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合集20篇)
温暖守候依然美
2024-03-29 06:55:04
三年级
说明文

实验(1)

今天我看到一个实验:一个人用塑料网封住了一瓶没有盖盖的水瓶,将瓶子倒立,水没有流出来。咦,水怎么会没有流下来?真的会这样么?我要试试。

我找来一张纸,用针在纸上戳了许多小洞。我按照电视上的步骤做:将被带孔的纸盖上的水瓶倒立,水居然没有流出来,松开手,纸也粘在了瓶口上,水仿佛成了胶水。“哇,好神奇啊!要是洞再大一些水是不是就会漏出来呢?”

这回我拿来一个铁质的擦丝板,上面的洞洞有一颗绿豆那么大,这回水会不会流出来呢?我按照原来的方法,使水瓶倒立。我擦亮眼睛,看着水是否流出来了。哇,水果然没有流出来。

“现在手可不能松开,要是松开,擦丝板准会掉下来。”

妈妈还没有说完,我已经松开手了,只听到擦丝板“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水也流了一地。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薄纸片之所以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水有表面张力,在纸的表层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从小孔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而擦丝板会掉落是因为它是铁的,比较重,大气压强产生的托力没有它本身的重量大,所以才会掉下来。

同学们你们相信吗?如果不相信就来试试吧。


实验(2)

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春姑娘带着长长的魔法棒,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人间。她把魔法棒一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上周,林老师在科学课上让我们关于3种“自发豆芽”中选择一种做实验,并且观察豆芽的生长。放学后,我回到家选择了第3种实验方法:一个玻璃瓶、一张纸巾、6粒绿豆。首先,把纸巾沾湿放到玻璃瓶里,然后让“绿豆宝”躺在里面,最后盖上盖子,放在阳台上。妈妈见了:“哈哈,瓶盖拧得这么紧,没有空气怎么会发芽呢?估计再过几天就发霉啦!”我摸摸脑袋有点疑惑:“真是这样的吗?但是没关系,我们可以等待实验的结果。”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瓶子表面有一些水蒸气,可爱的“绿豆宝”变得胖乎乎的,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可爱极了!有的,胖乎乎的身体已经把衣服撑破了,你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它长出了很小的芽尖,非常柔软,几乎发现不了那细小的芽尖。

第三天早上,我起了个大早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绿豆宝”,瞧!它发芽了,它们把衣服已经撑破了一半,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肚子,长出了大约一厘米长的芽儿。芽儿尖尖的、白白嫩嫩的,像可爱的小蝌蚪。

第四天,我的“绿豆宝”的尾巴又长长了许多,衣服完全撑破了。

第五天我又发现“绿豆宝”的尾巴长得更加长,更加嫩了。原来那是它的茎和根,那细细的茎,很容易断,因为它太嫩了,让我禁不住想保护它。你们瞧!它露出了什么呢?原来是两片叶子,嫩嫩的,绿绿的,远远望去,像小燕子的尾巴,特别可爱!我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花盆,把它们轻轻的从纸巾里“抱”出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种在土壤里,洒上水,让它们像我一样快快乐乐地长大。

这个实验,我发现:把绿豆放在湿纸巾里装在玻璃瓶里拧紧也能发芽,真是奇妙啊!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了知识就像是一扇关闭的门,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去打开知识的这扇门,你会发现很多,你会懂得很多。


实验(3)

今天,第二节课的语文课,是写有趣的实验这篇作文。邓老师拿来两杯水和一个鸡蛋,邓老师说:”都是白开水,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邓老师问道,同学们都说没有特别之处,然后,邓老师说:”一个鸡蛋放进水里,会不会沉下去?“有一位同学说:”会。“另一位同学又说:”鸡蛋尖的那里放下去,就不会沉,圆的放下去就会。这为同学说完,邓老师就先把鸡蛋尖的那里先放在水里,结果,还是沉了下去,然后,邓老师就把鸡蛋圆的那里放在另一杯水里,没想到,居然浮了起来,我们都很惊讶,然后,邓老师吧尖的圆的都放在另一杯水里,都沉了起来,有一些同学说:鸡蛋肯定是有问题,我们都没检查过,然后关睿同学忍不住就用手指沾了一滴水,再舔一舔,她说:”咸的。“这是唐家伟同学说的,邓老师说:”知道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吗?因为半杯盐的重量比一杯水重,所以,放在盐水里的东西就浮起来。

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鸡蛋放在水里会浮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发现更多的知识,为祖国献出贡献。


实验(4)

今天上课时,老师突然问我们:“大家知道拱形物体和平板物体能承受压力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吗?”

