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五厘米(精选3篇)
拿得起放得下
2024-04-11 08:05:55
其它
读后感

秒速五厘米(1)

这又是一篇被社团催出来的早产文章,哎,可难受死我了,写得好痛苦……

樱花飘落下来的速度,每秒五厘米。

在秒速五厘米间,他们发现了彼此。错过了彼此。

这是一个历经13年的故事,开始于男女主角的13岁。

13岁的他们,在樱花树下有一个美丽的约定。

“桂树君,如果明年也能一起看樱花就好了。”

火车挡住了视线,闭上眼,漆黑的背景下浮动着少女明晃晃的笑靥。

然而,生活中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会影响着故事的结局。很多时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好像是抽签游戏一样来得随机与错乱。于是,混杂在许许多多未知因素中的我们,也被生活的每一点不尽人意簇拥着,渐行渐远。

因为转学,男女主角被阻挡在了两个城市。所有的关联都只存在于信件,除了那一次简短的相约。

四个小时的车程将男主角从东京带到枥木。

樱花树下,没有纷飞的花瓣,除了冬雪,只有两个小小的身体相互慰藉与取暖。

这一刻,对自我的认知突然变得如此强烈,仿佛在这茫茫的空间里,因为眼前这个人,自己在这世界上的坐标也逐渐鲜明与清晰起来。

离别之后,又将是漫长的等待。

6年过去了,我经历了很多,你呢。回忆起当年那些小小的片段,那些所有无心的袒露与善意的隐藏,终于明白,记忆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复制,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东西。

然后,13年,13年就这么过来了。时间带着明显的恶意,缓缓地从身边蜿蜒而过。

这又是一个13年。离开你之后的13年。

男主角走在当年火车路过的地方。

擦肩而过。

“我强烈的感觉到,现在回头的话,那个人也一定会回头。”

停下脚步,回头看时,又是一串长长的火车。

末时,他转过头来,淡淡地一笑,不仅是如释重负,还是一种坦然。即使相见,时光不能倒流、过去亦不能再来。不如留下昔日的记忆、错过的瞬间,藏于心底,细细回味。然后开始各人的新生活,这不更比一次颤痛的相见更来的唯美?

而她也知道,即使相会,她左手无名指的戒指也会毫不留情地阐述:他们错过的已不仅仅是那秒速五厘米的距离。

“昨天,我做了一个梦。

一个很久之前的梦。

在梦里,我们还只有13岁。

在梦里,一片被白雪覆盖的广阔的田园上,仅仅能从远方些许地看到灯光。

刚刚积起的雪地,只有我们走过时留下的足迹。

就是这样,什么时候能再一次一起赏樱花?

我和他毫不犹豫地……

一直这么想着……”

低下头涌进熙熙攘攘的人群。

又是春天。


秒速五厘米(2)

最美的画作不是撑满纸张,而是黄金比例下勾线与色调的碰撞;

最美的《秒速》不是成全恋情,而是擦肩而过后两人的重新开始。

—题记

当初读《秒速》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觉得搁置太久应该读完。接触之后,我不得不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枯燥的感受。大概是因为印象中的言情小说都有千篇一律的构造,而《秒速》的故事却颠覆了我的想象。要真正读懂它,进入角色的心境,并感同身受,的确有些吃力。再加上跨国语言的逻辑思维,特殊人物的处境,对于浮光掠影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当真正走进文字,看见明里与贵树从畏惧、依赖到恐慌、迷茫,最后又都坦然释怀,正面直视生活,见证了这样的成长多多少少也会为之触动,正如书中所说,很多东西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这种情怀,也一样。

《秒速》是新海诚大名远扬的著作,看到结尾,不少人都为之感慨流泪,有的并不是因为明里与贵树没能在一起,而是莫名的泪腺崩坏,我清楚这种模糊的情感,但我并不为之叹息,相反,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结局。其实我刚知道这部作品时,还未闻新海诚大名,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现在想来也怪,我竟会觉得这部作品一定又是在一起的美满结局。后来发现,这是市场小说的成功洗脑。现在看来,要是《秒速》结尾真是明里和贵树在一起,我才会觉得它落入了俗套。也许新海诚正是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才避免了这样的悲剧。

整部作品先不论内容,光封皮、附赠的明信片、内页都恰到好处,什么好处?就是书中常提的樱花的美感。直到看完整本书,内心的这种感觉也没有消逝,反而愈发强烈。或许很多年后我会忘记书中的情节,但我绝对不会忘记它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美感。漫天飘散的樱花,疾驰而过的电车,不急不缓的微风,还有拐角处的你和我。

我们再次相遇,却没有见面,但我能感受到你的存在,感受到久违的幸福。

当贵树与明里还是孩子的时候,自那次车站分别,两人便开始了各自的生活。说实在,当看到宇航员这篇我挺郁闷,那是以贵树为第一视角描述的在种子岛的生活,总得来说与明里并没有太多瓜葛,甚至还着重描写了澄田花苗,这不免令人恼怒:明里可还喜欢着你呢,你又在干什么呢?后来想想,这其实是我自己给作品贴的标签,作者并没有说《秒速》是讲男女主的情感纠纷,换个角度,明里和贵树其实就是两条线,只不过在叙述各自人生的时候偶然交叉,而每一次交叉,都是在催化成长。明里从畏惧生活到热爱世界,贵树从茫然无措再到幡然醒悟,这都是成长。这么说来《秒速》关乎的不只有情感,还有成长。

