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集合13篇)
一纸红颜
2024-03-25 04:25:24
其它
游记

栖霞寺(1)

秋日的中午,天蓝了许多,阳光还残留着余热。我们全校师生列队依次来到了河海会堂,观看了历史教育片------《栖霞寺1937》。

影片的内容是这样的:抗日战争期间,南京沦陷到日军手中。毫无人性的日军到处滥杀无辜,倍受苦难的老百姓纷纷逃往栖霞寺,寺里的住持寂然法师不顾安危、深明大义,收留了这些百姓,紧接着更多的百姓们前来求助,一段时间后,寺里已收留达两万四千多人。随后,一个个灾难向栖霞寺铺天盖地地飞来:先是日军得到情报,到寺里对老百姓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美国记者马丁先生摄下了这罪恶的行径,为了保全这一证据,马丁先生和翻译苏小姐被日军枪杀;寺中法师为了掩藏游击队队员被日军刺杀……这种种罪行无不暴露出日军的凶恶残暴。不过,电影的结局还是令人庆幸的,日军司令在寂然法师的劝导下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性,以自己的残存的良心,放下了屠刀。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感触很深。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暴行简直令人发指,影片中让我们看到了日军凶残霸道的一面,但在片子的结尾,日军司令一声令下,却迟迟没有动手,使我明白:即使是最坏的人有时也会有残存的良知,只是藏在内心深处,被邪恶蒙住了双眼、 丧失了良心而已。当某一个人再次触及它时,也许就能去除邪恶和凶残,片中的那个司令正是如此。

回校的路上,咀嚼着片中的深刻意义。我想:日军犯下的罪行我们将永世难忘。与日军英勇作战的中国人民我们铭刻在心;许多主持正义的国际友人我们不会忘记;同时那些如寂然法师保护老百姓却又不用一枪一弹而用正义道理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战胜日军的人们我们也将会永远记住。我们要记住这历史上的一页,以我们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发奋向上,加倍努力,刻苦学习,使我们的祖国强盛, 不再受任何强权和外国侵略者的欺侮,让我们的中华民族崛起,成为一条东方巨龙傲立在地球上。

抬头望着蓝天,那朵朵白云似乎就是烈士们的英灵,看着我们……


栖霞寺(2)

9月29日,我校2-5年级学生去河海会堂观看抗日篇《栖霞寺-1937》。据我所知:栖霞寺是中国佛教江南古寺。位于江苏南京市东北的栖霞山中峰西麓。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阁、藏经楼、摄翠楼等。大佛阁又名无量寿殿,殿中无量寿佛,坐身高约10米,佛座高约2米。

1997年12月13日,日军对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逃出来的两万多人全部躲到栖霞寺,主持寂然法师对弟子们说:‘‘我们的难民已超过两万,可以办难民所了,难民是受到国际公约保护的,这样日本人就不会骚扰难民了。’’于是第二天栖霞寺办起了难民所。 一天,日本人突然闯入难民所,他们命令寂然法师解散难民所,寂然法师却说:‘‘只要难民有归宿,我才解散难民所,否则,就是把我杀了,我也不解散。’’日本人恶狠狠的说:‘‘你就不怕我把栖霞寺炸平吗?’’寂然法师却平静地说:‘‘就算炸平了,后人还会重建一座,但是你们的罪行还会被记录在石碑上,永不磨灭。’’日本人说:‘‘给你三天时间,如果还不解散,那我就不客气了!’’ 还有一次,日本人对寂然法师说:‘‘交出胶片和抗日军人!’’‘‘我不知道什么是胶片,我们也没有什么抗日军人。’’ ‘‘到底交不交?’’‘‘的确没有。’’‘‘那我就炸了?’’‘‘我会在院子里等待你的炸弹落下。’’日本人拿他毫无办法,只好走了。

影片结束了,我深为寂然法师那种宁死不屈,扶危济困的精神所感动,我想,如果每一个人都向他那样,就不会出现那种连扶一下跌到的人都不愿意扶的人,社会就好多了。以前,爸爸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总是一句话‘‘大款。’’今天看完电影后,我回到家。对爸爸说:‘‘爸爸,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我要为国读书,发奋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等长大了,先当科学家,搞发明创造;再当大款,把钱投入国防,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好日子。不再受到侵略。’’ 爸爸夸我说得好:‘‘不管长大干什么,心中要有国家,不能光想着自己。’’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一定要向寂然法师学习,不管什么情况,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为民服务,为民着想,扶危济困,舍己为人!


