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作文(精选18篇)
一直在路上
2023-10-15 06:34:51
其他
话题

客家文化作文(1)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客家文化作文(2)

中国地大物博,地方建筑灿若星河,各具特色,罗岗民居便是这其中的一朵奇葩。潮汕民居融汇千百年来潮汕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窑民屋的粗犷,瑶寨吊脚楼的野趣,江南徽屋的雅致,苏州园林的自然一样,罗岗民居也拥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内涵。

官式的建筑如宫殿、坛庙、陵寝、寺庙、宅第等,民间建筑如民居、园林、祠堂、会馆等。民居,作为传统建筑内容之一,因它分布广,数量又多,并且与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故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结构方法、造型和细部特征也就不同,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如汉族的鹤、鹿、蝙蝠、喜鹊、梅、竹、百合、灵芝、万字纹、回纹等,云南白族的莲花、傣族的大象、孔雀、槟榔树图案等。这样,就到、导致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呈现出丰富多彩和百花争艳的民族特色。民居建筑没有像官方建筑都有一套程序化的规章制度和做法,它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自己的经济水平和建筑材料特点,因地因材来建造房子。

我步入宅院探访你,梦里的水乡。水乡人家的生活充满着脉脉温情。我知道,是你在遥远的岁月深处呼唤我。我来了,看到了旧时风物,看到了你。你已融化在这小桥流水、岸边垂柳、窄巷深宅里。我每到一处,都有你,含笑望着我。我的梦里有你,你的梦里一定也有我。


客家文化作文(3)

5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梅州日报社组织的“相约客家博物馆”小记者采风活动,使我深刻认识了源远流长的客家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

客家博物馆有五个展厅,其中记忆最深的是客家建筑展厅。从展厅精美的客家建筑图像、实物和解说员的口中,我了解到围龙屋是客家地标性建筑,是客家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客家文化最灿烂的一颗明珠。它的种类繁多,有方楼、圆楼、半月楼、八角楼、四角楼、椭圆楼……每个地区的围龙屋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有历史悠久、设计巧妙、坚固耐用等特点。

参观时,我向解说员提问:“为什么围龙屋与普通的现代房屋在外形上有很大不同?”解说员笑着解答:“这是因为当时的客家祖先从中原迁徙而来,为了抵御外族敌人的侵袭,而建成围型建筑,同时围屋里的客家族人生活上可以团结互助。”她指着花萼楼说,“楼的第一层不设窗,第二、三层墙上设有内小外大呈三角的枪眼,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这些门窗设施也是为抵御外人侵扰而特意设计的。围龙居还显示了客家人圆满、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 听完讲解,我们对围龙屋的精巧设计、独特结 构 纷纷赞不绝口。

博物馆里一件件古朴的展品,让我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看见我们的客家祖先是多么勤劳、善良、智慧。这次的采风活动真是一次难忘的客家文化之旅啊!


客家文化作文(4)

一天上午,阳光明媚,妈妈买菜回来,准备教我做客家酿豆腐。

首先妈妈叫我把生姜洗好,妈妈自己则把刚买回来的肉先洗好,然后放在菜板上切成小块,再横七刀竖八刀翻来覆去把小块肉剁成了肉末,接着又把我洗好的生姜先切成细丝状,再和肉末混杂在一切剁碎后装进了一个小碗里。妈妈指导我往里面加入少许盐,我的手都是颤抖的,害怕放多了,妈妈鼓励我不用怕,再往里面放半勺鸡精,一些酱油和料酒,用筷子搅拌均匀,这样客家酿豆腐的肉馅就准备好了。

妈妈又把白色豆腐拿出来,用刀把一块豆腐切成了4小块,拿起一小块豆腐,用小勺子在中间挖了一个洞,妈妈再把刚才剁的肉馅用筷子夹着放进了挖的豆腐洞里面,一个客家酿豆腐的模型就出来了,我看到后也照着妈妈的步骤操作了一遍,但是我手不太会用力,一下就把豆腐弄得稀巴烂,妈妈告诉我说一定要有耐心,慢慢来。于是我就继续先看妈妈是怎样操作的,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我把它们整整齐齐地摆在盘子里面。