我们不解的摇了摇头。

“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你们自己来解答这个问题!”

说完,老师拿来一堆书,把它们平均分成两份,然后把中间隔些距离,“桥墩”做好了。紧接着,老师又拿来一张卡片,平铺在两个“桥墩”之间,当作桥面。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桥”,心想:这有什么用处呢?

老师又分别把三块橡皮放了上去。当放第一个橡皮时,“桥”

稍微有些陷下去,放第二个橡皮时,陷下去的比刚才多了,但也不至于倒塌,当最后一个橡皮放上去的一瞬间,“桥”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倒了。

“同样的纸,如果把它弯一下,变成拱形,回有什么变化呢?”

老师把纸弯成了拱形,又一次放在“桥墩”上面。“同样的纸,同样的重量,可结果会有什么变化呢?”我自言自语的说。

这时,我看了看“桥”,第三块橡皮放上去以后,奇迹出现了,“桥”完好无损的“站立”在那儿。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其中的奥秘。原来,平板的东西承受压力时,把所有的压力都给中间;而拱形当要承受压力时,会把它分散到每一个角落,这就是原因。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根据拱形的原理发明的。比如安全帽……

没想到简简单单的“拱形”,会有这么大的用处。


实验(5)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进入实验室了,心中既兴奋又充满着不舍。不知今天我们又将迎来怎样的实验结果。

这一次,老师没有给我们明确的课题,而是让我们利用现有的材料,自己提问,动手操作,作自己想探索的东西。我和方文继续合作,大家之间都彼此有了默契感。这一次实验,我们是为了科学的方式证实上次的结论。我们选择了浓度为30%的糖水100ml,跟往常一样挂好温度计,点燃酒精灯。灯在燃烧,水在烧瓶里渐渐被加热。从24.5度到27度用了1分钟,再从27度到41度用了2分钟,就在这个时候,方文说:“快看,糖精灵”(未溶解的少量糖晶在水中翻滚的样子像白精灵一样在空气中飞翔)!我回头一看,果然如此。随后,在与上次同样温度时出现了气泡,先是在杯底,而后在温度计上布满了小气泡,又在与上一次差1—2度时我听见了如同玻璃裂开般的声响。直到沸点105度时,期间发生变化的现象也和上次一样,就连沸点也一样。我证实了判断,糖水浓度不会影响水中发生的现象,不会影响沸点,但对水每分钟的升温有一些小影响,但不会超过5度。

后来,我们别出心裁,配制了含盐、含糖各7.5%,剩下来是等量的雨水、河水、太湖水的溶液。发现只要是含糖的水烧开时,都会有那种清脆的玻璃声。并且,在烧开后,我看见气泡有时是在里瓶底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出现的,我定睛观察,原来是垃圾,是垃圾上出现的气泡。问过徐校长后,我知道了,原来杂质比水受热快,加热同样的时间,杂质的温度比水要高很多,所以杂质附近的水也在被烧灼,就有水蒸汽产生,就是气泡。

今天,哦不,应该说是两个星期以来,我的收获特别多。我们大家都努力投身了实验主题之中,我也被这样的实验生活陶醉了。我定会拿出优秀的作品提供给科研小组,小组也定会获奖的,对此我充满信心。


实验(6)

今天我从书上看到鸡蛋还可以在水里浮上来,书上说的是真的吗?我绝定要试一试,才知道真会浮起来吗?

我先准备一个鸡蛋,一个玻璃杯,一根筷子,许多盐,把玻璃杯里装满水,把鸡蛋放进去,鸡蛋像一个喝醉的老人一样沉了下去,把盐往玻璃杯里倒了一勺子。我仔细盯着鸡蛋看,我发现鸡蛋没有变化,我认真的再看一遍书,我发现我的问题了,我忘记搅拌了,我搅拌了一下,鸡蛋到了杯子的中间,我又加了一点盐,发现鸡蛋到了杯子的中间。我再加了一点盐,搅拌了一下,鸡蛋浮上来了。

盐加的越多鸡蛋一下子就浮上来了,盐加的越少鸡蛋不能一下子浮起来。


实验(7)

“丁铃铃……”上课铃响了. 科学老师端着一个托盘缓缓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静悄悄地等着老师上课。

没想到,老师抛给了我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将一块玻璃巧妙地分成两半呢?”说着,老师从托盘里拿起一块方形玻璃,同学们先是愣了一会儿,继而踊跃回答:“用刀子割”,“用手掰”,“往地上砸……”郑老师微笑着说;“我有一个办法,我来演示给你们看看吧!”