栖霞寺(3)

今天,我妈妈说带我去栖霞寺玩。

到了栖霞寺之后,我轻轻地走进栖霞寺的大门。一进大门,我们无不被那欢乐的气氛所陶醉。我们在栖霞寺里大概的看了一下,有一个地方令我最难忘了,据说是古代的遗址,我和爸爸一起上了那个台阶,我数了一下我们走了几百个台阶还是没有登上顶峰,我们又走了一会,终于走到顶了。我们踏上去之后惊叹不已,原来那是栖霞寺的最顶层,我们往下望了望,整个栖霞寺的风光都在我们眼前,朝下望去那些房子都像是一个个小蚂蚁在地上爬行,我朝栖霞寺的念经堂,远远望去真像是一座金字塔,走进大厅,我们无不被那宏伟气势所折服。大厅内有十八罗汉像,还有如来佛祖像有的人在求平安。还有各种各样的天神,有点拿着扇子,有的脚底踩着小鬼。

还有栖霞寺理由一绝是枫叶,每当秋天来临时栖霞寺里枫叶都红了。有的红枫叶的深色像一位天真可爱孩子的脸。还有的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晚饭后散步,有人估计,如果把所有的枫叶铺成一条三分之一宽的小路能够绕栖霞寺十圈,如果把所有枫叶堆成一座山的话,肯定能胜过埃及的一些金字塔。在高空看栖霞寺的枫叶真闲一些小动物在欢乐的玩耍。栖霞寺的枫叶真不愧是南京一绝啊!

栖霞寺是我们的祖先用錾子蘸着汗水的泓清泉啊。我们要珍惜栖霞的每一处风景,我再一次赞叹栖霞寺。


栖霞寺(4)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是《栖霞寺1937》。说的是发生在我的家乡的故事。

话说当年,中华大地正饱受内忧外困的时节,日本侵占南京城对其进行烧杀强劫,民不聊生。当这些难民涌进栖霞寺的时候,寂然法师给难民熬药并收留了他们。美国人马丁和他的翻译苏萍来拍摄这个场景,却遭到日本人的迫害,马丁不幸牺牲了。在苏萍的建议下,寂然法师建立了国际难民所,让两万多名难民有了归宿。同时, 廖耀湘 和刘团长狙击失败,逃到栖霞寺,受到日本人的迫害,后来,廖耀湘逃了出去,重新打了回来。

看完这部电影,使我深有感触寂然法师等佛门弟子不畏牺牲一边援助伤病难民,一边设法保护抗日军人,与凶残的日军进行了一场人性与兽性的较量,马丁和苏萍拥有国际主义精神,日本人生灵涂炭,不是人,不管怎样,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有的那是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栖霞寺(5)

寒假里那次,像来到人间仙境般的奇异游历,一直如曲折的山路,萦绕在我的心头。

那天清晨,空气中带着丝丝细雨,飘渺的云雾冲进我的视野。是谁才能拥有这样美丽的晨雾?恐怕是只有这冬日里的早晨了吧。我带着满满的好心情,随着母亲等一行四人,迎着薄雾,向武义千丈岩出发。

上山的盘山公路陡得无法用字眼儿形容,它就是硬生生地给扭上去的。车开到半山腰,便没了路,我们开始下车步行。再往上的路可更加陡了,连行人都很难行走,更别想做路了。随着渐行渐远的路程,雾也渐渐弥漫开来。原本飘散的雾聚集了起来,与空气融为一体。