莫言说:“世上的事,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秒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还记得我刚才说的美感吗,那是因为明里与贵树没有在一起,这就是美感。那有人便要问了,都没在一起,怎么会是美感呢?我举个例子:死亡。这个词其实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是冷酷与悲哀,而是凄美与哀婉,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理喻,但站在美学的角度,这是成立的。再者说绘画,大家画除了抽象,往往不会将主要的内容充斥整个画面,这样反而令人徒生不快,要是有所取舍,就算是不入门的人来欣赏,虽说不上个所以然,但也会感到莫名的舒畅。建筑与拍照也是,两者总要讲究黄金比例,才会达到更高的境界,而这种有所缺失,就是所谓的美感,贵树与明里的错过正是因此缺失,才拥有了美感。以至于最后两人樱花下相隔电车无法相见的画面,却是这部作品美感的巅峰,成为永恒的经典。而当我看到结尾,此时的内心,竟与贵树雷同:莫名的喜悦,涌动的幸福,以及,想跟任何人诉说的心情。我们当时就站在最初的樱花树下,擦肩而过,然后重新开始。

明里的幸福中有贵树,但也有匆忙的丈夫与一尘不染的小家。贵树的幸福中有明里,但也有单纯的花苗与种子岛的生活。我们两根线,无数次重叠交叉,最后又都回归正轨。我们仍旧相爱,却并没有在一起,但在我们看来,这是最好的结局。

观影感受:

那年很美,樱花很美,你也很美。只不过再回首,早已物是人非。

影片有很多未提及,所以没看过书的人,难免会一头雾水。但看过书再来回嚼影片,心里却遏制不住地难受。影片的叙述方式要比书本悲情些,但和书中一样,平淡而真实。

轻谈,短信,喜欢,电车,工作,遥远的你和周而复始的生活。新海诚将真实而平凡的生活方式搬上荧幕,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生离死别,非常平淡地叙述着各自的内心世界,贵树和明里都很细腻温柔。明明描述的画面如此唯美,却仍然让人内心隐隐作痛。

我搬过来了哦,和明里又近了一步。贵树君近况如何,我已然不是13岁的样子了,不知见面的时候贵树君还会认出我来吗?

今天我经过电车的时候,遇见明里了,想起以前很多事情。嗯,当时樱花飘落,很美呢。这的确容易让我们想起13岁的样子。那也算是吧,和明里你最后一次赏樱花,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这很难猜测贵树君,但是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幸福啊。

嗯,你也是,明里。看到贵树最后转身,离开。他的表情明明在笑,却看哭了我。

彼此的距离终于拉近,但心的距离却不会因此靠近一厘米。结局依旧很美,但美得压抑。我突然想起尤妮尔的那句话

“若世上真有所谓的命运,我也只能放声笑看命运的无常。”这就是明里和贵树的生活。平淡,真实,又富予着悲剧色彩的美感。

我仍然不否认这是最好的结局,但我却很难过,仅此而已。


秒速五厘米(3)

三中校门口的樱花随风起舞,以柔美的曲线缓缓落地,而我们也在丰收了累累硕果后,告别了自己学习生活三年的母校。毕业了,最令我难分难舍的,是仅教我们物理还不到一年的孟凡贵老师。

在我的印象中,孟老师的课堂是生动有趣的。在初三总复习那段极为枯燥的日子里,孟老师想尽一切办法是我们放松心态,乐观地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孟老师每天很早便拖着年近花甲的身子来到学校为大家答疑,生怕我们把不会的知识憋在肚子里。哪怕是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他也从未耽搁过一次。

孟老师曾有一句话使我至今受用。他说:“学习急不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同三中门口的樱花一样,虽然以秒速五厘米的速度飘落很慢,但是他所划过的轨迹却无比柔美,学习亦是如此……”没错,这便是孟老师,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方法的引路人。他无时不刻地督促着我们的学习,为我们亲自出中考复习卷子,还手把手的交给我们归类复习……——虽然他是忙得不可开交的教学主任,虽然他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重任压身,虽然他已呕心沥血疲惫不堪,他却依然不肯把这一切放下。没错,正如樱花以秒速五厘米缓慢地飘着,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是急不得的,可是孟老师,为什么你的工作从来都没有休息的时间呢?

终于,初三下学期,孟老师积劳成疾,因脑栓塞而病倒,那时候已经临近一模。我们带着水果和各种营养品去医院看望他,觉得心如刀绞。孟老师静静地躺在床上,穿着一身白色条格的衣服,一反往常的深色调;他原本就不算茂盛的头顶变得更加荒凉,面部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这就是孟老师——那个在讲台前挥舞着粉笔,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的身影?我脑中一片空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你们来了……”孟老师欣慰的看着我们,开始与我们心交心的谈话。“我的病马上就会好的,我过几天就回去给你们上课……”孟老师笑着安慰我们,可笑的,是那么勉强。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我清楚的记得,当我们即将离去之时,他竟哭了出来,狠狠地摔着自己那只不能动弹的手:“你们这就一模了,我却……”他哽咽着,不断的自责。那种场面无法名状,以至于所有语言都是那么苍白无力。那一天,我们全都流下了眼泪,心,已被融化……

在没有孟老师的那段日子里,我们觉得莫名的失落,或许是因为习惯了他的那份责任心吧。孟老师躺在医院里,每天仍不停的为我们整理卷子和习题,仿佛只要他一停下,我们就会考差似的。

就这样,在许多同孟老师一样辛勤的老师的培育下,我们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喜得丰收,踏入了一中的校园。如今,尽管已经离开,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在三中校园内的每分每秒,每情每景,还有同孟老师一起走过的那个有些遗憾的初三。

再见,孟老师;再见,老师们;再见,三中。樱花飘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学习需要循序渐进,这些,我依旧没有忘记。

等到下次开花结果之时,再回到这里,看那星河灿烂,落樱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