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作文(必备9篇)
风枫
2023-10-12 03:15:19
高三
其它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1)

整天沉浸在书山之中,偶然抬头,发现前途竟是一片迷茫。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试卷上血红的数字仍显得那么刺眼。每每考完试,总是活在一片阴影之下。

每天满脑子中都是“之乎者也”“力电声光”“ABCD”“点线面体”“酸碱盐化合物”……每天一闭上眼睛不是一个个化学式在打架,就是各科的'试卷、习题在飞舞。搞得我寝食难安。

可即使是这样,成绩仍是一塌糊涂,试卷上的分数仍是那么刺眼。我以为所有的老师都很失望,同学们也会瞧不起我。但是我错了,那天语文老师悄悄的对我说:“其实学习和写作一样,只要用心还有什么不可以呢?爱迪生说过‘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在学习上同样适用,只要用心,相信你的成绩会和作文一样好。加油!”我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我谨记“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在学习的道路上用汗水浇灌希望,用辛勤培育梦想。走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我披荆斩棘,一路向前,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果然如此,我在月考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的好朋友对我说:“恭喜你,我就说吧,你作文写得那么好,学习也一定可以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遇到困难,找到原因,改正错误,方可百折不挠。春是希望的季节,在这个万想更新的世界里,我坚信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只要播种就会收获理想的果实。用手写字,用心读书,用脚走路。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前方.

——后记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2)

路在天边

我们是谁?我们将要去哪里?我们在复杂多样的泥泞里忽高忽低摸索前行,眼睛里只有黑暗袭来的恐惧。远处还有不绝于耳的轰隆隆的巨响,是千万匹野马践踏出来的地动山摇之声,呼啸着,朝我们扑来,这黑暗的、混乱的,叫我们恐慌的声音,这划破我们脚的布满小石子的泥泞的水,穿越于我们数亿炎黄子孙的沸腾的热血周围。我们一次次尝试,却又一次次跌倒,天晓得前面迎接我们的是花团锦簇还是子弹飞舞。但我们——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倒在污浊恶臭的泥泞底下也要匍匐前行,强忍着血泪与伤痛,也要勘探出一条路,哪怕是以血肉之躯走成的一条鲜红的路。为了黎明,为了春天,没有理由停留。

路在脚下

我们已走出了那片见不得光的、叫人恐慌的黑暗的泥泞之路,那么春天与黎明,离我们应该不远了吧?

真好,有一道微弱的光打在我们身上,冰冷的,没有丝毫温度。前方——是荆棘,是猛兽,是子弹在等待我们?尽头似乎遥遥无期——还要继续前行么?一些人望而生畏,就此罢了,退回到了那无边的黑暗里去。而我们,智慧的无畏的炎黄子孙,大步向前走,荆棘划破肌肤,猛兽撕咬头和手,枪林弹雨里穿梭。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杀出了一条血路,我们勇士们的鲜血换来了这浩荡的九州大地上一声压抑了百多年的低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是啊,作为黄帝的子孙,我们一直都在中央。

路在身旁

所有人都紧闭着眼睛,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密密集集的人群挤在一起,竟没有半点言语,像是将要接受某个神圣的洗礼。忽然,每个人都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柔和的,温情的,舒适的一股暖流体贴在肌肤上,奇妙的,前所未有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睁开了眼,那亮堂的,暖黄色的光融入眼球,是前所未有的滋润和温暖,上亿的炎黄子孙的眼睛里,再次充满了泪水,但不是冰冷的、咸涩的、苦痛的泪水,而是滚烫的、甜蜜的、激动的。每个人的血淋淋的皮肉都随着这泪水开始愈合。天地之间豁然开朗。红的玫瑰月季,白的梨花,黄的迎春花竞相开放,瞬间领悟,世界除了黑,还有缤纷的色彩。空气里尽是甜美的气息,如此平和,再没有充满着杀戮气味的血腥。我们再一次流下了眼泪。我们的黎明来了,我们的春天来了。