哇!远处一条木条做的路,盘着山,延伸开来。张望四周,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好不一样的美。再往前走,到了木条路的尽头,前面好似没了路,再仔细一看,一条石梯若隐若现。走进一看,还真是一条直插云天的天梯,仿佛是神话中的圣道。陡峭的石梯几乎垂直向上,爬上去后,那真是绝了!没有雾时,山顶的风景一定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可是现在雾蒙蒙的一片,那就像是站在云端之上,好似五百年前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站立之处。遥望四周,仿佛又看到各路神仙齐相聚。这不一样的美,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感慨。

从另一条路走下山,一座“炼心桥”紧锁着峡谷。走到桥的中央,桥身开始剧烈摇晃,再看看桥下雾蒙蒙的一片,好像是万丈深渊,我不禁咽了咽口水,提心吊胆地走过“炼心桥”,我这才明白了这桥的名字的意义所在:生活就像走一座桥,困难就像那剧烈的晃动;只有不抛弃,不放弃,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接下来要走的路可更令人胆战心惊,那就是千丈岩那惊险的玻璃栈道。还没踏上玻璃路,我就有些腿软,毕竟这里有六百多米高,万一出什么意外,还不是……不过幸好雾大,往下看,只有白茫茫的一片。我鼓足勇气,踏出了第一步,发现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就和平常走路一样。走过玻璃栈道,我又明白了:只有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才会看见暴风雨后的彩虹有多美丽。

美有很多种,就像雾中看天晴,只要对美有着渴望,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


栖霞寺(6)

行走于自然之中,感到无穷的清新与宁静,行走在北山上,也有同样的感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北山行,自然行》。

行走于自然之中,感到无穷的清新与宁静。行走于它之上,亦是在寻觅自然的风光。它是谁?它便是北山。

早晨,当我站在北山客栈的露台上,放眼望去,第一缕阳光照在北山那闪闪动人的眼眸上。你是否也感觉有一束光,温暖的光芒照在你的心房中,照亮你心中的美好,安抚你心灵的创伤。我站起身来,享受来自山林馈赠与我的那一份清凉。唤醒我的不是城市的吼叫,而是自然的歌唱。客栈里传来一声声洪亮的啼鸣声,那是谁呢?哦,是那自然的呼喊声——雄鸡高歌。雄鸡呀,你是否想像天之骄子——鹰一般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即使你的喉咙已经嘶哑,但是,你仍然向着那阳光致敬,这是否就是你那澎湃的气息和那向着自由的勇气呀?

中午时分,金色的阳光透过那生机勃勃的树林,好像执意要致我们一份温暖与希望。那带着生机的阳光,洒在大地上,地面上好像镀了一层黄金,闪着耀眼的金光。我看着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他们正在院子里做游戏呢。阳光洒落在他们身上,他们好像穿上了金衣,似乎是上天派来的使者,寻找世上的所有美好。

我们走进山林,只见娟娟细流缓缓地流向远方。水里的小鱼一个劲儿地躲闪,好像在害怕我们这些“庞然大物”。溪水从农家小院旁的山坡上流淌下来,好像它们要一直奔跑,一直奔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看山下的世界,去欣赏美丽的风景。

夜晚的北山才是最美丽的。一阵阵清凉的山风拂面而过。我们站在北山上,望着我们居住的金华城。天越来越黑,光越来越亮,灯光把整个金华城连在了一起,笼罩着一层五彩的光芒,可谓是灯火阑珊。灯光就像柔顺的发辫上闪耀的宝石,照亮金华那浅笑的脸庞,使金华笑靥如花。

我望着那山林,想起这一天的旅程,回味无穷。也许,这就是北山给每个人的记忆。

北山行,乃是一场自然之行。


栖霞寺(7)

