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实用15篇)
孤独一箭
2023-12-18 03:50:11
初一
其他

蝉鸣(1)

夏天来了。

夏天是位小姐姐。

她热情地问我:

“想变点什么?”

我想变晶莹的露珠。

在荷叶上跳舞。

我想变一群小蝌蚪。

在小河里自由的玩耍。

我想变一条小鱼。

游入清澈的河水。

我想变一只青蛙。

在荷叶上唱歌。

我想变一只蜜蜂。

在花丛中采蜜。

我想变一只蜻蜓。

在河面上点水。

我想变蓝蓝的大海。

我想变绿色的森林······

夏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我爱这鸟语蝉鸣的夏天。


蝉鸣(2)

夏阳娇艳,蝉鸣高枝。蝉是夏天里的男高音歌唱家,他底气足,声音高,穿透力强,从遥远的旷野飘来,为了驱赶炎热的燥湿,一声声一段段,如歌如泣如行板,从高歌猛进到婉转缠绵,击退了无数个炎热的汹涌浪潮,为夏伴奏尽是情,与夏清欢只留歌。

那些远去的乡情,在蝉鸣高枝中一一浮现。乡下老家的院,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我在这里避暑消夏,常常是,一把蒲扇,一张竹床便有一次幸福的午休。盛夏阳光妖娆,我枕着阳光,读一本文言文的书。忽然,有蝉声穿越树林“吱吱——”清脆的,饱满的,带着满满激情的。我一个激灵坐起来,是知了的声音!叫醒了我的夏日清梦。我光着脚丫,一路披着夏阳,踩着斑驳的树影。林里寻蝉千百度,蓦然回首,那蝉却在枝高叶密处。

我知道,蝉是成熟季节里的优秀吹鼓手。越是在乡间靠近收获的季节,我的父老乡亲们,顶着夏阳干活,挥汗如雨。心烦意乱之时聆听蝉鸣,群情激奋,活力倍增。因为,那蝉鸣的声音,刚劲有力,仿佛在告诉大家:“加油,努力!”大自然小精灵们的语言历来是丰富而又动情的,知了也是,知情又知性。知了一叫,一鸣惊人。听着听着,那蝉声渐渐地幻化成“祝你成功”的悦耳音符,这是我聆听蝉鸣高歌之后所形成的心灵深处的共鸣。

我想,如此高雅之蝉,每日顶着骄阳,枕着树叶,唱的首首都是动人的情歌。这情,是讴歌夏天之情,赞美大自然四季变化之情。这情浓烈而不失大方,欢快而不失淋漓。蝉鸣高枝,如同民乐笛子独奏《牧民新歌》中那个引子,悠扬阵阵。蝉为谁而鸣?应该说来是夏,炽烈的夏阳,摇曳的荷叶,盛开的莲花,茂密的树枝,都被蝉声萦绕着。

热热闹闹的蝉儿,总喜欢隐身在一片绿海之中,唱不尽夏日的美好生活。细细聆听,应该是一支高歌猛进的交响曲吧,正是因为有了蝉儿的高歌,你看花丛中,七彩的蝶儿,或黑白相间,或金黄璀璨,或紫气逼人,踩着花香翩翩起舞,像极了天仙一般的女子,让一首缠绵之歌在心中流转。那边的小蜜蜂也应声而来,嗡嗡地和着节拍载歌载舞。

蝉鸣高歌玉彩蝶蜜蜂形成了大自然的齐唱和轮唱,这些难得的天籁之声让夏天宛如帅哥一般。其实夏天是一个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更准确的说,夏天应该是一个画家,它用自己的画笔,渲染了花香,临摹了翠绿,挥墨泼洒就是一副绚丽天空,有白云几朵轻柔飘过,给枝头蝉儿,彩蝶、蜜蜂营造一个追赶新潮的梦。最后不忘给大地一片留白,唯见鸟语花香,绿意盈盈。有夏风吹过,招摇的绿叶尽情地扭动着腰肢,为蝉儿这份执着的情感而炫舞青春。