妈妈将油锅烧热后,慢慢地将豆腐块放进油锅里,妈妈说等到一面煎成金黄色时就可以翻转,我在旁边看到本来还是白白的豆腐块果然很快会变成金黄色,妈妈用锅铲小心翼翼地将豆腐块一个个翻转,等到这一面煎至金黄色后又慢慢地翻转到另外一面,最后再加一点水,盖上锅盖煮几分钟,在等待过程中,妈妈又把我洗好的葱切成小段,突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妈妈说客家酿豆腐好了,她立刻关上火,又慢慢地把豆腐装进了盘子里,撒上葱花,非常漂亮。

妈妈把客家酿豆腐端上了餐桌,等到稍微冷了一点后,我先尝了一口,还没来得及吞下去就对妈妈竖起了大拇指,客家酿豆腐真是太好吃了,同时我也明白,原来做一道美味的菜是那么不容易啊,一定不能急于求成。


客家文化作文(5)

在他乡,听着家乡的客家方言,无论是吵是骂都是一番滋味。可是离开家乡之后,生活所迫,不得不展开那些普通话,白话,有时还学一下北方调那种味吐出来有点酸,难得遇到一个老乡时,说起久未开口的客家话,别是一番回到家乡的滋味。

在深圳,依然是外来人口在给深圳创造巨大商业价值。虽然我不知道深圳人讲的是什么话,但是客家老乡是少了,想开口讲讲家乡话的时候只能用一口热开水烫回喉咙里。曾经听北方人说:天大地大什么都不怕,最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我听了觉得好笑而有点幸福,毕竟咱客家方言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咱说什么普通话,就是逼着说也是有家乡方言。听着别人说着他们的家乡话,有点妒忌,因为自已没有找个老乡,在他乡人面前大声说家乡话,最后看着他们的怀疑的眼神,一脸无奈而笑掉大牙。

佛山人,广州人,深圳人都讲白话,潮洲人讲闽南语,北方人又都讲北方言,只有咱们,客家人,虽然见到香港人可以讲讲白话,遇到北方人讲讲普通话,可咱心里最想遇到一个老乡说咱就是客家人,咱不管你们白话,普通话,北方言,咱只喜欢说客家话!

相信咱们客家人都是走南闯走的,希望在他乡遇到一个老乡时能和他说说客家话,这比赠上一杯奶茶,献上一束鲜花还要好过千倍万倍。要让别人知道:咱客家人,是好客四方。咱客家人,是待四方宾客如亲人。咱客家人,是团结友爱的脉系。

远行在他乡,真的好想说说家乡话,就不知有哪个老乡来和我讲讲。呵呵。客家话,吵啊骂啊笑啊都是念起家乡的味。咱客家人一定得记住:礼敬异乡人,待客如一家,爽朗的对别人说,我是客家人!!!


客家文化作文(6)

我母亲是个客家人,回老家过年,总会感受到浓浓的客家味。家家户户都对春节很重视:一来是亲人们的团聚,二来是对辛勤劳作的奖赏。

进入腊月,集市上已经热热闹闹、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卖春联的、卖鞭炮的、卖中国结的、卖灯笼的、卖花的、卖食品的等。卖的人很开心,趁着过年多赚些钱;买的人也很开心,平时舍不得买的,过年都必须买了,过个丰年。真是多多益善。

年三十的早晨,我跟舅舅早早地起了床,我和舅舅从一堆鸡里精心挑选了五六只又肥又壮,羽毛光泽漂亮,神气威猛的大公鸡。杀鸡先祭祖,希望下一年风调雨顺,家族兴旺。我们把上好的茶、酒、食品奉上祭祖台。我们一群小孩跟着大人们虔诚的跪拜,这仪式完了之后,就把杀好的鸡交给了外婆,都说“无鸡不成宴”。只见外婆开始展示她的十八般武艺。她拿着锋利的菜刀快速的上下切动,只见刀光剑影,一整只鸡被切成整齐的一块一块的鸡肉了。外婆接着添油加醋地烹炒一番鸡就被端上了餐桌。做好鸡也成了一门祖上传下来的一门手艺。过年的鸡必须是家养的,只喂谷米虫子,饲料也不能喂。做的时候火候要恰到好处,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

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人们都会做很多五花八门的美味佳肴,从而犒劳自己。餐桌上大家其乐融融、和睦相处、讨论着目标与奖励。杀鸡吃还被当成富裕的象征,餐桌上的鸡越多,表示这家人那一年劳动的就越多。

