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名义(实用5篇)
江畔旧时月
2024-02-29 04:10:01
高一
其他

生命的名义(1)

生命,生命,生而有命,命中注定,自掌其命。

生命是太脆弱的东西,并不能经得起年月风雨。因此,便有了苏轼的悲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爱妻亡故,阴阳相隔,面对空屋,不免伤怀,泪如雨下,这时的苏轼是不是怨恨着生命的匆匆逝去?是不是有过随爱妻而去的冲动?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苏轼将爱妻的生命融入自己的生命。也许生命太过脆弱,让人忍不住悲凄。但是,一个人的身体,两个人的生命不是更令人安心。

以生命的名义,让爱得以延续。

生命就像风中飘零的叶,在无声无息的静默中埋葬自己。因此,便有了屈原的无奈。

汩罗江畔,衣袂飘飘,潺潺流水,诉说传奇。屈原一心为国,奈何奸臣当道,皇帝听信谗言,误国殃民,本想为国尽力,却是难以出力,只能无声无息,虽流水而去。也许有份无奈,却也有份真情流露。生命是一种玄妙的东西,令人捉摸不透。

以生命的名义,向死而生,唤醒沉睡的灵魂。

生命就如那清寒傲立的冬梅,在皑皑白雪中绽然开放。因此,便有了纳兰的才气。

荣华富贵,应有尽有,前途坦荡,若是随了父亲意愿入朝为官,此生得父亲庇佑,再无忧愁。而纳兰不这样想,他所渴望的是将他的内心情感跃然于纸上,即使前路漫漫,即使荆棘遍地,也要无所畏惧,大步向前。于是,便有了一代才子的传奇。

以生命的名义,不遗初心。

一个人,出生了,就意味着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所以,要做的是怎样让生命变得有其存在的价值。

生命是难以言语的,只有你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才能明白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生命的名义(2)

冬天,鹅毛般的大雪在空中飞舞,刺骨的北风也忍不住来凑热闹。它只是一颗小小的 小小的种子,被无情的北风吹到一面墙的缝隙里。

它醒来了,发现自己处在这样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它哭了。是的,他曾哭泣、曾呐喊、曾抱怨,但这一切都只是徒劳的。它渐渐绝望了,忽然它听到一阵欢乐的笑声,原来,那是几个小孩在玩耍的时候发出的笑声。这笑声使种子感到惊奇,感到惊喜。于是他便不再孤独了,因为每天都有这么多奇妙的声音陪伴它。


生命的名义(3)

生命的名义

--《敦刻尔克》观后感

江南布衣 拾贝阁外

二战,欧洲战场,从时空转换上将重要的地名进行排序的话大约是马其诺防线--敦刻尔克--伦敦--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诺曼底--柏林,在英美电影史上,除了象征着失败和撤退的敦刻尔克很少被搬上过银屏之外,其他地方展现盟军英勇善战,无畏牺牲的电影已经被无数次地演绎和重现在观众面前,这次美国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将这十几天惊心动魄、争分夺秒的战略大转移的故事拍成了一部能与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相提并论的电影,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诺兰已经超越了他的前辈斯皮尔伯格,故事情节在三条时间轴线上齐头并进,用一种几乎令人眼花缭乱的剪切手法,将一个看似没有多少闪展腾挪空间的简单故事变得丰满而耐人寻味。

对《敦刻尔克》抱有战争宏达场面,希望能够看到类似于《拯救大兵瑞恩》开场中展现的血腥刺激战争场景的观众估计会大失所望了,诺兰没有俗套地模仿斯皮尔伯格,直接去变现两军交战的火爆场面,而是另辟蹊径。影片中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残肢断臂,连敌人德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几个,然而,战争的硝烟的刺鼻气息与战争残酷而惨烈的一面一样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条时间轴是海滩一周。两个丢盔弃甲,枪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的士兵,从前线捡回一条命后来到了敦刻尔克海滩,与无数同样失魂落魄,心急如焚的其他军人一样希望立刻撤离随时可能被德军消灭的狭长海滩一隅。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虽然说作为军人需要攻城拔寨,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但是,生存下来有时候会比牺牲更加重要,两个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从死人堆里侥幸活了下来,所以,他们想方设法要登上军舰,生存、回家,不管采取什么手段。换上英军服装的法国士兵吉布森和遭受炮击后心存恐惧的英国士兵汤姆都不是反面形象,他们只是害怕,他们求生的本能让他们做出或许有点出格的事情。诺兰让战争回归人性的本能,那就是希冀生存,哪怕是一点点希望,求生就是正义,回家就是胜利。