我愿顺着夏蝉高鸣而去,走进偌大的一片山林,见树影婆娑,闻鸟语花香。如此安静甜美之夏色,在此起彼伏的蝉鸣声中拉开帷幕,借大山的臂膀,那略带回声的蝉鸣,感人肺腑,荡人心灵,来自大自然的天籁,让我如醉如痴,一颗曾经纷乱的心,在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寂意境中得以平复。

久违了蝉鸣!如今城里难得寻觅到你的声音。我只好沿着记忆的方向,边走边唱,耳畔忽然脆响,抬头一看,蝉鸣高枝!

果然来了——我的夏季最强音!


蝉鸣(3)

七月的盛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枝头的蝉鸣。

清晨,万物刚刚苏醒,这时的蝉鸣声清脆悦耳,没有那么急躁,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中午,烈日炎炎。一声声“知了——知了——知了”的歌声打破了午间的沉静。天气越热,叫得越欢快,往往是一只蝉先鸣,随后别的蝉跟着一声声响应,声音嘹亮,回荡整个天空,像是在开一场热闹的大合唱。蝉鸣一声高过一声,又像在引吭高歌,此起彼伏,为这炎热的夏日增添一份躁动,听着听着,我仿佛听到了知了在和太阳说:“太阳太阳你别嚣张,不管你有多热我都要和你作战到底!”这样的歌声持续几分钟便会休息几分钟,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了起来:“知了知了知了”,唱个不停。

我想近距离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我循声走过去,快要到它树下的时候,它们好像知道我要过来似的,停了下来,却在另一棵树上鸣叫。我又到另一棵树下,但还没走过去,蝉又改了唱歌的地方,就像在和我捉迷藏。我走了几步,犹豫着想回家了。此时,蝉好像发觉了我的心思,又开始鸣叫了,像炸开了锅一样震耳欲聋。我捂着耳朵抬头一看,蝉有的在枝头静静地伏着,棕色的身体,一对透明的翅膀像一层轻纱,不停地扇动,好可爱!有的蝉想展示自己的本领,在枝头上窜来窜去,厉害极了!

盛夏的蝉鸣不像蛙叫那样短促,而是高亢漫长。在烈日当空下,万物懒散时,只有蝉的鸣叫,给夏添了一丝灵动。


蝉鸣(4)

远处响起炮声

蝉儿在此鸣叫

连树叶也不逊色

沙沙作响

但怎也比不上蝉鸣的坚锐

于是就此作罢

蝉鸣依旧

鸟儿也不逊色

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但怎也比不上蝉鸣的连续

于是就此作罢

蝉鸣依旧

我也不逊色

唱个不停

总也比不上蝉鸣的动听

于是就此作罢……


蝉鸣(5)

夏天来,不仅非常的炎热,还有知了的叫声无处不在,我很不喜欢知了的叫声,因为它一只叫不停的叫,烦死了。

可能是烦什么来什么,我家院子旁不到一米处,就有一棵大梧桐树,每天早上一到8到9点就开始唧唧喳喳的唱起歌来了,直到晚上10到11点,早上很好的学习时间都被它们搅和了。

有一天,一只雄知了竟然闯进了我家,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但是它一叫就使我们有了大反应。于是全家都来找这只知了,找了很长时间才发现它竟躲在冰箱后面,爸爸就把它给抓出来,扔到外面。出人意料的是它又飞回来了,没办法,只能又把它抓出去,因为它的叫声实在让人烦,害的我们浪费了这么多时间。

大家知道为什么我这么不喜欢知了的叫声了吧,因为真的特别的烦人,以后我长大了,就去买药,把我家旁边的梧桐树上的知了喷走。


蝉鸣(6)