第二天,我穿着新衣服去长辈家里拜年,我对他们说了一些吉祥的话语,他们给我了红包还说祝我学习快乐。我非常开心,说了声谢谢爷爷。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的短暂,过完春节我又要好好学习,为明年过个好年而继续努力。


客家文化作文(7)

我的家乡梅州丰顺,过年习俗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大年三十的中午,小朋友们吃完午饭后会用“香胡头草”来洗澡,寓意着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健康康,百病不侵。大约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我穿上新衣服和家里人带着祭品去祠堂祭拜祖先。走近祠堂,已经是热闹非凡,村里面的亲戚们都挑着装满祭品的大竹篓兴高彩烈地相互打着招呼。太奶奶跟一个叔婆聊了几句,笑咪咪地从篮子里把今年家里比较肥美的一只鸡小心翼翼地放到了贡桌上,又拿出了一大盘肉,鱿鱼,糖果等。这时候,爸爸把点好的香发给每个人一根,剩余地交给了太奶奶,太奶奶双手合十拿着香对着祖先牌位非常小声地说着,我凑过去仔细一听,听见她在说“老祖宗们保佑来年家里平平安安,子孙后辈们身体健康……。”说完,让我们跟着跪拜下去。起来后爸爸把大家的香全部收起来插在了香炉上。比较后,我们在祠堂门口放鞭炮。

祭拜完回到家,大人们就要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年夜饭虽然不是一年中比较丰盛地一顿饭,可这顿饭的意义却不同。开饭啦!爸爸把各式各样的菜端上了饭桌,有烧鸡、猪脚……比较不可缺少的就是酿豆腐和苦笋煲。这俩道菜可是我们客家的招牌菜啊!年夜饭敬酒祝福的时候,长辈们希望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学业进步,快快乐乐。晚辈则祝愿长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今年的春节我在上海过的,上海的春节也让我感受到了独特之处,但我比较想念的还是客家的春节。


客家文化作文(8)

盐焗鸡,从古至今均受海内外认识的喜爱,疲软肉嫩,香浓美味,令人赞口不绝,入齿难忘;酿豆腐,菜汤汁醇厚,口味鲜美,广受欢迎;梅菜扣肉,肥而不腻,食之软烂感之醇香。刚看到这三个美食,特殊不知它们都是客家菜。

很荣幸,我是一个客家人,不过从小到大曾以为盐焗鸡是广州菜,而酿豆腐曾因父母一言“大学饭堂的难吃”而误以为是北方的食品。直到回到老家,在本地的“围龙屋”内开设的客家饭馆内一品客家美食,才得以知道,客家菜系的招牌菜是盐焗鸡、酿豆腐和梅菜扣肉等。

盐焗鸡,是久负盛名的客家美食,而本人认为,盐焗鸡不像其他客家菜“肥、咸、熟”(比如:梅菜扣肉),而是“干、香、脆”。其实,最早的盐焗鸡是300多年前惠州东江海边盐场的盐工们为了方便贮存食物,偶而发明的'。后来,惠州的厨师又将盐腌改成了用炒熟的盐将鸡焖熟,因而称其为盐焗鸡。而其实,盐焗鸡的出现也和客家人的迁徙生活有关。客家人在历史上曾多次因受异族侵扰而迁徙。在迁徙过程中,活禽不便携带,便将其宰杀,放入盐包以便贮存及携带。而这些食物既可以缓解原料的匮乏,又可以滋补身体。而盐焗鸡经过代代相传,早已成为客家人运用智慧并闻名于世的菜肴。其独特的制法,使其皮爽肉滑,骨肉鲜香,让人不得不爱;而其从盐中吸取了适宜的咸度,带咸味,却不会过咸而让人感到口燥乏味,无疑又为盐焗鸡添上了美味的一笔。且盐焗鸡中还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对人体颇有裨益。此时,不得不提客家人对盐焗食品的偏爱——去梅州游玩的时,见过某一条街上有一个大饭馆,占地有几个篮球场那么大,专门卖盐焗鸡、盐焗凤爪等盐焗食品,每天的客人都能排队排到门外的马路上;而在姑妈家,她们的日常零食就是这些盐焗小吃。这些,都不难看出客家人对盐焗食品的喜爱。