同学们的目光都被托盘上的东西吸引了:一条棉线、一个装着油的塑料杯、一盒火柴,一块玻璃,还有一个装着水塑料盆。老师将那条棉线浸到油里。“啊?”同学们有些惊讶,接着,老师把棉线在玻璃中间缠一圈。有些人开始蒙了。老师见了,便把玻璃举起来说那是玻璃断开的地方,大家好奇地盯着。然而接下来,老师从火柴盒里取出一根火柴并将它点燃。“烧棉线”,几位同学立马反应说。老师笑着点点头,将手捏在玻璃的最边缘,用火柴把棉线点着。就在火苗触碰到棉线的那一刻,火苗便迅速向棉线四周蔓延。一会功夫,火苗燃尽棉线并完全熄灭。说时迟、那时快,老师立刻把玻璃投进了那盆凉水中,“咔擦”一声,玻璃便断成两半。

“ 啊?”同学们又兴奋又吃惊,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每个人的心里都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老师的声音在讲台上响起。“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异口同声地问。

“这是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老师面带微笑地说,“火苗使玻璃上缠棉线的中间部分受了热,于是玻璃中间部分便膨胀开来,而当玻璃突然遇冷后,玻璃中间部分温度太高而剧烈地收缩,这一胀一缩就导致玻璃中间部分断裂。”

同学们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个实验中蕴藏着这么多学问呢!小实验大道理。这节实验课上得真有趣,也很有意义,它让我懂得了怎样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验(8)

星期六上午,我在家里做了个实验。我打开《物理世界》的盒子,拿出凸透镜和凹透镜。

我做的实验是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细盐。我先做的是凸透镜的实验,先把盐放到桌子上,把凸透镜离盐近一点,发现盐比刚才看到的大了,又往后拉了一点,发现又不一样了,比刚才看到更大了。我又拿出凹透镜,离盐近一点,发现比不用凹透镜看小了点,我又把凹透镜拉远一点,发现看得越来越小。

我把实验结果告诉妈妈:“妈妈,妈妈,你看我做的实验”。妈妈看过后,告诉我如果把一根火柴放在凸透镜下面,对着太阳照就会燃烧”。我说:“知道了”,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像爱迪生一样发明许多的东西。

我喜欢这次实验。


实验(9)

星期天的早上,我从床上爬了起来,奶奶不在家,我的肚子有点饿,便决定自己做早餐吃。

我从冰箱拿出两个鸡蛋放在锅里煮,我看见鸡蛋沉在锅底一动也不动,便用锅铲上下翻动,可是鸡蛋刚浮上水面又立刻沉入水底,我突然想起昨天科学老师说:“鸡蛋能浮在盐水中。”我立刻产生了疑问。

我找来了一个鸡蛋,一个玻璃杯和盐。我先把玻璃杯里装满了一大杯水,然后把鸡蛋轻轻放入水中,鸡蛋就慢慢地沉入水底,我摇了摇杯子,杯子中的鸡蛋丝毫不动,这时我想了放一些盐,放了一点盐,鸡蛋还是仍然不动,我又放了一勺两勺三勺……这时,鸡蛋动了,一点点从水底沉上来了,无论我怎么把它按下水底,他都会沉上来,我很疑问。

后来我上网查找,终于发现了这其中的奥秘,原来鸡蛋能浮在水中和人能够在死海中自由的玩耍一样,因为盐水的密度比鸡蛋大,所以能轻易地把鸡蛋托起。

经过了这次探索,我觉得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探索啊!


实验(10)

我的校外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呢,更多做小实验感兴趣.

最近,我翻了实验书看一下,其中有一个实验最吸引我,我决心做这个小实验.