蝉声里居住了烈日阳光,蝉声把流逝的夏天挽留,蝉声是夏日最华丽最动人的乐章。蝉声渐起渐低,渐强渐弱,似乎把人的心绪慢慢收藏。

小时候印象中对蝉鸣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它有时像车鸣,有时像船笛,有时像杀猪咆哮;有时婉转动听,仿佛吹奏一首大自然无需填词的歌谣,没有节奏没有韵味;有时又令人生厌,久久不能摆脱,遥知不动,喝之不走,在树枝头肆意妄为。

不敢随意打扰,也不曾依稀记起“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等这样的诗句,是哀愁还是离苦的预染,还是起笔不凡地摄蝉神魂?不得不佩服古代诗人的愤世忌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有那份细腻的情感与才气。蝉鸣声此处更显凄凉幽怨,悲凉怅恨,可无奈于蝉命短乎,早鸣、迟鸣、短鸣、长鸣、深鸣、浅鸣,声声入决。

小时候后常常在夏季的早晨,似梦非梦地还在床沿昏昏欲睡时,房前屋后的蝉鸣声声入耳,我知道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经常和小朋友们停留在林中,小心翼翼的去追看蝉的究竟,蝉声越来越旺,越来越越盛,我辨别不了方向,找不到蝉声何处,便在恍惚中仰望,这声音来自哪一只头长什么样,禅们仍然尽情的歌唱。

突然一只蝉飘然掉进我的手中,浓荫下蝉在我手心居然大胆歌唱起来,我伫立在树林中屏住呼吸凝神聆听独自为我歌唱的蝉,站在这山间小林,心中充满了似歌似泣的蝉声,这是属于世间最美丽的音乐。

而如今没有一只蝉为我歌唱,没有一只蝉为我而哭泣,整个炎炎夏日里,还是山野里的蝉勾起了我的心绪,淡淡的思绪,想一想听一听,走一走,想必如今的山村蝉鸣可否异样?能否寻回曾经丢失的遗梦,渐渐耳廓律动着蝉声的意韵。

蝉鸣如歌,蝉声里居住了烈日阳光,蝉声把流逝的夏天挽留,蝉鸣如歌。


蝉鸣(7)

一滴一滴的雨落下。

一朵一朵云飘走。

一颗小石头击起的一圈圈涟漪。

当蝉鸣响起。

雨那么密集地下。

是不是左括号,一定要遇到右括号?

红阁楼里面的小七。

不吃猫粮的黑猫。

记忆中的金鱼。

家乡的海湾。

温柔的象背。

向日葵背后的小葵。

快要毕业的紫云。

轮回三世只为他一人。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当左括号和右括号碰在一起。

是不是只能变成一个句号?

满天飞的作文,是不是也会变成白纸?


蝉鸣(8)

蝉,像是一个傻子,一叫起来,就不知道渴,不知道累,也不知道停歇。它似乎早早做好了决定,要让自己的声音响彻整个夏天。

小时候,我不喜欢蝉。那时什么都不懂,像一张白纸似的。至于为什么不喜欢蝉,单单是因为它扰了我的好梦---不止一次的,当我在梦中游走,它总要用它那无休止的鸣叫,硬生生把我从梦里拉回来!

曾有一回,在饭后茶余,阳光伴我入眠。梦中,我遇见了仙女。她说要带我到天上看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正当仙女姐姐用她的芊芊玉手轻轻牵着我,要带我飞走时,那不和谐的声音---蝉鸣,又冒冒失失闯入了我的梦境。

我的心情,一下子从天堂坠入了地狱。我醒来坐在床上,听蝉自豪地叫声,气得大哭了一场,恨不得用眼泪把所有的蝉都淹死,再也不要听见它们聒噪的叫声了!

每一个夏天,蝉依然在树固执地鸣叫着,伴着我一点点长大。我也一如既往地讨厌它。

直到后来有一天,吹着风扇,仰躺在床上的我,静下心来。此时,蝉的声音似乎不那么刺耳了。静静地,听,蝉鸣好像一个个音符,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歌啊!