接着说说酿豆腐,做酿豆腐的食材很简单:猪肉和豆腐,很难想象这般普通的材料能做出如此美味的佳肴,我无法忘记自己第一次吃酿豆腐的情形,先嘬一口豆腐——鲜嫩弹滑,再夹一筷子肉——肉香浓郁,最后,我把豆腐和肉拌上汤汁一起放入口中——汤汁的鲜美给豆腐和肉添上点睛之笔,豆腐与肉的香味被汤汁引出,这等美味,我如何能舍?值得一提的是酿豆腐不但好吃,也好看,有种说不出的和谐之美,这无疑是锦上添花。

最后说说梅菜扣肉,它是我心目中最符合客家口味“咸、肥、熟”风格的代表。我特别喜欢这道菜中的梅菜,原先有点干柴的梅菜在饱吸了扣肉的油汁后,香气扑鼻,清甜爽口,夹一口仔细咀嚼,黏稠鲜美的汤汁沿齿间滑入喉咙,刹那间有点在品尝仙露琼浆的感觉。扣肉其实就是五花肉,被梅菜吸去了多余油份的扣肉肥而不腻,同时濡染了梅菜的清香,这梅菜独有的香味给五花肉原有的肉味添上浓重华丽的一笔。梅菜扣肉是相得益彰的搭配,请允许我斗胆把梅菜扣肉比喻成一对生死恋人,互相依恋,谁也离不开谁。

除了以上所说的招牌菜盐焗鸡、酿豆腐和梅菜扣肉,好吃的客家菜式还有很多。如今的客家菜早已走出围龙屋,走遍了全中国,甚至漂洋过海蜚声海外,作为客家人,我内心非常的自豪,因为它是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生活中凝炼出的智慧结晶。


客家文化作文(9)

我的家乡在梅州,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说起家乡的美食那可是让人数不胜数啊,但一想起就让我流口水的还是这道菜——酿豆腐。

这可是客家人人人皆知的一道名菜呢!大家都经常做,那味道可是赞不绝口的!我的材料是豆腐、猪肉、香菇。如果是想让酿豆腐更加美味,放点大葱是最好的选择。别看材料这么简单,它的营养价值可高着呢!吃了酿豆腐能补身体较虚的人,还能养身和调理骨质疏松。但它的口感有些咸,但有鲜味。它的汤汁醇厚,鲜嫩润滑,口味十分鲜美。

这道菜据说源于北方饺子,因为南方缺少小麦,所以客家人就用酿豆腐寄托对北方的饺子、中原文化的感情。不管是节日的时候,还是平常的时候,它都是客家人的最爱。酿豆腐虽然香气馥郁,但要注意不要吃与豆腐、猪肉相克的是食物。与豆腐相克的食物有蜂蜜、茭白、竹笋和猪肝。吃完猪肉后最好不要喝太多茶。

听完我对酿豆腐的一番介绍,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尝一尝着美味佳肴了?我的家乡还有许多的美食在等着你来品尝!


客家文化作文(10)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客家的风俗习惯。

客家人有个很特别的风俗叫"打吊聚?,“打吊聚”的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搞点什么东西吃。客家农村有句俗话:“打吊聚都要有个牵头人。”意思是说,在闲暇时间要聚在一起,弄点东西吃时,也要有一个人出来组织、计划安排。具体来说,牵头人首先要确定好友有几个,打吊聚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谁的家里搞)、吃什么东西。到了约定的时间,三、五个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客家农村人的生活是较艰苦的。因此在那个时期,“打吊聚”时吃的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在靠近小溪边的乡村,白天,约好了晚上在谁家中“打吊聚”的三、五个好友,拿着捕鱼虾的工具在小河中捕鱼、捉虾。到了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约好了的农户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来的鱼虾,随便炒了以后放些大米,煲粥吃。虽然用料简单,但大伙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东西的时间里,好友们个个谈笑风生,好一派欢乐和谐的气氛。好友们无所不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谈,当然,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农活和家事。“打吊聚”时吃的东西有时候也会丰富一些:还会加上一点猪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时候最简单的就是:在收获番薯的季节里,拿几条番薯洗干净后放在铁锅里,放些水进去“焖番薯”吃。

