不帮助造成。由此我们可以从“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方面立意。总之,写好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基础,把握特征是重点,注重方法是关键。二、中考作文命题关注内容及复习对策中考作文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在内容选择上,大致有“自我与成长、素质与情感、社会与生活、想象与创新能力”四大方面内容。语文老师在考前复习时能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每一方面内容题型加以训练,熟悉不同内容文题写作方法,学生自然会在考场上对作文应付自如、驾驭有余。1、先看“自我与成长”类作文其命题内容可细化为成长中快乐,成长中烦恼、迷惑等,在这一过程中,它是认识自我、展示个性过程,更是一次真情流露、心灵检阅过程。根据中考作文发展趋势,我估计围绕“自我个性”和“人文关怀”侧重独特发现、独特感悟命题可能会成为中考主流。内容上包括适应社会,关注自我,逆境顺境,理想人生,青春体验等。命题上常以“我”为中心拟定,但会引导考生把目光更广泛地投向社会现实生活。教师在指导复习时,可让学生通过捕捉精彩,来凸现自我;通过巧妙包装,来扮靓自我。贴近生活,捕捉精彩典型素材,从平日生活中筛选那些最有情致、最难忘典型材料,就能凸现自我;巧妙包装,注重形式,才能扮靓自我。中考佳作《真我风采》就是以“性格急躁、生性豁达、幽默风趣”三个小标题连缀成篇,条理分明地扮靓了“真我风采”。2、素质与情感类作文在选材时要有细节描写并伴随具体心理刻画,不宜空发议论。如以“感动”为话题作文,在叙事时要有具体可感细节,心理刻画上也要真切细致,让真情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3、社会生活类材料作文要想让作文充满时代气息,可“化大为小,以小见大”。在关注社会同时,把自我融入到社会之中,把时事定格在典型生活小事之中,展现时事在人们心中产生影响,这叫“化大为小”。对于捕捉到精彩生活细节,要着重描绘,力求典型化,让小细节折射出耀眼时代光辉来,这叫“以小见大”。如中考佳作《留下》,以童话形式,写一粒小沙子旅行,它来到沙漠,沙漠给它留下是恐怖;来到伊拉克,战争给它留下是荒凉;来到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保护环境,让它产生“留下”决心。文中典型细节和重大主题巧妙融合,给人深刻印象。4、想象创新类作文在展开联想和想像翅膀时,一定要使内容依托在生活这个坚实根基上。越虚拟越要写实,越假想越要真切。切忌胡编乱造。