第一次感到蝉不那么讨厌了。我翻身去查阅蝉的资料。原来,它要在阴暗的地下生活整整三年、四年、五年,甚至十七年,才换来短短一个夏天的歌唱时间!

就拿最短的来讲---三年,我可以从一个无知婴儿变成天真烂漫的孩童;三年,我可以从一个稚嫩孩子变成朝气蓬勃的少年;三年,我可以从一个懵懂少年变成意气风发的青少年……

试问,如果把你埋在地底三年,换一个短短暑假的时间,你,愿意吗?

唯有蝉,它从不抱怨等待的时间太长,而生命的歌唱太短。它只在生命还在的时候,努力地歌颂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

听,蝉鸣的声音,你可否知道,那是它生命的绝唱?听,蝉鸣的声音,你不要责怪,它只是在绽放生命!听,蝉鸣的声音,请你欣赏,它用生命谱成的最后的乐章……


蝉鸣(9)

窗外,蝉鸣阵阵。

这边未平,那边又起。它们争相唱着夏歌,颂这盛夏。

小时候,最爱听蝉鸣。

“外婆,外婆,你听!是夏天的声音!”我绕在外婆身边,朝她喊。“又是一年蝉鸣的时候啦,你听,蝉在说什么?”外婆扶了扶老花镜,舒舒服服的躺在椅子上看报纸。“蝉怎么会说话呢?”我趴在阳台上,头也不回的问外婆,仔细地看着窗外绿叶间那个叫个不停的小家伙。“你说,它们在说什么?”外婆似乎被我专注的样子吸引了,也凑了过来。“当然是唱歌啦,唱夏天的歌。”

“外婆,夏天这么好,应该出去走走啊。”我一蹦一跳的领着外婆走在大街上,“外婆,要吃糖葫芦!”“好。”外婆笑着看着我,买来糖葫芦,我一把抓了过来,欢欢喜喜的吃了起来。“当心,别粘在衣服上。”她摸着我的头,我抬头看着她。她深邃的眼神中有一种我读不懂的感情。“外婆,你在想什么?”“我想多看看你,看够了,就该回去了。”她拉着我往家走,头也不回。

“刚出来,就要回去啊。”我有些失落,不过糖葫芦的甜味让我忘记了所有的不愉快,陪着外婆高高兴兴地回家。

我看见了她的白发苍苍,我从未注意过她已双鬓斑白,只是那日,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突出。外婆领着我,伴着阵阵蝉鸣,走过一个又一个夏天。那时,我还不知道,原来,夏天也是有尽头的。

她白了头,终于放下了手,我不知所措。那也是个夏天,是夏天的尽头。

如今,耳畔只剩下一片蝉鸣。


蝉鸣(10)

才四月,窗外的蝉就开始叫了,勾起的不是乡魂旅思,也不能添上多少暗夜静意,只是叫人更加烦躁。

“咕嘟嘟”灌下一大杯水,但还浇不灭心上的火,沉重黏腻的空气依然附在衣服、皮肤上,比夏天的炎热更叫人窒息的,恐怕就是湿答答的清明前后了吧。

走走停停,坐卧不安。蝉还在不依不饶地鸣叫着。古人有听杜鹃悲泣而泪流的,今日就轮到我因听蝉鸣而上火。突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正要磨刀霍霍杀鸣蝉,却发现草场莽莽,无处觅踪影。仰天长鸣一声,我无力地瘫倒在沙发上。

但如果不能用军事力量征服,那就让我用政治方式取缔吧。打开网页,放上一支歌,音律之海绵延起伏。在音乐的调和下,蝉鸣居然变得有节奏起来,仿佛是某种打击乐器,将奇异的音符送人我的耳膜。