客家还有一个显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风俗。旧社会老百姓家中遇有大事,需要较多的钱开支时,国家银行一般是不贷款的。老百姓遇到娶媳妇、缴孩子读大学、建房屋、买田地、治丧等大事,只有靠民间的借贷来解决。其中有一种形式就是“凑谷会”。“凑谷会”首先由会首发起,一般凑十至十二人(户)左右参加。会首起会时,先得设盛宴招待会友。宴席请完后,每人担一石谷到会首家,这样会首就能一次得到十多石谷,要办一件大事就不成问题了。第二年夏收后,会首又设宴请会友。宴席后,除会首外,其他会友要得第二轮的,则用“标”的方法进行,以“标”得最高额的得第二轮谷会。如得“标”的为利三斗谷,除会首应交一石谷外,其他会友只交七斗谷给得会者,以后每年如此。但得过会的,每年都要交一石谷给得会者,十多年还清。得尾会的就可在最后一年得足十多石谷。

参加“凑谷会”的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以支持的角度来凑会,大家都是守信誉的。又因时间长,缓解了还谷的压力。就是有人凑几份谷入会的,每年出三五石谷也不成问题。加上每年都是以实物来往,不怕什么贬值。但个别遇特殊情况的也有烂会现象出现。

怎么样,你对客家的风俗是不是也很感兴趣呀,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吧!


客家文化作文(11)

客家人的住所大多都是住在闽西南与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我曾经去过广东梅州,那里便是客家人的住所之一。

客家人并不是纯粹的梅州本地人,他们的祖先是从古代中原的繁盛地区携儿带女迁移到了遥远的南方。也许是因为对当时的梅州人生地不熟,所以并没有住在梅州真正的繁华地区内,而是住在了城市边缘的大山沟里。客家人的住所独一无二,都是由成百上千户人家围成的围屋。围屋绝大部分都成圆状或半圆状。这样的房子不仅可以在盗贼骚扰时“一家被困,百家相助”,又可以避免当地人的排挤,一举两得。另外,围屋的构造十分坚固,许多围屋即使经历了五六百年的风吹雨打也毫不亚于以前。

客家人之所以现在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享有鼎鼎大名不仅仅是因为客家人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之一的客家围屋,还有一大原因便是因为客家人那独具特色的菜肴。就那最有名气的客家酿豆腐来说吧。那小小的豆腐块的来历可谓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别看那豆腐块虽小,可那做工可是非同小可啊!首先,客家人会从刚收成的黄豆中挑出部分精选,放进磨坊中手工磨成豆浆,再将豆浆中的豆渣剔出,掺入一些自己制作的客家酿酒与可食用的石膏,才放入冰箱里约八九个小时冻成。只有这样才能使豆腐更加与众不同的爽口、香滑。

客家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客家人的风情值得我们参观,而客家人的细心则更加值得我们赞赏。


客家文化作文(12)

提到豆腐,不得不说一下客家人一种吃豆腐的吃法,他的名字叫酿豆腐,到了梅州新丰等地区,你一定要尝一尝客家的酿豆腐,去饭店点上一份,再来一碗米饭,豆腐又滑又嫩,想起来真让人流口水呢。

有关于酿豆腐的。流传着一种传说:相传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坐了皇位。这个乞僧出身的皇帝口味愈来愈刁钻,只觉得御厨的菜肴索然无味,马皇后见状,想到当初一同行乞的厨师黄心明会做“珍珠(禾)、玛瑙(豆腐)、翡翠汤(菠菜)”,于是进谏:“皇上何不把黄心明招进宫来做豆腐呢?”一句话提醒了朱元璋,于是命凤阳县令查访黄心明,克日赴京。不数日,黄心明被送进宫,倒也格外亲热。寒暄过后,黄心明便奉旨下御厨为皇上烹调豆腐,他悉心研试,独创了“把三关”(选料、制作、火候)、“走四步”(做菜坯、打蛋清、下油锅、熬糖汁)烹任方法。送予皇上品尝,朱元璋赞不绝口:“外酥内嫩,鲜美爽口,清香盈口,味同樱桃,甚合朕意。”因而黄心明身价百倍,他所做的豆腐被朱元璋命名为“御菜酿豆腐”,是大明朝国宴御席上的一道名菜,闻名天下。

这些豆腐,吃在嘴里很嫩,可是,从外表看起来,有一点焦,看起来硬硬,等到上菜的时候,千万不要被这外表所“迷惑”了,就等于:“石头里面有黄金一一看不出来。”当时闻名天下的菜,现在除了客家人,还有谁知道呢?在古代这可是道名菜呀!