三、考场应急复习指导语文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在作文复习时扣住五大类型、四项内容,将一些实用性较强写作技巧教给学生,不失为一种明智做法。比如开头和结尾技法,拟题技法,文体创新技巧及考场应急技法等,这方面资料很多,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上也都有独到之处,我不一一啰嗦了。这里,我想谈点考场应急指导。有些学生作文时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如何防止偏离题意呢?我认为可在审题时抓三点:(一)抓“题眼”,找到题中关键词句;(二)抓“零件”,动笔前,对题目中字、词琢磨、推敲,不放过每一个词;(三)抓要求,对于附加要求不能放过,要认真按要求审题。其次是写作时思路要一致,这里有一个简便易行方法:平时训练时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在开头点明话题,叙述内容围绕话题,结尾照应话题。这样可以保证作文不会跑题。如果学生在考场上由于审题不慎或心情紧张,把作文写了大半才发现走题,这应如何补救呢?可以交给学生几招作文失误“临场救急法”。1、调整视角,先退后进。有一次,我布置学生以“幸福”为话题写作文,一位学生拟文题为《聆听梁祝》,大意是写自己随小提琴《梁祝》乐曲展开而产生喜怒哀乐,文笔十分细腻生动。但作者视角明显有偏差,如果说文章写“喜、乐”还因为作者有“幸福”感悟可以搭上话题话,那么以较多篇幅抒写随乐曲变化而产生“怒、哀”之情,就明显偏题了。作文交上来,我发现了问题,就将此生找来,指出文章存在问题,但如何修改才行?如果将抒写“怒、哀”文字一一抹去,作大幅度修改未尝不可。但能否想到他法呢?后来,我建议他采用“调整视角,先退后进”方法,在结尾处修改,最后该生这样收尾:“泡上一杯茶,静下心来,在乐曲旋律中与梁祝对话,尽管有时有怒、有哀、有怨,但这心灵共鸣正是艺术欣赏追求理想境界;此时我与琴声合一,自己也仿佛化为一缕春风,与那轻飞追逐双蝶舞于绿野之上。进入如此美妙境界,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上述文字中,“尽管”一句是先“退”,“但”后面是“进”,经过这一视角调整,由偏题一下子拉回到扣题上。2、重新联系,纠正偏差。当文章写完后才发现偏题,重起炉灶已来不及了,怎么办?这时寻找结构和事物间内在联系不失为应急良策。如《我尝到了劳动甜头》一文,写在自家种葡萄劳动后望着葡萄苗联想三年后葡萄结果甘甜,由此尝到了劳动甜头。此文失误在于把题中表达已完成“尝到”误解为幻觉中行为,思维产生偏差。这该如何补救呢?可以快速思考,重新寻找“今日劳动—幻觉情景—体悟意义”间因果联系,在结尾处增加“一天劳碌营造一方优美环境,为人们带来和谐和欢乐”之类语句,对一天辛苦劳动意义作简要点化,把“未来尝到”变为“今日尝到”,虽显生硬,但毕竟硬伤已治,走出“病区”了。四、作文复习最后阶段安排有老师喜欢在冲刺阶段安排整块时间专门训练作文,希望通过突击训练取得成效;也有老师认为最后阶段学生作文已定型,难有提高,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文其它方面,或者只安排学生背记一些范文以便考时临摹仿写。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太好。我认为越是最后阶段,教师对语文四大板块复习越要注重方法和措施,当然这里有个统筹安排问题,具体到作文复习,既不能放手不管,也确实不需要过多关注而忽视了其它。作文复习由于实战性强,在复习安排时既要考虑到中考作文类型,中考作文关注话题,又要注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指导。我比较欣赏写作文是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这句话。这里“镣铐”指是适于学生自身某种写作文体和某种固定格式,如书信体,题记式,小标题式,童话剧本式等,教师可以在课内外训练学生作文时,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按照某种格式作文,在某种形式下自由发挥。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条作文成功之路。我做法是:每周安排二节连堂作文课,周末再布置一次课外写作;每周写作围绕某一作文类型,某一方面话题,集中训练某一固定形式。具体是这样安排:周四布置学生选择某一类型某种话题佳作范文细加品味,仔细揣摩,写出心得体会和点评作为当天作业。周五两节连堂作文课,第一节以评讲指导为主,先评点上次作文得与失,归纳上次那种类型、那样话题作文写作技巧;再提出今天要学习和训练作文类型和某方面话题,学生根据昨天作业谈心得体会,分析此类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随机指导一定写作技巧和写作此类作文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写作此类作文会选用文体和适用格式;接着趁热打铁,亮出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在大作文本上写清采用文体,选用格式后按自己确定形式“戴着镣铐”自由“跳舞”,当然规定学生必须在第二节下课前完成本次写作训练。作文收上来后,迅速在当天简批,只针对问题提建议,但一定按中考评分要求判分。周末再布置同类型作文要求用适于自己格式写一篇课外作文。下次评讲时,学生就清楚掌握了这种类型。当然,以上几个方面只是个人片面之谈,贻笑大方之家。总之,希望大家能根据自身情况,把中考作文与本班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中考作文复习之路来。


命题趋势(7)

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会加强地方特色2006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兼具“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特点,在借鉴中融合了各自的地方特色,成为我们备考2007年中考作文的主要依据。一、以纲为纲,吃透课标精神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近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吃透课标精神,是备考2007年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二、以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无论是话题作文,标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题意(材料)作文,都体现着以考生为本的精神,降低了审题难度,使毎位考生都有话可说。2006年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选题作文占了主流,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在材料提示或备选填充的标题中,要求考生以我手写我心,彰显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这一命题原则将贯穿于2007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之中,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三、融合借鉴,凸现地方特色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一是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二是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大特点,也是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同时,各地的作文试题又更具地方特色。一是指试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二是试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命题又一趋势。考生的备考,同样需要借鉴各地满分作文的特点。本书提供的06年中考满分作文,覆盖面广,形式多样,考生可从“为什么这是篇满分作文”切入,借鉴他山之石,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用我手写我心”注重个性化表达,为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扬帆起航!


命题趋势(8)

2007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试题兼具“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的特点,在借鉴中融合了各自的地方特色,成为我们备考2008年中考作文的主要依据。一、以纲为纲,吃透课标精神

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近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吃透课标精神,是备考2008年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

二、以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无论是话题作文,标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题意(材料)作文,都体现着以考生为本的精神,降低了审题难度,使毎位考生都有话可说。2006年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选题作文占了主流,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在材料提示或备选填充的标题中,要求考生以我手写我心,彰显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这一命题原则将贯穿于2008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之中,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三、融合借鉴,凸现地方特色

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一是借鉴其它省市或地区的命题经验,二是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大特点,也是2008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同时,各地的作文试题又更具地方特色。一是指试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二是试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命题又一趋势。

考生的备考,同样需要借鉴各地满分作文的特点。本书提供的07年中考满分作文,覆盖面广,形式多样,考生可从“为什么这是篇满分作文”切入,借鉴他山之石,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用我手写我心”注重个性化表达,为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