我们乘坐小中巴车去翠华山,一路上,清晨的雾渐渐散去,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照耀着天空,路上迷人的乡村风景,清新的泥土芳香,令人陶醉,但我的心早已飞到了翠华山。车一停,我迫不及待地跑下车,奔向登山的石路上,山的雄姿扑向我的眼帘。

首先,我们走登云梯到上面的湖泊,这个湖泊的名字叫碧山湖,是一座自然形成的湖。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山崩奇观,这一地带都曾经发生过山崩。首先我看的是风洞和冰洞,风洞和冰洞是连在一起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小洞,所以有人题词说“冰洞风洞洞中有洞”,下来我们观看了太乙观星,这地方是供人们观看星星的。离这儿不远的地方就是龙涎窝瀑布,那里的水异常清澈,奔流不息,所有的水通过小桥集中在下面的无名湖里。

爬着铁索,一步步地走向天池,天池是翠华山最大的景观。你们知道天池是怎么形成的吗?那我就来告诉你吧!天池原来是凹进去的大坑,因为常年积雨,变得越来越深,就形成了如今的天池。天池像一面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天池四周的草坪都是斜的,像是铺绿色的地毯,游人坐在草坪上,又说又笑,吃着自己的美味佳肴,观看水上快车、览车、小舟。又惊险又好玩,爽极了,如果我家住在翠华山那该多好啊!下来,我们在迎客松前照了一像,翠华山只有这一颗迎客松。

翠华山鸟语花香,像仙境一样,白云伴着我的脚步,鸟儿和着我的歌声,踏上下山的石阶,我向翠华山挥手告别,但我的脑海里依然再现着俊秀的山水,美丽的花木,飘动的云海。

翠华山真是山势险峻峭拔,群峰林立,山坡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山洞白云缭绕,流水涓涓,野花丛丛,这美丽的景色使我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终南山》一诗中的著名诗句“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表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栖霞寺(8)

中午一点左右,我和妈妈随团来到了宜春的明月山。刚下车,妈妈许多爱美的同事纷纷拿出遮阳伞遮太阳,说太阳太大了,可不能把皮肤晒黑了。就这样,我们顶着炎炎烈日出发了。

谁知一进山,就感觉清凉无比,满眼都是绿色。太阳好像跑得没影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晃月桥。这座桥是一座吊桥,高高地悬在两座山崖之间。桥下是急流、巨石,这要是摔下去。几个小孩子刚上桥时还小心翼翼,可是后来就一点儿也不怕了,有的甚至还在桥上重重地跳着,以示桥的牢固。王奕(我的同学)的爸爸吓唬他们:“别跳了,已经有一根绳子断了,你们再不过来,就会掉下去哦!”那几个小孩子一听,连忙跑过来。过了桥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云谷飞瀑”。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瀑布从云端飞泻而下,跌落峡谷,溅起迷蒙的水雾。妈妈脱口而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旁边的一位游客,翻了个白眼:“你没去过庐山的三叠泉吧?”

我们继续向上走。突然,我们看到了一条白色的飞龙!哦不,是一条瀑布——玉龙瀑。它就像一条白色巨龙,蜿蜒游走于峭崖山涧,与重峦、林海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我们纷纷拿起相机,与这条“巨龙”一起拍照留念。

快到缆车中站时,我们看到对面的山云雾缭绕,犹如戴了一顶层层轻纱的帽子,遮住了神秘的容颜。我突然联想到一句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坏了,天真的下起了雨。我们飞奔到缆车中站,雨又停了。不知是哪个大人说:“做事要有始有终,走,爬上山顶去!”

于是,我们继续往上爬。雨下下停停,有伞的暗自庆幸,没伞的连呼倒霉。不过,雨下得大时,每一把小小的遮阳伞下,都罩着三四个脑袋。谁忍心丢下自己的伙伴呢?雨,越下越大。妈妈冷得发抖,可我不感到冷,倒感觉凉快极了,甚至想: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不怕!

