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心灵(优质4篇)
水清云淡
2024-03-16 04:25:09
小学
议论文

释放心灵(1)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而又清楚。

——题记

人,活在这世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没有人不会因为依次挫折而被打败,也不会因为一次表扬而获取成功,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坎坷而又矛盾。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所谓的“人”。

有时,上天就是这样不公平,付出了却没有回报。于是,紧闭心房,一无所求,自己的人生路便在没有风雨彩虹,没有了追求,没有挑战,便没有了梦想。

明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放荡不羁的心灵。只是在百般困难之后,边上了锁,所以,人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然而,在经受挫折之后,人便有了抗体,敞开心扉,放飞自己心中的梦想得以实现,这种感觉是多么的让人回味,让人联想。

敞开心扉,放开自己心中的那只放荡不羁的小马,让他好在蓝天白云下奔跑。

敞开心扉,放飞自己心中的理想,让它在无限的夜空里翱翔。


释放心灵(2)

勃兰克斯的《人生》中体现绿四种不同的人生抉择:一是平庸的度过一生的时光,二是热衷于探索并乐此不疲的人生,三是渴望征服勇往直前的人生,四是释放自己,勇于创造的人生。

我欣赏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我喜欢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浪漫。我要像他们一样释放心灵,创造艺术。因为我不甘心平庸人生的风平浪静。鸟语花香:我害怕探索人生的艰难险阻,我缺乏米开朗琪罗“愈痛苦,我愈快乐”的豪迈;我畏惧急流勇进,征服聂取得残酷,我缺乏成吉思汗那“杀死对方男人,抢夺别人女人”的霸气。

在喧嚣的尘世。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宁,在其中释放自己的心灵,思维和肢体完全的放松。潜心创造自己内心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不理会尘世的华丽独享一份自己的欢乐。像刘禹锡一样屈居陋室却有“调素琴,阅金经”的别拘一格。学习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品格。像他一样身处尘世却能坚守他高尚的情操。

一棵孱弱的小草也能在暴风雨中坚守他那份土地。我要像他一样坚守自己心里的那份自由,发掘能心深处的思想。像曹雪芹举家食粥著红楼。创造它的艺术,永垂不朽。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隐居田间。虽然家徒四壁却常著文章自娱的,用《桃花源记》抒发希望,名垂青史。

自由创造的人生是快乐的,因为克服艰难困苦使他快乐的资本,面对寂寞是他创作的源泉。一个自由创造的生命,即使他消逝了,他也是含笑的,因为他的作品永驻我们的心间,他的思想永垂不朽。


释放心灵(3)

文字,似乎从我们一出生便与我们有所牵绊。作为90后的我们,崇尚文字,甚至将文字作为一种信仰,希望能在文字中成长。

90后的我们开始流行“非主流”,将叛逆作为我们个性,“在光明中寻找黑暗”。文字,开始改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不同于古诗的后现代诗歌开始流行,在90后中风靡,90后的我们开始迷恋上它,疯狂地写着没有平仄的诗歌。

直到后来,看到了一篇关于所谓梅花派的文章后,发现这种诗歌被恶搞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断断续续地说话/就是诗人。

我所居住的地方最终没被这种文化恶搞,甚至从没流行过后现代诗歌。

曾经读过同学的诗(虽然称为诗,但...),发现似乎我们从未跟着时代流动,依旧徘徊在古人的诗作中,律诗的形式竟然在90后的手中写出。

看着同学一脸得意的样子,实在是想K他一顿。

但我却没有批判诗歌的资格,更没有理由管理文字。

曾经看过许多80后、90后的文章,感觉这种奢华的文字离自己太远,太远了。但后来读到一篇极为朴实的文章,没有特别的经历,唯美的传奇,只有一份真挚的情感,完完全全发自内心的情感。

原来,文章并不是一定要奢华的笔风来修饰,写文章仅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让自己的感悟得以表达。

文字记叙着一个人的经历,是人的灵魂变得透明,使执笔者的心因自己的文字而悸动,这便是释放心灵的文字。


释放心灵(4)

《死亡诗社》,影片中的故事发生无论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享有世界霸主地位的美国60年代。在僵化的教育体制下,一群高中生和他们的船长——新来的文学老师基汀所发生的故事。

整部影片洋溢着一种青春活力,那种本该属于青年的激情。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生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辉煌时刻,但,谁来带给我们青春的激情,谁来带领我们开始辉煌的起点?是伯乐。影片开场的蜡烛是否已经在暗示着——燃烧着自己为了青年得其生命精髓。基汀的出场,万众瞩目,掌声如潮,而他一言不发,温文尔雅,……可是,影片开头校训“传统,荣誉,纪律,卓越”似乎预示着后来的反抗和悲剧。但在学院的小伙子们的四大信念却是:模仿,恐怖,颓废,污秽。天啊,这两种极端是否又在无声地冲击着什么,挣脱梦魇。