这个小实验的题目叫做"游蛇",我按书上的图剪了一条"蛇",而且要绕着圈画,一圈要比一圈大,然后在加上舌头,又把那条"蛇"装上线.我在"蛇"的下面点燃了一根蜡烛,我看到了"蛇"在蜡烛上方不停地转,不停地转,蜡烛慢慢地灭了,"蛇"也慢慢地不转了,我又把蜡烛点燃."蛇"也跳起舞了,就这样,循环了七八次,后来那条"蛇"在点着的蜡烛的上端停不下来.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蛇"跳起舞呢?我迷惑着,决定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深入思考,我不由的翻了一下书,里面写着:因为空气受热力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的重量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团就像氢气球一样,在周围空气的浮力作用下上升.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

做实验,既丰富了校外生活,又增长见识,更能亲自动手实践,我喜欢做实验.


实验(11)

这周的俱乐部课堂,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我与好朋友兴致勃勃地走进科学实验室,老师正在讲台有序地摆放各种科学器材。等到同学们都安静下来,老师微笑地说:“你们知道串联、并联灯泡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开始议论起来。老师手一抬,看到老师的手势,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老师继续说道:“串联就像串珠子一样,把这些器材都串起来。”说完就从试验箱里取出灯泡、灯泡座、电池、开关和导线,示范着把它们一个个连接起来。刹那间,灯泡亮了,同学们欢呼雀跃,都情不自禁地从座位上腾空而起。“哇,亮啦!太神奇了!”都想凑近探个究竟,将老师团团围住。接下来,老师又给我们演示了更神奇的并联灯泡的连接,看完老师的演示过程,同学们欲欲跃试,回到座位两两合作,开始动手实验。

我和同伴兴高采烈地打开试验箱,拿出灯泡、灯泡座、开关等器材,用导线按老师的方法一一连接起来,按动开关,灯泡并没有亮起来。我们围着装置四处检查,发现原来我们的电池装反了,一调整灯立马亮了,我们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接下来,我们又熟练地拿出器材,尝试着做并联灯泡,我专注地按老师的方法并联连接成功后,自信满满地打开开关,很遗憾,灯泡依旧没有亮。我和同伴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并没有发现问题。正当我们一筹莫展时,老师走进我们小组,耐心地帮我们检查线路,给我们讲解并联的原理,不断地强调“千万别把导线的正负极装反咯。”我们恍然大悟,赶紧按照老师的方法重新进行连接,灯终于亮了。

“成功了,成功了!”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我们带着成功的喜悦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教室。


实验(12)

上学期科学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关于尺子的课,这节课非常有趣。

我们先把尺子准备好,然后再开始做实验。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给我们示范了一遍,他拿起尺子,然后在黑板上摩擦再在窗户上和桌子上摩擦。事情发生了:尺子竟然贴在了黑板上!尺子还贴在了窗户上和桌子上!这一切都让我们目瞪口呆。老师叫了一个同学上来,那个同学用尺子在黑板上,桌子上和窗户上摩擦,但是没有成功,我想可能时间有点短,老师又叫了第2位同学,但是这一位也没有成功,我无语了,因为这个是同学摩擦的时间比较长。


实验(13)

有一天,我发现了一只小蚂蚁,我在观察它,发现他的力气很大,我跟着它来到它的洞穴,发现有很多蚂蚁,它们都穿着黑衬衣,头上长着两只触角,小小的嘴巴,很可爱!

我还发现,它们排队很整齐,很像正在训练的士兵一样整齐,它们排放也很整齐,不像我们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蛇,而且他们还很团结,有一只小蚂蚁抬米粒时候,不小心把脚骨折了,有一只大蚂蚁走过来,小心翼翼的扶起它,这时我想:他们可真团结。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团结。

从这次小实验让我明白了,要和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要友善的和同学说话,不要向命令别人一样跟同学说话。


实验(14)

我 们 的 实 验

冯俊豪

我们小组做的实验可有意思了。

开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古罗马海盗刚刚战胜了一支强壮的海军部队,海盗船长让小兵们把战俘推下死海里去,于是,小兵们把战俘推下死海里去了。吃一个苹果的功夫,那些战俘又重新站到了海盗船上,海盗船长又下令把那些战俘扔进死海里,过了一会战俘又爬上来了。海盗船长心里想“这好像是神在保佑他们吧!”于是,他就把所有战俘全都释放了。

我们争着问:“老师,这是为什么呀?”老师说:“等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老师先给我们发了一个烧杯,里面放了一些水,还发了一个鸡蛋和一袋盐。老师先让我们把鸡蛋放进盛水的烧杯里,我们按照老师的话做了,可是,鸡蛋没有浮起来,老师再让我们倒半袋盐,我们发现鸡蛋已经浮起来一些了。‘你们再把一袋盐全倒进去试试?’结果,鸡蛋终于全浮上来了.