终于到山顶了,不管有伞没伞的,都成了“落汤鸡”。不过,我甚是高兴,因为我用自己的双脚征服了有6381个台阶,海拔1598米的明月山!

五年级:胡歆玥


栖霞寺(9)

自古逢秋,便是最适合登高望远了。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对着秋日的大好河山,高诵一首秋的赞歌,刘禹锡曾写过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千古绝唱。秋日渐近,我与父母来到栖霞寺,去欣赏那满寺绚烂的美景。

刚进栖霞寺大门,银杏叶与枫叶,金黄与火红交织的世界便让人不忍移开双眼。枫叶早已红得滴血,银杏则黄得压满了枝条,金灿灿的一片片向远处绵延,直到望不见边际的湛蓝的天的尽头。风儿越过,欢呼雀跃的银杏叶飘飘悠悠、从容不迫的打着旋儿从树上落下,好似金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落英缤纷、满目金光,于是地上又积了一重又一重的叶,每走一步,簌簌的声音便传入耳中,伴随着轻轻风声、嘤嘤鸟鸣,犹如丝竹仙乐令人如饮甘露醴泉。

再向前走去,远处高高屹立的寺庙,在丛丛枫林的掩映下,显得那么神圣而纯净。朝阳洒在庙宇的顶上,丝丝缕缕的金色显出圣洁的光芒,令人不由得想在此朝圣和修炼,即便是为之盈盈下拜,恐也表达不了自己内心的震撼与臣服吧?

愈行愈远,千佛岩便离我们愈来愈近。相传千佛岩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最后那尊佛据说是石匠为了完成任务,自己跳进炼炉化成的,这使我对千佛岩这个地方肃然起敬,对这位石匠钦佩不已。

湖泊也展现出她独特的美。金风送爽,瑞气环绕,虹光妖娆,上山途中,路边时常有一些小和尚的石像,或抓耳挠腮,或笑容浅浅,或闭目沉思,或与友人下棋聊天,实是可爱,远远的瞧见一潭湖,宛若在石壁间撒下的一颗珍珠。走近些,见湖边石壁上写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栖霞秋色,更衬得湖水粼粼,清澈透亮,美得惊心动魄。枫树与银杏树倒映水中,诗情画意,似梦非幻,果真是人间仙境。

下山时,路遇小贩兜售精巧可爱的小玩意,便顺手买了一个花环,戴在头上,亦甚是有趣。

一路走来,时间也在我们的步伐中悄悄流逝,恍然抬头,却发现已是黄昏,夕日欲颓,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栖霞寺,结束了这趟旅程。


栖霞寺(10)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名字是《栖霞寺1937》。说的是发生在我的家乡的故事。 话说当年,中华大地正饱受内忧外困的时节,日本侵占南京城对其进行烧杀强劫,民不聊生。当这些难民涌进栖霞寺的时候,寂然法师给难民熬药并收留了他们。美国人马丁和他的翻译苏萍来拍摄这个场景,却遭到日本人的迫害,马丁不幸牺牲了。在苏萍的建议下,寂然法师建立了国际难民所,让两万多名难民有了归宿。同时, 廖耀湘 和刘团长狙击失败,逃到栖霞寺,受到日本人的.迫害,后来,廖耀湘逃了出去,重新打了回来。 看完这部电影,使我深有感触寂然法师等佛门弟子不畏牺牲一边援助伤病难民,一边设法保护抗日军人,与凶残的日军进行了一场人性与兽性的较量,马丁和苏萍拥有国际主义精神,日本人生灵涂炭,不是人,不管怎样,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有的那是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栖霞寺(11)

秋天来了,万物都成熟了。栖霞山上漫山遍野都是火红的枫叶,到处都充满了秋的气息。

秋天的天空,显得更高、更蓝、更透彻。走进田野,你看到的是红叶舞、黄叶飘。这时候你知道秋姑娘真的来了。它给植物们穿上了金黄色的新装。他们不但衣服好看,而且正笑容满面的在和农民伯伯打招呼呢!