这部影片是教育片。但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根本又是什么呢?借用影片中基汀老师的话: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

沉闷的氛围陈腐的说教,使得学生们倍感压抑。但基汀老师却吹着口哨进教室,溜达一圈,把学生都引出教室,这是什么行为呢?看惯了井井有条,严谨治学的师长,忽然来这一套,学生们愕然了,无所适从。“Captain! My Captain!”基汀以惠特曼的诗句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如果大胆的话,你们可以叫我船长。我也上过地狱学校并且生存了下来。”不按常规教学的他用撕掉教科书《诗歌鉴赏》上普利查特博士写的如何评价诗歌优劣的序言,以此来让学生明白文学艺术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与尺度。一接触就传达一个信念:及时行乐?花开堪折直须折,末待无花空折支。及时行乐,这个词说通俗一点就是抓住时间做最好的自己。这一句,在孩子们平静的如死水般的心田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追问自我,释放自我,坚持自我,反抗束缚和压抑。

模式化的教育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或许,基汀从一个个稚嫩的脸上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他拼尽全力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或许,他真的再也不希望看见教育制度下的复制品,于是他将"死亡诗社"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给学生——他那些可爱的“水手”们。学生们找到了哪个地方,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山洞,是精神的家园。一个山洞可能简陋,但他们的心确实比这潮湿的山洞温暖、丰富。他们在叫嚣着:你们可以封闭我们的白天,但你们不能封闭我们的黑夜!一群身形在黑夜的森林中穿梭,他们在追求灵魂的自由。

无疑,基汀的引导和教育在孩子们的心里产生了春风化雨般的魔力。他的教育方法对于传统的教育史一种很大的抨击,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满载精神的力量让学生们体会到从未有过的生命的活力,但是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将人放在浩渺的宇宙中,力量又是多么微弱,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超越时代和命运,只能在大潮流中选择自己小小的自由。

在当时的社会,大人想把孩子们打造成自己,把自己未完成的野心加诸于孩子身上,以此来适应于这残酷的社会,可又有谁来为孩子的激情负责?谁来为孩子们的青春买单?如果青春只有所谓的成绩好那是和年龄不吻合的。可能进入这个学校就会有无形的压力吧?当陶德的母亲向博士介绍他的时候,博士说:令兄长是这里最杰出的学生之一。陶德一脸压抑和沉重。那是个怎样的包袱?进入这里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值。但是基汀老师的教诲,陶德拨开了云雾和茧壳。基汀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托德,如何让自己的大脑支配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基汀使托德走出了胆怯的阴影。托德的转变。究竟是基汀改变了托德?还是托德改变了基汀?或许都有吧。

基汀老师倡导自由并没有错,但是他还应该教会学生把选择尽量控制在理性可行的范围内。就像那个古板的校长所说:按学校的传统教学,其他方面任其发展。传统,传统!但是基汀船长和他的水手们不是为了传统,而是为了创新,为了革命,为了自由。这种自由和生命的高峰体验也是我们都曾体会和热情追求过的,但是人永远处在自由与限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挣扎中,自由也是相对的,纯粹的自由并不存在。一个人如果狂热地致力于实现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就很可能转化成个人欲望的极度膨胀,最终导致毁灭。

当学校发现孩子们的事情时,青春的弊端也暴露无疑:有告密的,有胆小的。我不想去对这些学生有任何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那种年龄阶段。尼尔之死是对梦想追逐的最高形式。尼尔是一个有理想,有热情,充满着青春朝气的少年,这个富有朝气热爱表演的青年在话剧演出成功后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也是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背负着父母的厚望,尼尔始终在抗争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在基汀的鼓励下,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可惜的是,尼尔在听到父亲要他转学的决定后,绝望的选择的自杀的道路。那么他的死到底是对还是错,该由谁来负责,是他自己,基汀,还是他的父母,社会状况。我无法去正确的判断,我只知道船长告诉我们:要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为了融入社会我们是必须丢失一些浪漫,但还是希望有些东西能够在我的骨子里苟延残存。

尼尔的死给影片抹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也为最后基汀的离校作出了铺垫。一切恢复了最初教条式的学习生活,在基汀回来收拾东西,即将走出教室时,那个曾经最怯懦的学生陶德忽然站在课桌上,大声说:"船长,我的船长!"以此为基汀送行。一时间,大部分学生都站在了课桌上为他们的"船长"送行。"谢谢你们,孩子们!"基丁深情地留下了一个微笑。影片所讲述的不仅仅是这样的现实,更多的是反映出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向往,影片的结尾,导演将镜头从基丁的裤下穿过,看见了学生们骄傲的站在课桌上,这才是精神的胜利。

《死亡诗社》诗歌的灵魂不死,我们怀念青春年少的梦想,更加怀念基丁给予学生们的力量。生命是什么?在电影里,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戏剧,生命是一场演出里最为充满华彩的那个篇章。“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几许阴郁,也有几许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