制作酿豆腐很简单,里里外外不需要10分钟,这种豆腐看起来很复杂,可是呢,稍微简化一下,味道也是一模一样,这种豆腐呢,煮的时候不能心急,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煮这道菜也是一模一样一切都要小心,煎的时候要开小火慢慢得把它煎至两面金黄。

从这种豆腐上,我学到了做,凡事都不要心急,一心急,之前的所作所为就会毁于一旦。


客家文化作文(13)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产。我家乡梅州那里就有许多著名的风味小食,如梅菜扣肉,让苦瓜,仙人板,煎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酿豆腐。

你们知道酿豆腐的由来吗?让我告诉你们把: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是结拜的好兄弟,后来因为在点菜的时候出现了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后来,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制作出了酿豆腐。

那你们还知道酿豆腐是怎么做的吗?再让我来告诉你们把:首先要把猪肉剁成泥。接着,将猪肉泥加香菇泥、葱末、淀粉、盐、酱油、胡椒粉、猪油搅成胶状馅,猪肉泥必须手剁,否则颗粒太小不能塞进豆腐。然后,取大小合适豆腐块(大致长4cm宽3cm厚1cm)放在手心上,用筷子在豆腐中间戳个洞,再取适量馅放在洞口,用筷子把馅戳进洞中,这个步骤是很考量技术的,粗手粗脚的人做不好。加太多馅很容易撑破豆腐,太少不好吃,馅全在表面也不好吃。技巧是以拇指跟,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小指轻轻的围住豆腐,避免豆腐被撑破。如此逐一做好;也有嫌鲜豆腐酿起来太难用炸过的油豆腐酿的。最后锅置中火,加猪油适量,烧至七成热,将酿豆腐逐个放入锅中煎呈金黄色,再加猪油,翻煎另一面。就可以出锅吃了。

不跟你你们聊了我要去吃酿豆腐了!


客家文化作文(14)

客家人,是飘零的一群。由于天灾战乱等原因,他们在四世纪末、九世纪初和十三世纪初,分三次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逐渐南下定居,并在长期迁徒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真是具有开拓精神的一群。背井离乡并不代表就没有根,相反,长期的颠沛流离,让根的观念深厚的客家人前所未有地怀念故土,族谱——宗族的谱系,那祖宗用鲜血掺和汗水书写的纪传体家史,起的就是联结血统的作用。

族谱通常以祖上流传的文本为蓝本,由于人事的变迁隔一段时期会重修一次。通常是由长者出面组织,下面应者云集。传统的客家人是以百十千人杂居的围屋聚居为主,所以召集起来很容易;那些在外做事甚至是身居国外的,只要是本家性氏,也会以各种方式通知到。在客家围屋的墙上,你经常会看到筹资修谱的红榜,全是那一姓子孙的名字,有二三千之众,从墙上一路写下来,红纸黑字,竟有荡气回肠之感。在一些城乡交界的地方,人员分居的比较零散,本以为时间的流水在冲散了客家圆形围屋的同时,也冲淡了人们的宗族观念,没想到有的地方这几年又兴起了修谱一事,可见客家寻根心态的坚久执著。

翻开客家人的族谱,通常会先看到一幅八字的时联,那是专为说明这一支脉的繁衍源头的,每年过年时都要用斗大的字写了贴在旧屋的堂上,年年如此。例如我们黄家的是“颖川门第,江夏家声”,意思是我们黄家来自河南的颖川和江夏——那是我们的祖籍,我们湮没于荒烟菱草间的根。此外还有内八句和外八句的认祖诗,也是判断客家来源擅变的依据,自小老爸就要我熟记这判定血脉的诗歌DNA,我当然是不屑一顾的。不过我还真记得一个两三代前就落户外省的黄性叔叔来我家做客,居然和我爸对起了内外八句,凭着祖先设计的遗传密码,两人惊喜于千年血脉的吻合,且不管多少代的绵延汇入了多少异姓的血统,单是一个“黄”字一脉相承则是无疑的,于是,卒相与欢,其乐融融。