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空气也好像变得清润起来,像慢慢在口中化开的巧克力,最后就只剩下丝滑了。抿了一口水,惬意地把头往后靠去。与蝉鸣斗争的结果,就这样不了了之。而我和蝉两者,都觉得十分满意(我替它觉得满意)。

佛经里有一种概念,叫做“执”,执着于物,叫“物执”,执着不放,叫“我执”。我对蝉鸣的反应就是“我执”,太过计较它给我带来的感觉,却忘记这种感觉是自己油然而生的。

不过好在当下,我已经能与它们和平共处了,仿佛也能触摸到“蝉噪林逾静”的边缘。所以有时,不妨换一种方式,变一种心境,这样“迎刃”便能随之“而解”了。


蝉鸣(11)

远处响起炮声

蝉儿在此鸣叫

连树叶也不逊色

沙沙作响

但怎也比不上蝉鸣的坚锐

于是就此作罢

蝉鸣依旧

鸟儿也不逊色

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但怎也比不上蝉鸣的连续

于是就此作罢

蝉鸣依旧

我也不逊色

唱个不停

总也比不上蝉鸣的动听

于是就此作罢

……


蝉鸣(12)

浅秋之夜,依然酷热难耐,但也远没有盛夏的那般煎熬。晚读声中,依稀听到窗外那栋水泥建筑物里,传来几声蝉鸣。我霎时一惊,连忙止了自己的读书声,细心用耳膜去捕捉它。过了半饷,对面的蝉鸣开始急促,也开始灌耳,可再细心点听,就可以分辨出,那分明只有一只蝉在叫啊!

一股悲凉掠过心头:这本该在盛夏的绿荫中与同伴欢畅奏乐的虫儿,竟在这浅秋的傍晚,在人造建筑物中,叫唤出几声迟到的悲怆?它在等什么?它在等能够怜悯它而与它相爱的另一半;它在等能够不约而同相遇在初秋的意中人。或许在整个夏天都在拼命叫唤,却得不到任何一个异性的垂爱;或许是过晚从土中破蛹而出,当鼓足劲叫唤时早是人去楼空。

秋晚残阳还未褪尽,他犹豫了一会,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爬到高处,振奋起精神,鼓足了劲开始叫唤,想在今依然炎热的秋夜,焕发出几分自己的英姿。可再怎么努力,他也叫不出盛夏的繁荣与热闹了,声音再怎么洪亮灌耳,其中也浸染了孤单与无奈。

隐没土中十七年,只为今朝欢快一唱,十七年的蛹中苦待,换得今夜无语凝噎。唉,亲

的谁,你在何方?能否在这浅秋之夜垂爱我撕心裂肺的呼唤!在残阳逝去之时,结束我们各自泣血难奈的孤单?即便没有十七年前的生死之约,也没有十七年来风雨同路的默契,但能否在我刻意装邂逅的擦肩间,珍爱这约定俗成的缘?

唉,蝉鸣罢,泪无声,残阳已退,夜中依旧是孤身。

秋夜临,扯残音,不知心里,到底是惦记着谁……


蝉鸣(13)

今天天气真热,阳光照得地面直发烫。调皮的孩子再也不赤着脚丫在地上走,大树像生了病似的 , 有气无力地站着。几只水牛在水里游着,一边不停地用尾巴拍打着屁股,几乎把庞大的身躯淹没在水里。老天爷真是吝啬及了,一点风也不肯给,存心要把人热死似的。

夜晚,一颗颗星星点缀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给美妙的夏夜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远山、近树、农社、田野影影绰绰,山村的夜色更加迷人。

天,还是这么热。但,有一股乡村音乐却在不断地吸引着我们,那是什么?蝉鸣 。蝉鸣,它虽然没有韩国音乐的激情,也没有美国音乐的神秘,更没有中国音乐的婉转,可它清脆、昂扬 ‘