第二条时间轴是游艇一天。作为平民的船长道森,响应祖国的号召,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朋友,驾着自家的游艇“月光石号”横渡英吉利海峡去营救被困在敦刻尔克的同胞。船长的义无反顾,儿子看到敌机时候的害怕与惊慌,年轻水手乔治的兴奋与自豪,让人看到在战争面前一个无所畏惧的民族,一群视死如归的.平民,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冒着可能被德军飞机炸沉的危险,去营救另外一群生命,人性的光辉闪耀。当然,更有那个被他们救起来神经错乱的士兵墨菲,战争在他心里留下了几乎永远抹不去的创伤,对他来说英吉利海峡对面的敦刻尔克就是人间地狱,他只是不想再回到那个地狱,因此还失手将年轻水手乔治推搡倒地而死。但是,最终墨菲被船长的坚毅,飞行员的勇敢以及士兵们的强烈的求生欲治愈了心灵的伤痛。影片最后有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回到英国的墨菲衣冠整齐地走进报社,第二天船长和儿子就在报纸上看到了颂扬年轻水手乔治的报道,称之为“英雄”。人性的光芒在这里升华了,一条生命换回了另一条生命的重生,不得不佩服诺兰在细节上的处理炉火纯青,天衣无缝!

第三条时间轴是空中一小时。三名英国皇家战斗机飞行员驾驶三架战机升空迎敌,他们是敦刻尔克海滩上心急如焚,等待回家士兵生命的空中“守护神”。大家都知道,现代战争,制空权至关重要,中国抗日战争的悲壮和惨烈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在战争刚刚开始没几个月空军就丧失殆尽,后来才有了陈纳德的“飞虎队”,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又有了美国人支持的全新空中力量,战争局势才慢慢扭转。一览无遗的海滩,毫无遮拦的大海,没有空军的拼死保护,英法盟军的士兵就是德军战斗机的活靶子,英军的军舰就是德国轰炸机练习投弹的最好道具。三名勇敢的飞行员以其高超的驾驶技术,不怕牺牲的贵族精神,击落了一架又一架敌机,让焦急等待的士兵们看到希望,生命的希望。在明知燃油已经不足的情况下,坚持不返航,依然朝着敦刻尔克的方向飞去,在失去动力之后,影片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超现实主义的夸张意境,不可思议的情节安排,将一名英国飞行员的壮举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螺旋桨不再转动的飞机就像一只折翼的大鸟,虽然不能再拍打翅膀,但是依然展翅翱翔,这个镜头将会成为空战影片的经典。

《敦刻尔克》与《拯救大兵瑞恩》看上去都是英雄主义的赞歌,本质上都体现了对每个平凡生命的尊重,那就是西方社会一向遵循的“救一人就是救世界”的信念而恪尽职守的果敢与单纯。懦弱也好,勇敢也罢,贪婪也好,正义也罢;恐惧也好,坚定也罢。为了逃生,一群英国士兵要将一个法国士兵赶出船舱;将军在送走最后一个英国士兵之后坚毅地敬礼致意后依然留下来帮助法国军队撤退;飞行员紧急迫降后非常从容地损毁飞机,然后带着一丝轻蔑的笑意迎接德军的到来。《敦刻尔克》在每个细节上处理得都非常精致,短短两个小时不到的影片在三根情节主线的穿插交汇中把观众牢牢地抓住,不敢有一丝松懈。诺兰的成功就是将《敦刻尔克》拍成了具有中国水墨画特质的错落有致与层次分明,着墨不多的画卷上表现出来的意境却是气象万千,展现出来的内容却是层出不穷,不像他的前辈斯皮尔伯格在表现战争时候浓彩重抹的水彩画,线条分明,色彩浓郁,或许,这就是诺兰风格战争影片的发轫之作吧!