再翻,就是一世祖的画像,正裸危坐着的。小时候问爷爷一世祖的爸妈叫什么,他老大不高兴了半天。如果一个宗族里出了什么大人物,那是很光耀门相的,要单独列项,详细介绍。可惜在我们黄家的宗语里,我家这一分支,实在没有什么铃得上台面的人物。一次到曾家围屋串门,一翻族谱,唐宋八大家曾巩和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的画像赫然在目,下边介绍的文字熟络得好像前一天才和他们喝过早茶似的,很让我有一种不知今昔是何年的感觉,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人总是有虚荣心的,二老若知他们的后辈将他们奉为神灵,也当含笑九泉。


客家文化作文(15)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一个有着显著特征并且历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风俗习惯繁多而独特,身为一名客家人,我还是觉得客家的春节最有趣了。

那是三年级的一个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五华过春节。客家春节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的,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节。我们到五华的时候,刚好是除夕,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我下了车,走到奶奶家门前,敲起了门,叫了一声:“奶奶,我们来了!”奶奶笑着给我开了门,说:快进来吧!“我进了门,只见爷爷、姑爷、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里到处忙活着:桌子上堆满了结米糖和桔子、柚子;到处都是年画和对联;窗户、大门、桌椅都被擦拭的干干净净,厨房里还传出一阵阵剁菜的声音,一副大大的年画挂在客厅的中央,旁边还有两只金元宝,很有过年的气氛。

我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就跑进厨房里帮忙去了。一进厨房,一阵香味就扑面而来,差点没让我滴出口水来。奶奶见我进来,说:"来得正好,快过来帮忙!”我就跑过去帮手了,一会儿端端那个,一会儿切切这个,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经过了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了许多菜肴:炒粉皮、炸豆腐、让香菇和让豆腐,鸡鸭鱼肉到处都是,按照习俗,今天还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饭”。先用一个大木盆蒸一锅饭,饭盆里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闰年还要各多插一根。木盆还要摆放银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爸爸早早起来,洗漱干净,接着来到家门外点香烛、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我和爸爸吃过早餐,就和往常一样到处串门、拜年。叔叔阿姨们按照规矩在这一天给我了许多桔子、糖,爷爷奶奶们则要给我红包挂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称“挂颈”。就这样走街串巷的走了一天,我累极了,一回到家里匆匆洗漱干净,到头就睡。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二,奶奶一大早就杀了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一个装满了纸钱的铁盆里,谓之“血钱”,是祭拜祖先前的一个重要习俗。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过早餐,大家把门锁上,就拿着纸钱、贡品和香烛一起开车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扫墓,祭祖,烧钱,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里面保佑后代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这一天也叫做“ 拜祖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客家的春节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几天,但我永远都忘不了客家有趣的春节和习俗。你家乡的习俗呢?一起说给同学们听听吧!怎么样?


客家文化作文(16)

在客家过春节会感觉到异常的热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街道万象更新,到处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客家的春节600字作文。在除夕5:00左右每家每户都会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那是大年三十吃团圆饭的前奏。5:30正式开饭,大家在餐桌上吃饭,尽量坐紧凑一些,这样比较温暖。年三十的饭菜是最引人注目的,那刚刚出炉的盐犋鸡,色泽金黄,香味扑鼻,肉香骨酥;那清蒸鸭,鸭肉有嚼劲儿,耐人寻味;还有那糖醋鱼,在一层橙黄橙黄的酱汁上洒一些豆鼓,色泽金黄;客家酿三宝,分别是酿青椒、酿茄子和酿豆腐,有青紫白三种颜色,十分美味,是应有尽有,每盘都十分开胃。到第二天早上天刚刚蒙蒙亮,在村头便响起了刺耳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大家闻声而起穿上了大红色的新衣与新鞋,三步化做两步跑过来看热闹,那场面是格外热闹!而后,各自回家吃早饭行早礼,然后全家一起大扫除。年初二,出外拜访亲朋好友,收个“利是”,讨个吉祥。年初三,我们称为“穷鬼日”,假如,那天有人来家里做客,则客人称为“穷鬼”,主人一年不吉。年初四,可以出外旅游观光。年初五、年初六大家不出外,街上也冷清了许多。正月十五——元宵节,又一个高潮来了,每家每户都出外赏花灯,大家在街上摩肩接踵,站在高处往下望,那如同是蚂蚁换上了红装,在街上猜灯谜。此外,我们还要煮汤圆,所谓汤圆汤圆,吃了则会团团圆圆,汤圆也有各式各样的,有豆沙芝麻馅儿的,有花生米磁馅儿的,还有绿豆馅儿的,玲琅满目,能让你大饱口福。在客家过春节,能让你感受到一种格外热闹的气氛,客家人是热情好客的,请多来客家坐客,特别是在春节。