路在心上

春天和黎明已经来到,我们走到了这条曾经血拼的辛酸的康庄大道的尽头。但这,温暖与芳香,并没有一路下去,依然有人在阳光没法普照的一隅痛苦呻吟。他们嗅不到甜美的花香,沐浴不到柔和的阳光。他们可是与我们一起经历生死和磨难的兄弟姐妹,难道只能分担风雨,不能分享甘露吗?于是,我们满载一船光辉和花香,送往贫瘠的深山,发往荒凉的江湖,我们要看到他们笑逐颜开,我们要听到他们欢天喜地,我们还不愿离开。

我们又有了我们,我们是英勇的先辈的后代,我们怎么能忘记如今的欢聚来之多么不易,像初初萌生的嫩芽,等待着风和雨的洗礼,在电闪和雷鸣中健康成长。再出发,又见新的黎明,再生新的春天。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3)

一个村庄里,村民们安居乐业,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到处都是红花绿树,不知何时起,渐渐的,“隆隆”的机器声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棵棵树木应声倒下。之后的日子里,家家户户过上了更富裕的生活,可此时山坡上已不见了绿色的踪影。有一天,一场大台风刮过这座村庄,山上的泥石流将房屋一并卷走了。悲伤的人们开始懊悔,但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脚下的土地是我们家园的根基,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今,我们脚下的净土,犹如沙漏里的沙,日复一日地流失,带着我们焦虑和无奈一点一点流失。

忆往昔,我们拥有了一本新本子,到最后却撕毁到只剩封面,不过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啊!日复一日,多少青葱翠绿的大树恑然倒下,在一群孤雁的哀鸣中倒下!我们并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对树木的屠杀这么简单,伴随的,还是那无法挽救的水土流失灾害。

渐渐地,当我们在茶余饭后坐下看电视的时候,发现那美丽的风景节目如流星陨落般消逝,人们觅之不得。却意外发现,多彩的风景已变成带着苍凉气息的宣传保护水土的公益广告了。当人们想起自己一次次对环境的摧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即将把那“保护环境号”的帆船搁浅的时候,是否有反思过?是否反思过我们未来的路在何方?

我希望我们的世界是一如既往的美丽,我幻想中的世界,有鲜艳的花,高大的树,五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小鸟,泉水叮咚潺潺流过,不管微风拂过的是乡间小路还是罗马大道,飞翔的只有鸟儿和落叶,这才是我们的康庄大道!

因为水土不同,才会南橘北枳;因为水土不同,土地才会有贫沃之分。但若有天水土都流尽了,敢问我们的路在何方,我们还能走多远呢?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4)

人生有很多问号,我们就是在问号中找到了答案,找到了前进的动力,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是与他们同流合污还是辞官回乡?”这是陶渊明对自己的寻问,在与灵魂的对话中,他选择了后者,决定了自己人生的走向。

披散着头发站在清澈的汩罗河旁的屈平,心中正权衡着择生还是赴死,最终他心中的天平偏向汩罗河的清澈。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就是在寻问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但它不定是正确的,只有去尝试才会知道。有一本书中说过:“仿佛乌托邦的声音在召唤人们,他们争先恐后的想挤进天堂,直到门“轰”的关上那一刹那,人们发现这里不是天堂而是地狱。”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便会有一连串的问号:这条路远不远?平不平凡?走得辛苦吗?我得带多少干粮?有条河挡路吗……正如由于自己对远方,对未来的疑惑,才有对未来的思索,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弃医从文的鲁迅做出了明智的抉择,让自己的人生放异彩。因为他在身旁一连吕的问号后果断的加上了句号。

寻问的价值,在于引导我们寻求答案;让我们迷失方向的“问”,是思想的垃圾,横在道路中的石头,需要我们及时的清除和转移。如同寄出一封没有地址的信。

陶渊明、屈平在对自己寻问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实现了自己生于人世真正的价值。我们在称赞他们高洁品质时,总是会忘了躲在他们心中的一角曾经面对抉择时的寻问与思索,是它们促使了一代伟人的出现。

当我们心中的天平必须要偏向一方时,我们总是被外界的言语打扰而不知所措,其实我需要的不是乌托邦的声音,而是发自内心的自已的心声。

不去听天使的声音或是魔鬼的胁迫,多问问自己:“敢问路在何方?”也许路就在你的脚下。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5)