我们非常兴奋,这对大人来说是小菜一碟,这对我们小孩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步伐!


实验(15)

“嗯?”“哎?”哪班声音这么大?嘘……这次我们班来了个“鸡蛋”实验。不过这次你想看的话,必须得随着我踏着轻轻的脚步去哦!

实验材料:水一杯,鸡蛋与枚,盐一袋,最后还有一根吸管。这些东西也能做实验?我在心里嘀咕着。

“验收实验”在笑声下开始了,“ 我请人放鸡蛋。”孔老师请人了。话音刚落,班级成了“手”的海洋。老师点菜了:“唐果儿来!”只见唐果儿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扔进水杯,刹那间,“别掉!”声响了起来,唐果儿的手抖中抖呀,鸡蛋突然像跳水员一样落到水中,沉在水中一动不动,像睡了的小娃娃。“我放盐了!”孔老师很“抠门”,只放了一丁点儿,“小娃娃”不理睬,孔老师怒了,又抓了一把,“小娃娃”浮了一点,老师说这叫悬浮。老师又抓了一把盐撒了进去,终于,“小娃娃”浮到最上面。老师让我们将鸡蛋按入水中,其他人一按,又浮了起来。我来了个狠的,按了下去,松了却又浮了上去,按了松,松了按,我不行大家不行,所有人都不行。

这是什么原因呢?孔老师介绍说:“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物体就下沉;当物体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物体就上浮。水是有比重的。我们水中加盐,增大了水的比重。当增大到一定的值时,水的比重就等于鸡蛋的重量,鸡蛋就悬浮在水中;水的比重大于鸡蛋的重量,鸡蛋就会浮出水面。”听完了孔老师的介绍,我大有所悟。

这次实验真有趣。以后我要好好学习,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实验(16)

今夭上课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老师拿起一个水杯和一块垫板,把垫板叩在水杯上,问大家:“如果把水杯翻过来,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垫板会掉下来。”老师把水杯翻过来,果然垫板掉在了地上。

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老师接着又问:“如果我们把水杯灌满水,放上垫板再倒过来,又会发生什么现象?”我们满有把握地回答:“垫板会掉下来,而且水还会洒一地。”老师把水杯灌满了水。我们真担心水会洒一 地。

这时候,老师把垫板放上,把杯子翻了过来,出乎同学们意料,垫板被紧紧地吸在了杯一子上,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时候,老师笑着说:“因为水的压力比空气的压力小,所以空气就把垫板压到杯子上了。”我们听了不住地点头。多有趣的小实验,想不到这里面还有科学道理呢!


实验(17)

星期六早晨,阳光明媚,春风送暖,我一起床,就来到厨房做实验。

我准备了两个椭圆形的鸡蛋、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一根长长的木筷子、一些食盐和一个勺子。

准备工作做好了,开始做实验了。我先用玻璃杯接了大半杯水,我往其中的一个杯子里放入四大勺食盐,用筷子轻轻搅拌,食盐越来越少,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百思不得其解,好奇的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爸爸告诉我:“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我恍然大悟。

我把一个生鸡蛋放在没加食盐的水杯里,鸡蛋一直往下沉,再也不肯起来了,像一个贪睡的小孩子。我把另一个鸡蛋放在加了食盐的水杯中,只见水杯里的鸡蛋先慢慢沉下去,忽然,它又浮起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用手轻轻地把鸡蛋按下去,鸡蛋又浮起来了。哇!真不可思议。难道是因为鸡蛋轻了才会浮起来吗?说着,我把一个大的鸡蛋放到水中,可它还是浮起来了。我惊讶地问爸爸。爸爸说:“这全是食盐的功劳,加了食盐的水的密度大,水的浮力就增大,所以鸡蛋就浮起来了,就不会沉下去了。”我听了一蹦三尺高,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在这个实验中,我得到了快乐,又学到了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实验(18)