你不需要去寻找蝉的足迹,只需要闭上眼睛,扇着竹扇,静静地聆听这一份唯美的享受,就会感到无限抠意。

谈话声少了下来,因为他们已经被蝉鸣所吸引:蝉来了,哼着小调爬上了树。银盘似的月亮升上山顶,撒下光亮,给蝉穿上了一件会发光的衣服。蝉儿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为月亮姐姐她服务。它们各有春秋,或清脆,或温柔,或高昂,或低沉,无一不展现了蝉的看家本领——一口金嗓子。突然间,声音愈发响了。树影婆裟,几乎压倒了所有刺耳的汽笛声。蝉儿们的鸣叫无一不雷同,它们的声音虽然此起彼伏,却充分体现了团结的力量。这不正是咱们现代人所缺少的吗!正确的说,我们应该向蝉学习。

片刻,蝉儿们声势浩大的鸣叫工程结束了。可在山谷里,蝉儿余音饶梁,三日不绝。所以,蝉鸣,还在延续 ……


蝉鸣(14)

蝉鸣

原本就闷热的夏天,在傍晚,因有繁杂的蝉鸣相伴而更显得令人烦躁。打开窗户的那一瞬间,我就后悔了,一阵阵的蝉叫铺天盖体地而来,叫人躲也躲不过。

蝉鸣声一浪高过一浪,中间还时不时地传出几声突兀的鸣叫,像是一位傲慢的歌唱家,不愿只把自己的歌声掩埋在这片平庸的杂声中,而是尽可能地让自己美妙的歌喉展现出来。它不管其余同伴的议论,也不管聆听者的愿意与否,而是自顾自唱。而其他那些蝉们,一一效仿,各个声音一个比一个“尖锐”,原本虽不动听,却也还算整齐的蝉鸣,这回可是彻底的杂乱无章了。

我突然觉得可笑,不过就是为了想让自己更突出一些,哪怕是用尽全身的力气,也只是将那些努力化为一片烟,悄无声息,一切都是白费,真是妄想!

可是,那些另类的蝉儿,可不顾我的看法,仍旧自顾自地展现自己的独特。

于是我陷入沉思,它们不知疲倦的嘶鸣,该不会是别无深意吧。

据说蝉在地底下孕育生命长达17年,只有在17年后的夏天,才钻出土地,爬上树梢,然后用整个短小夏季的鸣唱来宣泄对生命的挚爱,当秋意取代夏热时,蝉的生命便戛然而止,永远地埋在黑暗中,那现在它们的鸣叫又有什么错呢?它们一时的鸣叫是用多年的黑暗煎熬换来的,它们有资格歌唱,它们想让人记住它们又有什么不可呢?

突然,蝉叫又奏响了起来,虽然依旧噪杂,依旧让人心烦,却不再让我达到厌恶的程度。可能我不会非常仔细地去聆听,也不会理解鸣叫的含义,像一个门外汉愣在那里莫名其“妙”,但我却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哪怕是瞎听,也能从中听出蝉一生的“最强音”。

这个夏天,蝉鸣还在继续;下一个夏天,蝉鸣也不会很远。需要你我静静地去听……

蝉鸣

声声,诠释着夏的酷热,倾诉着心的'情结。就在这炎热难耐的傍晚,我整理着自己混乱的思绪……

此时此刻,喜马拉雅山的雪水,正融入奔腾浩翰的江河;洞庭湖水泛着鳞波,无数只仙鹤在自由飞翔;松花江畔的绿树正摇曳着身姿;白雪皑皑的天山,美丽的雪莲正破冰而出……千家万户,有领得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喜悦,也有落榜而泣的叹息……声声蝉鸣,伴随着几分欢喜几分忧愁。

然而,雪水依然奔流,洞庭仍旧泛波……大自然并没有因为谁而改变,它还是那么生机盎然,活力无限。

人生的季节中,青春总是蹦来跳去,带着活力,带着天真,带着微笑,带着酸涩,也带着满腔的热血。雄鹰之美,展现于搏击风雨的翱翔。高考的洗礼让平凡的生命,有了直面人生的激情与勇气。为了我们心中那个奇幻的盛典,我们曾奋蛟鼓鲸,畅游东海;我们曾瑞虎振狮,雄喉西山。每日笔耕不辍,不觉东方既白。辛勤的园丁也与我们整日酣战,夙兴夜寐,奔忙前线。回想那些日子,心中感慨万千!