――屈原

也许是凭着初生牛犊的勇猛,怀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豪气,我坚定的奔走在曲折而不失新奇的道路上。行进着,行进着,暮色聚合,乡关已远。看着周围的迷雾和前方的十字路口,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迷失在了路途……

天高地阔,脚下歧途纵横,前方一片迷蒙,路在何方?我仰望星空,努力寻找北极星的方向,却被浓密的乌云遮挡了视线。是继续前行,还是沿路返回?我在原地徘徊又徘徊,心中充满犹豫。收拾背上的行囊,抚摸已经疲乏的双肩,坚定的等待久违的月光。

可是呀,现实的残酷,除了我自己的影子陪伴着我摇曳,什么也没有,周围是死一般的沉寂。暂短的银晖收去,我连同我的影子瞬间湮没在黑暗之中。我在原地徘徊又徘徊,心中充满犹豫。

因怀梦想,信念坚定,打开熟悉的日记,曾经的一切在其中已开始黯淡;怀抱希望,路在脚下,不设防的心面对突临的困境,敢问路该走向何方?我任由黑暗呑噬,我无力去反抗。我在原地徘徊又徘徊,心中充满犹豫。

“要冷静啊年青人。”是父母在叮嘱是老师课堂曾经的教导抑或是同学的劝慰?整理已经纷乱的记忆,重温曾经立下的誓言,我的心开始挣扎。“你的心向何处,脚下的路便通向何方!”寂静的夜空传来振聋发聩声音。

我似乎从恶梦中惊醒,睁开双眼,乌云开始散去,月光似流沙般泄下,重新照亮了我的梦想。伸出手指触摸这一缕缕月晖,我看到了祖逖手上的剑舞得飞快,反射着凛凛寒光;我看到了月夜归来的李白站在窗前那自信的双眼,看到了特蕾莎修女提着油灯像月光女神一样。我不再徘徊,心中充满希望。

怀抱理想,路在脚下。我背起囊,迈开双脚走向前方。

这天,我在日记上又写下两行: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选择了风雨兼程。

坚定前行的人,黑暗艰难都会给你让路。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6)

一代诗圣李太白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慨叹行路难了:事业无所获,仕途道路不顺,万念俱灰。今天,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在开始喟叹:路怎么那么难走了?三聚氰胺震动了国人的心,买孩子的奶粉怎么那么困难了!地沟油屡禁不止,但仍然不断出现在餐桌上,我们怎么吃个饭都吃得心惊胆战?走在路上,扶个老人本是顺手的事儿,怎么最终落个断指公堂上呢?好人还真难当。

多歧路,今安在?

社会陷阱多多,一些商家利益至上,一片被命名为“金钱”的树叶遮住了原本干净纯澈的眼眸。在这片叶子下,他们目光不再闪亮明媚,变得狰狞凶恶起来;他们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可十三亿人看着呐,你那小小的叶片怎么挡得住他们如雪的目光。所谓的行为只是徒增笑料罢了。吃穿住行,我们每天都在担心这个问题,这让我们如何是好?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如果这些基本问题都没有保障,那中国的下一个科学家就有可能死在哪个餐桌上、高铁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纵使前方有无数个艰难险阻,千百万顷荆棘丛生,我们也不该退缩,懦弱。纵使恶浪以翻云卷滚之势向我们袭来,我们也该以大无畏的生活态度直面生活,拭问人生。总是乌云遮蔽了双眼,我们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去拨开云雾,让青天之光照射进来,路不是原先就有的,路是从脚下走出来的。当我们面对这个“吃什么”的问题,明天回答住在哪儿的问题时,路就在你口中,在你脑海里,在你对生活永不褪失的热情和希望里,在你敢于同现实做抗争的无畏精神里,当我们从面对路的无奈到积极开拓一条新的路时,我们的眼光更长远了,思维更活跃了,行为更敏捷了。不得不说,你在某种意义上成功了。因为你跨越了泥泞不堪的路,行走在你自己开辟的希望之路上。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扬起自信的风帆,路就在脚下。

路是有的,走着走着,便有了。

路是平坦的,心中装的阳光多一点,前方一派好风景。

路是指引我们奔向幸福的,内心平静祥和些,阳光温柔和善些,我们为您的路会走得更稳更实更远!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7)