客家文化作文(17)

在他乡,听着家乡的客家方言,无论是吵是骂都是一番滋味。可是离开家乡之后,生活所迫,不得不展开那些普通话,白话,有时还学一下北方调那种味吐出来有点酸,难得遇到一个老乡时,说起久未开口的客家话,别是一番回到家乡的滋味。

在深圳,依然是外来人口在给深圳创造巨大商业价值。虽然我不知道深圳人讲的是什么话,但是客家老乡是少了,想开口讲讲家乡话的时候只能用一口热开水烫回喉咙里。曾经听北方人说:天大地大什么都不怕,最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我听了觉得好笑而有点幸福,毕竟咱客家方言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咱说什么普通话,就是逼着说也是有家乡方言。听着别人说着他们的家乡话,有点妒忌,因为自已没有找个老乡,在他乡人面前大声说家乡话,最后看着他们的怀疑的眼神,一脸无奈而笑掉大牙。

佛山人,广州人,深圳人都讲白话,潮洲人讲闽南语,北方人又都讲北方言,只有咱们,客家人,虽然见到香港人可以讲讲白话,遇到北方人讲讲普通话,可咱心里最想遇到一个老乡说咱就是客家人,咱不管你们白话,普通话,北方言,咱只喜欢说客家话!

相信咱们客家人都是走南闯走的,希望在他乡遇到一个老乡时能和他说说客家话,这比赠上一杯奶茶,献上一束鲜花还要好过千倍万倍。要让别人知道:咱客家人,是好客四方。咱客家人,是待四方宾客如亲人。咱客家人,是团结友爱的脉系。

远行在他乡,真的好想说说家乡话,就不知有哪个老乡来和我讲讲。呵呵。客家话,吵啊骂啊笑啊都是念起家乡的味。咱客家人一定得记住:礼敬异乡人,待客如一家,爽朗的对别人说,我是客家人!


客家文化作文(18)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一个有着显著特征并且历史悠久民族。客家风俗习惯繁多而独特,身为一名客家人,我还是觉得客家春节最有趣了。

那是三年级一个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五华过春节。客家春节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节。我们到五华时候,刚好是除夕,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我下了车,走到奶奶家门前,敲起了门,叫了一声:“奶奶,我们来了!”奶奶笑着给我开了门,说:快进来吧!“我进了门,只见爷爷、姑爷、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里到处忙活着:桌子上堆满了结米糖和桔子、柚子;到处都是年画和对联;窗户、大门、桌椅都被擦拭干干净净,厨房里还传出一阵阵剁菜声音,一副大大年画挂在客厅中央,旁边还有两只金元宝,很有过年气氛。

我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就跑进厨房里帮忙去了。一进厨房,一阵香味就扑面而来,差点没让我滴出口水来。奶奶见我进来,说: 来得正好,快过来帮忙!”我就跑过去帮手了,一会儿端端那个,一会儿切切这个,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经过了一天忙碌,桌子上白上了许多菜肴:炒粉皮、炸豆腐、让香菇和让豆腐,鸡鸭鱼肉到处都是,按照习俗,今天还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饭”。先用一个大木盆蒸一锅饭,饭盆里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闰年还要各多插一根。木盆还要摆放银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这浓浓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这一天是要早起。我和爸爸早早起来,洗漱干净,接着来到家门外点香烛、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我和爸爸吃过早餐,就和往常一样到处串门、拜年。叔叔阿姨们按照规矩在这一天给我了许多桔子、糖,爷爷奶奶们则要给我红包挂在我脖子上面,俗称“挂颈”。就这样走街串巷走了一天,我累极了,一回到家里匆匆洗漱干净,到头就睡。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二,奶奶一大早就杀了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一个装满了纸钱铁盆里,谓之“血钱”,是祭拜祖先前一个重要习俗。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人全部去祭拜祖先。吃过早餐,大家把门锁上,就拿着纸钱、贡品和香烛一起开车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扫墓,祭祖,烧钱,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一年里面保佑后代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这一天也叫做“ 拜祖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客家春节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十几天,但我永远都忘不了客家有趣春节和习俗。你家乡习俗呢?一起说给同学们听听吧!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