瞩目天高云淡,独享月白风清,青春是一种潇洒的存在;攀登书山峭壁,搏击学海浪尖,青春又是另一道美丽的风景。考场上的金戈阵阵,铁骨铮铮,不单是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较量。金蝉的叫嚣,只会让我们更加沉着应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一鸣惊人,然而,事实却难遂人愿。我成了落榜生,曾经的梦想也随之飘逝了。家人失望的目光,牵动了我眼中的泪水,难道我的梦就因此而泯灭了吗?难道就如此这般让我告别单纯了吗?就这样在痛苦中徘徊?“不”我仰天长啸,发出心底的呼唤:“不能因为没有翅膀就放弃了飞翔,不能因为没有鲜花就了枯萎脚下的小草,枯萎了自己的梦!不管阴晴雨雪,心中放一个太阳,就会永远沐浴阳光!”

背负着家人的零星希望和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我来到三贤故里锦屏中学。在这里,我找回了我应有的自信。老师孜孜不倦、认真负责的精神激励着我;同学的淳朴热情、刻苦努力感染着我。我爱这里的气氛,在这里,我感到生活的充实,我重新开启了尘封已久的心灵。

炽热的夏,点燃了蝉的激情,它毫无顾忌地呐喊着,我知道它在给我助威。或许,我现在还有些茫然,但我感触更多的是这样两个字庄严。伴着声声蝉鸣,蝉鸣声声,我在灰烬的余烟中铺平失望的粉末,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坚定地写下四个大字:相信未来!

蝉鸣

远处响起炮声

蝉儿在此鸣叫

连树叶也不逊色

沙沙作响

但怎也比不上蝉鸣的坚锐

于是就此作罢

蝉鸣依旧

鸟儿也不逊色

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但怎也比不上蝉鸣的连续

于是就此作罢

蝉鸣依旧

我也不逊色

唱个不停

总也比不上蝉鸣的动听

于是就此作罢

None

蝉鸣

夏日蝉鸣,你不会陌生吧? 我的家乡歌风台绿林中,有棵高大粗壮的银杏树,盛夏时,飞来许多蝉儿,躲进浓荫之中,发出阵阵鸣响。 蝉鸣很有规律,第一声蝉鸣总由一只蝉开始,很像交响乐的前奏曲,辽远,清晰。紧接着大批的蝉子一齐鸣叫“叽叽”的声响汇成气势磅礴的交响曲,霎时间占据了整个世界,为夏天满目葱绿的环境配上充满激情的音乐,声画同步,真正的夏天在这里。3—5分钟以后,蝉鸣由强到弱,最后完全终止.像乐队指挥落下的挥棒,世界沉寂了,阳光闪荡,热风徐徐,真正的夏天也在这里.经过几分钟休息,领头的蝉又一声高唱,千军万马又附和起来,如海潮,潮涨潮落,周而复始,从早晨一直演奏到傍晚。 清晨的蝉鸣孤单而悠长,和声少,形不成大潮。中午,骄阳似火,酷热难当,蝉鸣就显得急躁、庞大、有点刺耳。当人们热得大汗淋淋时,蝉声便显得有些疯狂了。只只蝉儿像对天呐喊,抗议,歇斯底里公开宣战,其声势好像要把夏天翻过来。经过无数次折腾,傍晚的蝉鸣疲倦了,有气无力的,像一个小孩拉着大风箱,勉强几声便拉不动了。值得注意的是,凡是闷热难耐的傍晚,总有几只余勇未尽的蝉在叫。一阵阵低沉的鸣叫响在深更半夜,像在演奏舒缓、忧伤的“小夜曲”。夜,更神秘了。 苏北的蝉分成两种:响蝉和哑蝉。响蝉鸣,是雄性;哑蝉不鸣,是雌性。雄性骄傲激动,所以鸣;雌性含蓄隐忍,所以不鸣。我是听大人这样讲的。 蝉鸣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当你高兴时,听见它,你会心情激动,恨不得和它一齐高唱;当你烦躁不安时,听见它,你会心烦意乱,恨不得一下赶走它。朋友,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深秋之时,蝉鸣没有了。我望着银杏树,从飘飘的落叶中寻找蝉的踪迹,寻找蝉的潮声…… 夏天哪里去了?蝉哪里去了?