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栖霞山玩。“哇,妈妈你看!满山的枫叶,像绽放的花朵一样,那么的鲜红,那么的美丽。”妈妈告诉我,秋天就是枫叶展现自己魅力的时刻,所有的树叶都在秋天变的枯黄凋零,而枫叶却傲然枝头,尽情的展现自己的'风韵,她美的是那么的妩媚和妖娆。不是有杜牧的一首诗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秋天的枫叶堪比二月的鲜花还美丽!

我爱枫叶,我爱秋天!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但是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丰收和快乐。


栖霞寺(12)

秋天来了,万物都成熟了。栖霞山上漫山遍野都是火红的枫叶,到处都充满了秋的气息。

秋天的天空,显得更高、更蓝、更透彻。走进田野,你看到的是红叶舞、黄叶飘。这时候你知道秋姑娘真的来了。它给植物们穿上了金黄色的新装。他们不但衣服好看,而且正笑容满面的在和农民伯伯打招呼呢!

这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栖霞山玩。“哇,妈妈你看!满山的枫叶,像绽放的'花朵一样,那么的鲜红,那么的美丽。”妈妈告诉我,秋天就是枫叶展现自己魅力的时刻,所有的树叶都在秋天变的枯黄凋零,而枫叶却傲然枝头,尽情的展现自己的风韵,她美的是那么的妩媚和妖娆。不是有杜牧的一首诗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秋天的枫叶堪比二月的鲜花还美丽!

我爱枫叶,我爱秋天!秋天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但是他给我们带来的是丰收和快乐。


栖霞寺(13)

自古逢秋,便是最适合登高望远了。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对着秋日的大好河山,高诵一首秋的赞歌,刘禹锡曾写过“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千古绝唱。秋日渐近,我与父母来到栖霞寺,去欣赏那满寺绚烂的美景。

刚进栖霞寺大门,银杏叶与枫叶,金黄与火红交织的世界便让人不忍移开双眼。枫叶早已红得滴血,银杏则黄得压满了枝条,金灿灿的一片片向远处绵延,直到望不见边际的湛蓝的天的尽头。风儿越过,欢呼雀跃的银杏叶飘飘悠悠、从容不迫的打着旋儿从树上落下,好似金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落英缤纷、满目金光,于是地上又积了一重又一重的叶,每走一步,簌簌的声音便传入耳中,伴随着轻轻风声、嘤嘤鸟鸣,犹如丝竹仙乐令人如饮甘露醴泉。

再向前走去,远处高高屹立的寺庙,在丛丛枫林的掩映下,显得那么神圣而纯净。朝阳洒在庙宇的顶上,丝丝缕缕的`金色显出圣洁的光芒,令人不由得想在此朝圣和修炼,即便是为之盈盈下拜,恐也表达不了自己内心的震撼与臣服吧?

愈行愈远,千佛岩便离我们愈来愈近。相传千佛岩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最后那尊佛据说是石匠为了完成任务,自己跳进炼炉化成的,这使我对千佛岩这个地方肃然起敬,对这位石匠钦佩不已。

湖泊也展现出她独特的美。金风送爽,瑞气环绕,虹光妖娆,上山途中,路边时常有一些小和尚的石像,或抓耳挠腮,或笑容浅浅,或闭目沉思,或与友人下棋聊天,实是可爱,远远的瞧见一潭湖,宛若在石壁间撒下的一颗珍珠。走近些,见湖边石壁上写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栖霞秋色”,更衬得湖水粼粼,清澈透亮,美得惊心动魄。枫树与银杏树倒映水中,诗情画意,似梦非幻,果真是人间仙境。

下山时,路遇小贩兜售精巧可爱的小玩意,便顺手买了一个花环,戴在头上,亦甚是有趣。

一路走来,时间也在我们的步伐中悄悄流逝,恍然抬头,却发现已是黄昏,夕日欲颓,我们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栖霞寺,结束了这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