2018年9月16日,我参加了萧报小记者团活动“科学色拉酱之——空气的魔力”,感觉十分受益。活动是在下午一点准时进行,一进到教室,我们见到了久违的水晶老师还有让我们倍感亲切的芒果助教,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摸不到看不见,但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空气,我们通过有趣的实验,亲手揭开它的奥秘。

其中有一个相对有趣的实验是吸气球。呃,气球不仅是可以吹的,而且还是可以吸的。实验是这样的,派一个大力士(当然是吹力大)同学吹鼓一个气球,然后老师用打火机点燃了半张纸,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等待火快要熄灭的时候,我们用气球塞住杯口。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杯子中空气变冷,体积缩小,把杯子口的气球都吸了进去,一个同学拎着气球,就可以轻松地把玻璃杯拎起来。

另外一个实验也是和杯子,空气和火有关。点燃着的蜡烛火焰是不是一吹,就灭了!带着大大的问号,我们点燃了蜡烛,一个同学用一张白纸挡住吹气的路线,也就是在嘴巴和蜡烛之间放一张白纸,尽管同学尽力的吹,蜡烛的火焰还是这样旺盛,但是把白纸换成一个玻璃杯,结果就不同了。一吹,蜡烛的火焰就熄灭了。老师告诉我们原理是是白纸挡住的时候,我们吹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向两边排开,不会停止火焰的氧气供应,但是换成用杯子挡住时,二氧化碳被杯子排开后又会汇合中一起,停止了蜡烛火焰的氧气供应,导致火焰熄灭了。

实验中水晶老师讲得尤其认真,芒果助教热情地指导我们做实验,幻灯片上字里行间有着神奇的力量,我们听得都十分认真。一个半小时过得飞快,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们都感觉还是意犹未尽,空气真的是太有魔力了。


实验(19)

今天下午,我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没有像往常一样做作业,而是先去找来一只杯子,又去厨房拿了一只筷子。然后,我到水龙头下放了一些水到杯子里面想做一个光线的实验。

然后,我把筷子放到杯子里去。呀,怎么,好好的筷子怎么在齐水处折断了。唉呀,妈妈回来一定会骂我的。我想这筷子放进水里怎么会在水面处折断呢?这筷子到底断了没有?于是,我把筷子提出水面。嗯,这筷子还是像原来一样笔直,没有断!我又拿起筷子把筷子放到杯子里。咦,筷子又在水面处拍断了。这次,我伸手到杯子里去顺着筷子摸了下去。嗯,筷子没有断!

我把筷子竖在水杯里,筷子没有折断。我将筷子斜着放到水杯里,筷子又折断了。哦,我明白了,今天我们上了《光线的游戏》,里面就讲了光线会变戏法。原来这是光线在作怪。

接着,我又做起了光线的其它游戏。


实验(20)

搞笑的实验

常听别人说,鸡蛋能承受重物的压力,四只鸡蛋顶朝上平稳地放好,再把一块木板平放在四只鸡蛋的顶上,上方能够搁七八本语文书,也不会把鸡蛋压破。我开始也不坚信,鸡蛋壳这么薄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我决定要亲自做一次实验来证明一下。

这天,母亲买来了一些鸡蛋,我便拿了四只蛋来做实验。我找来了一块正方形的木板,就开始做了。首先,我要把鸡蛋立好,但鸡蛋硬是不听话,怎样立,它也站不住。这时,我灵机一动,找来了四块橡皮分别垫在鸡蛋的四周。哈,这下鸡蛋就乖乖地站着了。我把木板平放再四只鸡蛋的上方,然后把七本书留意翼翼地放上去,一本,两本,三本……七本。只见七本语文书平平稳稳地搁在那里。我想看看鸡蛋能不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于是再找来三本语文书放在上方,哇噻!十本书还是平平稳稳地放着。我把木板和十本书一齐拿起来,哇,还真重。我的实验成功了。

鸡蛋为什么能承受这么重的压力,就翻书寻找答案。最后在一本自然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鸡蛋壳的薄壳结构能把外来的力沿曲面均匀地分散开来,几乎没有个性薄弱的地方,因此能承受重物的压力而不会被压破。

我最后知道了鸡蛋为什么能承受重物的压力。