蝉鸣(15)

酷暑难当,正是万物疯长的时节。无论是正午还是傍晚,堤岸村边,绿柳碧桐的枝条上,小小的精灵,弓着身子卖力地歌唱。远处近处,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这时的世界简直成了音乐的海洋。田野里,芝麻开花,大豆露角,玉米高高地扬起红缨。蝉鸣不仅是为庄稼呐喊助威,更是对丰收的热情礼赞。岁月如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蝉鸣,终生难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八百多年前,大词人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对于蝉鸣的描写,意境亲切,如影随形。我的记忆属于白天的中原,词人的感受则是深夜的江南。我无意与词人相提并论,只是想借此强调蝉鸣一如既往,历史的回声永久荡漾。蝉鸣是天籁之音。歌唱,原生态的歌唱,从来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得央视着名主持赵忠祥曾写过一篇《风雨蝉鸣故人情》,讲述了自己在井冈山夜听蝉鸣的情景。说井冈山的蝉鸣,有惊人之处,发出的声音不同凡响。

一个声音竟有两个音部,前者低,嗡嗡然,颇像萨克斯管奏出的布鲁斯曲调,暗哑哽咽;后者高,铮铮然,像钢琴的强音,更像一支老竹管被敲击的圆润的梆梆声,洪大而高亢。我想,各地的蝉鸣固然有细微的差别,但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也就有所不同。

同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因反对武则天,身陷囹圄。在狱咏蝉,触景生情,发出了“霜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感慨;李商隐纠缠于牛李党争,清贫孤高,流离辗转,难免会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遗憾。同是闻蝉而鸣,各自鸣叫的,其实都是诗人自己的愤恨与不平。

蝉,自然界的一虫;鸣,一种自然的发声。法国昆虫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从生物学的角度给我们提供一个科学的答案。蝉是天生的歌唱家,它几乎是为歌唱而生,在它翼后的空腔里就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蝉又非常喜欢唱歌,为了歌唱,它仍不满足,又在原本狭小的胸部安置了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能将它们压紧到身体的最小角落里。这种为艺术而献身的境界,真是令人感佩。

“四年地下黑暗的苦工,才换来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就是蝉的一生,也是一位科学家对蝉这种昆虫赞美的由衷表达。想想自己,当年求学,为问题得不到解答而发愁,却怨“知了知了”叫个不停。

更有甚者,据早年的报道,南京某地高考期间,竟有家长联名要求公安驱赶考场周围的蝉的事情。我们是多么幼稚和可笑。爱子心切,高考又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以理解;但是,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连这种考验都难过关,那么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险又该如何?我们这种举动,对于蝉——一个幼小的精灵,是多么幼稚和可笑!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如今,住进了高楼,林子没了,山也远了。闷热的夏天,没有了“吱吱——吱吱——”的蝉的鸣叫,该是多么的单调和寂寞啊!人声嘈杂,车水马龙,有时真让人头昏脑胀。我怀念,沙土地上炎炎烈日投射下的稀疏的柳影;我怀念,高高的枝头迎着阳光传来的阵阵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