生命的名义(4)

生命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物种都拥有的,我们可以珍惜生命,活出一生的精彩,但也可以白白浪费它。生命很脆弱,但是也很顽强。

我买了一把豆子枪,我装了一颗豆子进去,打到哪里也不知道了。过了几天,我发现院子的废砖缝里奇迹般地长出了一棵豆苗。它是那样弱小、娇嫩,但散发着无限的生命力。一场暴雨把它的腰打断了,可它仍自强不息,仍然继续生长,过了几天,又发出了新的叶子。不久,它的根被我家的狗咬烂了。但是它努力生长,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使我震撼。

我觉得生命就像一款难玩的游戏,玩法全部靠自己摸索。而教导你的父母、老师就像是这款游戏里的指导者。如果你不听他们的指导,那么很快你就会被别的玩家比下去。当然,这款游戏还是不可以重启的,因为生命本来就只有一次。

那些不珍爱生命的人,应该感到羞愧。他们如果不爱护自己的生命,就不会爱护别人的生命,一个个杀人犯就是不爱护生命的人。

像一些残疾人和生重病的人,不是自暴自弃,而是自强不息。他们多羡慕那些拥有健康身体的人啊!当我们拥有健康身体的时候,应该珍惜。比如我的老太,他喜欢喝酒,有一次他从饭馆回来,在门口摔了一跤,摔成了轻微脑溢血,他现在意识已清醒。但是行动却不方便了。想完全康复,也不容易。

生命为什么是有限的?如果生命无限,每个人都不会为了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奋斗了,就会认为有太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上帝为了让人类自强不息,才给人类有限的生命。

生命虽然短暂,但可以焕发出无限光彩,这就是生命的真谛。


生命的名义(5)

我们家最近新有了两个小生命。它们住在厨房的碗池边每天几乎晒不到阳光,但它们还是茁壮成长。

这件事是从一件水滴石穿的事开始的。我们家里每次洗碗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溅出水来,滴进窗边的一个小缝缝里。时间长了,里面就慢慢有了一只小生命。这个小生命也就是—一只蘑菇。

上周的时候,我正在写着作业,忽然听见爸爸在厨房里大声喊着我,我心里一惊,连忙跑过去。爸爸正拿着一个碟子站在碗池边,见我来便指了指碗池边的窗缝。我眯起眼睛一看,是一只蘑菇!它可真小啊,而且可爱极了—只有三分之一的小姆指那么高,白色的菇柄,米白色的菇伞,上面有细细的凸起花纹,像是一权精致的微雕作品。

之后,我就一直关照着那只蘑菇。洗苹果的时候特意泼些水;开窗户吹吹风……到第三天早上时,它就已经长到一个大姆指那么高了。我心底乐开了花—虽然它不能吃,但是作为一个玩伴还是很棒的。更令我兴奋的是,在它的离边又长出了个蘑菇2号,也是小小的,令人欢喜。

一个晚上的时间过去了,早上去厨房“觅食”,顺便看一眼那几只蘑菇。本以为会看见生机勃勃的两个生命,结果却让我大吃-惊:只剩一只了!我连忙叫来爸爸,把这一惊人事件指给他看。可爸爸并没有很惊讶,只是说:“对呀,只有一个了。不过你再仔细看……”

我瞪眼一看,蘑菇旁边有一块黑,我还以为是污渍呢,结果爸爸说那就是原来的蘑菇。它现在全身通黑,无力地躺在窗边,菇柄也由原来的白白胖胖变成了黑黑瘦瘦。我有点失落,毕竟才刚出现了三四天,这样匆匆忙忙地离开,真有些令人措手不及。

后来另一只蘑菇也干枯了,但是它们的昙花一现还是给我留下了美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