在我看来,最好答案在阎肃作词的歌词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山野崎岖坎坷,大地上原布满荆棘,要开辟出一条新路来,靠的是自己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踏平坎坷,开出大道。成功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成功才是属于自己永恒的辉煌。

不于热潮中迷失自我,不于鲜花中迷失方向,始终坚信,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塑造成功,阎肃本人便是最好的阐释。为了在歌剧的基础上改编京剧《江岩》,阎肃铐上脚镣,坐上“老虎凳”,亲自感受当年的炼狱之苦。几度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似血。剧本和曲谱终于完成,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排练修改。一代艺术大师,放下身价,“几度墨汁干,木凳欲坐穿,”用真情实感将人物逼真显现。《江岩》、等催人落泪,轰动一时。

阎老后又因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而声名大噪,走进人们心中。此时的阎老紧受着大众的追捧,集鲜花、掌声、光环于一身,仍然身体力行,活跃于舞台背后,甘做“小角色”,拉大幕,管汽灯,演出催场。于浮躁随大流的社会中,阎老,学不会走别人的路,粗制滥造,也学不会顺着名气,滥竽充数,伏拜名利之下,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走自己的路,脚踏实地,正如《敢问路在何方》歌词中写到: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人们的追捧,能支撑阎老,但人们的热情终会渐灭,阎老靠自己的勤劳与才能,创作1000多部作品,攀登自己人生的顶峰,将自己的成功化为永恒的辉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靠自己逆风雨,不畏兼程地帆航,才能穿过黑暗的海雾,到达光明的彼岸。韩寒中学时代,期末考试七科挂科留级,留级后,七科仍挂科,韩寒无奈辍学,敢问韩寒的路在何方?

韩寒的路在自己脚下,用自己的坚韧与勤奋,学车,改车,玩车,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夺得20xx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总冠军。凭借自己对文学与时代的感悟,创作了《合唱团》、《三重门》等风靡一时的书刊。受到热潮相拥的韩寒,用自己良心之笔讽刺不称职官员,反映社会问题,代表人民的利益而笔耕不辍,勇敢地走在自己的坦荡大路之上。

奥巴马,普京,青年时代,放荡不羁,不务正业,一度沦为“坏小子”,对于他们,路又在何方?他们用自己的双脚,凭借自己的毅力,披荆斩棘,忙碌于书海之中,奔走于各州之间,用自己的演讲与才干征服了国民,一步步登上总统的王位。用自己的脚开辟璀璨大道,用自己的拼搏书写青春。

阎肃,韩寒,奥巴马,普京等用自己的汗水与热血开辟新天地,铸造成功的人生。他们是我们征程上,奋斗的标杆,追逐的航标。若你问我,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8)

分析:“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唐玄奘的成功,更印证了东坡居士的这一论断。

话题:“路在脚下”“开拓者”


敢问路在何方作文(9)

一、动力:“要我写”还是“我要写”?

众所周知,作文乃“缘情”“言志”之物,是主体情感的自觉倾诉,其写作冲动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它既不受制于人,也不屈从于外。但有的作文课堂教学却是建立在学生外驱力基础上的“命题”写作,即教师预设目标不切实际,学生不会写也得写,不想写也要顺着教师的套路写。

如有位教师讲《诗化写作》,他侧重的是技法的指导,本是想让学生在写作中掌握所谓“诗化”的方法(“语言诗化、意境诗化、构思诗化”)。姑且不说让学生写“诗”有多难,更别提“诗化写作”了,就是这位教师自己是否弄懂了什么叫“诗化”也让人怀疑,从他努力推演的效果来看,学生根本就没能进入状态,始终在所谓的“诗化”大门外徘徊,最后教师非要学生当堂习作,其结果是要不学生习作干瘪无味、没有“诗化”,要不就是文笔不凡但与此豪无干系。教师这种非“要我写”的做法,实在是揠苗助长,强人所难。

而另一位教师讲《巧用·突转·兴波澜》则完全不同。她先让学生质疑自己的下水作文《父与子》(没有用到“突转”的微型小说),以激起学生兴趣,然后通过熟知的课文资料《德军剩下的东西》,师生总结出巧用“突转”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所学改写《父与子》,学生兴趣盎然,改写很成功,最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运用“突转”练习,给一篇小小说《网》续写结尾,学生写作情感被完全激发,课堂气氛热烈,结果是水到渠成,佳作不断,有的习作在笔者看来比原创还要好。

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永远是写作的原动力。因为只有学生的内驱力被激发,写作才可能变“教师要我写”为“学生我要写”。教师若能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情思,才可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写作活动也才能顺理成章地进行。

二、目标:“为自己写”还是“为他人写”?

把激发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作为写作的原动力本是件好事!但须明确的是,“欲望和情感”应该是学生自然而生的。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欲望情感”的人为激发,在很多情况下只是教师个人的一厢情愿,对学生而言,欲望是“假欲望”,情感是“伪情感”。譬如想当然地认为,“只要移用‘悲情’就能打动学生!”

此次公开课上很多教师恨不得采编世上一切悲惨音像图片来打动学生,于是感情基调一个“悲”过一个,有好几幅“悲情”图片还出现“撞车”。而某位教师的课题干脆就叫《让悲悯之光照亮心底》,课堂上他悲情四溢,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悲悯情怀”,最后以材料《一只“西装鸡”的诞生》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悲悯情怀”。说实话,“悲悯情怀”并非是谁能在短短数十分钟内就能激发起来的!果然,有些学生竟然是笑着读习作,这让人怀疑,学生究竟是为自己而写还是为了应付而写,尽管有的文笔不错,但这情感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吗?

而有位教师讲《感受?唤醒?表达》则是一次成功范例。教师紧扣马思聪的《思乡曲》,先让学生谈谈感受(不熟悉作家,感触自然不深);然后教师谈及自己第一次听曲的感受,因为对马思聪了解不多,因而感慨也不深刻;但当知晓了作家一生坎坷经历后(特别马思聪去世前一段话“这个世界很美”),教师自身情感积淀被强烈唤醒,从而写下了散文《这个世界很美──关于马思聪及〈思乡曲〉》(发表于《散文》2005 年第六期)。教师讲述完后再让学生听《思乡曲》,学生听了教师的亲身感受及《思乡曲》相关背景,内心对“家”“亲人”等情感也随之被唤醒,从而写出了许多感人的佳作。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其中反复提到“自己”,如果说“我要写”是写作的动力,那么“为自己写”则是写作的终极追求。所以,教师若能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对话,以情动情,以心换心,才能使学生内心产生强烈共鸣与反响,从而使他们产生进一步联想和创作的欲望,并顺着这个方向为自己写、写自己的东西。

三、途径:“方法技巧”还是“情感思考”?

探讨此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作文课堂教学什么”?过去我们对此认识往往多了些神圣的诠释,却少了些质朴的理解。其实,“作文课堂教学”就是在课堂为特定环境下的师生之间的作文活动。至于怎样活动?活动什么?传统的课堂模式,大多是教师居高临下指挥着学生如何“审题、谋篇、行文、润色”,如何做到“构思要巧妙,立意要独到,语言要生动,技法要高超”等。可这些“方法技巧”的传输和训练,在实际操作中却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普遍呈现“新八股”风(情感虚假,言之无物,千篇一律)。可问题是否就出在“方法技巧”本身上呢?

其实不然,如一等奖获得者讲的《用心感受生活》则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如何才能做到用心感受生活?”这位老师侧重的也是方法指导,他设计了三个环节(方法):调动感官(耳、眼、舌、鼻、身);生命同构(赋万物于人的情感);角色互换(如果我是他??),三个环节,符合情理且层次递进,而每一环节之前教师都极尽可能地创设具体可亲的情景,通过多媒体演示,动情解说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趣,触动了学生内心的思考,最后学生化用其法,思如潮涌,写出了不少片断佳作。如此看来,写作“方法技巧”本身无错,而错就错在教师“教授之法”。因为任何“方法技巧”都必须是学生在拥有了“写作情感”的前提下,才能在实践中去感悟、内化成为自己的写作技能。

而纵观此次成功的作文教学,如《感受·唤醒·表达──关于自由写作实践的一次对话》《做根会思想的芦苇──对写作素材的深度挖掘》等,不论是偏重于指导“方法技巧”,还是侧重于激发“情感思考”,所呈现出总体趋向是:教师将“方法技巧”的指导与“人”的存在有机结合起来,即教师在关注学生思想情感和其主体性的基础上,逐步做到让学生先“动情”“入理”──然后再“得法”。这才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在作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也凸现了课堂教学在写作中的价值与意义。

四、能力:“语言能力”还是“思维能力”?

也许从前过分强调“表达”而忽略了“思维”,现在形势则又倒了过来,作文课非常重视“思维启发”。其实,突出强调“意在笔先”“思维先于表达”本没有错,但将本是一个整体的东西割裂开来则是过了,而更有甚者,有些美其名曰“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文教学,却让人感觉是打着“发展思维”的幌子在上“思想分析课”“政治辩论会”。如果说语文课要有“语文味”,那作文课也应有“作文味”,而“文味”又何在呢?

此次竞赛的十三节课大部分都是侧重于“启发思维”“激发情感”,如《做根会思想的芦苇──对写作素材的深度挖掘》《情真如何意切》《作文,亮出你的思想来》和《关注并思考》等都是侧重于此。教师大多数堂课都是以展示画面和播放音乐为煽情手段,课堂在教师精心设计且“循循善诱”下,学生情感被激发,思维受启发,看起来一切似乎都在顺利进行。但笔者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这种看似完美的做法,究竟是拓展了学生视界,还是诱导学生陷入单一的事先预设呢?即便教师启发正确无误且能引起学生思维漫射,但课堂上三言五语的思维点拨就真的能让学生写出文章吗?这不仅让我想起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过的话,“现在有的研究生连起码的一篇完整通畅的论文都写不好。”难道数学研究生就弱智到无“思维”来表达吗?显然不是!思维和语言就如同硬币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当然,笔者在此无意否定作文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该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我们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也正是思路狭隘,逻辑混乱,表现出来的就是老生常谈、千篇一律、不知所云等常见的问题。但作文教学并不单单是思维训练,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标认为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但也指出“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可惜的是,此次唯一节有关语言表达的课《因为(语言)出彩,所以出众》却遭到了某位特级教师的质疑----“这哪是在讲作文,倒像是在讲修辞。”笔者实在搞不懂,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再精妙绝伦的思想又怎能让人品得出来!

五、作用:“教师引导”还是“多媒体误导”?

这次竞赛中还有一“亮点”就是十三堂课中唯有一堂课没有用到多媒体。有人说,“万一停电,不知还有多少课可以继续的?”戏语中道出了一个悲哀的事实。的确,就如同有些医生停了电就不能给病人看病一样,也有些教师离开了多媒体技术就无法上课(特别是公开课)。此语并非危言耸听,过去我们总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只是摆在人手中可以让人控制的一种东西”。可是不少教师却用“电”成瘾,“技术在本质上却成了人靠自身力量控制不了的一种东西”(海德格尔语)。关于此类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已有人论及,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知道,作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触发联想、启发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如果教师能够适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则有助于师生之间进行智慧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如果“不该用时用,不该用的也用”,对于能力强的学生而言,直观的多媒体就会限制他们的思维;而对于思维处于弱势的学生而言,则会消除理解难度,养成思维惰性。

其实,任何先进技术最终还是由人控制的。若能将人的自身潜力挖掘出来,则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若能以身示范,下水在作文,岂不是“身教”胜于“电教”?可惜的是,在十三节课当中,真正能拿出自己文章的教师寥寥无几,人们不禁要问,“一个自己都不会写作的教师,凭什么在学生面前高谈阔论呢?”而此次竞赛冠军得主宁波张全民老师,之所以能赢得大家青睐,或许与他自己就是一位优秀的作者(创建“守望”校园文学网,在《散文》等纯文学刊物上屡见文章)不无关系。教学中张老师仅以音乐《思乡曲》为引子,整堂课紧扣自己写的散文《这个世界很美---关于马思聪及〈思乡曲〉》,以自身体验来唤醒学生写作的激情和欲望,从而在动态中生成不少教学契机,而这些契机则又成为新的情感触发点,使作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当然,课堂上教师还要有一双慧眼,才能敏锐地识别捕捉住契机,并果断地做出教学决策。这又要求教师有较强的临场听知力、综合判断力、教学理解力和高超的协调力等。所以于漪老师说:“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